[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663262U - 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及运输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及运输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63262U
CN212663262U CN202021304052.5U CN202021304052U CN212663262U CN 212663262 U CN212663262 U CN 212663262U CN 202021304052 U CN202021304052 U CN 202021304052U CN 212663262 U CN212663262 U CN 212663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ortion
flow guide
cavity
flow
cartridg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040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明强
张帅龙
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Petroleu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Petroleu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Petroleu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Petroleu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040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63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63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63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及运输设备,涉及石化技术领域,包括外构件,形成有腔体,腔体形成有筒状的内壁部;内构件,内构件的部分被容纳在腔体内,内构件形成有筒状的外壁部;至少两个流体入口,开设于外构件,并与腔体连通;导流结构,设置于内壁部和外壁部中的至少一者,导流结构被构造为使得与导流结构作用的流体沿着导流结构的延伸方向流动。本申请提供的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利用导流结构使得内部流体按照既定的路线流动,进而使得流体的流动时间被延长,混合更为充分,因此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其内部流体在混合时流动杂乱无章,因而达不到良好的混合效果。

Description

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及运输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石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及运输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扩散仓,其内部流体在混合时流动杂乱无章,因而达不到良好的混合效果。
此外。现有技术中的扩散仓容易出现向上返水问题,需要额外加装加溢流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及运输设备,目的在于,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扩散仓,其内部流体在混合时流动杂乱无章,因而达不到良好的混合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包括:
外构件,形成有腔体,所述腔体形成有筒状的内壁部;
内构件,所述内构件的部分被容纳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内构件形成有筒状的外壁部;
至少两个流体入口,开设于所述外构件,并与所述腔体连通;
导流结构,设置于所述内壁部和所述外壁部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导流结构被构造为使得与所述导流结构作用的流体沿着所述导流结构的延伸方向流动。
优选地,所述内壁部和所述外壁部二者均形成为圆柱形状且均设置有所述导流结构,所述内壁部和所述外壁部二者具有共同的公共轴线;
所述流体入口与由所述内壁部和所述外壁部共同限定的环形空间连通。
优选地,设置于所述内壁部的所述导流结构被定义为第一导流构件,设置于所述外壁部的所述导流结构被定义为第二导流构件;
所述第一导流构件相对于所述内壁部向所述腔体凸出,所述第一导流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沿着以所述公共轴线作为轴线的第一螺旋线的延伸方向在所述内壁部上延伸;
所述第二导流构件相对于所述外壁部向所述腔体凸出,所述第二导流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沿着以所述公共轴线作为轴线的第二螺旋线的延伸方向在所述内壁部上延伸。
优选地,所述内构件的第二端被容纳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内构件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外构件的第一端凸出并暴露在外部环境中;
所述第一导流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沿着以所述公共轴线作为轴线的第三螺旋线的延伸方向在所述内壁部上延伸,所述第三螺旋线的旋向与所述第一螺旋线的旋向相同;
所述第二导流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沿着以所述公共轴线作为轴线的第四螺旋线的延伸方向在所述内壁部上延伸,所述第四螺旋线的旋向与所述第二螺旋线的旋向相同。
优选地,当沿着所述公共轴线的延伸方向观察所述第一导流构件和所述第二导流构件时,所述第一导流构件的延伸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所述第二导流构件的延伸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
优选地,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还包括:
接口构件,形成有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与所述流体入口连通,且所述流体通道沿着所述内壁部的切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还包括:
密封构件,密封于所述外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内构件的接合处;
引流构件,以将流体引离所述接合处的方式设置于腔体内。
优选地,所述引流构件设于所述外壁部的部分的外侧,所述引流构件包括:
第一轴向端,形成为环形并套设于所述外壁部的外侧,所述第一轴向端与所述外构件的第一端的围设所述腔体的表面连接;
第二轴向端,形成为环形并与所述外壁部形成有环形间隙,所述第二轴向端位于所述腔体;
第一延伸部,自所述第二轴向端向所述外壁部延伸,所述第一延伸部将所述环形间隙完全填充;
第二延伸部,在所述第一轴向端和所述第二轴向端之间延伸,所述延伸部的远离所述外壁部的侧部自所述第二轴向端向着远离所述外壁部的方向倾斜。
