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40660U - 可降解泪道管 - Google Patents
可降解泪道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40660U CN212140660U CN202020448265.9U CN202020448265U CN212140660U CN 212140660 U CN212140660 U CN 212140660U CN 202020448265 U CN202020448265 U CN 202020448265U CN 212140660 U CN212140660 U CN 2121406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line
- lacrimal
- tube
- degradable
- du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降解泪道管,包括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管道、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卡件以及药物涂层,所述管道周向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孔,所述卡件为弧面形和/或圆盘形,一个或多个卡件同轴设置在管道的端部或中部,卡件的尺寸大于管道的尺寸,管道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上涂覆药物涂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植入方便快捷,植入后不易脱落,且一段时间后会降解消失,无需取出,从而避免取出时对患处的伤害,减少后遗并发症,减少病人的痛苦;本实用新型通过管道上的药物涂层缓慢释放,能够抗菌消炎,促进患处的治愈;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病症,适用范围广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降解泪道管。
背景技术
泪道是位于内眼角和鼻腔之间的管道:自上而下由泪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组成,其功能是引流泪液。若泪道因为狭窄、炎症、外伤等原因发生堵塞、泪液引流受阻,泪囊则易因泪液蓄积滋生细菌,引发泪道疾病。
目前,通常采用安装泪道导管来治疗泪道疾病,但普遍存在或因导管易堵塞而不能引流、或因导管表面光滑难以固定容易脱落、或因空心导管易受压变形等诸多缺陷,且康复后还需将泪道管再取出,尤其泪道管粘连到泪道粘膜上很难取出,70%导管断裂,导致肉芽增生,瘢痕,疗效很低使,使得插管术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
公开号为CN 202151387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泪道管支架,其包括:中空的硅胶管,其一端为封闭的圆球状;一硅胶条,其为实心条状,连接在所述硅胶管的另一端;一导引针,该导引针能够穿入所述硅胶管内部中空部分。所述硅胶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穿入所述硅胶管的小孔。该方案采用的材料不可降解,康复后还需再次取出,且植入后难以固定,较易脱落,硅胶管一旦粘连粘膜很难取,易断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降解泪道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降解泪道管,包括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管道、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卡件以及药物涂层,所述管道周向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孔,所述卡件为弧面形和/或圆盘形,一个或多个卡件同轴设置在管道的端部或中部,卡件的尺寸大于管道的尺寸,管道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上涂覆药物涂层。
优选地,所述卡件与管道连接处为中空并与管道导通。
优选地,所述卡件与管道连接处为实心并将管道封堵。
优选地,所述弧面形的卡件包括顶面弧面、底面,顶面弧面连接底面,所述底面为平面或者弧面半径大于顶面弧面半径的弧面。
优选地,所述管道为能够弯曲的软性管道。
优选地,所述管道包括多段内径和/或外径不同的同轴连接的管体。
优选地,所述管道的内径和/或外径在管道延伸方向保持不变。
