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537810U - 余热锅炉的低压过热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余热锅炉的低压过热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7810U
CN212537810U CN202022041682.4U CN202022041682U CN212537810U CN 212537810 U CN212537810 U CN 212537810U CN 202022041682 U CN202022041682 U CN 202022041682U CN 212537810 U CN212537810 U CN 212537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
pressure
steam
pressure superheater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416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倩
林正春
刘彬武
李文杰
季划
王利宏
张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HPS Dongfang Boil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HPS Dongfang Boil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HPS Dongfang Boil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HPS Dongfang Boil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416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37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7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7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锅炉的低压过热器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相对于烟气来向位于高压省煤器下游的一级低压过热器,设置在高压省煤器受热面级间的二级低压过热器,一级低压过热器入口通过低压饱和蒸汽管路与低压汽包相连接而出口通过出口管路与汽机相连接,二级低压过热器出口通过供热管路与外部供热设备相连接而入口通过级间连接管路与出口管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低压过热器受热面进行分级设置和控制,可针对汽机和供热设备分别提供不同参数的蒸汽,同时满足机组的发电和供热对蒸汽的需求,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性和灵活性。

Description

余热锅炉的低压过热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锅炉的低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余热锅炉的低压过热器系统,属于电站锅炉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厂对供热需求的不断变化,尤其是对蒸汽供热需求的不断增多,单凭汽机排汽已远不能满足供热需求,需要利用低压系统主蒸汽进行补充。由于发电和供热对蒸汽参数的要求不同,而现有的余热锅炉低压系统,受热面一旦确定,低压过热器输出的蒸汽参数仅能在满足发电或满足供热两者之间选其一,也就是说,低压系统所产出的过热蒸汽无法同时满足用于发电和用于供热,这就使得机组面在对供热需求不断增多的电厂项目时,在满足发电和供热对蒸汽的需求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造成机组的经济性和灵活性较弱。因此,如何同时满足汽机和供热设备对蒸汽参数的不同要求成为低压系统受热面在设计上急需要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低压系统所产出的过热蒸汽无法同时满足机组的发电与供热要求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过热蒸汽能够同时满足机组的发电与供热要求的低压过热器系统。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相对于烟气来向位于高压省煤器下游的一级低压过热器,设置在高压省煤器受热面级间的二级低压过热器,一级低压过热器的入口通过低压饱和蒸汽管路与低压汽包相连接而出口通过出口管路与汽机连接,二级低压过热器的出口通过供热管路与外部供热设备连接而入口通过级间连接管路与出口管路相连接。
作为优选,级间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
作为优选,级间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减温器,减温器设置在二级低压过热器入口与控制阀之间。
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中,低压过热器包括一级低压过热器和二级低压过热器。其中,一级低压过热器设置在高压省煤器下游,用于产出符合汽机参数要求的蒸汽;二级低压过热器设置在高压省煤器级间,用于产出符合外部供热设备参数要求的蒸汽;一级低压过热器与二级低压过热器之间通过级间连接管路串联连接。
在机组运行时,一级低压过热器将来自低压汽包的饱和蒸汽加热升温至符合发电要求的蒸汽参数,通过出口管路送往汽机;二级低压过热器通过级间连接管路将来自一级低压过热器的过热蒸汽进一步加热升温至符合供热要求的蒸汽参数,通过供热管路送往外部供热设备。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针对汽机和供热设备对蒸汽参数的不同要求,同时满足发电和供热对蒸汽的需求。
进一步地,级间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通过开启或关闭控制阀,机组可以在供热和纯凝的两种运行工况之间进行切换。
