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18571U - 一种自适应按摩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按摩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18571U CN212118571U CN201922418715.XU CN201922418715U CN212118571U CN 212118571 U CN212118571 U CN 212118571U CN 201922418715 U CN201922418715 U CN 201922418715U CN 212118571 U CN212118571 U CN 2121185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ssage
- massage head
- pillow
- machine core
- mov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按摩枕,包括:按摩机芯及海绵内套,按摩机芯包括壳体、电机、传动齿轮及按摩头,电机及传动齿轮配合在壳体内,传动齿轮连接电机,所述按摩头包括按摩头座、固定按摩头及活动按摩头,按摩头座连接传动齿轮,固定按摩头固定配合在按摩头座上,活动按摩头可转动的配合在按摩头座上,活动按摩头的高度高于固定按摩头的高度,且活动按摩头相对固定按摩头的转动轴呈偏心设置;海绵内套套住所述按摩机芯的四周及底部,该海绵内套开设且与所述按摩机芯的壳体相配合的机芯槽,按摩机芯配合在机芯槽内。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按摩枕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使用时,可自动贴合人体按摩部位,满足不同的人群需要,提高市场竞争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自动贴合人体按摩部位的自适应按摩枕。
【背景技术】
具有机芯的按摩枕是根据传统经络按摩与现代医学按摩原理而研制的一种保健产品,用以按摩肩部及颈部位置,以减轻人体的紧张和压迫感,使全身舒畅,更能促成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从而达到防病、保健及强身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具有揉捏按摩效果的按摩枕是在按摩机芯器上设置按摩球,按摩球可同时对肩部和颈部固定位置的固定角度上进行旋转按摩,即实现揉捏的按摩效果,然而,随着人体姿势的差异及不同人的体型差异,现有的按摩枕针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按摩效果,有的人会觉得按摩球在按摩肩部时太过贴紧而产生较为强烈的痛感,而有的人则会觉得按摩球在按摩肩部时,按摩球与肩部贴紧不到位而造成按摩无力,影响按摩体验及效果。故按摩枕对每个人的按摩效果不同,难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因而缩小了按摩枕的市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按摩枕无法自适应贴紧人体按摩部位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自动贴合人体按摩部位、提高按摩体验及效果的自适应按摩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自适应按摩枕,其包括:
按摩机芯,其包括壳体、电机、传动齿轮及按摩头,电机及传动齿轮设置在壳体内,传动齿轮连接电机,所述按摩头包括按摩头座、固定按摩头及活动按摩头,按摩头座连接传动齿轮,固定按摩头固定设置在按摩头座上,活动按摩头可转动的设置在按摩头座上,活动按摩头的高度高于固定按摩头的高度,且活动按摩头相对固定按摩头的转动轴呈偏心设置;
海绵内套,其套住所述按摩机芯的四周及底部,该海绵内套开设且与所述按摩机芯的壳体相对应的机芯槽,按摩机芯设置在机芯槽内。
较佳的,所述电机设置在壳体的后侧,壳体的后侧设有供电机装设的中空筒体,机芯槽靠后的一侧形成对应壳体的筒体下半部分的弧形槽,所述海绵内套设有间隔机芯槽设置的变形槽,变形槽为U型结构,其左右两侧形成由后往前减缩的斜槽。
较佳的,所述海绵内套对应弧形槽的后侧还设有一限位部。
较佳的,所述限位部与海绵内套采用分体式结构,可便于壳体的安装,海绵内套设有供限位部安装的限位孔。
较佳的,所述按摩机芯的电机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一蜗杆,所述传动齿轮具有两组,分别对应电机两端的蜗杆,各传动齿轮位于蜗杆的前侧,各传动齿轮包括具有斜齿轮及第一直齿轮的双联齿轮及连接按摩头的第二直齿轮,按摩头的按摩头座固定设置在第二直齿轮的转动轴顶端。
较佳的,所述按摩头座上设有四个按摩头位,第二直齿轮的转动轴位于四个按摩头位的中心,其中三个按摩头位装配所述固定按摩头,另一按摩头位用以安装所述活动按摩头,且活动按摩头的底端高于固定按摩头的顶端,使固定按摩头与活动按摩头之间形成高度差。
较佳的,所述活动按摩头为硅胶按摩头。
较佳的,所述海绵内套包括枕部及垫部,枕部与垫部的连接处弹性连接在一起,枕部内凹形成供所述按摩机芯装设的按摩区,所述按摩机芯设置在按摩区内,所述机芯槽设置在按摩区内。
较佳的,所述枕部与垫部的底面相平齐,枕部与垫部为一体成型结构,该枕部与垫部的连接处形成底部及顶面分别形成凹槽的连接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按摩枕主要是通过电机带动两侧的传动齿轮转动,使连接在传动齿轮上的固定按摩头及活动按摩头边旋转边进行颈部、肩部等位置的按摩,随着固定按摩头的旋转,活动按摩头触碰到按摩部位会实现反方向的自转,按摩机芯的壳体会自然的变更角度,无论使用者的姿势及体型如何,按摩头会根据压力自动调整角度,使得按摩头与使用者的身体密切贴合,以此达到最佳的按摩体验及效果。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按摩枕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使用时,可自动贴合人体按摩部位,满足不同的人群需要,提高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海绵内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自适应按摩枕,其包括按摩机芯 1、海绵内套2及外套,按摩机芯1设置在海绵内套2上,外套包覆住按摩机芯及海绵内套2(图中未示意)。
