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38593U - 给药连接头及给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给药连接头及给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038593U CN212038593U CN201922124192.8U CN201922124192U CN212038593U CN 212038593 U CN212038593 U CN 212038593U CN 201922124192 U CN201922124192 U CN 201922124192U CN 212038593 U CN212038593 U CN 2120385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d body
- drug delivery
- administration
- delivery head
-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给药连接头及给药装置,其中,所述给药连接头包括:给药头本体,其内部中空设置,所述给药头本体一端具有与内部相连通的开口,另一端的端面形成工作面,所述给药头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给药头本体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进行套装连接;纳米晶片,其包括底座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微针,所述纳米晶片安装于所述给药头本体工作面上的安装槽中,且所述纳米晶片上的微针突伸于所述工作面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给药连接头可结合应用到一次性软管上,其安装、使用方便,在实现满足借助纳米晶片透皮给药的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并方便携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皮给药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给药连接头及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透皮给药技术领域,纳米微针或纳米晶片正被广泛应用。其中纳米晶片是根据人体皮肤结构开发的纳米促渗专用工具,它是由单晶硅经过纳米技术工艺雕刻而成。纳米晶片的表面是一系列微针阵列,它们可以打开皮肤最外面的角质层,同时不会伤及真皮层,大大提高药物的渗透能力。单晶硅的生物兼容性又保证了纳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然而,现有的应用纳米微针或纳米晶片的产品结构比较复杂,例如专利号201610883873.0公开了一种液体定量输送装置,该装置包括一壳体和一空腔头,壳体外设有一把持机构、控制机构和一连接端面,其内置有传动机构、动力机构和电源模块等。因此,现有的产品需要配置较为复杂的机械结构以及供电电路,成本较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给药连接头及给药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给药连接头,其包括:
给药头本体,其内部中空设置,所述给药头本体一端具有与内部相连通的开口,另一端的端面形成工作面,所述给药头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给药头本体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进行套装连接;
纳米晶片,其包括底座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微针,所述纳米晶片安装于所述给药头本体工作面上的安装槽中,且所述纳米晶片上的微针突伸于所述工作面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给药连接头的改进,所述工作面上设置有与给药头本体内部相连通的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为圆孔、多边形孔、条形孔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给药连接头的改进,所述出液孔为多个,多个出液孔分布于所述纳米晶片的四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给药连接头的改进,所述连接结构为设置于所述给药头本体内部的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给药连接头的改进,所述螺纹形成于所述给药头本体的内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给药连接头的改进,所述给药头本体内部的底面连接有一内套,所述螺纹形成于所述内套的内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给药连接头的改进,所述连接结构为设置于所述给药头本体内部的卡扣或者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给药连接头的改进,所述连接结构为设置于所述给药头本体的内侧壁上的粘胶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给药连接头的改进,所述纳米晶片通过粘接或者直接嵌入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给药头本体工作面上的安装槽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给药装置,其包括:软管、套装于所述软管一端的如上所述的给药连接头;
所述软管内部中空设置,其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给药连接头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套装于所述开口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给药连接头可结合应用到一次性软管上,其安装、使用方便,在实现满足借助纳米晶片透皮给药的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并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给药连接头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给药连接头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给药连接头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给药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给药连接头100,其包括:给药头本体1、设置于所述给药头本体1上的纳米晶片2。
所述给药头本体1内部中空设置,所述给药头本体1一端具有与内部相连通的开口11,另一端的端面形成工作面12。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给药头本体1通过注塑或者滴注固化的方式一体成型。
为了方便出药,所述工作面12上设置有与给药头本体1内部相连通的出液孔121,所述出液孔121为圆孔、多边形孔、条形孔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液孔121为多个,多个出液孔121分布于所述纳米晶片2的四周。此时,所述出液孔121为具有一定弧度的条形孔,多个条形孔以周向排列的方式分布于所述纳米晶片2的四周。
