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23899U - 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223899U CN212223899U CN202020634537.4U CN202020634537U CN212223899U CN 212223899 U CN212223899 U CN 212223899U CN 202020634537 U CN202020634537 U CN 202020634537U CN 212223899 U CN212223899 U CN 2122238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crete
- wall
- shear
- underground continuous
- pou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7569 slip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440 grou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66278 cabin-4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包括位于强透水地层内的基坑,基坑内设置有地下连续墙、分仓墙和封底混凝土,所述分仓墙包括相互垂直的横向分仓墙和纵向分仓墙,分仓墙和地下连续墙将基坑分隔为若干仓室,封底混凝土设置在仓室内,还包括抗剪槽和注浆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地下连续墙和分仓墙将基坑分为若干个仓室,仓室之间单独浇筑,减少水下封底混凝土平面尺寸和浇筑厚度,通过调整分仓墙纵横向间距和水下浇筑混凝土的厚度,达到最优的设计方案,可节省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抗剪槽与封底混凝土进行可靠连接,有效杜绝了地下连续墙和封底混凝土之间出现渗漏水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已经成为解决交通拥挤、土地资源紧缺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地下基坑的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基坑降水已经成为深基坑、超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尤其当基坑周边建筑物林立、管线众多时,如何选取降水开挖方案才能保证基坑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又能保证周边建构筑物、管线的安全是设计施工的关键。目前,对于深基坑工程常用的降水方案主要有坑外降水、竖向止水帷幕坑内降水、立体止水帷幕坑内降水三种降水方式。
坑外降水,该方案适用于地下水位埋深较深、周边环境简单、不能设置或者没必要设置止水帷幕的基坑工程。缺点是:坑外降水降水量大,很可能会引起周边环境沉降和差异沉降,尤其是地下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对城市供水会产生严重的影响。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降水费用、降水难度增加,同时还会大幅增加城市管网的排水负担。
竖向止水帷幕坑内降水,该种降水方式适用于围护结构兼做止水帷幕,或者单独设置的止水帷幕可以插入到隔水层内,完全隔离基坑内部的径流补给。缺点是:需要单独设置止水帷幕,如果隔水层埋深较大,需要止水帷幕插入的深度加大,从而增加工程投资,一旦止水帷幕出现渗漏,工程安全风险不可控。
立体止水帷幕坑内降水,对于竖向止水帷幕不能完全隔断隔水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坑底注浆或者水下封底混凝土的方式,隔断基坑竖向径流通道,形成立体的止水帷幕,然后采用坑内降水的方式疏干止水帷幕中的地下水。该种降水方式存的主要问题是,1)对于一些地层,如砂卵石底层,坑底注浆效果不好的情况下,水平向止水帷幕不能完全隔离竖向径流通道;2)对于开挖面积较大的基坑工程,封底混凝土厚度比较大,水下开挖及浇筑难度增加;此外,水下封底混凝土与竖向止水帷幕之间不能有效、可靠连接,会出现渗漏水问题,不能形成整体抗浮体系,需要增加抗拔桩等抗浮措施,增加投资。
