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34784U - 一种建筑物墙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物墙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534784U CN212534784U CN202020571972.7U CN202020571972U CN212534784U CN 212534784 U CN212534784 U CN 212534784U CN 202020571972 U CN202020571972 U CN 202020571972U CN 212534784 U CN212534784 U CN 2125347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alc
- inserting groove
- building wall
-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墙体,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其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ALC板,所述ALC板相互平行的两竖直侧壁沿竖直方向分别设有连接凹槽、连接凸起,相邻两ALC板之间通过连接凹槽、连接凸起拼接,所述连接凹槽、连接凸起相互正对的一面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组,所述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之间设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的长度小于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位于水平方向的长度之和,所述插接杆两端分别设有与ALC板配合使用的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便捷、牢固性强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物墙体。
背景技术
建筑物墙体通常由烧结黏土砖、加气块砌筑,这两种材质为固定尺寸,且需准备砌筑砂浆;需要增加构造柱、圈梁等故施工速度受到制约;只能借用施工电梯上料,人工卸料,耗时又费力;需要进行双面抹灰施工,速度慢。采用建筑物墙体免抹灰技术指的是使用新型材料-蒸压砂加气混凝土条板(简称ALC);它是以硅质材料(粉煤灰或硅砂)、钙质材料(水泥、石灰)和发泡剂等为主原料,经过高温、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多气混凝土成型板材,内嵌经过除锈、防腐处理的双层双向钢筋网片,它既可做建筑主体的内墙和外墙等墙体材料,又可做屋面板和楼层板,另有薄板可做ALC板及防火板,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建筑材料。可广泛用于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住宅、办公楼、厂房的内、外墙、楼板、屋面板、防火墙、防爆墙、钢结构梁柱防火板、隔音墙、旧建筑加层改造等。
公告号为CN20353113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ALC板的混凝土框架,该混凝土框架包括:混凝土框架梁、密封膏层、ALC板、U型槽、预埋钢板;混凝土框架梁连接ALC板,ALC保温墙板上设置有U型槽,混凝土框架梁内设置有预埋钢板,密封膏层设置在混凝土框架梁与ALC板之间。其通过在ALC板与混凝土框架之间设置门型接缝钢筋,实现了多个ALC板的连续连接,提高了抗震性能和整体性;同时在ALC板与框架梁之间采用混凝土砂浆填充或专用密封膏密封形成连接层使两者连接在一起,增加了混凝土框架的耐久性,延长了使用年限,实现了保温节能,较好的解决了ALC板没有在混凝土中应用的问题。
上述专利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ALC板的固定与连接是借助混凝土框架完成的,实际工况中,为了提升ALC板的固定与安装效率,是不需要混凝土框架的,因此,上述ALC板在实际使用中具有很大限制,极大的增加了施工周期;其次,其ALC板之间缺少连接,稳固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墙体,其具有安装便捷、牢固性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建筑物墙体,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ALC板,所述ALC板相互平行的两竖直侧壁沿竖直方向分别设有连接凹槽、连接凸起,相邻两ALC板之间通过连接凹槽、连接凸起拼接,所述连接凹槽、连接凸起相互正对的一面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组,所述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之间设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的长度小于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位于水水平方向的长度之和,所述插接杆两端分别设有与ALC板配合使用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两ALC板拼接时,首先将插接杆的一端插入第一插接槽内,然后移动另一块ALC板,使插接杆的另一端插入第二插接槽内,此时通过连接凹槽和连接凸起即可方便快捷的将两ALC板拼接进行进一步固定,极大的缩短了施工周期。