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94977U - 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及电动飞行汽车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及电动飞行汽车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94977U CN212194977U CN202020162145.2U CN202020162145U CN212194977U CN 212194977 U CN212194977 U CN 212194977U CN 202020162145 U CN202020162145 U CN 202020162145U CN 212194977 U CN212194977 U CN 2121949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 assembly
- hub motor
- state
- prope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及电动飞行汽车控制装置,包括:电动飞行汽车本体、轮毂电机组件、挺推组件、起落架组件、传感器组件和控制组件;轮毂电机组件包括:轮毂电机、轮胎、螺旋桨、防护罩;挺推组件包括:挺杆套筒、挺杆,转向节;挺推组件的转向节链接轮毂电机组件,挺推组件和起落架组件分别设置在电动飞行汽车底盘的上、下;传感器组件把监测到的行驶状态反馈到控制组件,控制轮毂电机驱动轮胎或螺旋桨及停止、挺推组件推送轮毂电机组件到陆飞工作位置、起落架组件出纳于收纳仓;本发明电动飞行汽车能实现陆行、飞行、陆空转换和起落的工作,具备陆、飞两栖行驶功能,并达到无燃油发动机、无固定机翼、无需跑道起飞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飞行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及电动飞行汽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飞行汽车具有不耗燃油、效率高、无污染、陆空可行的优点,随着人们对交通便利越来越高的要求,电动飞行汽车在空中飞行必将成为未来交通的一个趋势,既能够缓解目前交通拥堵的现状又能提高通运效率,同时在军事上也具有特别广阔的用途。
目前,世界上的飞行汽车的动力形式有两种,一是单纯燃油发动机动力,二是燃油发动机+电动机动力;产生升力也有两种方案,一是在飞行汽车上架设机翼,通过在跑道上加速滑行产生升力来起飞,二是在飞行汽车上架设旋翼,就像直升飞机,通过旋翼工作实现垂直起飞和飞行。
但是,针对目前动力形式,纯粹用燃油发动机或者燃油发动机+电动机的方案都存在着能耗大、效率低、污染环境、结构复杂的缺点,再有如果飞行汽车需要依赖机场跑道起降,则无法在公路上或者小范围地方实现自由陆空转换,这样就会降低飞行汽车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及电动飞行汽车控制装置,以能解决现有技术中飞行汽车无法实现纯电动化以及实现自由陆空转换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飞行汽车包括:
电动汽车本体、轮毂电机组件、挺推组件、起落架组件、传感器组件和控制组件;
所述的轮毂电机组件包括:轮毂电机、轮胎、螺旋桨、防护罩;
所述的挺推组件包括:套筒挺杆、挺杆,转向节,所述的转向节一端链接所述挺杆,另一端链接所述轮毂电机组件;
所述的挺推组件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本体的底盘上;
所述的起落架组件包括:起落架、行走轮,设置在所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的底盘下;
所述传感器组件用于将监测到所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的行驶状态发送到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根据所述行驶状态控制所述轮毂电机组件、挺推组件和所述起落架组件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的轮毂电机设置所述轮胎、螺旋桨和整流罩,所述的轮毂电机按照指令执行:或者驱动所述轮胎,或者驱动所述螺旋桨,或者停止的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动飞行汽车本体底盘上共设置四套所述挺推组件及相链接的轮毂电机组件,所述四套组件均在同一平面并互为90°;所述的挺推组件按照指令把所述轮毂电机组件推送到陆行或飞行的工作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桨共设置4套,任意相邻的两套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地面行驶时所述螺旋桨折叠在防护罩内。
进一步的,所述起落架设置行走轮收纳在所述收纳仓中,所述收纳仓设置在电动汽车本体的底部,所述起落架从所述收纳仓伸出或收回。
进一步的,当所述传感器组件监测到所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的工作状态为地面行驶状态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轮毂电机带动轮胎转动,控制所述轮胎的前进、后退及方向,控制所述起落架收纳在所述收纳仓里;
所述传感器组件监测到所述电动汽车本体为静止状态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轮毂电机处于空挡不工作;
