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08872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08872U CN212408872U CN202020168255.XU CN202020168255U CN212408872U CN 212408872 U CN212408872 U CN 212408872U CN 202020168255 U CN202020168255 U CN 202020168255U CN 212408872 U CN212408872 U CN 2124088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nel
- air
- indoor unit
- display module
- air conditi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上设有进风口以及与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的出风口;支撑杆,与所述面板内壁连接;风道组件,位于所述面板内与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风道组件具有两贯流风扇;电器盒,以及显示模块,所述电器盒位于所述风道组件的下端,所述显示模块位于所述风道组件的上端,所述显示模块、所述风道组件以及所述电器盒在面板内呈上、中、下分布,所述显示模块、所述风道组件以及电器盒的竖向高度比例h1:h2:h3的范围为(2:11:4)~(5:25:7)。本实用新型可模块化分段设置,能够减小空调室内机整机尺寸,保持结构紧凑,提高送风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大多采用衬板结构作为面板的支架,增加了衬板的使用,导致显示模块、以及电器盒安装范围变小,且大都集中在空调室内机的顶部,不仅增大了顶部的结构尺寸,且不利于单独拆装与检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可模块化分段设置的,能够减小空调室内机整机尺寸,保持结构紧凑,提高送风效率的空调室内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面板,所述面板上设有进风口以及与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的出风口;
支撑杆,与所述面板内壁连接;
风道组件,位于所述面板内与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风道组件具有两贯流风扇;
电器盒,以及显示模块,所述电器盒位于所述风道组件的下端,所述显示模块位于所述风道组件的上端,
所述显示模块、所述风道组件以及所述电器盒在面板内呈上、中、下分布,所述显示模块、所述风道组件以及电器盒的竖向高度比例h1:h2:h3的范围为(2:11:4)~(5:25:7)。
作为优选地,所述面板包括后面板,卡接于所述后面板左端的左面板,卡接于所述后面板右端的右面板,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后面板上,所述出风口形成于所述左面板与所述右面板之间。
作为优选地,所述左面板与所述右面板之间连接有显示面板以及前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左面板与所述右面板的顶端,所述显示模块连接于所述显示面板内侧,所述前面板位于所述左面板与所述右面板的底端。
作为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包括至少三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分别与所述后面板、所述左面板、所述右面板连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面板底端连接有底座,所述面板顶端连接有端盖。
作为优选地,所述风道组件的上端及下端分别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杆连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两个贯流风扇的风口朝向一致。
作为优选地,所述两个贯流风扇之间呈直线设置。
作为优选地,所述两个贯流风扇的转动方向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采用支撑杆代替衬板,节省了材料,减轻了空调室内机的重量,缩小了空调室内机的体积,增大了空调室内机内部的容纳面积,同时也使得整体结构变得更加紧凑;
电器盒位于风道组件的下端走管路的空间内,显示模块位于风道组件的上端,使显示模块、风道组件以及电器盒分开设置,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风道组件上、下两端的空间,且便于检修以及拆装;
采用两贯流风扇可提高送风效率,同时避免了一体式贯流风扇跳动噪音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部分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7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左面板与后面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以上各图中:1、面板;11、进风口;12、出风口;13、格栅;14、滤网;15、后面板;16、左面板;17、右面板;18、显示面板;19、前面板;2、支撑杆;21、第一支撑杆;22、第二支撑杆;23、第三支撑杆;3、风道组件;31、入风口;32、送风口;33、贯流风扇;331、第一贯流风扇;332、第二贯流风扇;34、电机;341、第一电机;342、第二电机;4、电器盒;5、显示模块;6、底座;7、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目前,现有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大多采用衬板结构作为面板的支架,增加了衬板的使用,导致显示模块、以及电器盒安装范围变小,且大都集中在空调室内机的顶部,不仅增大了顶部的结构尺寸,且不利于单独拆装与检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参见图1至图6包括:
设置在空调室内机外表面的面板1,面板1的加工方式采用挤出式,以便降低面板1的生产成本并降低面板1的厚度,面板1上设有进风口11以及与进风口11相对设置的出风口12,进风口11设置在空调室内机的背面,而出风口12设置在空调室内机的前面,在进风口11处与面板1一体连接有格栅13,进风口11处设置有滤网14;
支撑杆2,与面板1内壁连接,支撑杆2为钣金件,成本低廉,且采用支撑杆2代替衬板,节省了材料,减轻了空调室内机的重量,缩小了空调室内机的体积,增大了空调室内机内部的容纳面积,同时也使得整体结构变得更加紧凑,
风道组件3,位于面板1内与支撑杆2连接,风道组件3具有入风口31以及送风口32,风道组件3通过支撑杆2的支撑,使得入风口31与进风口32相对应,送风口32与出风口31相对应,风道组件3具有两个贯流风扇33,采用两个贯流风扇33可提高送风效率,同时避免了一体式一个贯流风扇33导致的分流不均而引起的跳动噪音的问题,通过电机34分别与对应的贯流风扇33连接,
其中,两贯流风扇33为第一贯流风扇331和第二贯流风扇332,电机34包括与第一贯流风扇331连接的第一电机341以及与第二贯流风扇332连接的第二电机342,第一电机341与第二电机342的转向相同且同时启动或关闭;
由于风道组件3被支撑杆2支撑,在风道组件3的上下两端形成空间,故在风道组件3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电器盒4,以及显示模块5,电器盒4位于风道组件3的下端走管路的空间内,显示模块5位于风道组件3的上端,使显示模块4、风道组件3以及电器盒5分开设置,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风道组件3上、下两端的空间,且便于检修以及拆装;
其中,显示模块4、风道组件3以及电器盒5在面板1内呈上、中、下分布,显示模块4、风道组件3以及电器盒5的竖向高度比例h1:h2:h3的范围为(2:11:4)~(5:25:7);
当显示模块4、风道组件3以及电器盒5的竖向高度比例h1:h2:h3选用2:11:4时,虽然空调室内机的尺寸整体缩小了,但由于显示模块4以及电器盒5的尺寸大小固定,风道组件3的尺寸缩小势必会影响出风效率,不利于空调室内机的制冷或制热;
当显示模块4、风道组件3以及电器盒5的竖向高度比例h1:h2:h3选用5:25:7时,增大了空调室内机的尺寸,占地面积增大,生产成本增高;
只有当显示模块4、风道组件3以及电器盒5的竖向高度比例h1:h2:h3选用2:5:3时,在显示模块4以及电器盒5的尺寸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同匹的空调室内机的尺寸变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最高,且不会影响风道组件3的出风效率。
