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229356U - 一种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29356U
CN212229356U CN202021540828.3U CN202021540828U CN212229356U CN 212229356 U CN212229356 U CN 212229356U CN 202021540828 U CN202021540828 U CN 202021540828U CN 212229356 U CN212229356 U CN 2122293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s
slit
shape
display panel
diffe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408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国皎
赵百川
何若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15408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293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29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2935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由2D显示面板和狭缝光栅组成;2D显示面板放置于狭缝光栅之后;狭缝光栅可将2D显示面板上的像素投射到各个空间位置;2D显示面板上的像素具有多种形状,形状相同的像素属于同一视区;狭缝光栅设置有多种开口形状的狭缝,每一种狭缝其开口形状分别与上述各个视区的像素形状对应,用以分别投射这些像素;属于同一视区且具有相同形状的像素可由与之形状对应的狭缝投射到对应的视区位置;2D显示面板上,相同形状的像素按列进行周期性排列,周期内每列像素来自不同的视差图像,不同列像素可被投射到视区内不同的视点位置,人眼处于视区内不同视区位置时,可以看到与之对应的视差图像,从而产生立体视觉。

Description

一种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显示技术。
背景技术
立体显示技术是可以实现立体场景真实再现的一种显示技术,其可以为人眼分别提供不同的视差图像,从而使人产生立体视觉。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该系统可以提供多个视区,每个视区位置相互独立,且视区之间无图像显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附图1为该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表示空间中的水平方向,y表示空间中的垂直方向,z表示与xy平面垂直的轴向方向。该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由2D显示面板和狭缝光栅组成。2D显示面板放置于狭缝光栅之后。狭缝光栅可将2D显示面板上的像素投射到各个空间位置。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2,2D显示面板上的像素具有多种形状,形状相同的像素属于同一视区。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3,狭缝光栅设置有多种开口形状的狭缝,每一种狭缝其开口形状分别与上述各个视区的像素形状对应,用以分别投射这些像素。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属于同一视区且具有相同形状的像素可由与之形状对应的狭缝投射到对应的视区位置。
进一步的,2D显示面板上,相同形状的像素按列进行周期性排列,周期内每列像素来自不同的视差图像,不同列像素可被投射到视区内不同的视点位置,人眼处于视区内不同视区位置时,可以看到与之对应的视差图像,从而产生立体视觉。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4,不同形状的狭缝和像素之间,光线透过率较低,难以进行投射。因此,请参考图1,在任意视区内,除与本视区对应的像素外,其他像素因形状与狭缝开口形状不同,光线透过率很低,均难以进行进行投射,故串扰较少;在视区之间的位置上,通过任意狭缝均没有与之形状匹配的像素,因此光线透过率很低,故无明显的图像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不同形状的像素其光线的投射相互独立。具体的,即具有某一开口形状的狭缝其位置改变时,仅有与之形状对应的像素会发生投射方向的改变,其他形状的像素投射方向不受影响。
可选的,2D显示面板上的像素形状可由多个像素组合而成,同时狭缝光栅上的开口与多个像素组合而成的形状匹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空间中形成多个视区,且视区的位置相互独立,当一个视区位置改变时,其他视区的位置可以不受影响,且视区之间无图像显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像素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栅狭缝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狭缝透光的示意图。
图标: 100-2D显示面板;200-狭缝光栅;101-第一视区像素; 102-第二视区像素103-第三视区像素;201-第一视区光栅狭缝;202-第二视区光栅狭缝;203-第三视区光栅狭缝。
应该理解上述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没有按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表示空间中的水平方向,y表示空间中的垂直方向,z表示与xy平面垂直的轴向方向。该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由2D显示面板100和狭缝光栅200组成。2D显示面板100放置于狭缝光栅200之后。狭缝光栅200可将2D显示面板100上的像素投射到各个空间位置。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2,2D显示面板100上的像素具有多种形状,形状相同的像素属于同一视区。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3种不同的像素, 第一视区像素101形状为45度倾斜的长条;第二视区像素102形状为135度倾斜的长条;第三视区像素103形状为90度放置的长条。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3,狭缝光栅200设置有3种开口形状的狭缝,每一种狭缝其开口形状分别与上述各个视区的像素形状对应,用以分别投射这些像素。具体的,第一视区光栅狭缝201上的开口形状与第一视区像素101的形状一致;第二视区光栅狭缝202上的开口形状与第二视区像素102的形状一致;第三视区光栅狭缝203上的开口形状与第三视区像素103的形状一致。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属于同一视区且具有相同形状的像素可由与之形状对应的狭缝投射到对应的视区位置。具体的,第一视区像素101可由第一视区光栅狭缝201投射至视区1;第二视区像素102可由第二视区光栅狭缝202投射至视区2;第三视区像素103可由第三视区光栅狭缝203投射至视区3。
进一步的,2D显示面板上,形状相同的像素按列进行周期性排列,周期内的4列像素分别来自4幅不同的视差图像,可被投射到视区内不同的4个视点位置,人眼处于视区内不同视区位置时,可以看到与之对应的视差图像,从而产生立体视觉。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4,不同形状的狭缝和像素之间,光线透过率较低,难以进行投射。具体的,以第一视区像素101为例,仅有第一视区光栅狭缝201的开口形状与其形状相同,允许大部分光线通过,而第二视区光栅狭缝202及第三视区光栅狭缝203的开口形状与其不同,仅允许有少部分光线通过。
因此,请参考图1,在任意视区内,除与本视区对应的像素外,其他像素因形状与狭缝开口形状不同,光线透过率很低,均难以进行进行投射,故串扰较少,具体地,请参考视区2中的左数第三个视点,该视点通过第一视区光栅201应对应第三视区像素103,因光线通过率较低,故无法看到,同时该视点通过第三视区光栅203应对应第一视区像素101,因光线通过率较低,故也无法看到。
在视区之间的位置上,通过任意狭缝均没有与之形状匹配的像素,因此光线透过率很低,故无明显的图像进行显示,具体地,请参考视区1和视区2之间的黑色位置,其通过第三视区光栅203应对应第二视区像素102,通过第二视区光栅202应对应第三视区像素103,通过第一视区光栅201也对应第三视区像素103,故通过3个光栅狭缝看到的亮度均很低,无法看到图像。
进一步的,不同形状的像素其光线的投射相互独立。具体的,设第一视区光栅狭缝201位置改变时,第二视区和第三视区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空间中形成3个视区,且视区的位置相互独立,当一个视区位置改变时,其他视区的位置可以不受影响,且视区之间无图像显示。

