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48672U - 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248672U CN212248672U CN202020716837.7U CN202020716837U CN212248672U CN 212248672 U CN212248672 U CN 212248672U CN 202020716837 U CN202020716837 U CN 202020716837U CN 212248672 U CN212248672 U CN 2122486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uss
- trusses
- top connecting
- gate
- steel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主桁架机构、安装在地面上且位于主桁架机构前端中部的大门桁架和安装在主桁架机构顶部的顶部连接桁架,以及连接于主桁架机构中的连接加固机构,主桁架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大门桁架两侧的第一组主桁架和第二组主桁架,第一组主桁架包括依次布设的第一左桁架、第二左桁架、第三左桁架、第四左桁架、第五左桁架和第六左桁架,第二组主桁架包括依次布设的第一右桁架、第二右桁架、第三右桁架、第四右桁架、第五右桁架和第六右桁架,第一左桁架和第一右桁架靠近大门桁架对称布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跨度较大,承载能力强,便于施工,提高了钢架结构建筑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架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
背景技术
钢材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的优点,适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其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平面钢结构是主要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目前,国内温室馆骨架大多采用钢管加钢筋焊接加工成温室馆的横梁和纵梁,馆内空间较小,施工复杂、跨度有待提高,且承载能力低,存在轻度变形,建筑形式单一。
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设计合理的温室馆钢架结构,解决现有温室馆跨度不足、承载能力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跨度较大,承载能力强,便于施工,提高了钢架结构建筑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主桁架机构、安装在地面上且位于所述主桁架机构前端中部的大门桁架和安装在所述主桁架机构顶部的顶部连接桁架,以及连接于所述主桁架机构中的连接加固机构;所述主桁架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大门桁架两侧的第一组主桁架和第二组主桁架,所述第一组主桁架包括依次布设的第一左桁架、第二左桁架、第三左桁架、第四左桁架、第五左桁架和第六左桁架,所述第二组主桁架包括依次布设的第一右桁架、第二右桁架、第三右桁架、第四右桁架、第五右桁架和第六右桁架,所述第一左桁架和第一右桁架靠近大门桁架对称布设;所述第一左桁架、第二左桁架、第三左桁架、第四左桁架、第五左桁架至第六左桁架的顶部距离地面的高度依次减小;所述第一右桁架、第二右桁架、第三右桁架、第四右桁架、第五右桁架至第六右桁架的顶部距离地面的高度依次减小。
上述的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桁架、第二左桁架、第三左桁架、第四左桁架、第五左桁架、第一右桁架、第二右桁架、第三右桁架、第四右桁架和第五右桁架的结构均相同,且所述第一左桁架、第二左桁架、第三左桁架、第四左桁架、第五左桁架、第一右桁架、第二右桁架、第三右桁架、第四右桁架和第五右桁架均包括前部桁架和与前部桁架连接的后部桁架,所述前部桁架与后部桁架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多个所述前部桁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均匀布设,多个所述前部桁架的长度由靠近大门桁架至远离大门桁架逐渐减少,相邻两个所述前部桁架平行布设。
上述的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左桁架和第六右桁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六左桁架和第六右桁架均包括前支撑杆和与前支撑杆连接的后支撑杆,所述前支撑杆与后支撑杆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前支撑杆的长度小于靠近前支撑杆处的前部桁架的长度,所述前支撑杆与前部桁架平行布设;所述前支撑杆与靠近前支撑杆处的前部桁架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两个所述前部桁架之间的间距。
