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08882U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08882U CN212408882U CN202022021210.2U CN202022021210U CN212408882U CN 212408882 U CN212408882 U CN 212408882U CN 202022021210 U CN202022021210 U CN 202022021210U CN 212408882 U CN212408882 U CN 2124088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treatment device
- installation position
- fan
- mou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6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WSFSSNUMVMOOMR-UHFFFAOYSA-N Formaldehyde Chemical compound O=C WSFSSNUMVMOOM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02 de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588 decontamin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NUJOXMJBOLGQSY-UHFFFAOYSA-N manganese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Mn]=O NUJOXMJBOLGQS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395 bree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88 br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97 cataly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95 chemical reaction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76 improv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带电净化模块;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及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风道,风道内设置有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第一安装位位于第二安装位的下方;带电净化模块安装于第一安装位。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装置将不需要经常拆卸、更换的带电净化模块设置在其他模块下方,能够有效防止用户触电,使得整体布局更加合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逐步提升,带有健康功能的空调目前已成为高端产品的一个发展方向。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空气处理装置虽然也具有多种净化功能,用户需要定期更换已经脏堵或者已经污染的净化模块,然而并不知晓哪些需要更换,从而在更换净化模块上,给用户造成不便。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空气处理装置中,净化模块更换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及带电净化模块;
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风道,风道内设置有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位于所述第二安装位的下方;
带电净化模块安装于第一安装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带电净化模块包括杀菌模块、等离子模块或电净化模块。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净化模块,所述第二净化模块为非带电模块,所述第二净化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净化模块包括初效过滤网、中效过滤网、HEPA过滤网、气态污染物过滤网或活性炭网。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机位于所述第一安装位与所述第二安装位之间;或者所述风机位于所述第一安装位下方。
在一实施例中,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风道的上下方向层叠设置的所述带电净化模块;和/或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风道的上下方向层叠设置的所述第二净化模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位为设于所述壳体上部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前侧设有开口,所述第二净化模块可抽拉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位为设于所述壳体下部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前侧设有开口,所述带电净化模块可抽拉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下盖板,所述下盖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以盖合或打开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开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加湿件及水箱,所述加湿件安装于所述风道内,所述水箱用以向所述加湿件供水,且位于所述风机的前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前侧形成有内凹的安装腔,所述水箱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水管及安装于所述水管的水泵,所述加湿件包括加湿支架及湿膜,所述加湿支架上形成有上水槽,所述湿膜安装于所述上水槽,所述水泵通过所述水管给所述上水槽供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朝前开口的第三安装位,所述加湿支架可抽拉地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位,所述壳体的侧壁邻近所述第三安装位的开口处设有与所述上水槽连通的加湿进水口,所述水管的上端与所述加湿进水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湿支架上设有第一感应开关,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感应开关,在所述加湿支架抽出所述第三安装位时,所述第一感应开关与所述第二感应开关相互远离,以控制所述风机和/或所述水泵停止运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隔离件,所述壳体的前侧开设有安装口,所述隔离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口处,且形成有所述安装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进风口包括新风进口,所述离心风机用以驱动室外气流由所述新风进口进入所述风道,且用以驱动室内气流由所述新风进口排出至室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还包括室内风进口,所述室内风进口与所述风机的进风端连通,所述室内风进口位于所述第一安装位的下方,所述新风进口位于所述第二安装位与所述第一安装位,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第二安装位的上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具有新风模式和室内净化模式;
