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163660U - 一种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63660U
CN212163660U CN202021145001.2U CN202021145001U CN212163660U CN 212163660 U CN212163660 U CN 212163660U CN 202021145001 U CN202021145001 U CN 202021145001U CN 212163660 U CN212163660 U CN 212163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ound
partition
rear sound
sound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450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海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ongzhil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ongzhil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ongzhil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ongzhil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450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63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63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636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一种耳机,其内设有控制板、导线和发音单元,导线电性连接控制板和发音单元,该耳机还包括下壳、上壳和分隔件;下壳内部设有顶部开口的空腔,上壳可盖合下壳的顶部开口,分隔件安装于空腔内,并且分隔件的边缘与空腔内壁紧密贴合,以使上壳和分隔件之间的空腔形成第一后音腔,分隔件另一侧的空腔形成第二后音腔;上壳设有底部开口的前音腔,发音单元安装于上壳上并可盖合前音腔的底部开口;控制板设于第二后音腔内,分隔件上设有过线孔,导线的一端连接于控制板,另一端穿过过线孔并连接至位于第一后音腔的发音单元。第一后音腔用于低频修正,第二后音腔用于分隔电路结构,防止其对低频声音的传播造成影响,且也间接扩大第一后音腔的容积。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Earphones;Headphones;Head-sets;Earpieces)是一种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而其中的头戴式耳机是最早出现的耳机,其具有声场好、舒适度高的优点,因此其使用的人群范围极广。
耳机中的音腔对声音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音腔越大,低音效果就越强烈。现有的耳机一般为单音腔耳机,耳机扬声器发出的低中高频声音混在在一起,声音表现较为混杂,中高频声音可能会被低音掩盖,造成声音失真。
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可有效分离低频和中高频声音的双音腔耳机,声音表现清晰而且还不会降低低频响应效果。但现有的双音腔耳机,一般受限于体积原因,后音腔体积有限,一般直接与耳机内部电路板和导线共存,声音容易受到导线分布位置或相关电子元件的阻挡和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机,可有效降低耳机内部的电路结构对低频段声音的影响。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机,其内设有控制板、导线和发音单元,导线电性连接控制板和发音单元,该耳机还包括下壳、上壳和分隔件;下壳内部设有顶部开口的空腔,上壳可盖合下壳的顶部开口,分隔件安装于空腔内,并且分隔件的边缘与空腔内壁紧密贴合,以使上壳和分隔件之间的空腔形成第一后音腔,分隔件另一侧的空腔形成第二后音腔;上壳设有底部开口的前音腔,发音单元安装于上壳上并可盖合前音腔的底部开口;控制板设于第二后音腔内,分隔件上设有过线孔,导线的一端连接于控制板,另一端穿过过线孔并连接至位于第一后音腔的发音单元。
优选地,分隔件内设有传导腔,传导腔与第一后音腔接通。
优选地,分隔件上还设有贯通设置的调音孔,调音孔接通第一后音腔和第二后音腔。
优选地,下壳上还设有导气孔,导气孔接通第一后音腔和外界。
优选地,传导腔容积与下壳内部空腔容积的比值为5:1,并且第一后音腔容积和传导腔容积之和与第二后音腔容积的比值为3:2。
优选地,该耳机还包括显示单元,显示单元安装于下壳外侧,并与控制板电性连接。
优选地,下壳底部设有接通空腔的安装口,显示单元安装于安装口处并可盖合安装口。
优选地,该耳机还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可拆卸安装于安装口处,显示单元安装于安装支架上。
