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90659U - 一种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90659U CN212490659U CN202021910261.4U CN202021910261U CN212490659U CN 212490659 U CN212490659 U CN 212490659U CN 202021910261 U CN202021910261 U CN 202021910261U CN 212490659 U CN212490659 U CN 2124906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arm
- rotatably arranged
- bottom frame
- ped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10000000245 forearm Anatomy 0.000 claims 2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354 dail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414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24172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33799 Paraly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0339 Spinal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6106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64 dys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526 effect on cardiovascular syste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3694 Atroph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44 atroph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5475 disord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12 protect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部开口的底框,设置在所述底框上的载轮和推动手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框上的脚踏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框上的位置调节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底框和位置调节机构之间的第一电推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位置调节机构上的支撑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升降摇臂,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升降摇臂与支撑架之间的第二电推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升降摇臂上的立杆,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杆上的扶手臂支撑横杆,插接在所述扶手臂支撑横杆上的扶手臂,固定设置在所述扶手臂上的限位架,所述的立杆上可滑动地设置有座子。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站立装置可以帮助患者坐到站,行走训练,以及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
背景技术
坐到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活动,是进行日常生活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人们每天要进行很多次坐到站的转移。对于老年人和残疾人而言,由于下肢障碍导致运动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地完成日常生活中坐到站的转移,从而影响了他们生活自理的能力和生活质量。此外,对于存在下肢障碍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来说,进行下肢行走康复训练也非常重要。因为进行下肢行走康复训练能够降低老年人和残疾人下肢肌肉萎缩的风险,提高他们下肢肌肉的力量,延缓老年人下肢功能的衰退,帮助残疾人实现下肢功能的康复,从而使老年人和残疾人恢复生活自理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辅助站立装置较少,功能单一,不能满足老年人和残疾人日常生活中坐到站以及下肢行走康复训练等多样性需求。而且,对于不同身高和体重的用户,目前的辅助站立装置的可调节性也不够好,不能很好地根据不同用户的身高和体重进行调节,而使用不合适的辅助器具会造成用户的二次伤害。因此,开发一种多功能的,适用人群广泛的辅助站立装置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部开口的底框,设置在所述底框上的载轮和推动手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框上的脚踏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框上的位置调节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底框和位置调节机构之间的第一电推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位置调节机构上的支撑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升降摇臂,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升降摇臂与支撑架之间的第二电推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升降摇臂上的立杆,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杆上的扶手臂支撑横杆,插接在所述扶手臂支撑横杆上的扶手臂,固定设置在所述扶手臂上的限位架,所述的立杆上可滑动地设置有座子。
所述的底框包括底框前架和底框后架,所述的底框后架上设置有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所述的底框前架可滑动地插接在所述的底框后架上,所述的底框前架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底框后架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螺钉。
所述的推动手柄为倒立的U形,上部折弯,其下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框上。
所述的位置调节机构包括四个第一摇杆,U形架,两个第二摇杆,所述的U 形架可转动地设置在底框上,所述的底框与所述的支撑架之间分别平行可转动地设置有四个第一摇杆,所述的两个第二摇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支撑架与所述的U形架之间。