上述的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桁架包括前上弦钢管和与前上弦钢管呈平行布设的前下弦钢管,以及多个设置在前上弦钢管和前下弦钢管之间的前腹钢管;所述后部桁架包括后上弦钢管和与后上弦钢管呈平行布设的后下弦钢管,以及多个设置在后上弦钢管和后下弦钢管之间的后腹钢管;所述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均为钢管。
上述的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连接桁架包括第一组顶部连接桁架、第二组顶部连接桁架和顶部中间连接桁架,所述第一组顶部连接桁架包括连接于第一左桁架和第二左桁架之间的第一左顶部连接桁架、连接于第二左桁架和第三左桁架之间的第二左顶部连接桁架、连接于第三左桁架和第四左桁架之间的第三左顶部连接桁架、连接于第四左桁架和第五左桁架之间的第四左顶部连接桁架、连接于第五左桁架和第六左桁架之间的第五左顶部连接桁架,以及安装在第六左桁架和地面之间的第一底座连接桁架;所述第二组顶部连接桁架包括连接于第一右桁架和第二右桁架之间的第一右顶部连接桁架、连接于第二右桁架和第三右桁架之间的第二右顶部连接桁架、连接于第三右桁架和第四右桁架之间的第三右顶部连接桁架、连接于第四右桁架和第五右桁架之间的第四右顶部连接桁架、连接于第五右桁架和第六右桁架之间的第五右顶部连接桁架,以及安装在第六右桁架和地面之间的第二底座连接桁架;所述顶部中间连接桁架连接于第一左桁架和第一右桁架之间;所述第一左顶部连接桁架和第一右顶部连接桁架、第二左顶部连接桁架和第二右顶部连接桁架、第三左顶部连接桁架和第三右顶部连接桁架、第四左顶部连接桁架和第四右顶部连接桁架、第五左顶部连接桁架和第五右顶部连接桁架,以及第一底座连接桁架和第二底座连接桁架两两呈对称布设。
上述的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顶部连接桁架、第二左顶部连接桁架、第三左顶部连接桁架、第四左顶部连接桁架、第五左顶部连接桁架、第一底座连接桁架、第一右顶部连接桁架、第二右顶部连接桁架、第三右顶部连接桁架、第四右顶部连接桁架、第五右顶部连接桁架、第二底座连接桁架和顶部中间连接桁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左顶部连接桁架、第二左顶部连接桁架、第三左顶部连接桁架、第四左顶部连接桁架、第五左顶部连接桁架、第一底座连接桁架、第一右顶部连接桁架、第二右顶部连接桁架、第三右顶部连接桁架、第四右顶部连接桁架、第五右顶部连接桁架、第二底座连接桁架和顶部中间连接桁架均包括第一上弦杆、设置在第一上弦杆下方的第一下弦杆和第二下弦杆,以及多个设置在第一上弦杆、第一下弦杆和第二下弦杆之间的连接框、第一加固框和第二加固框,所述第一上弦杆、第一下弦杆和第二下弦杆平行布设。
上述的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加固机构包括前连接桁架、后连接桁架、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所述前连接桁架包括多个连接于相邻两个前部桁架之间的前连接桁架段,所述后连接桁架包括多个连接于相邻两个后部桁架之间的后连接桁架段,所述前连接桁架段和后连接桁架段的结构相同,所述前连接桁架段和后连接桁架段均包括连接桁架上弦钢管和连接桁架下弦钢管,以及多个设置在连接桁架上弦钢管和连接桁架下弦钢管之间的连接桁架腹钢管;所述前连接杆包括多个连接于前支撑杆和前部桁架之间、以及连接于相邻两个前部桁架之间的前连接杆段,所述后连接杆包括多个连接于后支撑杆和后部桁架之间、以及连接于相邻两个后部桁架之间的后连接杆段。
上述的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门桁架包括第一大门桁架和第二大门桁架,以及多个连接于所述第一大门桁架和所述第二大门桁架之间的门架连接杆,所述第一大门桁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承重支柱和第二承重支柱,以及连接于第一承重支柱和第二承重支柱顶部的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上设置有第一拱架,所述第一拱架与第一横梁之间安装有第一竖向连接杆;所述第二大门桁架包括第二拱架和设置在第二拱架底部的第二横梁,以及安装在第二拱架与第二横梁之间的第二竖向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实现方便、施工周期短、施工效率高,投入成本较低。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主桁架机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拼接方便,并且强度高、搭设过程安全可靠,将主桁架机构作为温室馆钢架结构的主体支撑结构使用,安装方便。
3、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主桁架机构中第一组主桁架和第二组主桁架对称设置在大门桁架两侧,第一组主桁架和第二组主桁架中的多个桁架由中间至两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依次减少,实现温室馆钢架结构的大跨度承载,且实现温室馆内无梁无柱,有效解决了普通大跨度建筑需多根内部承重柱的问题,可自由划分空间,同时减少施工结构的复杂度。
