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079638U - 卧式压缩机的顶盖和卧式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卧式压缩机的顶盖和卧式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79638U
CN212079638U CN202020462146.9U CN202020462146U CN212079638U CN 212079638 U CN212079638 U CN 212079638U CN 202020462146 U CN202020462146 U CN 202020462146U CN 212079638 U CN212079638 U CN 212079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cover
horizontal compressor
exhaust cavity
discharge chamber
top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621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幼玲
邵荣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peland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621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79638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13127 priority patent/WO202119651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79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796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12Arrangements for admission or discharge of the working fluid,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压缩机的顶盖,顶盖在顶盖的内侧限定有顶盖排气腔并且包括导流结构,导流结构在顶盖排气腔中限定出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用于排出从卧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排出的工作流体,卧式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时,工作流体进入顶盖排气腔中并且借助于排气通道流出顶盖排气腔,其中,导流结构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顶盖排气腔的底部,使得工作流体流经顶盖排气腔的底部再排出顶盖排气腔。

Description

卧式压缩机的顶盖和卧式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式压缩机领域,特别地,涉及卧式压缩机的顶盖及其导流结构。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可能并不构成现有技术。
压缩机一般包括壳体、容纳在壳体中的压缩机构、驱动压缩机构的包括马达和由马达驱动的旋转轴的驱动机构等。在压缩机的运行过程中,通常需要给压缩机的相关活动部件(例如压缩机构)提供润滑油,以使压缩机稳定地运行。对于旋转轴沿竖向方式布置的立式压缩机而言,通常在压缩机壳体的底壁设置有油池,并且在旋转轴的底端设置有泵油机构,用以经由设置在旋转轴中的供油通道向压缩机构及相关活动部件泵送润滑油。然而,对于卧式压缩机而言,由于旋转轴大致水平地布置,不能像立式压缩机那样方便地利用压缩机底部自然地形成的油池,因此通常考虑设置另外的供油机构,以便向卧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及相关活动部件供送润滑油。
在卧式压缩机的供油机构和油路润滑设计中,有较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需要更多的空腔来作为油池以存放油,油位不稳定带来的供油问题,压缩机回油设计不良带来的缺油问题等。
对于以上问题,相关技术的一种解决方案是采用油雾润滑,在该解决方案中,压缩机内部的摩擦副都通过油雾润滑,采用该解决方案的卧式压缩机如图1a和图1b所示。图1a是相关的卧式压缩机的左视图,而图1b是沿图1a中的A-A线截取的卧式压缩机的剖视图。如图1b所示,卧式压缩机1’的外壳包括壳体2’和顶盖3’,压缩机构和驱动机构等容纳在壳体2’中,在壳体2’和顶盖3’之间设置有消音隔板4’。顶盖3’包括顶盖排气腔31’(具体地,由顶盖3’与消音隔板4’限定了高压排气腔31’),当卧式压缩机1’处于运行状态时,经由压缩机构压缩之后,制冷剂(制冷剂携带有用于对卧式压缩机1’进行润滑的润滑油)通过消音隔板4’中的消音隔板孔41’进入顶盖排气腔31’中,然后由于顶盖排气腔31’中的高压而通过排气口32’排出顶盖3’,制冷剂的排出路径如图1b中的箭头所示。
图2a和图2b主要示出了另一种相关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3”。图2a是顶盖3”的左视图,而图2b是沿图2a中的B-B线截取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3”及其周围部件的剖视图。在该卧式压缩机中,没有设置消音隔板,顶盖3”直接与壳体(具体地,定涡旋端板)附接。该顶盖3”具有顶盖排气腔31”(具体地,由顶盖3”与定涡旋端板限定了高压排气腔31”)和排气口32”,从卧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进入顶盖排气腔31”中的制冷剂沿着箭头所示的路径通过排气口32”排出顶盖3”。
如图1b所示的卧式压缩机1的顶盖3’的导流结构和如图2b所示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3”的导流结构的问题在于,在制冷剂排出卧式压缩机的顶盖的过程中,制冷剂中的润滑油由于重力而沉降在顶盖排气腔的底部,而且由于制冷剂在顶盖排气腔中部处进入顶盖排气腔并且排气口位于顶盖排气腔的上部,因此制冷剂的排出路径不经过顶盖排气腔的底部,导致顶盖排气腔的底部存在积油现象。
因此,存在对卧式压缩机的顶盖及其导流结构做出改进的需要,使得制冷剂的排出路径通过顶盖排气腔的底部,从而减少或消除顶盖排气腔的底部的积油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在本部分中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总概要,而不是本实用新型完全范围或本实用新型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面提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例如,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使包含制冷剂的排气气流通过顶盖排气腔的底部来减少或消除顶盖排气腔的底部的积油现象。