在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处于新风模式时,所述风机用以驱动室外气流由所述新风进口进入所述风道内,流经所述第二安装位后由所述出风口吹出;
在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处于室内净化模式时,所述风机用以驱动室内气流由所述室内风进口进入所述风道内,依次流经所述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位后由所述出风口吹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及安装于所述机壳内的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及带电净化模块;
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风道,所述风道内设置有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位于所述第二安装位的下方;
带电净化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室内机,其中,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及安装于所述机壳内的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及带电净化模块;
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风道,所述风道内设置有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位于所述第二安装位的下方;
带电净化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位。
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装置通过使得风道内设置有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使得第一安装位位于第二安装位的下方,将带电净化模块安装于第一安装位。则将不需要经常拆卸、更换的带电净化模块设置在其他模块的下方,能够有效防止用户触电,使得整体布局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空气处理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空气处理装置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空调室内机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空气处理装置 | 118 | 室内风进口 | 171 | 水箱 |
110 | 壳体 | 120 | 第二净化模块 | 172 | 水管 |
111 | 新风进口 | 130 | 带电净化模块 | 173 | 水泵 |
112 | 出风口 | 131 | 静电除尘模块 | 181 | 第一感应开关 |
113 | 风道 | 132 | 等离子模块 | 182 | 第二感应开关 |
114a | 第二安装位 | 140 | 下盖板 | 190 | 隔离件 |
114b | 第一安装位 | 150 | 风机 | 200 | 机壳 |
114c | 第三安装位 | 160 | 加湿件 | 210 | 机壳出风口 |
115 | 安装腔 | 161 | 加湿支架 | 220 | 机壳室内风进口 |
116 | 加湿进水口 | 161a | 上水槽 | ||
117 | 安装口 | 162 | 湿膜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可单独使用,或用于空调器、净化机、空气机等设备中,该空调器可以为分体式空调器,如落地式空调、壁挂式空调,也可以为一体式空调器,如窗机、移动式空调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该空气处理装置100包括壳体110及第一净化模块,第一净化模块为带电净化模块130。壳体110具有进风口、出风口112及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112的风道113,风道113内设置有第一安装位114b和第二安装位114a,第一安装位114b位于第二安装位114a的下方。带电净化模块130安装于第一安装位114b。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0整体可以呈正方体、长方体、圆筒形、异形等形状。可以由壳体110的整个内腔形成风道113。通常,风道113内还设有风机150,用以驱动气流由进风口进入风道113,并由出风口112吹出。具体的,进风口包括新风进口111和/室内风进口118,在空气处理装置100安装至空调器内使用时,风机150设置有安装板,用来将风机150装配固定到空调室内机后壳两侧立柱上进风口与出风口112通常开设在壳体110的不同侧面,为了保证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外观一致性,通常将进风口设置在壳体110的后侧。出风口112可以开设在壳体110的左右两侧面,也可以开设在壳体110的顶壁面或前侧面上,出风口112的具体开设位置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选择和设计,在此不做限定。出风口11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则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出风口112的数量,例如一个、两个或三个等。壳体110的出风口112处设置有导向密封结构,与空调室内机的机壳200上设置的机壳出风口210通过导向密封结构密封配合。新风口与出风口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可以为圆形、矩形、长条形等。
风道113内可以设置一个带电净化模块130,也可以设置多个带电净化模块130,使得多个带电净化模块130沿风道113的出风方向设置。当空气处理装置100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带电净化模块130时,每个带电净化模块130的功能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异。需要说明的是,带电净化模块130指的是需要通电才能够发挥净化功能的净化模块。带电净化模块130具体可以包括杀菌模块、等离子模块132或电净化模块。杀菌模块具体可以为负离子模块。电净化模块具体可以为静电除尘模块131等除尘过滤模块。带电净化模块130可以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位114b上,也可以可拆卸安装于第一安装位114b。第二安装位114a可用于安装其他净化模块,例如不带电的净化模块或其他需要经常更换的模块。带电净化模块130相较于不带电的净化模块而言,可不需要更换或在较长时间后才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装置100通过使得风道113内设置第一安装位114b和第二安装位114a,使得第一安装位114b位于第二安装位114a的下方,将带电净化模块130安装于第一安装位114b。则将不需要经常拆卸、更换的带电净化模块设置在其他模块如不带电的净化模块下方,能够有效防止用户触电,使得整体布局更加合理。
