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4123U - 一种防堵塞给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堵塞给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24123U CN212424123U CN202021820483.7U CN202021820483U CN212424123U CN 212424123 U CN212424123 U CN 212424123U CN 202021820483 U CN202021820483 U CN 202021820483U CN 212424123 U CN212424123 U CN 2124241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pper
- discharging port
- materials
- plate
- feed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堵塞给料装置,包括:料斗,用于暂存物料,具有入料口、底出料口和侧出料口,所述底出料口朝下开口,所述侧出料口设置在所述料斗的下部侧壁上,并与所述底出料口连通;排料结构,设置在所述底出料口下方,用于控制从所述料斗经所述底出料口和/或所述侧出料口排出的物料量;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排料结构下游,用于接收并输送来自所述排料结构的物料。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给料装置,物料直接填满料斗后,排料结构控制物料从料斗内部逐渐排出,避免大量物料直接涌入输送装置,从而避免堵塞,保证了物料输送的稳定;另外,物料可以直接填满料斗,无需额外控制物料加入到料斗内部的量,因而工作效率高,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避免堵塞、加快给料效率的防堵塞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物料的输送,现在一般是采用料斗,料斗的结构通常是漏斗状,即上大下小的结构对物料进行输送。当输送一些块状物料、或具有一定湿度且易结块黏连的物料时,这些类型的物料容易在料斗内结块或架空,致使物料无法在料斗内顺利输送;另外,对于具有一定湿度且易结块黏连的物料,在物料的自身重力作用下,也容易黏连在输送带或输送片上,导致物料无法输送,引起供料中断。
中国专利文献CN208103410U公开了一种避免堵塞的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机构和送料机构,其中送料机构包括螺旋杆、驱动电机、输送管道和进料斗,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旋杆的连接端连接,驱动电机的机架设置在输送管的起始端上,螺旋杆的螺旋叶片端设置在输送管道内,进料斗的出料口贯穿输送管的侧壁设置在输送管的起始段上;进料机构包括储料仓和搅拌单元,储料仓的出料口设置在进料斗的进料口上,搅拌单元贯穿出料仓相对的两侧面设置。该专利文献记载的技术方案,必须严格控制输入到储料仓内的物料,如果直接输入大量物料,无法保证搅拌单元的搅拌效果,而且大量物料涌入输送管道后,非常容易引起管道堵塞。
中国专利文献CN202508584U公开了一种双层螺旋输送设备,包括壳体、驱动装置、传动装置、螺旋轴、进料口和出料口,螺旋轴包括上层螺旋轴和下层螺旋轴,上层螺旋轴上设有叶片式螺旋面,下层螺旋轴上设有实体式螺旋面,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传动齿轮分别与上层螺旋轴和下层螺旋轴的一端连接,进料口位于上层螺旋轴的上方,出料口位于下层螺旋轴另一端的下方。该专利文献记载的技术方案,上层螺旋轴可以将物料进行初步分离、粉碎,但同样的,需要严格控制输入到进料口内的物料,如果直接输入大量物料,无法保证上层螺旋轴的搅拌效果,大量物料涌入壳体内部后,非常容易引起壳体内部堵塞,导致输送失败。
中国专利文献CN210213786U公开了一种螺旋送料器的进料结构,包括设于螺旋送料器的外壳一端顶部的进料管,进料管内在底部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的上方在进料管的入口处设有加压机构,进料管的一侧还设有入料管,入料管的入口处设有入料斗。该专利文献,通过设置搅拌机构对物料进行搅拌打碎,设置加压结构对物料进行挤压,从而解决物料架桥问题,但同样的,该专利文献并没有解决当进料管内输入大量物料时,如何将大量物料逐步输送的问题。
以上专利文献中的解决方案,均无法解决当料斗内部堆积有较大量的物料,且这些物料为块状、或具有一定湿度且易结块黏连的物料时,如何进行有序输送,且不发生堵塞的问题。只有当料斗内部可以暂存较大量的物料,才可以避免因需要持续控制料斗内部的物料加料量,导致物料输送时需要人工频繁干预,进而导致效率降低的问题,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实现物料输送的稳定高效。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进料装置在对块状物料、或具有一定湿度且易结块黏连的物料进行输送时,仅能将物料打散,当料斗内堆积有较大量的物料时,无法控制输入到输送管内的物料的量,导致输送阶段容易发生堵塞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当料斗内堆积有较大量的物料时,也可顺利输送,且可保证物料输送量的防堵塞给料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堵塞给料装置,包括:
