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3707U - 一种轮式机动车辆腹式升降防滑履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式机动车辆腹式升降防滑履带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313707U CN212313707U CN202020687699.4U CN202020687699U CN212313707U CN 212313707 U CN212313707 U CN 212313707U CN 202020687699 U CN202020687699 U CN 202020687699U CN 212313707 U CN212313707 U CN 2123137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rawler
- motor vehicle
- vibration
- wheeled motor
- tr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式机动车辆腹式升降防滑履带装置,所述防滑制动履带装置设有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轮式机动车体腹部的两侧左右车架主梁上;所述防滑制动履带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升降单元、抗振稳定单元和操作系统,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磁离合齿轮、传动链条和履带,所述升降单元由强力张紧器和空气悬挂系统组成,所述抗振稳定单元包括抗振拉杆,所述抗振拉杆设置在所述履带的内外两侧,所述操作系统包括轮式机动车辆的主控微电脑控制板。本实用新型的轮式机动车辆腹式升降防滑履带装置,使车辆在雨、雪、冰等特殊路况可以有效提升行驶和制动的防滑性能,同时设置在车辆腹底,使用方便,可根据需要随时启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辆的辅助安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轮式机动车辆(在雨、雪、冰等路况行驶与制动的)腹式升降防滑履带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现有轮式机动车辆,包括新能源车辆、智能智控技术等车辆都是由传动系统、制动系统通过车轮轮胎与地面产生摩擦力实现行驶与制动的目的。车轮的滑动摩擦力 f的大小来自车重力在垂直接触面的分力 N 和轮胎与接触面的摩擦系数μ(f =μN),摩擦系数是由车轮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大小和它们表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而轮毂轮胎的弧形结构特点使轮胎的垂直受力点与地面摩擦面积非常有限,以常见越野车为例,每个轮胎接触地面有效面积约 100×215(mm2)。当遇到雨雪季在雨水、积雪、结冰的路面上行驶其摩擦力大大降低,行驶与制动打滑现象十分严重,甚至完全失灵,直接导致驾乘失控,造成的交通伤亡事故比比皆是。
十次事故九次快,皆因不能有效制动。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十万人,全世界死亡人数百万以上。随着汽车拥有量急聚增长,伤亡事故更加惊人。因此,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能和有效制动性能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现有欧美一些国家的针对性技术,所研制的雪地专用汽车小型履带,其特点是当冬季雪地出行之前,先把原车车轮拆卸,再把小型履带整体装置安装上去,再进行调试才能行驶。另有在原有车轮上安装雪橇式小型履带装置,如此装备在实际应用中十分不便,更不便于随车携带,局限性强,不便于普及使用。市场上现有的各种防滑链是由合成塑料等材质制作的,其使用寿命很短有效防滑性能也不够理想而且需要按需安装,金属防滑铁链对轮胎与路面损害严重,拆卸、安装、携带更是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式机动车辆腹式升降防滑履带装置,使车辆在雨、雪、冰等特殊路况可以有效提升行驶和制动的防滑性能,同时设置在车辆腹底,使用方便,可根据需要随时启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轮式机动车辆腹式升降防滑履带装置,所述防滑制动履带装置设有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轮式机动车体腹部的两侧左右车架主梁上;
所述防滑制动履带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升降单元、抗振稳定单元和操作系统,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磁离合齿轮、传动链条和履带,所述电磁离合齿轮与所述轮式机动车本体的后驱动半轴驱动连接,电磁离合齿轮通过传动链条与所述履带主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履带主动齿轮的轮轴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轮式机动车本体腹部车架外侧,所述履带为FT-YL360 履带总成;
