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53092U - 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 - Google Patents
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053092U CN212053092U CN202020094874.9U CN202020094874U CN212053092U CN 212053092 U CN212053092 U CN 212053092U CN 202020094874 U CN202020094874 U CN 202020094874U CN 212053092 U CN212053092 U CN 2120530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drainage
- communicated
- pipe
- rain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和雨水收集系统,尤其是一种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包括第一集水箱、第二集水箱、第一沉淀井、第二沉淀井、渗漏水收集组件和雨水收集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沉淀井分别通过第一虹吸管和第二虹吸管与渗漏水收集组件和雨水收集组件相连通,所述第一沉淀井通过第一连通管与第二沉淀井相连通,所述第二沉淀井与第一集水箱通过第二连通管相连通,所述第一集水箱与第二集水箱通过第三连通管相连通,所述第一集水箱和第二集水箱内连通有取水组件,所述第二集水箱通过第四连通管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排水管,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实现渗漏水和雨水的收集,且能够多次沉淀去除杂质,在排水和雨水收集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和雨水收集系统,尤其是一种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小区内部都是采用地上种植绿植,地下建设车库的模式,但是由于地下车库采用混凝土材料不能有效的将渗漏水排出,形成滞水,当积水上升到一定高度,并浸没植物根系时,可能会造成根系的腐烂,使得植物死亡,且植物的根系会沿着车库顶端的混凝土缝隙生长,易造成车库混凝土体系的不稳,易坍塌和漏水,影响车库的使用,另外小区内涂层浅薄,不能很好地进行蓄水,在少雨的季节易干旱,需要经常性浇水,而下雨过后的雨水直接排出到市政雨水管网,造成浪费,不能很好地进行回收利用,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发明一套排水收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的现有小区内种植层渗漏水不能及时排出,易造成及时影响植物生长,同时不能够对渗漏水和雨水进行收集,浪费水资源的问题,发明一种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集水箱、第二集水箱、第一沉淀井、第二沉淀井、渗漏水收集组件和雨水收集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沉淀井分别通过第一虹吸管和第二虹吸管与渗漏水收集组件和雨水收集组件相连通,所述第一沉淀井通过第一连通管与第二沉淀井相连通,所述第二沉淀井与第一集水箱通过第二连通管相连通,所述第一集水箱与第二集水箱通过第三连通管相连通,所述第一集水箱和第二集水箱内连通有取水组件,所述第二集水箱通过第四连通管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排水管。
优选地,所述渗漏水收集组件设置在种植层的下方,所述渗漏水收集组件包括排水板、排水槽、过滤层和防水保护层,所述排水板为高分子防护排水异型片,所述排水槽固定在排水板上,所述排水槽与排水板的连接处的侧端面底端开设有若干进水口,所述排水槽上连通有通气管,且通气管远离排水槽的一端延伸到种植层外,所述过滤层为土工布,且位于排水槽和排水板的上方与种植层之间,所述防水保护层位于排水板的下方,所述排水槽与第一虹吸管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虹吸管通过集水管与雨水收集组件相连通,所述集水管位于排水板和防水保护层之间,种植层上开设有连通市政排水管网的雨水排放井,所述雨水排放井的内侧壁浇筑有混凝土层,所述集水管远离第二虹吸管的一端贯穿混凝土层并延伸到雨水排放井内,并与雨水收集组件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雨水收集组件包括集水管、集水接头、第一过滤网、支撑杆、连接环、铰接轴、复位弹簧、第二过滤网和限位块,种植层上开设有连通市政排水管网的雨水排放井,所述雨水排放井的内侧壁浇筑有混凝土层,所述集水管的一端贯穿混凝土层并延伸到种植层内,另一端沿竖