为了解决上面提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卧式压缩机的顶盖,顶盖在顶盖的内侧限定有顶盖排气腔并且包括导流结构,导流结构在顶盖排气腔中限定出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用于排出从卧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排出的工作流体,卧式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时,工作流体进入顶盖排气腔中并且借助于排气通道流出顶盖排气腔,其中,导流结构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顶盖排气腔的底部,使得工作流体流经顶盖排气腔的底部再排出顶盖排气腔。
在上述卧式压缩机的顶盖中,导流结构包括位于顶盖排气腔中的隔板和设置在隔板下方且位于顶盖排气腔的底部的排气孔,隔板将顶盖排气腔分隔为左排气腔和右排气腔,并且排气孔将左排气腔与右排气腔相连通,由此进入顶盖排气腔中的工作流体首先进入右排气腔、然后通过排气孔进入左排气腔、最后再排出顶盖排气腔。
在上述卧式压缩机的顶盖中,隔板与顶盖的外部壳体部分一体地形成。
在上述卧式压缩机的顶盖中,导流结构包括插入顶盖排气腔中的内伸管,内伸管的入口位于顶盖排气腔的底部,由此进入顶盖排气腔中的工作流体经由内伸管而最后再排出顶盖排气腔。
在上述卧式压缩机的顶盖中,导流结构包括设置在顶盖排气腔中的引流罩,引流罩包括设置在引流罩的底部的引流罩孔,引流罩孔位于顶盖排气腔的底部,引流罩将顶盖排气腔分隔为内部排气腔和外部排气腔,并且引流罩孔将内部排气腔与外部排气腔相连通,由此进入顶盖排气腔中的工作流体首先进入内部排气腔、然后通过引流罩孔进入外部排气腔、最后再排出顶盖排气腔。
在上述卧式压缩机的顶盖中,导流结构包括设置在顶盖处的排气口,排气口开口于顶盖排气腔的底部,由此进入顶盖排气腔中的工作流体在流经顶盖排气腔的底部之后从排气口排出顶盖排气腔。
在上述卧式压缩机的顶盖中,在排气口处设置有直排气管或者设置有向上弯曲的弯曲排气管。
为了解决上面提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卧式压缩机,该卧式压缩机包括上述顶盖。
在上述卧式压缩机中,卧式压缩机包括消音隔板,顶盖附接至消音隔板以限定出顶盖排气腔;或者顶盖直接附接至压缩机构的定涡旋端板以限定出顶盖排气腔。
在上述卧式压缩机中,卧式压缩机为采用油雾润滑的卧式涡旋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的排气通道的优点例如如下。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具有导流结构,该导流结构能够使包含来自卧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的制冷剂的排出气流首先通过顶盖排气腔的底部,然后排出顶盖,从而减少或消除顶盖排气腔的底部的积油现象。通过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的排气通道,可以减少压缩机的润滑油循环中的死油,使润滑油更充分地参与循环,并且对于带液工况,能够减少制冷剂在压缩机内部的停留,从而减少润滑油被制冷剂稀释,提高润滑油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示出了相关的卧式压缩机及其顶盖的导流结构和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及其导流结构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在附图中:
图1a是相关的卧式压缩机的左视图;
图1b是沿图1a中的A-A线截取的卧式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2a是另一种相关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的左视图;
图2b是沿图2a中的B-B线截取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及其周围部件的剖视图;
图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的左视图;
图3b是沿图3a中的A-A线截取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消音隔板和顶盖的剖视图;
图5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的左视图;
图5b是沿图5a中的A-A线截取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消音隔板和顶盖的剖视图;
图6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的左视图;
图6b是沿图6a中的A-A线截取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消音隔板和顶盖的剖视图;
图7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的左视图;
图7b是沿图7a中的A-A线截取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消音隔板和顶盖的剖视图;
图8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的左视图;以及
图8b是沿图8a中的A-A线截取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消音隔板和顶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借助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以下详细描述仅仅是出于说明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用途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油雾润滑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该顶盖具有导流结构,使得借助于该导流结构,从卧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排出的含有油雾的制冷剂(即,工作流体)在进入至少由顶盖在顶盖的内侧限定出的顶盖排气腔之后,能够首先通过顶盖排气腔的底部,然后再从顶盖排气腔排出。更具体地,导流结构限定出至少一部分位于顶盖排气腔中的用于工作流体的排气通道,并且导流结构的特定结构限定出特定的排气通道,该特定的排气通道途径顶盖排气腔的底部,由此导致工作流体流经顶盖排气腔的底部然后再从顶盖排气腔排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压缩机除了顶盖的导流结构之外,其他部分的结构与功能与相关技术的采用油雾润滑的卧式压缩机基本相同,因此在此不再对卧式压缩机的其他部分进行详细描述,而仅详细描述其顶盖的导流结构。
