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57187U - 远红外垃圾焚烧炉 - Google Patents
远红外垃圾焚烧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57187U CN212157187U CN202020569451.8U CN202020569451U CN212157187U CN 212157187 U CN212157187 U CN 212157187U CN 202020569451 U CN202020569451 U CN 202020569451U CN 212157187 U CN212157187 U CN 2121571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ue
- combustion furnace
- far infrared
- adsorption tower
- t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imneys And Flues (AREA)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远红外垃圾焚烧炉,第一燃烧炉与第二燃烧炉通过旋风分离器连接,第二燃烧炉入口烟道内部设有蜂窝状的远红外陶瓷管,第二燃烧炉的排烟道上设有吸附塔,吸附塔上设有循环烟道和外排烟道,循环烟道与第一燃烧炉炉体通过鼓风机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远红外陶瓷材料对燃烧气体进行红外辐射,可以使燃烧气体的粘度和表面张力降低,为在第二燃烧室的气体充分燃烧做准备;焚烧烟气通过管路循环得到充分燃烧,减少了气体中有害物质的外排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远红外垃圾焚烧炉。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即通过适当的热分解、燃烧、熔融等反应,使垃圾经过高温下的氧化进行减容,成为残渣或者熔融固体物质的过程。
垃圾焚烧设施必须配有烟气处理设施,防止重金属、有机类污染物等再次排入环境介质中。回收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可达到废物资源化的目的。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产生氯化氢、氟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甲醛、二噁英及呋喃等有害物质,因此生活垃圾焚烧后的烟气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如何降低焚烧后烟气污染是近几年来世界各国所普遍关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远红外垃圾焚烧炉,其让烟气充分燃烧,尽量减少烟气对环境的污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远红外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燃烧炉、第二燃烧炉、吸附塔,第一燃烧炉的烟气外排口顶部设有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的烟气外排口与第二燃烧炉连接,第二燃烧炉入口烟道内部设有蜂窝状的远红外陶瓷管,第二燃烧炉的排烟道上设有吸附塔,吸附塔上设有循环烟道和外排烟道,循环烟道与第一燃烧炉炉体通过鼓风机连接,循环烟道上设有阀门,外排烟道上设有压力翻板。
优选为,第二燃烧炉的排烟道上设有套筒,套筒设置于第二燃烧炉的顶部,套筒底部中心开口与第二燃烧炉的排烟道相通,排烟道穿出套筒,套筒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优选为,吸附塔包括远红外纳米陶瓷塔和碳吸附塔,远红外纳米陶瓷塔内部设有多层远红外纳米陶瓷隔板,远红外纳米陶瓷隔板上设有透气孔,远红外纳米陶瓷塔、远红外纳米陶瓷隔板表面附有纳米氧化钛涂料,远红外纳米陶瓷塔内部设有紫外光源;碳吸附塔内部装有具有吸附功能的活性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第一燃烧炉与第二燃烧炉连接,第二燃烧炉的排烟道上设有吸附塔,吸附塔上设有循环烟道和外排烟道,循环烟道与第一燃烧炉炉体通过鼓风机连接,焚烧烟气通过管路循环得到充分燃烧,减少了气体中有害物质的外排量。
(2)第一燃烧炉的烟气外排口顶部设有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的烟气外排口与第二燃烧炉入口连接;第一燃烧炉炉体下部分为燃烧提供最低限度的空气,在此区域,焚烧物加热分解,分解产生烟气经过旋风分离器固液分离后,第二燃烧炉体中补充的空气与第一燃烧室热分解生成的烟气混合,形成混合气体,进行气体化燃烧,以达到炉内未充分燃烧气体再燃烧,促进完全燃烧。
