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60267U - 体外诊断分析仪及试剂卡 - Google Patents
体外诊断分析仪及试剂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060267U CN212060267U CN202020226907.0U CN202020226907U CN212060267U CN 212060267 U CN212060267 U CN 212060267U CN 202020226907 U CN202020226907 U CN 202020226907U CN 212060267 U CN212060267 U CN 2120602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reagent card
- liquid
- flow
- samp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外诊断分析仪及试剂卡,该试剂卡包括试剂卡本体,试剂卡本体包括与所述空心针的出液端相通的进样通道、检测腔、以及接气端,所述进样通道及所述接气端与所述检测腔连通;所述试剂卡本体还包括定标液通道,所述定标液通道及所述进样通道均通过第一通道与所述检测腔连通,所述定标液通道设有第一止流结构,所述第一止流结构靠近所述第一通道设置。该试剂卡能够解决样品液泄露的隐患。该体外诊断分析仪采用了上述试剂卡,有利于提高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体外诊断分析仪及试剂卡。
背景技术
试剂卡(也称测试卡、检测卡)广泛用于医疗行业,该试剂卡集成生化检测电极,通过定标液定标,然后进行样品液(血液、组织液等)检测。
传统的试剂卡,完成测试后,因操作不当,存在样品液沿管道泄漏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体外诊断分析仪及试剂卡。该试剂卡能够解决样品液泄露的隐患。该体外诊断分析仪采用了上述试剂卡,有利于提高可靠性。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试剂卡,包括试剂卡本体,试剂卡本体设有进样通道、检测腔、以及接气端,所述进样通道及所述接气端与所述检测腔连通;所述试剂卡本体还包括定标液通道,所述定标液通道及所述进样通道均通过第一通道与所述检测腔连通,所述定标液通道设有第一止流结构,所述第一止流结构靠近所述第一通道设置。
上述试剂卡使用完成时,如因操作不当,试剂卡未取出时;即使因虹吸作用,样品管内残留的样品液或/和废液和经第一通道进入定标液通道,也会被第一止流结构截断,使得样品液无法从定标液通道流出试剂卡,进而可以避免样品液污染检测仪器。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试剂卡本体使用状态时的重力方向,所述第一通道、所述检测腔及所述定标液通道的进液端均设置于所述进样通道的进液端的下方;所述定标液通道包括第三流道、第四流道以及连通所述第三流道及第四流道的过渡流道,所述第三流道从所述定标液通道的进液端至所述过渡流道的进液端,所述第四流道从所述过渡流道的出液端至所述第一通道的进液端,所述过渡流道设置于所述进样通道的进液端与所述第一通道的进液端之间,所述第四流道设置于所述过渡流道的下方,且所述第四流道设置有所述第一止流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止流结构为迂回的第一止流管道,且所述第一止流管道设有至少两个弯曲部;或所述第一止流结构为止流阀或止流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试剂卡本体还包括与所述检测腔的出液端相通的废液存储腔,所述废液存储腔的出液端通过第二通道与所述接气端连通;且沿所述试剂卡本体使用状态时的重力方向,所述废液存储腔的出液端设置于所述过渡流道的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试剂卡本体还包括设置于废液存储腔内的多个支撑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试剂卡本体还包括安装本体,所述安装本体包括用于套接样品管的安装孔、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的空心针、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的密封部、以及进气通道,所述空心针的一端能够插入所述样品管内,所述密封部与所述样品管的外壁密封配合,所述进气通道包括出气孔、以及设置于所述试剂卡本体的表面的进气孔,所述出气孔用于与安设于所述安装孔上的所述样品管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部设有用于与所述样品管的出样端密封配合的密封孔,所述空心针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密封孔内,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密封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的外边缘设有密封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层包括弹性层及设置于所述弹性层上的粘接层,所述弹性层朝外设置。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体外诊断分析仪,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试剂卡。