优选地,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还包括:
加强结构,设置于所述外构件的外侧部的对应所述环形空间所在的区域,所述加强结构用于加强所述外构件的刚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运输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
本申请提供的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利用导流结构使得内部流体按照既定的路线流动,进而使得流体的流动时间被延长,混合更为充分,因此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扩散仓,其内部流体在混合时流动杂乱无章,因而达不到良好的混合效果。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的主视图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A剖面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B-B剖面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C处的放大图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轴测图的透视图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的俯视图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构件;11-内壁部;2-内构件;21-外壁部;3-腔体;31-环形空间;4-接口构件;5-第一导流构件;6-第二导流构件;7-引流构件;71-第一轴向端;72-第二轴向端;73-第一延伸部;74-第二延伸部;8-加强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包括外构件、内构件、接口构件、第一导流构件、第二导流构件、引流构件和加强结构。以下将具体描述以上部件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
参见图1至图3,外构件1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状,因此其包括圆柱形状的腔体3,以及作为腔体3的内侧部的圆柱形状的内壁部11。在实施例中,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在使用时在空间所处的位置可以如图1所示,此时外构件1的轴线(下称公共轴线)处于竖直方向。在此基础上,为了便于以下的描述,外构件1的上底部可以被定义为外构件1的上端部(即第一端),外构件1的下底部可以被定义为外构件1的下端部(即第二端)。
在实施例中,内构件2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状,其可以与外构件1同轴设置,内构件2的上底部可以被定义为内构件2的上端部,内构件2的下底部可以被定义为内构件2的下端部,此外,内构件2的外侧部充当外壁部21。进一步地,内构件2的下端部可以被容纳在上述腔体3内,内构件2的上端部相对于外构件1的上端部凸出并暴露在外部环境中,由此相当于内构件2的一部分被容纳在腔体3内,因此参见图2和图3,由外壁部21和内壁部11共同限定出环形空间31。归因于环形空间31的设置,使得向上反流的流体不容易到达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的上端部,对密封构件造成冲击而导致泄漏,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无需加装溢流管路。
如图1至3、图5和图6所示,外构件1的外侧部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流体入口,例如流体入口的数量为两个并与前述环形腔体3连通,流体入口与接口构件4连通。在实施例中,接口构件4可以形成有流体通道,流体通道可以与流体入口连通,且流体通道可以沿着内壁部11的切向延伸。接口构件4的设置有利于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与外接的流体输入机构连接,以将流体输入到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中,此外,归因于流体通道的切向延伸设置,由流体通道输入的流体具备切向速度,如此配合下述第一导流构件5和第二导流构件6有利于对流体导流。
在实施例中,设置于内壁部11的导流结构被定义为第一导流构件5。具体而言,如图2、图3和图5所示,第一导流构件5可以形成为相对于内壁部11向腔体3凸出的板状构件,第一导流构件5中的至少一个沿着以公共轴线作为轴线的第一螺旋线(图中未示出)的延伸方向在内壁部11上延伸,第一导流构件5中的至少一个沿着以公共轴线作为轴线的第三螺旋线(图中未示出)的延伸方向在内壁部11上延伸,第三螺旋线的旋向与第一螺旋线的旋向相同。由此,两种类型的第一导流构件5能够使得上述具备切向流速的流体被第一导流构件5引导,使得流体按照第一螺旋线和第三螺旋线的延伸方向以既定的路线流动,进而能够使得分别从两个接口构件4流入环形空间31的两种流体能够充分混合。
在此基础上,设置于外壁部21的导流结构被定义为第二导流构件6,第二导流构件6可以形成为相对于内壁部11向腔体3凸出的板状构件,第二导流构件6中的至少一个沿着以公共轴线作为轴线的第二螺旋线(图中未示出)的延伸方向在内壁部11上延伸,第二导流构件6中的至少一个沿着以公共轴线作为轴线的第四螺旋线(图中未示出)的延伸方向在内壁部11上延伸,第二螺旋线和第四螺旋线二者的旋向与第一螺旋线相同。由此,进一步增强了对流体的导流效果。
在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当沿着公共轴线的延伸方向观察第一导流构件5和第二导流构件6时,第一导流构件5的延伸角度(即第一导流构件5对应的周向上的圆心角)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第二导流构件6的延伸角度即第二导流构件6对应的周向上的圆心角)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两个延伸角度可以优选为150度。
在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还可以包括密封构件(图中未示出)和引流构件7。密封构件可以例如形成为密封垫,其可以密封于外构件1的第二端与内构件2的接合处。引流构件7可以以将流体引离接合处的方式设置于腔体3内。具体而言,引流构件7包括锥形构件和形成为环形构件第一延伸部73,锥形构件开口较大的一个轴向端可以被定义为第一轴向端71,开口较小的一个轴向端可以被定义为第二轴向端72,两个轴向端之间倾斜的侧部可以被定义为第二延伸部74,锥形构件可以围设在外壁部21的外侧,且第一轴向端71可以与外构件1的上端部的内侧连接。环构件也可以套设在外壁部21的外侧,并与第二轴向端72连接,从而完全填充第二轴向端72与外壁部21之间的间隙。由此引流构件7相当于将上述接合处与流体分隔开来,且由于第二延伸部74自第二轴向端72朝向内壁部11倾斜,有利于将可能反流的流体引流至外壁部21,进一步避免了反流。
此外,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的外构件1的外侧部还可以设置有加强结构8,加强结构8可以设置于外构件1的外侧部的对应环形空间31所在的区域,加强结构8用于加强外构件1的刚度,例如加强结构8可以包括套设在外构件1的外侧部的环构件和连接环构件与外构件1的肋板,加强结构8尤其有利于避免流体冲击环形空间31而导致限定环形空间31的外构件1出现形变。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运输设备,包括如上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也包括上述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创新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包括:
