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42947U - 车辆的前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前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242947U CN212242947U CN202020752359.5U CN202020752359U CN212242947U CN 212242947 U CN212242947 U CN 212242947U CN 202020752359 U CN202020752359 U CN 202020752359U CN 212242947 U CN212242947 U CN 2122429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or
- cooling water
- vehicle
- water pipe
- radi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B60K1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adiators, radiator shutters, or radiator blin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1—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ne motor mounted on a propulsion axle for rotating right and left wheels of this ax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cool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cool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cool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the electric mo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400/00—Special features of vehicle units
- B60Y2400/61—Arrangements of controllers for electric machines, e.g. i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辆的前部结构,能够实现冷却水配管的简化,以及在车辆碰撞时保护冷却水配管。该车辆具有散热器、设置在车架构件的下侧的电动机、以及设置在车架构件的上侧的多个电动机辅助设备。车辆的前部结构具备连接散热器、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以及电动机并通过冷却水对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以及电动机进行冷却的电动机出口配管、散热器出口配管、逆变器入口配管、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以及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和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在电动机的上方排列设置于上下方向,冷却风扇和圆筒部设置在比车宽方向上的中心部靠驱动装置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动机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汽车中,将电动机辅助设备类、以及包括电动机和驱动桥的电动机单元设置在车辆前部的电动机室的电动汽车已被公开(参照专利文献1)。
该电动汽车将控制单元和电动机辅助设备类固定于部件载置架的上表面,并且将电动机单元固定于部件载置架的下表面,将部件载置架固定于车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8-310252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电动机和电动机辅助设备类在工作时发热的问题,现有技术将散热器设置到电动机室的前部,并通过冷却水配管连接电动机、电动机辅助设备类与散热器。由此,被散热器冷却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配管提供给电动机和电动机辅助设备类。
此时,相对于固定有电动机辅助设备类和电动机单元的部件载置架或散热器,如果冷却水配管没有设置在适当的位置,则可能使车辆大型化,并且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无法保护冷却水配管。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前部结构,在车辆具有散热器、设置在车架构件的下侧的电动机、以及设置在车架构件的上侧的多个电动机辅助设备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冷却水配管的简化,以及车辆碰撞时保护冷却水配管。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车辆的前部结构,上述车辆具备:散热器,其设置于车辆的前部的电动机室;风扇护罩,其装配在上述散热器的后部,具有冷却风扇和包围上述冷却风扇的圆筒部;车架构件,其设置在上述风扇护罩的后方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该车架构件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支撑于车体;动力传动系,其具有电动机和连结到上述电动机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驱动装置,悬挂于上述车架构件并且支撑于上述车架构件;多个电动机辅助设备,其装配于上述车架构件的上侧;以及冷却水配管,其连接上述散热器、上述多个电动机辅助设备以及上述电动机,通过冷却水对上述多个电动机辅助设备和上述电动机进行冷却,上述车辆的前部结构的特征在于,上述多个电动机辅助设备在上述电动机的上方排列设置于上下方向,上述冷却风扇和上述圆筒部设置在比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靠上述驱动装置侧的位置,上述冷却水配管具有连结上述多个电动机辅助设备与上述电动机的中间冷却水配管,上述中间冷却水配管设置在上述圆筒部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侧方,并在上下方向延伸。
也可以是,在上述的车辆的前部结构中,上述多个电动机辅助设备具有: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其设置在上述车架构件的上表面;以及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其设置在上述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的上方,上述冷却水配管具有:冷却水供应配管,其连结上述散热器与上述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使冷却水从上述散热器流到上述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以及冷却水返回配管,其连结上述散热器与上述电动机,使对上述电动机进行冷却后的冷却水流到上述散热器,上述中间冷却水配管具有: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其使冷却水从上述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流到上述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以及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其使冷却水从上述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流到上述电动机。