进一步地,级间连接管路上还设置有减温器,减温器用于对来自一级低压过热器的过热蒸汽进行减温,进而可以降低二级低压过热器出口端的蒸汽温度。在机组处于不同工况和负荷时,通过减温器对过热蒸汽的温度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工况和负荷下供热设备对供热蒸汽温度的要求,因而机组供热系统的运行可以更加灵活。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低压过热器受热面进行分级设置和控制,可同时满足机组的发电和供热对蒸汽的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使得机组的经济性和运行时的灵活性得到大大提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还可以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本实用新型包括相对于烟气来向设置于高压省煤器下游的一级低压过热器,设置于高压省煤器受热面级间的二级低压过热器,一级低压过热器入口通过第一低压饱和蒸汽管路与低压汽包相连接而出口通过出口管道与汽轮机连接,二级低压过热器入口通过第二低压饱和蒸汽管路与低压汽包相连接而出口通过供热管道与外部供热设备连接。
作为优选,第一低压饱和蒸汽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作为优选,第二低压饱和蒸汽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低压过热器设置为二级。其中,一级低压过热器设置在高压省煤器下游,用于产出符合汽机参数要求的蒸汽;二级低压过热器设置在高压省煤器级间,用于产出符合外部供热设备参数要求的蒸汽;一级低压过热器与二级低压过热器的入口分别与低压汽包连接。
在机组运行时,一级低压过热器将来自低压汽包的饱和蒸汽加热升温至符合汽机发电的饱和蒸汽参数要求后,通过出口管路送往汽机;二级低压过热器将来自低压汽包的饱和蒸汽加热升温至符合供热设备的蒸汽参数要求后,通过供热管路送往外部供热设备。
进一步地,在第一低压饱和蒸汽管路上设置第一控制阀。
进一步地,在第二低压饱和蒸汽管路上设置第二控制阀。
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开启和关闭,机组可以在供热和纯凝的两种工况之间进行切换。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低压过热器受热面进行分级设置和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一级低压过热器和二级低压过热器分别为汽机和供热设备提供符合其参数要求的蒸汽,同时满足了机组的供热和发电对蒸汽的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使得机组的经济性和运行时的灵活性得到大大提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2是另一种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低压汽包;2.低压饱和蒸汽管路;3.一级低压过热器;4.二级低压过热器;5.出口管路;6.级间连接管路;61.控制阀;62减温器;63.调节阀;7.供热管路;8.高压省煤器;9.第一低压饱和蒸汽管路;91.第一控制阀;10. 第二低压饱和蒸汽管路;101.第二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相对于烟气来向位于高压省煤器8下游的一级低压过热器3,设置于高压省煤器8受热面级间的二级低压过热器4,一级低压过热器3的入口通过低压饱和蒸汽管路2与低压汽包1相连接而出口通过出口管路5与汽轮机相连接,二级低压过热器4的出口通过供热管路7与外部供热设备连接而入口通过级间连接管路6与出口管路5相连接;
级间连接管路6上设置有控制阀61和减温器62,减温器62连接在二级低压过热器4入口与控制阀61之间。
在机组处于纯凝工况时,控制阀61阀关闭,来自低压汽包1的低压饱和蒸汽通过低压饱和蒸汽管道2进入一级低压过热器3,一级低压过热器3将低压饱和蒸汽加热升温至符合发电要求的参数值后通过出口管路5送往汽机。在此工况下,低压蒸汽的常规压力不超过0.6MPa,温度在280℃以下,此时的联合循环余热锅炉运行效率较高,机组出力较高。
当机组处于供热工况,供热用户对低压蒸汽的温度和压力要求较高(常规压力1.1MPa以上,温度300℃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阀61开启,来自一级低压过热器3的过热蒸汽通过级间连接管路6进入二级低压过热器4,通过二级低压过热器4加热至符合供热要求的温度和压力参数后,通过供热管路7送往供热用户。
当供热系统处于部分负荷运行(如夏季工况)时,在供热用户需要的蒸汽温度较低而二级低压过热器4产出的蒸汽温度过高的情况下,调节阀63开启,来自一级低压过热器3的过热蒸汽在减温器62与来自凝泵的减温水混合后降温;与减温水混合降温后的过热蒸汽进入二级低压过热器4,再通过供热管路7送往供热用户。通过调节阀63调节进入减温器62的减温水流量,可以对二级低压过热器4出口的蒸汽温度进行控制,从而使二级低压过热器4出口的蒸汽温度满足供热用户对蒸汽温度的要求。
实施例2:如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相对于烟气来向位于高压省煤器8下游的一级低压过热器3,设置在高压省煤器8受热面级间的二级低压过热器4,一级低压过热器3入口通过第一低压饱和蒸汽管路9与低压汽包1相连接而出口通过出口管路5与汽轮机连接,二级低压过热器4入口通过第二低压饱和蒸汽管路10与低压汽包1相连接而出口通过供热管路7与外部供热设备连接;
第一低压饱和蒸汽管路9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91,第二低压饱和蒸汽管路10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01。
在机组运行时,一级低压过热器3将来自低压汽包1的饱和蒸汽加热升温至符合汽机发电的蒸汽参数要求后,通过出口管路5送往汽机;二级低压过热器4将来自低压汽包1的蒸汽加热升温至符合供热设备的蒸汽参数要求后,通过供热管路7送往外部供热设备。
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91和第二控制阀101的开启和关闭,机组可以在供热和纯凝的两种工况之间进行切换。
