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79414U - 新型机油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新型机油冷却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079414U CN212079414U CN202020600167.2U CN202020600167U CN212079414U CN 212079414 U CN212079414 U CN 212079414U CN 202020600167 U CN202020600167 U CN 202020600167U CN 212079414 U CN212079414 U CN 2120794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inlet
- oil
- cooler
- casing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机油冷却器,包括壳体、盖板和冷却器芯子,在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容纳冷却器芯子的腔体,所述的盖板安装在冷却器芯子的上部,与所述的冷却器芯子一体成型,所述的冷却器芯子安装在壳体的腔体内,与所述的壳体之间形成间距;该盖板通过螺栓与所述的壳体安装在一起,将所述的冷却器芯子密封在壳体的腔体内;在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另一侧的外部设置有出水口,该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相邻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第一进水口以及第二进水口与进油口错位布置,使冷却水和需要冷却的机油形成对流,提高冷却效果;结构新颖合理紧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机油冷却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船用、陆用柴油机、燃气发动机节能降耗、并向大功率方向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管壳式机油冷却器,虽经多次设计改进,使得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不断提升,但机油冷却器的结构还有待改进提高。为此,要开发输出功率更大、更加节能环保、可靠性更好,更美观的新机型,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机油冷却器结构,提高其散热效果,并缩小体积,从而提高发动机整机的性能和可靠性,以及美观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机油冷却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机油冷却器,包括壳体、盖板和冷却器芯子,在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容纳冷却器芯子的腔体,所述的盖板安装在冷却器芯子的上部,与所述的冷却器芯子一体成型,所述的冷却器芯子安装在壳体的腔体内,与所述的壳体之间形成间距;该盖板通过螺栓与所述的壳体安装在一起,将所述的冷却器芯子密封在壳体的腔体内;在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另一侧的外部设置有出水口,该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相邻设置,所述壳体的中部设置有放水接口,所述的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出水口以及放水接口均与腔体相通。
在所述的盖板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该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形成间距,均与冷却器芯子的过油通道相通。
所述的盖板与壳体之间安装有密封垫。
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支座,所述的支座为三个,在壳体的底部呈三角形布置。
所述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远离所述的进油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第一进水口以及第二进水口与进油口错位布置,使冷却水和需要冷却的机油形成对流,提高冷却效果;结构新颖合理紧凑,可适应缸径135mm-170mm的4缸、6缸、V型12缸柴油机或燃气发动机使用,为新的高输出功率、高可靠性和美观性的135mm-170mm的4缸、6缸、V型12缸柴油机或燃气发动机的改进提高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盖板与冷却器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7是图6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见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机油冷却器,包括壳体1、盖板3和冷却器芯子11,在所述的壳体1上设置有容纳冷却器芯子11的腔体,所述的盖板3安装在冷却器芯子11的上部,与所述的冷却器芯子11一体成型,所述的冷却器芯子11安装在壳体的腔体内,与所述的壳体1之间形成间距;该盖板3通过螺栓与所述的壳体1安装在一起,将所述的冷却器芯子密封在壳体1的腔体内;在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口5和第二进水口7,另一侧的外部设置有出水口10,该第一进水口5和第二进水口7相邻设置,所述壳体的中部设置有放水接口13,所述的第一进水口5、第二进水口7、出水口10以及放水接口13均与腔体相通。
在所述的盖板3上设置有进油口9和出油口6,该进油口9与出油口6之间形成间距,均与冷却器芯子11的过油通道相通。
所述的盖板3与壳体1之间安装有密封垫2。
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安装有支座8,所述的支座8为三个,在壳体的底部呈三角形布置。
所述的第一进水口5和第二进水口7远离所述的进油口9,提高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冷却水通过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流入至壳体的腔体内,冷却水充满冷却器芯子与壳体之间的空间,待冷却的机油通过进油口进入冷却器芯子内,并通过出油口排出,冷却水对冷却器芯子内的机油冷却后,通过出水口和放水接口排出;同时,第一进水口以及第二进水口与进油口错位布置( 所述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远离所述的进油口),使冷却水和需要冷却的机油形成对流,提高冷却效果。
Claims (5)
1.一种新型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盖板和冷却器芯子,在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容纳冷却器芯子的腔体,所述的盖板安装在冷却器芯子的上部,与所述的冷却器芯子一体成型,所述的冷却器芯子安装在壳体的腔体内,与所述的壳体之间形成间距;该盖板通过螺栓与所述的壳体安装在一起,将所述的冷却器芯子密封在壳体的腔体内;在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另一侧的外部设置有出水口,该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相邻设置,所述壳体的中部设置有放水接口,所述的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出水口以及放水接口均与腔体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盖板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该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形成间距,均与冷却器芯子的过油通道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与壳体之间安装有密封垫。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新型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支座,所述的支座为三个,在壳体的底部呈三角形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远离所述的进油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00167.2U CN212079414U (zh) | 2020-04-21 | 2020-04-21 | 新型机油冷却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00167.2U CN212079414U (zh) | 2020-04-21 | 2020-04-21 | 新型机油冷却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079414U true CN212079414U (zh) | 2020-12-04 |
Family
ID=73596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60016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79414U (zh) | 2020-04-21 | 2020-04-21 | 新型机油冷却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07941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17176A (zh) * | 2021-10-18 | 2022-02-08 | 江苏常发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 |
-
2020
- 2020-04-21 CN CN202020600167.2U patent/CN21207941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17176A (zh) * | 2021-10-18 | 2022-02-08 | 江苏常发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079414U (zh) | 新型机油冷却器 | |
CN103485921A (zh) | 一种用于高强化柴油机的均匀冷却双层水腔气缸盖 | |
CN105840336B (zh) | 摩托车发动机气缸头总成 | |
CN203640848U (zh) | 分流式发动机冷却水套 | |
CN206889133U (zh) | 一种egr冷却器总成 | |
WO2019153498A1 (zh) | 大功率v型多缸柴油机系统 | |
CN206571589U (zh) | 一种新型柴油机气缸盖 | |
CN202756083U (zh) | 柴油机用顶置中冷器 | |
CN108757201A (zh) |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冷却液循环系统及发动机 | |
CN206071705U (zh) | 一种乘用车低温散热器 | |
JP4228209B2 (ja) | Egrクーラ | |
CN108194218B (zh) | 一种双层大面积组合冷缸头 | |
CN201277163Y (zh) | 内燃机式新型高效节能往复活塞空气压缩机 | |
CN204152692U (zh) | 一种集成中冷器的分体式双气道进气歧管 | |
CN206785520U (zh) | 集成中冷器的进气歧管 | |
CN203239470U (zh) | 一种u型egr冷却器及扁管与联接板的连接结构 | |
CN205823469U (zh) |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气缸头总成 | |
CN209430282U (zh) | 一种满足多级增压冷却的中冷器 | |
CN207795394U (zh) | V型多缸柴油机的中冷器总成 | |
CN104074568A (zh) | 摩托车发动机油冷润滑系统 | |
CN202402201U (zh) | 用于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冷却系统 | |
CN108590810B (zh) | 水冷降噪降温消音器 | |
CN208040535U (zh) | 大功率v型16缸柴油机 | |
CN104791079A (zh) | 具有预充量空气冷却器的涡轮增压内燃发动机 | |
CN203441581U (zh) | 一种柴油机冷却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