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按摩机芯1包括壳体11、电机12、传动齿轮13及按摩头14。电机12设置在壳体11的后侧,壳体11的后侧设有供电机11装设的中空筒体111,电机12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一蜗杆121,所述传动齿轮13具有两组,分别对应电机1两端的蜗杆121,各传动齿轮13位于蜗杆121的前侧,各传动齿轮12包括具有斜齿轮131及第一直齿轮132的双联齿轮133及连接按摩头14的第二直齿轮134,按摩头14固定设置在第二直齿轮134的转动轴顶端。
所述按摩头14包括按摩头座141、设置在按摩头座141上的固定按摩头142 及活动按摩头143,按摩头座141的底端固定设置在传动齿轮13的第二直齿轮 134的转动轴顶端,固定按摩头142固定设置在按摩头座141上,活动按摩头143 可转动的设置在按摩头座141上,活动按摩头143相对第二直齿轮134的转动轴呈偏心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按摩头座141上设有四个按摩头位,第二直齿轮的转动轴位于四个按摩头位的中心,其中三个按摩头位装配所述固定按摩头142,另一按摩头位用以安装所述活动按摩头143,且活动按摩头143的底端高于固定按摩头142的顶端,使固定按摩头142与活动按摩头之间形成高度差。该活动按摩头143较佳为硅胶按摩头。
如图4所示,所述海绵内套2套住所述按摩机芯1的四周及底部,该海绵内套2包括枕部2A及垫部2B,枕部2A内凹形成供所述按摩机芯1装设的按摩区 2C,所述按摩机芯1设置在按摩区2C内,按摩区2C开设且与所述按摩机芯1 的壳体11相对应的机芯槽21,机芯槽21靠后的一侧形成对应壳体11的筒体111 下半部分的弧形槽22,该海绵内套2于按摩区2C对应弧形槽22的后侧还设有一限位部23,限位部23与弧形槽22配合可限制壳体11的筒体111脱离机芯槽21,限位部23可与海绵内套2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该限位部23与海绵内套 2采用分体式结构,可便于壳体1的安装,海绵内套2设有供限位部23安装的限位孔221。该海绵内套2还设有间隔机芯槽21设置的变形槽24,变形槽24为U 型结构,其左右两侧形成由后往前减缩的斜槽241,变形槽24的前端贯穿底面。
较佳的,所述枕部2A与垫部2B的底面相平齐,且按摩区2A与垫部2B的连接处弹性连接在一起,从而可增加按摩区2A与垫部2B的灵活度,方便该海绵内套2A根据不同使用者的体型自动调整按摩区2A与垫部2B的位置,本实施例中,枕部2A与垫部2B为一体成型结构,该枕部2A与垫部2B的连接处形成底部及顶面分别形成凹槽的连接部2D,使枕部2A可通过该连接部2D相对垫部 2B灵活转动,从而调整垫部2B与枕部2A的相对位置。
本实用新型按摩枕安装时,将两端连接有蜗杆13的电机12装在壳体11的筒体121内,蜗杆13伸出筒体111外与传动齿轮13的斜齿轮131啮合,传动齿轮13的第一直齿轮132与第二直齿轮134啮合,且第二直齿轮134的转动轴伸出壳体11的顶面,按摩头14的按摩头座141固定安装在第二直齿轮134的顶端,固定按摩头142及活动按摩头143装配在按摩头座141上,完成按摩机芯1的装配。将按摩机芯1对应套在海绵内套2的机芯槽21内后,将限位部23装在海绵内套2的对应位置处,将壳体11的筒体111限位,使按摩机芯1以壳体11的筒体111为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机芯槽21内。
如图5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电机12正转时,带动两端的蜗杆 121反向转动,蜗杆121带动与之啮合的斜齿轮131转动,进而带动第一直齿轮 132转动,第一直齿轮132带动第二直齿轮134,第二直齿轮134带动与之固定的按摩头座141进行旋转,使两侧的固定按摩头142分别由外往内旋转。由于活动按摩头143的高度高于固定按摩头142的高度,且活动按摩头143可相对按摩头座141旋转,在按摩时,活动按摩头143会先触碰到按摩部位产生摩擦而产生与按摩头座141转动方向相反的自转,当两侧的活动按摩头143由内往外转时,位置校高的活动按摩头143会先触碰到颈部受力,使按摩机芯1的壳体11前端抬起(如图5所示);当电机12反转时,两侧的活动按摩头143由外往内,活动按摩头143触及颈部后实现自转,凸起的活动按摩头143先触碰到肩部,受力下压,使按摩机芯1的壳体11前端下压,由于海绵内套2的变形槽为由后往前减缩的斜槽241,可保证靠近电机12一端的固定按摩头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活动按摩头143具有足够的下压空间(如图6所示),在活动按摩头143转动按摩将壳体11上抬或者下压时,利用海绵内套2的弹性配合斜槽241可实现自然的角度变化。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9)
1.一种自适应按摩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摩机芯,其包括壳体、电机、传动齿轮及按摩头,电机及传动齿轮设置在壳体内,传动齿轮连接电机,所述按摩头包括按摩头座、固定按摩头及活动按摩头,按摩头座连接传动齿轮,固定按摩头固定设置在按摩头座上,活动按摩头可转动的设置在按摩头座上,活动按摩头的高度高于固定按摩头的高度,且活动按摩头相对固定按摩头的转动轴呈偏心设置;及