该体外诊断分析仪采用了上述试剂卡,有利于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试剂卡的防泄漏状态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所示的体外诊断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所示的体外诊断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试剂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的测试卡吸入定标液的示意图;
图7为图4所示的试剂卡完成定标分析后的示意图;
图8为图5或图7所示的试剂卡状态下进气孔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图4所示的试剂卡吸入样品液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图9所示的试剂卡状态下进气孔的状态示意图;
图12为图2所示的试剂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试剂卡的第二定标液与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试剂卡;100、试剂卡本体;110、进样通道;112、第一通道;120、检测腔;130、接气端;140、定标液通道;142、第一止流结构;144、第三流道;146、第四流道;148、过渡流道;150、第一定标液袋;160、配合部;170、阀芯;172、尖刺部;180、废液存储腔;182、支撑筋;190、第二通道;200、安装本体;210、安装孔;220、空心针;230、进气通道;231、进气孔;232、出气孔;233、第二止流结构;202、止流腔;204、挡板体;234、第一流道;235、第二流道;240、密封部;242、密封孔;250、密封层;252、弹性层;254、粘接层;20、负压发生器;40、第一伸缩器;42、密封端;44、密封环;50、第二伸缩器;60、控制器;70、样品管;80、第二定标液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当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是指二者的理想状态是垂直,但是因制造及装配的影响,可以存在一定的垂直误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试剂卡10,包括试剂卡本体100,试剂卡本体设有与所述空心针220的出液端相通的进样通道110、检测腔120、以及接气端130,所述进样通道110及所述接气端130与所述检测腔120连通;所述试剂卡本体100还包括定标液通道140,所述定标液通道140及所述进样通道110均通过第一通道112与所述检测腔120连通,所述定标液通道140设有第一止流结构142,所述第一止流结构142靠近所述第一通道112设置。
上述试剂卡10使用完成时,如因操作不当,试剂卡10未取出时;即使因虹吸作用,样品管70内残留的样品液或/和废液和经第一通道112进入定标液通道140,也会被第一止流结构142截断,使得样品液无法从定标液通道140流出试剂卡10,进而可以避免样品液污染检测仪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中,沿试剂卡本体100使用状态时的重力方向,第一通道112、检测腔120及定标液通道140的进液端均设置于进样通道110的进液端的下方。如此设置,使得定标液进入检测腔120时,不会进入进样通道110;而测试液设置最高点,有利于测试液进入检测腔120。
进一步地,定标液通道140包括第三流道144、第四流道146以及连通第三流道144及第四流道146的过渡流道148,第三流道144从定标液通道140的进液端至过渡流道148的进液端,第四流道146从过渡流道148的出液端至第一通道112的进液端,过渡流道148设置于进样通道110的进液端与第一通道112的进液端之间,第四流道146设置于过渡流道148的下方,且第四流道146设置有第一止流结构142。如此,将定标液通道140迂回设置成第三流道144、第四流道146及过渡流道148,也有利于形成存储空间,有利于存储进入定标液通道140的废液。进一步地,过渡流道148与样品管70之间形成虹吸高度差,而将第一止流结构142设置于第四流道146上,有利于增加液体流动阻力,进而可以抵消虹吸作用力。
需要说说明的是,“沿所述试剂卡本体100使用状态时的重力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如图1所示。
在上述任一定标液通道140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中,第一止流结构142为迂回的第一止流管道,且第一止流管道设有至少两个弯曲部,弯曲部的深度沿定标液的进液方向逐渐变浅。如此,利用迂回的第一止流管道可以延长定标液通道140的长度,获得更大的阻力;进一步利用弯曲部来增大流动阻力及增大存储量,使样品液或废液无法流到过渡流道148,从而防止液体从定标液通道140的进液端泄漏。
