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033053U - 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及电池 - Google Patents

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及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33053U
CN212033053U CN202021135826.6U CN202021135826U CN212033053U CN 212033053 U CN212033053 U CN 212033053U CN 202021135826 U CN202021135826 U CN 202021135826U CN 212033053 U CN212033053 U CN 212033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plate structure
power battery
piece
battery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Ceas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358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久凌
张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c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 ltd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 Ltd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CALB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 Ltd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 Ltd,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3582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33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33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33053U/zh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及电池。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包括盖板和极柱,极柱包括主体件和连接件,主体件设置在盖板上,连接件直接与盖板相连接。本公开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通过将极柱的连接件直接与盖板相连接,即去除了现有技术中的设置于极柱和盖板之间的上塑胶,从而减少了动力电池盖板结构的零部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盖板结构的零部件较多的问题。

Description

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及电池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及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盖板结构由盖板、极柱、上塑胶、下塑胶、密封圈以及集流体组成,整个电池盖板结构需要将各个部件依次进行安装,由于结构较多,其装配工艺也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及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盖板结构的零部件较多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包括:
盖板;
极柱,极柱包括主体件和连接件,主体件设置在盖板上,连接件直接与盖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通过将极柱的连接件直接与盖板相连接,即去除了现有技术中的设置于极柱和盖板之间的上塑胶,从而减少了动力电池盖板结构的零部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盖板结构的零部件较多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通过将极柱的连接件直接与盖板相连接,即去除了现有技术中的设置于极柱和盖板之间的上塑胶,从而减少了动力电池盖板结构的零部件,简化了电池装配工艺。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盖板结构的盖板与极柱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A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盖板;11、第二连接部;12、安装凸起;13、通孔;14、容纳凹槽;20、极柱;21、主体件;22、连接件;221、第一连接部;222、凹陷;30、绝缘件;31、安装凹槽;40、涂层部;50、密封件;51、第一密封段体;52、第二密封段体;53、第三密封段体。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公开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公开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公开。
在对本公开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附图形成本公开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公开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之上”,“之间”,“之内”等来描述本公开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的示例的方向。本公开中所述的多个为至少2个。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结构,请参考图1至图5,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包括:盖板10;极柱20,极柱20包括主体件21和连接件22,主体件21设置在盖板10上,连接件22直接与盖板10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通过将极柱20的连接件22直接与盖板10相连接,即去除了现有技术中的设置于极柱20和盖板10之间的上塑胶,从而减少了动力电池盖板结构的零部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盖板结构的零部件较多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件22直接与盖板10相连接,即连接件22和盖板10之间不设置有如现有技术中独立设置的上塑胶,由于上塑胶本身为独立零部件,其需要独立成型以及独立安装。而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2直接与盖板10相连接,例如,连接件22和盖板10通过粘结剂进行连接,虽然粘结剂是独立于连接件22和盖板10的第三产品,但由于其主要作用是用于连接连接件22和盖板10,其应用到动力电池盖板结构中无法形成独立的零部件(此处的独立零部件是相对于如连接件22、盖板10等而言的),故,此时连接件22和盖板10依然可以理解为直接相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体件21可以设置在盖板10的表面。或者,主体件21的部分位于盖板10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连接件2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21,盖板1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1,第一连接部221与第二连接部11相连接,从而实现了连接件22和盖板10的可靠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21为凸起,第二连接部11为凹槽,凸起插设在凹槽内;或,第一连接部221为凹槽,第二连接部11为凸起,凸起插设在凹槽内。