在以下部分中,将参照图3a-图8b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的导流结构的各个实施方式的构造和运行原理。
图3a、图3b和图4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3。具体地,图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3的左视图,图3b是沿图3a中的A-A线截取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3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消音隔板5和顶盖3的剖视图。
如图3b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3具有改进的导流结构,其中,该导流结构包括位于顶盖排气腔4中的隔板7。顶盖3包括外部壳体部分301,隔板7可以与顶盖3的外部壳体部分301一体地形成。隔板7将顶盖排气腔4分隔为左排气腔401和右排气腔402,左排气腔401和右排气腔402通过位于隔板7下方且位于顶盖排气腔4的底部的排气孔8(排气孔8也构成导流结构的一部分)相连通,从而形成用于排出从卧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未示出)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排气通道。当卧式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时,进入顶盖排气腔4的右排气腔402的工作流体通过排气孔8进入左排气腔401,然后经由排气口排出顶盖3。在使用该实施方式顶盖3的导流结构的情况下,由于排气孔8设置于顶盖排气腔4的底部,因此从压缩机的压缩机构中排出的工作流体首先必须通过顶盖排气腔4的底部然后再排出顶盖3(即排出顶盖排气腔4),因此工作流体能够将可能的沉降在顶盖排气腔4的底部的润滑油带出顶盖3,从而减少或消除顶盖排气腔4的底部的积油现象。
为了更清楚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排气路径,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消音隔板5和顶盖3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顶盖3可以附接至消音隔板5以限定出顶盖排气腔4。卧式压缩机的由排气通道限定的排气路径如图4所示的箭头所示,从卧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未示出)排出的工作流体通过消音隔板5中的消音隔板孔501进入顶盖排气腔4的右排气腔402,然后通过将左排气腔401和右排气腔402相连通的排气孔8进入左排气腔401,最后排出顶盖3。
图5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31的左视图,图5b是沿图5a中的A-A线截取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消音隔板51和顶盖31的剖视图。该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31包括可以由顶盖31和消音隔板51限定出的顶盖排气腔41,在顶盖排气腔41中设置有作为导流结构的中空的内伸管71,该内伸管71插入顶盖排气腔41的底部,使得内伸管71的入口位于顶盖排气腔41的底部。在该实施方式中,内伸管71的中空部构成用于排出从卧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未示出)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排气通道。当卧式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时,从卧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排出的工作流体通过消音隔板51中的消音隔板孔511进入顶盖排气腔41,进入顶盖排气腔41的工作流体经由内伸管71排出顶盖31。由于内伸管71插入到顶盖排气腔41的底部,因此内伸管71的入口位于顶盖排气腔41的底部,从而使从卧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排出的工作流体首先必须通过顶盖排气腔41的底部然后进入内伸管71的入口,最后经由内伸管71的中空部排出顶盖31(即排出顶盖排气腔41)。由此,借助于设置在顶盖排气腔41中的内伸管71,工作流体能够将可能的沉降在顶盖排气腔41的底部的润滑油带出顶盖31,从而减少或消除顶盖排气腔41的底部的积油现象。此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第二实施方式的导流结构使顶盖铸件工艺或加工简化,无需抽芯工艺或机加工内伸孔,使得加工与制造过程更为容易。
图6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32的左视图,图6b是沿图6a中的A-A线截取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消音隔板52和顶盖32的剖视图。该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32包括可以由顶盖32和消音隔板52限定出的顶盖排气腔42,在顶盖排气腔42中设置有作为导流结构的一部分的引流罩72。如图6b所示,引流罩72将顶盖排气腔42分隔为内部排气腔421和外部排气腔422,内部排气腔421与卧式压缩机的消音隔板52的消音隔板孔521相连通,而外部排气腔422与设置在顶盖32的上部的排气管62相连通。在该引流罩72的底部设置有将内部排气腔421与外部排气腔422相连通的引流罩孔82(引流罩孔82也构成导流结构的一部分),从而形成用于排出从卧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未示出)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排气通道。如图所示,引流罩孔82也位于顶盖排气腔42的底部。当卧式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时,从卧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排出的工作流体通过消音隔板52中的消音隔板孔521进入内部排气腔421,进入内部排气腔421的工作流体通过引流罩孔82进入外部排气腔422,然后通过排气管62排出顶盖32。由于引流罩孔82设置在顶盖排气腔42的底部,因此从卧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排出的工作流体首先必须通过内部排气腔421和外部排气腔422的底部,然后排出顶盖32(即排出顶盖排气腔42)。由此,借助于设置在顶盖排气腔42中的引流罩72以及设置在顶盖排气腔42的底部的引流罩孔82,工作流体能够将可能的沉降在顶盖排气腔42的底部的润滑油带出顶盖32,从而减少或消除顶盖排气腔42的底部的积油现象。