固定组件能够使两块ALC板拼接后不会分开,极大的提升了两ALC板之间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凹槽的水平截面呈矩形和等腰梯形的组合形状,等腰梯形的下底位于ALC板竖直侧壁所在的平面内,所述连接凸起呈与连接凹槽相适应的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凹槽对连接凸起到了导向作用,利于两块ALC板进行拼接,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ALC板与连接凹槽相邻的一竖直侧壁沿水平方向分别开设有与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连通的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所述插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固定组件为分别设于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内且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ALC板拼接时,使其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分别与第一紧固孔、第二紧固孔对准,然后向第一紧固孔、第二紧固孔内插入紧固螺杆并与插接杆两端螺纹连接。紧固螺杆将两ALC板紧紧的连接在一起,极大的提升了其连接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杆的长度等于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位于水平方向的长度之和,所述插接杆、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的竖直截面呈矩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对插接杆起到了限位作用,当插接杆插入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内并与之一端面抵紧时,其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恰好与第一紧固孔、第二紧固孔对准,极大的方便了紧固螺杆对插接杆的固定,提升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两ALC板之间的连接处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混凝土填充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块ALC板连接完毕后,可以在混凝土填充凹槽内填入混凝土,将两块ALC板之间的缝隙完全密封,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两块ALC板之间的连接效果,同时便于后期在ALC板上进一步进行装潢。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ALC板内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所在平面经过连接凹槽和连接凸起的中心轴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进一步提升了ALC板的保温效果,提升了其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ALC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隔热通孔,所述隔热通孔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通孔的设置使ALC板能够直接与热量隔绝,增强了其隔热效果,通过填充保温材料,则更大程度的提升了其隔热效果;同时,通孔的设置极大的减少了ALC板的重量,降低了其制造及运输成本,使其更加经济实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隔热通孔均匀分布在保温层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ALC板的隔热通孔分布的更加均匀,其对热量的分布也更加均匀,进一步提升了其隔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连接凹槽、连接凸起及固定组件,能够便捷、稳固的将两ALC板进行组装,极大的缩短了施工周期;
2.通过设置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及紧固螺杆,极大的提升了两ALC板之间连接的稳固性;通过限定第一插接槽、第二插接槽、插接杆的形状及尺寸,极大的方便了紧固螺杆对插接杆的固定,提升了工作效率’;
3.通过设置保温层、隔热通孔及在隔热通孔内填充保温材料,极大的减少了ALC板的重量,降低了其制造成本且增强了其隔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建筑物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两ALC板处于相互分离状态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旨在展示两ALC板之间的连接关系。
附图标记:1、ALC板;2、连接凹槽;3、连接凸起;4、第一插接槽;5、第二插接槽;6、插接杆;7、第一紧固孔;8、第二紧固孔;9、第一螺纹孔;10、第二螺纹孔;11、紧固螺杆;12、混凝土填充凹槽;13、保温层;14、隔热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ALC板1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热、隔声且绿色环保等优点,是一种前景非常好的建筑物墙体。为了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结构稳固的建筑物墙体,缩短施工周期,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建筑物墙体,包括多个竖直安装的ALC板1,ALC板1相互平行的两竖直侧壁沿竖直方向分别设有连接凹槽2、连接凸起3,相邻两ALC板1之间通过连接凹槽2、连接凸起3拼接,连接凹槽2、连接凸起3相互正对的一面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插接槽4和第二插接槽5,第一插接槽4和第二插接槽5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四组,第一插接槽4和第二插接槽5之间设有插接杆6,插接杆6两端分别设有与ALC板1配合使用的固定组件,主要用于将ALC板1与插接杆6连接,实现相邻两个ALC板1之间的固定。在进行两ALC板1拼接时,首先将插接杆6的一端插入第一插接槽4内,然后移动另一块ALC板1,使插接杆6的另一端插入第二插接槽5内,此时通过连接凹槽2和连接凸起3即可方便快捷的将两ALC板1拼接进行进一步固定。固定组件能够使两块ALC板1拼接后不会分开,极大的提升了两ALC板1之间的稳固性。
