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5963U - 一种散热装置及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装置及逆变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305963U CN212305963U CN202021024499.7U CN202021024499U CN212305963U CN 212305963 U CN212305963 U CN 212305963U CN 202021024499 U CN202021024499 U CN 202021024499U CN 212305963 U CN212305963 U CN 2123059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dissipation
- heat
- air
- box body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0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及逆变器,其中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翅片和基板,所述散热器连接于逆变器的箱体上,所述散热器的基板插入所述箱体内,散热翅片部分置于所述箱体外;风腔罩,所述风腔罩罩设于所述箱体上,所述风腔罩和所述箱体之间设有散热腔,所述散热翅片置于所述散热腔内,所述风腔罩上开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通过所述散热腔相连通;散热支架,所述散热支架连接于所述箱体上,所述箱体通过所述散热支架与外界部件间隔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高,能有效降低逆变器的内部温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逆变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清洁能源的利用也越来越广泛。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的太阳能,因其能量大、获取容易,已被广泛用于发电领域。由于太阳能电池板直接产生的电能为直流电,必须要经过逆变器转化成交流电后才能并入输电系统得以应用。
目前,由于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越来越大,所需要的逆变器的功率也越来越大,这给逆变器的散热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太阳能发电所用的逆变器均在户外工作,为了防止风沙、雨水等的侵蚀,太阳能逆变器均为密封设计,内部的热量通常是通过箱体向外进行传递,但是随着逆变器功率的不断增大,通过箱体散热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大功率逆变器的散热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高,能有效降低逆变器的内部温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装置,用于对逆变器进行散热,包括: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翅片和基板,所述散热器连接于逆变器的箱体上,所述基板插入所述箱体内,所述散热翅片部分置于所述箱体外;
风腔罩,所述风腔罩罩设于所述箱体上,所述风腔罩和所述箱体之间设有散热腔,所述散热翅片置于所述散热腔内,所述风腔罩上开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通过所述散热腔相连通;
散热支架,所述散热支架连接于所述箱体上,所述箱体通过所述散热支架与外界部件间隔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连接于所述风腔罩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风机用于使外界空气通入所述散热腔。
作为优选,所述风机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风机间隔设置于所述风腔罩内。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翅片连接于所述基板的一个侧面,所述基板的另一侧面连接于所述箱体内的发热器件上。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翅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翅片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箱体、所述风腔罩和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翅片共同形成散热子腔。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子腔的延伸方向设置为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的朝向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口上设置有过滤网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风腔罩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排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二侧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风腔罩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上开设有所述排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该逆变器的散热能力较强。
为达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逆变器,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用于对逆变器进行散热,该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风腔罩和散热支架,散热器连接于逆变器的箱体上,散热器的基板插入箱体内,散热翅片部分置于箱体外,逆变器内部产生的热量能够直接传递至散热翅片上,通过散热翅片传递至箱体外,使得逆变器箱体内的热量能够快速传递至箱体外,便于逆变器的散热。风腔罩罩设于箱体上,且风腔罩与箱体之间设有散热腔,风腔罩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通过散热腔相连通,使得外界空气能够从进风口通入散热腔中,在散热腔中与散热翅片进行热量交换后,携带有热量的空气能够从出风口排出。散热支架连接于箱体上,箱体通过散热支架与外界部件间隔连接,使得外界空气能够从外界部件与箱体之间的间隙流过,使得外界空气能够带走箱体上的部分热量,有利于降低逆变器箱体的温度。通过上述结构,该散热装置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逆变器箱体内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翅片直接传递至箱体外与散热腔中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而散失,能有效降低逆变器的内部温度,满足大功率逆变器的散热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去掉风腔罩的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逆变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散热器;11、散热翅片;12、第一散热器;13、第二散热器;