凸起和凹槽的设置保证了连接件22和盖板10的稳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21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部221间隔设置,第二连接部11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部221与多个第二连接部11一一相对应地设置,从而可以保证连接件22稳定地连接在盖板1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22环绕主体件21的周向外边缘设置,而多个第一连接部221间隔地设置在连接件22上,以此环绕主体件21。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221相对于连接件22朝向盖板10的一面向外凸出,以在连接件22背离盖板10的另一面形成凹陷222;第二连接部11相对于盖板10朝向连接件22的一面向内凹陷,以在盖板10背离连接件22另一面形成安装凸起12。第一连接部221为凸起时,其凸起内部是空腔,例如形成一凹陷222,第二连接部11为凹槽时,形成凹槽的部分为一个向外突出的结构,例如形成一安装凸起12,而安装凸起12的内部空腔即为凹槽。其中,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11可以是冲压形成,也可以是利用其它制造方法出现,例如机加工形成,此处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动力电池盖板结构还包括:绝缘件30,绝缘件30设置在盖板10背离连接件22的一侧,绝缘件30上设置有安装凹槽31,安装凸起12插设在安装凹槽31内。连接件22通过第一连接部221与盖板10的第二连接部11相连接,而盖板10的安装凸起12插设在绝缘件30的安装凹槽31内,以此使得连接件22、盖板10以及绝缘件30依次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21为凸起,第二连接部11为凹槽,形成第二连接部11的安装凸起12插设在安装凹槽31内,而用于形成安装凹槽31的绝缘件30也可以是向外凸出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22与盖板10采用冲压铆接工艺进行连接,在保证连接稳定的基础上,可以提供安装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22与盖板10叠置后,通过冲压机构冲击连接件22与盖板10,从而实现连接件22与盖板10的塑性变形,以此将第一连接部221稳定地连接于第二连接部11内。冲压铆接工艺类似利用一个铆钉冲压连接件22,使得连接件22发生变形以与变形后的盖板10可靠接触,从而形成连接关系,而铆钉最终需要回收。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11由冲压铆接工艺形成,在冲压过程中也相应地形成了凹陷222和安装凸起12。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盖板10上设置有通孔13和容纳凹槽14,主体件21穿设在通孔13内,连接件22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容纳凹槽14内。容纳凹槽14的设置可以保证连接件22快速地定位于盖板10,且可以减小动力电池盖板结构的整体结构,也进一步提高了连接件22和盖板10的安装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动力电池盖板结构还包括:涂层部40,连接件22和盖板10的至少之一上涂覆有涂层部40,涂层部40用于隔绝连接件22和盖板10,即涂层部40用于实现连接件22和盖板10的电隔离,此处的电隔离可以是完全绝缘,也可以是半绝缘,即提高了连接件22和盖板10之间的电阻值。
需要说明的是,涂层部40是涂覆于连接件22和盖板10上的,即其不属于动力电池盖板结构的独立零部件,故,连接件22和盖板10之间虽然有涂层部40,但连接件22和盖板10依然属于直接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涂层部40可以是无机氧化物,如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氧化硅等,也可以是高分子材料,如PP、PE、聚四氟乙烯、树脂等,还可以是陶瓷材料,油漆,碳化物如碳化硅、碳化钨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极柱20与盖板10安装前,连接件22的表面涂覆有涂层部40,然后通过冲压铆接工艺实现连接件22和盖板10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极柱20用于与正极极柱端子相连接,此时涂层部40为正极电阻,即涂层部40对于连接件22和盖板10属于半绝缘。
在一个实施例中,极柱20用于与负极极柱端子相连接,此时涂层部40为负极绝缘件,即涂层部40对于连接件22和盖板10属于完全绝缘。其中,连接件22和盖板10相邻的部位均需要涂覆有涂层部40,以此保证可靠的电隔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动力电池盖板结构还包括:密封件50,密封件50包括第一密封段体51和第二密封段体52,第一密封段体51夹设于主体件21和盖板10之间,第二密封段体52夹设于连接件22与盖板10之间。密封件50可以保证盖板10与极柱20之间的密封性,且能够实现主体件21与盖板10之间的可靠电气隔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密封件50还包括第三密封段体53,第三密封段体53与第二密封段体52相连接,第三密封段体53位于盖板10内,第一密封段体51和第三密封段体53分别连接在第二密封段体52的两端,第一密封段体51和第三密封段体53的延伸方向相一致。
在一个实施例中,极柱20包括主体件21和连接件22,主体件21起与电极组件内外电连接作用,电极组件包括薄层或薄板的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连接件22与盖板10固定连接。其中,连接件22表面经过绝缘处理,即连接件22表明涂覆有涂层部40,而主体件21未经过绝缘处理。连接件22与盖板10冲压铆接连接固定,并实现二者的物理连接,并通过绝缘处理设计来防止连接件22与盖板10电连通。通过压缩极柱20与盖板10之间的密封件50来保证气密性,其中,密封件50为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可以减少零部件,简化装配工艺,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通过将极柱20的连接件22直接与盖板10相连接,即去除了现有技术中的设置于极柱20和盖板10之间的上塑胶,从而减少了动力电池盖板结构的零部件,简化了电池装配工艺。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示例实施方式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前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10);
极柱(20),所述极柱(20)包括主体件(21)和连接件(22),所述主体件(21)设置在所述盖板(10)上,所述连接件(22)直接与所述盖板(10)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21),所述盖板(1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1),所述第一连接部(22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1)为凸起,所述第二连接部(11)为凹槽,所述凸起插设在所述凹槽内;或,所述第一连接部(221)为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11)为凸起,所述凸起插设在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1)相对于所述连接件(22)朝向所述盖板(10)的一面向外凸出,以在所述连接件(22)背离所述盖板(10)的另一面形成凹陷(222);
所述第二连接部(11)相对于所述盖板(10)朝向所述连接件(22)的一面向内凹陷,以在所述盖板(10)背离所述连接件(22)另一面形成安装凸起(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盖板结构还包括:
