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592711U - 一种用于静脉创口的藻酸盐无菌敷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静脉创口的藻酸盐无菌敷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92711U
CN212592711U CN202020317296.0U CN202020317296U CN212592711U CN 212592711 U CN212592711 U CN 212592711U CN 202020317296 U CN202020317296 U CN 202020317296U CN 212592711 U CN212592711 U CN 2125927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quid
absorbing layer
alginate
w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172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wu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wu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03172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927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927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927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静脉创口的藻酸盐无菌敷贴,所述敷贴由依次排列的粘条、基层、吸液层、可吸收层和保护层构成,所述粘条为弹性粘贴绷带,所述吸液层包括含有藻酸盐泡沫敷料的外围吸液层和嵌于中间区域的含银离子的藻酸盐敷料的核心吸液层组成,所述可吸收层呈正方形设置在吸液层中心位置,所述吸液层和可吸收层上设置有均匀分布且贯穿上下表面的观察孔。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很好地适应人体不同部位的包扎固定,敷贴上的观察孔可以方便医护人员对伤口实际愈合情况进行观察,根据需求更换敷料,减少对伤口的二次伤害,同时具有较高的吸附性和透气性,促进伤口愈合。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静脉创口的藻酸盐无菌敷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静脉创口的藻酸盐无菌敷贴。
背景技术
无菌敷贴类似“创口贴”的一种医疗产品,常用耗材。用于不同伤口的清创包扎,利于伤口愈合。敷料贴的应用,得益于创伤愈合理论的发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适当的湿性环境对促进伤口的愈合更为有利,湿性环境可使创面处于密闭及半密闭环境,避免新生肉芽组织在换药时再次受到机械性损伤,减轻换药疼痛,并提供创面愈合的适宜环境,促进多种生长因子释放,加快创面愈合速度。还可调节氧张力与促进血管生成,有利于坏死组织与纤维蛋白溶解,减轻疼痛,降低感染发生率。
其中敷料贴的高含水量造成了与传统硬膏剂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1)高舒适性——湿润、粘着,贴敷后可以随时局部微观调整位置,不会影响粘着力和再次粘贴的使用。不会在皮肤上形成胶固状态,自然没有撕脱时的扯汗毛、疼痛、局部红肿、瘙痒、丘疹等弊病。后者是传统硬膏剂。
(2)高延展性——剂型使用的无纺布为任意方向延展度良好的品种,当贴敷在活动度大的关节等部位时,膏体完全可以随关节、皮肤的伸展而伸缩。解除了在关节部位贴膏药的撕拉牵扯等不适感觉。
(3)高渗透性——可以保证所含药物在短时间内快速渗透进入人体皮肤,并迅速到达局部组织。膏体中含药量少,贴敷后在局部关节腔液中检测出的药物浓度远大于血中药物浓度。在一定时间内,贴敷时间与局部关节腔内药物浓度成正比。
(4)高可靠性——极少引起过敏等不适反应。由于药物成分单一,分子量小,使用者反映较大分子、含水量低的硬膏剂保险得多。临床使用多年调查表明,该产品的过敏等反应仅为2.3%。
中国专利CN109172149A公开了一种藻酸盐敷料贴,其特征在于:包括敷料贴本体,所述敷料贴本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离型纸层、压敏胶层、医用不织布层和外部防水层,所述医用不织布层和压敏胶层的中间段设置椭圆形的敷料存放容置腔等。虽然该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但是缺少了应用于创口恢复时所需要的局部按压压强的设计,使得创口出血的时间增长,增大了敷料的更换频率,另外还缺少可以方便医护人员对伤口实际愈合情况进行观察的观察孔,便于根据需求更换敷料,减少对伤口的二次伤害。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静脉创口的藻酸盐无菌敷贴,至少包括敷贴,所述敷贴由依次排列的粘条、基层、吸液层、可吸收层和保护层构成,其中:所述吸液层至少包括外围吸液层和核心吸液层,所述吸液层设置有均匀分布且贯穿吸液层的表面的第一观察孔。