优选地,该耳机还包括保护盖,保护盖安装于下壳,并盖合于显示单元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耳机,其内设有控制板、导线和发音单元,导线电性连接控制板和发音单元,该耳机还包括下壳、上壳和分隔件;下壳内部设有顶部开口的空腔,上壳可盖合下壳的顶部开口,分隔件安装于空腔内,并且分隔件的边缘与空腔内壁紧密贴合,以使上壳和分隔件之间的空腔形成第一后音腔,分隔件另一侧的空腔形成第二后音腔;上壳设有底部开口的前音腔,发音单元安装于上壳上并可盖合前音腔的底部开口;控制板设于第二后音腔内,分隔件上设有过线孔,导线的一端连接于控制板,另一端穿过过线孔并连接至位于第一后音腔的发音单元。第一后音腔用于低频修正,第二后音腔用于分隔电路结构,防止其对低频声音的传播造成影响,且也间接扩大第一后音腔的容积。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爆炸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空腔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显示单元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1下壳、2上壳、3分隔件、4显示单元、5安装支架、6保护盖、11第一后音腔、12第二后音腔、13导气孔、14安装口、20前音腔、30传导腔、31过线孔、32调音孔、a控制板、b导线、c发音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附图1至7,一种耳机,其内设有控制板a、导线b和发音单元c,导线b电性连接控制板a和发音单元c,还包括下壳1、上壳2和分隔件3;下壳1内部设有顶部开口的空腔,上壳2可盖合下壳1的顶部开口,分隔件3安装于空腔内,并且分隔件3的边缘与空腔内壁紧密贴合,以使上壳2和分隔件3之间的空腔形成第一后音腔11,分隔件3另一侧的空腔形成第二后音腔12;上壳2设有底部开口的前音腔20,发音单元c安装于上壳2上并可盖合前音腔20的底部开口;控制板a设于第二后音腔12内,分隔件3上设有过线孔31,导线b的一端连接于控制板a,另一端穿过过线孔31并连接至位于第一后音腔11的发音单元c。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发音单元c安装于前音腔20的底部开口处,用于隔绝前音腔20和第一后音腔11,而发音单元c发出的中高频声音集中在前音腔20内,而低频段声音则集中分布在第一后音腔11内。第一后音腔11用于低频的修正,减小低频失真,其中,过线孔31的半径还可大于其内导线b的半径,而第一后空腔11内的声音还可通过过线孔31传导至第二后空腔12内,从而间接提高第一后音腔11的容积,可进一步增强耳机的低频震撼效果。其中,控制板a、导线b或其他的附加组件均设置在第二后空腔12内,使相关结构与第一后空腔11隔离,从而防止第一后空腔11内的声音受到干扰,使第一后空腔11内的声音传导更顺畅。
进一步的,分隔件3内设有传导腔30,传导腔30与第一后音腔11接通。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分隔件3为蝶形结构,其外侧边缘呈倾斜面状以贴合在空腔内壁;或下壳上还可设有分割墙,通过该分隔墙贴合蝶形的分隔件底部。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分隔件3上还设有贯通设置的调音孔32,调音孔32接通第一后音腔11和第二后音腔12,而第一后音腔11内的声音将通过调音孔32传导至第二后音腔12内,从而可间接扩大第一后音腔11的空气容积,还可通过控制调音孔32的数量或调音孔32的大小,来控制声学阻抗的大小,进而控制音效。
进一步的,该耳机可制成封闭式或开放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下壳1上还可设有导气孔13,导气孔13接通第一后音腔11和外界。若空腔内压力与外界压力不平衡,将会阻碍发音单元c的音圈音膜的行程,导致声音失真,而其中的低音失真尤为严重。因此通过设有的导气孔13,使下壳1内部空腔可与外界接通,用来平衡耳机内外的压力,以保证耳机音圈音膜行程自由,从而有效减少耳机壳谐振,改善低音的下潜频率,还可扩大声音的声场,使该耳机发出的声音更自然。
进一步的,传导腔30容积与下壳1内部空腔容积的比值为5:1,并且第一后音腔容积和传导腔容积之和与第二后音腔容积的比值为3:2,在该比值下,耳机的低音震撼效果达到最佳。具体的,第一后音腔11的容积大于第二后音腔12的容积,第一后音腔11和传导腔30的容积之和也大于第二后音腔12,第一后音腔11改善低音的效果大于第二后音腔12,因此,通过设置的传导腔30,尽可能的增加了第一后音腔11的容积。
进一步的,该耳机还包括显示单元4,显示单元4安装于下壳1外侧,并与控制板a电性连接。显示单元4可显示该耳机所播放声音的相关信息,例如歌曲名称、所发出声音的频谱图等,显示单元4的设置亦可方便调取音乐,同时提高该耳机美观度,通过显示具有彩色性质的声音频谱,使其还具有炫酷外表,从而更加的吸引人心。
进一步的,下壳1底部设有接通空腔的安装口14,显示单元4安装于安装口14处并可盖合安装口14,以使显示单元4上的导线b通过安装口14连接至位于空腔内的控制板a,方便显示单元4的安装。
进一步的,该耳机还包括安装支架5,安装支架5可拆卸安装于安装口14处,显示单元4安装于安装支架5上,其中,由于显示单元4需要通过导线b或导电芯片与控制板a焊接,因此为了方便后期显示单元4的焊接操作和安装,还需要控制板a上设有定位孔,而安装支架5上设有定位柱,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的配合连接,使安装支架5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口14处并固定在控制板a上,从而方便显示单元4安装和拆卸,同时还可防止显示单元4直接与下壳1硬性连接,以降低显示单元4的损坏率。
进一步的,该耳机还包括保护盖6,保护盖6安装于下壳1,并盖合于显示单元4上。该保护盖6为透明材质制作,在保护显示单元4不受外力破坏的同时,用户还可透过保护盖6观察到其内部的显示单元4所显示的图像。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装置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装置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耳机,其内设有控制板(a)、导线(b)和发音单元(c),所述导线(b)电性连接控制板(a)和发音单元(c),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壳(1)、上壳(2)和分隔件(3);