直方向并与集水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网卡接固定在集水接头内,所述支撑杆有一对并固定在集水接头上方的混凝土层的内侧壁上,所述连接环通过铰接轴偏心转动连接在支撑杆上,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连接环两端的铰接轴上,且复位弹簧的两端与连接环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固定在连接环的内圈上,所述限位块固定在两根支撑杆之间的混凝土层的内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集水箱内间隔固定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三侧侧壁与第一集水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侧侧壁与第一集水箱的内侧壁之间形成间隙实现水源的流通,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之间按照一侧边沿依次固定在第一集水箱的内端面的顶部及底部,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一集水箱的内侧壁之间固定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内卡接有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三过滤网位于第二连通管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取水组件在第一集水箱和第二集水箱内分别与第三连通管和第四连通管相连通,所述取水组件包括可伸缩软管、连接杆、固定环、浮块和限位杆,所述可伸缩软管的一端与第三连通管或第三连通管相连通,另一端固定在固定环内,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固定环上,另一端固定在浮块上,所述限位杆有一对且一端固定在第一集水箱或第二集水箱的内底面,另一端贯穿浮块,构成浮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杆上的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第一集水箱、第二集水箱、第一沉淀井和第二沉淀井的配合使用,便于对收集到的渗漏水和雨水进行多次长度过滤,有效去除水珠泥沙或其他杂物,便于水资源的循环使用,进而对小区内的绿植进行浇灌,同时还能够减少水珠的泥沙对管道和水泵的磨损,延伸固定和水泵的使用寿命;(2)通过渗漏水收集组件便于将小区内的渗漏水进行收集,避免渗漏水大量在车库顶部大量堆积,影响植物生长,且还能够避免植物根系贯穿车库顶部的混凝土,对车库造成破坏;(3)通过雨水收集组件便于将直接排放到市政雨水排放管网的雨水进行收集存储,在干旱少雨的季节对小区内绿植进行浇灌,节约水资源;(4)通过取水组件便于从第一集水箱或第二集水箱内抽取上端的水,避免抽取到沉积在第一集水箱和第二集水箱内底部的泥沙,使得排出进行使用的水质保持清澈,同时避免了水中携带泥沙对管道和水泵的损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排水和雨水收集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共A区域放大图。
图3为图1中共B区域放大图。
图4为图1中共C区域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收集组件的俯视图。
其中,1、种植层,2、渗漏水收集组件,3、通气管,4、第一虹吸管,5、集水管,6、雨水收集组件,7、第二虹吸管,8、第一沉淀井,9、第一连通管,10、第二沉淀井,11、第二连通管,12、第一集水箱,13、限位环,14、第三过滤网,15、第一挡板,16、第二挡板,17、第三挡板,18、取水组件,19、第三连通管,20、第二集水箱,21、第四连通管,22、水泵,23、排水管,24、雨水排放井,25、混凝土层,101、排水板,102、排水凸起,103、排水槽,104、进水口,105、过滤层,106、防水保护层,201、支撑杆,202、连接环,203、铰接轴,204、复位弹簧,205、第二过滤网,206、集水接头,207、第一过滤网,208、限位块,301、可伸缩软管,302、固定环,303、连接杆,304、浮块,305、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的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包括第一集水箱12、第二集水箱20、第一沉淀井8、第二沉淀井10、渗漏水收集组件2和雨水收集组件6,第一沉淀井8分别通过第一虹吸管4和第二虹吸管7与渗漏水收集组件2和雨水收集组件6相连通,便于将渗漏水收集组件2和雨水收集组件6收集的雨水通过第一虹吸管4和第二虹吸管7的作用下输送到第一沉淀井8内,进而在第一沉淀井8内进行初步的沉淀出处理去除渗漏水和雨水中的泥土等杂质,以使得完成沉淀初步净化处理的清澈的水能够被进行初步的利用,另外利用渗漏水收集组件2和雨水收集组件6将渗漏水和雨水进行收集汇总。