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液层与所述基层呈正方形且相互平行,所述吸液层的面积小于所述基层的面积;所述核心吸液层按照其平面图形的四个角位于所述外围吸液层的四条边的中点的方式,嵌入到所述外围吸液层中,并与所述外围吸液层一体式连接,所述外围吸液层的厚度与所述核心吸液层的厚度相同。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可吸收层为脱细胞真皮基质,所述可吸收层与所述核心吸液层平行,且所述可吸收层的面积小于所述核心吸液层的面积,所述可吸收层上设置有与所述吸液层上的第一观察孔相互连通的均匀分布且贯穿表面的第二观察孔。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核心吸液层和所述可吸收层接触部分的通过可分离的方式复合在一起。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基层与所述吸液层接触的位置涂有医用压敏胶,所述吸液层的呈正方形的外周边上涂覆有医用压敏胶。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基层为高透气性透明聚氨酯薄膜。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敷贴设置有能够完全盖住所述基层的四个边角的至少两条所述粘条。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粘条的端部还设有便于撕揭绷带的非粘性桥接头。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保护层为离型纸。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促进静脉创口愈合的医护用品,至少包括消毒棉球及藻酸盐无菌敷贴,所述敷贴由依次排列的粘条、基层、吸液层、可吸收层和保护层构成,其中:所述吸液层至少包括外围吸液层和核心吸液层,所述吸液层设置有均匀分布且贯穿吸液层的表面的第一观察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1、设置有绷带和多层次的敷贴结构,可以产生创口恢复时所需要的局部按压压强,并且可以很牢固地粘贴在创口处,绷带的设计可以适用于人体不同部位的包扎固定。
2、设置了多重结合的吸液层,既可以保证对创口部位的杀菌效果,又能高效地吸收创口的渗出液,保障创口的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藻酸盐无菌敷贴的优选实施例撕除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藻酸盐无菌敷贴的剖面侧视结构示意图;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藻酸盐无菌敷贴的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敷贴 11:基层 12:吸液层
121:外围吸液层 122:核心吸液层 13:可吸收层
141:第一观察孔 142:第二观察孔 15:粘条
151:非粘性桥接头 16: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1至3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静脉创口的藻酸盐无菌敷贴,至少包括敷贴1,敷贴1由依次排列的粘条15、基层11、吸液层12、可吸收层 13和保护层16构成。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吸液层12至少包括外围吸液层121和核心吸液层122,优选地,外围吸液层121为藻酸盐泡沫敷料,泡沫型敷料可以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对渗出液的吸收量,核心吸液层122为含银离子的藻酸盐敷料,银离子具备一定的抑菌杀菌效果,帮助创口更快的愈合,另外,吸液层12的平均厚度为4-5mm,其中核心吸液层122的厚度大于或等于外围吸液层121的厚度。两种吸液层的组合设计,保证敷料的吸液性,吸收创面的渗出液,防止渗液或渗血在创面表面残留,导致创面感染;吸液层12上设置有均匀分布且贯穿表面的第一观察孔141。透过透明基层 11,可随时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可根据创面愈合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更换伤口敷料,从而减少不必要更换伤口敷料的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
优选地,吸液层12与基层11均呈正方形且相互平行,吸液层12的面积小于基层11的面积,吸液层12直接叠放在基层11的表面层的中心区域上;核心吸液层122按照其平面图形的四个边角位于外围吸液层121的四条边的中点的方式,嵌入到外围吸液层121,与外围吸液层121一体式连接,在保证吸液效果的同时,由于核心吸液层122的四个边角没有被外围吸液层121完全包裹,形成了核心吸液层122的边缘棱角没被外围吸液层121 包裹的缝隙,核心吸液层122的边缘棱角直接穿过了外围吸液层121,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渗出液的快速蒸发,促进创面呼吸作用,促进创面的愈合。