图7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33的左视图,图7b是沿图7a中的A-A线截取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消音隔板53和顶盖33的剖视图。该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33包括可以由顶盖33和消音隔板53限定出的顶盖排气腔43。在顶盖33处,设置有排气口332(特别地,顶盖33包括外部壳体端板331,在顶盖33的外部壳体端板331处设置有排气口332),该排气口332可以作为导流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开口于顶盖排气腔43的底部由此也可以视为设置在顶盖排气腔的底部。由于设置有排气口332,在顶盖排气腔43中形成了用于排出从卧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未示出)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的入口为消音隔板53中的消音隔板孔531,而出口为排气口332。在排气口332处设置有直排气管63。当卧式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时,从卧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排出的工作流体通过消音隔板53中的消音隔板孔531进入顶盖排气腔43,进入顶盖排气腔43的工作流体在流经顶盖排气腔43的底部之后通过排气口332排出顶盖33。由于排气口332开口于顶盖排气腔43的底部,因此从卧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排出的工作流体首先必须通过顶盖排气腔43的底部,然后排出顶盖33(即排出顶盖排气腔43)。由此,借助于开口于顶盖排气腔43的底部的排气口332,工作流体能够将可能的沉降在顶盖排气腔43的底部的润滑油带出顶盖33,从而可以减少或消除顶盖排气腔43的底部的积油现象。此外,与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相比,第四实施方式的导流结构更为简单,使得加工与制造过程更为容易。
图8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34的左视图,图8b是沿图8a中的A-A线截取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消音隔板54和顶盖34的剖视图。该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34包括由顶盖34和消音隔板54限定出的顶盖排气腔44。在顶盖34处,设置有排气口342(特别地,顶盖34包括外部壳体端板341,在顶盖34的外部壳体端板341处设置有排气口342),该排气口342作为导流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开口于顶盖排气腔44的底部由此也可以视为设置在顶盖排气腔的底部。由于设置有排气口342,在顶盖排气腔44中形成了用于排出从卧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未示出)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的入口为消音隔板54中的消音隔板孔541,而出口为排气口342。在排气口342处设置有弯曲排气管64。当卧式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时,从卧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排出的工作流体通过消音隔板54中的消音隔板孔541进入顶盖排气腔44,进入顶盖排气腔44的工作流体在流经顶盖排气腔44的底部之后通过排气口342排出顶盖34。由于排气口342开口于顶盖排气腔44的底部,因此从卧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排出的工作流体首先必须通过顶盖排气腔44的底部,然后排出顶盖34(即排出顶盖排气腔44)。由此,借助于开口于顶盖排气腔44的底部的排气口342,工作流体能够将可能的沉降在顶盖排气腔44的底部的润滑油带出顶盖34,从而可以减少或消除顶盖排气腔44的底部的积油现象。此外,与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相比,第五实施方式的导流结构更为简单,使得加工与制造过程更为容易,并且与第四实施方式相比,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弯曲排气管的设计能够使工作流体向上导向,更加有利于润滑油的循环。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各种改变。

Claims (10)

1.一种卧式压缩机的顶盖,所述顶盖在所述顶盖的内侧限定有顶盖排气腔并且包括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在所述顶盖排气腔中限定出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用于排出从所述卧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排出的工作流体,所述卧式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工作流体进入所述顶盖排气腔中并且借助于所述排气通道流出所述顶盖排气腔,
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顶盖排气腔的底部,使得所述工作流体流经所述顶盖排气腔的底部再排出所述顶盖排气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位于所述顶盖排气腔中的隔板和设置在所述隔板下方且位于所述顶盖排气腔的底部的排气孔,所述隔板将所述顶盖排气腔分隔为左排气腔和右排气腔,并且所述排气孔将所述左排气腔与所述右排气腔相连通,由此进入所述顶盖排气腔中的所述工作流体首先进入所述右排气腔、然后通过所述排气孔进入所述左排气腔、最后再排出所述顶盖排气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与所述顶盖的外部壳体部分一体地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插入所述顶盖排气腔中的内伸管,所述内伸管的入口位于所述顶盖排气腔的底部,由此进入所述顶盖排气腔中的所述工作流体经由所述内伸管而最后再排出所述顶盖排气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盖排气腔中的引流罩,所述引流罩包括设置在所述引流罩的底部的引流罩孔,所述引流罩孔位于所述顶盖排气腔的底部,所述引流罩将所述顶盖排气腔分隔为内部排气腔和外部排气腔,并且所述引流罩孔将所述内部排气腔与所述外部排气腔相连通,由此进入所述顶盖排气腔中的所述工作流体首先进入所述内部排气腔、然后通过所述引流罩孔进入所述外部排气腔、最后再排出所述顶盖排气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盖处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开口于所述顶盖排气腔的底部,由此进入所述顶盖排气腔中的所述工作流体在流经所述顶盖排气腔的底部之后从所述排气口排出所述顶盖排气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压缩机的顶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气口处设置有直排气管或者设置有向上弯曲的弯曲排气管。