Claims (4)

1.一种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由2D显示面板和狭缝光栅组成;2D显示面板放置于狭缝光栅之后;狭缝光栅可将2D显示面板上的像素投射到各个空间位置;2D显示面板上的像素具有多种形状,形状相同的像素属于同一视区;狭缝光栅设置有多种开口形状的狭缝,每一种狭缝其开口形状分别与上述各个视区的像素形状对应,用以分别投射这些像素;属于同一视区且具有相同形状的像素可由与之形状对应的狭缝投射到对应的视区位置;2D显示面板上,相同形状的像素按列进行周期性排列,周期内每列像素来自不同的视差图像,不同列像素可被投射到视区内不同的视点位置,人眼处于视区内不同视区位置时,可以看到与之对应的视差图像,从而产生立体视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不同形状的狭缝和像素之间,光线透过率较低,难以进行投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不同形状的像素其光线的投射相互独立,具有某一开口形状的狭缝其位置改变时,仅有与之形状对应的像素会发生投射方向的改变,其他形状的像素投射方向不受影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2D显示面板上的像素形状可由多个像素组合而成,同时狭缝光栅上的开口与多个像素组合而成的形状匹配。
CN202021540828.3U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22293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40828.3U CN212229356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40828.3U CN212229356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29356U true CN212229356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10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40828.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2229356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2935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2005A (zh) * 2020-07-30 2020-10-09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
CN112505942A (zh) * 2021-02-03 2021-03-16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后置投影光源的多分辨率立体显示装置
CN112505941A (zh) * 2021-02-04 2021-03-16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后置光源条的非均匀观看区域分布立体显示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2005A (zh) * 2020-07-30 2020-10-09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
CN111752005B (zh) * 2020-07-30 2025-01-07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
CN112505942A (zh) * 2021-02-03 2021-03-16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后置投影光源的多分辨率立体显示装置
CN112505942B (zh) * 2021-02-03 2021-04-20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后置投影光源的多分辨率立体显示装置
CN112505941A (zh) * 2021-02-04 2021-03-16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后置光源条的非均匀观看区域分布立体显示装置
CN112505941B (zh) * 2021-02-04 2021-04-16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后置光源条的非均匀观看区域分布立体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98758B1 (ko) 입체 표시 장치
JP3096613B2 (ja) 立体表示装置
CN212229356U (zh) 一种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
JP6374506B2 (ja) 3次元表示方法
CN110012286B (zh) 一种高视点密度的人眼追踪立体显示装置
CN105282539A (zh) 曲面多视点图像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2596261B (zh) 一种基于双光栅的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
CN101895779A (zh) 立体显示方法和系统
JPH05122733A (ja) 3次元画像表示装置
CN111095080B (zh) 在n视点立体显示屏上显示两视点立体图像的系统和方法
CN111323935A (zh) N视点三维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0927986B (zh) 一种基于像素偶的立体显示装置
JP5439686B2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立体画像表示方法
CN111474736A (zh) 一种低串扰立体显示装置
CN111752005B (zh) 一种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
CN109725430B (zh) 一种虚聚混合成像的立体显示装置
CN110824726B (zh) 一种π型像素排布的立体显示装置
CN104267573A (zh) 基于视差的新型裸眼悬浮立体显示方法
CN104698592A (zh) 基于菲涅尔透镜的裸眼悬浮立体显示系统及显示方法
CN212255898U (zh) 一种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
CN211375207U (zh) 一种深度增强立体显示装置
CN209343052U (zh) 一种实聚混合成像的立体显示装置
CN111123542B (zh) 一种深度增强立体显示装置
CN211653314U (zh) 一种3d显示系统及3d显示装置
CN104270628A (zh) 基于菲涅尔透镜的裸眼悬浮立体显示系统及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5010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