4、本实用新型通过顶部连接桁架实现第一组主桁架和第二组主桁架中相邻两个桁架顶部,以及第一组主桁架中第一左桁架顶部和第二组主桁架中第一右桁架顶部的连接,并将第六左桁架和第六右桁架与地面固定连接,从而将主桁架机构中的多个桁架连接形成一整体,提高了温室馆钢架结构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跨度较大,承载能力强,便于施工,提高了钢架结构建筑的安全性。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温室馆钢架结构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部桁架和后部桁架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部中间连接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前连接桁架段(后连接桁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左桁架; 1-1—第一右桁架; 2—第二左桁架;
2-1—第二右桁架; 3—第三左桁架; 3-1—第三右桁架;
4—第四左桁架; 4-1—第四右桁架; 5—第五左桁架;
5-1—第五右桁架; 6—第六左桁架; 6-1—第六右桁架;
7—顶部中间连接桁架; 7-1—第一上弦杆; 7-2—第一下弦杆;
7-3—第二下弦杆; 8—第一左顶部连接桁架;
8-1—第一右顶部连接桁架; 9—第二左顶部连接桁架;
9-1—第二右顶部连接桁架; 10—第三左顶部连接桁架;
10-1—第三右顶部连接桁架; 11—第四左顶部连接桁架;
11-1—第四右顶部连接桁架; 12—第五左顶部连接桁架;
12-1—第五右顶部连接桁架; 13—第一底座连接桁架;
13-1—第二底座连接桁架; 14—大门桁架;
14-1—第一承重支柱; 14-2—第二承重支柱; 14-3—第一横梁;
14-4—第一拱架; 14-5—第一竖向连接杆;
14-6—第二拱架; 14-7—第二横梁;
14-8—第二竖向连接杆; 14-9—门架连接杆;
14-10—第一倾斜连接杆; 14-11—第二倾斜连接杆;
14-12—倾斜支撑杆; 15—前部桁架; 15-1—前上弦钢管;
15-2—前下弦钢管; 15-3—前腹钢管; 15-4—前延长管;
15-5—延长加固管; 16—后部桁架; 16-1—后上弦钢管;
16-2—后下弦钢管; 16-3—后腹钢管; 16-4—后延长管;
17—前支撑杆; 18—后支撑杆; 19—前连接桁架段;
19-1—连接桁架上弦钢管; 19-2—连接桁架下弦钢管;
19-3—连接桁架腹钢管; 20—后连接桁架段;
21—前连接杆段; 22—后连接杆段;
23—第一抗剪键; 24—第一连接杆; 25—第二连接杆;
26—第三连接杆; 27—第一倾斜加固杆; 28—第二倾斜加固杆;
29—第三倾斜加固杆; 30—第四倾斜加固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主桁架机构、安装在地面上且位于所述主桁架机构前端中部的大门桁架14和安装在所述主桁架机构顶部的顶部连接桁架,以及连接于所述主桁架机构中的连接加固机构;所述主桁架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大门桁架14两侧的第一组主桁架和第二组主桁架,所述第一组主桁架包括依次布设的第一左桁架1、第二左桁架2、第三左桁架3、第四左桁架4、第五左桁架5和第六左桁架6,所述第二组主桁架包括依次布设的第一右桁架1-1、第二右桁架2-1、第三右桁架3-1、第四右桁架4-1、第五右桁架5-1和第六右桁架6-1,所述第一左桁架1和第一右桁架1-1靠近大门桁架14对称布设;
所述第一左桁架1、第二左桁架2、第三左桁架3、第四左桁架4、第五左桁架5至第六左桁架6的顶部距离地面的高度依次减小;所述第一右桁架1-1、第二右桁架2-1、第三右桁架3-1、第四右桁架4-1、第五右桁架5-1至第六右桁架6-1的顶部距离地面的高度依次减小。
本实施例中,主桁架机构包括第一左桁架1、第二左桁架2、第三左桁架3、第四左桁架4、第五左桁架5、第六左桁架6、第一右桁架1-1、第二右桁架2-1、第三右桁架3-1、第四右桁架4-1、第五右桁架5-1和第六右桁架6-1,使用主桁架机构作为温室馆钢架结构的主体支撑结构使用,安装方便。
本实施例中,第一组主桁架中和第二组主桁架中的多个桁架由中间至两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依次减少,实现温室馆钢架结构的大跨度承载,且实现温室馆内无梁无柱,有效解决了普通大跨度建筑需多根内部承重柱的问题,可自由划分空间,同时减少施工结构的复杂度。
本实施例中,设置顶部连接桁架的目的是:将第一组主桁架和第二组主桁架中相邻两个桁架顶部,以及第一组主桁架中第一左桁架顶部和第二组主桁架中第一右桁架顶部连接,并将第六左桁架和第六右桁架与地面固定连接,从而将第一左桁架1、第二左桁架2、第三左桁架3、第四左桁架4、第五左桁架5、第六左桁架6、第一右桁架1-1、第二右桁架2-1、第三右桁架3-1、第四右桁架4-1、第五右桁架5-1和第六右桁架6-1连接形成一整体,提高了温室馆钢架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实际安装时,第一左桁架1、第二左桁架2、第三左桁架3、第四左桁架4、第五左桁架5、第一右桁架1-1、第二右桁架2-1、第三右桁架3-1、第四右桁架4-1和第五右桁架5-1的前部桁架15,以及第六左桁架6和第六右桁架6-1的前支撑杆17位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平行;第一左桁架1、第二左桁架2、第三左桁架3、第四左桁架4、第五左桁架5、第一右桁架1-1、第二右桁架2-1、第三右桁架3-1、第四右桁架4-1和第五右桁架5-1的后部桁架16,以及第六左桁架6和第六右桁架6-1的后支撑杆18呈弧形布设。