优选地,所述管道与卡件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管道周向上的通孔交错分布,通孔直径小于管道外径。
根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降解泪道管,包括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管道、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卡件以及药物涂层,所述管道周向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孔,所述卡件为弧面形和/或圆盘形,一个或多个卡件同轴设置在管道的端部或中部,卡件的尺寸大于管道的尺寸,管道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上涂覆药物涂层;
所述卡件与管道连接处为中空并与管道导通;
所述卡件与管道连接处为实心并将管道封堵;
所述弧面形的卡件包括顶面弧面、底面,顶面弧面连接底面,所述底面为平面或者弧面半径大于顶面弧面半径的弧面;
所述管道为能够弯曲的软性管道;
所述管道包括多段内径和/或外径不同的同轴连接的管体;
所述管道的内径和/或外径在管道延伸方向保持不变;
所述管道与卡件一体成型;
所述管道周向上的通孔交错分布,通孔直径小于管道外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植入方便快捷,植入后不易脱落,且一段时间后会降解消失,无需取出,从而避免取出时对患处的伤害,减少后遗并发症,减少病人的痛苦。
2、本实用新型通过管道上的药物涂层缓慢释放,能够抗菌消炎,促进患处的治愈。
3、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病症,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辅助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辅助镊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辅助泪道牵引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辅助空心探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泪道系统示意图。
图中示出:
第一弧形卡件1 辅助引导丝件18
药物涂层2 辅助橄榄形部19
圆盘形卡件3 辅助导丝线件21
管道4 持夹尖端部26
通孔5 手持部27
第二弧形卡件6 直杆手柄28
第三弧形卡件7 牵引钩29
预置泪道管件11 探针手柄30
手持放置器件12 空心管针31
泪点扩张器件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降解泪道管,如图1-4所示,包括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管道、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卡件以及药物涂层,所述管道周向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孔,所述卡件为弧面形和/或圆盘形,一个或多个卡件同轴设置在管道的端部或中部,卡件的尺寸大于管道的尺寸,管道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上涂覆药物涂层。优选地,所述管道上的通孔为微孔。
所述卡件与管道连接处为中空并与管道导通。或者所述卡件与管道连接处为实心并将管道封堵。所述弧面形的卡件包括顶面弧面、底面,顶面弧面连接底面,所述底面为平面或者弧面半径大于顶面弧面半径的弧面。
所述管道为能够弯曲的软性管道。所述管道包括多段内径和/或外径不同的同轴连接的管体。或者所述管道的内径和/或外径在管道延伸方向保持不变。所述管道与卡件一体成型。所述管道周向上的通孔交错分布,通孔直径小于管道外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泪道管,包括第一弧形卡件1、药物涂层2、圆盘形卡件3、管道4以及通孔5,第一弧形卡件1、圆盘形卡件3分别设置在管道4的两端,第一弧形卡件1、圆盘形卡件3与管道4的连接处均为中空并连通管道4,第一弧形卡件1包括顶面弧面和底面平面,顶面弧面朝向外侧;所述泪道管通过图5所示的辅助预装置植入患处;所述辅助预装置包括预置泪道管件11、手持放置器件12以及泪点扩张器件13。泪道管的管道4预先置入预置泪道管件11顶端,用手握持手持放置器件12,利用泪点扩张器件13探入泪点位置并进行扩张疏通,然后把管道端部的第一弧形卡件1先送进泪点,管道4缓慢置入泪小管前端部,圆盘形卡件3将保留在泪小管外的泪点处并停留在眼睑,然后抽出预置泪道管件11,管道4的中心孔和周向通孔5可允许泪液通过该孔流出,使得泪道管起到控制泪液排泄的功能和支撑功能,管道4上的药物涂层2缓慢释放,起到抗菌消炎的功能,泪道管采用可降解材料,置留在泪点和泪小管前端部一段时间后将自动完全降解消失,无需取出。
