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38810U - 一种电池极片模切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极片模切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238810U CN212238810U CN202020474595.5U CN202020474595U CN212238810U CN 212238810 U CN212238810 U CN 212238810U CN 202020474595 U CN202020474595 U CN 202020474595U CN 212238810 U CN212238810 U CN 2122388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plate
- pole piece
- cutting
- battery p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切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极片模切模具,其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朝向下模板的一侧设有冲头组件和第一脱料板,所述下模板朝向上模板的一侧设有刀板组件和与第一脱料板对应的浮底,所述第一脱料板和上模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下模板和浮底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当所述第二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浮底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刀板组件的上表面,当所述上模板靠近下模板时,所述冲头组件和所述刀板组件形成冲切刀对极片进行切割,所述冲头组件和刀板组件的冲切形状与电池极片的形状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极片模切模具,生产电池极片时,无需进行裁切工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切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极片模切模具。
背景技术
电池极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池极片进行冲切,然后把冲切好的极片下料、包装等。现有技术中,冲切电池极片时,是先采用模切机的模切机构在极片料带上模切出电池极片的形状,此时,模切后的电池极片与极片料带仍然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导辊等传送机构对料带进行传送,使模切好的电池极片被传送至裁切机构进行裁切,使相邻的两个电池极片被裁切分离开,由于设备加工时可能存在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将模切好的电池极片送至裁切机构进行裁切时,为保证裁切机构可以准确裁切电池极片,需要先对裁切机构的精度需要进行调节,调节难度大,影响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导辊将电池极片或极片料带从模切机构传送至裁切机构时,可能会对料带进行拉扯,造成电池极片或极片料带变形,导致裁切机构不能准确对电池极片进行裁切,进而影响电池极片的精度,影响成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极片模切模具,生产电池极片时,无需进行裁切工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池极片模切模具,其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朝向下模板的一侧设有冲头组件和第一脱料板,所述下模板朝向上模板的一侧设有刀板组件和与第一脱料板对应的浮底,所述第一脱料板和上模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下模板和浮底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当所述第二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浮底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刀板组件的上表面,当所述上模板靠近下模板时,所述冲头组件和所述刀板组件形成冲切刀对极片进行切割,所述冲头组件和刀板组件的冲切形状与电池极片的形状相匹配。
其中,所述上模板远离下模板的一侧设有上模固定板,所述下模板远离上模板的一侧设有下模固定板。
其中,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有多根第一导向柱,所述上模板和上模固定板沿第一导向柱向靠近下模板或远离下模板的方向运动。
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使上模板和上模固定板带动冲头组件向下模板的方向运动时,第一缓冲弹簧对冲头组件起缓冲作用,避免冲头组件直接和刀板组件与下模板发生硬性碰撞,保护冲头组件和刀板组件,延长二者的使用寿命。
其中,所述下模固定板和上模固定板之间设有多根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上模固定板与第二导向柱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导向柱上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模具在冲切过程中,第二缓冲弹簧使冲切过程中的上模板整体惯量降低,减少电机对转动惯量的要求,降低电机功率,减少能耗,同时也能起到保护冲头组件和刀板组件的作用。
其中,所述下模板和下模固定板分别开设有用于接收极片废料的废料口,所述下模板的废料口与下模固定板的废料口连通。
其中,所述下模固定板的下方设有朝向废料口的负压吸尘口。
其中,所述下模固定板上设有用于计算模切次数的计数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模具的集中优点在于取消了传统模切机上关于裁切这一个工序,避免了由于模具到裁切刀之间由于走带时极片张力的变化,安装辊的装配精度引起的不平行度造成走偏,使极片在裁切时,极片与刀具的相对位置不准确而引起成品极片的尺寸出现偏差,造成极片形状不规范,以及在极片边缘圆角上出现有可能刺穿隔膜的毛刺。