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左桁架1、第二左桁架2、第三左桁架3、第四左桁架4、第五左桁架5、第一右桁架1-1、第二右桁架2-1、第三右桁架3-1、第四右桁架4-1和第五右桁架5-1的结构均相同,且所述第一左桁架1、第二左桁架2、第三左桁架3、第四左桁架4、第五左桁架5、第一右桁架1-1、第二右桁架2-1、第三右桁架3-1、第四右桁架4-1和第五右桁架5-1均包括前部桁架15和与前部桁架15连接的后部桁架16,所述前部桁架15与后部桁架16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多个所述前部桁架15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均匀布设,多个所述前部桁架15的长度由靠近大门桁架14至远离大门桁架14逐渐减少,相邻两个所述前部桁架15平行布设。
本实施例中,实际安装时,第一左桁架1、第二左桁架2、第三左桁架3、第四左桁架4、第五左桁架5、第一右桁架1-1、第二右桁架2-1、第三右桁架3-1、第四右桁架4-1和第五右桁架5-1的前部桁架15均匀布设在地面上,且相邻两个前部桁架15之间的间距为9米。
本实施例中,实际安装时,所述前部桁架15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65°~70°,后部桁架16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40°~45°。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六左桁架6和第六右桁架6-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六左桁架6和第六右桁架6-1均包括前支撑杆17和与前支撑杆17连接的后支撑杆18,所述前支撑杆17与后支撑杆18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前支撑杆17的长度小于靠近前支撑杆17处的前部桁架15的长度,所述前支撑杆17与前部桁架15平行布设;所述前支撑杆17与靠近前支撑杆17处的前部桁架15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两个所述前部桁架15之间的间距。
本实施例中,实际安装时,第六左桁架6的前支撑杆17与第五左桁架5的前部桁架15之间的间距为6米;第六右桁架6-1的前支撑杆17与第五右桁架5-1的前部桁架15之间的间距为6米。
本实施例中,前支撑杆17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65°~70°,后支撑杆18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40°~45°。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前部桁架15包括前上弦钢管15-1和与前上弦钢管15-1呈平行布设的前下弦钢管15-2,以及多个设置在前上弦钢管15-1和前下弦钢管15-2之间的前腹钢管15-3;所述后部桁架16包括后上弦钢管16-1和与后上弦钢管16-1呈平行布设的后下弦钢管16-2,以及多个设置在后上弦钢管16-1和后下弦钢管16-2之间的后腹钢管16-3;所述前支撑杆17和后支撑杆18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前支撑杆17和后支撑杆18均为钢管。
本实施例中,实际安装时,前上弦钢管15-1和前下弦钢管15-2的底部均安装有第一抗剪键23;后上弦钢管16-1和后下弦钢管16-2的底部均安装有第二抗剪键;前支撑杆17和后支撑杆18的底部均安装有第三抗剪键。
本实施例中,前部桁架15由前上弦钢管15-1、前下弦钢管15-2和前腹钢管15-3组成,后部桁架16由后上弦钢管16-1、后下弦钢管16-2和后腹钢管16-3组成,增强了前部桁架15和后部桁架16的刚度,且不易发生变形,施工方便、抗剪能力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部连接桁架包括第一组顶部连接桁架、第二组顶部连接桁架和顶部中间连接桁架7,所述第一组顶部连接桁架包括连接于第一左桁架1和第二左桁架2之间的第一左顶部连接桁架8、连接于第二左桁架2和第三左桁架3之间的第二左顶部连接桁架9、连接于第三左桁架3和第四左桁架4之间的第三左顶部连接桁架10、连接于第四左桁架4和第五左桁架5之间的第四左顶部连接桁架11、连接于第五左桁架5和第六左桁架6之间的第五左顶部连接桁架12,以及安装在第六左桁架6和地面之间的第一底座连接桁架13;所述第二组顶部连接桁架包括连接于第一右桁架1-1和第二右桁架2-1之间的第一右顶部连接桁架8-1、连接于第二右桁架2-1和第三右桁架3-1之间的第二右顶部连接桁架9-1、连接于第三右桁架3-1和第四右桁架4-1之间的第三右顶部连接桁架10-1、连接于第四右桁架4-1和第五右桁架5-1之间的第四右顶部连接桁架11-1、连接于第五右桁架5-1和第六右桁架6-1之间的第五右顶部连接桁架12-1,以及安装在第六右桁架6-1和地面之间的第二底座连接桁架13-1;所述顶部中间连接桁架7连接于第一左桁架1和第一右桁架1-1之间;所述第一左顶部连接桁架8和第一右顶部连接桁架8-1、第二左顶部连接桁架9和第二右顶部连接桁架9-1、第三左顶部连接桁架10和第三右顶部连接桁架10-1、第四左顶部连接桁架11和第四右顶部连接桁架11-1、第五左顶部连接桁架12和第五右顶部连接桁架12-1,以及第一底座连接桁架13和第二底座连接桁架13-1两两呈对称布设。