海绵内套,其套住所述按摩机芯的四周及底部,该海绵内套开设与所述按摩机芯的壳体相对应的机芯槽,按摩机芯设置在机芯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按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设置在壳体的后侧,壳体的后侧设有供电机装设的中空筒体,机芯槽靠后的一侧形成对应壳体的筒体下半部分的弧形槽,所述海绵内套设有间隔机芯槽设置的变形槽,变形槽为U型结构,其左右两侧形成由后往前减缩的斜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按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内套对应弧形槽的后侧还设有一限位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按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与海绵内套采用分体式结构,海绵内套设有供限位部安装的限位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按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机芯的电机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一蜗杆,所述传动齿轮具有两组,分别对应电机两端的蜗杆,各传动齿轮位于蜗杆的前侧,各传动齿轮包括具有斜齿轮及第一直齿轮的双联齿轮及连接按摩头的第二直齿轮,按摩头的按摩头座固定设置在第二直齿轮的转动轴顶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按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座上设有四个按摩头位,第二直齿轮的转动轴位于四个按摩头位的中心,其中三个按摩头位装配所述固定按摩头,另一按摩头位用以安装所述活动按摩头,且活动按摩头的底端高于固定按摩头的顶端,使固定按摩头与活动按摩头之间形成高度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按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按摩头为硅胶按摩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按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内套包括枕部及垫部,枕部与垫部的连接处弹性连接在一起,枕部内凹形成供所述按摩机芯装设的按摩区,所述按摩机芯设置在按摩区内,所述机芯槽设置在按摩区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按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部与垫部的底面相平齐,枕部与垫部为一体成型结构,该枕部与垫部的连接处形成连接部,连接部的底部及顶面分别形成凹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418715.XU CN212118571U (zh) | 2019-12-26 | 2019-12-26 | 一种自适应按摩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418715.XU CN212118571U (zh) | 2019-12-26 | 2019-12-26 | 一种自适应按摩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18571U true CN212118571U (zh) | 2020-12-11 |
Family
ID=73676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418715.XU Active CN212118571U (zh) | 2019-12-26 | 2019-12-26 | 一种自适应按摩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18571U (zh) |
-
2019
- 2019-12-26 CN CN201922418715.XU patent/CN21211857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7067080A1 (zh) | 一种按摩靠垫颈部摇摆夹揉按摩结构 | |
CN111053681B (zh) | 一种颈部按摩机芯 | |
CN205339452U (zh) | 一种按摩椅的腿部按摩装置 | |
CN209220882U (zh) | 一种按摩机芯 | |
CN205019367U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组合按摩靠垫 | |
CN212118571U (zh) | 一种自适应按摩枕 | |
CN203663072U (zh) | 头部按摩器 | |
CN203507075U (zh) | 新型按摩靠垫机芯 | |
CN211326645U (zh) | 一种颈部按摩器 | |
CN211884525U (zh) | 一种按摩机芯的海绵套 | |
CN221084137U (zh) | 一种膨胀按摩仪 | |
CN211884526U (zh) | 一种按摩机芯及其按摩头 | |
CN215607445U (zh) | 升降式按摩装置 | |
CN220175534U (zh) | 按摩头可内外升降的按摩颈枕 | |
CN205268526U (zh) | 一种舒适型按摩头及按摩器 | |
CN211326657U (zh) | 一种足底按摩机芯 | |
CN210408959U (zh) | 一种腹部揉捏机芯 | |
CN217744988U (zh) | 一种颈部按摩仪 | |
CN220735763U (zh) | 一种按摩器 | |
CN220938500U (zh) | 一种静音按摩机构及其按摩枕头 | |
CN213465927U (zh) | 一种按摩背靠 | |
CN221534717U (zh) | 用于按摩器的伸缩扣动装置 | |
CN205814609U (zh) | 一种按摩机芯行走传动结构 | |
CN218923136U (zh) | 软体按摩靠垫及其配备的封闭式海绵结构 | |
CN215350527U (zh) | 人体学按摩海绵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