也可以是,在上述的车辆的前部结构中,具备车辆用辅助设备,上述车辆用辅助设备具有装配于上述车架构件且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的外壳,上述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设置于比上述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靠车辆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上述车辆用辅助设备位于上述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的下方并且位于比上述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靠前侧的位置。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上述的本实用新型,对于具有散热器、设置在车架构件的下侧的电动机、以及设置在车架构件的上侧的多个电动机辅助设备的车辆,能够实现冷却水配管的简化,以及在车辆碰撞时保护冷却水配管。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上方观看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前部结构的电动机室的图。
图2是从正面观看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前部结构的电动机室的图。
图3是从正面观看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前部结构的电动机室的图,示出散热器被拆下的状态。
图4是从左侧观看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前部结构的电动机室的图。
图5是从右侧观看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前部结构的电动机室的图。
图6是从左前上侧观看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前部结构的电动机室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2L...左侧纵梁(车体),2R...右侧纵梁(车体),4...电动机室,6...动力传动系,7...电动机,8...驱动装置,10...副车架(车架构件),15...散热器(radiator),16...风扇护罩,16A...圆筒部,17...冷却风扇,24...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电动机辅助设备),25...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电动机辅助设备),30...电动机出口配管(冷却水配管、冷却水返回配管),31...散热器出口配管(冷却水配管、冷却水供应配管),32...逆变器入口配管(冷却水配管),33...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中间冷却水配管、冷却水配管),34...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中间冷却水配管、冷却水配管),35...电动真空泵(车辆用辅助设备),35A...外壳,C...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车辆的前部结构,车辆具备:散热器,其设置于车辆的前部的电动机室;风扇护罩,其装配在散热器的后部,具有冷却风扇和包围冷却风扇的圆筒部;车架构件,其设置在风扇护罩的后方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该车架构件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支撑于车体;动力传动系,其具有电动机和连结到电动机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驱动装置,悬挂于车架构件并且支撑于车架构件;多个电动机辅助设备,其装配于车架构件的上侧;以及冷却水配管,其连接散热器、多个电动机辅助设备以及电动机,通过冷却水对多个电动机辅助设备和电动机进行冷却,在车辆的前部结构中,多个电动机辅助设备在电动机的上方排列设置于上下方向,冷却风扇和圆筒部设置在比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靠驱动装置侧的位置,冷却水配管具有连结多个电动机辅助设备与电动机的中间冷却水配管,中间冷却水配管设置在圆筒部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侧方,并在上下方向延伸。
从而,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前部结构,在车辆具有散热器、设置在车架构件的下侧的电动机、以及设置在车架构件的上侧的多个电动机辅助设备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冷却水配管的简化,以及在车辆碰撞时保护冷却水配管。
[实施例]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前部结构。
图1至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前部结构。在图1至图6中的上下前后左右方向,以车辆的行进方向为前并后退方向为后,车辆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车辆的高度方向为上下方向。
首先,说明构成。
在图1中,车辆1具备左侧纵梁2L和右侧纵梁2R。左侧纵梁2L和右侧纵梁2R在车辆1的宽度方向(以下,称为车宽方向)上隔有间隔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本实施例的左侧纵梁2L和右侧纵梁2R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车体。
车辆1具备前围板3,前围板3将车辆1的内部分隔为前侧的电动机室4和后侧的车厢5。电动机室4是在车辆1前部由前围板3、左侧纵梁2L以及右侧纵梁2R包围的空间。
此外,在左侧纵梁2L和右侧纵梁2R分别设置有形成电动机室4的车体面板,图中被省略。
在图3中,在电动机室4设置有动力传动系6。动力传动系6具备电动机7、以及连结到电动机7的车宽方向上的左端部的驱动装置8。
电动机7构成车辆1的行驶用的驱动源。驱动装置8例如构成为包含图中未示的输入轴、输出轴、将动力从输入轴传递到输出轴的多个齿轮组、以及通过图中未示的驱动轴将传递到输出轴的动力传递给图中未示的驱动轮的差动装置。
如图2、图3所示,副车架10通过左侧支撑构件9L和右侧支撑构件9R连结到左侧纵梁2L和右侧纵梁2R。
如图1所示,副车架10具备前侧梁11、设置在前侧梁11的后方的后侧梁12以及设置在后侧梁12的后方的辅助梁13。
前侧梁11和后侧梁12在车宽方向上延伸,辅助梁13从后侧梁12向后方以大致コ字形弯曲。本实施例的副车架10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车架构件。
在前侧梁11和后侧梁12的车宽方向上的左端部的下表面连结有具有安装橡胶14a(参照图4)的左侧安装构件14L,左侧安装构件14L连结到驱动装置8。