料斗,用于暂存物料,具有入料口、底出料口和侧出料口,所述底出料口朝下开口,所述侧出料口设置在所述料斗的下部侧壁上,并与所述底出料口连通;所述料斗上部为方形,为上大下小结构,下部为圆形,为直筒结构;
排料结构,设置在所述底出料口下方,用于控制从所述料斗经所述底出料口和/或所述侧出料口排出的物料量;
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排料结构下游,用于接收并输送来自所述排料结构的物料。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料结构包括:
承托盘,设置在所述底出料口下方,并与所述底出料口垂直间隔设定距离,形成排料间隙;
接料盘,设置在所述承托盘下方,用于承接物料,并具有排料开口;
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承托盘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接料盘的下方,所述接料盘中部设有转轴通孔;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驱动轴穿过所述转轴通孔后与所述承托盘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刮料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承托盘下方,在所述承托盘转动时跟随转动,并将落入到所述接料盘上的物料刮至所述排料开口排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遮挡板,通过调节结构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料斗的底部侧壁上,用于调整所述侧出料口的开口大小。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结构包括:
长条形孔,沿调节方向开设在所述遮挡板上;
固定螺栓,至少为两个,固定设置在所述料斗外壁上,并从所述长条形孔穿出;
紧固螺母,至少为两个,分别螺接在所述固定螺栓的穿出所述长条形孔的部分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排料侧板,设置在所述侧出料口的一侧,具有伸入所述料斗内部的第一侧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料侧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板一体成型且共面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料斗外部,背面通过支撑板与所述料斗的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
高压储气罐,储存有压缩空气;
冲击嘴,至少为一个,设置在所述料斗的中下部,冲击方向斜向下;
空气管,连通所述高压储气罐,和所述冲击嘴的位于所述料斗外部的接口;
控制开关,控制所述高压储气罐内的压缩空气间隔设定时间释放一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
下挂板,设置在所述排料开口的下方;
永磁块,具有若干个,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挂板上,且朝外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给料装置,包括料斗、排料结构和输送装置,其中料斗包括入料口、底出料口和侧出料口,排料结构设置在底出料口的下方,控制从料斗经底出料口和/或侧出料口排出的物料量,输送装置接收来自排料结构的物料并输送至目标位置;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给料装置,主要用于小块料,或易黏连但黏性不是特别大的物料的输送(如潮湿的活性炭),物料直接填满料斗后,排料结构控制物料从料斗内部逐渐排出,避免大量物料直接涌入输送装置,进而避免堵塞,保证了物料输送的稳定;另外,物料可以直接填满料斗,无需额外控制物料加入到料斗内部的量,因而工作效率高,实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给料装置,排料结构包括设置在底出料口下方的承托盘,位于承托盘下方的接料盘,以及驱动承托盘转动的第一电机;物料输入到料斗内部后,由于承托盘设置在料斗的底出料口位置,因而直接承接物料,当承托盘转动时,会带动一部分物料转动,从而驱使物料从排料间隙、侧出料口排出至接料盘,接料盘承接物料后,通过排料开口输送至输送装置;也即,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给料装置,通过控制承托盘的旋转速度,来控制物料排出量的大小。
3.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给料装置,还包括刮料板,固定设置在承托盘下方,在承托盘转动时跟随承托盘转动,从而将落入到接料盘上的物料刮至排料开口排出;刮料板固定设置在承托盘上,与承托盘同步转动,当承托盘转动加速,物料排出量变大时,刮料板的刮料速度也同时变快,物料得以及时从接料盘转移至输送装置,不会出现物料堆积现象。
