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30489U - 一种可以实现自动茶具及普通茶具两用的泡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以实现自动茶具及普通茶具两用的泡茶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630489U CN212630489U CN202021712668.6U CN202021712668U CN212630489U CN 212630489 U CN212630489 U CN 212630489U CN 202021712668 U CN202021712668 U CN 202021712668U CN 212630489 U CN212630489 U CN 2126304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a
- tea set
- automatic
- foot
-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实现自动茶具及普通茶具两用的泡茶器,包括泡茶器和茶座,所述泡茶器放置于所述茶座上,所述泡茶器的底部设有器足,所述器足和茶座上设有相互配合使泡茶器翻转的支点结构,作为自动茶具使用时,泡茶器能够以该支点结构为轴,以类似杠杆的结构,进行翻转倒出茶水,作为普通茶具使用时,又仅需直接将泡茶器从茶座上取下即可,结构简单,通用性强,能够简单便捷地的实现自动茶具和普通茶具两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可以实现自动茶具及普通茶具两用的泡茶器。
背景技术
茶具,指的是泡饮茶叶的专门器具,按沏茶方式的不同,有自动茶具和普通茶具之分。普通茶具需要手动去沏茶和倒茶,自动茶具只要把茶海靠在出水口,触动开关就可以自动出茶,两种茶具各有优劣。其中,自动茶具由于不烫手、出茶便利,造型美观多样,作为新兴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大部分自动茶具设计触动开关和自动出水结构时,大多结构复杂,配件繁多,不易设计生产,且成本高,还存在许多弊端:诸如茶水过道太长,不易清洗.茶水温度下降快,影响口感,配件增加成本和装配/试效果等工序。再有,一般的自动茶具和普通茶具两者是无法通用的,即自动茶具的泡茶器一定要配合茶座才能泡茶,无法单独拿来泡茶。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实现自动茶具及普通茶具两用的泡茶器,以解决现有自动茶具结构复杂,自动茶具和半自动茶具无法通用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以实现自动茶具及普通茶具两用的泡茶器,包括泡茶器和茶座,所述泡茶器放置于所述茶座上,所述泡茶器的底部设有器足,所述器足和茶座上设有相互配合使泡茶器翻转的支点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点结构包括所述器足和一支杆,所述支杆架设于所述茶座上,所述器足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支杆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器足通过第一凹槽套在所述支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点结构包括器足和第二凹槽,所述器足为轮子,可转动地枢接于泡茶器底部侧壁,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茶座上,所述轮子陷入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茶座上设有一用于泡茶器翻转后顶持泡茶器的凹陷部。
进一步地,所述泡茶器包括容器本体、茶嘴、茶柄和盖子,所述茶嘴和茶柄分别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外侧壁上,所述茶嘴与所述容器本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容器本体的顶部设有一开口,所述盖子盖设于所述开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本体的开口内侧壁向内延伸有一用于放置所述盖子的凸沿,所述盖子盖设于所述凸沿上,所述盖子底部设有一凸柱,所述凸柱伸入所述容器本体内,凸柱的侧壁还设有一凸牙,所述凸牙顶持于所述凸沿的底部。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泡茶器能够以器足和茶座构成支点结构为轴,以类似杠杆的结构,进行翻转倒出茶水;作为普通茶具使用时,又仅需直接将泡茶器从茶座上取下即可,结构简单,通用性强,能够简单便捷地实现自动茶具和普通茶具两用,同时无需设置复杂的茶水通道和出水开关,也避免了普通的自动茶具的茶水通道清洗困难、茶水流经通道容易降温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泡茶器翻转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泡茶器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茶座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泡茶器后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茶座俯视图。
其中,图中标号为:泡茶器1,茶座2,容器本体11,茶嘴12,茶柄13,器足14,盖子15,凸沿16,凸柱151,凸牙152,凹陷部21,支杆3,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可以实现自动茶具及普通茶具两用的泡茶器1,包括泡茶器1和茶座2,泡茶器1放置于茶座2上。泡茶器1包括容器本体11、茶嘴12、茶柄13、器足14和盖子15。茶嘴12和茶柄13分别设置于容器本体11的外侧壁上,茶嘴12可通过茶水过滤通孔(图中为标出)与容器本体11的内部连通,容器本体11的顶部设有一开口,盖子15盖设于开口上。
参照图2至图5,容器本体11的开口内侧壁向内延伸有一用于放置盖子15的凸沿16,盖子15盖设于凸沿16上,盖子15底部设有一凸柱151,凸柱151伸入容器本体11内,凸柱151一侧的侧壁还设有一凸牙152,凸牙152顶持于凸沿16的底部,本泡茶器1盖子15盖上时,通过凸牙152顶持凸沿16,可使得泡茶器1即使翻转,盖子15不会随之翻到、掉落。
参照图1至图5,器足14设置于容器本体11底部,器足14和茶座2上设有相互配合使泡茶器1翻转的支点结构。本实施例中,支点结构包括器足14和一支杆3,支杆3固定在茶座2上,茶座2上设有一用于泡茶器1翻转后顶持泡茶器1的凹陷部21,器足14的底部设有与支杆3配合的第一凹槽4,器足14通过第一凹槽4套在支杆3上。更具体的,器足14优选为四个,其中两个设置于靠近茶嘴12一侧的容器本体11的底部,上述的第一凹槽4则设置于这两个器足14的底部,通过第一凹槽4的配合,使得这两个器足14能够套在支杆3的两端上,由此构成支点结构。本实用新型作为自动茶具使用时,泡茶器1能够以该支点结构为轴,以类似杠杆的结构,进行翻转倒出茶水;作为普通茶具使用时,又仅需直接将泡茶器1从茶座2上取下即可,结构简单,通用性强,能够实现自动茶具和普通茶具两用,同时无需设置复杂的茶水通道和出水开关,也避免了普通的自动茶具的茶水通道清洗困难、茶水流经通道容易降温等问题。
