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39683U - 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39683U CN212439683U CN202021933488.0U CN202021933488U CN212439683U CN 212439683 U CN212439683 U CN 212439683U CN 202021933488 U CN202021933488 U CN 202021933488U CN 212439683 U CN212439683 U CN 2124396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ainage
- drainage tube
- air bag
- tube
- flexi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10000003445 biliary tract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2440 hep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2285 radioa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2513 impla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4185 liver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06010028980 Neoplasm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10000000941 bile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959 radiotherap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06010061876 Obstru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0013 bile duc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2153 distilled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999 medical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Chemical compound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459 common hepatic duc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198 duoden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407 pai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4593 Bile duct can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9663 Hepatic failur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7476 Metastas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1481 Pathologic Constri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6900 bile duct neopla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3555 blood coa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6990 cholangiocarcino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953 common bile duc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4 dys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94 fluo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5181 infectious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228 intrahepatic bile duc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ZCYVEMRRCGMTRW-YPZZEJLDSA-N iodine-125 Chemical group [125I] ZCYVEMRRCGMTRW-YPZZEJLD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44173 iodine-125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7903 liver failur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835 liver failure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690 local anesthesia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11 maligna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platinum Chemical compound [Pt]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262 stenosi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804 sten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4891 sympto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柔性扩张支架,设置在引流管的右端部;放射粒子条,设置在柔性扩张支架上;以及显影标记部,设置在位于柔性扩张支架两侧的引流管上,在影像设备下显影;其中,位于柔性扩张支架左侧的引流管上具有第一引流孔,位于柔性扩张支架右侧的引流管上具有第二引流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在引流管上集成了扩张支架,在满足胆汁引流的同时,柔性气囊还可对梗阻部位进行扩张,且柔性气囊上的放射粒子可同时对梗阻部位的肿瘤组织进行放射治疗,有效缩短患者的携带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恶性胆道梗阻是指胆管内外肿瘤压迫各级胆管所致胆汁不流通所致的一系列症状。