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116200U - 一种水肥一体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肥一体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16200U
CN212116200U CN202020249634.1U CN202020249634U CN212116200U CN 212116200 U CN212116200 U CN 212116200U CN 202020249634 U CN202020249634 U CN 202020249634U CN 212116200 U CN212116200 U CN 212116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tilizer
water
pipeline
irrigation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496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勇杰
马婷
宁德鲁
耿树香
贺娜
徐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Academy of Forestry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Academy of Fore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Academy of Forestry filed Critical Yunnan Academy of Forestry
Priority to CN2020202496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16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16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162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rtiliz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肥一体化系统,其包括水源、输水管路、施肥机、若干个肥料容器、以及若干个灌溉支路;所述水源通过所述输水管路与若干个并联设置的灌溉支路连接;所述输水管路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输水管路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输水管路通断的灌溉控制阀;所述施肥机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若干个肥料入口;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路与所述第一节点连通;所述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路与所述第二节点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推广应用,对农作物施肥作业,水肥比例和流量可精准控制,促进了农作物的质量,避免了肥料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水肥一体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肥一体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橄榄水肥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农作物的管理包括种植、施肥、灌溉和病虫害的防治等多个生产环节,其中施肥和灌溉是一项非常重要也是必须进行的作业工序,目前,我国的油橄榄等农作物的灌溉和施肥方式一般独立设置,由人工独立控制,尤其是,在施肥方式由于施肥不均且施肥量难以控制、以及肥料无法得到充分吸收和利用的问题,其不仅影响农作物的质量,造成人力、物力的严重浪费,而且化肥的腐蚀性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肥一体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肥一体化系统,包括:水源、输水管路、施肥机、若干个肥料容器、以及若干个灌溉支路;
所述水源通过所述输水管路与若干个并联设置的灌溉支路连接;所述输水管路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输水管路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输水管路通断的灌溉控制阀;
所述施肥机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若干个肥料入口;所述若干个肥料容器分别通过若干个吸肥管路与若干个所述肥料入口连接;吸肥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吸肥管路通断和流量大小的肥料控制阀;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路与所述第一节点连通;所述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路与所述第二节点连通;
所述进水管路上设置有进水控制阀,出水管路上设置有出水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推广应用,关闭进水控制阀和出水控制阀,打开灌溉控制阀,可以实现油橄榄等农作物的灌溉,灌溉水量可有灌溉控制阀或灌溉支路上的支路控制阀控制;施肥时,将灌溉控制阀关闭或调小流量,使得部分或全部灌溉水流经施肥机,与各种肥料混合溶解后通过出水管路流回输水管路,最后通过灌溉支路输入农田,对农作物施肥作业,水肥比例和流量可精准控制,促进了农作物的质量,避免了肥料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肥料容器包括氮肥容器、磷肥容器、钾肥容器和微量元素容器。
进一步地,所述输水管路上以及在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水源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器;所述输水管路上以及在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灌溉支路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吸肥管路上设置有肥料过滤器。
其中,优选地,所述肥料过滤器为叠片过滤器;和/或,所述第一过滤器为叠片过滤器;
和/或,所述第二过滤器为反冲洗介质过滤器。反冲洗介质过滤器设置有与所述输水管路水源一侧连通的进水口、与所述输水管路灌溉支路一侧连通的出水口,以及反冲洗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器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彼此并联设置。
若干个并联设置的第二过滤器可大大提高水液的过滤效率,提高了灌溉和施肥的作业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灌溉支路上设置有灌溉泵体(例如管道离心泵)。
其中优选地,灌溉支路与埋设在土壤内、农作物根系附近的地下管路连通,通过地下管路直接向农作物根系施肥和灌溉,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肥料控制阀和所述灌溉控制阀为电磁控制阀。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肥料控制阀和所述灌溉控制阀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