当然了,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止流结构142包括但不限于止流阀(如图4所示)、止流腔202。
如图1及图2所示,一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介绍本申请的试剂卡10,将结合试剂卡10的使用进行说明,提供了一种体外诊断分析仪,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试剂卡10、负压发生器20、样品管70、第一伸缩器40、检测装置及控制器60。
其中,如图4、图5及图7所示,试剂卡10还包括固设于检测本体上的安装本体200,安装本体200包括用于套接样品管70的安装孔210、设置于安装孔210内的空心针220、设置于安装孔210内的密封部240、以及进气通道230,空心针220的一端能够插入样品管70内,密封部240与样品管70的外壁密封配合,进气通道230包括出气孔232、以及设置于试剂卡本体100的表面的进气孔231,出气孔232用于与安设于安装孔210上的样品管70连通;试剂卡本体100包括与空心针220的出液端相通的进样通道110、检测腔120、以及接气端130,进样通道110及接气端130与检测腔120连通。
其中,负压发生器20与接气端130对接,样品管70设有与空心针220间隙配合的出样端,第一伸缩器40设有用于密封进气孔231的密封端42,控制器60与负压发生器20、第一伸缩器40及检测装置通信连接,检测装置的检测端设置于检测腔120内。
上述体外诊断分析仪使用时,样品管70可以插入试剂卡本体100的安装孔210内,此过程中,空心针220会插入到样品管70中,完成样品管70安装后,密封部240会与样品管70密封配合,然后将试剂卡10安装到体外诊断分析仪的预设位置。当控制器60控制第一伸缩器40动作使得密封端42离开进气孔231,即该进气孔231被打开时,气体(如空气)才能够通过进气通道230进入样品管70内,即此时若接气端130对接负压发生器20,产生吸力,可使得样品管70内的液体能够通过空心针220吸入进样通道110,并流入检测腔120,并利用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分析;而当控制器60控制第一伸缩器40动作,使得密封端42与进气孔231密封配合,即进气孔231被封闭时,气体(如空气)无法通过进气通道230进入样品管70内,而样品管70又被密封部240密封,使得样品管70无法与外界的气体连通,使得样品管70内的液体难以通过空心针220被吸出。该体外诊断分析仪,样品液的通断控制可靠,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负压发生器20”可为抽吸泵、真空泵等任意一种满足本申请要求的现有液体抽吸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60”包括但不仅限于可编程控制器60、运动控制卡、电脑等。
需要说明的是,“密封部240”包括但不仅限于密封环44、密封套、密封层250等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将样品管70密封固定于安装孔210内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样品管70”包括注射器、试管等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空心针220的一端能够插入样品管70内”,可以理解为空心针220的一端凸出安装孔210的底部设置形成接口。
而“安装孔210的底部”可以理解为插入样品管70后,与样品管70的出样端相对应的底壁,包括但不仅限于如图4所示,还包括其他变形后等同的方案。
在上述任一仪器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及图5所示,一实施例中,进气通道230还包括设置于出气孔232及进气孔231之间第二止流结构233。如此,当试剂卡10测试完成后,第一伸缩器40会复位,进气孔231被打开。因操作不当,试剂卡10未取出仪器;此时即使进气通道230产生虹吸作用,样品管70内残留的样品液会经出气孔232进入进气通道230,也会被第二止流结构233截断,使得样品液无法从进气通道230流出试剂卡10,进而可以避免样品液污染检测仪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0所示,一实施例中,第二止流结构233包括止流腔202,止流腔202分别与出气孔232及进气孔231连通。如此,利用止流腔202形成存储腔,进而即使进气通道230产生虹吸作用,样品管70内残留的样品液会经出气孔232进入进气通道230时,可以利用存储腔进行存储,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一实施例中,进气通道230包括连通出气孔232与止流腔202的第一流道234、以及连通进气孔231与止流腔202的第二流道235,第一流道234的出液端及第二流道235的进液端靠近止流腔202的顶部设置或设置于止流腔202的顶部。如此,可以充分利用止流腔202的容积来存储液体,只要止流腔202存储满了或接近满了才会溢出。进而使得该止流腔202可以设置的更小,有利于试剂卡10的体积小型化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止流腔202的顶部”可以理解为试用卡使用状态时,止流腔202的底部相对的一端部;也可以理解为止流腔202存储液体时,顶部与液面相对。
