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55999U - 投影屏幕 - Google Patents
投影屏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255999U CN212255999U CN202020876290.7U CN202020876290U CN212255999U CN 212255999 U CN212255999 U CN 212255999U CN 202020876290 U CN202020876290 U CN 202020876290U CN 212255999 U CN212255999 U CN 2122559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ea
- region
- holes
- sound
- bon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屏幕,包括第一幕布、第二幕布和粘结胶带。第一幕布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透声区和第一粘结区,第一透声区开设多个第一通孔,第一粘结区开设多个第一盲孔;第二幕布包括相连接的第二透声区和第二粘结区,第二透声区开设多个第二通孔,第二粘结区开设多个第二盲孔,第二粘结区与第一粘结区相邻;粘结胶带贴合于第二粘结区和第一粘结区,以连结第一幕布和第二幕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投影屏幕通过在第一粘结区开设多个第一盲孔、第二粘结区开设多个第二盲孔,实现了投影屏幕亮度的一致,提升投影屏幕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投影屏幕。
背景技术
在影院设置中,为了得到环绕立体声效果,通常要在投影屏幕背后放置若干音箱,使得观众可以在观看画面时,听到不同方向的声音,有身临其境的体验。传统电影屏幕需要在屏幕上加工透声孔以得到较好的透声效果。由于电影屏幕的尺寸都比较大(例如50平方米以上),在完整尺寸的电影屏幕上加工透声孔十分困难,所以通常选择先在片材或者窄宽幅卷材上打孔,之后把拥有透声孔的片材拼接成完整屏幕。
市场上现有的电影屏幕通常在拼接缝隙后使用屏幕拼接胶带,并通过UV胶 /热固胶等进行粘接。这样会导致拼接处的亮度比周围高,在观影中会看到屏幕周期性的亮痕,屏幕的显示效果有待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影屏幕,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屏幕,包括第一幕布、第二幕布和粘结胶带。第一幕布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透声区和第一粘结区,第一透声区开设多个第一通孔,第一粘结区开设多个第一盲孔;第二幕布包括相连接的第二透声区和第二粘结区,第二透声区开设多个第二通孔,第二粘结区开设多个第二盲孔,第二粘结区与第一粘结区相邻;粘结胶带贴合于第二粘结区和第一粘结区,以连结第一幕布和第二幕布。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粘结区的开孔率为第一透声区的开孔率的95%- 105%,第二粘结区的开孔率为第二透声区的开孔率的95%-10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粘结区、第一透声区、第二粘结区和第二透声区的开孔率均为0.1%-1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粘结区、第一透声区、第二粘结区和第二透声区的开孔率相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盲孔的孔径等于第二盲孔的孔径,第一通孔的孔径等于第二通孔的孔径,第一盲孔的孔径小于第一通孔的孔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第一盲孔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第二盲孔之间的间距,相邻两个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第二通孔之间的间距,相邻两个第一盲孔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两个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第一盲孔的深度等于第二盲孔的深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幕布包括相背的第一外表面和第一内表面,第二幕布包括相背的第二外表面和第二内表面,粘结胶带贴合于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多个第一盲孔暴露于第一外表面,多个第二盲孔暴露于第二外表面,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共面,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共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幕布包括叠置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一基底层,第一盲孔包括金属穿孔段和基底盲孔段,金属穿孔段穿透第一金属层,基底盲孔段不穿透第一基底层,金属穿孔段的孔径值为定值,基底盲孔段的孔径值为变化值,且金属穿孔段孔径值小于基底盲孔段的最大孔径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幕布和第二幕布之间存在拼缝,第一粘结区包括第一弯折区和第一平整区,第二粘结区包括第二弯折区和第二平整区,第一弯折区和第二弯折区分别位于拼缝的两侧,并且均向远离粘结胶带的方向凸出,第一弯折区的开孔率小于第一平整区的开孔率,第二弯折区的开孔率小于第二平整区的开孔