第一沉淀井8通过第一连通管9与第二沉淀井10相连通,便于通过第二沉淀井10进一步将从第一沉淀井8输送的水进行沉淀过滤,进一步的去除水中的泥沙等杂物。另外通过第一沉淀井8和第二沉淀井10便于观测进入第一沉淀井8和第二沉淀井10内水的质量和水量,且便于进行维修处理。第一沉淀井8和第二沉淀井10的排水口出通过螺钉固定有目数较大的过滤网,避免第一沉淀井8和第二沉淀井10的杂质随水排出,且能够将杂质滞留在第一沉淀井8和第二沉淀井10内便于清理。第一沉淀井8和第二沉淀井10在种植层1外的端面上卡接固定有密封盖,便于将第一沉淀井8和第二沉淀井10的上开口进行密封,避免杂物通过第一沉淀井8和第二沉淀井10的上开口进入,造成水的污染,同时还能够便于对第一沉淀井8和第二沉淀井10内沉积的泥沙等咋去进行抽取去除,避免长时间堆积减小第一沉淀井8和第二沉淀井10的容量,需要对收集的水的沉淀效果。第二沉淀井10与第一集水箱12通过第二连通管11相连通,便于将经过两次沉淀后的水收集到第一集水箱12内进行存储,便于后续使用,实现对小区内绿植的浇灌,同时也通过第一集水箱12对存储的水进一步沉淀过滤,进一步提高水的清澈度。第一集水箱12与第二集水箱20通过第三连通管19相连通,便于通过第二集水箱20增加存储水的容量。第一集水箱12和第二集水箱20内连通有取水组件18,便于通过取水组件18将第一集水箱12和第二集水箱20上层的水进行排出,避免直接从第一集水箱12和第二集水箱20的内底部排水,进而将沉淀到第一集水箱12和第二集水箱20底部的杂质一起排出,进而影响取用水的清澈度,同时避免对管道和水泵22造成损坏。第二集水箱20通过第四连通管21连通有水泵22,水泵22的输出端连通有排水管23,便于通过水泵22将第二集水箱20内的水提取出来,进而对小区内绿植进行浇灌,或者清洗小区内的路面,另外还能够通过水泵22在第一集水箱12和第二集水箱20内水满使井陉抽取排放,避免渗漏水不能及时排出,影响植物生长以及车库安全。
如图1-5所示的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渗漏水收集组件2设置在种植层1的下方,便于将从种植层1渗漏下来的水进行收集和排出,避免影响植物生长,同时也避免渗漏水和植物根系对车库顶部的混凝土进行破坏,影响车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渗漏水收集组件2包括排水板101、排水槽103、过滤层105和防水保护层106,排水板101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质的高分子防护排水异型片,具有立体排蓄税空间和一定支持刚度,液体、气体可以在其内部流动,具有辅助防植物根系穿刺功能,便于通过排水板101收集雨水,同时阻挡植物根系继续向下生长破坏车库顶部的混凝土。排水板101上延伸有若干呈矩阵排列的排水凸起102,便于在排水板101上形成间隙,进而实现对渗漏水的汇集。排水槽103通过螺钉固定在排水板101上,且排水槽103与排水板101的连接处的侧端面底端开设有若干进水口104,便于将排水板101上汇集的渗漏水通过进水口104进入到排水槽103内,进而通过排水槽103输送到第一虹吸管4内。排水槽103上连通有通气管3,且通气管3远离排水槽103的一端延伸到种植层1外,便于通过设置透气管使得排水槽103能够快速的将水排到虹吸管内,避免排水槽103内排水不畅。过滤层105为土工布,且位于排水槽103和排水板101的上方与种植层1之间,便于通过过滤层105将从种植层1渗漏下来的水进行过滤,避免种植层1内泥土等杂物随着渗漏水进入到排水槽103内。防水保护层106位于排水板101的下方,且防水保护层106为防水材料,如油毡等,进一步隔离渗漏水,避免渗漏水与车库顶部的混凝土接触,进而避免渗漏水从车库顶部的混凝土裂缝处渗漏到车库内。排水槽103与第一虹吸管4相连通,便于将排水槽103汇集的渗漏水在第一虹吸管4的作用下输送到第一沉淀井8内。
如图1-5所示的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第二虹吸管7通过集水管5与雨水收集组件6相连通,便于通过集水管5将雨水收集组件6收集到的雨水在第二虹吸管7的作用下输送到第一沉淀井8内。集水管5位于排水板101和防水保护层106之间,避免集水管5与排水管23和排水槽103相互影响,同时还能够通过防水保护层106避免集水管5破裂造成漏水,使得雨水渗漏到车库顶部的混凝土上。种植层1上开设有连通市政排水管23网的雨水排放井24,便于将种植层1表面的雨水从雨水排放井24排出。雨水排放井24的内侧壁浇筑有混凝土层25,便于通过混凝土层25对雨水排放井24内侧壁的种植层1进行保护,避免种植层1的泥土水珠雨水从雨水排放井24排放到市政排水管23网,进而造成种植层1的泥土流失。集水管5远离第二虹吸管7的一端贯穿混凝土层25并延伸到雨水排放井24内,并与雨水收集组件6相连通,便于通过集水管5将雨水收集组件6收集的雨水在第二虹吸管7的作用下所示的第一沉淀井8内。雨水收集组件6包括集水接头206、第一过滤网207、支撑杆201、连接环202、铰接轴203、复位弹簧204、第二过滤网205和限位块208,集水接头206与圆锥形,且集水接头206在雨水排放井24内与集水管5相连通,便于通过集水接头206收集从雨水排放井24上方流下的雨水。