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32423U - 醇基燃料气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醇基燃料气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32423U CN212132423U CN202020440936.7U CN202020440936U CN212132423U CN 212132423 U CN212132423 U CN 212132423U CN 202020440936 U CN202020440936 U CN 202020440936U CN 212132423 U CN212132423 U CN 2121324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uel
- fixedly connected
- delivery pipe
- oil delivery
- ga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6
- 238000002309 gasif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CCO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9000002828 fuel tan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OKKJLVBELUTLKV-UHFFFAOYSA-N M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OC OKKJLVBELUTLKV-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774 insula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25000003158 alcohol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737 fue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19 refractory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88 tox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419 toxicity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6 vapo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Controlling Fu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醇基燃料气化装置,包括燃料罐、燃料泵、气液分离装置;所述燃料罐的一侧壁与第一输油管的一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燃料泵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所述燃料泵的出料口与第二输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燃料罐的底部开设有回液口;所述第二输油管的另一端与气化装置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所述气化装置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环形加热盘,所述环形加热盘的外部环绕有U型管,所述U型管的一端与第二输油管固定连接,所述U型管的另一端与气液分离装置的开口固定连接;燃料充分利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使得甲醇燃料的气化效果更显著,比传统燃料更环保,未充分气化的燃料回收利用,提高了能源了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甲醇燃料气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醇基燃料气化装置。
背景技术
醇基燃料包括(M100醇基燃料、醇油燃料)利用液化气钢瓶(改装后)灌装,方便存储运输,使用安全,更好的使醇基燃料气化,燃烧更彻底,无残留;气化具有方便存储运输、安全、燃烧彻底、无残留,燃烧过程充分、无飞溅、更好地避免甲醇的毒性、降低了甲醇挥发带来的损失和危险、改装成本低廉、改装工艺简单等优点;
现有的技术当中,一般的村级燃料气化装置具有燃料无法充分利用,造成原料大量的浪费,部分装置通过设置导热油箱的方式对燃料进行加工,这种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危险性,易出现燃料渗透进导热油箱从而对燃料造成污染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醇基燃料气化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一般的村级燃料气化装置具有燃料无法充分利用,造成原料大量的浪费,部分装置通过设置导热油箱的方式对燃料进行加工,这种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危险性,易出现燃料渗透进导热油箱从而对燃料造成污染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醇基燃料气化装置,包括醇基燃料的蒸汽发生设备,包括主体、第一进水管、水泵、水箱,燃烧室、进气管道;
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输气管道,所述主体一侧壁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进水管与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第二进水管与所述水箱固定连接;
所述主体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所述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一侧与风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风道的另一端与引风机固定连接,所述燃烧室的另一侧与烟道固定连接;
所述燃烧室的下方固定设置有进气结构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结构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进气阀门,所述进气管道靠近所述燃烧室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燃料喷嘴,所述燃烧室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燃烧盘,所述燃料喷嘴与所述燃烧盘相邻,所述燃烧盘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点火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烟道呈L型。
进一步的,所述烟道的末端设置有废气处理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结构的一侧壁开设有检修门。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水位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外部包裹有保温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内部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蒸汽引流板。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滤网。
通过上述方案,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输气管道,通过设置所述输气管道输送装置产出的蒸汽,通过所述水泵将所述水箱内的水泵送至所述主体的内部,经过加热后产生蒸汽;
所述主体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所述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为甲醇燃料的燃烧提供空间,所述燃烧室的一侧与风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风道的另一端与引风机固定连接,所述风道将所述引风机引进的空气将空气输送至所述燃烧室的内部,使得所述燃烧室的内部有充足的氧气,对甲醇燃料的燃烧起到助燃的作用,所述燃烧室的另一侧与烟道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烟道将燃烧后的气体排出;