综上所述,对于周边环境复杂的深基坑工程,从保护地下水资源出发,非降水条件下基坑开挖会逐渐成为首选的基坑降水开挖方案,采用整体式的水下封底混凝土浇筑方案,一方面水下封底混凝土厚度增大,施工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水下封底混凝土与竖向止水帷幕连接不好,可能引起渗漏水、抗浮不满足工程要求、施工工期得不到保证等问题,因此如何实现水下封底混凝土与竖向止水帷幕有效、可靠连接,减少水下封底混凝土浇筑厚度,简化施工工艺,降低施工成本是立体止水帷幕体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105672250B提出一种地下连续墙与水下混凝土企口连接机构,包括企口槽、封浆网片和牵引绳,企口槽包括侧板和两个翼板,企口槽与连续墙钢筋笼主筋固定连接,侧板上设置有穿引孔,企口槽的两个翼板连接封浆网片,封浆网片和所述牵引绳一端连接,牵引绳另一端通过穿引孔伸出地面。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提出一种CN104878742A水下封底混凝土与地下连续墙的抗剪连接结构,它包括封底混凝土和地下连续墙,所述封底混凝土端部与地下连续墙连接,所述地下连续墙上与封底混凝土连接的部位内凹形成企口空间,所述封底混凝土端部与企口空间密封配合形成企口状的抗剪接头。
上述两件专利均是提出地下连续墙与水下封底混凝土之间的可靠连接方式,但并未解决地下连续墙和水下混凝土之间的渗漏水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整体式封底混凝土浇筑方式中,封底混凝土厚度增大、施工成本高和渗漏水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包括位于强透水地层内的基坑,基坑内设置有地下连续墙、分仓墙和封底混凝土,所述分仓墙包括相互垂直的横向分仓墙和纵向分仓墙,分仓墙和地下连续墙将基坑分隔为若干仓室,封底混凝土设置在仓室内,还包括:
抗剪槽,预埋在地下连续墙和分仓墙内,与封底混凝土连通,用于使封底混凝土形成与抗剪槽匹配的抗剪头;
注浆管,注浆管一端延伸至地下连续墙的顶部,另一端穿过所述抗剪槽,并延伸至抗剪槽内;
抗剪槽包括腹板和连接在腹板两端的翼板;
注浆管伸入抗剪槽一端的侧面上均匀设置有注浆孔。
相对比于传统的整体式浇筑封底混凝土而言,本实用新型通过地下连续墙和分仓墙将基坑分为若干个仓室,仓室之间单独浇筑,减少水下封底混凝土平面尺寸和浇筑厚度,通过调整分仓墙纵横向间距和水下浇筑混凝土的厚度,达到最优的设计方案,可节省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地下连续墙上设置抗剪槽,在封底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封底混凝土流入到抗剪槽内形成抗剪头,使得抗剪槽与封底混凝土进行可靠连接;同时通过注浆管,将浆液输送到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的连接界面,形成止水帷幕,使地下连续墙和封底混凝土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有效杜绝了地下连续墙和封底混凝土之间出现渗漏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便利、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低、防漏水效果好。
进一步的是,所述抗剪槽的槽口上设置有用于避免混凝土落入抗剪槽内的滚动机构。一方面,在浇筑地下连续墙时,滚动机构可避免混凝土落入到抗剪槽内,影响到后续封底混凝土进入到抗剪槽内形成抗剪头;另一方面,基坑内壁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平整的凹凸面,在下放地下连续的钢筋地笼时,滚动机构可在基坑的内壁上滚动,可切磨掉基坑内壁凸起的部位,使基坑内壁更加平整,也就是使地下连续墙孔壁更加平整,提高地下连续墙浇筑表面的平整度。
进一步的是,所述滚动机构包括Y形的支架,支架一端与翼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可转动的轴杆,轴杆表面布置有钢丝刷,钢丝刷的端切面与地下连续墙的孔壁齐平。钢丝刷的端切面是指钢丝刷远离抗剪槽一端所在竖直方向上的切面;钢丝刷随轴杆同步相对于支架转动,结构简单、成本低。
进一步的是,所述地下连续墙之间还设置有内支撑。抽排基坑内被止水帷幕隔离出来的地下水,随着水位的下降,为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地下连续墙之间设置有内支撑。
进一步的是,所述分仓墙包括浇筑体和设置在浇筑体上方的填充体,浇筑体上表面与封底混凝土的上表面齐平,抗剪槽布置在浇筑体上。受内支撑高度的影响,在架设内支撑时,为了使内支撑与分仓墙之间不会造成干涉,需要破除部分分仓墙,因此将分仓墙设置为下部的浇筑体和上部的填充体,浇筑体保证了分仓墙的稳定性,填充体在保证分仓墙稳定性的同时,也方便进行破除。
进一步的是,所述封底混凝土上方依次铺设有级配碎石层和垫层,级配碎石层内设置有集水坑和盲管。集水坑可收集级配碎石层内的地下水,外部抽水设备通过盲管可将集水坑内的地下水进行抽取,确保施工的无水作业环境;同时级配碎石层也可增大封底混凝土的抗浮力,保证封底混凝土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是,所述注浆管为L形,注浆管的弯折处为弧形。浆液在注浆管内流动时,弧形的弯折处可减小浆液在注浆管内流动的阻力,使浆液更加顺畅的在注浆管内流动,避免堵塞注浆管。