通过采用图1所示的泪道管结构,切实解决了患者泪小点局部闭锁塌陷和泪小点狭窄引起的泪流满面,泪道管作为支撑扩张泪小点结构保持泪小点开口持续扩开数周时间,使泪液通过泪道管微小孔和中心孔管顺畅排出,同时因有管道4上药物涂层2的药物或生物敷料直接作用在炎症处缓慢释放,起到消炎作用,避免感染炎症反应,数周后泪道管结构自动降解,无需取出,治愈率显著提高,极大地降低患者和医院的经济费用和时间成本,解决了之前的产品技术的弊端局限性:因不可降解,让患者二次多次上医院取管,因时间久增加取管难度,管容易断裂,增加患者费用,耗费医生时间;而且疗效不明显,适应范围窄,病情反复,产生后遗并发症:长肉芽,瘢痕增生,炎症反应;不能痊愈容易反复,虽然是小疾病,增加患者痛苦,降低生活质量,医疗成本费用显著增加,而且这类疾病普遍来自基层农村的老百姓居多,严重影响他们的劳动和生活质量,泪道管结构自动降解是革命性的突破创新。
泪道管的另一个用途:通过采用图1所示的泪道管结构,解决老年患者泌尿系统的尿道局部闭锁塌陷、狭窄引起排尿困难,用泪道管作为支撑扩张尿道结构保持尿道开口持续扩开数周时间,使尿液通过中心孔圆形部顺畅排出,管道4上药物涂层2中的药物或生物敷料,起到消炎作用,避免感染炎症反应,数周后有孔泪小管结构自动降解,无需取去,治愈率显著提高。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泪道管,包括第二弧形卡件6、药物涂层2、圆盘形卡件3、管道4以及通孔5,第二弧形卡件6、圆盘形卡件3分别设置在管道4的两端,第二弧形卡件6与管道4的连接处为实心并将管道4封堵,第二弧形卡件6包括顶面弧面和底面平面,顶面弧面朝向外侧,圆盘形卡件3与管道4的连接处为中空并连通管道4;所述泪道管通过图5所示的辅助预装置植入患处;所述辅助预装置包括预置泪道管件11、手持放置器件12以及泪点扩张器件13。泪道管的管道4预先置入预置泪道管件11顶端,用手握持手持放置器件12,利用泪点扩张器件13探入泪点位置并进行扩张疏通,然后把管道端部的第二弧形卡件6先送进泪点,管道4缓慢置入泪小管前端部,圆盘形卡件3将保留在泪小管外的泪点处并嵌留在眼睑,然后抽出预置泪道管件11,第二弧形卡件6全封闭泪点口,使得泪道管起到封堵泪液流出的功能和支撑功能,管道4上的药物涂层2缓慢释放药物,起到抗菌消炎的功能,泪道管采用可降解材料,置留在泪点和泪小管前端部一段时间后的将自动完全降解消失,无需取出。
通过采用图2所示的泪道管结构,切实解决了患者泪膜水液不足、泪膜黏蛋白不足人群、油脂不足伴有炎症人群等引起的干眼症;泪道管结构支撑泪小点和阻塞泪液排出,延长泪液在眼部停留时间,恢复眼部微生态环境,缓解治愈干眼症患者;管道4上药物涂层2上药物或生物敷料涂层直接作用在病灶处缓慢释放药物起到抑制炎症因子,杀灭微生物(细菌,蠕形螨虫),泪道管结构适应于原发性干眼患者或继发性干眼患者(准分子手术、白内障术后泪液分泌减少),数周后泪道管结构自动降解,既一次性解决避免患者痛苦,又极大降低成本费用,疗效明显。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一种泪道管,包括第一弧形卡件1、药物涂层2、管道4以及通孔5,第一弧形卡件1设置在管道4的一端,管道4的另一端连接辅助引导丝件18的一端,辅助引导丝件18的另一端设置辅助橄榄形部19,第一弧形卡件1与管道4的连接处为中空并连通管道4,第一弧形卡件1包括顶面弧面和底面平面,顶面弧面朝向外侧,所述管道4包括多段内径和/或外径不同的同轴连接的管体;泪道管通过图6所示的辅助镊子、图7所示的辅助泪道牵引钩以及图8所示的辅助空心探针植入患处。
所述辅助镊子包括持夹尖端部26、手持部27。所述辅助泪道牵引钩包括直杆手柄28、牵引钩29。所述辅助空心探针包括探针手柄30、空心管针31。辅助引导丝件18的辅助橄榄形部19从探针手柄30上端插入把辅助引导丝件18导入到辅助空心探针内部,空心管针31下端口插入泪点经由泪小管、泪总管、泪囊,继续引向鼻泪管,同时用辅助镊子的持夹尖端部26夹住管道4并慢慢引送到空心管针31;手握辅助泪道牵引钩的直杆手柄28,用牵引钩29钩住从鼻腔出来的辅助橄榄形部19,慢慢牵拉,直到第一弧形卡件1贴靠泪点处并固定,当辅助引导丝件18从鼻腔出来时,辅助空心探针缓慢后退出来(即原来前进的方向反向抽推),辅助空心探针的内径大于泪道管的最大外径,即大于第一弧形卡件1的尺寸;或者,辅助空心探针的内径小于泪道管的最大外径,即小于第一弧形卡件1的尺寸,通过辅助空心探针寻找到泪点后,取出辅助空心探针,通过辅助镊子将辅助引导丝件18从泪点经由泪小管、泪总管、泪囊,继续引向鼻泪管;然后从鼻腔出来的管道4的多余部分根据实际需要适当的从辅助引导丝件18上端部分剪切掉,这样泪道管置留在泪道系统里,把泪小点(又称为泪点)闭合,泪小点外翻,泪小管狭窄阻塞、断裂等整个泪道系统起到支撑作用,泪液从管道4上的通孔5流入管道4起到排泄畅通的功能,同时伴有炎症感染通过管道4上的药物涂层2缓慢释放药物,起到抗菌消炎的功能,泪道管采用可降解材料,置留在整个泪道系统一段时间后将自动完全降解消失,无需再取出。