所述燃烧室的下方固定设置有进气结构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进气结构对所述燃烧室提供甲醇燃料,所述进气结构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进气管道,通过所述近期管道将燃料送入所述进气结构的内部,所述进气管道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进气阀门,通过所述进气阀门控制所述进气管道的近期速率,从而控制所述燃烧室内部火焰的大小,所述进气管道靠近所述燃烧室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燃料喷嘴,通过所述燃料喷嘴将所述进气管道内的甲醇燃料气体喷送至所述燃烧室的内部,所述燃烧室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燃烧盘,通过所述燃烧盘使得所述燃烧室内部的空间得以合理运用,加大了可燃面积,从而使得甲醇气体更好的进行创分利用,所述燃料喷嘴与所述燃烧盘相邻,便于使得所述燃料喷嘴将燃料喷洒至所述燃烧盘上,所述燃烧盘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点火装置,通过所述点火装置起到引燃甲醇气体的作用。
所述烟道呈L型,使得空气流通受到横向的阻力,避免所述燃烧室内的气体燃料在未经过充分燃烧的情况下从所述烟道排出。
所述烟道的末端设置有废气处理装置,更好的起到环保的作用,避免废气直接排入大气层从而造成污染。
所述进气结构的一侧壁开设有检修门,使得在内部结构发生故障时可以及时的进行检修。
所述主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水位传感器,通过所述水位传感器控制所述水泵,使得所述主体内的水得到及时的补充。
所述主体的外部包裹有保温材质,从而使得内部的温度更高,更快速的产生蒸汽。
所述主体内部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蒸汽引流板,使得蒸汽在引流板的引流下从输气管道排出。
所述风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滤网,避免所述引风机将杂物吸进至所述风道的内部,从而影响所述燃烧室内部的甲醇燃料的燃烧。
优选的,还包括醇基燃料气化装置,包括燃料罐、燃料泵、气液分离装置;
所述燃料罐的一侧壁与第一输油管的一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燃料泵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所述燃料泵的出料口与第二输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燃料罐的底部开设有回液口;
所述第二输油管的另一端与气化装置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所述气化装置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环形加热盘,所述环形加热盘的外部环绕有U型管,所述U型管的一端与第二输油管固定连接,所述U型管的另一端与气液分离装置的开口固定连接;
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底部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排料口与第三输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输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燃料罐的回液口固定连接,所述气液分离装置远离所述气化装置的一端与蒸汽发生设备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输油管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开关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气化装置的外部包裹有保温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U型管为铜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燃料罐的外部包裹有耐高温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气化装置可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油管、第二输油管、第三输油管的末端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油管、第二输油管、第三输油管均为软管。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第一输油管将所述燃料罐与所述燃料泵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燃料泵将燃料通过所述第二输油管泵送至所述气化装置的内部,的一头固定连接,所述燃料罐的底部开设有回液口,通过回液口将未充分气化的液体燃料回流至所述燃料罐的内部;
所述第二输油管的另一端与气化装置的进料口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第二输油管将液态的甲醇燃料输送至所述气化装置的内部,所述气化装置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环形加热盘,所述环形加热盘的外部环绕有U型管,液态的甲醇燃料通过所述第二输油管进入到所述U型管的内部,所述环形加热盘对所述U型管进行加热后产生气态的甲醇燃料,所述U型管的另一端与气液分离装置的开口固定连接,通过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将气态的燃料和液态的燃料进行分离;
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底部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排料口与第三输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第三输油管将未充分气化的液态燃料回收至所述燃料罐的内部,输出的气态甲醇燃料通过进气管道输送至蒸汽发生装置内。
所述第三输油管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开关阀门,通过开关阀门控制液态燃料的流动。
所述气化装置的外部包裹有保温材质,使得内部的热量得以充分的应用于燃料气化。
所述U型管为铜材质制成,使得U型管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所述燃料罐的外部包裹有耐高温材料,避免外部的高温物品引燃所述燃料罐内的燃料。
所述气化装置可拆卸,便于内部的结构发生故障时对其进行维修与更换。
所述第一输油管、第二输油管、第三输油管的末端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从而避免燃料泄漏。
所述第一输油管、第二输油管、第三输油管均为软管,便于在液态的燃料在装置内部的输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利用甲醇作为燃料,燃烧过程充分、避免了能源的浪费,更环保,并且可持续提高充足的热量,提高了蒸汽的产生效率;
(2)燃料充分利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使得甲醇燃料的气化效果更显著,比传统燃料更环保,未充分气化的燃料回收利用,提高了能源了利用率;
(3)气化的燃料利用率高,更有效的充分燃烧,从而提供充足的热量。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蒸汽发生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气化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气化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气化装置,3-第一进水管,4-水泵,5-水箱,6-燃烧室,7-引风机,8-风道,9-烟道,10-第二进水管,11-进气结构,12-进气管道,13-进气阀门,14-燃料喷嘴,15-燃烧盘,16-点火装置,17-输气管道,18-燃料罐,19-燃料泵,20-U型管,21-环形加热盘,22-气液分离装置,23-第三输油管,24-第一输油管,25-第二输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醇基燃料的蒸汽发生设备,包括主体1、第一进水管3、水泵4、水箱5,燃烧室6、进气管道12;
所述主体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输气管道17,所述主体1一侧壁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进水管3与水泵4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所述水泵4的进水口通过第二进水管10与所述水箱5固定连接;
