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48665U - 一种外部可视且防盗扣被永久破坏的瓶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部可视且防盗扣被永久破坏的瓶盖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048665U CN212048665U CN202020586793.0U CN202020586793U CN212048665U CN 212048665 U CN212048665 U CN 212048665U CN 202020586793 U CN202020586793 U CN 202020586793U CN 212048665 U CN212048665 U CN 2120486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ttle cap
- bottle
- cap body
- theft
- buck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1010 comprom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35622 drink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3361 beverag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00 inorganic miner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07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36 packaging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9 sof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部可视且防盗扣被永久破坏的瓶盖,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瓶盖本体和防盗组件;所述瓶盖本体可拆卸安装在瓶体的瓶口上;在所述瓶盖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连接桥,所述防盗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桥与所述瓶盖本体连接;所述防盗组件与瓶口的卡扣相适配;本申请的瓶盖,将防盗组件设置在瓶盖本体上,在打开瓶盖前,可从外部看见瓶盖是否被打开过;瓶盖在打开后,防盗扣组件直接断裂开来并留在瓶盖上,无法进行复原,防盗性能更好;同时可避免消费者在饮用时与防盗组件以及附着在防盗组件上的污染物接触,洁净度更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外部可视且防盗扣被永久破坏的瓶盖。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饮料和矿泉水瓶,大多采用瓶盖对瓶体的瓶口进行密封。其中防盗扣设置在瓶口上,在瓶盖开启后,防盗扣断裂并留在瓶口上,消费者在饮用瓶体内的饮料或水时,口部会接触到留在瓶口周围的防盗扣,造成不好的饮用体验。
而且现有的瓶盖在对瓶体的瓶口进行密封时,只能覆盖瓶口的最上端,并不能对瓶口周围及瓶颈部分进行密封,在放置过程中,外界的灰尘等污染物会附着在瓶口、瓶颈以及防盗扣周围,消费者在进行饮用时,会与灰尘等污染物直接接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部可视且防盗扣被永久破坏的瓶盖,具有更高的防盗性能和更高的清洁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瓶盖本体和防盗组件;所述瓶盖本体可拆卸安装在瓶体的瓶口上;在所述瓶盖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连接桥,所述防盗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桥与所述瓶盖本体连接;所述防盗组件与瓶口的卡扣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防盗组件包括防盗扣,所述防盗扣位于所述瓶盖本体内的一侧设置有倒钩部,所述倒钩部与瓶口的卡扣相卡接。
可选的,所述瓶盖本体包括第一瓶盖本体和第二瓶盖本体;所述第一瓶盖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瓶盖本体顶部,且所述第一瓶盖本体与第二瓶盖本体相连通;所述容纳腔设置在所述第一瓶盖本体两侧;所述第一瓶盖本体可拆卸安装在瓶体的瓶口上,所述第二瓶盖本体与瓶体的瓶颈卡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瓶盖本体的外部设置有抓握部。
可选的,所述抓握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瓶盖本体外部的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瓶盖本体外部。
可选的,所述凹槽为“8”字型凹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瓶盖本体的内顶部设置有密封圈。
可选的,所述密封圈为软性材质密封圈。