进一步的,参见图7,图9,为了节省成本,减小空调室内机的整体尺寸,且便于拆装,面板1设置为卡接式,具体包括后面板15,卡接于后面板15左端的左面板16,卡接于后面板15右端的右面板17,进风口11设置在后面板15上,出风口12形成于左面板16与右面板的前侧17之间,卡接的形式采用卡槽与卡槽之间插接的方式,通过卡接的方式方便了左面板16、右面板17以及后面板15之间的安装以及拆卸,面板1损坏时也有利于更换,且分段的方式更有利于加工,成本低廉。
参见图8及图10,为了增加面板1的强度以及对面板1进行可靠支撑,支撑杆2包括至少三根支撑杆,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2采用三根,三根支撑杆分别与后面板15、左面板16、右面板17连接,具体的在支撑杆3的连接上,采用将第一支撑杆21与后面板15连接,第二支撑杆22与左面板16连接,第三支撑杆23与右面板17连接,可保证后面板15、左面板16以及右面板17连接的稳定性,并且更能够增加后面板15、左面板16以及右面板17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参见图8及图10,左面板16与右面板17的前侧之间连接有显示面板18,连接方式为卡接,显示面板18位于左面板16与右面板17的顶端并与第二支撑杆22以及第三支撑杆23连接,显示模块5连接于显示面板18内侧,左面板16与右面板17的前侧之间还连接有前面板19,连接方式也为卡接式,前面板19位于左面板16与右面板17的底端并与第二支撑杆22以及第三支撑杆23连接,出风口12形成于左面板16、右面板17、显示面板18以及前面板19之间。
进一步的,参见图,面板1底端连接有底座6,面板1顶端连接有端盖7,第一支撑杆21、第二支撑杆22及第三支撑杆23的底端与底座6连接,第一支撑杆21、第二支撑杆22及第三支撑杆23的顶端与端盖7连接。
进一步的,参见图4、图8及图10,为了防止两个贯流风扇33在出风过程中发生震动,致使其产生噪声,两个贯流风扇33的风口要保持朝向一致,且两个贯流风扇33之间呈直线设置,同时两个贯流风扇33的转动方向要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所述面板上设有进风口以及与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的出风口;
支撑杆,与所述面板内壁连接;
风道组件,位于所述面板内与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风道组件具有两贯流风扇;
电器盒,以及显示模块,所述电器盒位于所述风道组件的下端,所述显示模块位于所述风道组件的上端,
所述显示模块、所述风道组件以及所述电器盒在面板内呈上、中、下分布,所述显示模块、所述风道组件以及电器盒的竖向高度比例h1:h2:h3的范围为(2:11:4)~(5:25: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包括后面板,卡接于所述后面板左端的左面板,卡接于所述后面板右端的右面板,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后面板上,所述出风口形成于所述左面板与所述右面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面板与所述右面板之间连接有显示面板以及前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左面板与所述右面板的顶端,所述显示模块连接于所述显示面板内侧,所述前面板位于所述左面板与所述右面板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至少三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分别与所述后面板、所述左面板、所述右面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底端连接有底座,所述面板顶端连接有端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的上端及下端分别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贯流风扇的风口朝向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贯流风扇之间呈直线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贯流风扇的转动方向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68255.XU CN212408872U (zh) | 2020-02-13 | 2020-02-13 | 空调室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68255.XU CN212408872U (zh) | 2020-02-13 | 2020-02-13 | 空调室内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08872U true CN212408872U (zh) | 2021-01-26 |
Family
ID=74400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68255.XU Active CN212408872U (zh) | 2020-02-13 | 2020-02-13 | 空调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408872U (zh) |
-
2020
- 2020-02-13 CN CN202020168255.XU patent/CN21240887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43954B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US20210332988A1 (en) | Window air conditioner | |
CN212719963U (zh) | 一种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 | |
CN108375115B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06225064A (zh) | 双贯流空调室内机以及双贯流空调 | |
CN21240887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11059627A (zh) | 挂墙式空调柜机 | |
CN212227362U (zh) | 风道装置及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0601906U (zh) | 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2618719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2390488U (zh) | 空调器 | |
CN212155277U (zh) | 一种空调风机的叶轮装置 | |
CN209819700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9181104U (zh) |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1822770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105953403A (zh) | 安装架及贯流风轮组件 | |
CN201110606Y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3272834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17685673B (zh) | 暖通设备 | |
CN113007815A (zh) | 空调 | |
CN216048162U (zh) | 基站机房用新型通风装置 | |
CN115342440A (zh) | 空调器 | |
CN212901953U (zh) | 一种空气导风板 | |
CN218583281U (zh) | 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9809980U (zh) | 一种室内机及柜式空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1 Haixin Road, Nancun Town, Pingdu C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51,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SHANDONG) AIR-CONDITION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