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98649U - 一种摩托车前面板用焊接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前面板用焊接夹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398649U CN212398649U CN202021094507.5U CN202021094507U CN212398649U CN 212398649 U CN212398649 U CN 212398649U CN 202021094507 U CN202021094507 U CN 202021094507U CN 212398649 U CN212398649 U CN 2123986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base
- front panel
- threaded rod
- motorcy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前面板用焊接夹具,包括底座,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座,两个调节座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两个第一电机相对一侧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两个第一螺纹杆相对的一端均贯穿至调节座的内腔并套设有第一螺纹套,两个第一螺纹套相对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调节座、第一电机、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套、连接杆、夹板、顶板、凹槽、推板、第二电机、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套、限位块和限位轮,解决了现有摩托车前面板用焊接夹具不可对不同规格面板进行固定的问题,该摩托车前面板用焊接夹具,具备可对不同规格面板进行固定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摩托车前面板用焊接夹具。
背景技术
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和旅行车等,目前的摩托车前面板在焊接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夹具,但是现有的摩托车前面板用焊接夹具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方便对不同规格的面板进行固定,降低了摩托车前面板用焊接夹具的实用性,不利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前面板用焊接夹具,具备可对不同规格面板进行固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摩托车前面板用焊接夹具不可对不同规格面板进行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前面板用焊接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座,两个调节座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两个第一电机相对一侧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两个第一螺纹杆相对的一端均贯穿至调节座的内腔并套设有第一螺纹套,两个第一螺纹套相对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调节座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板,两个夹板相对一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一螺纹套的一端贯穿调节座并与夹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两个调节座之间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设置有推板,所述底座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两侧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推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轮,所述限位轮的底部贯穿至底座的内腔并与限位块接触。
优选的,所述限位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推板底部的四角,两个夹板相对的一侧和顶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两个第二螺纹杆表面的螺纹相反。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与调节座的连接处通过第一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与底座的内壁通过第二轴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轮的底部与限位块接触,所述第二螺纹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底座内腔的底部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滑块的底部延伸至滑槽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限位杆的顶部贯穿底座并与推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调节座、第一电机、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套、连接杆、夹板、顶板、凹槽、推板、第二电机、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套、限位块和限位轮,解决了现有摩托车前面板用焊接夹具不可对不同规格面板进行固定的问题,该摩托车前面板用焊接夹具,具备可对不同规格面板进行固定的优点,值得推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夹板,能够夹紧摩托车前面板,通过设置顶板,能够压紧摩托车前面板,通过设置推板,能够将摩托车前面板向上顶起,通过设置限位块,能够便于限位轮的使用,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能够便于第二螺纹套的移动,通过设置限位板、限位杆和弹簧,能够便于推板向下移动进行复位,通过设置防滑垫,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轴承,能够便于第一螺纹杆的转动,通过设置第二轴承,能够便于第二螺纹杆的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底座;2、调节座;3、第一电机;4、第一螺纹杆;5、第一螺纹套;6、连接杆;7、夹板;8、顶板;9、凹槽;10、推板;11、第二电机;12、第二螺纹杆;13、第二螺纹套;14、限位块;15、限位轮;16、滑块;17、滑槽;18、限位板;19、限位杆;2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一种摩托车前面板用焊接夹具,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座2,两个调节座2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两个第一电机3相对一侧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两个第一螺纹杆4相对的一端均贯穿至调节座2的内腔并套设有第一螺纹套5,两个第一螺纹套5相对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两个调节座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板7,两个夹板7相对一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顶板8,连接杆6远离第一螺纹套5的一端贯穿调节座2并与夹板7固定连接,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两个调节座2之间开设有凹槽9,凹槽9的内腔设置有推板10,底座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两侧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2,第二螺纹杆12的表面套设有第二螺纹套13,第二螺纹套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4,推板10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轮15,限位轮15的底部贯穿至底座1的内腔并与限位块14接触,限位轮15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推板10底部的四角,两个夹板7相对的一侧和顶板8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两个第二螺纹杆12表面的螺纹相反,第一螺纹杆4的表面与调节座2的连接处通过第一轴承活动连接,第二螺纹杆12远离第二电机11的一端与底座1的内壁通过第二轴承活动连接,限位轮15的底部与限位块14接触,第二螺纹套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16,底座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与滑块16配合使用的滑槽17,滑块16的底部延伸至滑槽17的内腔,第二电机1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板18,限位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9,限位杆19的表面套设有弹簧20,限位杆19的顶部贯穿底座1并与推板10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夹板7,能够夹紧摩托车前面板,通过设置顶板8,能够压紧摩托车前面板,通过设置推板10,能够将摩托车前面板向上顶起,通过设置限位块14,能够便于限位轮15的使用,通过设置滑块16和滑槽17,能够便于第二螺纹套13的移动,通过设置限位板18、限位杆19和弹簧20,能够便于推板10向下移动进行复位,通过设置防滑垫,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轴承,能够便于第一螺纹杆4的转动,通过设置第二轴承,能够便于第二螺纹杆12的转动,通过设置底座1、调节座2、第一电机3、第一螺纹杆4、第一螺纹套5、连接杆6、夹板7、顶板8、凹槽9、推板10、第二电机11、第二螺纹杆12、第二螺纹套13、限位块14和限位轮15,解决了现有摩托车前面板用焊接夹具不可对不同规格面板进行固定的问题,该摩托车前面板用焊接夹具,具备可对不同规格面板进行固定的优点,值得推广。