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左顶部连接桁架8、第二左顶部连接桁架9、第三左顶部连接桁架10、第四左顶部连接桁架11、第五左顶部连接桁架12、第一底座连接桁架13、第一右顶部连接桁架8-1、第二右顶部连接桁架9-1、第三右顶部连接桁架10-1、第四右顶部连接桁架11-1、第五右顶部连接桁架12-1、第二底座连接桁架13-1和顶部中间连接桁架7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左顶部连接桁架8、第二左顶部连接桁架9、第三左顶部连接桁架10、第四左顶部连接桁架11、第五左顶部连接桁架12、第一底座连接桁架13、第一右顶部连接桁架8-1、第二右顶部连接桁架9-1、第三右顶部连接桁架10-1、第四右顶部连接桁架11-1、第五右顶部连接桁架12-1、第二底座连接桁架13-1和顶部中间连接桁架7均包括第一上弦杆7-1、设置在第一上弦杆7-1下方的第一下弦杆7-2和第二下弦杆7-3,以及多个设置在第一上弦杆7-1、第一下弦杆7-2和第二下弦杆7-3之间的连接框、第一加固框和第二加固框,所述第一上弦杆7-1、第一下弦杆7-2和第二下弦杆7-3平行布设。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框包括安装在第一上弦杆7-1和第一下弦杆7-2之间的第一连接杆24、安装在第一下弦杆7-2和第二下弦杆7-3之间的第二连接杆25,以及安装在第一上弦杆7-1和第二下弦杆7-3之间的第三连接杆26,第一连接杆24、第二连接杆25和第三连接杆26围成三角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固框包括安装在第一上弦杆7-1和第一下弦杆7-2之间的第一倾斜加固杆27,以及安装在第一上弦杆7-1和第二下弦杆7-3之间的第二倾斜加固杆28,第一倾斜加固杆27、第二倾斜加固杆28和第二连接杆25围成三角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固框包括安装在第一上弦杆7-1和第一下弦杆7-2之间的第三倾斜加固杆29,以及安装在第一上弦杆7-1和第二下弦杆7-3之间的第四倾斜加固杆30,第三倾斜加固杆29、第四倾斜加固杆30和第二连接杆25围成三角形。
本实施例中,实际安装时,第一底座连接桁架13和第二底座连接桁架13-1的第一上弦杆7-1、第一下弦杆7-2和第二下弦杆7-3的底部均安装有第四抗剪键。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加固机构包括前连接桁架、后连接桁架、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所述前连接桁架包括多个连接于相邻两个前部桁架15之间的前连接桁架段19,所述后连接桁架包括多个连接于相邻两个后部桁架16之间的后连接桁架段20,所述前连接桁架段19和后连接桁架段20的结构相同,所述前连接桁架段19和后连接桁架段20均包括连接桁架上弦钢管19-1和连接桁架下弦钢管19-2,以及多个设置在连接桁架上弦钢管19-1和连接桁架下弦钢管19-2之间的连接桁架腹钢管19-3;所述前连接杆包括多个连接于前支撑杆17和前部桁架15之间、以及连接于相邻两个前部桁架15之间的前连接杆段21,所述后连接杆包括多个连接于后支撑杆18和后部桁架16之间、以及连接于相邻两个后部桁架16之间的后连接杆段22。
本实施例中,实际安装时,主桁架机构中相邻两个前部桁架15之间安装有多个前连接桁架段19和前连接杆段21,多个前连接桁架段19和前连接杆段21均沿前部桁架15的长度方向布设;其中,前连接桁架段1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前连接桁架段19设置在前部桁架15的中部,且两个前连接桁架段19之间设置有三个前连接杆段21。
本实施例中,实际安装时,主桁架机构中相邻两个后部桁架16之间安装有多个后连接桁架段20和后连接杆段22,多个后连接桁架段20和后连接杆段22均沿后部桁架16的长度方向布设;其中,后连接桁架段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后连接桁架段20设置在后部桁架16的中部,且两个后连接桁架段20之间设置有两个后连接杆段22。
本实施例中,第六左桁架6的前支撑杆17与第五左桁架5的前部桁架15之间安装有多个前连接杆段21,多个前连接杆段21沿前支撑杆17的长度方向均匀布设;第六左桁架6的后支撑杆18与第五左桁架5的后部桁架16之间安装有多个后连接杆段22,多个后连接杆段22沿后支撑杆18的长度方向均匀布设。
本实施例中,第六右桁架6-1的前支撑杆17与第五右桁架5-1的前部桁架15之间安装有多个前连接杆段21,多个前连接杆段21沿前支撑杆17的长度方向均匀布设;第六右桁架6-1的后支撑杆18与第五右桁架5-1的后部桁架16之间安装有多个后连接杆段22,多个后连接杆段22沿后支撑杆18的长度方向均匀布设。