4.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给料装置,还包括遮挡板,通过调节结构可移动地安装在料斗的底部侧壁上,用于调整侧出料口的开口大小,从而调整料斗排出物料的速度。具体的,在遮挡板上开设有沿调节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孔,在料斗外壁上固定设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穿过长条形孔后外露一部分,使用紧固螺母螺接在该外露部分上;当需要调整侧出料口的大小时,拧松紧固螺母,来回调节遮挡板至合适位置后,拧紧紧固螺母,完成调整。
5.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给料装置,还包括排料侧板,设置在侧出料口的一侧,具有伸入料斗内部的第一侧板,当承托盘转动时,推动物料转动,第一侧板可以将物料从侧出料口导出,通过调整第一侧板的高度、长度,可以调整导出物料的效率。
6.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给料装置,排料侧板还包括与第一侧板一体成型且共面的第二侧板,第二侧板位于料斗外部,背面通过支撑板与料斗的侧壁固定连接;当承托盘转动带动物料转动并挤压到第一侧板时,第二侧板和支撑板的设置,可以起到加固作用。
7.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给料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的高压储气罐,设置在料斗中下部的冲击嘴,以及连通高压储气罐和冲击嘴的位于料斗外部的接口,通过控制开关控制高压储气罐内的压缩空气间隔设定时间释放一次,释放高压空气通过冲击嘴冲击物料,可将因黏结而在料斗内架桥的物料打塌,保证物料在料斗内部能够顺利往下输送。
8.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给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排料开口下方的下挂板,以及固定设置在下挂板上的永磁块,当物料中混杂有铁质杂质时,物料经排料开口向外输送时,铁质杂质可被永磁块吸附固定,从而将铁质杂质从物料中过滤出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堵塞给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另一立体视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的主视图。
图6是图5中C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1去除料斗后的局部视图。
图8是图7的另一立体视图。
图9是图1中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剖视图。
图11是将图9中的物料打散装置去掉后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的右视图。
图13是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料斗;11、入料口;12、底出料口;13、侧出料口;14、遮挡板;141、长条形孔;142、固定螺栓;143、紧固螺母;15、排料侧板;151、第一侧板;152、第二侧板;16、支撑板;2、排料结构;20、排料间隙;21、承托盘;22、接料盘;23、排料开口;24、第一电机;25、转轴通孔;26、第一驱动轴;27、刮料板;3、输送装置;30、圆形通腔;31、输送管道;32、无轴螺旋片;4、高压储气罐;41、冲击嘴;42、空气管;5、下挂板;51、永磁块;6、物料打散装置;71、第二电机;72、第二驱动轴;73、固定板;74、第一驱动齿轮;75、第二驱动齿轮;76、连接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堵塞给料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料斗1,用于暂存物料,具有入料口11、底出料口12和侧出料口13,所述底出料口12朝下开口,所述侧出料口13设置在所述料斗1的下部侧壁上,并与所述底出料口12连通;所述料斗1上部为方形,为上大下小结构,下部为圆形,为直筒结构;排料结构2,设置在所述底出料口12下方,用于控制从所述料斗1经所述底出料口12和/或所述侧出料口13排出的物料量;输送装置3,设置在所述排料结构2下游,用于接收并输送来自所述排料结构的物料。
本实施例的防堵塞给料装置,主要用于小块料,或易黏连但黏性不是特别大的物料的输送(如潮湿的活性炭),物料直接填满料斗1后,排料结构2控制物料从料斗1内部逐渐排出,避免大量物料直接涌入输送装置3,从而避免堵塞,保证了物料输送的稳定;另外,物料可以直接填满料斗1,无需额外控制物料加入到料斗1内部的量,因而工作效率高,实用性强。
所述排料结构2包括:承托盘21,设置在所述底出料口12下方,并与所述底出料口12垂直间隔设定距离,形成排料间隙20(如图5-6所示);接料盘22,设置在所述承托盘21下方,用于承接物料,并具有排料开口23;第一电机24,用于驱动所述承托盘21转动。
物料输入到料斗1内部后,由于承托盘21设置在料斗1的底出料口12位置,因而直接承接物料,当承托盘21转动时,会带动一部分物料转动,从而驱使物料从排料间隙20、侧出料口13排出至接料盘22,接料盘22承接物料后,通过排料开口23输送至输送装置3;也即,本实施例的防堵塞给料装置,通过控制承托盘21的旋转速度,来控制物料排出量的大小。第一电机24可以是变频电机。