通过采用图3所示的泪道管结构,解决了患者整个泪道系统出现的问题:泪小点闭锁塌陷,泪小点外翻,泪小管炎,泪小管断裂、泪小管狭窄阻塞、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泪道管在整个泪道系统起到扩撑作用和泪液排泄畅通的功能,伴有炎症感染通过管道4上药物涂层2中的药物或抗炎生物敷料缓慢释放药物,起到抗菌消炎的功能,泪道管结构置留在整个泪道系统一段时间后将自动完全降解消失,无需再取出,治愈率显著提高,以前传统的不可降解泪管,无法解决整个泪道系统,只能有限的解决部分泪道疾病而且容易再堵塞,管易断裂并发症多:容易肉芽增生,瘢疖,炎症反应,操作不方便,取管难度大,管容易脱落,不能痊愈容易反复,适应症范围窄。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一种泪道管,包括第三弧形卡件7、药物涂层2、管道4以及通孔5,第三弧形卡件7设置在管道4的中上部,第三弧形卡件7与管道4的连接处为中空并连通管道4,第三弧形卡件7包括顶面弧面和底面弧面,顶面弧面半径小于底面弧面半径,顶面弧面朝向外侧,辅助导丝线件21贯穿管道4,辅助导丝线件21在管道4端部通过打结或者穿入封堵件的方式防止管道4滑落辅助导丝线件21;泪道管通过图6所示的辅助镊子、图8所示的辅助空心探针植入患处。辅助空心探针从鼻腔下端探查鼻泪管开端口,用辅助镊子持夹尖端部26夹住管道4从鼻泪管下端开口送进鼻泪管,再从上端拉牵辅助导丝线21缓慢拉到第三弧形卡件7落入泪囊处,第三弧形卡件7起到防滑脱落作用,管道4置放在鼻泪管处;泪道管的腔体结构对鼻泪管阻塞和内镜DCR泪囊术后起到扩撑作用和泪液从管道4周向上的通孔5和管道孔对泪液起到引流排泄的功能,防止粘连,同时术后伴有炎症感染通过管道4上的药物涂层2缓慢释放药物,起到抗菌消炎的功能,泪道管采用可降解材料,置留在鼻泪管一段时间后将完全自动降解消失,无需再取出。
通过采用图4所示的泪道管结构,解决了患者的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及鼻腔泪囊吻合术后起到扩撑作用和泪液排泄的功能,防止粘连,预防术后伴有炎症感染,通过管道4上药物涂层2中的治疗药物涂层或抗炎生物敷料缓慢释放药物,起到抗菌消炎的功能,泪道管结构置留在鼻泪管一段时间后将完全自动降解,无需再取出,治愈率显著提高;以前传统的不可降解泪管,只能有限的解决部分泪道阻塞,管道容易断裂并发症多:容易肉芽增生,瘢疖,炎症反应,操作不方便,取管难度大,容易再堵塞,疗效不明显,容易反复,适应范围窄。
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多种不同规格型号的泪道管,解决了几乎涵盖整个泪道系统的不同泪道疾病和适应本产品的干眼症疾病,适应范围广泛,解决了之前的产品技术弊端及局限性;虽然泪道系统是小疾病,但是确实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痛苦,降低生活质量,增加医疗成本费用,而且这类疾病普遍来自基层的老百姓居多,严重影响他们的劳动和生活质量;因是小疾病一直不够重视,所以很多年没有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响应习主席的新时代思想,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是我创新的原动力。
所述可降解材料包括可降解聚合物,所述可降解聚合物为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包括如下任一种多任多种:
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聚乙丙交酯(PLGA)、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聚乙醇酸(PGA)又叫聚乙交酯(又名聚羟基乙酸、聚乙醇酸)、外消旋聚乳酸(PDLLA)、左旋聚乳酸(PLLA);
可降解聚胺酯,可降解聚酯,自聚(L-丙交酯-共-D-丙交酯)、聚(L-丙交酯-共-D,L-丙交酯)、聚(D-丙交酯-共-D,L-丙交酯)、聚(丙交酯-共-乙交酯)、聚(丙交酯-共-ε-己内酯)、聚(乙交酯-共-ε-己内酯)、聚(丙交酯-共-二噁烷酮)、聚(乙交酯-共-二噁烷酮)、聚(丙交酯-共-三亚甲基碳酸酯)、聚(乙交酯-共-三亚甲基碳酸酯)、聚(丙交酯-共-碳酸亚乙酯)、聚(乙交酯-共-碳酸亚乙酯)、聚(丙交酯-共-碳酸丙烯酯)、聚(乙交酯-共-碳酸丙烯酯)、聚(丙交酯-共-2-甲基-2-羧基-碳酸丙烯酯)、聚(乙交酯-共-2-甲基-2-羧基-碳酸丙烯酯)、聚(3-羟基丁酸酯-共-4-羟基丁酸酯)、聚(羟基丁酸酯-共-羟基戊酸酯)、聚(3-羟基丁酸酯-共-3-羟基戊酸酯)、聚(4-羟基丁酸酯-共-3-羟基戊酸酯)、聚(ε-己内酯-共-富马酸酯)、聚(ε-己内酯-共-富马酸丙二醇酯)、聚(丙交酯-共-乙二醇)、聚(乙交酯-共-乙二醇)、聚(ε-己内酯-共-乙二醇)、聚(DETOSU-1,6-HD-共-DETOSU-t-CDM)、聚(丙交酯-共-乙交酯-共-ε-己内酯)、聚(丙交酯-共-乙交酯-共-三亚甲基碳酸酯)、聚(丙交酯-共-ε-己内酯-共-三亚甲基碳酸酯)、聚(乙交酯-共-ε-己内酯-共-三亚甲基碳酸酯)和聚(3-羟基丁酸酯-共-3-羟基戊酸酯-共-4-羟基丁酸酯),其中的丙交酯包括L-丙交酯、D-丙交酯和D,L-丙交酯;