所述下壳(1)内部设有顶部开口的空腔,所述上壳(2)可盖合下壳(1)的顶部开口,所述分隔件(3)安装于空腔内,并且所述分隔件(3)的边缘与空腔内壁紧密贴合,以使所述上壳(2)和分隔件(3)之间的空腔形成第一后音腔(11),所述分隔件(3)另一侧的空腔形成第二后音腔(12);
所述上壳(2)设有底部开口的前音腔(20),所述发音单元(c)安装于上壳(2)上并可盖合前音腔(20)的底部开口;
所述控制板(a)设于第二后音腔(12)内,所述分隔件(3)上设有过线孔(31),所述导线(b)的一端连接于控制板(a),另一端穿过过线孔(31)并连接至位于第一后音腔(11)的发音单元(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3)内设有传导腔(30),所述传导腔(30)与第一后音腔(11)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3)上还设有贯通设置的调音孔(32),所述调音孔(32)接通第一后音腔(11)和第二后音腔(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1)上还设有导气孔(13),所述导气孔(13)接通第一后音腔(11)和外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腔(30)容积与下壳(1)内部空腔容积的比值为5:1,并且所述第一后音腔(11)容积和传导腔(30)容积之和与第二后音腔(12)容积的比值为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单元(4),所述显示单元(4)安装于下壳(1)外侧,并与控制板(a)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1)底部设有接通空腔的安装口(14),所述显示单元(4)安装于安装口(14)处并可盖合安装口(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支架(5),所述安装支架(5)可拆卸安装于安装口(14)处,所述显示单元(4)安装于安装支架(5)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盖(6),所述保护盖(6)安装于下壳(1),并盖合于显示单元(4)上。
CN202021145001.2U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耳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63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45001.2U CN212163660U (zh)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45001.2U CN212163660U (zh)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63660U true CN212163660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00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4500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63660U (zh)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636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54865B2 (en) Earphone
EP1401237B1 (en) Asymmetrical loudspeaker enclosures with enhanced low frequency response
WO2017012529A1 (zh) 耳机
WO2018157535A1 (zh) 喇叭及耳塞式耳机
CN110996225B (zh) 扬声器
CN1420672A (zh) 移动电话用的扬声器组件
CN113242485B (zh) 入耳式耳机
CN214504028U (zh) 可发声镜腿结构和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11836160B (zh) 发声模组
JP7318095B1 (ja) スピーカ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212163660U (zh) 一种耳机
CN208015988U (zh) 电子设备
CN209419838U (zh) 一种音箱及其同轴喇叭
JP2008178050A (ja) スピーカー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遊戯機
CN112788492A (zh) 显示装置及扬声器组件
CN216357143U (zh) 音箱设备
CN205912225U (zh) 多发声单元耳机
CN216414550U (zh) 一种耳机
TWI740220B (zh) 耳罩結構
CN212628370U (zh) 发声器件
CN115696131A (zh) 显示模组、音箱以及电子系统
CN210183541U (zh) 一种多发声单元组合结构
CN208891066U (zh) 头戴式耳机主动降噪喇叭组件
CN220457577U (zh) 耳机
CN218679365U (zh) 一种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