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362163U - 摇头机构及电器 - Google Patents

摇头机构及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62163U
CN212362163U CN202021359034.7U CN202021359034U CN212362163U CN 212362163 U CN212362163 U CN 212362163U CN 202021359034 U CN202021359034 U CN 202021359034U CN 212362163 U CN212362163 U CN 2123621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ching
limiting
groove
buckl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590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廖泓斌
张毅
彭金华
陈秋杉
李朝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13590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621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621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6216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摇头机构及电器,摇头机构包括:底座组件;摇头组件,可转动地装配在底座组件上,并相对底座组件摆动;其中,摇头组件包括外壳和卡扣结构,卡扣结构凸出设置于外壳的外表面,且卡扣结构用于与电器主体上的配合部配合卡接。上述摇头机构用于与电器主体装配,并带动电器主体摆动。具体地,摇头机构相对底座组件摆动时,带动电器主体摆动;其中,摇头组件包括外壳和卡扣结构,卡扣结构凸出设置于外壳的外表面,卡扣结构用于与电器主体上的配合部配合卡接,如此通过卡扣结构和配合部的卡接,可以快速地装配摇头机构与电器主体,不需要使用螺钉装配摇头机构和电器主体,提高摇头机构和电器主体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摇头机构及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摇头机构及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电器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其中,电暖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电暖器广泛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商场、医院、学校及火车车厢等场所。
电暖器内部一般设置有加热元件,通过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来进行取暖。并且,为了增加用户的取暖范围,一般电暖器中设有摇头机构,摇头机构包括底座组件和摇头组件,摇头组件可转动地装配在底座组件上,并可相对底座组件摆动,进而带动电暖器的进行制热的主体部分摆动。但是,一般电暖器的主体部分与摇头组件通过螺钉装配连接,装配繁琐不便,装配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摇头机构及电器,以提高电暖器中摇头机构的装配效率。
一种摇头机构,所述摇头机构包括:
底座组件;
摇头组件,可转动地装配在所述底座组件上,并相对所述底座组件摆动;
其中,所述摇头组件包括外壳和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凸出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且所述卡扣结构用于与电器主体上的配合部配合卡接。
上述摇头机构用于与电器主体装配,并带动电器主体摆动。并且,摇头机构包括底座组件和摇头组件,摇头组件可转动地装配在底座组件上,并相对底座组件摆动,进而带动电器主体摆动;其中,摇头组件包括外壳和卡扣结构,卡扣结构凸出设置于外壳的外表面,且卡扣结构用于与电器主体上的配合部配合卡接,如此通过卡扣结构和配合部的卡接,可以快速地装配摇头机构与电器主体,不需要使用螺钉装配摇头机构和电器主体,提高摇头机构和电器主体的装配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凸出部和相对所述凸出部可弹性形变的弹性卡扣,所述凸出部及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配合部上的配合槽装配,且所述弹性卡扣至少部分卡持于所述配合槽内壁上的卡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卡扣包括卡扣主体和卡台,所述卡台凸出设置于所述卡扣主体朝向所述配合槽内壁的一面,并可卡嵌于所述卡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扣主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凸出部连接,所述自由端与所述凸出部之间沿垂直所述卡扣结构与所述配合部安装方向的方向预留有形变间隙,且所述卡台设于所述自由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卡扣上的所述卡台与所述卡槽扣合时,沿所述连接端指向所述自由端的方向,所述自由端凸出所述配合槽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扣结构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凸出部间隔设置,并围合形成允许至少部分所述配合部伸入的限位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和所述配合部相互面对的两个表面中的一者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部和所述配合部相互面对的两个表面中的另一者上设置有限位凸台;