所述升降单元由强力张紧器和空气悬挂系统组成,所述强力张紧器的固定端通过固定片固定在所述轮式机动车本体腹部车架外侧,张紧端与所述履带诱导齿轮的轮轴连接,所述空气悬挂系统的空气减震器的下端与所述履带的承重升降轮的轮轴连接;
所述抗振稳定单元包括抗振拉杆,所述抗振拉杆设置在所述履带的内外两侧,外侧抗振拉杆一端连接所述升降单元,另一端连接在履带承重升降轮连接件上,内侧抗振拉杆设有两个,相对设置,一端分别活动连接在车本体腹部的前后车架上,另一端均连接在承重升降轮的连接件上;
所述操作系统包括轮式机动车辆的主控微电脑控制板,所述主控微电脑控制板与所述空气悬挂系统控制连接,主控微电脑控制板与所述电磁离合齿轮的电磁离合阀控制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侧抗振拉杆为一连杆,其一端与所述强力张紧器的张紧端铰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履带升降承重轮的连接件上。
优选的,所述外侧抗振拉杆为一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固定片上,伸缩端连接在所述履带升降承重轮的连接件上。
优选的,所述空气悬挂系统包括 3 组空气悬挂。
优选的,所述传动链条外部设有链条护盖,对链条进行防护。
以上轮式机动车辆的主控微电脑控制板和空气悬挂系统均使用的现有技术,根据实际情况,空气悬挂系统还可以替换为液悬挂系统和电磁悬挂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轮式机动车辆腹式升降防滑履带装置,安装在车辆腹部底盘左右车架,车辆行驶中遇到雨雪、冰、泥泞、湿滑、坡道等路况时,在主驾工作台可随时操控电脑控制面板选择键启动装置使安装在履带一体的空气悬挂系统充气工作,空气弹簧延伸促使履带升降轮下降,履带与地面形成约大于驱动轮胎 3~5 倍的摩擦受力面(约(200×500)mm2×2),从而有效提升车辆在雨、雪、冰等湿滑路面摩擦力、坡道攀爬力和制动力,等速情况下摩擦攀爬力提升约 30%以上,有效制动距离缩短约 50%以上。根据路况需要通过空气悬挂使履带承重轮重力调整加大履带摩擦力,亦可调整为与驱动轮胎同步助力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轮式机动辆腹式升降防滑履带装置,其有益效果如下:
①有效提升车辆在雨、雪、冰、泥、沙等路面行驶和制动的防滑性能,提高了车辆行驶全路况的越野性能和自救性能。
②自动升降履带其防滑性大大优于现有各种防滑链及其安装、拆卸的不便。
③车辆行驶中(驱动)轮胎出现故障,可随时起动升降履带装置(使故障轮胎不受碾压)继续正常行驶,避免了长时间占道更换轮胎影响交通及其带来的安全风险。
④在雨雪路况能够更加有效的平稳的缩短制动距离,每缩短一米制动距离将挽救更多无故者的生命(尤适用于校车、长途客运等车辆)。
⑤提高车辆能效比,节能减耗(减少打滑状态轮胎恶性磨损及相关件耗损)。
⑥坡道驻车时辅助防溜车功能。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非工作状态安装示意图;
图 4 为本实用新具体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使用一组空气悬挂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式机动车本体;2-防滑制动履带装置;3-电磁离合齿轮;4-传动链条;5-履带;6-后驱动半轴;7-履带主动齿轮;8-固定件;9-履带承重升降轮;10-履带诱导齿轮;11-强力张紧器;12-抗振拉杆;121-外抗振拉杆;122-内抗振拉杆;13-车架;14-连接件;15-固定片;16-主控微电脑控制板;17-空气悬挂系统;18-空气减震器;19-链条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 1-图 2 所示,一种轮式机动车辆腹式升降防滑履带装置,包括轮式机动车本体 1 和防滑制动履带装置 2、所述防滑制动履带装置2 设有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轮式机动车体 1 腹部的两侧;所述防滑制动履带装置 2 包括驱动单元、升降单元、抗振稳定单元和操作系统,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磁离合齿轮 3、传动链条 4 和履带 5,所述电磁离合齿轮 3 与所述轮式机动车本体 1 的后驱动半轴 6驱动连接,电磁离合齿轮 3 通过传动链条 4 与所述履带主动齿轮 7 传动连接,所述履带主动齿轮 7 的轮轴通过固定件 8 固定在所述轮式机动车本体 1 腹部的外侧,所述履带 5 为FT-YL360 履带总成。
所述升降单元由强力张紧器11和空气悬挂系统17组成,所述强力张紧器11的固定端通过固定片15固定在所述轮式机动车本体1腹部车架外侧,张紧端与所述履带诱导齿轮10的轮轴连接,所述空气悬挂系统17的空气减震器18的下端与所述履带承重升降轮9的轮轴连接。
所述抗振稳定单元包括抗振拉杆12,所述抗振拉杆12设置在所述履带5的内外两侧,外侧抗振拉杆121一端连接所述升降单元,另一端连接在履带承重升降轮9的连接件14上,内侧抗振拉杆122设有两个,相对设置,一端分别活动连接在车本体1腹部的前后车架上,另一端均连接在履带承重升降轮9之间的连接件14上。