如图3-4所示,所述第一电机24设置在所述接料盘22的下方,所述接料盘22中部设有转轴通孔25;所述第一电机24的第一驱动轴26穿过所述转轴通孔25后与所述承托盘21连接。
如图7-8所示,还包括刮料板27,固定设置在所述承托盘21下方,在所述承托盘21转动时跟随转动,并将落入到所述接料盘22上的物料刮至所述排料开口23排出。刮料板27固定设置在承托盘21上,与承托盘21同步转动,当承托盘21转动加速,物料排出量变大时,刮料板27的刮料速度也同时变快,物料得以及时从接料盘22转移至输送装置3,不会出现物料堆积现象。
如图2、4、6、13所示,还包括:遮挡板14,通过调节结构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料斗1的底部侧壁上,用于调整所述侧出料口13的开口大小,从而调整料斗1排出物料的速度。
具体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长条形孔141,沿调节方向开设在所述遮挡板14上;固定螺栓142,至少为两个,固定设置在所述料斗1外壁上;紧固螺母143,至少为两个,分别螺接在所述固定螺栓142的穿出所述长条形孔141的部分上。
当需要调整侧出料口13的大小时,拧松紧固螺母143,来回调节遮挡板14至合适位置后,拧紧紧固螺母143,完成调整。
还包括排料侧板15,设置在所述侧出料口13的一侧,具有伸入所述料斗1内部的第一侧板151。所述排料侧板15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板151一体成型的第二侧板152,所述第二侧板152位于所述料斗1外部,背面通过支撑板16与所述料斗1的侧壁固定连接。
当承托盘21转动时,推动物料转动,第一侧板151可以将物料从侧出料口13导出,通过调整第一侧板151的高度、长度,可以调整导出物料的效率。当承托盘21转动带动物料转动并挤压到第一侧板151时,第二侧板152和支撑板16的设置,可以起到加固作用。
还包括:高压储气罐4,储存有压缩空气;冲击嘴41,至少为一个,设置在所述料斗1的中下部,冲击方向斜向下;空气管42,连通所述高压储气罐,和所述冲击嘴41的位于所述料斗1外部的接口;控制开关,控制所述高压储气罐4内的压缩空气间隔设定时间释放一次。通过控制开关控制高压储气罐4内的压缩空气间隔设定时间释放一次,释放高压空气通过冲击嘴41冲击物料,可将因黏结而在料斗1内架桥的物料打塌,保证物料在料斗1内部能够顺利往下输送。
还包括:下挂板5,设置在所述排料开口23的下方;永磁块51,具有若干个,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挂板5上,且朝外设置。当物料中混杂有铁质杂质时,物料经排料开口向外输送时,铁质杂质可被永磁块51吸附固定,从而将铁质杂质从物料中过滤出来。
如图9所示,输送装置包括:物料打散装置6,用于承接物料,并将物料打散后输出;输送装置3,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物料打散装置6的物料,并输出至目标位置,包括输送管道31,以及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31内部的无轴螺旋片32;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无轴螺旋片32转动,以输送物料。
本实施例的防堵塞给料装置,物料打散装置6承接物料后,将物料打散,然后再输入到输送装置3内部,打散的物料自身重量较轻,粘附性降低,驱动装置驱动无轴螺旋片32高速转动,打散的物料难以在高速转动的无轴螺旋片32上粘附,从而实现物料的无粘附输送。
具体的,所述无轴螺旋片32由条带均匀旋转弯曲形成,且所述无轴螺旋片32靠近但不接触所述输送管道31的内壁设置。
无轴螺旋片32靠近但不接触输送管道31的内壁设置,无轴螺旋片32高速旋转时,可以将靠近输送管道31内壁的物料刮起输送,避免残留,物料输送彻底。
如图10-12所示,所述条带的宽度一致,两长侧边保持平行,且旋转弯曲后后在中部形成圆形通腔30。
无轴螺旋片32在高速旋转时,从靠近输送管道31的内壁位置刮起物料,逐渐向前输送,在此过程中,逐渐将物料积聚在中部的圆形通腔30内部,无轴螺旋片32对积聚在圆形通腔30内部的物料从外围施力,减少了与物料的挤压接触,避免了挤压过程中的粘附,尤其避免了传统上旋转轴与旋转叶片相连位置粘附物料的问题,得以实现以少量快速输送的方式无粘附输送物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条带的宽度为80mm,3710mm长度的所述条带旋转弯曲一周后所形成无轴螺旋片32的轴向长度为1700mm;所述无轴螺旋片32在输送物料时的转速为18r/min。
本实施例中条带的上述设置,使得其所形成的无轴螺旋片32,不仅对物料起到推动输送的作用,还将物料向输送通道的中部积聚,使物料主要通过无轴螺旋片32中部的圆形通腔30运送,并逐渐减少与物料的接触,从而能够避免粘附,实现稳定有效的输送。本实施例中,圆形通腔30的直径为90mm,也可以根据输送物料的不同做增减,在70-150mm范围内均可。
作为变形设计方案,所述条带的宽度为60-100mm,3000-4500mm长度的所述条带旋转弯曲一周后所形成无轴螺旋片32的轴向长度为1200-2250mm;所述无轴螺旋片32在输送物料时的转速为15-20r/min,均可实现实用新型目的。