沿所述卡扣结构和所述配合部的安装方向,所述限位凸台伸入并装配于所述限位槽内。
一种电器,包括电器主体及上述摇头机构,所述电器主体包括主壳体和设于所述主壳体内壁上的配合部,所述主壳体套设于所述外壳外,所述配合部和所述卡扣结构卡接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凸出部和相对所述凸出部可弹性形变的弹性卡扣;
所述配合部包括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沿与所述卡扣结构和所述配合部的安装方向相交的方向,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相对间隔设置,以形成容纳所述凸出部及所述弹性卡扣的配合槽,且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中的任意一者开设有与所述配合槽连通并允许所述弹性卡扣至少部分伸入的卡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扣结构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凸出部设有所述弹性卡扣的一侧间隔设置,并围合形成允许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中开设有所述卡槽的一者伸入的限位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伸入所述限位空间,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限位部相互面对的两个表面中的一者上设置有限位槽,限位部和配合部相互面对的两个表面中的另一者上设置有限位凸台;
所述限位凸台沿所述安装方向伸入并装配于所述限位槽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电器中摇头机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摇头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电器中电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电器的截面示意图。
100、电器;10、摇头机构;12、底座组件;14、摇头组件;16、卡扣结构;161、凸出部;1612、第一侧壁;163、弹性卡扣;165、卡扣主体;1651、连接端;1653、自由端;166、形变间隙;167、卡台;168、限位部;1681、限位槽;169、限位空间;50、电器主体;51、主壳体;52、配合部;53、第一配合部;531、限位凸台;54、第二配合部;55、配合槽;57、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器100,电器100包括摇头机构10和电器主体50,电器主体50用于实现该电器100的相应功能,摇头机构10应于带动电器主体50摆动,进而扩大电器主体50的作用范围。可选地,电器100为电暖器或者塔扇等,电器主体50用于制热或者制冷,通过摇头机构10带动电器主体50摆动时,便可增大电器100的制热范围或者制冷范围,进而提高电器100的综合性能。
摇头机构10包括底座组件12和摇头组件14,摇头组件14可转动地装配在底座组件12上,并相对底座组件12摆动;其中,摇头组件14包括外壳和卡扣结构16,卡扣结构16凸出设置于外壳的外表面,且卡扣结构16用于与电器主体50上的配合部52配合卡接,如此通过卡扣结构16和配合部52的卡接,可以快速地装配摇头机构10与电器主体50,不需要使用螺钉装配摇头机构10和电器主体50,提高摇头机构10和电器主体50的装配效率。
参阅图3-图6,一些实施例中,卡扣结构16包括凸出部161和相对凸出部161可弹性形变的弹性卡扣163,凸出部161及弹性卡扣163与配合部52上的配合槽55装配,且弹性卡扣163至少部分卡持于配合槽55内壁上的卡槽57内。也就是说,在装配卡扣结构16和配合部52的过程中,将卡扣结构16中的凸出部161和弹性卡扣163插入配合部52的配合槽55内,以通过配合槽55在装配过程中对卡扣结构16进行引导限位;并且,当凸出部161和弹性卡扣163插入到一定位置时,弹性卡扣163遇到配合槽55内壁上的卡槽57,弹性卡扣163至少部分因为可弹性形变便可伸入卡槽57内与卡槽57内壁卡持,如此通过弹性卡扣163与卡槽57的卡持对卡扣结构16和配合部52进行限位,防止配合部52与卡扣结构16脱离,实现两者的卡接。
进一步地,弹性卡扣163包括卡扣主体165和卡台167,卡台167凸出设置于卡扣主体165朝向配合槽55内壁的一面,并可卡嵌于卡槽57内。这样,弹性卡扣163装入配合槽55的过程中,相对卡扣主体165凸出的卡台167,受到配合槽55内壁的抵接而推动卡扣主体165向形变;然后,当卡台167在配合槽55内移动一定距离到达卡槽57处时,卡台167不在受到配合槽55内壁的挤压,允许卡扣主体165恢复形变,进而带动卡台167弹入卡槽57内,是卡台167与卡槽57扣合,完成卡扣结构16与配合部52的装配,装配过程简单方便。