更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第一流道234的出液端与第二流道235的进液端相互错开。如此,可以避免第一流道234的出液端出来的液体直接喷入第二流道235的进液端,导致液体溢出试剂卡10。而第一流道234的出液端与第二流道235的进液端相互错开,即使第一流道234的出液端与第二流道235的进液端之间的间距很小或作用力很大,也可以充分利用止流腔202进行存储,有利于止流腔202的形状的灵活设置。
或一实施例中,第二止流结构233还包括设置于止流腔202内的挡板体204,第一流道234的出液端通过挡板体204与第二流道235进液端隔断。如此,利用挡板体204也可以避免第一流道234的出液端出来的液体直接喷入第二流道235的进液端,导致液体溢出试剂卡10。即使第一流道234的出液端与第二流道235的进液端之间的间距很小或作用力很大,也可以充分利用止流腔202进行存储,有利于止流腔202的形状的灵活设置。
或如图10所示,一实施例中,第一流道234的出液端与第二流道235的进液端相互错开;和第二止流结构233还包括设置于止流腔202内的挡板体204,第一流道234的出液端通过挡板体204与第二流道235进液端隔断。由前述分析可知,能够有效避免第一流道234的出液端出来的液体直接喷入第二流道235的进液端,可以充分利用止流腔202进行存储,有利于止流腔202的形状的灵活设置
在第二止流结构233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止流结构233为止流阀(未示出),或第二止流结构233为迂回的第二止流管道。如此,利用止流阀或迂回的止流管道(可参考图11所示的第一止流管道)也可以实现止流。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2至图13所示,一实施例中,试剂卡本体100还包括第一定标液袋150及阀芯170,第一定标液袋150固设于试剂卡本体100上,且第一定标液袋150设有与定标液通道140对接的配合部160,阀芯170设置于定标液通道140内或设置于第一定标液袋150内,阀芯170设有用于刺破配合部160的尖刺部172;体外诊断诊断分析仪还包括与控制器60通信连接的第二伸缩器50,第二伸缩器50的伸缩端能够按预设方向抵压定标液通道140或第一定标液袋150,使得尖刺部172刺破配合部160。
此时,该定标液可以集成到试剂卡本体100上。参考图2及图4至图11所示,使用时,样品管70可以插入的安装孔210内,此过程中,空心针220会插入到样品管70中,完成样品管70安装后,密封部240会与样品管70密封配合,然后将试剂卡10安装到体外诊断分析仪的预设位置,控制器60控制第一伸缩器40动作,使得密封端42与进气孔231密封配合,即进气孔231被封闭(如图8所示)。然后进行定标分析,控制器60控制第二伸缩器50的伸缩端按预设方向抵压定标液通道140或第一定标液袋150,带动阀芯170的尖刺部172刺破配合部160,从而使第一定标液袋150的定标液流入定标液通道140中(如图6所示)。控制器60再控制负压发生器20动作,将定标液送入检测腔120进行定标,然后利用检测装置对定标液进行分析,完成定标分析。完成定标分析后,负压发生器20继续工作,使得定标液抽离检测腔120(如图7所示)。此时控制第一伸缩器40动作,使得进气孔231被打开,此时负压发生器20继续动作,可以将适量的样品液(如血液)吸入检测腔120内(如图9及图10所示),然后再利用检测装置对检测液进行分析,获得样品液的分析报告。该体外诊断分析仪在进行定标工作时,能够精确控制定标液的抽取量,保证定标液完全覆盖检测装置的检测端,精准地将完成定标分析,获得精确的定标参数。此过程中,进气孔231的通断控制可靠,样品液不会干扰定标分析,而进行样品液分析时,抽吸顺利,有利于样品液检测的顺利进行,提高可靠性。
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体外诊断分析仪还包括第二定标液袋80,第二定标液袋80与定标液通道140之间通过开关阀(未标注)连通。等同的,此时该第二定标液袋80可以外置于试剂卡本体100的外面,利用管道及开关阀实现对接,可以将定标液存储在体外诊断分析仪内。利用开关阀来实现第二定标液袋80与定标液通道140之间的通断。
具体地,如图6至图11所示,控制器60控制第一伸缩器40动作,使得密封端42与进气孔231密封配合,即进气孔231被封闭。然后进行定标分析,打开开关阀,从而使第二定标液袋80的定标液流入定标液通道140中。控制器60再控制负压发生器20动作,将适量的定标液送入检测腔120进行定标,然后利用检测装置对定标液进行分析,完成定标分析,关闭开关阀,避免第二定标液袋80的液体干扰后续检测,可以为下一张试剂卡10供液。完成定标分析后,负压发生器20继续工作,使得定标液抽离检测腔120。此时控制第一伸缩器40动作,使得进气孔231被打开,此时负压发生器20继续动作,可以将适量的样品液(如血液)吸入检测腔120内,然后再利用检测装置对检测液进行检测,获得样品液的检测结果。
可选地,该开关阀为电磁开关阀,与控制器60通信连接。
