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087681U - 一种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87681U
CN212087681U CN202020359542.9U CN202020359542U CN212087681U CN 212087681 U CN212087681 U CN 212087681U CN 202020359542 U CN202020359542 U CN 202020359542U CN 212087681 U CN212087681 U CN 212087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ntrol
black soldier
soldier fly
screen
larv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595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成
潘远雄
龙权
刘刚
韦永登
袁华冠
祖林鹏
邓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3595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87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87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876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系统,包括初步分离装置、分离装置、幼虫收集装置以及养料收集装置,所述养料收集装置与所述幼虫收集装置并排设置,所述初步分离装置设置于所述养料收集装置的上方,所述分离装置设置于所述幼虫收集装置的上方,并与所述初步分离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黑水虻幼虫避光、避热的习性,驱使其自主爬行与养料分离,提高分离效率,减少人工劳作,降低了养殖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黑水虻是一种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等,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鸡粪、猪粪及餐厨垃圾等废弃物。然而,在黑水虻养殖过程中,需要对达到成品规格的黑水虻幼虫与处理剩余物分离,以便将黑水虻幼虫用于饲料加工等,剩余物制备肥料。目前的分离方法主要通过传统的人工筛选分离和机器筛分的方法,前者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后者分离效果也不好,对于一些湿度稍大的养料,分离效果不理想。为了更高效地分离黑水虻幼虫和养料,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养殖成本,有必要发明出一种能在黑水虻养殖中可实现高效分离的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系统,包括初步分离装置、分离装置、幼虫收集装置以及养料收集装置,所述养料收集装置与所述幼虫收集装置并排设置,所述初步分离装置设置于所述养料收集装置的上方,所述分离装置设置于所述幼虫收集装置的上方,并与所述初步分离装置连接;
所述养料收集装置包括养料收集箱;
所述幼虫收集装置包括幼虫收集箱;
所述初步分离装置包括装料箱、设置于所述装料箱内的多根加热管和多根发光管,所述装料箱位于所述养料收集箱的上方,所述装料箱包括可翻转的底板、位于顶部的可移动盖板以及设置于侧边的开口,所述多根加热管设置于所述底板,并且其温度向所述开口方向逐步递减,所述多根发光管设置于所述盖板并向所述装料箱内部照射;
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温控板以及与所述温控板连接的筛网,所述温控板的一侧与所述开口连接,所述温控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筛网连接,所述温控板由所述底板向所述筛网的方向温度逐步递减,所述筛网位于所述幼虫收集箱的上方,所述筛网与所述温控板的连接处下方设置有向所述幼虫收集箱方向倾斜的挡板。
优选地,所述开口与所述温控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水平面呈50-70°倾斜向下,并与所述分离装置的所述温控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温控板与所述筛网呈倒V型连接,所述温控板与水平面呈8-15°倾斜向上,所述筛网与水平面呈8-15°倾斜向下。
优选地,所述装料箱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滑轨,所述盖板滑轨延伸至所述分离装置的上方,所述盖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盖板滑轨内,并能够在所述装料箱和所述分离装置的上方滑动。
优选地,所述装料箱内设置有与所述底板连接的翻转杆。
优选地,所述装料箱的侧边设置有可拆卸式固定卡,用于承载部分所述底板。
优选地,所述养料收集装置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内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养料收集箱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进入所述第一支架内,所述第一滑轨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弹性挡板。
优选地,所述幼虫收集装置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内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幼虫收集箱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进入所述第二支架内,所述第二滑轨的末端设置有第二弹性挡板。
优选地,所述多根加热管设置于所述底板的背面。
优选地,所述筛网的孔径为6-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黑水虻幼虫避光、避热的习性,驱使其自主爬行与养料分离,提高分离效率,减少人工劳作,降低了养殖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呈倒V型连接的温控板与筛网设置,通过温控板驱使幼虫向上爬行一段距离,以与养料更好地分离,避免将养料带入下一环节,幼虫继续爬行,通过向下的筛网从筛孔中掉入或沿筛网滑入幼虫收集箱内,从而实现高效分离。
(3)本实用新型通过可翻转的底板实现快速将养料投放入养料收集箱,并通过底板快速复位,能够继续进行再次分离作业,提高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局部立体放大示意图。