进一步的是,所述注浆管水平的布置在抗剪槽内,且端部与钢丝刷的端切面齐平,注浆管伸入抗剪槽的端部为锥形。注浆管不能超过钢丝刷的端切面,如果超过,则在地下连续墙钢筋地笼下放的过程中会直接与地下连续墙的孔壁产生干涉;注浆管水平的伸入至抗剪槽是最大限度的保证注浆管的长度,使注浆管内的浆液能顺利流入到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之间的连接界面,形成有效的止水帷幕。
进一步的是,所述腹板和翼板均与地下连续墙的主筋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注浆管与地下连续墙的钢筋通过焊接方式相连。保证抗剪槽和注浆管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是,抗剪槽内还布置有连接在两个翼板之间的加强筋。保证抗剪槽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相对比于传统的整体式浇筑封底混凝土而言,本实用新型通过地下连续墙和分仓墙将基坑分为若干个仓室,仓室之间单独浇筑,减少水下封底混凝土平面尺寸和浇筑厚度,通过调整分仓墙纵横向间距和水下浇筑混凝土的厚度,达到最优的设计方案,可节省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
2、本实用新型的抗剪槽与封底混凝土进行可靠连接,抗剪槽作为界面的防渗止水构造,降低了界面出现渗水的可能性,减少水下封底混凝土厚度和基坑开挖深度;同时通过注浆管,将浆液输送到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的连接界面,形成止水帷幕,使地下连续墙和封底混凝土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有效杜绝了地下连续墙和封底混凝土之间出现渗漏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便利、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低、防漏水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的滚动机构可避免混凝土落入到抗剪槽内,影响到后续封底混凝土进入到抗剪槽内形成抗剪头;同时可使地下连续墙孔壁更加平整,提高地下连续墙浇筑表面的平整度,提高地下连续墙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抗剪槽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抗剪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支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级配碎石层和垫层的铺设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地下连续墙;3、封底混凝土;4、仓室;5、注浆管;6、滚动机构;7、级配碎石层;8、垫层;9、浆液;
11、抗剪槽;12、内支撑;13、主筋;14、孔壁;21、横向分仓墙;22、纵向分仓墙;23、浇筑体;24、填充体;51、注浆孔;61、支架;62、轴杆;63、钢丝刷;
111、腹板;112、翼板;113、加强筋;114、连接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包括位于强透水地层内的基坑,基坑内设置有地下连续墙1、分仓墙和封底混凝土3,所述分仓墙包括相互垂直的横向分仓墙21和纵向分仓墙22,分仓墙和地下连续墙1将基坑分隔为若干仓室4,封底混凝土3设置在仓室4内,还包括抗剪槽11,预埋在地下连续墙1和分仓墙内,与封底混凝土3连通,用于使封底混凝土形成与抗剪槽匹配的抗剪头;注浆管5,注浆管5一端延伸至地下连续墙1的顶部,另一端穿过所述抗剪槽11,并延伸至抗剪槽11内;抗剪槽11包括腹板111和连接在腹板111两端的翼板112;注浆管5伸入抗剪槽11一端的侧面上均匀设置有注浆孔51。
如图4所示,注浆管5为L形,注浆管5的弯折处为弧形。浆液在注浆管内流动时,弧形的弯折处可减小浆液在注浆管内流动的阻力,使浆液更加顺畅的在注浆管内流动,避免堵塞注浆管。
如图4所示,注浆管5水平的布置在抗剪槽11内,且端部与钢丝刷63的端切面齐平,注浆管5伸入抗剪槽的端部为锥形。注浆管不能超过钢丝刷的端切面,如果超过,则在地下连续墙钢筋地笼下放的过程中会直接与地下连续墙的孔壁产生干涉;注浆管水平的伸入至抗剪槽是最大限度的保证注浆管的长度,使注浆管内的浆液能顺利流入到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之间的连接界面,形成有效的止水帷幕。钢丝刷63的端切面就是钢丝刷远离抗剪槽一端在竖向上的切面。
如图3所示,腹板111和翼板112均与地下连续墙1的主筋1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注浆管5与地下连续墙1的钢筋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抗剪槽11内还布置有连接在两个翼板112之间的加强筋113。提高抗剪槽和注浆管连接的稳定性。
图1示出了浆液9流入抗剪槽后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相邻抗剪槽11之间通过连接筋114相连,进一步提高抗剪槽的稳定性。