PVP,PVA,淀粉,生物分子(如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纤维素,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聚氨酯,人造丝,人造丝三醋酸纤维素,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醋酸丁酸纤维素,玻璃纸,硝酸纤维素,丙酸纤维素,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
特别地,该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为PLA和PLGA(或PLC、PCL)共混或共聚的聚合物材料,甚至可以是两种或以上共聚物的共混。一方面,该类聚合物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血管支架、缝合线、骨科植入物等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多年,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避免了一些由材料引发的并发症的发生。另外,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对材料的配比进行了设置以达到缓释,降解周期的良好搭配。其中,PLA在PGA和PLA共混或共聚的聚合物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可以为0%-85%,优选为5-50%;PCL在PLA和PCL共混的聚合物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可以为0-50%,优选为5-30%。更近一步,他们可以是两种共聚物的共混,例如:1090PLGA与8515PLGA进行共混,1090PLGA与9010PLGA共混,8515PLGA与5050PLGA共混,1090PLGA与7030PLC共混,等等,如此可以用来生产不同降解时间的微粒,满足不同降解时间要求,可以通过共聚配比的调节,或共混比例调节来满足要求。
优选地,可降解聚合物的分子量为5000-200000,优选5000-15000、10000-20000、20000-35000、或30000-50000;更优选为12000-18000;分子量越高降解周期越长,满足降解周期为3个月左右为佳。优选地,当微粒粒径呈第一正态分布时,分子量宜选择5000-15000;当微粒粒径呈第二正态分布时,分子量宜选择10000-20000;当微粒粒径呈第一正态分布时,分子量宜选择20000-35000。可共混聚合物除上述的可降解聚合物外,还包括合成和天然的水解降解的聚合物。合成水解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可以包括水解降解聚酯包括聚(L-乳酸-乙醇酸)(PLGA)。典型的天然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包括壳聚糖。典型的水溶性聚合物包括聚(乙二醇)(PEG),PEG嵌段聚合物,PEG/PLA与PEG聚合物,PEG随机或交替共聚物,如聚乙二醇/PLGA共聚物,蔗糖,淀粉,褐藻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聚(乙烯醇)(PVA)。聚(N-乙酰葡糖胺)(甲壳素),聚(酯),聚(3-羟基丁酸酯),聚(4-羟基丁酸酯),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聚(DL-丙交酯-共-己内酯),聚(乙交酯共ε-己内酯),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酯酰胺,聚(乙醇酸-三亚甲基碳酸酯),聚(醚-酯)(例如,PEO/聚乳酸),聚磷腈等。以上所述含药缓释微粒可用若干种方法制备:如,但不限于,混合法、熔融法、溶解法、喷雾干燥法制备微粒、溶解法结合冷冻(干燥〉粉碎法、脂质体包药法及乳化法等。其中以溶解法(即溶剂挥发法)、冷冻(干燥)粉碎法、干燥法、喷雾干燥法和乳化法为优选。微粒与各种溶媒混合后可制备各种缓释注射剂。缓释微粒的粒径因具体需要而定,可为,但不限于,5-200μm,但以50-150μm为优选,药物或缓释微粒可制成微球、亚微球、微乳、纳米球、颗粒或球形小丸。微粒的形状可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带凸刺、带挂钩、带尖角等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与制造方法而定。