该病常见于胆管癌、肝内外转移瘤。一旦发生胆道梗阻,可引起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胆道感染、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目前,临床上对于无法进行外科手术的胆道梗阻患者,往往采取经皮肝穿刺途径置入胆道引流管的方式来解决胆道梗阻的问题(即通过胆道引流管,实现了胆汁的流通),但该方法不能进行胆道梗阻治疗,无法根除胆道狭窄,导致患者需要长期携带胆道引流管,且需要定期更换,增加治疗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不仅可解决胆道梗阻,还能够实现胆道梗阻部位的扩张和治疗,有效缩短患者携带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包括
引流管;
柔性扩张支架,设置在所述引流管的右端部;
放射粒子条,设置在所述柔性扩张支架上;以及
显影标记部,设置在位于柔性扩张支架两侧的引流管上,在影像设备下显影;
其中,位于柔性扩张支架左侧的引流管上具有第一引流孔,位于柔性扩张支架右侧的引流管上具有第二引流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扩张支架为套设在所述引流管上的柔性气囊;在位于所述柔性气囊外侧的引流管管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柔性气囊连通的管路,所述管路上设置有数显型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管路包括固连在所述引流管管壁的进出管和设置在引流管外端部的连接管头,所述进出管的一端与柔性气囊相连通而其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头相连通;所述数显型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连接管头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管路包括开设在所述引流管管壁上的进出孔和设置在引流管外端部的连接管头,所述进出孔的一端与所述柔性气囊连通而其一端与连接管头连通;所述数显型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连接管头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孔或弧形槽;所述放射粒子条,包括卡装在所述安装孔或弧形槽内的粒子管和封装在所述粒子管内的放射粒子。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管为直线型结构,所述第一引流孔并排设置在位于所述柔性气囊外侧的引流管上,所述第二引流孔间隔设置在位于柔性气囊右侧的引流管上;所述显影标记部包括至少两个金属标记片,分别设置在位于所述柔性气囊两侧的引流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管,包括引流主管和两个连通设置在所述引流管主管右端口处的引流支管;所述柔性气囊为套设在引流主管和两引流支管连接处上的三叉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两所述引流支管的夹角为45°~90°。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支管包括连接段和卷曲段,每个引流支管的所述卷曲段均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引流孔,靠近所述柔性气囊的引流主管上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引流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管的管壁外表面具有显影层。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在引流管上集成了扩张支架,在满足胆汁引流的同时,柔性气囊还可对梗阻部位进行扩张,且柔性气囊上的放射粒子可同时对梗阻部位的肿瘤组织进行放射治疗,有效缩短患者的携带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可以是直线型结构,还可以是Y形结构,能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胆道梗阻患者,还可用于肿瘤复发、胆道支架内再梗阻患者;同时还能够替代支架,节约治疗成本;同时将引流管从体内拔出即可实现放射粒子的回收,操作方便;且由于引流管的管径远远小于支架,减少患者异物植入。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可以为直线型,满足单管道梗阻的胆汁引流、梗阻扩张和肿瘤组织的治疗需求;引流管还可以是Y形结构,满足肝门部胆道梗阻患者的治疗需求,且在置管时用两根导丝即可将引流管的两个引流支管分别置入一侧肝内胆管和胆总管内,即仅需要穿刺一次即可实现引流管的置管,简化手术操作,减轻患者疼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充盈状态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3中放射粒子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部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三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方式一
如图1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1,设置在引流管1上的柔性扩张支架和显影标记部,以及设置在柔性扩张支架上的放射粒子条2,放射粒子条2包括粒子管2.1和封装在粒子管2.1内的放射粒子(放射粒子为碘125放射粒子,直径约为0.8mm、长度约为4.5mm)。
如图1所示,引流管1的管壁外表面具有显影层,可在影像设备下显影,便于追踪引流管1的位置,且引流管1上具有长度刻度线,以便于确定置入患者体内的长度和后述的柔性气囊3.1的位置;引流管1为直线型结构(即引流管1为一根独管),靠近其右端的引流管1的管壁外表面沿其周向开设有安装凹面1.1,柔性扩张支架为套设在安装凹面1.1上的柔性气囊3.1,柔性气囊3.1的长度为40mm~80mm,满足临床上不同梗阻狭窄长度的扩张需求;位于柔性气囊3.1外侧的引流管1管壁上设置有与柔性气囊3.1连通的管路,以便于向柔性气囊3.1内充入空气(或无菌蒸馏水)使柔性气囊3.1充盈扩张狭窄处或将柔性气囊3.1内的空气(或无菌蒸馏水)抽出,便于拔管;