具体地,100-初步分离装置,110-装料箱,111-底板,112-盖板,113-开口,114-盖板滑轨,115-翻转杆,116-固定卡,120-加热管,130-发光管,140-连接板,
200-分离装置,210-温控板,220-筛网,230-挡板,
300-养料收集装置,310-养料收集箱,320-第一支架,330-第一滑轨,340-第一弹性挡板,
400-幼虫收集装置,410-幼虫收集箱,420-第二支架,430-第二滑轨,440-第二弹性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中限定的“水平面”为该分离系统处于基本水平放置状态下所做限定性描述,如果实际使用过程中该分离系统整体安放面与水平面存在一定夹角角度偏差则为使用安放原因造成的偏差,而本实用新型假定的该分离系统安放面与水平面平行,仅仅是为了在此假定状态下便于描述该分离系统各个部件的结构以及相互位置关系,“水平面”这一描述仅理解为限定该分离系统的优选使用安放状态,但并不限定该分离系统在其他状态下的情形。
如图1所示,一种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系统,包括初步分离装置100、分离装置200、幼虫收集装置400以及养料收集装置300,养料收集装置300与幼虫收集装置400并排设置,初步分离装置100设置于养料收集装置300的上方,分离装置200设置于幼虫收集装置400的上方,并与初步分离装置100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黑水虻幼虫避光、避热的习性,驱使其自主爬行与养料分离,提高分离效率,减少人工劳作,降低了养殖成本。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养料收集装置300包括养料收集箱310。幼虫收集装置400包括幼虫收集箱410。初步分离装置100包括装料箱110、设置于装料箱110内的多根加热管120和多根发光管130,装料箱110位于养料收集箱310的上方,装料箱110包括可翻转的底板111、位于顶部的可移动盖板112以及设置于侧边的开口113。多根加热管120设置于底板111,并且其温度向开口113方向逐步递减,优选地,多根加热管120设置于底板111的背面,以减少虫料对加热管120的影响。多根发光管130设置于盖板112并向装料箱110内部照射。通过可翻转的底板111实现快速将养料投放入养料收集箱310,并通过底板111快速复位,能够继续进行再次分离作业,提高分离效率。
分离装置200包括温控板210以及与温控板210连接的筛网220,温控板210的一侧与开口113连接,温控板210的另一侧与筛网220连接,温控板210由底板111向筛网220的方向温度逐步递减,筛网220位于幼虫收集箱410的上方,优选地,筛网220的孔径为6-10mm,以适应幼虫大小。筛网220与温控板210的连接处下方设置有向幼虫收集箱410方向倾斜的挡板23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开口113与温控板210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40,连接板140与水平面呈50-70°倾斜向下,并与分离装置200的温控板210连接,以实现幼虫的快速滚落,从初步分离装置100快速进入分离装置200。优选地,连接板140与水平面呈60°倾斜向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温控板210与筛网220呈倒V型连接,温控板210与水平面呈8-15°倾斜向上,筛网220与水平面呈8-15°倾斜向下,优选地,温控板210与水平面呈10°倾斜向上,筛网220与水平面呈10°倾斜向下。通过呈倒V型连接的温控板210与筛网220设置,通过温控板210驱使幼虫向上爬行一段距离,以与养料更好地分离,避免将养料带入下一环节,幼虫继续爬行,通过向下的筛网220从筛孔中掉入或沿筛网220滑入幼虫收集箱410内,提高分离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装料箱110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滑轨114,盖板滑轨114延伸至分离装置200的上方,盖板112滑动设置于盖板滑轨114内,并能够在装料箱110和分离装置200的上方滑动,通过盖板112滑动,方便从装料箱110顶部向其内部投放虫料混合物,并且通过延伸至分离装置200上方,使得分离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光亮,加快驱使幼虫爬行。进一步优选地,盖板112通过盖板滑轨114能够同时覆盖装料箱110和温控板210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装料箱110内设置有与底板111连接的翻转杆115,翻转杆115可以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底板111下方,用于底板111翻转卸料。为实现底板111的流畅翻转,其尺寸应略小于装料箱110的底部尺寸。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装料箱110的侧边设置有可拆卸式固定卡116,固定卡116可以采用插接于装料箱110适当位置,插接后位于底板111下方,用于承载部分底板111重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养料收集装置300包括第一支架320,第一支架320内设置有第一滑轨330,养料收集箱310与第一滑轨330滑动连接进入第一支架320内,第一滑轨330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弹性挡板340,用于控制养料收集箱310进入到位及防撞。进一步优选地,幼虫收集装置400包括第二支架420,第二支架420内设置有第二滑轨430,幼虫收集箱410与第二滑轨430滑动连接进入第二支架420内,第二滑轨430的末端设置有第二弹性挡板440,用于控制幼虫收集箱410进入到位及防撞。
使用该分离系统时,将需要分离的黑水虻虫料倒入装料箱110内,滑动盖板112使其覆盖装料箱110顶部,通过具有加热递减调节功能的加热管120向底板111加热和发光管130的照射,黑水虻虫在发光管130的照射和受热下顺着温度高向温度低的方向爬出,通过连接板140进入分离装置200中。在分离装置200中,进一步在发光管130照射和温控板210的加热下,顺着温度低的方向爬行,进入筛网220中,顺着倾斜向下的筛网220的筛孔掉入或筛网220滑入幼虫收集箱410中,从而实现黑水虻养殖虫料的高效分离。
当虫料分离完毕后,在初步分离装置100中,抽出固定卡116一定距离,通过旋转翻转杆115,将装料池中的底板111打开,养料卸入养料收集箱310中,料卸完后,再次旋转翻转杆115将底板111复位,由固定卡116将其固定稳定,再接着处理第二批黑水虻养殖虫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黑水虻幼虫避光、避热的习性,驱使其自主爬行与养料分离,提高分离效率,减少人工劳作,降低了养殖成本。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步分离装置、分离装置、幼虫收集装置以及养料收集装置,所述养料收集装置与所述幼虫收集装置并排设置,所述初步分离装置设置于所述养料收集装置的上方,所述分离装置设置于所述幼虫收集装置的上方,并与所述初步分离装置连接;