所述主体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所述燃烧室6,所述燃烧室6的一侧与风道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风道8的另一端与引风机7固定连接,所述燃烧室6的另一侧与烟道9固定连接;
所述燃烧室6的下方固定设置有进气结构11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结构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进气管道12,所述进气管道12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进气阀门13,所述进气管道12靠近所述燃烧室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燃料喷嘴14,所述燃烧室6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燃烧盘15,所述燃料喷嘴14与所述燃烧盘15相邻,所述燃烧盘15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点火装置16。
进一步的,所述烟道9呈L型。
进一步的,所述烟道9的末端设置有废气处理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结构11的一侧壁开设有检修门。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水位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1的外部包裹有保温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1内部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蒸汽引流板。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8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滤网。
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简述:所述主体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输气管道17,通过设置所述输气管道17输送装置产出的蒸汽,通过所述水泵4将所述水箱5内的水泵送至所述主体1的内部,经过加热后产生蒸汽;
所述主体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所述燃烧室6,所述燃烧室6为甲醇燃料的燃烧提供空间,所述燃烧室6的一侧与风道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风道8的另一端与引风机7固定连接,所述风道8将所述引风机7引进的空气将空气输送至所述燃烧室6的内部,使得所述燃烧室6的内部有充足的氧气,对甲醇燃料的燃烧起到助燃的作用,所述燃烧室6的另一侧与烟道9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烟道9将燃烧后的气体排出;
所述燃烧室6的下方固定设置有进气结构11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进气结构11对所述燃烧室6提供甲醇燃料,所述进气结构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进气管道12,通过所述近期管道12将燃料送入所述进气结构11的内部,所述进气管道12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进气阀门13,通过所述进气阀门13控制所述进气管道12的近期速率,从而控制所述燃烧室6内部火焰的大小,所述进气管道12靠近所述燃烧室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燃料喷嘴14,通过所述燃料喷嘴14将所述进气管道12内的甲醇燃料气体喷送至所述燃烧室6的内部,所述燃烧室6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燃烧盘15,通过所述燃烧盘15使得所述燃烧室6内部的空间得以合理运用,加大了可燃面积,从而使得甲醇气体更好的进行创分利用,所述燃料喷嘴14与所述燃烧盘15相邻,便于使得所述燃料喷嘴14将燃料喷洒至所述燃烧盘15上,所述燃烧盘15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点火装置16,通过所述点火装置16起到引燃甲醇气体的作用。
所述烟道9呈L型,使得空气流通受到横向的阻力,避免所述燃烧室6内的气体燃料在未经过充分燃烧的情况下从所述烟道9排出。
所述烟道9的末端设置有废气处理装置,更好的起到环保的作用,避免废气直接排入大气层从而造成污染。
所述进气结构11的一侧壁开设有检修门,使得在内部结构发生故障时可以及时的进行检修。
所述主体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水位传感器,通过所述水位传感器控制所述水泵4,使得所述主体1内的水得到及时的补充。
所述主体1的外部包裹有保温材质,从而使得内部的温度更高,更快速的产生蒸汽。
所述主体1内部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蒸汽引流板,使得蒸汽在引流板的引流下从输气管道17排出。
所述风道8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滤网,避免所述引风机7将杂物吸进至所述风道8的内部,从而影响所述燃烧室6内部的甲醇燃料的燃烧。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醇基燃料气化装置,包括燃料罐18、燃料泵19、气液分离装置22;
所述燃料罐18的一侧壁与第一输油管24的一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油管24的另一端与所述燃料泵19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所述燃料泵19的出料口与第二输油管2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燃料罐18的底部开设有回液口;
所述第二输油管25的另一端与气化装置2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所述气化装置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环形加热盘21,所述环形加热盘21的外部环绕有U型管20,所述U型管20的一端与第二输油管25固定连接,所述U型管20的另一端与气液分离装置22的开口固定连接;
所述气液分离装置22的底部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气液分离装置22的排料口与第三输油管2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输油管23的另一端与所述燃料罐18的回液口固定连接,所述气液分离装置22远离所述气化装置2的一端与蒸汽发生设备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输油管23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22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开关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气化装置2的外部包裹有保温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U型管20为铜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燃料罐18的外部包裹有耐高温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气化装置2可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油管24、第二输油管25、第三输油管23的末端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油管24、第二输油管25、第三输油管23均为软管。
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简述:通过第一输油管24将所述燃料罐18与所述燃料泵19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燃料泵19将燃料通过所述第二输油管25泵送至所述气化装置2的内部,的一头固定连接,所述燃料罐18的底部开设有回液口,通过回液口将未充分气化的液体燃料回流至所述燃料罐18的内部;
所述第二输油管25的另一端与气化装置2的进料口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第二输油管25将液态的甲醇燃料输送至所述气化装置2的内部,所述气化装置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环形加热盘21,所述环形加热盘21的外部环绕有U型管20,液态的甲醇燃料通过所述第二输油管25进入到所述U型管20的内部,所述环形加热盘21对所述U型管20进行加热后产生气态的甲醇燃料,所述U型管20的另一端与气液分离装置22的开口固定连接,通过所述气液分离装置22将气态的燃料和液态的燃料进行分离;