相对比于传统的整体式浇筑封底混凝土而言,本实用新型通过地下连续墙和分仓墙将基坑分为若干个仓室,仓室之间单独浇筑,减少水下封底混凝土平面尺寸和浇筑厚度,通过调整分仓墙纵横向间距和水下浇筑混凝土的厚度,达到最优的设计方案,可节省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地下连续墙上设置抗剪槽,在封底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封底混凝土流入到抗剪槽内形成抗剪头,使得抗剪槽与封底混凝土进行可靠连接;同时通过注浆管,将浆液输送到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的连接界面,形成止水帷幕,使地下连续墙和封底混凝土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有效杜绝了地下连续墙和封底混凝土之间出现渗漏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便利、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低、防漏水效果好。
实施例二: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改进,抗剪槽11的槽口上设置有用于避免混凝土落入抗剪槽内的滚动机构6;所述滚动机构6包括Y形的支架61,支架61一端与翼板112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可转动的轴杆62,轴杆62表面布置有钢丝刷63,钢丝刷63的端切面与地下连续墙的孔壁14齐平。
一方面,在浇筑地下连续墙时,混凝土落入到滚筒机构上时,滚动机构可避免混凝土落入到抗剪槽内,影响到后续封底混凝土进入到抗剪槽内形成抗剪头;另一方面,基坑内壁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平整的凹凸面,在下放地下连续的钢筋地笼时,滚动机构可在基坑的内壁上滚动,可切磨掉基坑内壁凸起的部位,使基坑内壁更加平整,也就是使地下连续墙孔壁更加平整,提高地下连续墙浇筑表面的平整度。
实施例三: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改进,地下连续墙之间还设置有内支撑12;所述分仓墙包括浇筑体23和设置在浇筑体23上方的填充体24,浇筑体23上表面与封底混凝土3的上表面齐平,抗剪槽11布置在浇筑体23上。
抽排基坑内被止水帷幕隔离出来的地下水,随着水位的下降,为保证基坑的稳定性,连续墙之间需设置有内支撑;受内支撑高度的影响,在架设内支撑时,为了使内支撑与分仓墙之间不会造成干涉,需要破除分仓墙,因此将分仓墙设置为下部的浇筑体和上部的填充体,浇筑体保证了分仓墙的稳定性,填充体在保证分仓墙稳定性的同时,也方便进行破除。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改进,封底混凝土3上方依次铺设有级配碎石层7和垫层8,级配碎石层7内设置有集水坑(图中未示出)和盲管(图中未示出)。集水坑可收集级配碎石层内的地下水,外部抽水设备通过盲管可将集水坑内的地下水进行抽取,确保施工的无水作业环境;同时级配碎石层也可增大封底混凝土的抗浮力,保证封底混凝土的稳定性。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为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配件,配件包括以下:
S1-1制作抗剪槽11,将抗剪槽的腹板111和翼板112固定连接,并在腹板111上开设通孔;
S1-2制作注浆管5,采用直径为42mm~50mm的无缝钢管,并将无缝钢管弯折成L形,保证弯折处为弧形,在无缝钢管伸入抗剪槽11一端的侧面设置直径为6mm~8mm的注浆孔51,相邻注浆孔之间间距50mm~100mm,将无缝钢管伸入抗剪槽一端设置为锥形。
S1-3制作滚动机构6,制作Y形的支架61,并在支架61的端部安装可转动的轴杆62,在轴杆62表面设置钢丝刷63;
S2焊接配件,工序包括以下:
S2-1焊接滚动机构6,将Y形的支架61焊接在抗剪槽的翼板112上;
S2-2焊接抗剪槽11,将抗剪槽的腹板111和翼板112焊接在地下连续墙的主筋13上,并保证钢丝刷63的端切面与地下连续墙的孔壁14齐平,在抗剪槽11内焊接加强筋113;
S2-3焊接注浆管5,将注浆管5锥形的一端通过腹板111的通孔水平的伸入至抗剪槽11内,并保证注浆管5端部与钢丝刷63的端切面齐平,另一端竖直的延伸至连续墙钢筋地笼的顶部,将注浆管5与连续墙的钢筋焊接牢固,注浆管5和通孔密封焊接;
S3下放单个仓室4所需的地下连续墙和分仓墙的钢筋地笼;
S4浇筑混凝土形成地下连续墙和分仓墙的浇筑体,保证浇筑体上表面与封底混凝土的上表面齐平;
S5在分仓墙浇筑体23的上部浇筑填充体24;
S6开挖基坑至封底混凝土底面标高处,然后浇筑封底混凝土3;
S7分仓浇筑封底混凝土3,通过注浆管5向抗剪槽11内注入浆液9,直至浇筑完基坑内所有的仓室4;
S8抽排基坑内的水,随着水位的下降及时在地下连续墙之间设置内支撑12;