更进一步地,卡扣主体165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端1651和自由端1653,连接端1651与凸出部161连接,自由端1653与凸出部161之间沿垂直卡扣结构16与配合部52安装方向的方向上预留有形变间隙166,且卡台167设于自由端1653。当卡扣结构16伸入配合部52的配合槽55内时,设于自由端1653上的卡台167与配合槽55的内壁抵接,带动自由端1653向形变间隙166的一侧弯曲形变,允许弹性卡扣163继续伸入配合槽55;当卡台167移动道卡槽57处时,卡台167不再受到抵接,允许自由端1653恢复形变,并带动卡台167嵌入卡槽57内。这样,在垂直安装方向的方向上,在自由端1653和凸出部161之间预留形变间隙166,以允许自由端1653自由形变,进而允许设于自由端1653上的卡台167伸入卡槽57处于卡槽57配合。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凸出部16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1612以及位于两个第一侧壁1612之间并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壁,两个第一侧壁1612和两个第二侧壁围合形成具有开口的空腔,卡扣主体165盖设于开口处,且卡扣主体165的连接端1651与两个第二侧壁及两个第一侧壁1612中的一者连接,卡扣主体165的自由端1653与两个第二侧壁分离且与两个第一侧壁1612中的另一者之间预留有形变间隙166。相当于,两个第一侧壁1612中的一者较高直接与卡扣主体165的连接端1651连接,两个第一侧壁1612中的一者较低与卡扣主体165的自由端1653之间预留形变间隙166。并且,自由端1653的相对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二侧壁分离,如此自由端1653仅与连接端1651连接,不受到其他部件的限制可在形变间隙166内自由形变,进而允许弹性卡扣163与配合部52卡接。
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卡扣163上的卡台167与卡槽57扣合时,沿连接端1651指向自由端1653的方向,自由端1653凸出配合槽55设置,相当于弹性卡扣163装配到位后,自由端1653远离连接端1651的尾部伸出配合槽55,这样在拆卸弹性卡扣163时,只需按压自由端1653的尾部,使自由端1653向形变间隙166的一侧弯曲,进而带动自由端1653上的卡台167脱离卡槽57,然后从配合槽55中拔出弹性卡扣163,便可完成弹性卡扣163的拆卸,方便地将电器主体50从摇头组件14上拆下,并提高拆卸效率。
进一步地,卡扣结构16还包括限位部168,限位部168与凸出部161间隔设置,并围合形成允许至少部分配合部52伸入的限位空间169。如此,在装配过程中,凸出部161与配合槽55对应装配,并且,配合部52还与限位空间169对应装配,使卡扣结构16和配合部52通过多组部件的配合来限位,提高限位精度。
更进一步地,限位部168和配合部52相互面对的两个表面中的一者上设置有限位槽1681,限位部168和配合部52相对面对的两个表面中的另一者上设置有限位凸台531;沿卡扣结构16和配合部52的安装方向,限位凸台531伸入并装配于限位槽1681内,这样通过限位凸台531和限位槽1681的配合,准确地引导部分配合部52伸入限位空间169内,并进一步对引导部和配合部52在垂直安装方向的方向上进行限位。
一些实施例中,电器主体50包括主壳体51和设于主壳体51内壁上的配合部52,主壳体51套设于外壳外时,配合部52和卡扣结构16卡接配合,以使电器主体50与摇头组件14的外壳卡接。
具体地,配合部52包括第一配合部53和第二配合部54,沿与卡扣结构16和配合部52的安装方向相交的方向,第一配合部53和第二配合部54相对间隔设置,以形成容纳凸出部161及弹性卡扣163的配合槽55,且第一配合部53和第二配合部54中的任意一者上开设有与配合槽55连通并允许弹性卡扣163至少部分伸入的卡槽57。这样,当卡扣结构16沿安装方向移动时,凸出部161和弹性卡扣163可伸入第一配合部53和第二配合部54之间的配合槽55内,通过凸出部161与配合槽55的配合来对配合部52和卡扣结构16进行限位,同时允许弹性卡扣163至少部分嵌入第一配合部53或第二配合部54的卡槽57内,以对配合部52和卡扣结构16在安装方向上限位,防止配合部52与卡扣结构16脱离,如此完成两者的卡接。
进一步地,一些实施例中,卡扣结构16还包括限位部168,限位部168与凸出部161设有弹性卡扣163的一侧间隔设置,并围合形成允许第一配合部53和第二配合部54中开设有卡槽57的一者伸入的限位空间169。在装配过程中,将第一配合部53和第二配合部54中开设有卡槽57的一者装入限位空间169内,然后沿着安装方向推动摇头组件14和/或电器主体50,便可允许第一配合部53或第二配合部54上的卡槽57与弹性卡扣163上的卡台167逐渐接近,且最终相互对应卡合。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53伸入限位空间169,第一配合部53和限位部168相互面对的两个表面中的一者上设置有限位槽1681,限位部168和配合部52相互面对的两个表面中的另一者上设置有限位凸台531,限位凸台531沿安装方向伸入并装配于限位槽1681内。将第一配合部53装入限位空间169内时,将限位凸台531和限位槽1681对齐,然后推动限位凸台531卡入限位槽1681内,以第一配合部53精确地装配到限位空间169内,同时对第一配合部53和限位部168进一步限位。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上述摇头机构10,摇头机构10用于与电器主体50装配,并带动电器主体50摆动。并且,摇头机构10包括底座组件12和摇头组件14,摇头组件14可转动地装配在底座组件12上,并相对底座组件12摆动,进而带动电器主体50摆动;其中,摇头组件14包括外壳和卡扣结构16,卡扣结构16凸出设置于外壳的外表面,且卡扣结构16用于与电器主体50上的配合部52配合卡接,如此通过卡扣结构16和配合部52的卡接,可以快速地装配摇头机构10与电器主体50,不需要使用螺钉装配摇头机构10和电器主体50,提高摇头机构10和电器主体50的装配效率。