所述的脚踏板包括踏板连接件,踏板架,气弹簧和踏板组成,所述的踏板连接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框上,所述的踏板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定位螺钉,所述的踏板架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的踏板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脚踏板连接件上,所述的踏板连接件与所述的踏板架之间可转动地设置有气弹簧,所述的踏板固定设置在踏板架上。
所述的升降摇臂包括两个前臂和两个后臂,所述的前臂可滑动地插接在所述的后臂上,所述的前臂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后臂上设置有第三定位螺钉,所述的立杆和所述的升降摇臂和所述的支撑架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
所述的立杆包括上杆和下杆,所述的下杆可滑动插接在上杆上,所述的下杆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上杆上设置有第四定位螺钉,所述的下杆底部固定设置有套管,所述的上杆上固定设置有胸部护板。
所述的扶手臂由两个L形扶手臂支架,两个扶手以及两个肘托组成,所述的L形扶手臂支架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扶手臂支撑横杆上设置有第五定位螺钉,所述的肘托可滑动地套接在所述的L形扶手臂支架上,所述的肘托上设置有第六定位螺钉,所述的扶手固定设置在所述的L形扶手臂支架上。
所述的限位架由限位架支架,外壳和内壳组成,所述的限位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扶手臂架上,所述的限位架支架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的外壳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的内壳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外壳、所述的内壳和所述的限位架支架通过螺钉固定。
所述的座子包括坐垫和座子支架,所述的座子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立杆上,所述的坐垫通过卡扣方式连接在所述的座子支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站立辅具,结构简洁,能良好地保持使用者的平衡。针对老年人或者由心脑血管疾病、脊椎损伤等引起的诸多肢体瘫痪、下肢无力、下肢前伸不佳、重心移动不能平衡等具有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使其方便地进行从坐姿到站姿的位姿变换,以及从床上转移到沙发、轮椅等的转移,并且帮助其行走锻炼。本实用新型利用平行四边形机构实现用户坐姿到起身的转换。可根据不同人的身高等对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运动半径进行调节。可调节的限位板的宽度,座子的高度,肘托的位置都可以根据病人的需要进行调节。通过位置调节机构可以根据不同场景的需要变换其高度和前后位置。座子可以让病人恢复锻炼的过程中休息。此外座子和可翻转的脚踏板结合使用可以实现移位的功能。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的前侧视图;
图2所示为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的后侧视图;
图3所述为位置调节机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底框伸缩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升降摇臂伸缩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扶手臂架伸缩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肘托前后调节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座子调节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限位架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脚踏板翻转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行走态示意图;
图12所示为移动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包括前部开口的底框1,设置在所述底框下部的载轮和推动手柄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框上的脚踏板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框上的位置调节机构4,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底框和位置调节机构之间的第一电推杆5,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位置调节机构上的支撑架6,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升降摇臂7,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升降摇臂与支撑架之间的第二电推杆8,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升降摇臂上的立杆9,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杆上的扶手臂支撑横杆10,插接在所述扶手臂支撑横杆上的扶手臂11,固定设置在所述扶手臂上的限位架12,所述的立杆上可滑动地设置有座子13。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可以帮助用户完成坐到站的转换。如图 1,2,7,8和9所示,通过护理人员借助推动手柄2将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移动到患者床前、轮椅前或者坐便器前,利用刹车脚轮进行制动。将患者转移到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的座子上,使患者紧贴胸部护板901,通过束腹带1203 将患者锁住。双手握紧扶手1103,手臂放在肘托1104上。通过驱动第二电动推杆8使升降摇臂7做圆周运动完成做到站的转换。
进一步地,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适用环境更加广泛。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可以根据患者的初始位置,例如坐在床上,沙发上或者轮椅上等,调节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的高度。如图3 所示,通过第一电推杆5推动U形架401运动,所述的U形架401带动第二摇杆402运动,所述的第二摇杆402与第一摇杆403相配合带动所述的支撑架 6做圆周运动。以此来根据环境的需要调节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的高度。此外,为了限制运动范围,防止危险发生,在所述的底框上设置有限位柱104。
进一步地,为满足不同体型的患者在站立的过程中的需要,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的稳定性,所述的底框1可进行伸缩调节。如图4所示,所述的底框前架101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的底框后架102上设置有螺纹孔和定位螺钉103,通过拧开底部带有螺纹的螺钉103,拉开所述的底框前架 101,将所述的两个螺孔位置对齐,拧紧螺钉103,使底框伸长或缩短,以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