本实施例中,所述大门桁架14包括第一大门桁架和第二大门桁架,以及多个连接于所述第一大门桁架和所述第二大门桁架之间的门架连接杆14-9,所述第一大门桁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承重支柱14-1和第二承重支柱14-2,以及连接于第一承重支柱14-1和第二承重支柱14-2顶部的第一横梁14-3,所述第一横梁14-3上设置有第一拱架14-4,所述第一拱架14-4与第一横梁14-3之间安装有第一竖向连接杆14-5;所述第二大门桁架包括第二拱架14-6和设置在第二拱架14-6底部的第二横梁14-7,以及安装在第二拱架14-6与第二横梁14-7之间的第二竖向连接杆14-8。
本实施例中,第一承重支柱14-1和第二承重支柱14-2设置在第一左桁架1的前部桁架15与第一右桁架1-1的前部桁架15之间,第二拱架14-6和第二横梁14-7安装在第一左桁架1的前部桁架15与第一右桁架1-1的前部桁架15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实际安装时,第二拱架14-6与前连接桁架段19之间焊接有第一倾斜连接杆14-10和第二倾斜连接杆14-11,第一倾斜连接杆14-10和第二倾斜连接杆14-1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前连接桁架段19位于第一左桁架1的前部桁架15和第一右桁架1-1的前部桁架15之间。
本实施例中,第二拱架14-6、第二横梁14-7和门架连接杆14-9的连接处焊接有倾斜支撑杆14-12,倾斜支撑杆14-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倾斜支撑杆14-12的底端均安装有第五抗剪键。
本实施例中,第一承重支柱14-1、第二承重支柱14-2和第一拱架14-4的两端均安装有第六抗剪键。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抗剪键23、第二抗剪键、第三抗剪键、第四抗剪键、第五抗剪键和第六抗剪键结构相同;所述地面内设置有多个混凝土柱,多个所述混凝土柱内分别设置有供第一抗剪键23、第二抗剪键、第三抗剪键、第四抗剪键、第五抗剪键和第六抗剪键安装的抗剪槽。
本实施例中,安装第一抗剪键23、第二抗剪键、第三抗剪键、第四抗剪键、第五抗剪键和第六抗剪键的目的是:通过第一抗剪键23、第二抗剪键、第三抗剪键、第四抗剪键、第五抗剪键和第六抗剪键与混凝土柱内的抗剪槽连接,增强温室馆钢架结构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主桁架机构、安装在地面上且位于所述主桁架机构前端中部的大门桁架(14)和安装在所述主桁架机构顶部的顶部连接桁架,以及连接于所述主桁架机构中的连接加固机构;所述主桁架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大门桁架(14)两侧的第一组主桁架和第二组主桁架,所述第一组主桁架包括依次布设的第一左桁架(1)、第二左桁架(2)、第三左桁架(3)、第四左桁架(4)、第五左桁架(5)和第六左桁架(6),所述第二组主桁架包括依次布设的第一右桁架(1-1)、第二右桁架(2-1)、第三右桁架(3-1)、第四右桁架(4-1)、第五右桁架(5-1)和第六右桁架(6-1),所述第一左桁架(1)和第一右桁架(1-1)靠近大门桁架(14)对称布设;所述第一左桁架(1)、第二左桁架(2)、第三左桁架(3)、第四左桁架(4)、第五左桁架(5)至第六左桁架(6)的顶部距离地面的高度依次减小;所述第一右桁架(1-1)、第二右桁架(2-1)、第三右桁架(3-1)、第四右桁架(4-1)、第五右桁架(5-1)至第六右桁架(6-1)的顶部距离地面的高度依次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桁架(1)、第二左桁架(2)、第三左桁架(3)、第四左桁架(4)、第五左桁架(5)、第一右桁架(1-1)、第二右桁架(2-1)、第三右桁架(3-1)、第四右桁架(4-1)和第五右桁架(5-1)的结构均相同,且所述第一左桁架(1)、第二左桁架(2)、第三左桁架(3)、第四左桁架(4)、第五左桁架(5)、第一右桁架(1-1)、第二右桁架(2-1)、第三右桁架(3-1)、第四右桁架(4-1)和第五右桁架(5-1)均包括前部桁架(15)和与前部桁架(15)连接的后部桁架(16),所述前部桁架(15)与后部桁架(16)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多个所述前部桁架(15)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均匀布设,多个所述前部桁架(15)的长度由靠近大门桁架(14)至远离大门桁架(14)逐渐减少,相邻两个所述前部桁架(15)平行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左桁架(6)和第六右桁架(6-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六左桁架(6)和第六右桁架(6-1)均包括前支撑杆(17)和与前支撑杆(17)连接的后支撑杆(18),所述前支撑杆(17)与后支撑杆(18)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前支撑杆(17)的长度小于靠近前支撑杆(17)处的前部桁架(15)的长度,所述前支撑杆(17)与前部桁架(15)平行布设;所述前支撑杆(17)与靠近前支撑杆(17)处的前部桁架(15)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两个所述前部桁架(15)