如图9所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71,固定设置,具有第二驱动轴72;固定板73,至少为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31的一端,中部设有轴承;所述第二驱动轴72穿过所述轴承后与所述无轴螺旋片32的一端固接。第二电机71的第二驱动轴72穿过轴承后与无轴螺旋片32的一端固接,驱动无轴螺旋片32高速旋转,实现物料输送。
如图9所示,所述物料打散装置6包括:物料容器60,具有物料进口61和物料出口62,所述物料出口62与开设在所述输送管道31上的上开口33对接连通;打散结构63,包括打散转轴631,轴向与所述无轴螺旋片32的轴向平行,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物料容器60的侧壁上,并具有伸出所述物料容器60的部分;打散棒632,均匀安装在所述打散转轴631的位于所述物料容器60内部的部分上;驱动结构,带动所述打散转轴631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打散棒632将输入到所述物料容器60内部的物料打散。
驱动结构带动打散转轴631转动时,进而带动打散棒632转动,将从物料容器60的物料进口61输入的物料打散,再经开设在输送管道31上的上开口33输入到输送管道内部,打散后的物料较为松散,没有结块现象,方便无轴螺旋片32对齐快速无粘附运送。
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齿轮74,设置在所述打散转轴631的伸出所述物料容器60的部分上;第二驱动齿轮75,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轴72上;连接链条76,套设在所述第一驱动齿轮74和所述第二驱动齿轮75上;当第二电机运转时,通过齿轮和链条带动打散转轴转动,进而驱动打散棒转动,将物料打散。
所述第二驱动齿轮75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74的齿比为1:1.5。当需要加快物料运送速度时,第二电机71转动加速,此时打散转轴631的转动同步加速,迅速将更多的物料打散,配合输送。根据实际需要,所述第二驱动齿轮75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74的齿比也可以为1:0.8-2。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防堵塞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斗(1),用于暂存物料,具有入料口(11)、底出料口(12)和侧出料口(13),所述底出料口(12)朝下开口,所述侧出料口(13)设置在所述料斗(1)的下部侧壁上,并与所述底出料口(12)连通;所述料斗(1)上部为方形,为上大下小结构,下部为圆形,为直筒结构;
排料结构(2),设置在所述底出料口(12)下方,用于控制从所述料斗(1)经所述底出料口(12)和/或所述侧出料口(13)排出的物料量;
输送装置(3),设置在所述排料结构下游,用于接收并输送来自所述排料结构(2)的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结构(2)包括:
承托盘(21),设置在所述底出料口(12)下方,并与所述底出料口(12)垂直间隔设定距离,形成排料间隙(20);
接料盘(22),设置在所述承托盘(21)下方,用于承接物料,并具有排料开口(23);
第一电机(24),用于驱动所述承托盘(21)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堵塞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4)设置在所述接料盘(22)的下方,所述接料盘(22)中部设有转轴通孔(25);所述第一电机(24)的第一驱动轴(26)穿过所述转轴通孔(25)后与所述承托盘(2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堵塞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刮料板(27),固定设置在所述承托盘(21)下方,在所述承托盘(21)转动时跟随转动,并将落入到所述接料盘(22)上的物料刮至所述排料开口(23)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挡板(14),通过调节结构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料斗(1)的底部侧壁上,用于调整所述侧出料口(13)的开口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堵塞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
长条形孔(141),沿调节方向开设在所述遮挡板(14)上;
固定螺栓(142),至少为两个,固定设置在所述料斗(1)外壁上,并从所述长条形孔(141)穿出;