所述操作系统包括轮式机动车辆的主控微电脑控制板16,所述主控微电脑控制板16与所述空气悬挂系统17控制连接,主控微电脑控制板16与所述电磁离合齿轮3的电磁离合阀控制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外侧抗振拉杆121为一连杆,其一端与所述强力张紧器11的张紧端铰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履带升降承重轮9的连接件14上,适用于底盘空间较小的车型,如轿车。
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外侧抗振拉杆121为一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固定片15上,伸缩端连接在所述履带升降承重轮9的连接件14上,适用于底盘空间较大的车型。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链条外部设有链条护盖 19,对传动链条进行防护。
具体实施时,如图 3-5 所示,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轮式机动车辆腹式升降防滑履带装置,通过主控微电脑控制板 16 上选择功能键开启,控制空气悬挂系统 17 的气囊充气膨胀延伸使履带承重升降轮9下落,同时主控微电脑控制板 16 控制电磁离合齿轮3上电磁离合阀打开,在后驱动半轴6上安装的电磁离合齿轮3开始工作,通过传动链条4带动履带主动齿轮7实现履带与电磁离合齿轮3同速同步工作,履带承重升降轮9开始下落过程中,电磁离合齿轮3与后传动半轴6开始同步工作带动履带5运转,使行驶过程中履带5平稳落地进入工作状态。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气囊充气的多少从而调节承重升降轮的承重力,进而调节履带承重升降轮 9 与地面摩擦力,满足路况需要,例如设置三个档位进行调节,在行驶过程中,通过抗振稳定单元中抗振拉杆12的作用,内抗振拉杆122和外抗振拉杆121多角度起到抗振作用,不影响车的舒适性。
不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轮式机动车辆腹式升降防滑履带装置时,通过主控微电脑控制板 16 上选择功能键关闭,通过空气悬挂系统 17的增压泵使空气悬挂气囊气体排出返回储液瓶,悬挂气囊收缩,使连结空气悬挂的履带承重升降轮 9 抬离地面,同时履带诱导齿轮 10 随强力张紧器 11 自动前移回位,使履带承重升降轮 9 与履带主动齿轮 7、履带诱导齿轮 10 同一水平高度,隐藏于装饰防护罩内,达到既不影响正常路况行驶,也不影响外观之目的。
Claims (5)
1.一种轮式机动车辆腹式升降防滑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滑制动履带装置设有两组,分别设置在轮式机动车体腹部的两侧左右车架主梁上;
所述防滑制动履带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升降单元、抗振稳定单元和操作系统,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磁离合齿轮、传动链条和履带,所述电磁离合齿轮与轮式机动车本体的后驱动半轴驱动连接,电磁离合齿轮通过传动链条与履带主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履带主动齿轮的轮轴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轮式机动车本体腹部车架外侧,所述履带为FT-YL360 履带总成;
所述升降单元由强力张紧器和空气悬挂系统组成,所述强力张紧器的固定端通过固定片固定在所述轮式机动车本体腹部车架外侧,张紧端与履带诱导齿轮的轮轴连接,所述空气悬挂系统的空气减震器的下端与所述履带的承重升降轮的轮轴连接;
所述抗振稳定单元包括抗振拉杆,所述抗振拉杆设置在所述履带的内外两侧,外侧抗振拉杆一端连接所述升降单元,另一端连接在履带承重升降轮连接件上,内侧抗振拉杆设有两个,相对设置,一端分别活动连接在车本体腹部的前后车架上,另一端均连接在承重升降轮的连接件上;
所述操作系统包括轮式机动车辆的主控微电脑控制板,所述主控微电脑控制板与所述空气悬挂系统控制连接,主控微电脑控制板与所述电磁离合齿轮的电磁离合阀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机动车辆腹式升降防滑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抗振拉杆为一连杆,其一端与所述强力张紧器的张紧端铰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履带升降承重轮的连接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机动车辆腹式升降防滑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抗振拉杆为一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固定片上,伸缩端连接在所述履带升降承重轮的连接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机动车辆腹式升降防滑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悬挂系统包括 