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透声区的面积大于第一粘结区的面积,第二透声区的面积大于第二粘结区的面积,第一粘结区的面积等于第二粘结区的面积;多个第一盲孔规则排列于第一粘结区,第二盲孔规则排列于第二粘结区;多个第一通孔规则排列于第一透声区,多个第二通孔规则排列于第二透声区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投影屏幕通过在第一粘结区开设多个第一盲孔、第二粘结区开设多个第二盲孔,实现了投影屏幕亮度的一致,提升投影屏幕的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投影屏幕的拼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投影屏幕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投影屏幕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投影屏幕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投影屏幕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盲孔率为4%时的孔直径和孔个数对应关系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通孔的一种开孔方式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通孔的另一种开孔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传统电影屏幕为了做到透声,有的选择多孔隙纤维材料,不用额外穿孔即可得到较好的透声效果;或者使用PVC等热塑性较好的材料,在片材上先行制作透声孔,再通过热熔接的方式制作成完整的屏幕。这些屏幕材料,都可以实现比较好的透声效果,但是在与偏振式3D投影机配合时,需要在材料上镀金属反射层,保偏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弹性模量更加高的材料被用于制作电影屏幕,例如选用PET或者PC等材料,在其表面制作尺寸变化远大于光线波长的微结构,再随型镀金属膜,使得保持光线偏折性的效果好,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屏幕亮度。但是这种技术的材料非常致密,即使厚度很薄,对高频声音的透过率也不好,于是需要在屏幕上加工透声孔。如图1所示,由于电影屏幕的尺寸都比较大(例如50平方米以上),在完整尺寸的电影屏幕上加工透声孔十分困难,所以通常选择先在片材或者窄宽幅卷材上打孔,之后把拥有透声孔的片材拼接成完整屏幕。
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及多种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屏幕1,包括第一幕布 10、第二幕布20和粘结胶带30。第一幕布1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透声区11和第一粘结区12,第一透声区11开设多个第一通孔111,第一粘结区12开设多个第一盲孔121;第二幕布20包括相连接的第二透声区21和第二粘结区22,第二透声区21开设多个第二通孔211,第二粘结区22开设多个第二盲孔221,第二粘结区22与第一粘结区12相邻;粘结胶带30贴合于第二粘结区22和第一粘结区12,以连结第一幕布10和第二幕布20。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投影屏幕1可以是电影院的屏幕,可以是通过先加工出第一幕布10和第二幕布20,然后在将第一幕布10和第二幕布20进行拼接,拼接方式可以是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粘结胶带30进行粘结。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投影屏幕1还可以包括第三幕布、第四幕布或者更多幕布,多块幕布之间均可以通过粘结胶带30进行粘结。第一幕布10和第二幕布20之间存在拼缝40。
请继续参阅图3,第一幕布10包括相背的第一外表面13和第一内表面14,第二幕布20包括相背的第二外表面23和第二内表面24。其中第一外表面13和第二外表面23均为投影屏幕1的显示面。多个第一盲孔121自13向14方向开设,即多个121暴露于第一外表面13。多个221自23向24方向开设,即多个 24暴露于第二外表面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表面13和第二外表面23共面,第一内表面14和第二内表面24共面,也就是说,第一幕布10和第二幕布20的厚度相同,且两者平齐,这样可以消除由于显示面的不平整导致的画面变形等现象。
粘结胶带30贴合于第一内表面14和第二内表面24,以将第一幕布10和第二幕布2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粘结胶带30可以是普通的透明胶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UV胶或者热固胶等将第一幕布10和第二幕布20连接。
本实施例的投影屏幕1通过在第一幕布10和第二幕布20用激光制作均匀排布的圆孔,用来提高高频声音的透过率,高频声音的透过率和开孔率相关。开孔率定义为:
上述等式中η表示开孔率,B表示孔的数量,r表示孔径,D表示开孔区域的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声区11的面积大于第一粘结区12的面积,第二透声区21的面积大于第二粘结区22的面积,第一粘结区12的面积等于第二粘结区22的面积。粘结胶带30粘结在第一幕布10和第二幕布20之间,并覆盖拼缝40。
第一粘结区12的开孔率定义为第一盲孔率,第二粘结区22的开孔率定义为第二盲孔率。其中第一盲孔率满足:
第二盲孔率满足:
其中,B1为第一盲孔121的数量,r1为第一盲孔121的半径,Db1为第一粘结区 12的面积;B2为第二盲孔221的数量,r2为第二盲孔221的半径,Db2为第二粘结区22的面积。具体的,r1可以指的是多个第一盲孔121暴露在第一外表面13 的平均半径;r2可以指的是多个第二盲孔221暴露在第二外表面23的平均半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盲孔率可以基本相当于第二盲孔率,例如第一盲孔率可以为第二盲孔率的95%-105%。这样使得第一粘结区12和第二粘结区22的亮度一致,提高了投影屏幕1的显示效果。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盲孔率和第二盲孔率均可以在0.1%-1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盲孔121可以规则排列于第一粘结区12,多个第二盲孔221可以规则排列于第二粘结区22。相邻两个第一盲孔121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第二盲孔221之间的间距。作为一种示例,相邻两个第一盲孔121 之间的间距为0.22mm。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盲孔121可以矩形阵列设置于第一粘结区12,多个第二盲孔221也可以矩形阵列设置于第二粘结区2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盲孔121和多个第二盲孔221也可以以其它方式规则排列。
请参阅图2、图4和图5,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粘结区12的多个第一盲孔121也可以不均匀排列,即多个第一盲孔121的密度并不均匀分布。具体地,由于投影屏幕1通过拼接形成,因此在某些拼接情形下,第一粘结区12和第二粘结区22(拼接位置)的屏幕会发生弯曲形变,第一粘结区12和第二粘结区 22至少部分向远离粘结胶带30的方向凸出。例如,两块幕布之间相互挤压导致的弯曲变形等,从而导致投影反射光线的主方向发生改变,此时正面观影的观众会觉得投影屏幕1的亮度变低。因此适当降低开孔密度,或者减小开孔直径,从而减小第一盲孔121或第二盲孔221的占空比。
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粘结区12包括第一弯折区 123和第一平整区125,第二粘结区22包括第二弯折区223和第二平整区225,第一弯折区123和第二弯折区223分别位于拼缝40的两侧,并且均向远离粘结胶带30的方向凸出。此时正面观影的观众会觉得第一弯折区123和第二弯折区 223的亮度相交于其他区域更低,因此,可以将第一弯折区123的开孔率设置为小于第一平整区125的开孔率,第二弯折区223的开孔率设置为小于第二平整区225的开孔率。第一弯折区123和第二弯折区223可以是规则区域,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区域。
如图5所示,当整个第一粘结区12和整个第二粘结区22均弯折,且各处弯折的曲率相等,定义第一粘结区12的出射光线与观众观看方向夹角为θ,第一盲孔率η'需要满足:
其中η为用户的视角平行于出射光线时,第一盲孔率的大小,可以理解,θ为锐角。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角度越大,则第一盲孔率越大。也就是说,沿远离拼缝40的方向,第一幕布10的开孔率逐渐增加。可以理解,沿远离拼缝40 的方向,第二幕布20的开孔率也逐渐增加。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盲孔121的孔径可以等于第二盲孔221的孔径,第一盲孔121的孔径可以是0.025mm左右。作为一种示例,第一盲孔率为4%,第一粘结区12的大小为1m2。根据上述公式,当第一盲孔121的孔径为0.1mm,第一盲孔121的个数约为127万个。当第一盲孔121的孔径为0.025mm时,第一盲孔121的个数约为2000万个。也就是说,孔的数量与对应的孔径的大小成反比,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盲孔121的深度可以等于第二盲孔221的深度。可以通过激光进行开孔,作为一种示例,可以使用二氧化碳激光器,工作在射频模式(100Hz以上),激光功率在10W以上,作用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一般在1微秒到100微秒之间。通过精确控制激光光束的光斑,激光可以由投影屏幕1的显示面入射,只去掉表层部分材料,而不打穿整个屏幕。这样设置可以使得第一粘结区12和第二粘结区22的胶水(来自粘结胶带30)无法渗透到显示面,不会影响投影屏幕1的显示。
第一透声区11的开孔率定义为第一通孔率,第二透声区21的开孔率定义为第二通孔率。其中第一通孔率满足:
第二通孔率满足:
其中,T1为第一通孔111的数量,R1为第一通孔111的半径,Dt1为第一透声区 11的面积;T2为第二通孔211的数量,R2为第二通孔211的半径,Dt2为第二透声区21的面积。具体的,R1可以指的是多个第一通孔111暴露在第一外表面13 的平均半径;R2可以指的是多个第二通孔211暴露在第二外表面23的平均半径。
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粘结区12的开孔率为第一透声区11的开孔率的95%-105%,第二粘结区22的开孔率为第二透声区21的开孔率的95%- 105%。也就是说,第一通孔率、第一盲孔率、第二通孔率和第二盲孔率的各数值基本相当,差值很小。这样使得第一粘结区12、第二粘结区22、第一透声区11 和第二透声区21的亮度基本一致,人眼不能察觉到明显的亮度差别,即投影屏幕1各处的亮度一致,提升了用户的观影体验。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粘结区12、第一透声区11、第二粘结区22和第二透声区21的开孔率均为0.1%- 10%。作为一种示例,具体的开孔率可以是0.3%-5%。实际生产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开孔率。