第一过滤网207卡接固定在集水接头206内,便于通过第一过滤网207过滤流下来的雨水,避免泥土等杂物通过集水接头206进入进水管内。支撑杆201有一对并通过螺栓固定在集水接头206上方的混凝土层25的内侧壁上,连接环202通过铰接轴203偏心转动连接在支撑杆201上,便于通过支撑杆201将连接环202造成固定在集水接头206的上方,同时利用铰接轴203使得连接环202能够与支撑杆201相对转动。复位弹簧204套设在连接环202两端的铰接轴203上,且复位弹簧204的两端与连接环202和支撑杆201焊接固定连接,便于连接环202在以铰接轴203转动后在复位弹簧204的弹力作用系恢复到原来位置,且通过铰接轴203偏心贯穿连接环202,使得连接环202在一定重力作用下更容易偏转。第二过滤网205焊接固定在连接环202的内圈上,便于通过第二过滤网205将从雨水排放井24来的上开口流下的雨水进行初步过滤,取出雨水中夹带的体积较大的杂物,同时在第二过滤网205上堆积的杂物过多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水的连接环202以铰接轴203转动,进而将杂物倾倒到雨水排放井24内,避免影响第二过滤网205继续过滤雨水,以及雨水漏到下方集水接头206内。限位块208通过螺栓固定在两根支撑杆201之间的混凝土层25的内侧壁上,且连接环202与限位块208接触时连接环202的上开口处于水平状态,便于通过限位块208限定连接环202,使得连接环202靠近混凝土层25的一端向下翻转,影响第二过滤网205上的杂物落到雨水排放井24内,且不会落到集水接头206内。第一过滤网207的目数大于第二过滤网205的目数,使得先通过第二过滤网205过滤去除体积较大的杂物,在通过第一过滤网207去除体积较小的泥土等杂物。
如图1-5所示的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第一集水箱12内间隔焊接固定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挡板15、第二挡板16和第三挡板17,第一挡板15、第二挡板16和第三挡板17之间按照一侧边沿依次焊接固定在第一集水箱12的内端面的顶部及底部,且第一挡板15、第二挡板16和第三挡板17三侧侧壁与第一集水箱12的内侧壁焊接固定连接,另一侧侧壁与第一集水箱1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间隙实现水源的流通,使得第一挡板15、第二挡板16和第三挡板17将第一集水箱12的内部空间分割呈蛇形的流通回路,实现水在第一集水箱12内充分的流通过滤操作,进一步将水中的泥土等杂物进行沉淀。第一挡板15与第一集水箱12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有限位环13,限位环13内卡接有第三过滤网14,且第三过滤网14位于第二连通管11的下方,便于通过第三过滤网14将从第二连通管11进行读研究生小内的水进行进一步过滤,进一步的去除水中的泥土等杂物,使得水质更加清澈。
如图1-5所示的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取水组件18在第一集水箱12和第二集水箱20内分别与第三连通管19和第四连通管21相连通,通过取水组件18便于从第一集水箱12或第二集水箱20内抽取上端的水,避免抽取到沉积在第一集水箱12和第二集水箱20内底部的泥沙,进而实现排出的水质保持清澈,同时避免了水中携带泥沙对管道和水泵22的损坏。取水组件18包括可伸缩软管301、连接杆303、固定环302、浮块304和限位杆305,可伸缩软管301的一端与第三连通管19或第三连通管19相连通,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环302内,便于通过可伸缩软管301将第一集水箱12或第二集水箱20内的水排出,且通过可伸缩软管301能够根据第一集水箱12或第二集水箱20内的水的深度使得可伸缩软管301的上开口水质保持在距离水面一定的高度。连接杆303的一端焊接固定在固定环302上,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浮块304上,便于通过连接杆303将固定环302与阀口固定连接在一起,进而将可伸缩软管301的一端与阀口固定连接在一起,同时利用浮块304的浮力将可伸缩软管301的一端保持在水面下一定的高度。限位杆305有一对且一端焊接固定在第一集水箱12或第二集水箱20的内底面,另一端贯穿浮块304,构成浮块304滑动连接在限位杆305上的结构,便于通过限位杆305对浮块304进行限定,的浮块304仅能够沿着限位杆305上下滑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包括第一集水箱(12)、第二集水箱(20)、第一沉淀井(8)、第二沉淀井(10)、渗漏水收集组件(2)和雨水收集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井(8)分别通过第一虹吸管(4)和第二虹吸管(7)与渗漏水收集组件(2)和雨水收集组件(6)相连通,所述第一沉淀井(8)通过第一连通管(9)与第二沉淀井(10)相连通,所述第二沉淀井(10)与第一集水箱(12)通过第二连通管(11)相连通,所述第一集水箱