所述传感器组件监测到所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为飞行准备状态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的起落架从所述收纳仓中伸出把所述的电动汽车本体抬高离开地面,所述挺杆推送所述轮毂电机组件到飞行位置,所述的转向节把所述轮毂电机组件转向90°、轴向垂直于地面;
所述传感器组件监测到所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为飞行升空状态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的轮毂电机驱动螺旋桨旋转,螺旋桨打开折叠成展开状态;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的轮毂电机加速螺旋桨旋转带动所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离开地面;并控制所述起落架收纳到所述收纳仓中;
所述传感器组件监测到所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为前进、后退、左转飞行或者右转飞行状态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的转向节控制所述螺旋桨的旋转面形成前倾、后倾、左倾或者右倾的夹角度。
所述传感器组件监测到所述电动汽车本体降落到地面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螺旋桨停止旋转并回复折叠状态,所述挺杆把所述轮毂电机组件回推到陆地行驶位置、并控制所述的转向节把所述轮毂电机组件回转90°使所述的轮胎平面垂直地面;控制所述起落架下降使电动飞行汽车本体下降,轮胎接触地面,起落架组件收入到所述收纳仓;
一种电动飞行汽车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的电动飞行汽车,所述装置包括:
监测汽车本体的行驶状态;
当所述行驶状态为陆行状态时,控制所述轮毂电机带动轮胎转动,控制所述起落架组件收藏在所述收纳仓中,控制所述螺旋桨折叠在防护罩内;
当所述行驶状态为准备飞行状态时,控制所述挺推组件把所述轮毂电机组件推送到飞行位置,控制所述起落架组件从所述收纳仓中伸出并抬高所述的电动飞行汽车本体;
当所述行驶状态为飞行状态时,控制所述的螺旋桨旋转,控制螺旋桨的转速和角度;
当所述行驶状态为降落状态时,控制所述螺旋桨和所述起落架组件工作,控制所述挺推组件把所述轮毂电机组件从飞行位置复原到陆地行驶位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及电动飞行汽车控制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及电动飞行汽车控制装置,包括:电动飞行汽车本体、轮毂电机组件、挺推组件、起落架组件、传感器组件和控制组件;轮毂电机组件包括:轮毂电机、轮胎、螺旋桨、防护罩;挺推组件包括:挺杆套筒、挺杆,转向节;挺推组件的转向节链接轮毂电机组件,挺推组件和起落架组件分别设置在电动飞行汽车底盘的上、下;传感器组件把监测到的行驶状态反馈到控制组件,控制轮毂电机驱动轮胎或螺旋桨及停止、挺推组件推送轮毂电机组件到陆飞工作位置、起落架组件出纳于收纳仓;本实用新型电动飞行汽车能实现陆行、飞行、陆空转换和起落的工作,具备陆、飞两栖行驶功能,并达到无燃油发动机、无固定机翼、无需跑道起飞的目的。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的飞行状态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的陆行状态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的陆行状态正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的准备飞行状态正视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的飞行状态正视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的飞行状态左侧视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的陆行状态俯视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的准备飞行状态俯视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的准备飞行状态变更俯视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的飞行状态俯视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方案状态转换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右转弯状态控制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左转弯状态控制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前进状态控制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后退状态控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处于飞行状态的结构图;图1示出了电动飞行汽车包括:电动汽车本体10,轮毂电机组件20,挺推组件30,起落架组件40(图中未画出),传感器组件和控制组件(图中未画出);电动汽车本体10包括:底盘101,驾驶仓罩102,驾驶仓103;轮毂电机组件20包括:轮毂电机201、轮胎202