如图2所示,引流管1的管壁外表面开设有安装槽,管路包括固连在安装槽内的进出管3.2和设置在引流管1外端口处的连接管头3.3,进出管3.2的一端与柔性气囊3.1相连通而其另一端与连接管头3.3相连通,连接管头3.3上设置有自封闭型的硅胶塞3.4(或调节阀),靠近硅胶塞3.4的连接管头3.3上设置有数显型压力传感器3.5,在注液(或充气)时显示柔性气囊3.1内的压力值,以防止充气过多而使柔性气囊破裂,提高安全性;
如图1所示,为确保胆汁的流通性,在靠近柔性气囊3.1左侧的引流管1上间隔开设第一引流孔4.1(开设长度为20mm~50mm),相邻两个第一引流孔4.1的间距为5mm;在位于柔性气囊3.1右侧的引流管1上间隔设置有第二引流孔4.2,有效保证胆汁的流通性。
如图3所示,柔性气囊3.1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孔,放射粒子条2插装在安装孔内(当然,柔性气囊3.1外侧壁也可以具有多个弧形槽,放射粒子条2插装在弧形槽内),安装孔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多个,每个安装孔内插装一个放射粒子条2。实际加工时,可根据肿瘤组织的长度,将放射粒子条2的数量和长度制成不同规格,有效满足不同患者的放射治疗需求。
如图1所示,为保证将柔性气囊3.1置入患者的梗阻处,引流管1上设置有可在影像设备下显影的显影标记部,包括两个金属标记片5(为铂金属片,直径约为0.5mm),分别设置在气囊两侧的引流管1上,两个金属标记片5可在影像设备(如X线或B超等)下显影,在置管过程中可通过两个金属标记片5的位置进行准确掌控柔性气囊3.1的位置,确保柔性气囊3.1处于患者的胆管梗阻处。
使用时,在X线和(或)B超等影像设备下,根据临床上胆道引流管1的常规操作方法将引流管1置入胆道梗阻部位,具体为:在X线和(或)B超等影像设备的显影下,引入导丝(较软)和导管,使导丝和导管穿过胆道梗阻位置后先后进入胆总管和十二指肠内,将较软的导丝更换为较硬导丝,沿较硬导丝将胆道引流装置推送越过胆道梗阻部位,头端置于胆总管内;
将注射器的注射针头插入管头内,手动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杆(或将注射器卡装在医用注射泵上,利用医用注射泵注射)向柔性气囊3.1注射气体或蒸馏水,使柔性气囊3.1处于充盈状态,对梗阻部位进行扩张,具体如图3所示;然后撤出导丝,并将引流管1的外端部固定在患者皮肤上,柔性气囊3.1上的放射粒子可对梗阻部位的肿瘤组织进行放射治疗(当然,若患者的梗阻部位无肿瘤组织,则将放射粒子条2去下),进而有效解决梗阻问题,缩短患者的携带时间。
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经皮肝穿刺置入型胆道引流装置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柔性气囊3.1连通的管路的结构不同。具体为:如图5-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管路包括开设在引流管1管壁上的进出孔6和设置在引流管1外端部的连接管头3.3,进出孔6的一端与柔性气囊3.1连通而其一端与连接管头3.3连通,连接管头3.3的端口内插装硅胶塞3.4(或在连接管头3.3上设置调节阀)。
实施方式三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引流管1和柔性扩张支架的具体结构不同。具体如下:
如图7所示,引流管为Y形结构,其包括引流主管1.2和连通设置在引流主管1.2右端口处的两个引流支管1.3,两个引流支管1.3之间的夹角为45°~90°;两个引流支管1.3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与引流支管1.3连通的连接段和伸入到胆管内的卷曲段(该段为猪尾巴管结构),卷曲段可在导丝的作用下处于伸直状态,当将导丝抽出后,卷曲段自动缠卷在一起(卷曲段可按如图7所示的方式卷在一起,也可以按图8所示的方式卷在一起),具有防脱作用。
如图7-8所示,柔性气囊3.1为套设在引流主管1.2和两个引流支管1.3连接处上的三叉型结构;显影标记部包括三个金属标记片5,分别设置在柔性气囊3.1一侧的引流管1上,确保在穿刺过程中追踪柔性气囊3.1的位置,确保将柔性气囊3.1置入狭窄位置处;
为确保胆汁的流通性能,靠近柔性气囊3.1的引流主管1.2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引流孔4.1,每个引流支管1.3的卷曲段均开设有第二引流孔4.2。
本实施方式中的引流管1为Y形结构,特别适用于需要对左肝和右肝穿刺置管的肝门部胆道梗阻,仅需一次穿刺即可完成置管,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具体操作方法为:
X线和(或)B超等影像设备导引下,根据临床上胆道引流管1的常规操作方法将引流管1置入胆道梗阻部位,具体为:透视下和(或)B超导引下选择皮肤穿刺点,局部麻醉后成功穿刺胆道,引入导丝通过狭窄段进入十二指肠,通过鞘管引入另一根导丝进入对侧胆管内,退出鞘管,沿两根导丝将本实施方式的胆管引流装置推送至左肝管和右肝管的汇合处,然后旋转解除两根导丝的缠绕,将Y形引流管1的引流支管1.3分别置入对侧肝胆管和胆总管内;
将注射器的注射针头插入管头内,手动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杆(或将注射器卡装在医用注射泵上,利用医用注射泵注射)向柔性气囊3.1注射气体或蒸馏水,使柔性气囊3.1处于充盈状态,进行扩张,然后撤出导丝,并将引流管1的外端部固定在患者皮肤上,柔性气囊3.1上的放射粒子可对梗阻部位的肿瘤组织进行放射治疗(当然,若患者的梗阻部位无肿瘤组织,则将放射粒子条2去下),进而有效解决梗阻问题,缩短患者的携带时间;
可根据梗阻部位的肿瘤组织分布情况,可在与引流主管1.2对应处的柔性气囊3.1上插装放射粒子条2,也可在与引流支管1.3对应处的柔性气囊3.1上插装放射粒子条2,或在气囊的三个分支上同时插装放射粒子条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1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流管;
柔性扩张支架,设置在所述引流管的右端部;
放射粒子条,设置在所述柔性扩张支架上;以及
显影标记部,设置在位于柔性扩张支架两侧的引流管上,在影像设备下显影;