优选地,可吸收层13为脱细胞真皮基质,脱细胞真皮基质可以被血管化,被创面吸收,为组织细胞的生长提供支架,促进创面的愈合。可吸收层 13与核心吸液层122平行,且可吸收层13的面积小于核心吸液层122的面积,可吸收层的面积大于创口面积,临床使用时,可设计多种规格的敷贴,满足不同大小伤口的需求,另外,可吸收层13上设置有与吸液层12上的第一观察孔141相互连通的均匀分布且贯穿表面的第二观察孔142,有别于常规敷贴,便于在不拆开敷贴的情况下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有利于医护人员把控合理的更换时间。
优选地,为了实现核心吸液层122和可吸收层13在使用前的连接,同时保证使用过程中,在人体表面两者又发生分离,实现进行敷贴更换时可以取下吸液层12,可吸收层被创口吸收,核心吸液层122和可吸收层13接触部分通过热合的方式复合在一起。
优选地,基层11与吸液层12接触的位置涂有医用压敏胶,实现基层 11和吸液层12的一体式连接,吸液层12正方形外周边涂覆有医用压敏胶,可以实现基层11在创口周边区域的粘附,是为了能将敷料初步固定在皮肤上。
优选地,基层11为高透气性透明聚氨酯薄膜,聚氨酯薄膜具有很好的透气性,不影响敷料整体的透气性,可以实现透过基层11,通过吸液层12 和可吸收层13上连通的观察口进行创面愈合情况的实时观察。
优选地,粘条15至少有两条,可以完全盖住基层11的四个边角,粘条15是一种弹性粘贴绷带,其材质为无纺布人造纤维,粘贴15的使用可以很牢固的将敷贴粘贴在创口处,还可以适用于人体不同部位的包扎固定,即使是活动关节处也能保证很好地固定效果,另外加大敷贴对创口的产生局部压强,促进伤口的愈合,还可防止敷贴的基层11的边角翘起而对吸液层 12和可吸收层13造成污染。
优选地,粘条15的每一个端部还设有便于撕揭绷带的非粘性桥接头 151,在使用时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容易的分离开保护层16。
优选地,如图3所示的保护层16为离型纸,具有一定的耐湿耐热性,又具有足够的致密性,在防止与敷贴1发生粘连的同时,又可以保护敷贴1 不受外界的污染。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促进静脉创口愈合的医护用品,至少包括消毒棉球及藻酸盐无菌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1由依次排列的粘条15、基层11、吸液层12、可吸收层13和保护层16构成,其中:
所述吸液层12至少包括外围吸液层121和核心吸液层122,所述吸液层12设置有均匀分布且贯穿吸液层12的表面的第一观察孔141。
为了便于理解,将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静脉创口的藻酸盐无菌敷贴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进行论述。
本申请的藻酸盐无菌敷贴在使用时需先根据创口的大小对不同规格的敷贴进行选择,确认规格后,首先撕扯下敷贴上的保护层16,将可吸收层对准创口,轻轻按压住,然后再通过吸液层12外侧存在医用压敏胶的区域将敷贴1初步固定在对应伤口处,然后再将粘条15以较为紧绷的方式,粘贴在创口周围的皮肤上,既可以很好地保证敷贴适用于人体不同位置的包扎固定,包括在活动关节等伸缩幅度大的地方也能保证很好地固定效果,又能够通过紧贴周围皮肤的附着拉力,加大敷贴对创口的局部压强,促进伤口愈合。其中,因为脱细胞真皮基质可以被血管化,被创面吸收,为组织细胞的生长提供支架,促进创面的愈合,所以可吸收层13选用脱细胞真皮基质,另外为了保证可吸收层3和吸液层12固定连接,又要实现在使用拆解时能轻易分开,本申请采用热合的方式将可吸收层3和吸液层12连接在一起。最后为了实现吸液层既能杀菌抑菌又能尽可能的多吸收创口渗出液,本申请通过将含银离子的藻酸盐敷料与藻酸盐泡沫敷料组合,帮助创口更快的愈合。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用于静脉创口的藻酸盐无菌敷贴,至少包括敷贴(1),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1)由依次排列的粘条(15)、基层(11)、吸液层(12)、可吸收层(13)和保护层(16)构成,其中:
所述吸液层(12)至少包括外围吸液层(121)和核心吸液层(122),所述吸液层(12)设置有均匀分布且贯穿吸液层(12)的表面的第一观察孔(14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酸盐无菌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层(12)与所述基层(11)呈正方形且相互平行,所述吸液层(12)的面积小于所述基层(11)的面积;所述核心吸液层(122)按照其平面图形的四个角位于所述外围吸液层(121)的四条边的中点的方式,嵌入到所述外围吸液层(121)中,并与所述外围吸液层(121)一体式连接,所述外围吸液层(121)的厚度与所述核心吸液层(122)的厚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藻酸盐无菌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收层(13)与所述核心吸液层(122)平行,且所述可吸收层(13)的面积小于所述核心吸液层(122)的面积,所述可吸收层(13)上设置有与所述吸液层(12)上的第一观察孔(141)相互连通的均匀分布且贯穿表面的第二观察孔(14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藻酸盐无菌