此外,该开关阀包括但不仅限于旋转阀或直线滑动阀。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腔120”包括但不仅限于由一条管道形成或由一个空腔形成。同理,“废液存储腔180”包括但不仅限于由一条管道形成或由一个空腔形成。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及图10所示,一实施例中,密封部240设有用于与样品管70的出样端密封配合的密封孔242,空心针220的一端设置于密封孔242内,且出气孔232与密封孔242连通。如此,利用密封孔242的内侧壁进贴样品管70的出样端的外侧壁,使得样品管70可以密封可靠地安装到上,避免出现漏气而影响检测结果。同时出气孔232设置于密封孔242内,使得进气通道230可更好地为样品管70提供气体。
在上述任一试剂卡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8及图11所示,一实施例中,进气孔231的外边缘设有密封层250。如此,利用密封层250可以更好地与密封端42配合,密封效果更佳。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一实施例中,密封层250包括弹性层252及设置于弹性层252上的粘接层254,弹性层252朝外设置。如此,可以利用粘接层254将弹性层252粘接固定于的外表面,易于实施。
在上述任一仪器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8或图11所示,一实施例中,密封端42设有凸出设置的密封环44,密封环44能够密封设置于进气孔231的外边缘。如此,利用密封环44可以更好地密封进气孔231。与前述实施例的弹性层225相配合,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可选地,该密封环44的材质为弹性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本体200与试剂卡本体100”包括但不仅限于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如套接,插接;或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如热焊接、粘接剂粘接等。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安装本体200与试剂卡本体100一体成型制造。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试剂卡,其特征在于,包括试剂卡本体,所述试剂卡本体设有进样通道、检测腔、以及接气端,所述进样通道及所述接气端与所述检测腔连通;所述试剂卡本体还包括定标液通道,所述定标液通道及所述进样通道均通过第一通道与所述检测腔连通,所述定标液通道设有第一止流结构,所述第一止流结构靠近所述第一通道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试剂卡本体使用状态时的重力方向,所述第一通道、所述检测腔及所述定标液通道的进液端均设置于所述进样通道的进液端的下方;所述定标液通道包括第三流道、第四流道以及连通所述第三流道及第四流道的过渡流道,所述第三流道从所述定标液通道的进液端至所述过渡流道的进液端,所述第四流道从所述过渡流道的出液端至所述第一通道的进液端,所述过渡流道设置于所述进样通道的进液端与所述第一通道的进液端之间,所述第四流道设置于所述过渡流道的下方,且所述第四流道设置有所述第一止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流结构为迂回的第一止流管道,且所述第一止流管道设有至少两个弯曲部;
或所述第一止流结构为止流阀或止流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卡本体还包括与所述检测腔的出液端相通的废液存储腔,所述废液存储腔的出液端通过第二通道与所述接气端连通;且沿所述试剂卡本体使用状态时的重力方向,所述废液存储腔的出液端设置于所述过渡流道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卡本体还包括设置于废液存储腔内的多个支撑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卡本体还包括安装本体,所述安装本体包括用于套接样品管的安装孔、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的空心针、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的密封部、以及进气通道,所述空心针的一端能够插入所述样品管内,所述密封部与所述样品管的外壁密封配合,所述进气通道包括出气孔、以及设置于所述试剂卡本体的表面的进气孔,所述出气孔用于与安设于所述安装孔上的所述样品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设有用于与所述样品管的出样端密封配合的密封孔,所述空心针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密封孔内,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密封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的外边缘设有密封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包括弹性层及设置于所述弹性层上的粘接层,所述弹性层朝外设置。