所述气液分离装置22的底部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气液分离装置22的排料口与第三输油管23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第三输油管23将未充分气化的液态燃料回收至所述燃料罐18的内部,输出的气态甲醇燃料通过进气管道12输送至蒸汽发生装置内。
所述第三输油管23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22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开关阀门,通过开关阀门控制液态燃料的流动。
所述气化装置2的外部包裹有保温材质,使得内部的热量得以充分的应用于燃料气化。
所述U型管20为铜材质制成,使得U型管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所述燃料罐18的外部包裹有耐高温材料,避免外部的高温物品引燃所述燃料罐18内的燃料。
所述气化装置2可拆卸,便于内部的结构发生故障时对其进行维修与更换。
所述第一输油管24、第二输油管25、第三输油管23的末端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从而避免燃料泄漏。
所述第一输油管24、第二输油管25、第三输油管23均为软管,便于在液态的燃料在装置内部的输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逆时针”、“顺时针”“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8)
1.醇基燃料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料罐(18)、燃料泵(19)、气液分离装置(22);
所述燃料罐(18)的一侧壁与第一输油管(24)的一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油管(24)的另一端与所述燃料泵(19)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所述燃料泵(19)的出料口与第二输油管(2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燃料罐(18)的底部开设有回液口;
所述第二输油管(25)的另一端与气化装置(2)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所述气化装置(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环形加热盘(21),所述环形加热盘(21)的外部环绕有U型管(20),所述U型管(20)的一端与第二输油管(25)固定连接,所述U型管(20)的另一端与气液分离装置(22)的开口固定连接;
所述气液分离装置(22)的底部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气液分离装置(22)的排料口与第三输油管(2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输油管(23)的另一端与所述燃料罐(18)的回液口固定连接,所述气液分离装置(22)远离所述气化装置(2)的一端与蒸汽发生设备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醇基燃料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油管(23)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22)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开关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醇基燃料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装置(2)的外部包裹有保温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醇基燃料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20)为铜材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醇基燃料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罐(18)的外部包裹有耐高温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醇基燃料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装置(2)可拆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醇基燃料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油管(24)、第二输油管(25)、第三输油管(23)的末端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醇基燃料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油管(24)、第二输油管(25)、第三输油管(23)均为软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40936.7U CN212132423U (zh) | 2020-03-30 | 2020-03-30 | 醇基燃料气化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40936.7U CN212132423U (zh) | 2020-03-30 | 2020-03-30 | 醇基燃料气化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32423U true CN212132423U (zh) | 2020-12-11 |
Family
ID=73672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440936.7U Active CN212132423U (zh) | 2020-03-30 | 2020-03-30 | 醇基燃料气化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32423U (zh) |
-
2020
- 2020-03-30 CN CN202020440936.7U patent/CN21213242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132423U (zh) | 醇基燃料气化装置 | |
CN208487627U (zh) | 一种高效废气废液焚烧装置 | |
CN216047700U (zh) | 一种等离子体熔融炉 | |
CN208779446U (zh) | 一种具有高效燃烧的醇基燃烧机 | |
CN212132391U (zh) | 醇基燃料的蒸汽发生设备 | |
CN202032592U (zh) | 一种火炬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
CN106276787B (zh) | 高温热导水等离子产生系统 | |
CN204693391U (zh) | 全自动程控生物质颗粒燃料节能燃烧器 | |
CN201137991Y (zh) | 自来气汽化炉具 | |
CN203464804U (zh) | 一种利用高温烟气余热的装置 | |
CN102235265A (zh) | 一种利用余热产生蒸汽作为工质的发动机 | |
CN214094514U (zh) | 一种低闪点液体氮气保护系统 | |
CN206269390U (zh) | 防爆自动卸压锅炉 | |
CN206469268U (zh) | 一种有机废液处理装置 | |
CN211198914U (zh) | 高cod废水高温处理装置 | |
CN208990526U (zh) | 一种燃-蒸联合循环机组新型烟气湿法脱硝的装置 | |
CN105649771A (zh) | 一种利用极低浓度瓦斯爆炸发电的技术及方法 | |
CN112283722A (zh) | 一种低闪点液体氮气保护系统 | |
CN105987393B (zh) | 环保型生物质颗粒燃料供暖发电炉 | |
CN206207389U (zh) | 中低压蒸汽的生产装置 | |
CN111828992A (zh) | 一种处理垃圾燃烧烟气的折转式多级旋流氧化室 | |
CN108247979A (zh) | 一种再生塑料造粒机 | |
CN206191583U (zh) | 水火直热采暖炉 | |
CN215259730U (zh) | 一种生物质发电系统 | |
CN213542481U (zh) | 一种以传统烧结炉为基础创新改造后的固体焚烧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