其中,位于柔性扩张支架左侧的引流管上具有第一引流孔,位于柔性扩张支架右侧的引流管上具有第二引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扩张支架为套设在所述引流管上的柔性气囊;位于所述柔性气囊左侧的引流管管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柔性气囊连通的管路,所述管路上设置有数显型压力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包括固连在所述引流管管壁的进出管和设置在引流管外端部的连接管头,所述进出管的一端与柔性气囊相连通而其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头相连通;所述数显型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连接管头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包括开设在所述引流管管壁上的进出孔和设置在引流管外端部的连接管头,所述进出孔的一端与所述柔性气囊连通而其一端与连接管头连通;所述数显型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连接管头上。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孔或弧形槽;所述放射粒子条,包括卡装在所述安装孔或弧形槽内的粒子管和封装在所述粒子管内的放射粒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为直线型结构,所述第一引流孔并排设置在位于所述柔性气囊外侧的引流管上,所述第二引流孔间隔设置在位于柔性气囊右侧的引流管上;
所述显影标记部包括至少两个金属标记片,分别设置在位于所述柔性气囊两侧的引流管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包括引流主管和两个连通设置在所述引流管主管右端口处的引流支管;所述柔性气囊为套设在引流主管和两引流支管连接处上的三叉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引流支管的夹角为45°~90°。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支管包括连接段和卷曲段,每个引流支管的所述卷曲段均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引流孔,靠近所述柔性气囊的引流主管上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引流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的管壁外表面具有显影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33488.0U CN212439683U (zh) | 2020-09-07 | 2020-09-07 | 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33488.0U CN212439683U (zh) | 2020-09-07 | 2020-09-07 | 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39683U true CN212439683U (zh) | 2021-02-02 |
Family
ID=74474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933488.0U Active CN212439683U (zh) | 2020-09-07 | 2020-09-07 | 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43968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88629A (zh) * | 2020-09-07 | 2020-11-06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 |
-
2020
- 2020-09-07 CN CN202021933488.0U patent/CN21243968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88629A (zh) * | 2020-09-07 | 2020-11-06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533847B1 (en) | Brachytherapy applicator | |
US10307574B2 (en) | Variable diameter surgical drains and sheaths | |
US7534202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gh dose rate radiation 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 | |
US9039593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ing radiation therapy | |
US10406381B2 (en) | Multi-balloon catheter for medical applications | |
US11364370B2 (en) | Multi-purpose balloon catheter for intra cavity radiation delivery | |
US20190053935A1 (en) | Immobilization Device for Radiation Treatment | |
US20110106009A1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therapeutic agents to an area of the body | |
CN111888629A (zh) | 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 | |
CN212439683U (zh) | 经皮肝穿刺置入型多功能胆道引流装置 | |
CN217391376U (zh) | 一种辅助冠状静脉crt植入的导管及导管组件 | |
CN113397707A (zh) | 一种辅助测量组件及其辅助测量方法 | |
RU2669052C1 (ru) | Катетер для проведения электрофореза и введения лекарственных средств в барабанную полость | |
CN217311662U (zh) | 一种固定放射性粒子的门静脉支架置入组件 | |
CN215937647U (zh) | 一种辅助测量组件 | |
CN212466256U (zh) | 可回收胆道支架 | |
CN212575361U (zh) | 造影用注射装置 | |
CN212282522U (zh) | 用于结直肠梗阻的扩张装置 | |
CN114668957A (zh) | 球囊导管套件及治疗装置 | |
CN221808312U (zh) | 一种用于肿瘤放射介入的引流管 | |
CN213910569U (zh) | 一种椎动脉开口狭窄介入手术的指引导管 | |
CN111888639B (zh) | 放射粒子装载器 | |
CN219231248U (zh) | 双球囊前列腺基准标记装置及前列腺放射治疗系统 | |
CN111408018A (zh) | 肝內胆道造影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