(3)第二燃烧炉入口烟道内部设有蜂窝状的远红外陶瓷管,利用远红外陶瓷材料对燃烧气体进行红外辐射,可以使燃烧气体的粘度和表面张力降低,为在第二燃烧室的气体充分燃烧做准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远红外垃圾焚烧炉的组件连接关系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燃烧炉、第二燃烧炉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燃烧炉入口烟道端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远红外纳米陶瓷塔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碳吸附塔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第一燃烧炉-1、第二燃烧炉-2、第二燃烧炉入口烟道-21、远红外陶瓷管-211、套筒-22、进水口-221、出水口-222、第二燃烧炉的排烟道-23、吸附塔-3、循环烟道-31、外排烟道-32、鼓风机-33、阀门-34、压力翻板-35、远红外纳米陶瓷塔-36、远红外纳米陶瓷隔板-361、紫外光源-362、碳吸附塔-37、旋风分离器-4;
炉体-01、排烟道-02、风箱-03、空气进气管路-04、流量调节阀-041、布风分配板-05、排渣口-06、投料口-07、燃气喷嘴-08、电加热组件-0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说明书附图1所示,远红外垃圾焚烧炉,包括第一燃烧炉1、第二燃烧炉2、吸附塔3,第一燃烧炉的烟气外排口顶部设有旋风分离器4,旋风分离器的烟气外排口与第二燃烧炉2连接。第一燃烧炉炉体下部分为燃烧提供最低限度的空气,在此区域,焚烧物加热分解,分解产生烟气经过旋风分离器固液分离后,第二燃烧炉体中补充的空气与第一燃烧室热分解生成的烟气混合,形成混合气体,进行气体化燃烧,以达到炉内未充分燃烧气体再燃烧,促进完全燃烧。参阅说明书附图3所示,第二燃烧炉入口烟道21内部设有蜂窝状的远红外陶瓷管211,利用远红外陶瓷材料对燃烧气体进行红外辐射,可以使燃烧气体的粘度和表面张力降低,为在第二燃烧室的气体充分燃烧做准备。第二燃烧炉的排烟道上设有吸附塔3,吸附塔上设有循环烟道31和外排烟道32,循环烟道与第一燃烧炉炉体通过鼓风机33连接,循环烟道上设有阀门34,外排烟道32上设有压力翻板35。循环烟道与第一燃烧炉炉体通过鼓风机连接,焚烧烟气通过管路循环得到充分燃烧,减少了气体中有害物质的外排量,当吸附塔中烟气压力大时,压力翻板被打开,一部分烟气外排。
本具体实施例所采用的第一燃烧炉、第二燃烧炉的具体结构见说明书附图2所示,炉体01顶部设有排烟道02,炉体下部设有风箱03,风箱03侧部设有空气进气管路04,空气进气管路上设有流量调节阀041,风箱的气体通道处设有电加热组件09,电加热组件包括电加热器、温度传感器,其用于对进入风箱内部的空气进行预热。风箱03顶部设有布风分配板05,布风分配板05上方的炉体上设有排渣口06、投料口07、燃气喷嘴08。对于第一燃烧炉,循环烟道31连接于风箱03侧部;对于第二燃烧炉,第二燃烧炉入口烟道21设置于风箱03侧部。
优选为,第二燃烧炉的排烟道23上设有套筒22,套筒22设置于第二燃烧炉2的顶部,套筒底部中心开口与第二燃烧炉的排烟道23相通,第二燃烧炉的排烟道23穿出套筒,套筒上设有进水口221和出水口222。利用第二燃烧炉2外排烟气中的余热来加热套筒中的水,加热后的温水可外用。
优选为,吸附塔包括远红外纳米陶瓷塔36和碳吸附塔37,参阅说明书附图4所示,远红外纳米陶瓷塔36内部设有多层远红外纳米陶瓷隔板361,远红外纳米陶瓷隔板上设有透气孔,远红外纳米陶瓷塔、远红外纳米陶瓷隔板表面附有纳米氧化钛涂料。远红外纳米陶瓷塔内部设有紫外光源362。远红外纳米陶瓷结合表面的纳米氧化钛涂料,在紫外线照射下,生成OH-,能有效除去烟气内的苯、甲醛、硫化物、氨和臭味物质,并具有杀菌功能。参阅说明书附图5所示,碳吸附塔37内部装有具有吸附功能的活性炭,活性炭与黏土通过混合、压制、干燥制备成过滤板套371,过滤板套上设有通气孔,多个过滤板套同心设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本实用新型并不受上述优选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3)