优选地,所述输水管路、吸肥管路和/或所述灌溉支路上设置有电磁流量计,所述电磁流量计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用于向控制系统反馈流量信息;和/或,所述输水管路、吸肥管路和/或所述灌溉支路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用于向控制系统反馈水压信息。
进一步地,农田土壤内埋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用于监测和向控制系统反馈土壤湿度信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肥一体化系统,结构简单,便于推广应用,关闭进水控制阀和出水控制阀,打开灌溉控制阀,可以实现油橄榄等农作物的灌溉,灌溉水量可有灌溉控制阀或灌溉支路上的支路控制阀控制;施肥时,将灌溉控制阀关闭或调小流量,使得部分或全部灌溉水流经施肥机,与各种肥料混合溶解后通过出水管路流回输水管路,最后通过灌溉支路输入农田,对农作物施肥作业,水肥比例和流量可精准控制,促进了农作物的质量,避免了肥料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肥一体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肥一体化系统,包括:水源10、输水管路20、施肥机40、若干个肥料容器50、以及若干个灌溉支路30;
所述水源10通过所述输水管路20与若干个并联设置的灌溉支路30连接;所述输水管路20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节点21和第二节点22;输水管路20在第一节点21和第二节点22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输水管路20通断的灌溉控制阀23;
所述施肥机40在本实施例中为市场上在售的成熟产品旁路施肥机,其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若干个肥料入口;所述若干个肥料容器50分别通过若干个吸肥管路55与若干个所述肥料入口连接;吸肥管路55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吸肥管路55通断和流量大小的肥料控制阀56;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路41与所述第一节点21连通;所述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路42与所述第二节点22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为三通管件,用于实现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与输水管路的连通。所述进水管路41上设置有进水控制阀43,出水管路42上设置有出水控制阀44。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推广应用,关闭进水控制阀43和出水控制阀44,打开灌溉控制阀23,可以实现油橄榄等农作物的灌溉,灌溉水量可有灌溉控制阀23或灌溉支路30上的支路控制阀控制;施肥时,将灌溉控制阀23关闭或调小流量,使得部分或全部灌溉水流经施肥机40,与各种肥料混合溶解后通过出水管路42流回输水管路20,最后通过灌溉支路30输入农田,对农作物施肥作业,水肥比例和流量可精准控制,促进了农作物的质量,避免了肥料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其中,所述肥料容器50一般情况下至少包括氮肥容器51、磷肥容器52、钾肥容器53和微量元素容器54,用于分别承装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肥料。
所述灌溉支路30上设置有灌溉泵体31,例如管道离心泵。为了实现自动化作业,其中优选地,灌溉支路30与埋设在土壤内、农作物根系附近的地下管路连通,通过地下管路直接向农作物根系施肥和灌溉,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为了防止水液中的杂质堵塞管路,尤其是埋设在地下的较细的管路以及出水孔,输水管路20上以及在所述第一节点21与所述水源10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器24;所述输水管路20上以及在所述第二节点22与所述灌溉支路30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器60。所述吸肥管路55上设置有肥料过滤器57。例如,所述肥料过滤器57为叠片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24为叠片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60为反冲洗介质过滤器。反冲洗介质过滤器设置有与所述输水管路20水源10一侧连通的进水口、与所述输水管路20灌溉支路30一侧连通的出水口,以及反冲洗管路。
更为优选地,2-10个第二过滤器60并联设置,分别布设在输水管路上,水肥溶液经过多个并联设置的第二过滤器过滤后经灌溉支路通入地下管路中,对农作物进行根部直接灌溉。若干个并联设置的第二过滤器可大大提高水液的过滤效率,提高了灌溉和施肥的作业效率。
本实施例还包括控制系统70,而控制系统包括:变频控制柜、计算机72(带有控制器或控制模块)和伽利略控制系统73。所述肥料控制阀56和所述灌溉控制阀23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肥料控制阀56和所述灌溉控制阀23为电磁控制阀。系统中的所有泵体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进行开启和流量的大小调节。
优选地,所述输水管路20、吸肥管路55和/或所述灌溉支路30上设置有电磁流量计,所述电磁流量计与所述控制系统70连接,用于向控制系统70反馈流量信息;和/或,所述输水管路20、吸肥管路55和/或所述灌溉支路30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70连接,用于向控制系统70反馈水压信息。农田土壤内埋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70连接,用于监测和向控制系统70反馈土壤湿度信息。控制系统可根据反馈的土壤湿度信息,自动确定灌溉的时间和灌溉量,同时,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以及结合实际土壤墒情确定肥料的输送时间和输送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肥一体化系统,结构简单,便于推广应用,关闭进水控制阀43和出水控制阀44,打开灌溉控制阀23,可以实现油橄榄等农作物的灌溉,灌溉水量可有灌溉控制阀23或灌溉支路30上的支路控制阀控制;施肥时,将灌溉控制阀23关闭或调小流量,使得部分或全部灌溉水流经施肥机40,与各种肥料混合溶解后通过出水管路42流回输水管路20,最后通过灌溉支路30输入农田,对农作物施肥作业,水肥比例和流量可精准控制,促进了农作物的质量,避免了肥料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自动化程度高。
计算机系统中的传感器,可以随时监测地下湿度等信息,甚至还能通过设置在田间的传感器检测植物的茎和果实的变化。灌溉时,灌溉系统会自动进行操作,计算机可以通过流量、压力的变化识别水管的泄漏和堵塞,并作出相应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水的利用率比一般水肥施用方法提高40%~60%,肥料利用率提高30%~50%。4个溶解水溶性肥N、P、K及部分微量元素,在需灌溉时配制好肥料原液,根据施肥需要由计算机控制精确的灌溉水,肥料罐中原料经过滤系统进入施肥机中预先设计好程序,计算机间隔地进行灌溉施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源、输水管路、施肥机、若干个肥料容器、以及若干个灌溉支路;