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粘结区12、第一透声区11、第二粘结区22和第二透声区21的开孔率可以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1的孔径等于第二通孔211的孔径,第一通孔111的孔径大于第一盲孔121的孔径。其中,“孔径”指的是暴露在第一外表面 13以及第二外表面23的孔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1的孔径可以是 0.1mm左右,大致为第一盲孔121孔径的4倍。根据前述公式,在第一通孔率为 4%,第一透声区11的大小为1m2的条件下,第一通孔111的个数约为127万个,大致为第一盲孔121的数量的1/16。可以通过激光进行开设第一通孔111,可以使用二氧化碳激光器,或者固体激光器等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通孔111可以规则排列于第一透声区11,多个第二通孔211可以规则排列于第二透声区21。相邻两个第一通孔111之间的间距可以等于相邻两个第二通孔211之间的间距。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通孔111可以矩形阵列设置于第一透声区11,多个第二通孔211也可以矩形阵列设置于第二透声区21。相邻两个第一通孔111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两个第一盲孔121之间的间距。作为一种示例,相邻两个第一通孔111之间的间距为0.89mm,大致为相邻两个第一盲孔121之间的间距的四倍。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通孔111和多个第二通孔211也可以以其它方式规则排列。
请参阅图7和图8,从投影屏幕1的厚度方向来看,第一幕布10包括叠置的第一金属层15和第一基底层16,第一金属层15具有第一外表面13,第一基底层16具有第一内表面1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底层16的材质为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质的弹性模量较高,第一金属层15可以通过镀膜的方式镀覆于第一基底层16,通过在第一基底层 16上设置第一金属层15,使得投影屏幕1的保持光线偏折性的效果好,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投影屏幕1的亮度。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金属和非金属的热导率不同,所以激光开孔时,从第一外表面13(第一金属层15)入射和从第一内表面14(第一基底层16)入射,孔的截面形态是不一样的。由于热导率差异,第一基底层16大于激光光斑的面积,也会由于温度超过玻璃化温度Tg而熔融,所以开孔会大于光斑面积。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盲孔121和第一通孔111可以均通过激光加工形成,第一盲孔121包括金属穿孔段1211和基底盲孔段1212,第一通孔111具有金属通孔段1113和基底通孔段1115,金属穿孔段1211和金属通孔段1113均穿透第一金属层15,基底盲孔段1212不穿透第一基底层16,基底通孔段1115穿透第一基底层16。金属穿孔段1211的孔径值为定值,基底盲孔段1212的孔径值为变化值,且金属穿孔段1211孔径值小于基底盲孔段1212的最大孔径值;金属通孔段1113的孔径值为定值,基底通孔段1115的孔径值为变化值,沿着远离金属通孔段1113的方向,基底通孔段1115的孔径值逐渐增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还可以通过机械钻孔形成,基底通孔段1115的孔径值也可以是定值,并且大小与金属通孔段1113的孔径值相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二盲孔221的孔径值变化与第一盲孔121的孔径值变化一致,第二通孔211的孔径值变化与第一通孔111的孔径值变化一致,此处不再叙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计算开孔率时,r1可以指的是多个第一盲孔121暴露在13的平均半径。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 r1也可以存在其它统计方法,例如随机选取第一粘结区12上的1cm2区域,将该区域内的所有第一盲孔121的平均半径作为r1,或者将第一粘结区12分成多块区域,在每个区域内随机选取一个第一盲孔121,然后将多个第一盲孔121的平均半径作为r1。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盲孔121也可以有其它排列方式,例如沿平行于拼缝40的方向线性阵列排布于第一粘结区12,且沿远离拼缝40的方向,相邻两个第一盲孔121之间的间距越小。
在制作本技术方案的投影幕布1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制作:
1.通过表面结构加工、镀膜和开孔工艺后完成第一幕布10和第二幕布20 的加工,其中第一幕布10的开孔工艺包括在第一粘结区12开设多个第一盲孔 121,在第一透声区11开设多个第一通孔111;第二幕布20的开孔工艺包括在第二粘结区22开设多个第二盲孔221,在第二透声区21开设多个第二通孔211。
2.将第一幕布10的第一粘结区12和第二幕布20的第二粘结区22相互靠拢对齐,在第一粘结区12对应的第一内表面14、第二粘结区22对应的第二内表面24上粘贴粘结胶带30,以将第一幕布10和第二幕布20固定连接,即完成投影幕布1的制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投影屏幕1通过在第一粘结区12开设多个第一盲孔121、第二粘结区22开设多个第二盲孔221,实现了投影屏幕1亮度的一致,提升投影屏幕1的显示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幕布,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透声区和第一粘结区,所述第一透声区开设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粘结区开设多个第一盲孔;