所述药物涂层包含含药缓释微粒,含药缓释微粒可与固定溶媒制作成注射用针剂,溶媒可用是比较常用的蒸馏水、注射用水、生理冲液、无水乙醇或各种盐配制的缓冲液。还可以是微粒与含有助悬剂的特殊溶媒,助悬剂可为,但不限于,竣甲基纤维素纳、(腆)甘油、二甲硅油、丙三醇、卡波姆、甘露醇、山梨醇、表面活性物质、吐温20、吐温40和吐温80之一或其组合制成。用于泪道粘膜的含药缓释微粒,能够直接作用于泪道病变部位,具体地,通过药物与可降解聚合物混合制成大小不同的微粒,通过控制微粒的大小及粒径的分布,达到控制药物释放时间。在临床上医生可以通过需要选择不同释放时间的微粒,制成针剂,直接在泪道系统黏膜上病变的位置直接注射,病变泪道黏膜可通过内窥镜直接发现,黏膜成发白状或脓疱或肉芽;在临床上较易发现及注射。注射后药物会较长持续释放,有持续治疗作用。在该病变部位治疗好以后,黏膜颜色恢复正常,泪道系统腔通道恢复正常。
所述药物涂层包含如下任一种或任多药剂:抗炎类药剂、抗菌药剂、抗真菌药剂、抗病毒药剂、化疗以及抗肿瘤药剂。
1、抗炎类药剂
包括促进上皮化防粘连止血的药剂:羧甲基壳聚糖/壳聚糖疑胶/透明质酸钠/酯化透明质酸/羧甲基壳聚糖/含0.01%次氯酸、0.9%氯化钠的水溶液/脱细胞生物羊膜/活性银离子抗菌液/纳米银颗粒)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生理性海水)。
类固醇类抗炎药物包括:21-乙酰氧孕烯醇酮、阿氯米松、阿尔孕酮、安西奈德、倍氯米松、倍他米松、布地奈德、氯泼尼松、氯倍他索、氯倍他松、氯可托龙、氯泼尼醇、皮质酮、可的松、可的伐唑、地夫可特、地索奈德、去羟米松、地塞米松、二氟拉松、二氟可龙、二氟孕甾丁酯、甘草次酸、氟扎可特、氟氯奈德、氟米松、福尼缩松、肤轻松、醋酸肤轻松、福可定丁酯、氟可龙、氟米龙、醋酸氟培龙、醋酸氟泼尼定、福泼尼龙、氟氢缩松、丙酸氟替卡松、醛基缩松、哈西奈德、卤倍他索丙酸酯、卤米松、醋酸卤泼尼松、氢可他酯、氢化可的松、依碳氯替泼诺、甲哌地强龙、甲羟松、甲泼尼松、甲基强的松龙、莫美他松糠酸酯、帕拉米松、泼尼卡酯、泼尼松龙、25-二乙胺基醋酸泼尼松龙、泼尼松龙磷酸钠、强的松、泼尼松龙戊酸酯、波尼立定、利美索龙、替可的松、曲安西龙、曲安奈德、苯曲安缩松、氟羟氢化泼尼松、己曲安缩松,及其衍生物和组合物。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剂包括:环氧酶(cox)抑制剂。这类环氧酶(cox)抑制剂可能包括COX-1或COX非特异性抑制剂,例如,水杨酸衍生物、阿司匹林、水杨酸钠、三水杨酸胆碱镁、双水杨酯、二氟尼柳、柳氮磺胺吡啶、奥沙拉秦;对氨基苯酚衍生物,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吲哚和茚乙酸,例如,吲哚美辛和舒林酸;异芳基乙酸类,例如,甲苯酰吡啶乙酸、双氯芬酸、酮咯酸;芳基丙酸类,例如,布洛芬、萘普生、氟比洛芬、酮基布洛芬、菲诺洛芬、奥沙普秦;邻氨基苯甲酸类(芬那酸),例如,甲芬那酸、美洛昔康;烯醇酸类,例如,昔康类(吡罗昔康、美洛昔康);醛酮类,例如,萘丁美酮。COX抑制剂可能还包括选择性环氧合酶COX2,例如,二芳基取代呋喃酮类,罗非昔布;二芳基取代吡唑类,塞来昔布;吲哚乙酸类,如,依托度酸;磺酰胺类,如,尼美舒利。
2、抗菌药剂
抗菌药剂包括:纳米银颗粒、氨基糖苷类、酰胺醇类、安沙霉素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例如青霉素类、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呋喃类、喹诺酮类类、磺酰胺类、砜类、四环素类、万古霉素类,以及他们的衍生物和组合物。可以用于本申请的支架的青霉素类药剂包括但不仅限于:氮脒青霉素、氮卓脒青霉素双酯、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阿扑西林、叠氮西林、巴氨西林、苄基青霉酸、青霉素钠、羧苄西林、卡茚西林、氯甲西林、氯唑西林、环己西林、双氯西林、依匹西林、芬贝西林、氟氯西林、海他西林、仑氨西林、美坦西林、甲氧苄青霉素钠、美洛西林、萘夫西林钠、苯唑西林、培那西林、喷沙西林氢碘酸盐、苯明青霉素、苄星青霉素G、青霉素G二苯甲胺盐、青霉素G钙、海巴明青霉素G、青霉素G钾、普鲁卡因青霉素G、青霉素N、青霉素O、青霉素V、苄星青霉素V、海巴明青霉素V、青哌环素、苯氧乙基青霉素钾、哌拉西林、匹氨西林、丙匹西林、喹那西林、磺苄西林、舒他西林、酞氨西林、替莫西林、替卡西林。
3、抗真菌药剂
抗真菌药剂包括:烯丙胺类、咪唑类、多烯类、硫化氨基甲酸酯类、三唑类,及其衍生药剂。抗寄生虫药包括但不仅限于,阿托伐醌、克林霉素、氨苯砜、双电喹啉、甲硝唑、戊烷脒、伯氨喹、乙胺嘧啶、磺胺嘧啶、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三甲曲沙、及其混合物。
4、抗病毒药剂