当然上述附图和实施例仅为了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凡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做出等效调整与变化而得到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余热锅炉的低压过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相对于烟气来向位于高压省煤器(8)下游的一级低压过热器(3),设置在所述高压省煤器(8)受热面级间的二级低压过热器(4),所述一级低压过热器(3)入口通过低压饱和蒸汽管路(2)与低压汽包(1)相连接而出口通过出口管路(5)与汽机相连接,所述二级低压过热器(4)出口通过供热管路(7)与外部供热设备相连接而入口通过级间连接管路(6)与所述出口管路(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锅炉的低压过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间连接管路(6)上设置有控制阀(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余热锅炉的低压过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间连接管路(6)上还设置有减温器(62),所述减温器(62)设置在所述二级低压过热器(4)入口与所述控制阀(61)之间。
4.一种余热锅炉的低压过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相对于烟气来向位于高压省煤器(8)下游的一级低压过热器(3),设置在所述高压省煤器(8)受热面级间的二级低压过热器(4),所述一级低压过热器(3)入口通过第一低压饱和蒸汽管路(9)与低压汽包(1)相连接而出口通过出口管路(5)与汽机连接,所述二级低压过热器(4)入口通过第二低压饱和蒸汽管路(10)与低压汽包(1)相连接而出口通过供热管路(7)与外部供热设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余热锅炉的低压过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压饱和蒸汽管路(9)上设有第一控制阀(91)。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余热锅炉的低压过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低压饱和蒸汽管路(10)上设有第二控制阀(101)。
CN202022041682.4U 2020-09-17 2020-09-17 余热锅炉的低压过热器系统 Active CN212537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41682.4U CN212537810U (zh) 2020-09-17 2020-09-17 余热锅炉的低压过热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41682.4U CN212537810U (zh) 2020-09-17 2020-09-17 余热锅炉的低压过热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7810U true CN212537810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7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41682.4U Active CN212537810U (zh) 2020-09-17 2020-09-17 余热锅炉的低压过热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378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2147A (zh) * 2020-09-17 2020-12-15 东方菱日锅炉有限公司 余热锅炉的低压过热器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2147A (zh) * 2020-09-17 2020-12-15 东方菱日锅炉有限公司 余热锅炉的低压过热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20204B (zh) 一种提高再热式汽轮机供汽能力及机组效率的系统和方法
CN112856363B (zh) 一种深度调峰供热机组供热蒸汽参数提升系统及方法
CN108661725A (zh) 一种供热抽汽机组自整调节系统与控制方法
CN210509309U (zh) 热电机组电力调峰的蒸汽余能利用耦合抽汽供热系统
CN112879110B (zh) 一种一炉带两机超低负荷运行的热力系统及其切换方法
CN112594667A (zh) 高温超高压再热干熄焦锅炉再热蒸汽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06761982A (zh) 一种新型部分回热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系统
CN112282874A (zh) 一种用于提高工业供热灵活性的系统
CN113339089A (zh) 一种高效调峰汽轮机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2539404A (zh) 兰炭尾气和硅铁余热蒸汽的联合发电系统
CN106988810A (zh) 一种余热余压梯级利用的多级加热系统及方法
CN112145244B (zh) 一种提高燃煤发电机组给水温度和供汽能力的系统和方法
CN110159372A (zh) 一种实现汽气电三联供的系统及方法
CN113217974A (zh) 一种超高压工业供热热力系统
CN212537810U (zh) 余热锅炉的低压过热器系统
CN209877073U (zh) 一种螺杆膨胀机与热泵综合应用的供暖装置
CN109296415B (zh) 一种联合循环冷热电联供机组供汽过热度利用系统
CN115263461A (zh) 一种耦合多级蒸汽储能的燃煤发电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2833378B (zh) 一种可提高供热能力的再热系统
CN114935137A (zh) 一种太阳能辅助燃煤灵活发电系统及工作方法
CN210264838U (zh) 一种喷水减温的热电联产机组热电解耦运行系统
CN209761562U (zh) 一种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CN214660379U (zh) 一种一炉带两机超低负荷运行的热力系统
CN112082147A (zh) 余热锅炉的低压过热器系统
CN206683029U (zh) 一种基于热网分级加热的两级抽凝供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