2、风腔罩;21、进风口;22、排风口;
3、散热支架;
4、风机;
100、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用于对逆变器进行散热,如图1所示,该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1,散热器1包括散热翅片11和基板,散热器1连接于逆变器的箱体100上,散热器1的基板插入箱体100内,散热翅片11部分置于箱体100外,散热器1置于逆变器箱体100内的部分能够吸收和传递逆变器内的热量,使得逆变器箱体100内的热量能够直接通过散热翅片11导出至箱体100外进行散失,有利于提高逆变器箱体100内热量的扩散速度。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散热装置还包括风腔罩2,风腔罩2罩设于箱体100上,且风腔罩2和箱体100之间设有散热腔,箱体100外的散热翅片11均置于散热腔内。具体地,风腔罩2上开设有进风口21和排风口22,进风口21和排风口22通过散热腔相连通,进风口21用于外界空气通入散热腔中,排风口22用于使散热腔内的空气排出至外界空气中。当外界空气从进风口21进入散热腔中后,散热翅片11与散热腔中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使得逆变器箱体100内的热量快速传递至散热腔中的空气中,最终使得热量能够随散热腔中的空气排出至外界,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高,能有效降低逆变器的内部温度,满足大功率逆变器的散热要求。优选地,进风口21上设置有过滤网状结构,过滤网状结构能够对通过进风口21的空气进行过滤,防止飞絮等杂质进入通风腔,有利于防止散热腔发生堵塞而影响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
优选地,该散热装置还包括风机4,风机4连接于风腔罩2内,且位于进风口21处,能够强制外界空气从进风口21通入散热腔中,提高散热腔中的空气流动速度,有利于提高空气带走散热翅片11上的热量的速度,提高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更为优选地,风机4设有多个,多个风机4间隔设置于风腔罩2内,且沿进风口2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利于使散热腔中通过的气流分布均匀,保证散热腔中温度的一致性。进一步地,风机4设为轴流风机,便于通过调节风机4的出风口的朝向来改变散热腔中的气流流向。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翅片11设有多个,多个散热翅片11平行间隔设置,箱体100、风腔罩2和相邻两个散热翅片11共同形成散热子腔,使得气流能够从散热子腔中流过,增大了空气与散热翅片11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散热翅片11向散热腔中传递热量的速度。优选地,散热子腔的延伸方向设置为与风机4的出风口朝向一致,有利于减小气流流过散热子腔所受的阻力,有利于保证气流顺畅通过。
优选地,散热翅片11连接于基板的一个侧面上,基板位于箱体100内,基板能够增大散热器位于箱体100内的面积,有利于箱体100内的热量向散热器传递,便于箱体100内的热量向外扩散。更为优选地,基板的远离散热翅片11的侧面连接于箱体100内的发热器件上,使得发热器件的热量能够直接传递到基板上,再通过基板传递至散热翅片11上,有利于提高发热器件的热量的扩散速度,提高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能有效降低逆变器的内部温度。
优选地,风腔罩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可拆卸地连接于箱体100上,进风口21开设于第一侧板上,排风口22开设于第二侧板上,使得进风口21和排风口22相对设置,使得从进风口21进入散热腔中的空气能够快速从排风口22排出,提高散热腔中空气循环的速度,保证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更为优选地,风腔罩2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可拆卸地连接于箱体100上,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上均开设有排风口22,使得排风口22设有多个,从而使散热腔中换热后的空气能够从多个排风口22排出,有利于使散热腔中空气顺畅排出,提高散热腔中空气的流动性,提高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风腔罩2还包括第五侧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分别连接于第五侧板的四周且首尾相连共同形成风腔罩2。优选地,第五侧板设置为与箱体100平行,有利于保证散热子腔的横截面形状不发生变化,有利于使气流在散热子腔中均匀流动,保证散热翅片11上的热量能够均匀地向散热子腔中的空气传递。
优选地,散热器1包括第一散热器12和第二散热器13,第一散热器12和第二散热器13的散热翅片11均置于风腔罩2内,第一散热器12的基板连接于发热器件中的逆变模块,使得第一散热器12主要对逆变模块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第二散热器13连接于发热器件中的升压模块,使得第二散热器13主要对升压模块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有利于提高散热器1的散热效率。优选地,第二散热器13设有多个,多个第二散热器13间隔设置,具体地,第二散热器13设有三个,三个第二散热器13呈一列排布,使得第二散热器13均匀布置于升压模块上。值得说明的是,第一散热器12设有一个,第一散热器12将逆变模块完全覆盖,有利于第一散热器12将逆变模块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出来进行散失。
在本实施例中,该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支架3,散热支架3连接于箱体100上,箱体100通过散热支架3与外界部件间隔连接,使得外界空气能够从外界部件与箱体100之间的间隙流过,使得外界空气能够带走箱体100上的部分热量,有利于降低逆变器箱体100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逆变器,该逆变器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散热装置,使得该逆变器具有较强的散热能力,有助于提高逆变器可配置的功率。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散热装置,用于对逆变器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器(1),所述散热器(1)包括散热翅片(11)和基板,所述散热器(1)连接于所述逆变器的箱体(100)上,所述基板插入所述箱体(100)内,所述散热翅片(11)部分置于所述箱体(100)外;
风腔罩(2),所述风腔罩(2)罩设于所述箱体(100)上,所述风腔罩(2)和所述箱体(100)之间设有散热腔,所述散热翅片(11)置于所述散热腔内,所述风腔罩(2)上开设有进风口(21)和排风口(22),所述进风口(21)和所述排风口(22)通过所述散热腔相连通;