在前侧梁11和后侧梁12的车宽方向上的右端部的下表面连结有具有安装橡胶14b(参照图5)的右侧安装构件14R,右侧安装构件14R连结到电动机7。
在辅助梁13的下表面连结有具有安装橡胶14c(参照图5)的后侧安装构件14B,后侧安装构件14B连结到驱动装置8的后部。
即,动力传动系6悬挂于副车架10,并且通过左侧安装构件14L、右侧安装构件14R以及后侧安装构件14B弹性支撑于副车架10。
在图1、图2中,电动机室4设置有散热器15,散热器15具备上罐15A、设置在上罐15A的下方的下罐15C、以及连结上罐15A与下罐15C的散热器芯15B。
在图2中,电动机出口配管30的下游端30b连结到上罐15A。电动机出口配管30的上游端30a连结到电动机7。冷却电动机7后的冷却水通过电动机出口配管30导入到上罐15A。在此,上游和下游是指相对于冷却水的流动方向的上游和下游。
散热器芯15B是图中未示的扁平形状水管,构成为交替层叠结构。散热器芯15B通过使从上罐15A流过水管的冷却水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对冷却水进行冷却,并将冷却后的冷却水导入到下罐15C。
散热器出口配管31的上游端31a连结到下罐15C,散热器出口配管31的下游端31b连结到电动水泵23。由散热器芯15B冷却后的冷却水从下罐15C通过散热器出口配管31被吸入到电动水泵23。本实施例的散热器15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
如图4所示,在散热器15的后部装配有风扇护罩(fan shroud)16。如图2所示,风扇护罩16具有:冷却风扇17;包围冷却风扇17的圆筒部16A;以及驱动冷却风扇17旋转的图中未示的电动机。
风扇护罩16通过使冷却风扇17旋转而将车辆1的前方的风引入散热器15。
副车架10设置在风扇护罩16的后方,副车架10的车宽方向上的两端部通过左侧支撑构件9L和右侧支撑构件9R分别连结到左侧纵梁2L和右侧纵梁2R。
如图2所示,冷却风扇17和圆筒部16A设置在与车宽方向上的中心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C相比偏靠驱动装置8侧的位置,散热器15从前方覆盖电动机7的一部分和驱动装置8。
如图3所示,在前侧梁11和后侧梁12的上侧装配有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和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本实施例的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和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机辅助设备。
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包括电池模块和DCDC转换器,设置在前侧梁11和后侧梁12的上表面。
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包括逆变器。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设置在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的上方,并通过支架26连结到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如图3、图5所示,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和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设置在副车架10的上方,且在电动机7的上方重叠于上下方向。
在前侧梁11、后侧梁12以及辅助梁13的上表面设置有第3电动机辅助设备27,且第3电动机辅助设备27位于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和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的左方(参照图1)。
第3电动机辅助设备27包括接线盒,并通过电缆28连结到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通过电缆29连结到电动机7。
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的电池模块和DCDC转换器分别通过电缆连结到第3电动机辅助设备27。
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的DCDC转换器对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的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压进行变压,将变压后的电压从第3电动机辅助设备27输出到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
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将从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输出的电流从直流转换为交流并将其提供给电动机7,驱动电动机7进行旋转。
在图3、图6中,在电动机室4设置有逆变器入口配管32、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以及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
逆变器入口配管32的上游端32a连结到电动水泵23,逆变器入口配管32的下游端32b连结到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
电动水泵23通过散热器出口配管31连结到下罐15C。
从而,通过电动水泵23使由散热器芯15B冷却并导入到下罐15C后的低温的冷却水通过散热器出口配管31和逆变器入口配管32流到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因此,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被冷却水冷却。
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的上游端33a连结到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的下游端33b连结到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从而,从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排出的冷却水通过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导入到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被冷却水冷却。
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的上游端34a连结到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的下游端34b连结到电动机7。
从而,从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排出的冷却水通过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导入到电动机7,电动机7被冷却水冷却。
电动机出口配管30的上游端30a连结到电动机7,电动机出口配管30的下游端30b连结到上罐15A。从而,对电动机7进行冷却后的冷却水流过电动机出口配管30后返回到上罐15A。
