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106753U - 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06753U
CN212106753U CN202020732571.5U CN202020732571U CN212106753U CN 212106753 U CN212106753 U CN 212106753U CN 202020732571 U CN202020732571 U CN 202020732571U CN 212106753 U CN212106753 U CN 212106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bsorber
sleeve
external member
wall
rear sh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325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Ruizh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Ruizh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Ruizh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Ruizh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325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06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06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067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包括上套件,所述上套件的外壁上设置有下套件,且下套件上开设有穿孔结构,并且下套件上的穿孔结构内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套环,且套环内设置有底套,所述下套件的上端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上端设置有直杆,所述直杆的外壁上设置有侧片,且侧片的上端设置有上套件,所述上套件的上端设置有垫片,且垫片的上端设置有螺帽,并且螺帽和直杆的外壁呈螺纹连接,所述导杆下端设置有底架,且底架和导杆呈垂直结构,所述底套上开设有通孔。该双向阻尼后减震器采用下套件与底架上的导杆相互套合,同时底套穿过下套件与套环呈螺纹连接,这样下套件通过套环和底套可与底架呈相互交错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Absorber),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震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震器,为衰减震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震器多是液力减震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震动而出现相对运动时,减震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震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震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震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震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变时,阻尼力随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减,并与油液粘度有关,而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则是上述减震器中的一种。
现在市场上的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会与底架之间的连接发生松动,从而会导致下套件发生脱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会与底架之间的连接发生松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包括上套件,所述上套件的外壁上设置有下套件,且下套件上开设有穿孔结构,并且下套件上的穿孔结构内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套环,且套环内设置有底套。
优选的,所述下套件的上端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上端设置有直杆。
优选的,所述直杆的外壁上设置有侧片,且侧片的上端设置有上套件。
优选的,所述上套件的上端设置有垫片,且垫片的上端设置有螺帽,并且螺帽和直杆的外壁呈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杆下端设置有底架,且底架和导杆呈垂直结构。
优选的,所述底套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和导杆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双向阻尼后减震器采用下套件与底架上的导杆相互套合,同时底套穿过下套件与套环呈螺纹连接,这样下套件通过套环和底套可与底架呈相互交错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底套和通孔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套环俯视图。
图中:1、上套件,2、直杆,3、下套件,4、底架,5、弹簧,6、导杆,7、套环,8、底套,9、螺帽,10、垫片,11、侧片,1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包括上套件1,上套件1的外壁上设置有下套件3,上套件1和下套件3相互套合,下套件3的上端设置有弹簧5,且弹簧5的上端设置有直杆2,此结构使得上套件1通过直杆2与下套件3上的弹簧5呈弹性连接,这样上套件1通过弹簧5与下套件3相连接,直杆2的外壁上设置有侧片11,且侧片11的上端设置有上套件1,此结构使得直杆2和侧片11通过焊接进行连接,这样侧片11可将上套件1得到支撑,然后可将螺帽9进行逆时针旋转,接着螺帽9可将垫片10压到上套件1上,这样上套件1和弹簧5上的直杆2得到便捷的连接,上套件1的上端设置有垫片10,且垫片10的上端设置有螺帽9,并且螺帽9和直杆2的外壁呈螺纹连接,此结构使得通过螺帽9可将垫片10得到挤压,然后垫片10可将上套件1得到挤压固定,且下套件3上开设有穿孔结构,并且下套件3上的穿孔结构内设置有导杆6,下套件3和导杆6相互套合连接,导杆6下端设置有底架4,且底架4和导杆6呈垂直结构,此结构使得通过导杆6可将下套件3得到支撑,导杆6的外壁上设置有套环7,导杆6和套环7相互套合,且套环7内设置有底套8,套环7和底套8相互套合,底套8上开设有通孔12,且通孔12和导杆6相匹配,此结构使得通过底套8穿过下套件3与套环7呈螺纹连接,此结构使得该双向阻尼后减震器采用下套件3与底架4上的导杆6相互套合,同时底套8穿过下套件3与套环7呈螺纹连接,这样下套件3通过套环7和底套8可与底架4呈相互交错连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双向阻尼后减震器时,先检查该装置是否存在零件破损或连接不牢的情况,检查无误后再进行使用,可将下套件3与底架4上的导杆6相互插合,同时下套件3下端的底套8可穿过下套件3,接着可将套环7与导杆6的外壁呈螺纹连接,然后导杆6可与套环7呈螺纹连接,接着可将上套件1对准到直杆2上进行套合,然后上套件1和侧片11相互支撑,接着可将垫片10和直杆2相互套合,然后可将螺帽9可与直杆2呈螺纹连接,然后螺帽9可与直杆2的外壁呈螺纹连接,接着螺帽9可将垫片10挤压到上套件1上,这样下套件3和底架4就得到相互交错连接,这就是该双向阻尼后减震器的工作原理。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包括上套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件(1)的外壁上设置有下套件(3),且下套件(3)上开设有穿孔结构,并且下套件(3)上的穿孔结构内设置有导杆(6),所述导杆(6)的外壁上设置有套环(7),且套环(7)内设置有底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套件(3)的上端设置有弹簧(5),且弹簧(5)的上端设置有直杆(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2)的外壁上设置有侧片(11),且侧片(11)的上端设置有上套件(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件(1)的上端设置有垫片(10),且垫片(10)的上端设置有螺帽(9),并且螺帽(9)和直杆(2)的外壁呈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6)下端设置有底架(4),且底架(4)和导杆(6)呈垂直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套(8)上开设有通孔(12),且通孔(12)和导杆(6)相匹配。
CN202020732571.5U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 Active CN212106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32571.5U CN212106753U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32571.5U CN212106753U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06753U true CN212106753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15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32571.5U Active CN212106753U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067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80503U (zh) 一种汽车用减震装置
CN210617769U (zh) 汽车减震器主托架结构
CN212106753U (zh) 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
CN103089907A (zh) 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汽车减振器总成
CN219692119U (zh) 一种汽车缓冲器
CN206159355U (zh) 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汽车减震器
CN214838092U (zh) 一种高低度可调的双弹簧液压减震器
CN215334143U (zh) 一种新型汽车降噪减震器
CN213576585U (zh) 一种减震幅度可调的摩托车减震器
CN21060000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
CN205326732U (zh) 一种高性能减震器
CN204828466U (zh) 隔音汽车减震器
CN217761845U (zh) 一种安全降噪的减震器连杆
CN209990840U (zh) 一种重型减震弹簧
CN214404465U (zh) 摩托车减震器往复同芯密封结构
CN212080017U (zh) 一种组合式钢丝绳减震器
CN209228930U (zh) 一种固定汽车减震装置
CN212297390U (zh) 一种油压弹簧减震器
CN202301712U (zh) 一种能有效减少噪声的汽车减振器总成
CN212106754U (zh) 一种耐磨效果好的弹簧减震器
CN108482093B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发动机安装装置
CN112762126A (zh) 摩托车减震器往复同芯密封结构
CN221195866U (zh) 一种封闭防尘汽车减震器
CN214742978U (zh) 一种建筑机械用减震装置
CN201086618Y (zh) 弹簧减震导向悬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