2、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极片模切模具,由于第二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浮底的上表面高于刀板组件的上表面,使上模板向下运动时,上模板的第一脱料板先与下模板的浮底抵接夹紧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的极片,然后随着上模板继续向下运动,上模板和下模板压缩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使第一脱料板和浮底夹持极片向下运动直至冲头组件和刀板组件抵接形成冲切刀对极片进行冲切,使极片被冲切成型,后续不需要再对极片进行裁切,效率更高。
3、本实用新型在对极片进行冲切前,先通过浮底和第一脱料板对极片进行夹持固定,使极片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不会左右移动,进而使冲头组件和刀板组件可以准确地对极片进行切割,有利于提高电池极片的精度。另一方面,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对冲头组件起缓冲作用,有利于保护冲头组件和刀板组件,延长两者的使用寿命。
4、冲头组件和刀板组件形成的冲切刀可直接切出圆角并对极片进行切割,使极片成品一次成形,从原理上保证了成品极片的尺寸精度以及避免由于极片位置与切刀位置偏差出现的毛刺,极片形状不规则等问题,且后续不需再对极片进行裁切,减少了裁切工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5、第一导柱上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对冲头组件起缓冲作用,保护冲头组件和刀板组件,延长二者的使用寿命;第二导柱上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使模具在冲切过程中,缓冲弹簧使冲切过程中的上模板整体惯量降低,减少电机对转动惯量的要求,降低电机功率,减少能耗,同时也能起到保护冲头组件和刀板组件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模板和下模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模固定板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模板;11、避空区;2、下模板;21、落料区;3、冲头组件;31、第一冲头;32、第二冲头;33、第三冲头;4、第一脱料板;41、第二脱料板;42、第三脱料板;5、刀板组件;51、第一刀板;52、第二刀板;53、第三刀板;6、浮底;7、上模固定板;8、下模固定板;9、第一导向柱;91、第二导向柱;92、废料口;93、计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一种电池极片模切模具,如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所述上模板1朝向下模板2的一侧设有冲头组件3和第一脱料板4,所述下模板2朝向上模板1的一侧设有刀板组件5和与第一脱料板4对应的浮底6,所述第一脱料板4和上模板1之间设有第一弹簧(图中未示出),所述下模板2和浮底6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图中未示出),当所述第二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浮底6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刀板组件5的上表面,当所述上模板1靠近下模板2时,所述冲头组件3和所述刀板组件5形成冲切刀对极片进行切割,所述冲头组件3和刀板组件5的冲切形状与电池极片的形状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极片模切模具,由于第二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浮底6的上表面高于刀板组件5的上表面,使上模板1向下运动时,上模板1的第一脱料板4先与下模板2的浮底6抵接夹紧上模板1和下模板2之间的极片,然后随着上模板1继续向下运动,上模板1和下模板2压缩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使第一脱料板4和浮底6夹持极片向下运动直至冲头组件3和刀板组件5抵接形成冲切刀对极片进行冲切,使极片被冲切成型,后续不需要再对极片进行裁切,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在对极片进行冲切前,先通过浮底6和第一脱料板4对极片进行夹持固定,使极片在上模板1和下模板2之间不会左右移动,进而使冲头组件3和刀板组件5可以准确地对极片进行切割,有利于提高电池极片的精度,另一方面,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对冲头组件3起缓冲作用,有利于保护冲头组件3和刀板组件5,延长两者的使用寿命。
冲头组件3和刀板组件5形成的冲切刀可直接切出圆角并对极片进行切割,使极片成品一次成形,从原理上保证了成品极片的尺寸精度以及避免由于极片位置与切刀位置偏差出现的毛刺,且后续不需再对极片进行裁切,减少了裁切工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中,所述冲头组件3和刀板组件5的形状可根据电池极片的形状及大小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冲头组件3包括第一冲头31以及设于第一冲头31两侧的第二冲头32和第三冲头33,所述刀板组件5包括与第一冲头31对应的第一刀板51、与第二冲头32对应的第二刀板52和与第三冲头33对应的第三刀板53,所述冲头组件3和刀板组件5配合切割极片,使切割后的电池极片与极片废料分离开,后续无需对极片进行二次裁切即可成型,效率更高。
其中,所述上模板1设有第二脱料板41和第三脱料板42,所述第二脱料板41和第三脱料板42分别设于靠近第二冲头32和第三冲头33的位置,用于使第二冲头32和第三冲头33在冲切极片时,位于第二冲头32和第三冲头33位置处的极片分别通过第二脱料板41和第三脱料板42压紧,不易发生位置偏移,保证模切精度。