进一步地,为了适应不同人的身高,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的可调节性,使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更加广泛。所述的升降摇臂7长度可以根据不同人的身高进行升降高度的调节。如图5所示,所述的升降摇臂7包括两个前臂701和两个后臂702,所述的前臂可滑动地插接在所述的后臂上,所述的前臂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通过拧开两侧带有螺纹的螺钉703,拉开所述的前臂701,将所述的两个螺孔位置对齐,拧紧螺钉703,使升降摇臂7伸长或缩短。
考虑到患者坐在座子上时,胸部紧贴胸部护板,由于不同患者之间的上身高度差距比较大,座子到扶手臂的高度太长或者太短都不合适,所述的座子可以上下调节。如图8所示,所述的座子13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立杆9上。所述的立杆9可以进行上下的伸缩调节,因此所述的座子13可以和所述的立杆9一同上下调节。所述的立杆9包括上杆903和下杆904,所述的下杆可滑动插接在上杆上,所述的下杆904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上杆上设置有螺纹孔和定位螺钉905。拧开定位螺钉,将两个定位孔对齐,拧紧螺钉905,完成上下的伸缩调节,以适应不同需要的患者。
进一步地,为了适应不同患者之间胖瘦的差别,提高舒适性。所述的扶手臂11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胖瘦情况进行宽度调节。如图6所示,所述的扶手臂支撑横杆10上两侧设置有螺纹孔和定位螺钉1001,所述的L形扶手臂架1101 上设置有螺纹孔。通过拧开两侧的定位螺钉1001,拉开所述的L形扶手臂架 1101,将所述的两个螺孔位置对齐,拧紧螺钉1001,使扶手臂伸长或缩短,以适应不同需要的患者,此外所述的L形扶手臂架1101上设置有扶手1103方便病人抓握。优选地,使患者在使用时所述的肘托1104时更加舒服。如图7 所示,所述的肘托1104采用弧形设计以贴合病人肘部的曲线。此外所述的肘托 1104可根据不同病人的手臂长短调节前后位置。所述的肘托1104上设置有螺纹孔和定位螺钉1105,拧开螺钉可以对肘托进行前后的调节,拧紧螺钉1105 可以将肘托的位置进行固定。
考虑到患者胖瘦的差别,座子到胸部护板的前后距离也因人而异。为了提高患者的用户感受,所述的座子13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前后位置的调节。如图8所示,在所述的立杆上设置有座子13。所述的座子包括座子支架1301 和坐垫1302,所述的座子套接在所述的套管902上,所述的坐垫1302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座子支架1301上。所述的座子可13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前后调节。
在患者完成站立起身后,此时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处于行走态。解除刹车脚轮的制动,患者可以推动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进行行走训练。扶手臂可以在患者行走训练时起到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病人在锻炼时因为身体位置发生偏差而造成伤害,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的安全性,在所述的扶手臂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架12。如图9所示,所述的限位架12固定设置所述扶手臂11上,所述的限位架,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体型和扶手臂11一同进行宽度的调节。此外,所述的限位架可以配合所述的胸部护板901使用。所述的限位架12上设置有外壳1201和里壳1202,所述的里壳1202的上可以设置有安全带1203等。所述的胸部护板901以及安全带上可以设置有海绵块1204以增加舒适性。所述的左右两侧安全带1203可以通过背包扣进行连接,配合胸部护板的使用对病人可以进行包裹,防止病人摔倒发生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也可实现辅助患者移动的功能,如图12 所示,此时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处于移动态。如图10所示,所述脚踏板3通过踏板连接件301连接在所述的底框上。所述的踏板架302与踏板连接件301相连接。所述的踏板305固定设置在踏板架上。拧开螺钉304,将脚踏板向下翻转。当本实用新型需要从移动态转换到转移态或者行走态时,只需要用脚向上踹脚踏板3,脚踏板3便可以向上翻转。具体地说,所述的踏板架302与踏板连接件301之间可转动地设置有气弹簧303,所述的气弹簧303可以在脚踏板 3向上翻转时提供助力。将本实用新型移动到病人的床前或者轮椅前。调整位置调节机构4将座子13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将病人转移到座子13上,脚部放在脚踏板3上。通过多动能辅助站立装置完成移动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站立辅具,结构简洁,能良好地保持使用者的平衡。针对老年人或者由心脑血管疾病、脊椎损伤等引起的诸多肢体瘫痪、下肢无力、下肢前伸不佳、重心移动不能平衡等具有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使其方便地进行从坐姿到站姿的位姿变换,以及从床上转移到沙发、轮椅等的转移,并且帮助其行走锻炼。本实用新型利用平行四边形机构实现用户坐姿到起身的转换。可根据不同人的身高等对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运动半径进行调节。可调节的限位板的宽度,座子的高度,肘托的位置都可以根据病人的需要进行调节。通过位置调节机构可以根据不同场景的需要变换其高度和前后位置。座子可以让在病人恢复锻炼的过程中休息。此外座子和可以翻转的脚踏板联合使用可以实现移动的功能。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部开口的底框,设置在所述底框下部的载轮和推动手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框上的脚踏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框上的位置调节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底框和位置调节机构之间的第一电推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位置调节机构上的支撑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升降摇臂,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升降摇臂与支撑架之间的第二电推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升降摇臂上的立杆,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杆上的扶手臂支撑横杆,插接在所述扶手臂支撑横杆上的扶手臂,固定设置在所述扶手臂上的限位架,所述的立杆上可滑动地设置有座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框包括底框前架和底框后架,所述的底框后架上设置有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所述的底框前架可滑动地插接在所述的底框后架上,所述的底框前架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底框后架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螺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动手柄为倒立的U形,上部折弯,其下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