这样,通过包括散热器15、逆变器入口配管32、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以及电动机出口配管30的冷却装置对电动机7、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以及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进行冷却。
如图2所示,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和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设置在风扇护罩16的圆筒部16A的车宽方向侧方(右方),并在上下方向延伸。
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的下游端33b和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的上游端34a设置在相同的高度位置,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的下游端34b设置在比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的下游端33b靠下方的位置。
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在车宽方向上设置于比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靠车宽方向外侧(右方)的位置。换言之,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在车宽方向上设置相对于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远离驱动装置8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电动机出口配管30、散热器出口配管31、逆变器入口配管32、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以及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配管。
散热器出口配管31和逆变器入口配管32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供应配管,电动机出口配管30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返回配管。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和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冷却水配管。
在图1中,在电动机室4设置有电动真空泵35。电动真空泵35构成为包含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的外壳35A、以及设置在外壳35A的内部并产生负压的图中未示的电动马达。
电动真空泵35通过电动马达产生负压,并将负压提供给图中未示的负压增压器。由负压增压器提供的负压辅助施加到制动踏板(省略图示)的驾驶员的踩踏力。
外壳35A通过支架26(参照图1、图3)装配到前侧梁11,并从前侧梁11向下方延伸。
如图1、图5所示,电动真空泵35位于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的下方并且位于比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靠前侧的位置。本实施例的电动真空泵35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辅助设备。此外,车辆用辅助设备不限于电动真空泵35。
在图6中,在电动机室4设置有备用罐(reserve tank)36。备用罐36通过第1备用罐入口配管37连结到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
备用罐36将从下罐15C流入散热器出口配管31、逆变器入口配管32、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以及电动机出口配管30的冷却水中包含的空气从第1备用罐入口配管37取入。
备用罐36通过第2备用罐入口配管39连结到散热器15的上罐15A。
备用罐36通过第2备用罐入口配管39取入流过上罐15A的冷却水中包含的空气。
备用罐36分离从第1备用罐入口配管37和第2备用罐入口配管39取入的空气与冷却水。
备用罐36通过备用罐出口配管38连结到下罐15C。备用罐36将分离空气后的冷却水从备用罐出口配管38返回到下罐15C,并与从散热器芯15B导入到下罐15C的低温的冷却水混合。
以上,本实施例的车辆1的前部结构具有:风扇护罩16,其装配在散热器15的后部,具有冷却风扇17和包围冷却风扇17的圆筒部16A;以及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和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其装配在副车架10的上侧。
并且,车辆1的前部结构具备连接散热器15、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以及电动机7并且通过冷却水对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以及电动机7进行冷却的电动机出口配管30、散热器出口配管31、逆变器入口配管32、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以及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
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和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设置在电动机7的上方并且在上下方向排列设置,冷却风扇17和圆筒部16A设置在比车宽方向上的中心部C靠驱动装置8侧的位置。
从而,能够扩大电动机7、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以及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的前方的空间。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1的前部结构,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和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设置在圆筒部16A的车宽方向侧方,并在上下方向延伸。
从而,无需将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和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弯曲成复杂的形状避开副车架10、圆筒部16A,能够简化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和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的结构。
并且,在车辆1发生碰撞时,能够防止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和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夹在圆筒部16A与副车架10之间,能够保护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和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免受外力的影响。