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吸液层(122)和所述可吸收层(13)的接触部分通过可分离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藻酸盐无菌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1)与所述吸液层(12)接触的位置涂有医用压敏胶,所述吸液层(12)的呈正方形的外周边上涂覆有医用压敏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藻酸盐无菌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1)为高透气性透明聚氨酯薄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藻酸盐无菌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1)设置有能够完全盖住所述基层(11)的四个边角的至少两条所述粘条(1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藻酸盐无菌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条(15)的端部还设有便于撕揭绷带的非粘性桥接头(15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藻酸盐无菌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16)为离型纸。
CN202020317296.0U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用于静脉创口的藻酸盐无菌敷贴 Active CN2125927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7296.0U CN212592711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用于静脉创口的藻酸盐无菌敷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7296.0U CN212592711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用于静脉创口的藻酸盐无菌敷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92711U true CN212592711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09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17296.0U Active CN212592711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用于静脉创口的藻酸盐无菌敷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927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01257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оставки композиции для ухода за кожей
ES2752806T3 (es) Dispositivo de terapia de heridas mediante presión negativa
PT94991B (pt) Processo para a preparacao de sistemas para ostomizados continentes
HUP0401992A2 (hu) Sebkötöző eszköz
CN201333128Y (zh) 一种保健型创口贴
EP2931322B1 (en) Hemostatic glove device
KR102026319B1 (ko) 개량형 상처치료용 부재
CN212592711U (zh) 一种用于静脉创口的藻酸盐无菌敷贴
CN1457769A (zh) 一种自粘性医用药贴
CN209770675U (zh) 一种抑菌创口敷料贴
CN212730161U (zh) 一种耳部术后外耳渗液吸渗贴
CN209899770U (zh) 一种自粘海藻酸钙伤口敷贴
JPH061135Y2 (ja) 救急絆創膏
CN212973260U (zh) 一种新型中医肛肠科交叉式肛门敷药带
CN104720979B (zh) 一种战场救护用多功能无菌敷料贴及其使用方法
CN211633903U (zh) 一种便于包扎的医疗绷带
CN205434064U (zh) 医用四肢冰敷袋
US20200121614A1 (en) Cannabinoid-infused transparent hydrogel skin patch
CN209808744U (zh) 一种强吸水性抗菌敷料
CN215307427U (zh) 敷药止血腹带
CN222304164U (zh) 一次性微压微气囊止血贴
CN217472239U (zh) 药物外渗透明固定贴膜
CN205814541U (zh) 一种肛肠科术后固定敷贴
CN221490421U (zh) 一种敷料贴
CN215273860U (zh) 一种无菌创口敷料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