3 组空气悬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机动车辆腹式升降防滑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链条外部设有链条护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87699.4U CN212313707U (zh) | 2020-04-29 | 2020-04-29 | 一种轮式机动车辆腹式升降防滑履带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87699.4U CN212313707U (zh) | 2020-04-29 | 2020-04-29 | 一种轮式机动车辆腹式升降防滑履带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313707U true CN212313707U (zh) | 2021-01-08 |
Family
ID=74032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687699.4U Active CN212313707U (zh) | 2020-04-29 | 2020-04-29 | 一种轮式机动车辆腹式升降防滑履带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31370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33819A (zh) * | 2022-04-27 | 2022-06-17 | 吉林大学 | 履带行走装置 |
CN116873144A (zh) * | 2023-08-08 | 2023-10-13 | 安徽祥东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船舶铸件表面处理设备 |
-
2020
- 2020-04-29 CN CN202020687699.4U patent/CN21231370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33819A (zh) * | 2022-04-27 | 2022-06-17 | 吉林大学 | 履带行走装置 |
CN114633819B (zh) * | 2022-04-27 | 2023-02-03 | 吉林大学 | 履带行走装置 |
CN116873144A (zh) * | 2023-08-08 | 2023-10-13 | 安徽祥东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船舶铸件表面处理设备 |
CN116873144B (zh) * | 2023-08-08 | 2024-03-15 | 安徽祥东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船舶铸件表面处理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313707U (zh) | 一种轮式机动车辆腹式升降防滑履带装置 | |
CN204820982U (zh) | 一种汽车便捷式陷坑自救脱困器 | |
CN105437858B (zh) | 一种汽车冰雪路面防滑装置 | |
CN102837560A (zh) | 车用防滑轮盘 | |
CN109291750B (zh) | 采用复用动力的轮式车辆助推系统、含有该助推系统的底盘结构和汽车 | |
CN203793057U (zh) | 三角履带轮防滑装置 | |
CN201592635U (zh) | 履带式汽车防滑装置 | |
CN207549882U (zh) | 船形履带机构总成 | |
CN201254169Y (zh) | 机动车爬坡防溜制动装置 | |
CN205801074U (zh) | 一种自力救助汽车 | |
RU2474510C2 (ru) | Способ повышения проходимости автомобил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 |
CN206374469U (zh) | 一种交通工具用防滑车轮 | |
CN214565246U (zh) | 一种用于牵引挂车防滑支撑系统 | |
CN1847037A (zh) | 轮胎履带双功能机动车 | |
CN212828298U (zh) | 一种小型汽车加强制动性能装置 | |
CN203996519U (zh) | 后轮为履带轮的雪地车 | |
CN209921280U (zh) | 一种客车防滑防撞装置 | |
CN202764591U (zh) | 车用防滑轮盘 | |
CN101844488B (zh) | 框毂一体、轮履合一的车轮 | |
CN2548863Y (zh) | 一种汽车制动失控保护装置 | |
CN202593177U (zh) | 一种车辆防滑装置 | |
CN207931372U (zh) | 一种可调节片式轮胎夹持脱困器 | |
CN87204184U (zh) | 汽车防滑自救器 | |
CN103935411A (zh) | 履带轮总成 | |
CN213625056U (zh) | 一种市政道路工程设计防滑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