、螺旋桨203、防护罩204(图中未画出);挺推组件30包括:挺杆套筒301、挺杆302,转向节303;四支螺旋桨203由四个轮毂电机201驱动、用于实现电动飞行汽车的飞行功能,四支螺旋桨203互为90°对称分布设置在电动飞行汽车本体10的四周;四组挺推组件30设置在底盘101,电动飞行汽车飞行时挺杆302把轮毂电机组件20推送至飞行工作位置,转向节303把轮毂电机组件20转向90°使螺旋桨中轴垂直于地面;传感器组件用于将监测到的电动汽车本体10的行驶状态发送到控制组件;控制组件用于根据行驶状态,控制轮毂电机组件20、挺推组件30、起落架组件40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处于陆行状态的结构图,四个轮胎202由四个轮毂电机201驱动用于实现电动飞行汽车的陆地行驶功能,挺杆302把轮毂电机组件20送到陆行工作位置,转向节303把轮毂电机组件20转向至轮胎面垂直于地面;四支螺旋桨203折叠回收在防护罩204内;起落架组件40(图中未画出)设置在底盘101下;传感器组件(图中未画出)用于将监测到的电动汽车本体10的行驶状态发送到控制组件(图中未画出);控制组件用于根据行驶状态,控制轮毂电机组件20、挺推组件30、起落架组件40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动飞行汽车通过传感器组件和控制组件控制轮毂电机组件20、挺推组件30和降落组件40,配合实现电动飞行汽车的地面行驶、起飞和降落、加速和转向,实现电动飞行汽车的陆行与飞行的两栖工作的转换功能要求,同时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飞行汽车需要跑道助飞才能起降的问题。
电动飞行汽车本体10与目前的汽车本体一致,其在路面上行驶时的动力驱动可以为前驱动型、后驱动型或四驱型。
具体的,电动汽车本体10的整体结构可以为流线型结构,以降低风阻;进一步的,电动汽车本体10可以采用轻量化材料(例如:碳纤维材料),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减轻车体质量,以提高电动飞行汽车的续航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3,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陆行状态的正视结构图,挺杆302把轮毂电机组件20挺推至地面行驶工作位置,轮胎202由轮毂电机驱动在地面上行驶;同时螺旋桨203被折叠设置在防护罩204内。
进一步的,参照图4,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准备飞行状态的正视结构图,首先起落架组件40在底盘101下的收纳仓(图中未画出)伸出,抬高电动飞行汽车本体离开地面,然后挺杆302把轮毂电机组件20挺推至飞行工作位置,转向节303把轮毂电机组件20转向90°至螺旋桨203轴向垂直于地面。
进一步的,参照图5,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飞行状态的正视结构图,轮毂电机201驱动螺旋桨203旋转,螺旋桨203旋转中从折叠转变至打开状态、加速并产生升力带动电动飞行汽车升空飞行,然后起落架组件40收回到底盘101的收纳仓中(图中未画出)。
进一步的,为了更加理解电动飞行汽车的各种行驶状态,参照图7、图8、图9和图10,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各种行驶状态的俯视结构图,图7是电动飞行汽车陆行状态结构图,图8和图9是电动飞行汽车飞行准备状态结构图,图10是电动飞行汽车飞行状态结构图。
需要说明的是,一种电动飞行汽车有四组轮毂电机组件20,电动飞行汽车在陆行状态时四个轮毂电机201分别驱动四具轮胎202;电动飞行汽车在飞行状态时四个轮毂电机201分别驱动四支螺旋桨203旋转,相邻的两支螺旋桨203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四组轮毂电机组件20由四组挺推组件30推送到陆行或飞行的工作位置,相邻两组挺推组件以90°固定设置在底盘101上。
传感器组件用于将监测到的电动飞行汽车的行驶状态发送到控制组件,控制组件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行驶状态,在确定电动飞行汽车在处于陆行和飞行的不同状态时,执行具体的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及电动飞行汽车控制装置,包括:电动飞行汽车本体、轮毂电机组件、挺推组件、起落架组件、传感器组件和控制组件;轮毂电机组件包括:轮毂电机、轮胎、螺旋桨、防护罩;挺推组件包括:挺杆套筒、挺杆,转向节;挺推组件的转向节链接轮毂电机组件,挺推组件和起落架组件分别设置在电动飞行汽车底盘的上、下;传感器组件把监测到的行驶状态反馈到控制组件,控制轮毂电机驱动轮胎或螺旋桨及停止、挺推组件推送轮毂电机组件到陆飞工作位置、起落架组件出纳于收纳仓;本实用新型电动飞行汽车能实现陆行、飞行、陆空转换和起落的工作,具备陆、飞两栖行驶功能,并达到无燃油发动机、无固定机翼、无需跑道起飞的目的。
可选的,参照图2,轮毂电机组件20还包括:四个防护罩204;四个防护罩204与螺旋桨203同轴安装,在电动飞行汽车陆行状态时螺旋桨203折叠设置在防护罩204内,起到保护防撞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传感器组件分别与每支螺旋桨203连接,用于监控螺旋桨203的工作状态数据,并且传感器组件可以将螺旋桨203的工作状态数据发送给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可以根据对螺旋桨203工作状态数据的分析或接收驾驶员发送的控制指令,对每个螺旋桨203的转速和扇面倾角分别进行调整,以实现电动飞行汽车相关飞行姿态的改变。