S9在封底混凝土3的上方依次铺设级配碎石层7和垫层8,并在级配碎石层7内设置集水坑和盲管。
所述步骤S7是在封底混凝土接近初凝时,通过注浆管5向抗剪槽11内注入浆液9,浆液9为水泥浆,水和水泥的比例为0.8:1~1:1。
所述步骤S5中,按质量百分数,82%~86%的砂卵石、6%~10%的水泥和6%~10%的水,将所有原料混合搅拌得填充体24,所述砂卵石的粒径范围为1mm~100mm。
仓室面积范围为:600m2~1000m2。
相对比于传统的整体式浇筑封底混凝土而言,本实用新型通过分仓墙将基坑分为若干个仓室,仓室之间单独浇筑,减少水下封底混凝土平面尺寸和浇筑厚度,通过调整分仓墙纵横向间距和水下浇筑混凝土的厚度,达到最优的设计方案,可节省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
通过上述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的施工方法,无需在抗剪槽预埋填充物,后期也无需潜水员水下作业清理抗剪槽,只通过抗剪槽上的滚动机构以保证连续墙的混凝土不会进入抗剪槽内,从而较为方便的实现了地下连续墙与水下混凝土的有效连接;同时滚动机构可在基坑的内壁上滚动,可切磨掉基坑内壁凸起的部位,使基坑内壁更加平整,也就是使地下连续墙孔壁更加平整,提高地下连续墙浇筑表面的平整度,保证地下连续墙的稳定性。此外,通过注浆管向抗剪槽内注入浆液,浆液再流至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止水帷幕,使地下连续墙和封底混凝土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有效杜绝了地下连续墙和封底混凝土之间出现渗漏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施工便利、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低、防漏水效果好。此外,本实用新型在封底混凝土接近初凝时,通过注浆管向抗剪槽内注入浆液,提高浆液与封底混凝土的连接的稳定性,使之形成稳定的止水帷幕,也就是提高了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连接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包括位于强透水地层内的基坑,基坑内设置有地下连续墙(1)、分仓墙和封底混凝土(3),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仓墙包括相互垂直的横向分仓墙(21)和纵向分仓墙(22),分仓墙和地下连续墙(1)将基坑分隔为若干仓室(4),封底混凝土(3)设置在仓室(4)内,还包括:
抗剪槽(11),预埋在地下连续墙(1)和分仓墙内,与封底混凝土(3)连通,用于使封底混凝土形成与抗剪槽匹配的抗剪头;
注浆管(5),注浆管(5)一端延伸至地下连续墙(1)的顶部,另一端穿过所述抗剪槽(11),并延伸至抗剪槽(11)内;
抗剪槽(11)包括腹板(111)和连接在腹板(111)两端的翼板(112);
注浆管(5)伸入抗剪槽(11)一端的侧面上均匀设置有注浆孔(5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槽(11)的槽口上设置有用于避免混凝土落入抗剪槽内的滚动机构(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机构(6)包括Y形的支架(61),支架(61)一端与翼板(112)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可转动的轴杆(62),轴杆(62)表面布置有钢丝刷(63),钢丝刷(63)的端切面与地下连续墙的孔壁(14)齐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5)水平的布置在抗剪槽(11)内,且端部与钢丝刷(63)的端切面齐平,注浆管(5)伸入抗剪槽的端部为锥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5)为L形,注浆管(5)的弯折处为弧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连续墙之间还设置有内支撑(1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仓墙包括浇筑体(23)和设置在浇筑体(23)上方的填充体(24),浇筑体(23)上表面与封底混凝土(3)的上表面齐平,抗剪槽(11)布置在浇筑体(23)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底混凝土(3)上方依次铺设有级配碎石层(7)和垫层(8),级配碎石层(7)内设置有集水坑和盲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111)和翼板(112)均与地下连续墙(1)的主筋(1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注浆管(5)与地下连续墙(1)的钢筋通过焊接方式相连。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抗剪槽(11)内还布置有连接在两个翼板(112)之间的加强筋(11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34537.4U CN212223899U (zh) | 2020-04-24 | 2020-04-24 | 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34537.4U CN212223899U (zh) | 2020-04-24 | 2020-04-24 | 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223899U true CN212223899U (zh) | 2020-12-25 |