8.一种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压缩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顶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卧式压缩机包括消音隔板,所述顶盖附接至所述消音隔板以限定出所述顶盖排气腔;或者
所述顶盖直接附接至所述压缩机构的定涡旋端板以限定出所述顶盖排气腔。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压缩机为采用油雾润滑的卧式涡旋压缩机。
CN202020462146.9U 2020-04-01 2020-04-01 卧式压缩机的顶盖和卧式压缩机 Active CN212079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62146.9U CN212079638U (zh) 2020-04-01 2020-04-01 卧式压缩机的顶盖和卧式压缩机
PCT/CN2020/113127 WO2021196519A1 (zh) 2020-04-01 2020-09-03 卧式压缩机的顶盖和卧式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62146.9U CN212079638U (zh) 2020-04-01 2020-04-01 卧式压缩机的顶盖和卧式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79638U true CN212079638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63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62146.9U Active CN212079638U (zh) 2020-04-01 2020-04-01 卧式压缩机的顶盖和卧式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79638U (zh)
WO (1) WO202119651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74692B2 (ja) * 1994-08-19 2001-06-1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横置型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US7490541B2 (en) * 2001-07-09 2009-02-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mpressor
CN201439757U (zh) * 2009-05-15 2010-04-21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有限公司 消音板和卧式涡旋压缩机
CN110259686A (zh) * 2018-03-12 2019-09-20 广东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压缩机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0159536B (zh) * 2019-06-10 2020-11-24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空调器和车辆
CN110617225B (zh) * 2019-10-10 2024-10-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消音组件、排气系统及涡旋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96519A1 (zh) 2021-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70006518B1 (ko) 수평 회전 압축기와, 이 압축기내의 모터 구조물의 오일 순환 방법
CN112160908B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WO2007077856A1 (ja) 圧縮機
CN211648463U (zh) 压缩机、压缩机组件、热交换系统及电器设备
US6658885B1 (en) Rotary compressor with muffler discharging into oil sump
CN212079638U (zh) 卧式压缩机的顶盖和卧式压缩机
CN110848135B (zh) 卧式压缩机及热交换工作设备
WO2003006828A1 (fr) Compresseur
CN115552123A (zh) 横卧型旋转式压缩机
CN212774772U (zh) 卧式压缩机的顶盖和卧式压缩机
CN112576513B (zh) 一种压缩机和空调器
US4978287A (en) Horizontal crankshaft rotary compressor with oil drain tube from muffler to interior of shell
JP2005083234A (ja) 圧縮機
CN222391567U (zh) 一种涡旋压缩机润滑油循环结构
JP4045856B2 (ja) 圧縮機
CN217518852U (zh) 一种压缩机和空调器
KR100296581B1 (ko) 압축기의흡입머플러
CN222046108U (zh) 压缩机
CN217029317U (zh) 一种转子压缩机、一种压缩机组件和一种空调器室外机
CN115199507B (zh) 曲轴、变频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JP2007309282A (ja) 圧縮機
JP2005054745A (ja) 圧縮機
CN110714801B (zh) 膨胀机以及包括膨胀机的流体循环系统
JP2817528B2 (ja) スクロール形流体機械
JP2006037895A (ja) 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