同样的,电动飞行汽车在陆行时,传感器组件分别与每个轮胎20连接,用于监控轮胎202的工作状态数据,并且传感器组件可以将轮胎202的工作状态数据发送给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可以根据对轮胎202工作状态数据的分析或接收驾驶员发送的控制指令,对每个轮胎202的转速和转向角度分别进行调整,以实现电动飞行汽车相关陆行状态的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4,起落架组件40包括:起落架401和行走轮402;行走轮402设置在起落架401上,电动汽车本体10的底部设置有收纳仓(图中未画出),起落架401设置在收纳仓中、可以从收纳仓中伸出或收回。
同样的,起落架组件40用于电动飞行汽车的起飞和降落,在电动飞行汽车处于飞行状态时,为了避免起落架组件40产生风阻,将起落架组件40收回收纳仓中,在电动飞行汽车处于降落状态时将起落架组件40从收纳仓中伸出进行降落操作。
可选的,参照图5,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的飞行状态的正视结构图,展示了电动飞行汽车在左转和右转弯飞行模式下的飞行控制方案;
具体的,当传感器组件监测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的行驶状态为右转弯状态时,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螺旋桨203的中轴线L与地面垂直线B的夹角∠α大于0°角,电动飞行汽车本体右转弯;
具体的,当传感器组件监测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的行驶状态为左转弯状态时,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螺旋桨203的中轴线L与地面垂直线B的夹角∠β大于0°角,电动飞行汽车本体左转弯。
可选的,参照图6,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的飞行状态左侧视结构图,展示了电动飞行汽车在前进和后退飞行模式下的飞行控制方案;
具体的,当传感器组件监测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的行驶状态为前进状态时,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螺旋桨203的中轴线L与地面垂直线B的夹角∠γ大于0°角,电动飞行汽车本体向前飞行;
具体的,当传感器组件监测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的行驶状态为后退状态时,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螺旋桨203的中轴线L与地面垂直线B的夹角∠δ大于0°角,电动飞行汽车本体后退飞行。
可选的,当传感器组件监测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的行驶状态为上升或者下降状态时,所述螺旋桨203的中轴线L与地面垂直线B的夹角∠α、∠β、∠γ和∠δ均为0°,螺旋桨203的加速令电动飞行汽车垂直上升,螺旋桨203的减速令电动飞行汽车本体垂直下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在飞行状态变更中,当传感器组件监测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的飞行状态时,控制组件控制∠α、∠β、∠γ和∠δ角度是互相配合联动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7,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陆行状态的俯视结构图,底盘101上设置有四组挺推组件30,两组挺推组件30之间的夹角为90°,轮毂电机201设置有螺旋桨203和轮胎202,螺旋桨203折叠设置在防护罩204内,轮毂电机201驱动轮胎202实现陆地行驶;
进一步的,参照图8,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准备飞行状态的俯视结构图,此时起落架伸出并把电动飞行汽车本体升高离开地面(图中未画出),挺杆302从挺推套筒301中挺出把轮毂电机组件推送到准备飞行的位置;
进一步的,参照图9,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准备飞行状态的变更俯视结构图,(此时起落架已经伸出并把电动飞行汽车本体升高离开地面,图中未画出),转向节303把轮毂电机组件转向90°平行于地面的飞行准备位置上;
进一步的,参照图10,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飞行状态的俯视结构图,轮毂电机201驱动螺旋桨203旋转,螺旋桨203受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的牵引从原来折叠的状态到完全打开,螺旋桨203高速旋转产生升力使电动飞行汽车本体升空,电动飞行汽车本体升空后起落架收回到收纳仓内(图中未画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图7→图8→图9→图10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电动飞行汽车本体从陆行状态转换到空中飞行状态的陆空转换过程;