此外,为了防止漏液,还可以设置盖体和/或离型膜(未图示),该盖体和/或离型膜结合于给药头本体1的工作面12上,以堵住出液孔121。使用时,可方便地将盖体拧下和/或将离型膜撕下。
为了方便所述给药连接头100套装于相应的软管上,所述给药头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结构13,所述给药头本体1通过所述连接结构13进行套装连接。
如图1所示,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结构13为设置于所述给药头本体1内部的螺纹。此时,所述螺纹形成于所述给药头本体1的内侧壁上。从而,相应的软管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给药头本体1螺接于所述软管的外螺纹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螺纹靠近所述给药头本体1的开口11设置。
如图2所示,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结构13为设置于所述给药头本体1内部的螺纹。此时,所述给药头本体1内部的底面连接有一内套131,所述螺纹形成于所述内套131的内侧壁上。从而,相应的软管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给药头本体1通过内设的该内套131螺接于所述软管的外螺纹上。可替代地,如图3所示,形成所述连接结构13的螺纹也可直接形成于所述给药头本体1的内侧壁上,且靠近给药头本体1的端部设置。
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结构13为设置于所述给药头本体1内部的卡扣或者卡槽。此时,所述给药头本体1通过卡接的方式套装于相应的软管上。从而,相应的软管上设置有与上述连接结构13相配合的卡槽或者卡扣。
再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结构13还可以为设置于所述给药头本体1的内侧壁上的粘胶层。此时,所述给药头本体1通过粘接的方式套装于相应的软管上。
所述纳米晶片2包括底座21及设置于所述底座21上的微针22,在供药时,所述微针22可以同时打开皮肤最外面的角质层,同时不会伤及真皮层,大大提高药物的渗透能力。
其中,所述纳米晶片2是根据人体皮肤结构开发的纳米促渗专用工具,它是由单晶硅经过纳米技术工艺雕刻而成。纳米晶片的表面是一系列阵列排布的微针22,它们可以打开皮肤最外面的角质层,同时不会伤及真皮层,大大提高药物的渗透能力。
为了实现纳米晶片2的安装固定,所述纳米晶片2安装于所述给药头本体1工作面12上的安装槽中,且所述纳米晶片2上的微针22突伸于所述工作面12设置。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纳米晶片2直接嵌入到所述给药头本体1注塑时形成的安装槽中。此时,所述纳米晶片2与给药头本体1相接触的表面与给药头本体1之间能够相互渗透进而结合的更加紧固。
为了实现所述纳米晶片2与给药头本体1之间的相互渗透,所述纳米晶片2于所述给药头本体1注塑成型时同步地嵌入到所述给药头本体1的工作面12中。可替代地,所述纳米晶片2也可于所述给药头本体1注塑成型后,固化之前嵌入到所述给药头本体1的工作面12中。上述两种组装方式,由于给药头本体1未完全固化成型,且自身温度较高,纳米晶片2与给药头本体1之间接触的表面能够相互渗透融合,实现牢固地结合。
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纳米晶片2通过粘接方式安装于所述给药头本体1工作面12上的安装槽中。此时,所述纳米晶片2与安装槽之间灌注有粘接二者的粘胶。
如图4所示,基于上述给药连接头10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给药装置200,该给药装置200包括:软管201、套装于所述软管201一端的如上所述的给药连接头100。
其中,所述软管201内部中空设置,其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给药连接头100通过所述连接结构13套装于所述开口上。
使用时,首先打开盖体和/或离型膜,是出液孔露出,然后利用纳米晶片2按压皮肤以打开皮肤最外面的角质层,同时通过挤压的方式,将软管201内的药物挤出,以实现同步透皮给药,提高给药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给药连接头可结合应用到一次性软管上,其安装、使用方便,在实现满足借助纳米晶片透皮给药的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并方便携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给药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连接头包括:
给药头本体,其内部中空设置,所述给药头本体一端具有与内部相连通的开口,另一端的端面形成工作面,所述给药头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给药头本体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进行套装连接;
纳米晶片,其包括底座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微针,所述纳米晶片安装于所述给药头本体工作面上的安装槽中,且所述纳米晶片上的微针突伸于所述工作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面上设置有与给药头本体内部相连通的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为圆孔、多边形孔、条形孔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药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孔为多个,多个出液孔分布于所述纳米晶片的四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设置于所述给药头本体内部的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给药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形成于所述给药头本体的内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给药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头本体内部的底面连接有一内套,所述螺纹形成于所述内套的内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设置于所述给药头本体内部的卡扣或者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设置于所述给药头本体的内侧壁上的粘胶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晶片通过粘接或者直接嵌入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给药头本体工作面上的安装槽中。
10.一种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装置包括:软管、套装于所述软管一端的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给药连接头;
所述软管内部中空设置,其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给药连接头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套装于所述开口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24192.8U CN212038593U (zh) | 2019-12-02 | 2019-12-02 | 给药连接头及给药装置 |