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桁架(15)包括前上弦钢管(15-1)和与前上弦钢管(15-1)呈平行布设的前下弦钢管(15-2),以及多个设置在前上弦钢管(15-1)和前下弦钢管(15-2)之间的前腹钢管(15-3);所述后部桁架(16)包括后上弦钢管(16-1)和与后上弦钢管(16-1)呈平行布设的后下弦钢管(16-2),以及多个设置在后上弦钢管(16-1)和后下弦钢管(16-2)之间的后腹钢管(16-3);所述前支撑杆(17)和后支撑杆(18)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前支撑杆(17)和后支撑杆(18)均为钢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连接桁架包括第一组顶部连接桁架、第二组顶部连接桁架和顶部中间连接桁架(7),所述第一组顶部连接桁架包括连接于第一左桁架(1)和第二左桁架(2)之间的第一左顶部连接桁架(8)、连接于第二左桁架(2)和第三左桁架(3)之间的第二左顶部连接桁架(9)、连接于第三左桁架(3)和第四左桁架(4)之间的第三左顶部连接桁架(10)、连接于第四左桁架(4)和第五左桁架(5)之间的第四左顶部连接桁架(11)、连接于第五左桁架(5)和第六左桁架(6)之间的第五左顶部连接桁架(12),以及安装在第六左桁架(6)和地面之间的第一底座连接桁架(13);所述第二组顶部连接桁架包括连接于第一右桁架(1-1)和第二右桁架(2-1)之间的第一右顶部连接桁架(8-1)、连接于第二右桁架(2-1)和第三右桁架(3-1)之间的第二右顶部连接桁架(9-1)、连接于第三右桁架(3-1)和第四右桁架(4-1)之间的第三右顶部连接桁架(10-1)、连接于第四右桁架(4-1)和第五右桁架(5-1)之间的第四右顶部连接桁架(11-1)、连接于第五右桁架(5-1)和第六右桁架(6-1)之间的第五右顶部连接桁架(12-1),以及安装在第六右桁架(6-1)和地面之间的第二底座连接桁架(13-1);所述顶部中间连接桁架(7)连接于第一左桁架(1)和第一右桁架(1-1)之间;所述第一左顶部连接桁架(8)和第一右顶部连接桁架(8-1)、第二左顶部连接桁架(9)和第二右顶部连接桁架(9-1)、第三左顶部连接桁架(10)和第三右顶部连接桁架(10-1)、第四左顶部连接桁架(11)和第四右顶部连接桁架(11-1)、第五左顶部连接桁架(12)和第五右顶部连接桁架(12-1),以及第一底座连接桁架(13)和第二底座连接桁架(13-1)两两呈对称布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顶部连接桁架(8)、第二左顶部连接桁架(9)、第三左顶部连接桁架(10)、第四左顶部连接桁架(11)、第五左顶部连接桁架(12)、第一底座连接桁架(13)、第一右顶部连接桁架(8-1)、第二右顶部连接桁架(9-1)、第三右顶部连接桁架(10-1)、第四右顶部连接桁架(11-1)、第五右顶部连接桁架(12-1)、第二底座连接桁架(13-1)和顶部中间连接桁架(7)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左顶部连接桁架(8)、第二左顶部连接桁架(9)、第三左顶部连接桁架(10)、第四左顶部连接桁架(11)、第五左顶部连接桁架(12)、第一底座连接桁架(13)、第一右顶部连接桁架(8-1)、第二右顶部连接桁架(9-1)、第三右顶部连接桁架(10-1)、第四右顶部连接桁架(11-1)、第五右顶部连接桁架(12-1)、第二底座连接桁架(13-1)和顶部中间连接桁架(7)均包括第一上弦杆(7-1)、设置在第一上弦杆(7-1)下方的第一下弦杆(7-2)和第二下弦杆(7-3),以及多个设置在第一上弦杆(7-1)、第一下弦杆(7-2)和第二下弦杆(7-3)之间的连接框、第一加固框和第二加固框,所述第一上弦杆(7-1)、第一下弦杆(7-2)和第二下弦杆(7-3)平行布设。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加固机构包括前连接桁架、后连接桁架、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所述前连接桁架包括多个连接于相邻两个前部桁架(15)之间的前连接桁架段(19),所述后连接桁架包括多个连接于相邻两个后部桁架(16)之间的后连接桁架段(20),所述前连接桁架段(19)和后连接桁架段(20)的结构相同,所述前连接桁架段(19)和后连接桁架段(20)均包括连接桁架上弦钢管(19-1)和连接桁架下弦钢管(19-2),以及多个设置在连接桁架上弦钢管(19-1)和连接桁架下弦钢管(19-2)之间的连接桁架腹钢管(19-3);所述前连接杆包括多个连接于前支撑杆(17)和前部桁架(15)之间、以及连接于相邻两个前部桁架(15)之间的前连接杆段(21),所述后连接杆包括多个连接于后支撑杆(18)和后部桁架(16)之间、以及连接于相邻两个后部桁架(16)之间的后连接杆段(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门桁架(14)包括第一大门桁架和第二大门桁架,以及多个连接于所述第一大门桁架和所述第二大门桁架之间的门架连接杆(14-9),所述第一大门桁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承重支柱(14-1)和第二承重支柱(14-2),以及连接于第一承重支柱(14-1)和第二承重支柱(14-2)顶部的第一横梁(14-3),所述第一横梁(14-3)上设置有第一拱架(14-4),所述第一拱架(14-4)与第一横梁(14-3)之间安装有第一竖向连接杆(14-5);所述第二大门桁架包括第二拱架(14-6)和设置在第二拱架(14-6)底部的第二横梁(14-7),以及安装在第二拱架(14-6)与第二横梁(14-7)之间的第二竖向连接杆(14-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716837.7U CN212248672U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716837.7U CN212248672U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248672U true CN212248672U (zh) | 2020-12-29 |