其中,所述第二脱料板41和上模板1之间设有第三弹簧(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三脱料板42和上模板1之间设置第四弹簧(图中未示出),当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二脱料板41和第三脱料板42的下表面低于第二冲头32和第三冲头33的下表面,使第二冲头32和第三冲头33对极片进行冲切前,所述第二脱料板41和第三脱料板42先抵压极片使极片被固定,进而使冲切时极片不会发生偏移,另一方面,对第二冲头32和第三冲头33起缓冲作用,保护第三冲头33和第四冲头,延长其使用寿命。
其中,所述上模板1远离下模板2的一侧设有上模固定板7,所述下模板2远离上模板1的一侧设有下模固定板8。
通过设置上模固定板7和下模固定板8,使用时,分别通过上模固定板7和下模固定板8将上模板1和下模板2安装在设备上,避免直接对上模板1和下模板2进行安装,有利于保护上模板1和下模板2,具体的,为了便于使用,一般是将上模固定板7安装在设备的升降机构上,将下模固定板8安装在设备的工作平台上,具体安装位置可根据工作需要或设备结构进行安装。
其中,所述上模板1和下模板2之间设有多根第一导向柱9,所述上模板1和上模固定板7沿第一导向柱9向靠近下模板2或远离下模板2的方向运动。具体的,所述第一导向柱9的下端固定连接下模板2,所述第一导向柱9的上端与上模板1和上模固定板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柱9的设置对上模板1和上模固定板7的运动起导向的作用,避免上模板1和上模固定板7在上下运动时位置发生偏移而影响模切精度。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六根第一导向柱9,六根所述第一导向柱9均分为两组,每三根第一导向柱9分别排列设于下模板2一侧。
其中,第一导向柱9上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图中未示出),使上模板1和上模固定板7带动冲头组件3向下模板2的方向运动时,第一缓冲弹簧对冲头组件3起缓冲作用,避免冲头组件3直接和刀板组件5与下模板2发生硬性碰撞,保护冲头组件3和刀板组件5,延长二者的使用寿命。
其中,所述下模固定板8和上模固定板7之间设有多根第二导向柱91,所述第二导向柱91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上模固定板7与第二导向柱91滑动连接。横截面呈多边形的第二导向柱91有利于限制上模固定板7的自由度,进而限制上模板1的自由度,最终达到提高冲切精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柱91的横截面呈正六角形,所述第二导向柱91设置有四根,四根所述第二导向柱91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下模固定板8的四个直角处,四根所述第二导向柱91竖直设置,且上端分别滑动连接上模固定板7。
其中,所述第二导向柱91上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图中未示出),模具在冲切过程中,第二缓冲弹簧使冲切过程中的上模板1整体惯量降低,减少电机对转动惯量的要求,降低电机功率,减少能耗,同时也能起到保护冲头组件3和刀板组件5的作用。
其中,所述下模板2设有落料区21,便于承载模切成型后的电池极片,所述上模板1设有与落料口对应的避空区11,便于将成型后的电池极片取出。
其中,结合图4,所述下模板2和下模固定板8分别开设有用于接收极片废料的废料口92,所述下模板2的废料口92与下模固定板8的废料口92连通。在实际生产中,所述废料口92的大小、形状及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模板2的废料口92设置有三个,所述下模板2的三个废料口92分别位于靠近第一刀板51、第二刀板52和第三刀板53的位置处,分别用于接收第一刀板51、第二刀板52和第三刀板53切割时产生的极片废料和粉末。
其中,所述下模固定板8的下方设有朝向废料口92的负压吸尘口(图中未示出),便于连接负压风机或其他负压吸尘设备的接口,具体使用时,通过负压吸尘口连接负压风机,使废料口92处的废料可以被快速吸入废料口92内,避免废料堆积于废料口92处,影响模切模具的正常使用。
其中,所述下模固定板8上设有用于计算模切次数的计数器93。由于模具切割一定数量后需要进行修模,一般厂家规定切割若干次以内负责免费修模,超过次数后,出现的模具损坏,厂家不负责免费维修,通过模切计数,当模具损坏时,能清楚的知道此模具是否在保修范围以内,以此来避免厂家和客户之间产生的关于模具是否在保修期内的纠纷,增加了本模具的便利性。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电池极片模切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朝向下模板的一侧设有冲头组件和第一脱料板,所述下模板朝向上模板的一侧设有刀板组件和与第一脱料板对应的浮底,所述第一脱料板和上模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下模板和浮底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当所述第二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浮底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刀板组件的上表面,当所述上模板靠近下模板时,所述冲头组件和所述刀板组件形成冲切刀对极片进行切割,所述冲头组件和刀板组件的冲切形状与电池极片的形状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模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远离下模板的一侧设有上模固定板,所述下模板远离上模板的一侧设有下模固定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模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有多根第一导向柱,所述上模板和上模固定板沿第一导向柱向靠近下模板或远离下模板的方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模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固定板和上模固定板之间设有多根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上模固定板与第二