1.远红外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燃烧炉、第二燃烧炉、吸附塔,第一燃烧炉的烟气外排口顶部设有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的烟气外排口与第二燃烧炉连接,第二燃烧炉入口烟道内部设有蜂窝状的远红外陶瓷管,第二燃烧炉的排烟道上设有吸附塔,吸附塔上设有循环烟道和外排烟道,循环烟道与第一燃烧炉炉体通过鼓风机连接,循环烟道上设有阀门,外排烟道上设有压力翻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远红外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第二燃烧炉的排烟道上设有套筒,套筒设置于第二燃烧炉的顶部,套筒底部中心开口与第二燃烧炉的排烟道相通,排烟道穿出套筒,套筒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远红外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吸附塔包括远红外纳米陶瓷塔和碳吸附塔,远红外纳米陶瓷塔内部设有多层远红外纳米陶瓷隔板,远红外纳米陶瓷隔板上设有透气孔,远红外纳米陶瓷塔、远红外纳米陶瓷隔板表面附有纳米氧化钛涂料,远红外纳米陶瓷塔内部设有紫外光源;碳吸附塔内部装有具有吸附功能的活性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569451.8U CN212157187U (zh) | 2020-04-17 | 2020-04-17 | 远红外垃圾焚烧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569451.8U CN212157187U (zh) | 2020-04-17 | 2020-04-17 | 远红外垃圾焚烧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57187U true CN212157187U (zh) | 2020-12-15 |
Family
ID=73719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569451.8U Active CN212157187U (zh) | 2020-04-17 | 2020-04-17 | 远红外垃圾焚烧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57187U (zh) |
-
2020
- 2020-04-17 CN CN202020569451.8U patent/CN21215718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501152U (zh) | 一种集成式热解气化协同可燃气高温处理生活垃圾系统 | |
CN103438461A (zh) | 一种一体式热解还原系统及垃圾处理方法 | |
CN111774410B (zh) | 一种医疗废物低温碳化处理系统 | |
CN212976286U (zh) | 一种回转窑式间接加热联合蓄热尾气焚烧土壤修复装置 | |
CN105385465B (zh) | 一种垃圾热解装置与方法 | |
CN113587117A (zh) | 一种无害化处置污泥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0582576C (zh) | 无氧碳化危险固体废物处置装置 | |
CN205424936U (zh) | 一种立式热解气化炉 | |
CN101513640A (zh) | 锌镉超积累植物无害化固定床热解系统 | |
CN211694902U (zh) | 一种医疗废弃物焚烧处理系统 | |
CN212157187U (zh) | 远红外垃圾焚烧炉 | |
CN106765140A (zh) | 一种烟气燃烧室及环保型生活垃圾焚烧系统 | |
JP2008057906A (ja) | 低公害焼却処理装置 | |
CN1258056C (zh) | 一种热解气化湍流喷射燃烧装置 | |
CN108467738A (zh) | 固体废弃物中温热裂解炉 | |
CN108261852A (zh) | 小型农村垃圾焚烧炉及其烟气净化系统 | |
CN106871132A (zh) | 一种干燥式垃圾气化炉 | |
CN111457385A (zh) | 一种医疗废物的等离子体连续气化裂解处理装置 | |
CN207599724U (zh) | 一种干燥式垃圾气化炉 | |
CN206739308U (zh) | 一种烟气燃烧室及环保型生活垃圾焚烧系统 | |
CN213542496U (zh) | 医疗废弃物焚化炉 | |
CN104728846A (zh) | 旋转式双滚筒焚烧炉 | |
CN209039407U (zh) | 一种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炉装置 | |
CN208907096U (zh) | 一种生活垃圾分解设备的烟滤装置 | |
CN2221717Y (zh) | 多功能医疗垃圾和固体废料焚化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