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61665U - 一种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灯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361665U CN212361665U CN202020911864.XU CN202020911864U CN212361665U CN 212361665 U CN212361665 U CN 212361665U CN 202020911864 U CN202020911864 U CN 202020911864U CN 212361665 U CN212361665 U CN 2123616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shell
- hinge part
- housing
- light fix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灯具,包括外壳、搭接板、上盖和下盖,搭接板沿外壳的高度方向插接于外壳;上盖连接在外壳的上部,上盖抵接搭接板的上端;下盖连接在外壳的下部,下盖抵接搭接板的下端;其中,外壳和搭接板的其一设置有插接板,另一设置有配合插接板的插接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灯具的搭接板与灯具外壳为可拆卸连接,以方便单独拆卸搭接板并进行更换,便于后期维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灯具。
背景技术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以及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一些生活装饰、文化演出、城市布置装饰等都离不开灯光的装饰效果;很多灯光效果通过将灯具组合成不同的形状达到一定的视觉效果,安装时,灯具之间通过其搭接部分相互搭接,从而达到一体化的美观效果,且连接结构稳定可靠,但现有灯具的搭接部分通常与灯具为一体化结构,一旦搭接部分损坏,则需要拆除并更换整个灯具,导致后期维护成本高,且不便于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具,所述一种灯具的搭接板与灯具外壳为可拆卸连接,以方便单独拆卸搭接板并进行更换,便于后期维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灯具,包括:外壳;搭接板,沿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插接于所述外壳;上盖,连接在所述外壳的上部,所述上盖抵接搭接板的上端;下盖,连接在所述外壳的下部,所述下盖抵接搭接板的下端;其中,所述外壳和所述搭接板的其一设置有插接板,另一设置有配合所述插接板的插接槽。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搭接板与灯具的外壳通过插接板与插接槽连接,搭接板与灯具外壳为可拆卸连接,搭接板可沿外壳的高度方向插接于外壳上,并通过上盖和下盖分别抵接搭接板的上端和下端,以限制搭接板沿外壳的高度方向移动,从而将搭接板固定在外壳上;当一个灯具上的搭接板损坏后,拆下上盖和下盖,将搭接板沿外壳的高度方向拔出,然后将新的搭接板重新插入到外壳上,并固定上盖和下盖,即完成更换搭接板,从而避免以往搭接板损坏后需要更换整个灯具的弊端,大大节省后期维护成本,且搭接板的连接结构简单,不需要将组合后的整个灯具组拆卸下来即可更换单块搭接板,拆卸方便,便于后期维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接槽的横截面设置为倒T形,所述插接板的横截面设置为T形,所述插接槽与所述插接板扣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接槽的横截面与所述插接板的横截面均设置为L形,所述插接槽与所述插接板扣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搭接板为片状,所述搭接板连接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弯折部,另一侧内凹形成凹槽,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凹槽分别设置在所述搭接板的左端和右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与所述第二铰接部沿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铰接部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铰接部的下端面在高度上相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上背向所述搭接板的一侧侧壁上伸出设置有两个连接片,两个所述连接片上均设置有连接孔,两个所述连接孔之间连接有安装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铰接部和第四铰接部,所述第三铰接部与所述第四铰接部沿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铰接部的上端面与所述第四铰接部的下端面在高度上相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孔设置为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外壳的宽度方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搭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具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搭接板与外壳的连接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个灯具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结合图2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灯具,包括外壳100、搭接板200、上盖300和下盖400,搭接板200沿外壳100的高度方向插接于外壳100上,即搭接板200可从外壳100的上端或下端插接在外壳100上,上盖300通过螺钉连接在外壳100的上部,下盖400通过螺钉连接在外壳100的下部,当搭接板200插接在外壳100上时,上盖300抵接于搭接板200的上端,下盖400抵接于搭接板200的下端,从而限制搭接板200上下移动。