框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置调节机构包括四个第一摇杆,U形架,两个第二摇杆,所述的U形架可转动地设置在底框上,所述的底框与所述的支撑架之间分别平行可转动地设置有四个第一摇杆,所述的两个第二摇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支撑架与所述的U形架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板包括踏板连接件,踏板架,气弹簧和踏板组成,所述的踏板连接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框上,所述的踏板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定位螺钉,所述的踏板架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的踏板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脚踏板连接件上,所述的踏板连接件与所述的踏板架之间可转动地设置有气弹簧,所述的踏板固定设置在踏板架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摇臂包括两个前臂和两个后臂,所述的前臂可滑动地插接在所述的后臂上,所述的前臂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后臂上设置有第三定位螺钉,所述的立杆和所述的升降摇臂和所述的支撑架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杆包括上杆和下杆,所述的下杆可滑动插接在上杆上,所述的下杆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上杆上设置有第四定位螺钉,所述的下杆底部固定设置有套管,所述的上杆上固定设置有胸部护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手臂由两个L形扶手臂支架,两个扶手以及两个肘托组成,所述的L形扶手臂支架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扶手臂支撑横杆上设置有第五定位螺钉,所述的肘托可滑动地套接在所述的L形扶手臂支架上,所述的肘托上设置有第六定位螺钉,所述的扶手固定设置在所述的L形扶手臂支架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架由限位架支架,外壳和内壳组成,所述的限位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扶手臂上,所述的限位架支架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的外壳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的内壳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外壳、所述的内壳和所述的限位架支架通过螺钉固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子包括坐垫和座子支架,所述的座子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立杆上,所述的坐垫通过卡扣方式连接在所述的座子支架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10261.4U CN212490659U (zh) | 2020-09-04 | 2020-09-04 | 一种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10261.4U CN212490659U (zh) | 2020-09-04 | 2020-09-04 | 一种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90659U true CN212490659U (zh) | 2021-02-09 |
Family
ID=74384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91026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90659U (zh) | 2020-09-04 | 2020-09-04 | 一种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49065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20636A (zh) * | 2020-09-04 | 2020-11-13 | 天津科技大学 | 一种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 |
CN113350068A (zh) * | 2021-04-30 | 2021-09-07 | 天津科技大学 | 一种多功能坐立转换辅助装置 |
-
2020
- 2020-09-04 CN CN202021910261.4U patent/CN21249065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20636A (zh) * | 2020-09-04 | 2020-11-13 | 天津科技大学 | 一种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 |
CN113350068A (zh) * | 2021-04-30 | 2021-09-07 | 天津科技大学 | 一种多功能坐立转换辅助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563570B2 (ja) | 移乗・移動装置 | |
US8151812B2 (en) | Sit down and stand up walker with seat assembly | |
JP2021037310A (ja) | 患者の搬送および訓練補助器具 | |
JPWO2003082410A1 (ja) | 運動補助具 | |
US20150359692A1 (en) | Sit-to-st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 |
CN111938935A (zh) | 一种多功能坐立转换辅助装置 | |
JP2008036392A (ja) | 介護補助装置 | |
TWI589287B (zh) | Moving car | |
CN108433956A (zh) | 多功能助行器 | |
CN104856843A (zh) | 协调四肢型康复学步车 | |
CN212490659U (zh) | 一种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 | |
CN111920597A (zh) | 一种多功能辅助站立椅 | |
CN210728175U (zh) | 多功能行动辅助椅 | |
CN110013425A (zh) | 一种多功能老年人助行车 | |
CN111920636A (zh) | 一种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 | |
CN108785020A (zh) | 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 |
CN212662120U (zh) | 一种多功能轮椅 | |
JP2001321404A (ja) | 歩行器兼用車椅子 | |
CN212662126U (zh) | 一种多功能坐立转换辅助装置 | |
CN212662119U (zh) | 一种多功能转移辅助装置 | |
WO2012101574A2 (en) | Mobilization and exercise device | |
CN211214028U (zh) | 多功能转移装置 | |
CN113350068A (zh) | 一种多功能坐立转换辅助装置 | |
CN111920659A (zh) | 一种可调节助行器 | |
CN209332631U (zh) | 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