具体地,卡扣结构16包括凸出部161和相对凸出部161可弹性形变的弹性卡扣163,凸出部161及弹性卡扣163与配合部52上的配合槽55装配,且弹性卡扣163至少部分卡持于配合槽55内壁上的卡槽57内。也就是说,在装配卡扣结构16和配合部52的过程中,将卡扣结构16中的凸出部161和弹性卡扣163插入配合部52的配合槽55内,以通过配合槽55在装配过程中对卡扣结构16进行引导限位;并且,当凸出部161和弹性卡扣163插入到一定位置时,弹性卡扣163遇到配合槽55内壁上的卡槽57,弹性卡扣163至少部分因为可弹性形变便可伸入卡槽57内与卡槽57内壁卡持,如此通过弹性卡扣163与卡槽57的卡持对卡扣结构16和配合部52进行限位,防止配合部52与卡扣结构16脱离,实现两者的卡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摇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头机构包括:
底座组件(12);
摇头组件(14),可转动地装配在所述底座组件(12)上,并相对所述底座组件(12)摆动;
其中,所述摇头组件(14)包括外壳和卡扣结构(16),所述卡扣结构(16)凸出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且所述卡扣结构(16)用于与电器主体(50)上的配合部(52)配合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16)包括凸出部(161)和相对所述凸出部(161)可弹性形变的弹性卡扣(163),所述凸出部(161)及所述弹性卡扣(163)与所述配合部(52)上的配合槽(55)装配,且所述弹性卡扣(163)至少部分卡持于所述配合槽(55)内壁上的卡槽(57)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摇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163)包括卡扣主体(165)和卡台(167),所述卡台(167)凸出设置于所述卡扣主体(165)朝向所述配合槽(55)内壁的一面,并可卡嵌于所述卡槽(57)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摇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主体(165)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端(1651)和自由端(1653),所述连接端(1651)与所述凸出部(161)连接,所述自由端(1653)与所述凸出部(161)之间沿垂直所述卡扣结构(16)与所述配合部(52)安装方向的方向预留有形变间隙(166),且所述卡台(167)设于所述自由端(165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摇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163)上的所述卡台(167)与所述卡槽(57)扣合时,沿所述连接端(1651)指向所述自由端(1653)的方向,所述自由端(1653)凸出所述配合槽(55)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摇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16)还包括限位部(168),所述限位部(168)与所述凸出部(161)间隔设置,并围合形成允许至少部分所述配合部(52)伸入的限位空间(16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摇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68)和所述配合部(52)相互面对的两个表面中的一者上设置有限位槽(1681),所述限位部(168)和所述配合部(52)相互面对的两个表面中的另一者上设置有限位凸台(531);
沿所述卡扣结构(16)和所述配合部(52)的安装方向,所述限位凸台(531)伸入并装配于所述限位槽(1681)内。
8.一种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器主体(50)及上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摇头机构,所述电器主体(50)包括主壳体(51)和设于所述主壳体(51)内壁上的配合部(52),所述主壳体(51)套设于所述外壳外,所述配合部(52)和所述卡扣结构(16)卡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16)包括凸出部(161)和相对所述凸出部(161)可弹性形变的弹性卡扣(163);