同样的,电动飞行汽车本体从空中飞行状态转换到陆行状态是可逆的空陆转换过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及电动飞行汽车控制装置,包括:电动飞行汽车本体、轮毂电机组件、挺推组件、起落架组件、传感器组件和控制组件;轮毂电机组件包括:轮毂电机、轮胎、螺旋桨、防护罩;挺推组件包括:挺杆套筒、挺杆,转向节;挺推组件的转向节链接轮毂电机组件,挺推组件和起落架组件分别设置在电动飞行汽车底盘的上、下;传感器组件把监测到的行驶状态反馈到控制组件,控制轮毂电机驱动轮胎或螺旋桨及停止、挺推组件推送轮毂电机组件到陆飞工作位置、起落架组件出纳于收纳仓;本实用新型电动飞行汽车能实现陆行、飞行、陆空转换和起落的工作,具备陆、飞两栖行驶功能,并达到无燃油发动机、无固定机翼、无需跑道起飞的目的。
参照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监测电动飞行汽车本体的行驶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可以包括速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高度传感器,探测雷达等设备,用于将监测到的电动飞行汽车的行驶状态发送到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可以包括机电伺服器,电脑处理器,机械执行机构等设备,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行驶状态,在确定电动飞行汽车在处于不同行驶状态时执行具体的操作。
步骤502,当所述行驶状态为陆行状态时,控制所述挺推组件,轮毂电机组件的工作,并控制所述起落架组件回收在收纳仓;
步骤503,当所述行驶状态为准备飞行状态时,控制所述起落架组件从收纳仓中伸出并把电动飞行汽车本体升高离开地面抬高到飞行的位置,控制所述挺杆从挺推套筒中挺出把轮毂电机组件推送到飞行工作位置,控制所述转向节把轮毂电机转向90°;
步骤504,当所述行驶状态为飞行状态时,控制所述轮毂电机驱动螺旋桨旋转,(螺旋桨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的牵引从折叠到打开状态),控制螺旋桨加速旋转带动电动飞行汽车本体升空,然后控制起落架收回到收纳仓内。
步骤505,当所述行驶状态为飞行状态时,控制所述的转向节调节所述螺旋桨的扇面轴线与其中轴线的夹角,并控制螺旋桨的速度,实现电动飞行汽车前进和后退,左转和右转,上升和降落飞行模式下的飞行控制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螺旋桨的旋转动力来自轮毂电机,螺旋桨的扇面角度(旋转面轴线与中轴线的夹角)由转向节控制,从而实现电动飞行汽车的飞行状态的控制。
步骤506,当所述行驶状态为降落状态时,控制所述挺推组件,轮毂电机组件和所述起落架组件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行驶状态为降落状态时,螺旋桨提供垂直降落所需的垂直缓冲力,并由起落架组件实现电动飞行汽车接触地面的缓冲,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挺推组件,轮毂电机组件和所述起落架组件工作。
进一步的,参照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方案状态转换框图,飞行汽车主要包括五个主要状态:地面静止状态P、地面行驶状态S,准备飞行状态R,飞行状态F以及降落状态T。
具体的,通过行驶过程g电动飞行汽车从静止状态P变成地面行驶状态S,此时轮毂电机组件在原始位置即电动飞行汽车地面行驶的位置不变,轮毂电机驱动轮胎行驶,在静止和地面行驶状态螺旋桨折叠在防护罩内;通过状态变换过程h电动飞行汽车从地面行驶状态S变成准备飞行状态R,此时起落架组件在底盘下的收纳仓伸出把电动飞行汽车本体抬高离开地面,然后挺杆把轮毂电机组件挺推至飞行位置,转向节把轮毂电机组件转向90°;通过升空过程j电动飞行汽车从准备飞行状态R变成飞行状态F,此时轮毂电机驱动螺旋桨加速旋转并打开折叠,产生升力带动电动飞行汽车升空飞行,起落架收回到收纳仓;通过减速过程k,电动飞行汽车从飞行状态F进入降落状态T,此时起落架从收纳仓放出,螺旋桨减速,电动飞行汽车平稳降落地面,从而完成了从陆行到飞行的全过程;同理、电动飞行汽车从降落状态T再回到地面静止状态P,从而完成了行到飞的循环全过程。
进一步的,参照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右转弯状态控制图(其他3组轮毂电机组件图中未画出),当传感器组件监测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的飞行状态为右转弯状态时,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螺旋桨的中轴线L与地面垂直线B的夹角∠α大于0°,电动飞行汽车本体右转弯;
进一步的,参照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左转弯状态控制图,(其他3组轮毂电机组件图中未画出)当传感器组件监测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的飞行状态为左转弯状态时,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螺旋桨的中轴线L与地面垂直线B的夹角∠β大于0°角,电动飞行汽车本体左转弯;
进一步的,参照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前进状态控制图,(其他3组轮毂电机组件图中未画出)当传感器组件监测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飞行状态为前进状态时,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螺旋桨的中轴线L与地面垂直线B的夹角∠γ大于0°角,电动飞行汽车本体前进飞行;