散热支架(3),所述散热支架(3)连接于所述箱体(100)上,所述箱体(100)通过所述散热支架(3)与外界部件间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4),所述风机(4)连接于所述风腔罩(2)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21)处,所述风机(4)用于使外界空气通入所述散热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4)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风机(4)间隔设置于所述风腔罩(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11)连接于所述基板的一个侧面,所述基板的另一侧面连接于所述箱体(100)内的发热器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1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翅片(11)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箱体(100)、所述风腔罩(2)和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翅片(11)共同形成散热子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子腔的延伸方向设置为与所述风机(4)的出风口的朝向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1)上设置有过滤网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腔罩(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进风口(21)开设于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排风口(22)开设于所述第二侧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腔罩(2)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上均开设有所述排风口(22)。
10.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24499.7U CN212305963U (zh) | 2020-06-05 | 2020-06-05 | 一种散热装置及逆变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24499.7U CN212305963U (zh) | 2020-06-05 | 2020-06-05 | 一种散热装置及逆变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305963U true CN212305963U (zh) | 2021-01-05 |
Family
ID=73940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024499.7U Active CN212305963U (zh) | 2020-06-05 | 2020-06-05 | 一种散热装置及逆变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30596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93410A (zh) * | 2022-04-25 | 2022-07-26 | 太仓陶氏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逆变器大功率风冷水冷复合散热器 |
CN115315164A (zh) * | 2022-09-29 | 2022-11-08 | 杭州蓝海拓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的电力整流器 |
-
2020
- 2020-06-05 CN CN202021024499.7U patent/CN21230596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93410A (zh) * | 2022-04-25 | 2022-07-26 | 太仓陶氏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逆变器大功率风冷水冷复合散热器 |
CN114793410B (zh) * | 2022-04-25 | 2023-11-24 | 太仓陶氏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逆变器大功率风冷水冷复合散热器 |
CN115315164A (zh) * | 2022-09-29 | 2022-11-08 | 杭州蓝海拓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的电力整流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305963U (zh) | 一种散热装置及逆变器 | |
CN109638379A (zh) | 储能模组用逆流式双风道冷却系统 | |
CN106659064A (zh) | 一种换热器及使用该换热器的充电机机柜及充电机 | |
CN217825775U (zh) | 充电设备 | |
CN211378618U (zh) | 一种用于风冷散热器的翅片结构 | |
CN219959153U (zh) | 风冷式电池包及包括该风冷式电池包的储能系统 | |
CN210246619U (zh) | 机柜散热结构及交流直流变换装置 | |
CN209626372U (zh) | 储能模组用逆流式双风道冷却系统 | |
CN217427997U (zh) | 三电平模组、三电平模组组件及变流器 | |
CN217444376U (zh) | 一种散热底板、功率模块、电子设备以及车辆 | |
CN217363658U (zh) | 一种复合式散热的逆变器散热器 | |
CN212305962U (zh) | 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及逆变器 | |
CN209594132U (zh) | 一种液冷式充电电源散热装置、充电电源 | |
CN209329098U (zh) |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上的微通道式冷却装置 | |
CN102158052A (zh) | 基于热管散热器大功率电力变换装置的通风结构 | |
CN222315223U (zh) | 一种具有风冷水冷的抽风式汽车发动机散热器 | |
CN112398311A (zh) | 一种多模块串并联功率变换器装置 | |
CN219735670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 | |
CN218844421U (zh) | 一种新能源增程系统用发动机冷却机构 | |
CN222619868U (zh) | 一种电池室储能电池簇风冷散热装置 | |
CN210694736U (zh) | 一种uv电子电源散热结构 | |
CN222673954U (zh) | 散热充电器 | |
CN221203121U (zh) | 一种钨铜合金散热片 | |
CN215868895U (zh) | 电抗器散热装置及逆变器 | |
CN213937755U (zh) | 一种逆变器的散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