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的相关设计具体如下:ALC板1与连接凹槽2相邻的一竖直侧壁沿水平方向分别开设有与第一插接槽4和第二插接槽5连通的圆形第一紧固孔7和圆形第二紧固孔8,插接杆6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纹孔9和第二螺纹孔10,固定组件为分别设于第一紧固孔7和第二紧固孔8内且与第一螺纹孔9和第二螺纹孔10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杆11。在两ALC板1拼接时,使其第一螺纹孔9、第二螺纹孔10分别与第一紧固孔7、第二紧固孔8对准,然后向第一紧固孔7、第二紧固孔8内插入紧固螺杆11并与插接杆6两端螺纹连接。紧固螺杆11将两ALC板1紧紧的连接在一起,极大的提升了其连接的稳固性。
参照图2,在进行紧固螺杆11对插接杆6固定时,必须保证第一螺纹孔9、第二螺纹孔10恰好与第一紧固孔7、第二紧固孔8对准,否则无法进行螺纹连接,因此,做出以下改进:插接杆6的长度等于第一插接槽4和第二插接槽5位于水平方向的长度之和,插接杆6、第一插接槽4和第二插接槽5的竖直截面呈矩形。矩形的设计对插接杆6位置进行了限定,能够保证第一螺纹孔9、第二螺纹孔10恰好与第一紧固孔7、第二紧固孔8位于同一侧,长度的限定则保证了第一螺纹孔9、第二螺纹孔10恰好与第一紧固孔7、第二紧固孔8对准,极大的方便了紧固螺杆11对插接杆6的固定,提升了工作效率。
参照图2,优选的,为了便于两块ALC板1进行拼接,将连接凹槽2的水平截面设置成矩形和等腰梯形的组合形状,等腰梯形的下底位于ALC板1竖直侧壁所在的平面内,连接凸起3呈与连接凹槽2相适应的形状。通过这样设置,连接凹槽2对连接凸起3到了导向作用,利于两块ALC板1进行拼接,便于操作。此外,在相邻两ALC板1之间的连接处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混凝土填充凹槽12,当两块ALC板1连接完毕后,在混凝土填充凹槽12内填入混凝土,将两块ALC板1之间的缝隙完全密封,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两块ALC板1之间的连接效果,同时便于后期在ALC板1上进一步进行装潢。进一步的,将填充凹槽的水平截面设置成等腰梯形,以容纳更多的混凝土。
参照图1及图2,为了提升该建筑物墙体的保温隔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在ALC板1内设置有由聚氨酯制成的保温层13,保温层13所在平面经过连接凹槽2和连接凸起3的中心轴线,且其优选厚度为0.5CM。优选的,在ALC板1的顶面沿竖直方向开设若干隔热通孔14,隔热通孔14均匀分布在保温层13的两侧,每侧设置有6个隔热通孔14。隔热通孔14内填充有保温材料,其主要包括珍珠棉和少量聚氨酯发泡胶。通过以上设计,其具有卓越的保温隔热性能,所以在建筑设计和实际应用中,选用本板材做内隔墙时,使用较薄的本板材时即可达到常规很厚隔墙材料的保温隔热效果,这样即减轻了墙体的厚度,降低了建筑主体的自重,节省了建筑的整体综合造价,又增加了建筑主体的使用面积。
相比传统建筑物墙体,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优点:ALC板1可以工厂化生产,现场组装、施工便捷;ALC板1隔声、防火性能优异;专业安装节点,施工限制少;墙体整体性好,装饰施工简单,节省建筑使用面积;ALC板1不用抹灰而直接批刮腻子,故施工速度再次大大提高、采用ALC板1比使用加气砌块可缩短工期约50%。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两ALC板1拼接时,首先将插接杆6的一端插入第一插接槽4内,然后移动另一块ALC板1,使插接杆6的另一端插入第二插接槽5内,该过程要注意第一螺纹孔9、第二螺纹孔10恰好与第一紧固孔7、第二紧固孔8对准。当两块ALC板1通过连接凹槽2和连接凸起3拼接好后,向第一紧固孔7、第二紧固孔8内插入紧固螺杆11并与插接杆6两端螺纹连接。最后,在第一紧固孔7、第二紧固孔8的空隙部分和在混凝土填充凹槽12内填入混凝土,将两块ALC板1之间的缝隙完全密封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建筑物墙体,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ALC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ALC板(1)相互平行的两竖直侧壁沿竖直方向分别设有连接凹槽(2)、连接凸起(3),相邻两ALC板(1)之间通过连接凹槽(2)、连接凸起(3)拼接,所述连接凹槽(2)、连接凸起(3)相互正对的一面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插接槽(4)和第二插接槽(5),所述第一插接槽(4)和第二插接槽(5)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组,所述第一插接槽(4)和第二插接槽(5)之间设有插接杆(6),所述插接杆(6)的长度小于第一插接槽(4)和第二插接槽(5)位于水平方向的长度之和,所述插接杆(6)两端分别设有与ALC板(1)配合使用的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凹槽(2)的水平截面呈矩形和等腰梯形的组合形状,等腰梯形的下底位于ALC板(1)竖直侧壁所在的平面内,所述连接凸起(3)呈与连接凹槽(2)相适应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ALC板(1)与连接凹槽(2)相邻的一竖直侧壁沿水