在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照图1至图4,空气处理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净化模块120,第二净化模块120为非带电模块,第二净化模块120安装于第二安装位114a。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第二净化模块120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安装位114a。需要说明的是,非带电模块指的是不需要通电即能够发挥净化功能的净化模块。具体地,净化模块具体可以为过滤网模块。过滤网模块为初效过滤网、中效过滤网、HEPA过滤网、气态污染物过滤网或活性炭网。气态污染物过滤网具体可以为除甲醛过滤网、除VOC滤网等,甲醛过滤网具体可以为二氧化锰催化除甲醛网。第二净化模块12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设置为多个。当空气处理装置100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过滤网模块时,每个过滤网模块的功能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异。则该过滤网模块通常属于消耗类滤网,脏堵频率高,需要频繁更换或清洗。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净化模块120的脏堵频率高于带电净化模块130的脏堵频率。也即第二净化模块120相较于带电净化模块130更容易脏,使用寿命更短,在相同时间内,第二净化模块120所需更换或清洗的次数要高于带电净化模块130需要更换或清洗的次数。可以通过比较第二净化模块120与带电净化模块130的孔隙大小和孔密度来判断两者脏堵频率的高低,也可以根据使用经验来判断两者脏堵频率的高低。
如此,将需要频繁更换或者经常需要拆卸维护的非带电的第二净化模块,10设置在带电净化模块130上方,用户在需要拆卸或更换过滤网模块时,无需弯腰或蹲下便可拆卸过滤网模块,便于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且将不需要经常拆卸、更换的带电净化模块130设置在其他模块如不带电的净化模块下方,能够有效防止用户触电,使得整体布局更加合理。
具体地,带电净化模块130位于壳体110的下部,第二净化模块120位于壳体110的上部。壳体110上部也即壳体110的中部以上位置,壳体110下部也即壳体110的中部以下位置。如此,将需要频繁更换或者经常需要拆卸维护的第二净化模块120设置于壳体110上部易拆卸的地方,用户在需要拆卸或更换第二净化模块120模块时,无需弯腰或蹲下便可拆卸第二净化模块120,便于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且能够进一步防止用户触电。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2及图4,空气处理装置100包括至少两个沿风道113的上下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二净化模块120;和/或,空气处理装置100包括至少两个沿风道113的上下方向层叠设置的带电净化模块130。设置至少两个第二净化模块120和至少两个带电净化模块130,能够有效提升和加强空气处理模块的净化效果。为了使得空气处理模块的整体净化效果更好,使得沿上下方向层叠的各个第二净化模块120的功能相异;使得沿上下方向层叠设置的各个带电净化模块130的功能相异。如此,使得风道内的气流经过过第二净化模块120和带电净化模块130时,能够被有效且全方位的除尘、杀菌等净化。
实际而言,如图1、图2及图4所示,第二安装位114a为设于壳体110上部的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前侧设有开口,第二净化模块120可抽拉地安装于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位114a的数量与第二净化模块120的数量相对应,使得每一个第二净化模块120对应安装于一个第二安装位114a内。第一安装槽的开口开设在壳体110的前壁面上,则第二净化模块120可从壳体110的前侧由该开口安装至第二安装位114a内或从第二安装位114a内抽出,结构简单、方便用户操作。为了便于第二净化模块120的抽拉,还可以在第二净化模块120和壳体110的内壁面的其中一者上设置滑槽结构,在另一者上设置滑轨结构,以使得第二净化模块120与壳体110呈滑槽滑轨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位114b为设于壳体110下部的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前侧设有开口,带电净化模块130可抽拉地安装于第二安装槽,空气处理装置100还包括下盖板140,下盖板140可拆卸地安装于壳体110,以盖合或打开第一安装位114b的开口。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位114b的数量与带电净化模块130的数量相对应,使得每一个带电净化模块130对应安装于一个第一安装位114b内。第一安装位114b的开口开设在壳体110的前壁面上,则带电净化模块130可从壳体110的前侧由该开口安装至第一安装位114b内或从第一安装位114b内抽出,结构简单、方便用户操作。为了便于带电净化模块130的抽拉,还可以在带电净化模块130和壳体110的内壁面的其中一者上设置滑槽结构,在另一者上设置滑轨结构,以使得带电净化模块130与壳体110呈滑槽滑轨连接。
第二安装槽的开口开设在壳体110的前壁面上,则带电净化模块130可从壳体110的前侧由该开口安装至第一安装位114b内或从第一安装位114b内抽出。下盖板140与壳体110具体可通过卡扣、螺钉、磁吸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下盖板140的形状与第一安装位114b的开口的形状相适配,以有效盖合第一安装位114b的开口。通过使用下盖板140可拆卸地盖合第一安装位114b的开口,则在使得带电净化模块130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安装位114b的同时防止带电净化模块130从第一安装位114b内脱出,且在带电净化模块130为带电模块时,避免用户误操作而造成触电。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及图4,空气处理装置100还包括安装于壳体110内的风机150,风机150位于第一安装位114b与第二安装位114a之间;或者风机150位于第一安装位114b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风机150驱动气流由进风口进入风道113内,流经第二净化模块120和/或带电净化模块130过滤净化后由出风口112吹出,有效提升空气处理装置100的换气和净化效率。该风机150可以为新风风机150,则使得进风口包括新风进口111。如此,使得空气处理装置100具有新风模式。此外,还可以使得空气处理装置100具有排风模式。可以在壳体110上另外设置与室外连通的排风口与室内风进口118。另外设置排风风机150或通过该风机150驱动室内气流由室内风进口118进入风道113,并由排风口吹出至室外,以实现室内排污风。当然,还可以通过设置风道113的流道和选择风机150的类型,使得排风口与进风口使用同一个口,排风风机150与新风风机150使用同一风机150,具体在此不做限定。