所述养料收集装置包括养料收集箱;
所述幼虫收集装置包括幼虫收集箱;
所述初步分离装置包括装料箱、设置于所述装料箱内的多根加热管和多根发光管,所述装料箱位于所述养料收集箱的上方,所述装料箱包括可翻转的底板、位于顶部的可移动盖板以及设置于侧边的开口,所述多根加热管设置于所述底板,并且其温度向所述开口方向逐步递减,所述多根发光管设置于所述盖板并向所述装料箱内部照射;
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温控板以及与所述温控板连接的筛网,所述温控板的一侧与所述开口连接,所述温控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筛网连接,所述温控板由所述底板向所述筛网的方向温度逐步递减,所述筛网位于所述幼虫收集箱的上方,所述筛网与所述温控板的连接处下方设置有向所述幼虫收集箱方向倾斜的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与所述温控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水平面呈50-70°倾斜向下,并与所述分离装置的所述温控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板与所述筛网呈倒V型连接,所述温控板与水平面呈8-15°倾斜向上,所述筛网与水平面呈8-15°倾斜向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箱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滑轨,所述盖板滑轨延伸至所述分离装置的上方,所述盖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盖板滑轨内,并能够在所述装料箱和所述分离装置的上方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箱内设置有与所述底板连接的翻转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箱的侧边设置有可拆卸式固定卡,用于承载部分所述底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料收集装置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内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养料收集箱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进入所述第一支架内,所述第一滑轨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弹性挡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虫收集装置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内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幼虫收集箱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进入所述第二支架内,所述第二滑轨的末端设置有第二弹性挡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加热管设置于所述底板的背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的孔径为6-10mm。
CN202020359542.9U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87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59542.9U CN212087681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59542.9U CN212087681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87681U true CN212087681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38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5954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87681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876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8457A (zh) * 2022-12-12 2023-03-31 贵州民族大学 一种黑水虻养殖虫料自动化分离系统及其分离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8457A (zh) * 2022-12-12 2023-03-31 贵州民族大学 一种黑水虻养殖虫料自动化分离系统及其分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87681U (zh) 一种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系统
CN213044815U (zh) 一种多层式立体蝇蛆养殖设备
CN206866313U (zh) 一种母兔养殖装置
CN206674732U (zh) 一种具有自动喂料喂水功能的野猪养殖棚舍
CN206078667U (zh) 蝇蛆自动化养殖系统
CN209806883U (zh) 一种沼气沼渣一体化蚯蚓养殖装置
CN203563542U (zh) 水产养殖用自动投饵系统
CN205270128U (zh) 元宝枫种子风选机
CN216419057U (zh) 一种蛋鸡养殖用饲料搅拌装置
CN205030326U (zh) 一种双面食槽
CN205250123U (zh) 一种大闸蟹网箱养殖太阳能投饵
CN212232659U (zh) 一种乳鸽仿生人工饲喂机
CN205623754U (zh) 一种养猪用同步下料装置
CN208144186U (zh) 鸭舍自动喂料系统
CN211268220U (zh) 一种美洲大蠊收集分离装置
CN2810178Y (zh) 多功能自动养鱼装置
CN108262138A (zh) 一种用于养鱼场的饲料加工装置
CN207665755U (zh) 一种带有均匀下料功能的畜牧业养殖用的饲料槽
CN109874749B (zh) 一种黑水虻养殖设备
CN208639281U (zh) 一种家畜养殖用猪饲料自动下料装置
CN111345251A (zh) 一种乳鸽仿生人工饲喂机
CN222786725U (zh) 一种乳鸽自动哺喂设备
CN207692678U (zh) 一种新型饲养料槽
CN207400175U (zh) 一种生态鸡智能饲喂装置
CN213343964U (zh) 一种半自动喂料养殖水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