可选的,所述第一瓶盖本体与所述第二瓶盖本体为一体化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瓶盖,通过将防盗组件设置在瓶盖本体上,在打开瓶盖前,可从外部看见瓶盖是否被打开过;瓶盖在打开后,防盗扣组件直接断裂开来并留在瓶盖上,无法进行复原,防盗性能更好;同时可避免消费者在饮用时与防盗组件以及附着在防盗组件上的污染物接触,洁净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瓶盖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瓶盖本体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瓶盖本体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瓶盖本体组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瓶盖本体;11、第一瓶盖本体;12、第二瓶盖本体;2、容纳腔;3、防盗扣;4、凹槽;5、密封圈;6、倒钩部;7、连接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部可视且防盗扣被永久破坏的瓶盖,如图1所示,包括瓶盖本体1和防盗组件;所述瓶盖本体1可拆卸安装在瓶体的瓶口上;在所述瓶盖本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容纳腔2,所述容纳腔2内设置有连接桥7,所述防盗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桥7与所述瓶盖本体1连接;所述防盗组件与瓶口的卡扣相适配。
防盗组件通过连接桥7设置在瓶盖本体1上,在进行密封时,通过防盗组件1与瓶口的卡扣结合对瓶体的瓶口进行密封,保证瓶口的密封性;容纳腔2与连接桥7之间有间隙,消费者可直接从外部看见瓶盖是否被打开过;防盗扣组件直接断裂开来并留在瓶盖上,一旦打开便无法进行复原,防盗性能更好。
可选的,所述瓶盖本体1的安装方式不局限螺纹盖,可以是压盖(直接拔开的盖)、翻盖(上半部分翻开的盖)等多种方式。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防盗组件包括防盗扣3,所述防盗扣3位于所述瓶盖本体1内的一侧设置有倒钩部6,所述倒钩部6与瓶口的卡扣相卡接。
在进行密封时,防盗扣3上的倒钩部6与瓶口的卡扣咬合,形成相对止转,防盗扣无法转动;当消费者需要打开瓶盖时,通过旋转瓶盖本体1,防盗扣3上的倒钩部6被破坏弹开,防盗扣3在分离后留在瓶盖本体1上,可避免消费者在饮用时与防盗扣3以及附着在防盗扣3上的污染物接触,提高消费者饮用过程的舒适度和洁净度。
其中,瓶盖本体1为由不同的材料一次性注塑成型的单色盖、双色瓶盖或多色瓶盖,可提高瓶盖本体1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瓶盖本体1包括第一瓶盖本体11和第二瓶盖本体12;所述第一瓶盖本体11设置在所述第二瓶盖本体12的顶部,且所述第一瓶盖本体11与第二瓶盖本体12相连通;所述容纳腔2设置在所述第一瓶盖本体11两侧;所述第一瓶盖本体11可拆卸安装在瓶体的瓶口上,所述第二瓶盖本体12与瓶体的瓶颈卡接。
通过第一瓶盖本体11对瓶体的瓶口进行密封,通过第二瓶盖本体12对瓶颈7进行密封,第一瓶盖本体11与第二瓶盖本体12配合使用,对瓶体的瓶口与瓶颈实现全面密封,可进一步减少灰尘等污染物对瓶口周围以及瓶颈的污染,进一步提高消费者饮用过程的的洁净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瓶盖本体11与所述第二瓶盖本体12为一体化结构,第一瓶盖本体11与第二瓶盖本体12可通过一次性模具直接成型,无需分别制作出第一瓶盖本体11与第二瓶盖本体12,再进行组装;制作过程更加方便,同时可进一步提高对瓶口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瓶盖本体11的外部设置有抓握部,所述抓握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瓶盖本体11外部的凹槽4,所述凹槽4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瓶盖本体11外部。当需要打开瓶盖1时,手指用力作用在第一瓶盖本体11外部的两个凹槽4上,带动瓶盖1旋转使防盗扣3与瓶口上的卡扣6分离,凹槽4作为受力部,使得打开瓶盖1的操作的更加方便。
具体地,所述凹槽5为“8”字型凹槽;以便更好抓取瓶盖并扭开。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瓶盖本体11内顶部设置有密封圈5,密封圈5与第一瓶盖本体11配合使用,对瓶体的瓶口进行密封,进一步提高第一瓶盖本体11的密封性能。
所述密封圈5为软性材质密封圈,优选为PP、PE或TPE材料,通过设置为软性材质的密封圈5,在第一瓶盖本体11安装在瓶体的瓶口上时,瓶口上部会挤压密封圈5,使得密封圈5得以填满瓶口与第一瓶盖本体11之间的间隙,再次提高第一瓶盖本体11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将防盗扣3设置在第一瓶盖本体11两侧,实现对瓶体的瓶口的密封作用和防盗作用,同时通过第一瓶盖本体11与第二瓶盖本体12的配合使用,对瓶体的瓶口以及瓶颈进行全面密封,大大提高了瓶盖的密封作用;同时可避免外界污染物附着在防盗扣3、瓶口以及瓶颈上,提高了消费者饮用过程的清洁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外部可视且防盗扣被永久破坏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瓶盖本体和防盗组件;所述瓶盖本体可拆卸安装在瓶体的瓶口上;在所述瓶盖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连接桥,所述防盗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桥与所述瓶盖本体连接;所述防盗组件与瓶口的卡扣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可视且防盗扣被永久破坏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组件包括防盗扣,所述防盗扣位于所述瓶盖本体内的一侧设置有倒钩部,所述倒钩部与瓶口的卡扣相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