通过使得风机150位于第一安装位114b与第二安装位114a之间,使得净化模块分散在风机150的进风侧和出风侧,则相比于在风机150的一侧设置净化模块,能够有效减小风机150的风阻,提升整体风量和净化效率,且使得整个布局更加合理,便于用户操作。而使得风机150位于第一安装位114b下方,则使得第一安装位114b与第二安装位114a均位于风机150的上方,则更加便于用户对安装在第一安装位114b和第二安装位114a上的模块进行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及图4所示,空气处理装置100还包括加湿件160及水箱171,加湿件160安装于风道113内,水箱171用以向加湿件160供水,且位于风机150的前侧。
在本实施例中,水箱171可以设置在加湿件160的上方,也可以设置在加湿件160的下方。加湿件160具体可以为雾化组件或湿膜162组件。加湿件160还具有水槽,将雾化组件或湿膜162组件设置在水槽内,使得水箱171为水槽内供水,以实现对室内的加湿。该风机150具体可以为离心风机150。将水箱171安装在风机150的前侧,则充分利用风机150前侧的空间,使得整个空气处理装置100的结构更加紧凑。通过设置加湿件160和水箱171,使得空气处理模块具有加湿功能,从而使得空气处理装置100功能多样化,提升产品性能。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壳体110的前侧形成有内凹的安装腔115,水箱171安装于安装腔115内。为了便于水箱171加水,使得水箱171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腔115内。可以理解的是,安装腔115与风道113相隔离,以避免气流逸出。通过湿膜162进行加湿,加湿效果好,不易滋生细菌。安装腔115的下端形成下水槽,水箱171用以将水供入下水槽内。
具体而言,空气处理装置100还包括水管172及安装于水管172的水泵173,加湿件160包括加湿支架161及湿膜162,加湿支架161上形成有上水槽161a,湿膜162安装于上水槽161a,水泵173通过水管172给上水槽161a供水。通过水泵173将下水槽内的水通过水管172抽取至加湿支架161的上水槽161a内,以加湿湿膜162。当然,还可以直接将水从湿膜162上方淋下。在使得空气处理装置100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的同时,保证加湿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空气处理装置100还包括隔离件190,壳体110的前侧开设有安装口117,隔离件190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口117处,且形成有安装腔115。隔离件190与壳体110之间为密封安装,可通过密封胶、密封圈或结构密封实现。隔离件190内形成该安装腔115,使得水箱171安装在隔离件190内,隔离件190的下端形成下水槽。通过在壳体110的前侧开设安装口117,使得隔离件190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口117处,则可从该安装口117装配风机150或其他风道113的内部结构,可以使得壳体110一体设置,简化壳体110的安装和制造步骤。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及图4所示,壳体110的上部设有朝前开口的第三安装位114c,加湿支架161可抽拉地安装于第三安装位114c,壳体110的侧壁邻近第三安装位114c的开口处设有与上水槽161a连通的加湿进水口116,水管172的上端与加湿进水口116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安装位114c的开口开设在壳体110的前壁面上,则加湿支架161可从壳体110的前侧由该开口安装至第三安装位114c内或从第三安装位114c内抽出,便于更换湿膜162,结构简单、方便用户操作。为了便于加湿支架161的抽拉,还可以在加湿支架161和壳体110的内壁面的其中一者上设置滑槽结构,在另一者上设置滑轨结构,以使得加湿支架161与壳体110呈滑槽滑轨连接。
壳体110的侧壁邻近第三安装位114c的开口处设置有加湿进水口116,则在加湿支架161从第三安装位114c中部分抽出和安装至第三安装位114c内时,均使得加湿进水口116与加湿支架161的上水槽161a连通,则避免在抽拉加湿支架161的过程中,水管172中的水由加湿进水口116流入风道113内,对风机150等其他结构电气元件造成影响。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至图4,加湿支架161上设有第一感应开关181,壳体110上设有第二感应开关182,在加湿支架161抽出第三安装位114c时,第一感应开关181与第二感应开关182相互远离,以控制风机150和/或水泵173停止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装置100还具有电控盒,在加湿支架161抽出第三安装位114c时,由于第一感应开关181与第二感应开关182相互远离,则第一感应开关181和/或第二感应开关182向电控盒发送断电信号,电控盒接收信号后控制风机150和/或水泵173停止运行。从而防止当加湿支架161从第三安装位114c中抽出后,水管172中的水通过加湿进水口116流入风道113内,造成风机150等其他元件短路。第一感应开关181与第二感应开关182具体可以为红外感应器、位移感应器等。第二感应开关182可以设置在壳体110的内壁面或外壁面,第一感应开关181通常设置在加湿支架161靠近第二感应开关182的壁面上。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风机150为离心风机150,进风口包括新风进口111,离心风机150用以驱动室外气流由新风进口111进入风道113,且驱动室内气流由新风进口111排出至室外。则该空气处理装置100具有新风模式和排污风模式。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使得风机150驱动室外气流由新风进口111吹入室内或驱动室内气流由新风进口111吹出至室外,也即空气处理装置100与室外的连通口仅设置有一个,新风进口111能够作为排风出口使用,则不用另外设置排风出口,简化接管结构、保持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外观一致性。