所述水源通过所述输水管路与若干个并联设置的灌溉支路连接;所述输水管路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输水管路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输水管路通断的灌溉控制阀;
所述施肥机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若干个肥料入口;所述若干个肥料容器分别通过若干个吸肥管路与若干个所述肥料入口连接;吸肥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吸肥管路通断和流量大小的肥料控制阀;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路与所述第一节点连通;所述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路与所述第二节点连通;
所述进水管路上设置有进水控制阀,出水管路上设置有出水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容器包括氮肥容器、磷肥容器、钾肥容器和微量元素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路上以及在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水源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器;所述输水管路上以及在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灌溉支路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肥管路上设置有肥料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过滤器为叠片过滤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为叠片过滤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器为反冲洗介质过滤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彼此并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支路上设置有灌溉泵体;灌溉支路与埋设在土壤内、农作物根系附近的地下管路连通,通过地下管路直接向农作物根系施肥和灌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控制阀和所述灌溉控制阀为电磁控制阀。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肥料控制阀和所述灌溉控制阀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路、吸肥管路和/或所述灌溉支路上设置有电磁流量计,所述电磁流量计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用于向控制系统反馈流量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路、吸肥管路和/或所述灌溉支路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用于向控制系统反馈水压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农田土壤内埋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用于监测和向控制系统反馈土壤湿度信息。
CN202020249634.1U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水肥一体化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16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9634.1U CN212116200U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水肥一体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9634.1U CN212116200U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水肥一体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16200U true CN212116200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77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4963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16200U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水肥一体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162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0888A (zh) * 2021-01-26 2022-02-25 河北农业大学 一种精准自控施药、施肥灌溉装置
CN115336523A (zh) * 2022-07-15 2022-11-15 潍坊科技学院 多入多出定量精准定位灌溉施肥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0888A (zh) * 2021-01-26 2022-02-25 河北农业大学 一种精准自控施药、施肥灌溉装置
CN115336523A (zh) * 2022-07-15 2022-11-15 潍坊科技学院 多入多出定量精准定位灌溉施肥装置
CN115336523B (zh) * 2022-07-15 2023-09-22 潍坊科技学院 多入多出定量精准定位灌溉施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8528B (zh) 一种精准化灌溉施肥智能控制方法
CN104255166B (zh) 肥水分线控制的灌溉施肥系统
CN102318467B (zh) 环闭群流滴灌配制施肥系统的灌溉方法及营养液配制方法和施肥方法
CN106508508A (zh) 一种温室种植水肥一体化集群灌溉系统及其灌溉方法
CN106717429A (zh) 一种自动配制灌溉和循环回收营养液的系统
CN212116200U (zh) 一种水肥一体化系统
CN210726004U (zh) 水肥药混合滴灌一体化增压装置
CN202759790U (zh) 滴灌系统的组合装置
CN204146021U (zh) 一种水肥一体化滴灌装置
CN204762122U (zh) 一种自动化施肥机
CN210491676U (zh) 一种可施用沼液的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
CN209964876U (zh) 一种用于草莓种植集灌溉施肥喷洒农药的系统
CN207083451U (zh) 有机液体肥料精准施肥机
CN209676854U (zh) 混合灌溉设备
CN111357459A (zh) 一种滴灌施肥一体化装置
CN218353215U (zh) 一种果树种植用灌溉装置
CN219698453U (zh) 一种高效节水节肥数字化农业灌溉的装置
CN206932638U (zh) 一种分布式多作物种植水肥系统
CN105123070A (zh) 一种应用在滴灌上的自动化精准变量控制配肥施肥装置
CN107251699A (zh) 一种有机液体肥料精准施肥机
CN114080888B (zh) 一种精准自控施药、施肥灌溉装置
CN210868735U (zh) 水肥一体化系统
CN211152749U (zh) 一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CN107006198A (zh) 一种施肥系统
CN208754875U (zh) 一种水肥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