第二幕布,包括相连接的第二透声区和第二粘结区,所述第二透声区开设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粘结区开设多个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粘结区与所述第一粘结区相邻;及
粘结胶带,贴合于所述第二粘结区和所述第一粘结区,以连接所述第一幕布和所述第二幕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区的开孔率为所述第一透声区的开孔率的95%-105%,所述第二粘结区的开孔率为所述第二透声区的开孔率的95%-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区、所述第一透声区、所述第二粘结区和所述第二透声区的开孔率均为0.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区、所述第一透声区、所述第二粘结区和所述第二透声区的开孔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盲孔的孔径等于所述第二盲孔的孔径,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一盲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盲孔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盲孔之间的间距,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间距,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盲孔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盲孔的深度等于所述第二盲孔的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幕布包括相背的第一外表面和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二幕布包括相背的第二外表面和第二内表面,所述粘结胶带贴合于所述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内表面,所述多个第一盲孔暴露于所述第一外表面,所述多个第二盲孔暴露于所述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外表面共面,所述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内表面共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幕布包括叠置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一基底层,所述第一盲孔包括金属穿孔段和基底盲孔段,所述金属穿孔段穿透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基底盲孔段不穿透所述第一基底层,所述金属穿孔段的孔径值为定值,所述基底盲孔段的孔径值为变化值,且所述金属穿孔段孔径值小于所述基底盲孔段的最大孔径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幕布和所述第二幕布之间存在拼缝,所述第一粘结区包括第一弯折区和第一平整区,所述第二粘结区包括第二弯折区和第二平整区,所述第一弯折区和所述第二弯折区分别位于所述拼缝的两侧,并且均向远离所述粘结胶带的方向凸出,所述第一弯折区的开孔率小于所述第一平整区的开孔率,所述第二弯折区的开孔率小于所述第二平整区的开孔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声区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粘结区的面积,所述第二透声区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粘结区的面积,所述第一粘结区的面积等于所述第二粘结区的面积;所述多个第一盲孔规则排列于所述第一粘结区,所述第二盲孔规则排列于所述第二粘结区;所述多个第一通孔规则排列于所述第一透声区,所述多个第二通孔规则排列于所述第二透声区。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76290.7U CN212255999U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投影屏幕 |
PCT/CN2021/095321 WO2021233444A1 (zh) | 2020-05-22 | 2021-05-21 | 投影屏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76290.7U CN212255999U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投影屏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255999U true CN212255999U (zh) | 2020-12-29 |
Family
ID=73976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876290.7U Active CN212255999U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投影屏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255999U (zh) |
WO (1) | WO2021233444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233444A1 (zh) * | 2020-05-22 | 2021-11-25 |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投影屏幕 |