导向柱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模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和下模固定板分别开设有用于接收极片废料的废料口,所述下模板的废料口与下模固定板的废料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模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固定板的下方设有朝向废料口的负压吸尘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模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固定板上设有用于计算模切次数的计数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74595.5U CN212238810U (zh) | 2020-04-02 | 2020-04-02 | 一种电池极片模切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74595.5U CN212238810U (zh) | 2020-04-02 | 2020-04-02 | 一种电池极片模切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238810U true CN212238810U (zh) | 2020-12-29 |
Family
ID=73983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474595.5U Active CN212238810U (zh) | 2020-04-02 | 2020-04-02 | 一种电池极片模切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23881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20399A (zh) * | 2021-03-29 | 2021-06-25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极片模切系统和方法 |
CN114670264A (zh) * | 2022-02-28 | 2022-06-28 | 江西睿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电池的切割装置 |
-
2020
- 2020-04-02 CN CN202020474595.5U patent/CN21223881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20399A (zh) * | 2021-03-29 | 2021-06-25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极片模切系统和方法 |
CN114670264A (zh) * | 2022-02-28 | 2022-06-28 | 江西睿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电池的切割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06744B (zh) | 一种极片成型机 | |
CN106424296B (zh) | 一种五金带料双面无毛刺冲裁工艺以及无毛刺冲裁模具 | |
CN212238810U (zh) | 一种电池极片模切模具 | |
CN208976601U (zh) | 一种具有双滑块反向切断结构的冲压模具 | |
CN109317583B (zh) | 半导体器件的切筋成型方法与半导体器件加工设备 | |
CN201860024U (zh) | 电气插座用插片加工专用模具 | |
CN201163738Y (zh) | 电机定子冲片双片扇形模具 | |
CN106003199B (zh) | 一种防止pcb板变形的多刀分板机 | |
CN101958501B (zh) | 电气插座用插片的加工方法及专用模具 | |
CN209206203U (zh) | 一种板料套裁锯齿落料装置 | |
CN110978135A (zh) | 一种对吸塑制品冲孔又裁切的复合模具 | |
CN215199176U (zh) | 一种适用于大型圆筒形外壳的内涨式六刃切边模结构 | |
CN202861105U (zh) | 一种大型灯具铝合金压铸件切边模具 | |
CN205817972U (zh) | 一种防止pcb板变形的多刀分板机 | |
CN215549193U (zh) | 一种自动切筋模具改进型刀片机构 | |
CN109434955A (zh) | 一种用于锂电池正负极裁切的模切机 | |
CN114367574A (zh) | 一种电池极片模切装置及其模切方法 | |
CN112676433B (zh) | 一种无搭边切圆角模具 | |
CN210435143U (zh) | 一种汽车铭牌水口自动冲压剪切装置 | |
CN204735619U (zh) | 一种无废料切断弯曲复合模 | |
CN210061394U (zh) | 一种橡胶塞冲切机构 | |
CN211613983U (zh) | 一种多材料冲型并贴合成型的模具 | |
CN110586744B (zh) | 一种汽车交流发电机罩盖连续冲压模具 | |
CN207770601U (zh) | 一种能连续加工盾尾刷抱箍的模具 | |
CN112757388A (zh) | 一种高效率裁切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 7 Tianmuhu Avenue, Kunlun Street, Liyang City,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3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Jiatuo New Energy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300 Building 1, No. 588, Chengbei Avenue, Kunlun Street, Liyang City,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Zhongguancun Jiatuo new energy equipment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