结合风机150位于第一安装位114b与第二安装位114a之间的上述实施例,进一步地,请再次参照图2及图4,壳体110还设有与室内连通的室内风进口118,室内风进口118与风道113的进风端连通,室内风进口118位于第一安装位114b的下方,新风进口111位于第一安装位114b与第二安装位114a之间,出风口112位于第二安装位114a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通常,风机150采用离心风机150。则离心风机150蜗壳的出风端朝上设置,且与出风口112对接,而离心风机150的进风端沿水平设置。空气处理装置100具有新风模式和室内净化模式。室内风进口118与出风口112之间限定出新风通道,通过使得第二净化模块120分布于风机150的上方,带电净化模块130分布于风机150的下方,进风口位于第二净化模块120与带电净化模块130之间。则在空气处理装置100处于新风模式时,风机150用以驱动室外气流由新风进口111进入风道113内,流经第二安装位114a上的第二净化模块120净化后由出风口112吹出至室内。而不经过带电净化模块130。在空气处理装置100处于室内净化模式时,风机150用以驱动室内气流由室内风进口118进入风道113,并经过第一安装位114b上的带电净化模块130净化后流入风机150内,随后经过第二安装位114a上的第二净化模块120净化后由出风口112吹出。如此,使得空气处理装置100在新风模式和室内净化模式下通过不同的净化组件,从而有利于提升带电净化模块130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200和空气处理装置100,机壳200设有机壳新风进风口、机壳室内风进口220及机壳出风口210,该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空气处理装置100安装于机壳200,空气处理装置100的新风进口111与机壳新风进风口连通,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室内风进口118与机壳室内风进口220连通,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出风口112与机壳出风口210连通;由于本空调室内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该空调室内机具体可以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但不限于此,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用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天花机等。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200整体呈上下延伸设置。其中,机壳200可以由前壳、后壳、底座、顶盖等组成;前壳由一块或多块组成,前壳设置有空调出风口,对应空调出风口设置有出风口开关门,用来打开或者关闭空调出风口;后壳由一块或多块组成,设置有空调回风通道,还可以设置机壳进风口。机壳出风口210、机壳新风进风口、机壳室内风进口220均可设置格栅结构。机壳200内还设置有室内换热器部件、空调风机150部件、控制部件、空气处理模块等。后壳两侧设置有立柱,用来安装固定室内换热器部件、新风部件及电控部件;机壳出风口210设置在后壳两侧亦或是前壳上;后壳上设置有机壳出风口210及与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出风蜗壳装配固定的导向固定结构。空调风机150部件为单贯流风机150或双贯流风机150。空调风机150部件由贯流风机150、离心风机150、轴流风机150、斜流风机150的一种或多种装配而成。风机150驱动室外新风通过机壳新风进风口引入空气处理装置100的新风进口111,进入新风通道内,经过带电净化模块130和第二净化模块120净化过滤后,由出风口112吹向机壳出风口210,进而吹入室内,以实现新风送风。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通过冷媒管相连通的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风道,所述风道内设置有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位于所述第二安装位的下方;
带电净化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净化模块包括杀菌模块、等离子模块或电净化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净化模块,所述第二净化模块为非带电模块,所述第二净化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净化模块包括初效过滤网、中效过滤网、HEPA过滤网、气态污染物过滤网或活性炭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机位于所述第一安装位与所述第二安装位之间;或者所述风机位于所述第一安装位下方。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风道的上下方向层叠设置的所述带电净化模块;和/或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风道的上下方向层叠设置的所述第二净化模块。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位为设于所述壳体上部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前侧设有开口,所述第二净化模块可抽拉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位为设于所述壳体下部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前侧设有开口,所述带电净化模块可抽拉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下盖板,所述下盖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以盖合或打开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开口。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加湿件及水箱,所述加湿件安装于所述风道内,所述水箱用以向所述加湿件供水,且位于所述风机的前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形成有内凹的安装腔,所述水箱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管及安装于所述水管的水泵,所述加湿件包括加湿支架及湿膜,所述加湿支架上形成有上水槽,所述湿膜安装于所述上水槽,所述水泵通过所述水管给所述上水槽供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朝前开口的第三安装位,所述加湿支架可抽拉地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位,所述壳体的侧壁邻近所述第三安装位的开口处设有与所述上水槽连通的加湿进水口,所述水管的上端与所述加湿进水口连通。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支架上设有第一感应开关,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感应开关,在所述加湿支架抽出所述第三安装位时,所述第一感应开关与所述第二感应开关相互远离,以控制所述风机和/或所述水泵停止运行。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隔离件,所述壳体的前侧开设有安装口,所述隔离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口处,且形成有所述安装腔。
1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进风口包括新风进口,所述离心风机用以驱动室外气流由所述新风进口进入所述风道,且用以驱动室内气流由所述新风进口排出至室外。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还包括室内风进口,所述室内风进口与所述风机的进风端连通,所述室内风进口位于所述第一安装位的下方,所述新风进口位于所述第二安装位与所述第一安装位,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第二安装位的上方。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具有新风模式和室内净化模式;
在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处于新风模式时,所述风机用以驱动室外气流由所述新风进口进入所述风道内,流经所述第二安装位后由所述出风口吹出;
