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02198U - 一种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02198U CN212102198U CN202020376394.1U CN202020376394U CN212102198U CN 212102198 U CN212102198 U CN 212102198U CN 202020376394 U CN202020376394 U CN 202020376394U CN 212102198 U CN212102198 U CN 2121021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energy
- solar
- floating
- saving ecolog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包括漂浮主体、太阳能供电结构、植物种植槽和拼接组装结构,所述漂浮主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供电结构,所述漂浮主体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植物种植槽,所述漂浮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拼接组装结构,所述漂浮主体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浮力块,且浮力块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水质净化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蓄电池中间位置处的太阳能接收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同时再将电能传递至太阳能板底座进行存储,再通过支架的设置对太阳能板底座进行了一定的防护作用,从而实现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的太阳能供电的功能,提高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的节能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浮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
背景技术
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是一种性能特异的生态修复浮床,广泛的运用于河流的水污染净化等,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此生态浮床经过了一次次的优化,但是现有的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还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第一,传统的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使用时有着无法自己供给电能,节能型不强;
第二,传统的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使用时有着无法组装拼接的功能,实用性较差;
第三,传统的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使用时有着无法净化水质的功能,功能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节能型不强、实用性较差和功能性不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包括漂浮主体、太阳能供电结构、植物种植槽和拼接组装结构,所述漂浮主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供电结构,所述漂浮主体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植物种植槽,所述漂浮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拼接组装结构,所述漂浮主体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浮力块,且浮力块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水质净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供电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支架、太阳能板底座、蓄电池和太阳能接收板,所述支架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底座,且太阳能板底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接收板,所述支架的底端通过铰接片与漂浮主体的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拼接组装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连接片、固定块、卡块和卡槽,所述连接片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与连接片的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连接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槽,且卡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呈卡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水质净化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硝化抑藻层、水底照明灯、固定片和配重连接架,所述硝化抑藻层的底端均设置有固定片,且固定片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配重连接架。
优选的,所述配重连接架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水底照明灯,且水底照明灯与配重连接架的表面呈等间距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太阳能板底座中间位置处的太阳能接收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同时再将电能传递至蓄电池进行存储,再通过支架的设置对太阳能板底座进行了一定的防护作用,从而实现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的太阳能供电的功能,提高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的节能性;
(2)通过卡块与卡槽的相互卡接,完成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的拼接功能,再通过固定块将卡块与卡槽固定于连接片的位置处,从而实现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的拼接组装的功能,提高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的实用性;
(3)通过硝化抑藻层的设置,实现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对水中藻类的生长起到了抑制作用,同时配重连接架表面的水底照明灯进行工作,实现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对水中其他植物的促进生长功能,提高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的功能性最后完成了此装置的全部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太阳能供电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拼接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水质净化结构示意图。
图中:1、漂浮主体;2、太阳能供电结构;201、支架;202、蓄电池;203、太阳能板底座;204、太阳能接收板;3、植物种植槽;4、拼接组装结构;401、连接片;402、固定块;403、卡块;404、卡槽;5、浮力块;6、水质净化结构;601、硝化抑藻层;602、水底照明灯;603、固定片;604、配重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包括漂浮主体1、太阳能供电结构2、植物种植槽3和拼接组装结构4,漂浮主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供电结构2,漂浮主体1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植物种植槽3,漂浮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拼接组装结构4,漂浮主体1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浮力块5,且浮力块5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水质净化结构6,太阳能供电结构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支架201、蓄电池202、太阳能板底座203和太阳能接收板204,支架201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02,支架2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底座203,且太阳能板底座203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接收板204,支架201的底端通过铰接片与漂浮主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通过太阳能板底座203中间位置处的太阳能接收板204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同时再将电能传递至蓄电池202进行存储,再通过支架201的设置对太阳能板底座203进行了一定的防护作用,从而实现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的太阳能供电的功能,提高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的节能性;
拼接组装结构4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连接片401、固定块402、卡块403和卡槽404,连接片401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02,且固定块402与连接片401的中心线呈对称分布,连接片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槽404,且卡槽4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403,卡块403与卡槽404呈卡接结构;