(12)与第二集水箱(20)通过第三连通管(19)相连通,所述第一集水箱(12)和第二集水箱(20)内连通有取水组件(18),所述第二集水箱(20)通过第四连通管(21)连通有水泵(22),所述水泵(22)的输出端连通有排水管(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漏水收集组件(2)设置在种植层(1)的下方,所述渗漏水收集组件(2)包括排水板(101)、排水槽(103)、过滤层(105)和防水保护层(106),所述排水板(101)为高分子防护排水异型片,所述排水槽(103)固定在排水板(101)上,所述排水槽(103)与排水板(101)的连接处的侧端面底端开设有若干进水口(104),所述排水槽(103)上连通有通气管(3),且通气管(3)远离排水槽(103)的一端延伸到种植层(1)外,所述过滤层(105)为土工布,且位于排水槽(103)和排水板(101)的上方与种植层(1)之间,所述防水保护层(106)位于排水板(101)的下方,所述排水槽(103)与第一虹吸管(4)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虹吸管(7)通过集水管(5)与雨水收集组件(6)相连通,所述集水管(5)位于排水板(101)和防水保护层(106)之间,种植层(1)上开设有连通市政排水管(23)网的雨水排放井(24),所述雨水排放井(24)的内侧壁浇筑有混凝土层(25),所述集水管(5)远离第二虹吸管(7)的一端贯穿混凝土层(25)并延伸到雨水排放井(24)内,并与雨水收集组件(6)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组件(6)包括集水接头(206)、第一过滤网(207)、支撑杆(201)、连接环(202)、铰接轴(203)、复位弹簧(204)、第二过滤网(205)和限位块(208),所述集水接头(206)在雨水排放井(24)内与集水管(5)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网(207)卡接固定在集水接头(206)内,所述支撑杆(201)有一对并固定在集水接头(206)上方的混凝土层(25)的内侧壁上,所述连接环(202)通过铰接轴(203)偏心转动连接在支撑杆(201)上,所述复位弹簧(204)套设在连接环(202)两端的铰接轴(203)上,且复位弹簧(204)的两端与连接环(202)和支撑杆(20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205)固定在连接环(202)的内圈上,所述限位块(208)固定在两根支撑杆(201)之间的混凝土层(25)的内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水箱(12)内间隔固定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挡板(15)、第二挡板(16)和第三挡板(17),所述第一挡板(15)、第二挡板(16)和第三挡板(17)三侧侧壁与第一集水箱(1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侧侧壁与第一集水箱(1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间隙实现水源的流通,所述第一挡板(15)、第二挡板(16)和第三挡板(17)之间按照一侧边沿依次固定在第一集水箱(12)的内端面的顶部及底部,所述第一挡板(15)与第一集水箱(12)的内侧壁之间固定有限位环(13),所述限位环(13)内卡接有第三过滤网(14),所述第三过滤网(14)位于第二连通管(11)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组件(18)在第一集水箱(12)和第二集水箱(20)内分别与第三连通管(19)和第四连通管(21)相连通,所述取水组件(18)包括可伸缩软管(301)、连接杆(303)、固定环(302)、浮块(304)和限位杆(305),所述可伸缩软管(301)的一端与第三连通管(19)或第三连通管(19)相连通,另一端固定在固定环(302)内,所述连接杆(303)的一端固定在固定环(302)上,另一端固定在浮块(304)上,所述限位杆(305)有一对且一端固定在第一集水箱(12)或第二集水箱(20)的内底面,另一端贯穿浮块(304),构成浮块(304)滑动连接在限位杆(305)上的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94874.9U CN212053092U (zh) | 2020-01-16 | 2020-01-16 | 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94874.9U CN212053092U (zh) | 2020-01-16 | 2020-01-16 | 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053092U true CN212053092U (zh) | 2020-12-01 |
Family