抗病毒药剂包括:阿昔洛韦、泛昔洛韦、发昔洛韦、依度尿苷、更昔洛韦、膦甲酸、西多福韦、福米韦生、HPMPA(9-(3-羟基-2-磷酸甲氧基丙基)-腺嘌呤)、PMEA(9-(2-磷酸甲氧基丙基)-腺嘌呤)、HPMPG(9-(3-羟基-2-磷酸甲氧基丙基)-鸟嘌呤)、PMEG(9-[2-磷酸甲氧基丙基]鸟嘌呤)、HPMPC(1-(2-磷酸甲氧基-3-羟丙基)-胞嘧啶)、利巴韦林、EICAR(5-乙炔基-1-β-D-呋喃核糖基-1H-咪唑-4-甲酰胺)、吡唑呋喃菌素(3-[β-D-呋喃核糖]-4-羟基吡唑-5-甲酰胺)、3-地查枸林、GR-92938X(1-β-D-呋喃核糖基-1H-吡唑-3,4-二甲酰胺)、LY253963(1,3,4-噻二唑-2-基-氰胺)、RD3-0028(1,4-二氢-2,3-苄基二硫)、CL387626(4'-二[4,6-d][3-氨基苯-N,N-二(2-氨基甲酰乙基)-磺酸酰亚胺]-1,3,5-三嗪-2-基氨基-联苯-2-,2'-二磺酸钠)、BABIM(二[5-脒基-2-苯并咪唑-l]-甲烷)NIH351、及其混合物。
5、化疗和抗肿瘤药剂
化疗和抗肿瘤药剂包括:抗癌药剂(如,肿瘤化疗药、生物效应调节剂、血管形成抑制剂、激素受体阻断剂、低温治疗试剂、以及其他可以破坏或抑制肿瘤生成及生长的药剂),例如,烷化剂或其他能够通过DNA攻击直接杀死癌细胞的药剂(如,环磷酸胺、异环磷酸胺)、亚硝基脲或其他通过抑制细胞DNA修复杀死癌细胞的药剂(如卡莫司汀(BCNU)、洛莫司汀(CCNU))、抗代谢物或其他通过干扰特定细胞功能阻止癌细胞生长的药剂,通常为DNA合成(如,6-硫基嘌呤、5氟二氧吡啶(5FU)、抗肿瘤抗生素和其他可以约束或设置DNA并进一度阻止DNA合成的化合物(如,阿霉素、道诺霉素、表柔比星、伊达比星、丝裂霉素-C、争光霉素)、植物(长春花)生物碱和其他由植物提取的抗肿瘤试剂(如,长春新碱、长春花碱)、类固醇激素、激素抑制剂、激素受体拮抗剂和其他会影响荷尔蒙反应癌症生长的药剂(如,三苯氧胺、赫赛汀、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氨基异眠能和福美司坦、三唑抑制剂,如,来曲唑和阿那曲唑、固醇类抑制剂,如,依西美坦)、抑制血管形成蛋白、小分子、基因疗法和(或)其他可以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或血管形成的药剂(如,meth-1、meth-2、萨力多胺)、贝伐单抗(阿瓦斯丁)、鱼鲨胺、内皮抑制素、血管抑素、Angiozyme、AE-941(癌立消)、CC-5013(Revimid,一种沙利度胺衍生物)、medi-522(Vitaxin)、2-甲氧基雌二醇(2ME2,Panzem)、羧胺三唑(CAI)、康普瑞丁A4药前体(CA4P)、SU6668、SU11248、BMS-275291、COL-3、EMD121974、IMC-1C11、IM862、TNP-470、塞来昔布(西乐葆Celebrex)、罗非昔布(伟克适Vioxx)、干扰素α、白介素12(IL-12)或任何在ScienceVol.289,1197-1201页(Aug.17,2000)经鉴定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均通过引用合并于此。生物效应调节试剂(如,干扰素、卡介菌(BCG)、单克隆抗体、白介素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等)、PGDF受体拮抗剂、赫赛汀、天冬酰胺酶、白消安、卡铂、顺铂、卡莫司汀、苯丁酸氮芥、阿糖胞苷、达卡巴嗪、依托泊苷、氟酮磺隆、氟尿嘧啶、吉西他滨、羟基脲、异环磷酰胺、伊立替康、环己亚硝脲、美法仑、巯嘌呤、甲氨蝶呤、硫鸟嘌呤、塞替派、雷替曲塞、拓扑替康、曲丁磺酯、长春花碱、长春新碱、mitoazitrone、奥沙利铂、甲基苄肼、链球菌素、紫杉醇、多西他赛、咪唑硫嘌呤、多西他赛衍生物同系物,这些化合物的派生物及其组合物。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可降解泪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管道、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卡件以及药物涂层,所述管道周向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孔,所述卡件为弧面形和/或圆盘形,一个或多个卡件同轴设置在管道的端部或中部,卡件的尺寸大于管道的尺寸,管道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上涂覆药物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泪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与管道连接处为中空并与管道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泪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与管道连