具体的,外壳100的前端侧壁上沿上下方向设置有插接板110,插接板110为长条形凸出部,插接板110的横截面呈T形;搭接板200的侧壁上沿上下方向设置有与插接板110配合的插接槽210,插接槽210为长形槽体,插接槽210的两端设置有开口,即插接槽210为贯通的槽,插接槽210的横截面呈倒T形;搭接板200与外壳100连接时,插接槽210的端部开口处从插接板110的上端或下端插入到插接板110上,由于插接槽210的横截面呈倒T形,插接板110的横截面呈T形,插接板110可扣接在插接槽210上,以限制搭接板200相对外壳100在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上移动,同时,通过螺钉固定上盖300和下盖400,使上盖300抵接插接槽210的上端,下盖400抵接插接槽210的下端,从而限制搭接板200相对外壳100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即可将搭接板200连接在外壳100上,防止搭接板200脱落;此外,长条形的插接板110与长形的插接槽210配合,使搭接板200插入外壳100时具有导向作用,可将搭接板200准确定位在外壳100上;由于上盖300和下盖400覆盖了搭接板200与外壳100的连接结构,从外观上看,外壳100与搭接板200如同一体化结构,使灯具整体外观美观。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插接板110和插接槽210的位置,在外壳100和搭接板200上可以互换。
搭接板200与灯具的外壳100通过插接槽210与插接板110滑动插接,并通过上盖300和下盖400抵接插接槽210与插接板110的端部,使搭接板200可以拆卸;当一个灯具上的搭接板200损坏后,松开螺钉并拆卸上盖300和下盖400,将搭接板200的插接槽210从外壳100的插接板110上滑动拔出,然后将新的搭接板200的插接槽210从外壳100的插接板110的上端或下端插入,重新锁紧螺钉固定上盖300和下盖400,即完成更换搭接板200,从而避免以往搭接板200损坏后需要更换整个灯具的弊端,大大节省后期维护成本,且搭接板200的连接结构简单,不需要将组合后的整个灯具组拆卸下来即可更换单块搭接板200,拆卸方便,便于后期维护,同时设置上盖300和下盖400覆盖搭接板200与外壳100的连接结构,使搭接板200与外壳100如同一体化结构,外观美观。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可以理解的是,插接槽210的横截面设置为L形,插接板110的横截面同样设置为L形,插接板110扣接在插接槽210上,同样可以限制搭接板200相对外壳100在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上移动。
参照图3,结合图8,进一步,搭接板200设置为片状,搭接板200设有插接槽210一侧的左端设置有弯折部220,弯折部220垂直搭接板200,另一侧的右端内凹形成凹槽230,凹槽230的长度方向与插接槽210的长度方向一致,凹槽230的槽宽大于槽壁厚度,即凹槽230的槽宽大于弯折部220的厚度;当多个灯具组合安装时,相邻两个灯具上的搭接板200相互搭接配合,即一块搭接板200的弯折部220搭接在相邻搭接板200的凹槽230上,使组合后的多块搭接板200形成履带式结构,加强组合安装的稳定性,且外观美观。
参照图4,结合图8,进一步,外壳100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铰接部120和第二铰接部130,第一铰接部120和第二铰接部130均为圆柱状,且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通孔,第一铰接部120与第二铰接部130均沿外壳100的高度方向设置,第一铰接部120设置在外壳100的下部,第二铰接部130设置在外壳100的上部,且第一铰接部120的上端面与第二铰接部130的下端面在高度上相接;当多个灯具组合安装时,一个灯具上的第一铰接部120的上端面与相邻灯具上的第二铰接部130的下端面贴合,并通过在通孔插入螺杆铰接,从而方便多个灯具两两之间铰接连接,并可确定相对角度位置,整体整齐美观。
参照图2,结合图5、图7和图8,进一步,外壳100背向插接板110的一侧侧壁上伸出设置有两个连接片140,即设置外壳100的后端侧壁上,两个连接片140分别设置在外壳100的上部和下部,两个连接片140上均设置有连接孔141,两个连接片140之间通过连接孔141和螺栓连接有安装件500,安装件500为具有一定弧度的板件,以便于灯具抱柱安装,同时进行其他形状安装时增加美观度;安装件5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铰接部510和第四铰接部520,第三铰接部510和第四铰接部520均为圆柱状,且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铰接孔,第三铰接部510和第四铰接部520均沿外壳100的高度方向设置,第三铰接部510设置在安装件500的下部,第四铰接部520设置在安装件500的上部,且第三铰接部510的上端面与第四铰接部520的下端面在高度上相接;当多个灯具组合安装时,一个安装件500上的第三铰接部510的上端面与相邻安装件500上的第四铰接部520的下端面贴合,并通过铰接孔铰接,以使两个安装件500连接组合,且相对位置可调节,即可调节成不同形状。
参照图2,进一步,连接孔141设置为腰形孔,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外壳的宽度方向相同,即为左右方向设置,当多个灯具组合安装时,可通过腰形孔微调外壳100与安装件500的相对位置,使整体安装美观,且方便调节组合安装的形状。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8)