平方向分别开设有与第一插接槽(4)和第二插接槽(5)连通的第一紧固孔(7)和第二紧固孔(8),所述插接杆(6)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纹孔(9)和第二螺纹孔(10),所述固定组件为分别设于第一紧固孔(7)和第二紧固孔(8)内且与第一螺纹孔(9)和第二螺纹孔(10)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杆(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杆(6)的长度等于第一插接槽(4)和第二插接槽(5)位于水平方向的长度之和,所述插接杆(6)、第一插接槽(4)和第二插接槽(5)的竖直截面呈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墙体,其特征在于,相邻两ALC板(1)之间的连接处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混凝土填充凹槽(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ALC板(1)内设置有保温层(13),所述保温层(13)所在平面经过连接凹槽(2)和连接凸起(3)的中心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ALC板(1)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隔热通孔(14),所述隔热通孔(14)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通孔(14)均匀分布在保温层(13)的两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571972.7U CN212534784U (zh) | 2020-04-16 | 2020-04-16 | 一种建筑物墙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571972.7U CN212534784U (zh) | 2020-04-16 | 2020-04-16 | 一种建筑物墙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534784U true CN212534784U (zh) | 2021-02-12 |
Family
ID=74519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57197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34784U (zh) | 2020-04-16 | 2020-04-16 | 一种建筑物墙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53478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53280A (zh) * | 2021-09-07 | 2021-11-16 |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墙板及其安装方法 |
-
2020
- 2020-04-16 CN CN202020571972.7U patent/CN21253478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53280A (zh) * | 2021-09-07 | 2021-11-16 |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墙板及其安装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74989B (zh) | 轻钢咬合型复合保温轻墙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及作法 | |
CN215253698U (zh) | 装配式建筑中陶粒发泡混凝土外墙挂板 | |
CN110607853B (zh) | 一种保护建筑的防火复合墙体 | |
CN212453778U (zh) | 便于快速拆装的多层建筑 | |
CN202265932U (zh) | 一种复合模卡砌块 | |
CN112392218A (zh) | 一种装配式装饰保温一体化墙板及其干法施工方法 | |
CN201187115Y (zh) | 内藏塑料或轻钢连接骨架的隔墙板 | |
CN212534784U (zh) | 一种建筑物墙体 | |
CN105155730A (zh) | 一种外墙体建筑模块及其应用 | |
CN209990173U (zh) | 一种用于装配式空心轻质外墙窗洞处的加固构件 | |
CN107724596B (zh) | 部分预制夹心墙板及其墙体结构和建筑 | |
CN214614798U (zh) | 轻质隔墙板 | |
CN111485663A (zh) | 轻质混凝土砌体用于抗震等级较高地区的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12358637U (zh) | 一种预制装配式外墙和预制装配式建筑 | |
CN202831299U (zh) | 一种错缝双墙板内隔墙 | |
CN114233015A (zh) | 一种钢结构与砌体填充墙连接方法 | |
CN107605072A (zh) | 一种适用于绿色装配模式的新型填充墙 | |
CN209194809U (zh) | 一种一体化石材玻璃花格复合外墙 | |
CN221193831U (zh) | 一种轻质节能大模块组合式外墙体 | |
CN219138047U (zh) | 一种应用高延性混凝土的轻型外墙板 | |
CN213979563U (zh) | 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轻质节能墙板 | |
CN220848240U (zh) | 一种外挂砌筑墙体结构 | |
CN221441892U (zh) | 预制夹芯外墙板 | |
CN212836104U (zh) | 一种新型隔墙板 | |
CN218522057U (zh) | 一种装配式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