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089212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89212U
CN212089212U CN202020454652.3U CN202020454652U CN212089212U CN 212089212 U CN212089212 U CN 212089212U CN 202020454652 U CN202020454652 U CN 202020454652U CN 212089212 U CN212089212 U CN 2120892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cover
stop
push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5465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俊兵
王本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5465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892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892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892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具有锁定结构;顶推结构,设置于器具本体上;盖体,相对于器具本体可转动地设置以与器具本体锁合或解锁,盖体通过锁定结构与器具本体锁合;止开杆,可浮动地设置于盖体上;止开件,与盖体联动,止开件具有第一避让孔,止开件具有避让位置以及止挡位置,在止开件位于避让位置的情况下,第一避让孔与止开杆相对,在止开件位于止挡位置的情况下,第一避让孔与止开杆错位,止开件止挡止开杆上浮,其中,止开件在盖体盖合的过程中被顶推结构顶推以使止开件向止挡位置移动。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盖体在二次合盖时锁合盖体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电压力锅一般包括锅体以及盖设于锅体上的锅盖。在开盖后二次合盖时,由于锅内有热气,止开杆容易上浮至止开位置,导致锅盖无法转动,从而导致锅盖的盖牙不能与锅体的锅牙扣合,使得用户无法顺利锁盖,最终导致用户使用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盖体在二次合盖时锁合盖体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具有锁定结构;顶推结构,设置于器具本体上;盖体,相对于器具本体可转动地设置以与器具本体锁合或解锁,盖体通过锁定结构与器具本体锁合;止开杆,可浮动地设置于盖体上;止开件,与盖体联动,止开件具有第一避让孔,止开件具有避让位置以及止挡位置,在止开件位于避让位置的情况下,第一避让孔与止开杆相对,在止开件位于止挡位置的情况下,第一避让孔与止开杆错位,止开件止挡止开杆上浮,其中,止开件在盖体盖合的过程中被顶推结构顶推以使止开件向止挡位置移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器具本体上设置顶推结构,在盖体盖合于器具本体的过程中,止开件与顶推结构抵接以使止开件向止挡位置移动。这样在二次盖合时,止开件位于止挡位置,即便止开杆在器具本体内气体压力作用下上浮也会不会进入止开件的第一避让孔内,从而保证止开件的移动不受影响,因此与止开件联动的盖体能够相对于器具本体顺利转动,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盖体在二次合盖时锁合盖体困难的问题。
可选地,在盖体锁合至器具本体之前,止开件位于止挡位置。上述结构使得盖体在锁合过程中,止开杆始终无法上浮至第一避让孔内,从而保证在整个盖体锁合的过程中,止开件的移动不受影响,因此与止开件联动的盖体能够相对于器具本体顺利转动,直至盖体锁合于器具本体上为止。故,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使得用户能够顺利地进行二次合盖,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锁定结构包括多个锅牙,相邻两个锅牙之间形成凹口,在盖体转动至锅牙与止开件相对的情况下,盖体未锁合于器具本体上,止开件位于止挡位置,在盖体转动至凹口与止开件相对的情况下,盖体锁合于器具本体上,止开件位于避让位置。止开件与锅牙抵接时,盖体处于未锁合状态,止开件位于止挡位置,止开杆不能上浮,从而使盖体能够正常转动。当止开件与凹口相对时,止开件处于避让位置,止开杆能够上浮至第一避让孔内,使盖体锁合于器具本体上,烹饪器具可以正常上压使用。
可选地,顶推结构包括向上延伸的顶推部,顶推部伸入至凹口内,止开件在盖体盖合的过程中与顶推部抵接配合。上述结构通过将顶推部延伸至凹口内,使得二次盖合盖体时,止开件与凹口内的顶推部相对,并在顶推部的抵顶下移动至避让位置,此时止开杆受止开件的阻挡,不会上浮,使得二次盖合的盖体依旧能够转动,不影响锁合。
可选地,至少部分顶推部位于锅牙的外侧。上述结构保证了盖体从盖合位置转动到锁合位置时,盖体传动的顺畅性。
可选地,锅牙包括与凹口的底壁连接的斜边,顶推部的外表面为倾斜面,倾斜面在器具本体的周向方向上的倾斜趋势与斜边的倾斜趋势相同。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两个优点:第一、使得二次盖合盖体时,顶推部的与止开件配合的位置更加靠近凹口的底壁,这样使得盖体在盖合时,止开件能够更容易后退(向外移动)从而使得盖体能够顺利盖合于器具本体上;第二,上述结构能够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避免止开件与顶推部脱离时,止开件卡在顶推部与锅牙之间,从而提高转动盖体的顺畅性便于锁合。
可选地,顶推部的厚度在1mm至3mm之间。上述结构能够避免止开件从顶推部离开并滑动至抵接在锅牙上时,由于顶推部的厚度过大产而生异响,进一步使得止开件能够顺畅地滑动到锅牙上,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器具本体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锅、保温罩以及内锅,锅牙设置于保温罩上,烹饪器具还包括支撑圈,支撑圈夹设在保温罩的顶壁的底部与外锅的顶部之间,顶推结构设置于支撑圈上。上述结构使得盖体的盖牙与锅牙锁合时,盖牙与支撑圈直接接触,能够避免盖牙与锅牙发生摩擦,产生异响。