接处为实心并将管道封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泪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形的卡件包括顶面弧面、底面,顶面弧面连接底面,所述底面为平面或者弧面半径大于顶面弧面半径的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泪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为能够弯曲的软性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泪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包括多段内径和/或外径不同的同轴连接的管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泪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的内径和/或外径在管道延伸方向保持不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泪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与卡件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泪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周向上的通孔交错分布,通孔直径小于管道外径。
10.一种可降解泪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管道、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卡件以及药物涂层,所述管道周向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孔,所述卡件为弧面形和/或圆盘形,一个或多个卡件同轴设置在管道的端部或中部,卡件的尺寸大于管道的尺寸,管道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上涂覆药物涂层;
所述卡件与管道连接处为中空并与管道导通;
所述卡件与管道连接处为实心并将管道封堵;
所述弧面形的卡件包括顶面弧面、底面,顶面弧面连接底面,所述底面为平面或者弧面半径大于顶面弧面半径的弧面;
所述管道为能够弯曲的软性管道;
所述管道包括多段内径和/或外径不同的同轴连接的管体;
所述管道的内径和/或外径在管道延伸方向保持不变;
所述管道与卡件一体成型;
所述管道周向上的通孔交错分布,通孔直径小于管道外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845947 | 2020-02-19 | ||
CN202020184594 | 2020-02-1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40660U true CN212140660U (zh) | 2020-12-15 |
Family
ID=73725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448265.9U Active CN212140660U (zh) | 2020-02-19 | 2020-03-31 | 可降解泪道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40660U (zh) |
-
2020
- 2020-03-31 CN CN202020448265.9U patent/CN2121406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10378698A1 (en) | Device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paranasal sinus conditions | |
AU2020257142B2 (en) | Biodegradable, active ingredient-eluting structural support | |
US20230046852A1 (en) | Expandable devices and methods therefor | |
CA2518960A1 (en) | Sinus delivery of sustained release therapeutics | |
CN212140660U (zh) | 可降解泪道管 | |
AU2015201043B2 (en) | Expandable devices and methods theref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