PCT/CN2019/122808 WO2021109005A1 (zh) | 2019-12-02 | 2019-12-03 | 给药连接头及给药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24192.8U CN212038593U (zh) | 2019-12-02 | 2019-12-02 | 给药连接头及给药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038593U true CN212038593U (zh) | 2020-12-01 |
Family
ID=73508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124192.8U Active CN212038593U (zh) | 2019-12-02 | 2019-12-02 | 给药连接头及给药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038593U (zh) |
WO (1) | WO2021109005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15378A (zh) * | 2021-03-29 | 2021-06-08 | 飞诊医疗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微针给药器和与智能微针给药器连接的软件 |
KR20230072862A (ko) * | 2021-11-18 | 2023-05-25 | 이승욱 | 마이크로 니들 화장품 기구 |
KR20230116299A (ko) * | 2022-01-28 | 2023-08-04 | 이승욱 | 경피형 약물 전달 기구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30033B (zh) * | 2022-09-21 | 2024-08-06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一种手持式给药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328757B2 (en) * | 2010-01-08 | 2012-12-11 |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 Bladder arrangement for microneedle-based drug delivery device |
WO2014097837A1 (ja) * | 2012-12-21 | 2014-06-26 | 久光製薬株式会社 | アプリケータ |
CN104307098B (zh) * | 2014-11-15 | 2016-09-07 | 唐晨 | 微针给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KR102749882B1 (ko) * | 2016-12-26 | 2025-01-02 |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마이크로 니들 어플리케이터 |
CN108310617A (zh) * | 2018-02-12 | 2018-07-24 | 苏州纳晶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可注射微针晶片套件 |
CN109966636B (zh) * | 2019-04-17 | 2025-01-24 | 苏州微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给药导入装置 |
-
2019
- 2019-12-02 CN CN201922124192.8U patent/CN212038593U/zh active Active
- 2019-12-03 WO PCT/CN2019/122808 patent/WO202110900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15378A (zh) * | 2021-03-29 | 2021-06-08 | 飞诊医疗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微针给药器和与智能微针给药器连接的软件 |
KR20230072862A (ko) * | 2021-11-18 | 2023-05-25 | 이승욱 | 마이크로 니들 화장품 기구 |
KR102713503B1 (ko) * | 2021-11-18 | 2024-10-02 | 이승욱 | 마이크로 니들 화장품 기구 |
KR20230116299A (ko) * | 2022-01-28 | 2023-08-04 | 이승욱 | 경피형 약물 전달 기구 |
KR102762596B1 (ko) * | 2022-01-28 | 2025-02-03 | 이승욱 | 경피형 약물 전달 기구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109005A1 (zh) | 2021-06-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038593U (zh) | 给药连接头及给药装置 | |
JP5486211B2 (ja) | 経皮投薬装置及びその装置に使用するニードル形成体 | |
JP2022103381A (ja) | 経皮的薬物送達装置および方法 | |
CA3160375C (en) | Receptacle portion of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apparatus and methods | |
RU2013141508A (ru) | Трансдермальный пластырь с микроиглами | |
US20120109067A1 (en) | Transdermal administration device | |
CN106535979A (zh) | 透皮药物递送设备的控制器部分和方法 | |
ATE278435T1 (de) | Abgabevorrichtung mit mikronadeln zur transdermalen verabreichung von einer substanz | |
WO2015115455A1 (ja) |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ユニットと注射装置 | |
JPWO2015005143A1 (ja) |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ユニット | |
CN110368576A (zh) | 定量液体供给装置 | |
CN211675890U (zh) | 药液导入头及促渗仪 | |
CN108939284B (zh) | 可溶解微针注射装置 | |
JP5610418B2 (ja) | 物質供給装置 | |
US20150094664A1 (en) | Drug delivery device | |
US9931496B2 (en) | Microneedle array and microneedle array device | |
CN202822123U (zh) | 自密封双针加药器 | |
CN211410676U (zh) | 定量液体供给装置 | |
WO2023109633A1 (zh) | 一种微针贴、微针模具及制备方法 | |
CN211214957U (zh) | 一种微导触渗装置 | |
CN210991679U (zh) | 用于皮肤给药的按摩头及皮肤按摩装置 | |
CN215025198U (zh) | 一种促渗装置及促渗仪 | |
CN208405759U (zh) | 人体胰岛素注入的供液装置 | |
WO2019189434A1 (ja) | 投与器具、および薬液投与システム | |
KR20110113797A (ko) | 경피내 주사기 모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