如本实施例的具有散热器15、设置在副车架10的下侧的电动机7、设置在副车架10的上侧的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和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的车辆1的前部结构,既能够实现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和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的简化,又能够在车辆1发生碰撞时保护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和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
另外,本实施例的车辆1的前部结构具有: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其设置在副车架10的上表面;以及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其设置在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的上方。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1的前部结构,冷却水配管具有:散热器出口配管31和逆变器入口配管32,其连结散热器15与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使冷却水从散热器15流到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以及电动机出口配管30,其连结散热器15与电动机7,使对电动机7进行冷却后的冷却水流到散热器15。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1的前部结构,中间冷却水配管具有: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其使冷却水从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25流到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以及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其使冷却水从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24流到电动机7。
从而,能够将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和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设置为使冷却水从竖直方向的上方向下方流动。因此,无需将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和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弯曲成复杂的形状避开副车架10、圆筒部16A,能够更有效地简化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和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的结构。
并且,由于能够将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和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设置为使冷却水从竖直方向的上方向下方流动,因此,能够使冷却水顺畅地从上方流向下方。从而,能够减小电动水泵23的容量,实现电动水泵23的小型化。
另外,本实施例的车辆1的前部结构具备电动真空泵35,电动真空泵35具有装配于副车架10且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的外壳35A。
而且,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1的前部结构,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在车宽方向上设置于比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34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电动真空泵35位于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的下方并且位于比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靠前侧的位置。
从而,能够在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的下方的空间设置具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的外壳35A的电动真空泵35。因此,能够提高电动真空泵35的车载性能。
另外,在车辆1发生碰撞时(前方碰撞时),在与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碰撞之前,能够使电动真空泵35的外壳35A先与车辆1的前部的车载部件碰撞,因此,能够通过电动真空泵35来保护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33。此外,虽然本实施例的车辆1的前部结构是电动车辆的前部结构,但也可以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前部结构。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仅为示列,并不限定本发明。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进行的变更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车辆的前部结构,上述车辆具备:
散热器,其设置于车辆的前部的电动机室;
风扇护罩,其装配在上述散热器的后部,具有冷却风扇和包围上述冷却风扇的圆筒部;
车架构件,其设置在上述风扇护罩的后方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该车架构件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支撑于车体;
动力传动系,其具有电动机和连结到上述电动机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驱动装置,悬挂于上述车架构件并且支撑于上述车架构件;
多个电动机辅助设备,其装配于上述车架构件的上侧;以及
冷却水配管,其连接上述散热器、上述多个电动机辅助设备以及上述电动机,通过冷却水对上述多个电动机辅助设备和上述电动机进行冷却,
上述车辆的前部结构的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电动机辅助设备在上述电动机的上方排列设置于上下方向,
上述冷却风扇和上述圆筒部设置在比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靠上述驱动装置侧的位置,
上述冷却水配管具有连结上述多个电动机辅助设备与上述电动机的中间冷却水配管,
上述中间冷却水配管设置在上述圆筒部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侧方,并在上下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电动机辅助设备具有: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其设置在上述车架构件的上表面;以及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其设置在上述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的上方,