WO2022148017A1 (zh) * | 2021-01-05 | 2022-07-14 | 深圳市时代华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拼接式投影银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68533B2 (ja) * | 2004-05-13 | 2010-10-2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背面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 |
CN102741744B (zh) * | 2009-12-01 | 2014-12-24 | 鲁米尼特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显示二维和三维电影的投影银幕及其使用方法 |
JP2012198396A (ja) * | 2011-03-22 | 2012-10-18 | Seiko Epson Corp | スクリーンの製造方法、及び部分スクリーン |
CN202486493U (zh) * | 2012-02-07 | 2012-10-10 | 天津三多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投影幕布 |
CN202938253U (zh) * | 2012-11-19 | 2013-05-15 | 厦门利德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Led基板盲孔形式的装配结构 |
CN110389496A (zh) * | 2018-04-20 | 2019-10-29 |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透声幕及其制造方法 |
CN212255999U (zh) * | 2020-05-22 | 2020-12-29 |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投影屏幕 |
-
2020
- 2020-05-22 CN CN202020876290.7U patent/CN212255999U/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5-21 WO PCT/CN2021/095321 patent/WO202123344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233444A1 (zh) * | 2020-05-22 | 2021-11-25 |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投影屏幕 |
WO2022148017A1 (zh) * | 2021-01-05 | 2022-07-14 | 深圳市时代华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拼接式投影银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233444A1 (zh) | 2021-1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255999U (zh) | 投影屏幕 | |
EP2823352B1 (en) | Light efficient acoustically transmissive front projection screens | |
CN110031928B (zh) | 背光源及显示面板 | |
JP2007502010A (ja) | 表面構造化光学フィルムの積み重ね方法 | |
WO2016088385A1 (ja) | 拡散シート、積層プリズムシートおよび積層光学シート | |
CN208044292U (zh) | 投影幕布 | |
WO2020057295A1 (zh) | 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TWM629699U (zh) | 背光模組 | |
JP2013050646A (ja) | 反射型スクリーン、及び反射型投射システム | |
CN207833186U (zh) | 一种侧光式液晶模组 | |
CN214067571U (zh) | 一种拼接式投影银幕 | |
CN117289506A (zh) | 用于显示面板的玻璃盖板以及面板组件 | |
CN209765259U (zh) | 投影屏幕 | |
JP2008058873A (ja) | 光学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並びに平面表示装置 | |
WO2019200979A1 (zh) | 透声幕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1852939A (zh) | 将电路组件固定到导光板的方法、导光板及显示器装置 | |
JP5053110B2 (ja) | 投影用スクリーン | |
WO2021169693A1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JPH10268304A (ja)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
CN1382267A (zh) | 高清晰度显示屏 | |
US20110255697A1 (en) | Digital sound projector | |
CN221149577U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WO2019148957A1 (zh) | 透声幕及其制造方法 | |
CN214315610U (zh) | 一种发声基板 | |
KR20110032575A (ko) | 무반사 굴곡 가능한 투사스크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