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00);
搭接板(200),沿所述外壳(100)的高度方向插接于所述外壳(100);
上盖(300),连接在所述外壳(100)的上部,所述上盖(300)抵接搭接板(200)的上端;
下盖(400),连接在所述外壳(100)的下部,所述下盖(400)抵接搭接板(200)的下端;
其中,所述外壳(100)和所述搭接板(200)的其一设置有插接板,另一设置有配合所述插接板的插接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的横截面设置为倒T形,所述插接板的横截面设置为T形,所述插接槽与所述插接板扣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的横截面与所述插接板的横截面均设置为L形,所述插接槽与所述插接板扣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板(200)为片状,所述搭接板(200)连接所述外壳(100)的一侧设置有弯折部(220),另一侧内凹形成凹槽(230),所述弯折部(220)与所述凹槽(230)分别设置在所述搭接板(200)的左端和右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铰接部(120)和第二铰接部(130),所述第一铰接部(120)与所述第二铰接部(130)沿所述外壳(100)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铰接部(120)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铰接部(130)的下端面在高度上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上背向所述搭接板(200)的一侧侧壁上伸出设置有两个连接片(140),两个所述连接片(140)上均设置有连接孔(141),两个所述连接孔(141)之间连接有安装件(5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5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铰接部(510)和第四铰接部(520),所述第三铰接部(510)与所述第四铰接部(520)沿所述外壳(100)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铰接部(510)的上端面与所述第四铰接部(520)的下端面在高度上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141)设置为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外壳(100)的宽度方向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11864.XU CN212361665U (zh) | 2020-05-26 | 2020-05-26 | 一种灯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11864.XU CN212361665U (zh) | 2020-05-26 | 2020-05-26 | 一种灯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361665U true CN212361665U (zh) | 2021-01-15 |
Family
ID=74155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911864.XU Active CN212361665U (zh) | 2020-05-26 | 2020-05-26 | 一种灯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361665U (zh) |
-
2020
- 2020-05-26 CN CN202020911864.XU patent/CN21236166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361665U (zh) | 一种灯具 | |
CN209788733U (zh) | 一种灯光伞 | |
CN206817337U (zh) | 用于后视镜的转向灯 | |
CN213038661U (zh) | 一种吊顶设备带 | |
CN213820569U (zh) | 一种感应型玻璃抽屉 | |
CN207584445U (zh) | 一种灯条嵌板结构 | |
CN209856871U (zh) | 一种天花灯槽结构 | |
CN110140007B (zh) | 灯具安装组件 | |
CN221279333U (zh) | 一种拆装方便的线条灯 | |
CN208504008U (zh) | 一种便于拆装灯板的线条灯 | |
CN219674099U (zh) | 一种防脱落结构的超薄吸顶灯 | |
CN220119244U (zh) | 一种新结构入户壁灯 | |
CN222142901U (zh) | 一种led灯条卡扣 | |
CN220669324U (zh) | 一种衣橱柜灯及可拆卸接头 | |
CN205980223U (zh) |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壳体组件 | |
CN215215930U (zh) | 一种方便装拆的面板灯 | |
CN218374635U (zh) | 分体可拆卸装配式吊顶结构 | |
CN211650015U (zh) | 一种led吸顶灯板 | |
CN216924170U (zh) | 一种led异形线条灯 | |
CN222543782U (zh) | 一种隐形夜灯 | |
CN218820005U (zh) | 一种便于拆装的壁灯结构 | |
CN221920084U (zh) | 一种方便安装更换led灯带及层板的挂墙扣接组合 | |
CN206310440U (zh) | 一种新型快捷式灯具安装结构 | |
CN217522284U (zh) | 便于拆卸分离的开关插座 | |
CN218009511U (zh) | 坐便器后壳和智能坐便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