ID=73538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09487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53092U (zh) | 2020-01-16 | 2020-01-16 | 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05309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17511A (zh) * | 2022-02-18 | 2022-05-20 | 皮元康 | 一种环保用污水沉淀池排水装置 |
CN117027147A (zh) * | 2023-10-07 | 2023-11-10 |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高分子防护排水异形片的雨水集水结构 |
-
2020
- 2020-01-16 CN CN202020094874.9U patent/CN21205309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17511A (zh) * | 2022-02-18 | 2022-05-20 | 皮元康 | 一种环保用污水沉淀池排水装置 |
CN114517511B (zh) * | 2022-02-18 | 2023-08-11 | 中铁建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用污水沉淀池排水装置 |
CN117027147A (zh) * | 2023-10-07 | 2023-11-10 |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高分子防护排水异形片的雨水集水结构 |
CN117027147B (zh) * | 2023-10-07 | 2023-12-08 |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高分子防护排水异形片的雨水集水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103898U (zh) |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 | |
CN211036614U (zh) | 园林生态雨水给排系统 | |
CN212053092U (zh) | 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 | |
CN213268245U (zh) |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自循环渗蓄结构 | |
CN109479676A (zh) | 一种利用雨水循环系统用于屋顶花园浇灌用的方法 | |
CN215888527U (zh) |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排水装置 | |
CN111549718B (zh) | 一种多功能水利工程挡土墙 | |
CN212866270U (zh) | 一种用于小区绿化灌溉用雨水蓄水池 | |
CN210342083U (zh) | 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 |
CN211421309U (zh) | 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 | |
CN216108889U (zh) | 带有雨水收集净化功能的环保园林透水道路结构 | |
CN112982557A (zh) | 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再利用设备 | |
CN114319537B (zh) | 一种可增强雨水净化下渗功能的海绵系统 | |
CN215906695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 | |
CN213805773U (zh) | 一种住宅区海绵设施的集水装置 | |
CN205382409U (zh) | 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 | |
CN213709694U (zh) | 一种生态型雨水花园 | |
CN213773199U (zh) | 一种水利生态墙 | |
CN212176334U (zh) | 一种屋顶绿化系统 | |
CN214884040U (zh) | 干旱区无灌溉造林集水装置 | |
CN220915882U (zh) | 用于城镇规划的道路绿化景观带 | |
CN212801897U (zh) | 新农村建设用雨水收集过滤装置 | |
CN217175127U (zh) | 一种提供雨水利用率的道路结构 | |
CN221461385U (zh) | 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排水沟 | |
CN221422164U (zh) | 一种雨污管网排水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