10.一种体外诊断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试剂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26907.0U CN212060267U (zh) | 2020-02-28 | 2020-02-28 | 体外诊断分析仪及试剂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26907.0U CN212060267U (zh) | 2020-02-28 | 2020-02-28 | 体外诊断分析仪及试剂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060267U true CN212060267U (zh) | 2020-12-01 |
Family
ID=73533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226907.0U Active CN212060267U (zh) | 2020-02-28 | 2020-02-28 | 体外诊断分析仪及试剂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06026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169251A1 (zh) * | 2020-02-28 | 2021-09-02 |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体外诊断分析仪及试剂卡 |
CN114324753A (zh) * | 2021-12-21 | 2022-04-12 |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试剂卡 |
-
2020
- 2020-02-28 CN CN202020226907.0U patent/CN21206026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169251A1 (zh) * | 2020-02-28 | 2021-09-02 |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体外诊断分析仪及试剂卡 |
CN114324753A (zh) * | 2021-12-21 | 2022-04-12 |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试剂卡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57548B (zh) | 体外诊断分析仪及试剂卡 | |
CN111175529A (zh) | 体外诊断分析仪、试剂卡及安装结构 | |
CN212060267U (zh) | 体外诊断分析仪及试剂卡 | |
CN102271590B (zh) | 流体流控制装置和患者流体采样方法 | |
TW201109048A (en) | Drainage tube device and coupling unit | |
WO2017166696A1 (zh) | 血气分析仪及其血气生化测试卡 | |
CN211878005U (zh) | 体外诊断分析仪、试剂卡及安装结构 | |
CN103764005B (zh) | 用于具体是洗涤机器的家用器具的防溢水安全装置 | |
WO2017166693A1 (zh) | 血气分析仪及其血气生化测试卡 | |
CN209513801U (zh) | 血气生化测试卡及血气分析仪 | |
CN105548532A (zh) | 血气测试卡及血气测试仪和测试方法 | |
CN109464715B (zh) | 一种用于动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 | |
CN114563588A (zh) | 样本分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9679113U (zh) | 多功能引流袋转换头 | |
CN109498873B (zh) | 一种体外血液透析系统 | |
CN214121692U (zh) | 一种简易的血液精密定量取样装置 | |
CN214918884U (zh) | 清洗装置 | |
CN215727032U (zh) | 一种用于真空采血管的采血装置以及样本分析仪 | |
CN222616107U (zh) | 一种微流控鸭嘴阀 | |
CN208573757U (zh) | 尿液取样阀 | |
CN219374852U (zh) | 一种腹腔穿刺器 | |
CN203577076U (zh) | 自排气药液过滤器 | |
CN222258612U (zh) | 一种内窥镜插入部负压测漏装置 | |
CN221123942U (zh) | 一种尿液输送系统 | |
CN111175481B (zh) | 血气生化测试卡、血气分析仪及血气分析仪的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