可选地,顶推结构包括顶推部以及延伸部,延伸部设置于支撑圈上并向外延伸,顶推部与延伸部的外端连接并向上延伸,顶推部伸入至凹口内,止开件在盖体盖合的过程中与顶推部抵接配合。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延伸部,将位于锅牙外侧的顶推部与位于锅牙内侧的支撑圈连接起来,使得止开件能够抵在支撑圈上,这种顶推结构接单有效,便于生产。
可选地,支撑圈与顶推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此外上述结构能够减少零部件,从而减少装配时间,提高装配效率。
可选地,止开件与盖体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结构,止开件在弹性复位结构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抵接在锅牙和顶推结构上。上述结构不必设置其他驱动结构即可实现止开件由止挡位置至避让位置的切换,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盖合在器具本体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烹饪器具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支撑圈的俯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的支撑圈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支撑圈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止开件抵接在顶推结构时的局部结构的俯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器具本体;11、锅牙;111、斜边;12、凹口;13、外锅;14、保温罩;15、内锅;20、顶推结构;21、顶推部;211、倾斜面;22、延伸部;30、盖体;40、止开杆;50、止开件;51、第一避让孔;60、支撑圈;70、弹性复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10、顶推结构20、盖体30、止开杆40、止开件50,其中,器具本体10具有锁定结构。顶推结构20设置于器具本体10上;盖体30相对于器具本体10可转动地设置以与器具本体10锁合或解锁,盖体30通过锁定结构与器具本体10锁合。止开杆40可浮动地设置于盖体30上。止开件50与盖体30联动,止开件50具有第一避让孔51,止开件50具有避让位置以及止挡位置,在止开件50位于避让位置的情况下,第一避让孔51与止开杆40相对,在止开件50位于止挡位置的情况下,第一避让孔51与止开杆40错位,止开件50止挡止开杆40上浮,其中,止开件50在盖体30盖合的过程中被顶推结构20顶推以使止开件50向止挡位置移动。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器具本体10上设置顶推结构20,在盖体30盖合于器具本体10的过程中,止开件50与顶推结构20抵接以使止开件向止挡位置移动。这样在二次盖合时,止开件50位于止挡位置,即便止开杆40在器具本体内气体压力作用下上浮也会不会进入止开件50的第一避让孔51内,从而保证止开件50的移动不受影响,因此与止开件50联动的盖体30能够相对于器具本体10顺利转动,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盖体在二次合盖时锁合盖体困难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盖体盖合于器具本体上指的是:盖体30由上至下盖在器具本体10上部;而盖体30锁合于器具本体10上指的是:盖体30相对于器具本体10转动后,盖体30与器具本体10扣合。在盖体30与器具本体10扣合的情况下,向上提拉盖体30,盖体30无法由器具本体10上打开。
还需要说明的是,“止开件50与盖体30联动”指的是,止开件50运动变化与盖体30运动变化相关联,止开件50如果能够顺利移动,那么盖体30将能够顺利转动,如果止开件50由于止开杆40的干涉而无法移动时,盖体也将无法转动。
如图2、图3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盖体30锁合至器具本体10之前,止开件50始终保持在止挡位置。上述结构使得盖体30在锁合过程中,止开杆40始终无法上浮至第一避让孔51内,从而保证在整个盖体锁合的过程中,止开件50的移动不受影响,因此与止开件50联动的盖体30能够相对于器具本体10顺利转动,直至盖体锁合于器具本体上为止。故,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使得用户能够顺利地进行二次合盖,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锁定结构包括多个锅牙11,相邻两个锅牙11之间形成凹口12,在盖体30转动至锅牙11与止开件50相对的情况下,盖体30未锁合于器具本体10上,止开件50位于止挡位置,在盖体30转动至凹口12与止开件50相对的情况下,盖体30锁合于器具本体10上,止开件50位于避让位置。具体地,止开件50与锅牙11抵接时,盖体30处于未锁合状态,止开件50位于止挡位置,止开杆40不能上浮,从而使盖体30能够正常转动。当止开件50与凹口12相对时,止开件50处于避让位置,止开杆40能够上浮至第一避让孔51内,使盖体30锁合于器具本体10上,烹饪器具可以正常上压使用。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锁定结构不限于锅牙结构,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锁定结构还可以为卡钳结构等,只要能够使得锅盖锁合至锅体上的结构均可。