实施例二
参照图6至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结构基本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支点结构包括器足14和第二凹槽5,器足14为轮子,可转动地枢接于容器本体11的底部侧壁,第二凹槽5设置于茶座2上,轮子可陷入第二凹槽5内。更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器足14为四个轮子,两个一组,可转动地枢接于容器本体11的底部前后两侧的侧壁。茶座2上对应设有四个与轮子相配合的第二凹槽5。使用时,将泡茶器1放在茶座2上,四个轮子分别陷入四个第二凹槽5内,进行限位,并且以靠近茶嘴12一侧的两个轮子和第二凹槽5为轴,构成支点结构,提起茶柄13,翻转泡茶器1,从而实现自动茶具的功能。此外,取下泡茶器1作为普通茶具使用时,轮子结构的泡茶器1还能够便于泡茶器1在桌面推行,具有独特的新颖性和趣味性。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6)
1.一种可以实现自动茶具及普通茶具两用的泡茶器,包括泡茶器和茶座,所述泡茶器放置于所述茶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茶器的底部设有器足,所述器足和茶座上设有相互配合使泡茶器翻转的支点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自动茶具及普通茶具两用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点结构包括所述器足和一支杆,所述支杆架设于所述茶座上,所述器足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支杆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器足通过第一凹槽套在所述支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自动茶具及普通茶具两用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点结构包括器足和第二凹槽,所述器足为轮子,可转动地枢接于泡茶器底部侧壁,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茶座上,所述轮子陷入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自动茶具及普通茶具两用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座上设有一用于泡茶器翻转后顶持泡茶器的凹陷部。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自动茶具及普通茶具两用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茶器包括容器本体、茶嘴、茶柄和盖子,所述茶嘴和茶柄分别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外侧壁上,所述茶嘴与所述容器本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容器本体的顶部设有一开口,所述盖子盖设于所述开口上。
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自动茶具及普通茶具两用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开口内侧壁向内延伸有一用于放置所述盖子的凸沿,所述盖子盖设于所述凸沿上,所述盖子底部设有一凸柱,所述凸柱伸入所述容器本体内,凸柱的侧壁还设有一凸牙,所述凸牙顶持于所述凸沿的底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12668.6U CN212630489U (zh) | 2020-08-17 | 2020-08-17 | 一种可以实现自动茶具及普通茶具两用的泡茶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12668.6U CN212630489U (zh) | 2020-08-17 | 2020-08-17 | 一种可以实现自动茶具及普通茶具两用的泡茶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630489U true CN212630489U (zh) | 2021-03-02 |
Family
ID=74786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71266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30489U (zh) | 2020-08-17 | 2020-08-17 | 一种可以实现自动茶具及普通茶具两用的泡茶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630489U (zh) |
-
2020
- 2020-08-17 CN CN202021712668.6U patent/CN21263048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630489U (zh) | 一种可以实现自动茶具及普通茶具两用的泡茶器 | |
US5545447A (en) | Cup holder | |
CN201197562Y (zh) | 组合式泡茶装置 | |
CN220308866U (zh) | 一种茶盘及功夫茶套具 | |
CN213046423U (zh) | 一种多功能组合茶具 | |
CN206852460U (zh) | 一种带有隐藏便携式提手的盖子 | |
CN219709149U (zh) | 一种过滤壶结构 | |
CN210354164U (zh) | 一种望月果盘 | |
CN209965993U (zh) | 一种便捷式快客旅行杯套装 | |
CN219661441U (zh) | 新型分茶器 | |
CN211961905U (zh) | 一种分体式儿童坐便器 | |
CN205526074U (zh) | 一种手拧摇盖垃圾桶 | |
CN213464625U (zh) | 一种防泼洒餐碗 | |
CN222693131U (zh) | 钻石盖碗 | |
CN212767387U (zh) | 方便饮用的大容量储水桶 | |
CN110013153A (zh) | 一种方便使用的儿童餐盘 | |
TWM573199U (zh) | Easy to carry and store coffee filter cups | |
CN215604790U (zh) | 可旋转的杯子 | |
CN214631447U (zh) | 一种防止壶盖掉落的茶壶 | |
CN2423854Y (zh) | 洗碗机上碗篮 | |
CN209315452U (zh) | 一种防脱落咖啡杯 | |
JP3112113U (ja) | ジャーポット用の注湯容器載置台 | |
CN201609264U (zh) | 多嘴茶壶 | |
CN201061485Y (zh) | 两用勺 | |
JPS5817463Y2 (ja) | 移動式茶道具セット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