所述配合部(52)包括第一配合部(53)和第二配合部(54),沿与所述卡扣结构(16)和所述配合部(52)的安装方向相交的方向,所述第一配合部(53)和所述第二配合部(54)相对间隔设置,以形成容纳所述凸出部(161)及所述弹性卡扣(163)的配合槽(55),且所述第一配合部(53)和所述第二配合部(54)中的任意一者开设有与所述配合槽(55)连通并允许所述弹性卡扣(163)至少部分伸入的卡槽(5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16)还包括限位部(168),所述限位部(168)与所述凸出部(161)设有所述弹性卡扣(163)的一侧间隔设置,并围合形成允许所述第一配合部(53)和所述第二配合部(54)中开设有所述卡槽(57)的一者伸入的限位空间(169)。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53)伸入所述限位空间(169),所述第一配合部(53)和所述限位部(168)相互面对的两个表面中的一者上设置有限位槽(1681),限位部(168)和配合部(52)相互面对的两个表面中的另一者上设置有限位凸台(531);
所述限位凸台(531)沿所述安装方向伸入并装配于所述限位槽(1681)内。
CN202021359034.7U 2020-07-10 2020-07-10 摇头机构及电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23621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9034.7U CN212362163U (zh) 2020-07-10 2020-07-10 摇头机构及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9034.7U CN212362163U (zh) 2020-07-10 2020-07-10 摇头机构及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62163U true CN212362163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30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59034.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2362163U (zh) 2020-07-10 2020-07-10 摇头机构及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6216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0204A (zh) * 2020-07-10 2020-10-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摇头机构及电器
CN114679868A (zh) * 2022-04-08 2022-06-28 安徽域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免工具安装的壳体及基于其的安装支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0204A (zh) * 2020-07-10 2020-10-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摇头机构及电器
CN111780204B (zh) * 2020-07-10 2025-03-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摇头机构及电器
CN114679868A (zh) * 2022-04-08 2022-06-28 安徽域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免工具安装的壳体及基于其的安装支架
CN114679868B (zh) * 2022-04-08 2024-05-24 安徽域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免工具安装的壳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62163U (zh) 摇头机构及电器
CN111780204B (zh) 摇头机构及电器
JP4005570B2 (ja) 差込みコネクタケーシング内に差込みコネクタ接点挿入体を固定する装置
CN112343852B (zh) 连接结构及风扇
CN212566234U (zh) 面板装配结构及设有其的电器
CN212209319U (zh) 旋钮装配装置及设有其的电器
CN215486753U (zh) 便携式风扇
CN211551747U (zh) 一种组合式加热加湿装置
CN202025899U (zh) 电连接器
CN103388729B (zh) 易于组装拆卸的屏幕支撑结构
CN212777574U (zh) 发热组件及电暖器
CN211854172U (zh) 取暖器面板以及取暖器
CN214745186U (zh) 一种led导轨灯具的轨道固定装置
CN214631987U (zh) 滚刷机构及扫地机器人
CN111649473B (zh) 面板装配结构及设有其的电器
CN209897109U (zh) 无线充电夹持支架装置
CN208444774U (zh) 防倾倒开关
CN212565955U (zh) 主构件、装配结构及电器
CN214227071U (zh) 电池盖结构及散热恒温器
CN111599624A (zh) 旋钮装配装置及设有其的电器
CN216724408U (zh) 一种电连接稳定的集尘盒及其无线吸尘器
CN213119268U (zh) 取暖器
CN221245623U (zh) 一种静电过滤网及空气处理设备
KR200284396Y1 (ko) 미용집게
CN214227069U (zh) 电池盖结构及散热恒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5030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