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通过卡块403与卡槽404的相互卡接,完成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的拼接功能,再通过固定块402将卡块403与卡槽404固定于连接片401的位置处,从而实现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的拼接组装的功能,提高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的实用性;
水质净化结构6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硝化抑藻层601、水底照明灯602、固定片603和配重连接架604,硝化抑藻层601的底端均设置有固定片603,且固定片603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配重连接架604,配重连接架604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水底照明灯602,且水底照明灯602与配重连接架604的表面呈等间距分布;
具体地如图1和图5所示,通过硝化抑藻层601的设置,实现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对水中藻类的生长起到了抑制作用,同时配重连接架604表面的水底照明灯602进行工作,实现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对水中其他植物的促进生长功能,提高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的功能性最后完成了此装置的全部工作。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太阳能板底座203中间位置处的太阳能接收板204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同时再将电能传递至蓄电池202进行存储,再通过支架201的设置对太阳能板底座203进行了一定的防护作用,从而实现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的太阳能供电的功能,提高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的节能性;
其次通过卡块403与卡槽404的相互卡接,完成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的拼接功能,再通过固定块402将卡块403与卡槽404固定于连接片401的位置处,从而实现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的拼接组装的功能,提高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的实用性;
最后通过硝化抑藻层601的设置,实现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对水中藻类的生长起到了抑制作用,同时配重连接架604表面的水底照明灯602进行工作,实现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对水中其他植物的促进生长功能,提高了此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的功能性最后完成了此装置的全部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包括漂浮主体(1)、太阳能供电结构(2)、植物种植槽(3)和拼接组装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主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供电结构(2),所述漂浮主体(1)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植物种植槽(3),所述漂浮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拼接组装结构(4),所述漂浮主体(1)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浮力块(5),且浮力块(5)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水质净化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供电结构(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支架(201)、蓄电池(202)、太阳能板底座(203)和太阳能接收板(204),所述支架(201)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02),所述支架(2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底座(203),且太阳能板底座(203)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接收板(204),所述支架(201)的底端通过铰接片与漂浮主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组装结构(4)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连接片(401)、固定块(402)、卡块(403)和卡槽(404),所述连接片(401)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02),且固定块(402)与连接片(401)的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槽(404),且卡槽(4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403),所述卡块(403)与卡槽(404)呈卡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净化结构(6)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硝化抑藻层(601)、水底照明灯(602)、固定片(603)和配重连接架(604),所述硝化抑藻层(601)的底端均设置有固定片(603),且固定片(603)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配重连接架(6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连接架(604)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水底照明灯(602),且水底照明灯(602)与配重连接架(604)的表面呈等间距分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76394.1U CN212102198U (zh) | 2020-03-23 | 2020-03-23 | 一种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76394.1U CN212102198U (zh) | 2020-03-23 | 2020-03-23 | 一种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02198U true CN212102198U (zh) | 2020-12-08 |
Family
ID=73638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376394.1U Active CN212102198U (zh) | 2020-03-23 | 2020-03-23 | 一种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02198U (zh) |
-
2020
- 2020-03-23 CN CN202020376394.1U patent/CN21210219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650479U (zh) | 一种近海多功能浮标 | |
CN212102198U (zh) | 一种节能型生态修复浮床 | |
CN105347500A (zh) | 一种全天候运行净化农村生活污水的控温高效藻类塘系统 | |
CN213506199U (zh) | 基于河流型湿地的生态修复结构 | |
CN204661411U (zh) | 环保型太阳能生态浮床 | |
CN204714599U (zh) | 一种湿地人工浮岛 | |
DE69819899D1 (de) | Turbine für meeresströmungen | |
CN216073235U (zh) | 一种水质净化用太阳能曝气生态浮岛 | |
CN207875937U (zh) | 一种模块式水上漂浮光伏系统的锚固结构 | |
CN205909164U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薄膜供电式led路灯 | |
CN211896544U (zh) | 一种太阳能悬浮式超声波碳纤维除藻装置 | |
CN209200981U (zh) | 一种拼接式光伏组件 | |
CN208288882U (zh) | 一种隧道工程用钢筋切割机 | |
CN219527594U (zh) | 一种闸室宽度界限灯 | |
CN219620976U (zh) | 太阳能灯光强化型生态浮岛 | |
CN202361294U (zh) | 一种嵌壁式的路灯加固装置 | |
CN206720795U (zh) | 水华治理系统 | |
CN215886530U (zh) | 一种浮岛曝气装置 | |
KR20070000044U (ko) | 수상 태양광 발전 시스템 | |
CN217603921U (zh) | 一种为沉水植物提供人工光照的装置 | |
CN210667525U (zh) |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安全警示装置 | |
CN216997859U (zh) | 一种水环境治理用生态浮床 | |
CN209668900U (zh) | 一种用于水质提升的太阳能人工水草设备 | |
CN215052328U (zh) | 一种电力变电配电所用警示装置 | |
CN213738800U (zh) | 一种应用于湿地公园的水生态修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363000 No. 6, Xinxing street, Nanxing village, Xiqiao street, high tech Zone, Zhang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ji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63000 No. 6, Xinxing street, Nanxing village, Xiqiao street, high tech Zone, Zhang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ji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