在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处于室内净化模式时,所述风机用以驱动室内气流由所述室内风进口进入所述风道内,依次流经所述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位后由所述出风口吹出。
18.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安装于所述机壳。
1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外机及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21210.2U CN212408882U (zh) | 2020-09-15 | 2020-09-15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21210.2U CN212408882U (zh) | 2020-09-15 | 2020-09-15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08882U true CN212408882U (zh) | 2021-01-26 |
Family
ID=74374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021210.2U Active CN212408882U (zh) | 2020-09-15 | 2020-09-15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408882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83841A (zh) * | 2020-09-15 | 2022-03-1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CN115076791A (zh) * | 2021-03-11 | 2022-09-2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处理装置和空调器 |
CN115468298A (zh) * | 2021-06-11 | 2022-12-1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对接组件、空气处理部件、空调器及其制氧控制方法 |
CN115479317A (zh) * | 2021-05-31 | 2022-12-16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器的空气处理部件以及空调器 |
-
2020
- 2020-09-15 CN CN202022021210.2U patent/CN21240888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83841A (zh) * | 2020-09-15 | 2022-03-1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CN115076791A (zh) * | 2021-03-11 | 2022-09-2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处理装置和空调器 |
CN115076791B (zh) * | 2021-03-11 | 2025-05-2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处理装置和空调器 |
CN115479317A (zh) * | 2021-05-31 | 2022-12-16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器的空气处理部件以及空调器 |
CN115468298A (zh) * | 2021-06-11 | 2022-12-1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对接组件、空气处理部件、空调器及其制氧控制方法 |
CN115468298B (zh) * | 2021-06-11 | 2025-05-2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对接组件、空气处理部件、空调器及其制氧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408882U (zh)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7504604B (zh) | 空气处理装置和具有其的立式空调器 | |
CN212319915U (zh)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3713289U (zh)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US6835128B1 (en) | Ceiling mounted air filtering and distribution apparatus operated independently of any HVAC system | |
CN212618769U (zh) | 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CN110887121A (zh) |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 |
CN108548215A (zh) |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 |
CN205174677U (zh) | 新风机 | |
CN212746710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2390494U (zh)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 |
CN114183841A (zh)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2511493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5402823A (zh) | 一种新风机 | |
CN211977021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1695286U (zh) |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 |
CN210399176U (zh) | 一种立柜式空调 | |
CN213955459U (zh)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7179859U (zh) | 一种用于中央空调回风口的空气净化装置 | |
CN213272900U (zh)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5260163U (zh) | 用于空调器的空气处理部件以及空调器 | |
CN212618760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2408883U (zh)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3272902U (zh)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3955454U (zh)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