绝缘件(30),所述绝缘件(30)设置在所述盖板(10)背离所述连接件(22)的一侧,所述绝缘件(30)上设置有安装凹槽(31),所述安装凸起(12)插设在所述安装凹槽(3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2)与所述盖板(10)采用冲压铆接工艺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0)上设置有通孔(13)和容纳凹槽(14),所述主体件(21)穿设在所述通孔(13)内,所述连接件(22)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纳凹槽(14)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盖板结构还包括:
涂层部(40),所述连接件(22)和所述盖板(10)的至少之一上涂覆有所述涂层部(40),所述涂层部(40)用于隔绝所述连接件(22)和所述盖板(1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盖板结构还包括:
密封件(50),所述密封件(50)包括第一密封段体(51)和第二密封段体(52),所述第一密封段体(51)夹设于所述主体件(21)和所述盖板(10)之间,所述第二密封段体(52)夹设于所述连接件(22)与所述盖板(10)之间。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
CN202021135826.6U 2020-06-18 2020-06-18 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及电池 Ceased CN212033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35826.6U CN212033053U (zh) 2020-06-18 2020-06-18 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及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35826.6U CN212033053U (zh) 2020-06-18 2020-06-18 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及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33053U true CN212033053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77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35826.6U Ceased CN212033053U (zh) 2020-06-18 2020-06-18 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及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330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5498A1 (zh) * 2021-12-24 2023-06-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及其单体和模组、用电装置、端盖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5498A1 (zh) * 2021-12-24 2023-06-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及其单体和模组、用电装置、端盖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88280B1 (en) Cap assembly and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EP3557648B1 (en) Cap assembly for a secondary battery and secondary battery
KR101166025B1 (ko) 배터리 모듈
KR101574082B1 (ko) 이차 전지
EP2696429B1 (en) Compressible core for a wound electrode assembly
CN109768189B (zh) 动力电池盖板
JP2007042628A (ja) 二次電池
CN108666466B (zh) 电池模组
KR20180027266A (ko) 이차전지
KR100922350B1 (ko) 이차 전지 및 전지 모듈
KR970705192A (ko) 전기 차량 전지(electric vehicle cell)
CN212033053U (zh) 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及电池
EP4191782A1 (en) Cylindrical secondary battery
EP4293767A1 (en) Battery connecting member, battery and battery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01185118A (ja) 円筒形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7616620A (zh) 电化学电芯、电化学系统和用于制造电化学电芯的方法
EP2860796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having short-circuit protrusion
US20030118899A1 (en) Collector used for an alkali storage battery
US10511009B2 (en)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
CN215451682U (zh) 极柱保护帽
US10361422B2 (en) Current interruption device and electricity storage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EP4195341A1 (en) Secondary battery
EP3958390A1 (en) Cylindrical secondary battery comprising positive electrode tab fixing member
EP4468506A1 (en) Secondary battery
CN220856854U (zh) 极柱、盖板组件、电芯和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66 Kejiao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VIC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166 Kejiao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aibo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Ltd.

Address after: 166 Kejiao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aibo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166 Kejiao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9

Address after: 166 Kejiao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VIC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Ltd.

Patentee after: Zhongchuangxin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66 Kejiao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VIC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Ltd.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230816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56280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