进一步的,参照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后退状态控制图,(其他3组轮毂电机组件图中未画出)当传感器组件监测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的飞行状态为后退状态时,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螺旋桨的中轴线L与地面垂直线B的夹角∠δ大于0°角,电动飞行汽车本体后退飞行;
进一步的,当传感器组件监测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的飞行状态为上升或者下降状态时,所述螺旋桨的中轴线L与地面垂直线B的夹角∠α、∠β、∠γ和∠δ均为0°,螺旋桨的加速令电动飞行汽车垂直上升,螺旋桨的减速令电动飞行汽车本体垂直下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在飞行状态变更中,当传感器组件监测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的飞行状态时,控制组件控制∠α、∠β、∠γ和∠δ角度根据需要是可以互相配合联动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及电动飞行汽车控制装置,包括:电动飞行汽车本体、轮毂电机组件、挺推组件、起落架组件、传感器组件和控制组件;轮毂电机组件包括:轮毂电机、轮胎、螺旋桨、防护罩;挺推组件包括:挺杆套筒、挺杆,转向节;挺推组件的转向节链接轮毂电机组件,挺推组件和起落架组件分别设置在电动飞行汽车底盘的上、下;传感器组件把监测到的行驶状态反馈到控制组件,控制轮毂电机驱动轮胎或螺旋桨及停止、挺推组件推送轮毂电机组件到陆飞工作位置、起落架组件出纳于收纳仓;本实用新型电动飞行汽车能实现陆行、飞行、陆空转换和起落的工作,具备陆、飞两栖行驶功能,并达到无燃油发动机、无固定机翼、无需跑道起飞的目的。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飞行汽车包括:
电动汽车本体、轮毂电机组件、挺推组件、起落架组件、传感器组件和控制组件;
所述的轮毂电机组件包括:轮毂电机、轮胎、螺旋桨、防护罩;
所述的挺推组件包括:套筒挺杆、挺杆,转向节,所述的转向节一端链接所述挺杆,另一端链接所述轮毂电机组件;
所述的挺推组件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本体的底盘上;
所述的起落架组件包括:起落架、行走轮,设置在所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的底盘下;
所述传感器组件用于将监测到所述电动汽车本体的行驶状态发送到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根据所述行驶状态控制所述轮毂电机组件、挺推组件和所述起落架组件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毂电机设置所述轮胎、螺旋桨和整流罩,所述的轮毂电机按照指令执行:或者驱动所述轮胎,或者驱动所述螺旋桨,或者停止的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飞行汽车本体底盘上设置所述挺推组件及相链接的轮毂电机组件,所述的挺推组件按照指令把所述轮毂电机组件推送到陆行或飞行的工作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共设置4套,任意相邻的两套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地面行驶时所述螺旋桨折叠在防护罩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设置行走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传感器组件监测到所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的工作状态为地面行驶状态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轮毂电机带动轮胎转动,控制所述轮胎的前进、后退及方向;
当所述传感器组件监测到所述电动汽车本体为静止状态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轮毂电机处于空挡不工作;
当所述传感器组件监测到所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为飞行准备状态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的起落架把所述的电动飞行汽车本体抬高离开地面,所述挺杆推送所述轮毂电机组件到飞行位置;
当所述传感器组件监测到所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为飞行升空状态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的轮毂电机驱动螺旋桨旋转,螺旋桨打开折叠成展开状态;
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的轮毂电机加速螺旋桨旋转带动所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离开地面;
当所述传感器组件监测到所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为前进、后退、左转飞行或者右转飞行状态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螺旋桨的旋转面形成前倾、后倾、左倾或者右倾的夹角度;