上述冷却水配管具有:冷却水供应配管,其连结上述散热器与上述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使冷却水从上述散热器流到上述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以及冷却水返回配管,其连结上述散热器与上述电动机,使对上述电动机进行冷却后的冷却水流到上述散热器,
上述中间冷却水配管具有: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其使冷却水从上述第2电动机辅助设备流到上述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以及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其使冷却水从上述第1电动机辅助设备流到上述电动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车辆用辅助设备,上述车辆用辅助设备具有装配于上述车架构件且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的外壳,
上述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设置于比上述第2中间冷却水配管靠车辆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
上述车辆用辅助设备位于上述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的下方并且位于比上述第1中间冷却水配管靠前侧的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17452 | 2019-06-25 | ||
JP2019117452A JP7226133B2 (ja) | 2019-06-25 | 2019-06-25 | 車両の前部構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242947U true CN212242947U (zh) | 2020-12-29 |
Family
ID=73747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752359.5U Active CN212242947U (zh) | 2019-06-25 | 2020-05-09 | 车辆的前部结构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226133B2 (zh) |
CN (1) | CN212242947U (zh) |
DE (1) | DE102020207539B4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509048B2 (ja) | 2021-02-02 | 2024-07-0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動車両 |
FR3150561A1 (fr) * | 2023-06-29 | 2025-01-03 | Renault | Dispositif de support pour au moins un tuyau destiné à équiper un véhicule automobil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310252A (ja) | 1995-05-17 | 1996-11-26 | Nissan Motor Co Ltd | 電気自動車のモータルーム内部品搭載構造および搭載方法 |
KR100946490B1 (ko) | 2007-12-13 | 2010-03-10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연료전지 차량의 열/물 관리 시스템 모듈 |
JP5252311B2 (ja) | 2009-09-25 | 2013-07-31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冷却装置 |
JP2013103585A (ja) | 2011-11-14 | 2013-05-30 | Honda Motor Co Ltd | パワーコントロールユニットの保護構造 |
WO2014045771A1 (ja) | 2012-09-20 | 2014-03-27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冷却装置 |
-
2019
- 2019-06-25 JP JP2019117452A patent/JP7226133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5-09 CN CN202020752359.5U patent/CN212242947U/zh active Active
- 2020-06-18 DE DE102020207539.5A patent/DE102020207539B4/de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1003931A (ja) | 2021-01-14 |
DE102020207539B4 (de) | 2025-03-06 |
DE102020207539A1 (de) | 2020-12-31 |
JP7226133B2 (ja) | 2023-0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303624B1 (en) | Hybrid vehicle | |
CN104284791B (zh) | 电动汽车 | |
JP4285405B2 (ja) |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 | |
US8479867B2 (en) | Vehicle drive unit | |
CN108630852B (zh) | 车载用高电压单元壳体、高电压单元及车辆 | |
US11912133B2 (en) | Vehicle drive unit | |
CN107487208A (zh) | 电力变换器的车载构造 | |
CN212242947U (zh) | 车辆的前部结构 | |
JP2011020625A (ja) | 電気自動車の搭載構造 | |
CN110893753B (zh) | 车辆 | |
JP7559645B2 (ja) | 電動車両の下部構造 | |
CN111942181B (zh) | 车辆用电池单元的冷却结构 | |
JP6911078B2 (ja) | 車両用冷却機構 | |
CN110979098B (zh) | 电气设备 | |
JP2019166915A (ja) | 電動車両の前部ユニット搭載構造 | |
JP6431827B2 (ja) | 車両 | |
CN212098398U (zh) | 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 | |
CN212098446U (zh) | 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 | |
JP2013193652A (ja) | 電動車両 | |
JP2019119245A (ja) | ハイブリッド車の冷却装置 | |
CN116262434A (zh) | 一种车辆侧梁、电驱系统、动力系总成以及相应车辆 | |
JP7238629B2 (ja) | 車両の前部構造 | |
JP2023053510A (ja) | 車両のサブタンク配設構造 | |
JP2009044912A (ja) | 車両用インバータ装置 | |
CN112078667A (zh) | 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