外构件,形成有腔体,所述腔体形成有筒状的内壁部;
内构件,所述内构件的部分被容纳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内构件形成有筒状的外壁部;
至少两个流体入口,开设于所述外构件,并与所述腔体连通;
导流结构,设置于所述内壁部和所述外壁部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导流结构被构造为使得与所述导流结构作用的流体沿着所述导流结构的延伸方向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壁部和所述外壁部二者均形成为圆柱形状且均设置有所述导流结构,所述内壁部和所述外壁部二者具有共同的公共轴线;
所述流体入口与由所述内壁部和所述外壁部共同限定的环形空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内壁部的所述导流结构被定义为第一导流构件,设置于所述外壁部的所述导流结构被定义为第二导流构件;
所述第一导流构件相对于所述内壁部向所述腔体凸出,所述第一导流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沿着以所述公共轴线作为轴线的第一螺旋线的延伸方向在所述内壁部上延伸;
所述第二导流构件相对于所述外壁部向所述腔体凸出,所述第二导流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沿着以所述公共轴线作为轴线的第二螺旋线的延伸方向在所述内壁部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构件的第二端被容纳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内构件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外构件的第一端凸出并暴露在外部环境中;
所述第一导流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沿着以所述公共轴线作为轴线的第三螺旋线的延伸方向在所述内壁部上延伸,所述第三螺旋线的旋向与所述第一螺旋线的旋向相同;
所述第二导流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沿着以所述公共轴线作为轴线的第四螺旋线的延伸方向在所述内壁部上延伸,所述第四螺旋线的旋向与所述第二螺旋线的旋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其特征在于,
当沿着所述公共轴线的延伸方向观察所述第一导流构件和所述第二导流构件时,所述第一导流构件的延伸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所述第二导流构件的延伸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还包括:
接口构件,形成有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与所述流体入口连通,且所述流体通道沿着所述内壁部的切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还包括:
密封构件,密封于所述外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内构件的接合处;
引流构件,以将流体引离所述接合处的方式设置于腔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构件设于所述外壁部的部分的外侧,所述引流构件包括:
第一轴向端,形成为环形并套设于所述外壁部的外侧,所述第一轴向端与所述外构件的第一端的围设所述腔体的表面连接;
第二轴向端,形成为环形并与所述外壁部形成有环形间隙,所述第二轴向端位于所述腔体;
第一延伸部,自所述第二轴向端向所述外壁部延伸,所述第一延伸部将所述环形间隙完全填充;
第二延伸部,在所述第一轴向端和所述第二轴向端之间延伸,所述延伸部的远离所述外壁部的侧部自所述第二轴向端向着远离所述外壁部的方向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还包括:
加强结构,设置于所述外构件的外侧部的对应所述环形空间所在的区域,所述加强结构用于加强所述外构件的刚度。
10.一种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
CN202021304052.5U 2020-07-06 2020-07-06 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及运输设备 Active CN212663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4052.5U CN212663262U (zh) 2020-07-06 2020-07-06 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及运输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4052.5U CN212663262U (zh) 2020-07-06 2020-07-06 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及运输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63262U true CN212663262U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39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04052.5U Active CN212663262U (zh) 2020-07-06 2020-07-06 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及运输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632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4531430A5 (zh)
JP7534504B2 (ja) 排水管継手
CN212663262U (zh) 具有导流结构的扩散仓体及运输设备
CN116134260A (zh) 卫生接口及其应用、用于制造其的积木式套件、卫生配件
CN216193471U (zh) 一种防止虹吸回流的水管结构及洗衣机
CN108636154A (zh) 一种文丘里混合器
CN109577871B (zh) 一种油田用法兰型油管短节
CN108150181B (zh) 一种盾构机用泡沫混合扰流装置
CN115648904A (zh) 排液结构及换热器
CN214020150U (zh) 一种高效射流混合器件
CN213050149U (zh) 超宽混合比静态混合器
CN213223610U (zh) 一种管网供水管道的清洗结构
CN110487340B (zh) 流量计管道及具有其的流量计装置
CN210740727U (zh) 一种简易进水装置及热水器
CN219306625U (zh) 清洁液瓶和清洁设备
CN208757617U (zh) 一种导管及液体转移辅助装置
JP2002332671A (ja) 排水継手
CN209689144U (zh) 一种接水装置及具有其的加湿器和除湿器
FI108941B (fi) Nestesäiliö
CN106032843B (zh) 液体管道机械节流盖
CN217929178U (zh) 自动排气装置及空调水系统
CN209753170U (zh) 一种射流三通与壳体结合于一体的射流机构
CN219416326U (zh) 水表表壳及水表
CN220540385U (zh) 一种单向接头及餐具处理设备
CN212630576U (zh) 一种饮水机出水导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