紧固螺母(143),至少为两个,分别螺接在所述固定螺栓(142)的穿出所述长条形孔(141)的部分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料侧板(15),设置在所述侧出料口(13)的一侧,具有伸入所述料斗(1)内部的第一侧板(15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堵塞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侧板(15)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板(151)一体成型且共面的第二侧板(152),所述第二侧板(152)位于所述料斗(1)外部,背面通过支撑板(16)与所述料斗(1)的侧壁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高压储气罐(4),储存有压缩空气;
冲击嘴(41),至少为一个,设置在所述料斗(1)的中下部,冲击方向斜向下;
空气管(42),连通所述高压储气罐,和所述冲击嘴(41)的位于所述料斗(1)外部的接口;
控制开关,控制所述高压储气罐(4)内的压缩空气间隔设定时间释放一次。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堵塞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下挂板(5),设置在所述排料开口(23)的下方;
永磁块(51),具有若干个,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挂板(5)上,且朝外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20483.7U CN212424123U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一种防堵塞给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20483.7U CN212424123U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一种防堵塞给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24123U true CN212424123U (zh) | 2021-01-29 |
Family
ID=74273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820483.7U Active CN212424123U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一种防堵塞给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42412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46648A (zh) * | 2020-08-27 | 2020-10-30 | 青岛冠宝林活性炭有限公司 | 一种防堵塞给料装置 |
-
2020
- 2020-08-27 CN CN202021820483.7U patent/CN21242412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46648A (zh) * | 2020-08-27 | 2020-10-30 | 青岛冠宝林活性炭有限公司 | 一种防堵塞给料装置 |
CN111846648B (zh) * | 2020-08-27 | 2024-09-13 | 青岛冠宝林活性炭有限公司 | 一种防堵塞给料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815020U (zh) | 一种用于木质素纤维生产原料的粉料送料装置 | |
CN111847002A (zh) | 一种防粘附物料输送装置及给料装置 | |
CN107964849B (zh) | 一种具有连续碎土和连续搅拌作用的路基改良土搅拌机 | |
CN111846648A (zh) | 一种防堵塞给料装置 | |
CN212424123U (zh) | 一种防堵塞给料装置 | |
CN212245378U (zh) | 一种防粘附物料输送装置及给料装置 | |
CN115139412A (zh) | 一种桩基施工用混凝土搅拌机构 | |
CN116588604B (zh) | 一种能够实现饲料快速进出料的螺旋输送器 | |
CN209143021U (zh) | 一种螺旋喂料器 | |
CN216807365U (zh) | 用于上甑作业的打散给料装置 | |
CN207700000U (zh) | 一种连续式路基改良土搅拌机 | |
CN216071770U (zh) | 一种具有防堵结构的给料螺旋机 | |
CN217012331U (zh) | 一种用于多种形式粉料的投喂装置 | |
CN212798749U (zh) | 一种螺旋输送机 | |
CN207956877U (zh) | 煤粉杂物筛除装置 | |
CN220466908U (zh) | 一种往复式给煤机 | |
CN201144094Y (zh) | 粉料给料器 | |
CN219884916U (zh) | 一种化肥搅笼 | |
CN212702283U (zh) | 一种粉碎上料装置 | |
CN221930982U (zh) | 一种防结拱自动粥料器 | |
CN219078529U (zh) | 便于调节的上料装置 | |
CN219885158U (zh) | 一种螺杆稳压输送装置 | |
CN214878511U (zh) | 鼓风送料装置 | |
CN216863012U (zh) | 一种煤泥破混均质给料输送装置 | |
CN218057092U (zh) | 一种有机海藻精原粉螺旋输送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