如图1至图7所示,对于背景技术中的烹饪器具来说,二次盖合盖体时,止开件50会与凹口12相对,止开件50位于避让位置,此时烹饪器具内如果还有热气,则会使止开杆40上浮到止开件50的第一避让孔51内,使盖体不能转动。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本实施例中,顶推结构20包括向上延伸的顶推部21,顶推部21伸入至凹口12内,止开件50在盖体30盖合的过程中与顶推部21抵接配合。上述结构通过将顶推部21延伸至凹口12内,使得二次盖合盖体时,止开件50与凹口12内的顶推部21相对,并在顶推部21的抵顶下移动至避让位置,此时止开杆40受止开件50的阻挡,不会上浮,使得二次盖合的盖体30依旧能够转动,不影响锁合。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至少部分顶推部21位于锅牙11的外侧。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示出的,外侧指的是:远离烹饪器具内锅15的一侧。上述结构中,在器具本体的径向方向上,至少部分顶推部21会与锅牙11重叠,这使得盖体30转动至止开件50与顶推部21脱离时,止开件50能够马上与锅牙11配合,从而使其在盖体30处于未锁合状态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在止挡位置,直至盖体30与器具本体10锁合为止。由于止开件50在盖体30处于未锁合状态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在止挡位置,因此止开杆40始终受到止开件50的阻挡而不能上浮,从而保证了盖体30从盖合位置转动到锁合位置时,盖体30传动的顺畅性。
如图3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锅牙11包括与凹口12的底壁连接的斜边111,顶推部21的外表面为倾斜面211,倾斜面211在器具本体10的周向方向上的倾斜趋势与斜边111的倾斜趋势相同。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两个优点:第一、使得二次盖合盖体时,顶推部的与止开件50配合的位置更加靠近凹口12的底壁,这样使得盖体30在盖合时,止开件50能够更容易后退(向外移动)从而使得盖体30能够顺利盖合于器具本体10上;第二,上述结构能够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避免止开件50与顶推部21脱离时,止开件50卡在顶推部21与锅牙11之间,从而提高转动盖体30的顺畅性便于锁合。
如图5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顶推部21的厚度在1mm至3mm之间。上述结构能够避免止开件50从顶推部21离开并滑动至抵接在锅牙11上时,由于顶推部的厚度过大产而生异响,进一步使得止开件能够顺畅地滑动到锅牙上,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器具本体10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锅13、保温罩14以及内锅15,锅牙11设置于保温罩14上,烹饪器具还包括支撑圈60,支撑圈60夹设在保温罩14的顶壁的底部与外锅13的顶部之间,顶推结构20设置于支撑圈60上。上述结构使得盖体30的盖牙与锅牙11锁合时,盖牙与支撑圈60直接接触,能够避免盖牙与锅牙11发生摩擦,产生异响。另外,将顶推结构20设置在支撑圈60上,结构简单,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也能实现二次合盖后便于锁合的效果。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顶推结构20包括顶推部21以及延伸部22,延伸部22设置于支撑圈60上并向外延伸,顶推部21与延伸部22的外端连接并向上延伸,顶推部21伸入至凹口12内,止开件50在盖体30盖合的过程中与顶推部21抵接配合。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延伸部22,将位于锅牙11外侧的顶推部21与位于锅牙内侧的支撑圈60连接起来,使得止开件50能够抵接在支撑圈60上,这种顶推结构20简单有效,便于生产。
如图3、图5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圈60与顶推结构20为一体成型结构。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此外上述结构能够减少零部件,从而减少装配时间,提高装配效率。
如图3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止开件50与盖体30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结构70,止开件50在弹性复位结构7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抵接在锅牙11和顶推结构20上。上述结构不必设置其他驱动结构即可实现止开件50由止挡位置至避让位置的切换,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器具本体(10),具有锁定结构;
顶推结构(20),设置于所述器具本体(10)上;
盖体(30),相对于所述器具本体(10)可转动地设置以与所述器具本体(10)锁合或解锁,所述盖体(30)通过所述锁定结构与所述器具本体(10)锁合;
止开杆(40),可浮动地设置于所述盖体(30)上;
止开件(50),与所述盖体(30)联动,所述止开件(50)具有第一避让孔(51),所述止开件(50)具有避让位置以及止挡位置,在所述止开件(50)位于所述避让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避让孔(51)与所述止开杆(40)相对,在所述止开件(50)位于所述止挡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避让孔(51)与所述止开杆(40)错位,所述止开件(50)止挡所述止开杆(40)上浮,其中,所述止开件(50)在所述盖体(30)盖合的过程中被所述顶推结构(20)顶推以使所述止开件(50)向所述止挡位置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体(30)锁合至所述器具本体(10)之前,所述止开件(50)位于所述止挡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