Family
ID=73998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71683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48672U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24867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24811A (zh) * | 2020-04-30 | 2020-07-17 | 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 |
-
2020
- 2020-04-30 CN CN202020716837.7U patent/CN21224867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24811A (zh) * | 2020-04-30 | 2020-07-17 | 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 |
CN111424811B (zh) * | 2020-04-30 | 2024-04-16 | 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753813U (zh) | 一种钢结构转换桁架 | |
CN102454217A (zh) | 混凝土核心筒与装配整体式空间钢网格的成束筒体结构 | |
CN109235771B (zh) | 一种大跨度下凹鱼腹式组合轻型桁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
CN205935200U (zh) | 钢结构框架xi型支撑构造 | |
CN214884850U (zh) | 内环交汇的外悬挑大跨弧形变截面箱型钢梁结构 | |
CN114687495B (zh) | 异形平面双悬挑的窄翼缘变截面钢构架屋盖及组装方法 | |
CN206615674U (zh) | 一种方钢管桁架结构的单皮带通廊 | |
CN109235770B (zh) | 一种大跨度异形截面交叉桁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
US20240200321A1 (en) | Long-Span Corridor Comprising Two Sets Of Floor Cantilevered Inclined Trusses Combined With Suspension Cable Bearing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 |
CN212248672U (zh) | 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 | |
CN203684526U (zh) | 一种pbl加劲型矩形钢管混凝土空间桁架 | |
CN112459316B (zh) | 一种用于螺旋递升式幕墙支撑的竖向长悬挑桁架结构及应用 | |
CN213204468U (zh) | 一种用于大跨度大悬挑高位转换的穿层悬挑密柱桁架体系 | |
CN209145144U (zh) | 一种大跨度异形截面交叉桁架结构 | |
CN111424811B (zh) | 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 | |
CN109235769B (zh) | 一种大跨度下凹鱼腹式组合加强桁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
CN208950124U (zh) | 一种大跨度钢结构桁架 | |
CN111424814B (zh) | 一种温室馆钢架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109469257B (zh) | 一种大跨度渐变多边形截面并联式桁架屋盖及施工方法 | |
CN209244089U (zh) | 一种大跨度下凹鱼腹式组合加强桁架结构 | |
CN209163212U (zh) | 一种大跨度下凹鱼腹式组合轻型桁架结构 | |
CN111877560A (zh) | 一种钢木混合交叉张弦拱结构 | |
CN220100214U (zh) | 一种曲面雨棚钢骨架与劲性柱的连接结构 | |
CN207277893U (zh) | 一种用于高空悬挑的型钢平台支模结构 | |
CN214062063U (zh) | 用于螺旋递升式幕墙支撑的竖向长悬挑桁架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