使用时,使用者将需要加工的摩托车前面板放在推板10上,随后控制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11运行,第一电机3输出端带动第一螺纹杆4转动,第一螺纹杆4转动带动两个第一螺纹套5向中间移动,第一螺纹套5通过连接杆6的配合带动两个夹板7向中间移动逐渐靠近面板,同时第二电机11带动两个第二螺纹杆12转动,第二螺纹杆12转动带动两个第二螺纹套13向中间移动,第二螺纹套13带动限位块14移动,限位块14通过限位轮15的配合带动推板10向上移动,推板10带动面板向上移动靠近顶板8直至贴紧,通过两个夹板7夹持和顶板8与推板10的夹持,将摩托车前面板进行固定,稳定性好,且能够对不同规格的面板进行固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摩托车前面板用焊接夹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座(2),两个调节座(2)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两个第一电机(3)相对一侧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两个第一螺纹杆(4)相对的一端均贯穿至调节座(2)的内腔并套设有第一螺纹套(5),两个第一螺纹套(5)相对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两个调节座(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板(7),两个夹板(7)相对一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顶板(8),所述连接杆(6)远离第一螺纹套(5)的一端贯穿调节座(2)并与夹板(7)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两个调节座(2)之间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的内腔设置有推板(10),所述底座(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电机(11)两侧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2),所述第二螺纹杆(12)的表面套设有第二螺纹套(13),所述第二螺纹套(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4),所述推板(10)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轮(15),所述限位轮(15)的底部贯穿至底座(1)的内腔并与限位块(14)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前面板用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轮(15)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推板(10)底部的四角,两个夹板(7)相对的一侧和顶板(8)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两个第二螺纹杆(12)表面的螺纹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前面板用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4)的表面与调节座(2)的连接处通过第一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2)远离第二电机(11)的一端与底座(1)的内壁通过第二轴承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前面板用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轮(15)的底部与限位块(14)接触,所述第二螺纹套(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16),所述底座(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与滑块(16)配合使用的滑槽(17),所述滑块(16)的底部延伸至滑槽(17)的内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前面板用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1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板(18),所述限位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9),所述限位杆(19)的表面套设有弹簧(20),所述限位杆(19)的顶部贯穿底座(1)并与推板(10)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94507.5U CN212398649U (zh) | 2020-06-12 | 2020-06-12 | 一种摩托车前面板用焊接夹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94507.5U CN212398649U (zh) | 2020-06-12 | 2020-06-12 | 一种摩托车前面板用焊接夹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398649U true CN212398649U (zh) | 2021-01-26 |
Family
ID=74406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094507.5U Active CN212398649U (zh) | 2020-06-12 | 2020-06-12 | 一种摩托车前面板用焊接夹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398649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94415A (zh) * | 2021-04-08 | 2021-06-04 | 如皋市同泰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支架定位钻孔工装 |
CN113182747A (zh) * | 2021-03-30 | 2021-07-30 | 宁波宏大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导轨制作工作站 |
CN114083213A (zh) * | 2021-12-07 | 2022-02-25 | 贵州建隆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新能源车架焊接用夹紧装置 |
-
2020
- 2020-06-12 CN CN202021094507.5U patent/CN21239864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82747A (zh) * | 2021-03-30 | 2021-07-30 | 宁波宏大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导轨制作工作站 |
CN112894415A (zh) * | 2021-04-08 | 2021-06-04 | 如皋市同泰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支架定位钻孔工装 |
CN114083213A (zh) * | 2021-12-07 | 2022-02-25 | 贵州建隆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新能源车架焊接用夹紧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398649U (zh) | 一种摩托车前面板用焊接夹具 | |
CN210730400U (zh) | 一种激光清洗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的装置 | |
CN112917619B (zh) | 一种胶合板的压合装置 | |
CN219521565U (zh) | 一种电动摩托车塑料件边缘处理机 | |
CN218638954U (zh) | 一种汽车电池箱体焊接工装夹具 | |
CN213195248U (zh) | 一种摩托车用装备组合架用冲孔装置 | |
CN214686401U (zh) | 一种用于生产自动化设备零配件的多角度固定夹具 | |
CN211517144U (zh) | 一种用于螺栓边打磨的固定工装 | |
CN217494092U (zh) |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下倒流罩右支架组装装置 | |
CN210822587U (zh) | 一种带手杆控制机构的平衡车 | |
CN210334555U (zh) | 摩托车配件精确切割装置 | |
CN209159926U (zh) | 一种快装组件及使用该快装组件的自行车电动助力装置 | |
CN2882710Y (zh) | 电动高尔夫球车 | |
CN222155950U (zh) | 一种板式家具封边装置 | |
CN213827805U (zh) | 一种摩托车方向柱立管焊接用自动压装设备 | |
CN219966878U (zh) | 一种两轮电动车车架的焊接夹具 | |
CN215043386U (zh) | 一种便携式电动车架 | |
CN214489436U (zh) | 一种汽车零部件焊接夹具 | |
CN115091182B (zh) | 无损松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5147482U (zh) | 一种便于自行车生产的车圈磨具 | |
CN216859493U (zh) | 一种电助力自行车加工用定位工装 | |
CN212333918U (zh) | 一种汽车座椅生产用夹持装置 | |
CN220372965U (zh) | 一种筒体抛光设备 | |
CN222711548U (zh) | 一种风扇轮毂的工装夹具 | |
CN214236260U (zh) | 一种易脱模的摩托车倒挡器生产用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2-1, Neidong, baosi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8, Kaiyuan Road, Wangsheren stree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an Zunwang CN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1, Neidong, baosi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8 Kaiyuan Road, Wangsheren street, Licheng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nan Zunwang economic and Trade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