所述传感器组件监测到所述电动飞行汽车本体降落到地面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螺旋桨停止旋转并回复折叠状态,所述挺杆把所述轮毂电机组件回推到陆地行驶位置、并控制所述轮毂电机组件回转;控制所述起落架下降使电动飞行汽车本体下降。
7.一种电动飞行汽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电动飞行汽车,所述装置包括:监测汽车本体的行驶状态;
当所述行驶状态为陆行状态时,控制所述轮毂电机带动轮胎转动,控制所述螺旋桨折叠在防护罩内;
当所述行驶状态为准备飞行状态时,控制所述挺推组件把所述轮毂电机组件推送到飞行位置;
当所述行驶状态为飞行状态时,控制所述的螺旋桨旋转,控制螺旋桨的转速和角度;
当所述行驶状态为降落状态时,控制所述螺旋桨和所述起落架组件工作,控制所述挺推组件把所述轮毂电机组件从飞行位置复原到陆地行驶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62145.2U CN212194977U (zh) | 2020-02-10 | 2020-02-10 | 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及电动飞行汽车控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62145.2U CN212194977U (zh) | 2020-02-10 | 2020-02-10 | 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及电动飞行汽车控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94977U true CN212194977U (zh) | 2020-12-22 |
Family
ID=73810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62145.2U Active CN212194977U (zh) | 2020-02-10 | 2020-02-10 | 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及电动飞行汽车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94977U (zh) |
-
2020
- 2020-02-10 CN CN202020162145.2U patent/CN21219497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621876B1 (en) | Stol aircraft | |
US20140312177A1 (en) | Coaxial rotor/wing aircraft | |
US20140124613A1 (en) |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aircraft with tiltrotor power for use on land and in air | |
CN107757273A (zh) | 一种飞行汽车 | |
CN113365917B (zh) | 多模式载具及其操作方法 | |
CN205930082U (zh) | 一种共轴反桨双涵道式电动飞行汽车 | |
RU2687543C2 (ru) | Центральная панель крыла для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ее управления | |
RU2749709C1 (ru) | Автомат перекоса многороторного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с жестким креплением лопастей и способ его работы | |
CN211195749U (zh) | 一种倾转无轴涵道旋翼飞行汽车 | |
CN110654190A (zh) | 一种倾转无轴涵道旋翼飞行汽车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5644283A (zh) | 垂直起降飞行汽车 | |
CN108437725B (zh) | 旋翼式飞行汽车 | |
KR20180134244A (ko) | 쿼드콥터 형태의 수직 이착륙 4륜구동 자동차 | |
CN212194977U (zh) | 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及电动飞行汽车控制装置 | |
CN111038194A (zh) | 一种电动飞行汽车及电动飞行汽车控制方法 | |
CN205905685U (zh) | 垂直起降飞行汽车 | |
CN113199915B (zh) | 陆空两栖无人机及其飞行控制方法 | |
CN116061622A (zh) | 一种复合型垂直起降飞行汽车 | |
CN205523488U (zh) | 三涵道垂直起降飞行汽车 | |
CN213861753U (zh) |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飞行汽车 | |
CN1699085A (zh) | 一种汽飞车 | |
CN105730169A (zh) | 单涵道双旋翼垂直起降飞行汽车 | |
CN220700830U (zh) | 一种三栖无人移动平台 | |
CN114030603B (zh) | 一种变涵道尾座式高速无人机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1766285U (zh) | 一种具有分裂式升降副翼和双涵道旋翼的飞行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