Family
ID=73908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634537.4U Active CN212223899U (zh) | 2020-04-24 | 2020-04-24 | 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22389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41367A (zh) * | 2020-04-24 | 2020-07-24 | 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及施工方法 |
-
2020
- 2020-04-24 CN CN202020634537.4U patent/CN21222389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41367A (zh) * | 2020-04-24 | 2020-07-24 | 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及施工方法 |
CN111441367B (zh) * | 2020-04-24 | 2024-07-09 | 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及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1223573A1 (zh) | 新增暗挖通道与既有站厅层连通接驳施工结构 | |
CN108442382B (zh) | 横穿深基坑的压力管线原位保护及围护挡土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2418347B (zh) | 一种深基坑内盲沟和集水井排水施工方法 | |
CN207512745U (zh) | 一种沉箱装置及其基坑结构 | |
CN103741714A (zh) | 地下工程全盖挖逆作法施工方法 | |
CN207892653U (zh) | 适用于风化残积土层裂隙带的减压疏水结构 | |
CN110700280B (zh) | 一种狭小地带基坑支护施工导流装置及施工方法 | |
CN105672450A (zh) | 平行于既有地铁隧道结构上方大口径排水管道的敷设方法 | |
CN111441367B (zh) | 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10712963U (zh) |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的排水结构 | |
CN212223899U (zh) | 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 | |
CN113216124B (zh) | 一种用于改扩建船闸工程的防渗围堰系统 | |
CN212641685U (zh) | 一种地下车库排水明沟与暗沟结合防渗漏系统 | |
CN111636483A (zh) | 一种逆做混凝土结构缝隙防水装置以及施工方法 | |
CN207919565U (zh) | 适用于超深基坑的mjs复合钢管桩挡土结构 | |
CN103031849A (zh) | 基坑内布置降水井及降水井柔性封闭的施工方法 | |
CN108277813B (zh) | 带排水结构中空抗滑桩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2223974U (zh) | 地下连续墙与封底混凝土的防漏连接结构 | |
CN114687747B (zh) | 一种穿越承压水层的竖井预先加固工艺 | |
CN216077128U (zh) | 一种地铁双层全断面冷冻暗挖换乘车站结构 | |
CN210737590U (zh) | 重力式挡墙 | |
CN212956576U (zh) | 受限空间高填方路基边坡泡沫混凝土的加固结构 | |
CN109137887A (zh) | 一种穿越溶洞的地下连续墙结构、施工方法以及支护装置 | |
CN211312560U (zh) | 一种简易的核心筒分阶导流排水结构 | |
CN211773946U (zh) | 基于斜坡地区的地下室结构减压抗浮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