包括多个锅牙(11),相邻两个所述锅牙(11)之间形成凹口(12),在所述盖体(30)转动至所述锅牙(11)与所述止开件(50)相对的情况下,所述盖体(30)未锁合于所述器具本体(10)上,所述止开件(50)位于所述止挡位置,在所述盖体(30)转动至所述凹口(12)与所述止开件(50)相对的情况下,所述盖体(30)锁合于所述器具本体(10)上,所述止开件(50)位于所述避让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结构(20)包括向上延伸的顶推部(21),所述顶推部(21)伸入至所述凹口(12)内,所述止开件(50)在所述盖体(30)盖合的过程中与所述顶推部(21)抵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顶推部(21)位于所述锅牙(11)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牙(11)包括与所述凹口(12)的底壁连接的斜边(111),所述顶推部(21)的外表面为倾斜面(211),所述倾斜面(211)在所述器具本体(10)的周向方向上的倾斜趋势与所述斜边(111)的倾斜趋势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部(21)的厚度在1mm至3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器具本体(10)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锅(13)、保温罩(14)以及内锅(15),所述锅牙(11)设置于所述保温罩(14)上,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支撑圈(60),所述支撑圈(60)夹设在所述保温罩(14)的顶壁的底部与所述外锅(13)的顶部之间,所述顶推结构(20)设置于所述支撑圈(6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结构(20)包括顶推部(21)以及延伸部(22),所述延伸部(22)设置于所述支撑圈(60)上并向外延伸,所述顶推部(21)与所述延伸部(22)的外端连接并向上延伸,所述顶推部(21)伸入至所述凹口(12)内,所述止开件(50)在所述盖体(30)盖合的过程中与所述顶推部(21)抵接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圈(60)与所述顶推结构(20)为一体成型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开件(50)与所述盖体(30)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结构(70),所述止开件(50)在所述弹性复位结构(7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抵接在所述锅牙(11)和所述顶推结构(20)上。
CN202020454652.3U 2020-03-31 2020-03-31 烹饪器具 Active CN2120892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4652.3U CN212089212U (zh) 2020-03-31 2020-03-31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4652.3U CN212089212U (zh) 2020-03-31 2020-03-31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89212U true CN212089212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37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54652.3U Active CN212089212U (zh) 2020-03-31 2020-03-31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892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78255B1 (ko) 안전장치가 구비된 내솥 뚜껑 분리형 전기 압력 조리기
CN205286092U (zh) 一种蒸汽阀防漏装的电饭煲
BR102013017876B1 (pt) utensílio de cozimento para cozinhar alimentos sob pressão
JP7104459B2 (ja) 連結可能なボウルと蓋ハンドルを備えたバイオネット圧力調理器
US11684196B2 (en) Pressure cooker
CN212089212U (zh) 烹饪器具
KR101499112B1 (ko) 조리용기의 탈착식 뚜껑 손잡이
CN105105645A (zh) 家用电器开盖及保温盖防漏装结构和家用电器
KR100563732B1 (ko) 스팀오븐기의 도어 배수장치
KR20080109427A (ko) 안전장치가 구비된 내솥 뚜껑 분리형 전기 압력 조리기
CN212089192U (zh) 烹饪器具
CN212089191U (zh) 烹饪器具
CN211408571U (zh) 烹饪器具
JP4001603B2 (ja) 開くときの安全システムを具備する圧力下で調理するための家庭用器具
CN112167964B (zh) 烹饪器具
KR200461727Y1 (ko) 전기 압력 조리기
CN108713977B (zh) 电饭煲
CN214208105U (zh) 夹钳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3248392U (zh) 锁盖、盖体和烹饪器具
JP6158136B2 (ja) 飲食物容器
CN217118136U (zh) 烹饪器具
CN212089202U (zh) 烹饪器具
CN217524688U (zh)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KR200354420Y1 (ko) 압력조리기의록킹링체결구조
CN213248405U (zh) 锅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