部可视且防盗扣被永久破坏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本体包括第一瓶盖本体和第二瓶盖本体;所述第一瓶盖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瓶盖本体顶部,且所述第一瓶盖本体与第二瓶盖本体相连通;所述容纳腔设置在所述第一瓶盖本体两侧;所述第一瓶盖本体可拆卸安装在瓶体的瓶口上,所述第二瓶盖本体与瓶体的瓶颈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部可视且防盗扣被永久破坏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瓶盖本体的外部设置有抓握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部可视且防盗扣被永久破坏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握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瓶盖本体外部的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瓶盖本体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部可视且防盗扣被永久破坏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8”字型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部可视且防盗扣被永久破坏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瓶盖本体的内顶部设置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部可视且防盗扣被永久破坏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软性材质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部可视且防盗扣被永久破坏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瓶盖本体与所述第二瓶盖本体为一体化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586793.0U CN212048665U (zh) | 2020-04-20 | 2020-04-20 | 一种外部可视且防盗扣被永久破坏的瓶盖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586793.0U CN212048665U (zh) | 2020-04-20 | 2020-04-20 | 一种外部可视且防盗扣被永久破坏的瓶盖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048665U true CN212048665U (zh) | 2020-12-01 |
Family
ID=73511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586793.0U Active CN212048665U (zh) | 2020-04-20 | 2020-04-20 | 一种外部可视且防盗扣被永久破坏的瓶盖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048665U (zh) |
-
2020
- 2020-04-20 CN CN202020586793.0U patent/CN21204866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457423A4 (en) | CONTAINER BODY OF ARTIFICIAL RESIN AND FORM TOOL DEVICE | |
CN201169420Y (zh) | 新型卡式旋出组合铝塑防盗盖 | |
CN212048665U (zh) | 一种外部可视且防盗扣被永久破坏的瓶盖 | |
CN102249036B (zh) | 防漏防盗翻盖式瓶盖 | |
CN213058289U (zh) | 一种口服液瓶易刺铝盖 | |
CN202138669U (zh) | 防漏防盗翻盖式瓶盖 | |
CN212686342U (zh) | 一种容器及其盖子 | |
CN202518574U (zh) | 一种具有增密防渗漏结构的防盗塑料瓶盖 | |
CN201647291U (zh) | 一种高分子毁齿双防瓶盖 | |
CN220054808U (zh) | 一种肩盖一体的防盗翻盖 | |
CN214297237U (zh) | 一种设有新型封头的瓶子 | |
CN203158471U (zh) | 药用液体复合式密封组合瓶 | |
CN215884644U (zh) | 一种具有防摔保护结构的化妆品瓶 | |
CN219928440U (zh) | 一种瓶子 | |
CN216806523U (zh) | 一种仓储式瓶盖 | |
CN201686128U (zh) | 双重密封防污染防撬安全瓶盖 | |
CN2280058Y (zh) | 双重防伪一次性酒瓶 | |
CN212244485U (zh) | 双重密封防污染瓶口、瓶盖及其组合结构 | |
CN210794197U (zh) | 一种新型酒瓶塞 | |
CN2332663Y (zh) | 一次性使用的防伪瓶盖 | |
CN203283564U (zh) | 一种包装瓶 | |
CN201816913U (zh) | 一种瓶口断裂式的防伪酒瓶及其瓶盖 | |
CN2338315Y (zh) | 果奶瓶盖 | |
CN2216973Y (zh) | 防渗防裂防盗塑料瓶盖 | |
CN202138659U (zh) | 一种外拉环式封口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