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009537U - 触控屏、触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 - Google Patents

触控屏、触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09537U
CN212009537U CN202020630688.2U CN202020630688U CN212009537U CN 212009537 U CN212009537 U CN 212009537U CN 202020630688 U CN202020630688 U CN 202020630688U CN 212009537 U CN212009537 U CN 212009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onductive
insulating film
notch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306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艳强
许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OFilm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306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09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09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095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屏、触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该触控屏包括基板,具有触控区和位于触控区外周的非触控区;导电层,包括触控图案以及与触控图案电性连接的引线图案,触控图案设于触控区,引线图案设于非触控区,引线图案在基板的边缘形成绑定部,绑定部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接线触头;绝缘层,设于基板并在绝缘层的边缘形成外露绑定部的缺口;柔性电路板,具有金手指,金手指包括与接线触头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导电触头,金手指与绝缘层连接并覆盖绑定部;导电胶,设于绑定部与金手指之间,以电性连接接线触头和导电触头,且导电胶由缺口延伸至金手指与绝缘层之间。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绑定部被氧化以及金手指被压裂的风险,且能实现窄边框。

Description

触控屏、触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屏、触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触控屏包括叠设贴合的基板和绝缘层,绝缘层在基板的边缘形成视窗区,基板具有触控区和位于触控区外周的非触控区,触控区设置有触控图案,非触控区设置有引线图案,引线图案与触控图案形成电性连接,引线图案具有位于基板边缘并外露视窗区的绑定部,绑定部能与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以接收并传送来自触控区的触控信号,从而实现触控区的触控功能。然而,柔性电路板的金手指与绑定部热压绑定时,ACF胶(异方性导电胶)设置于视窗区,此时柔性电路板的金手指存在与绝缘层接触而压裂金手指的缺陷,或者绑定部未被柔性电路板完全覆盖而出现PAD氧化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柔性电路板的金手指存在与绝缘层接触而压裂金手指的缺陷,或者绑定部未被柔性电路板完全覆盖而出现PAD氧化的问题,提供一种触控屏、包括该触控屏的触控显示屏以及包括该触控显示屏的智能终端。
一种触控屏,包括:
基板,具有触控区和位于所述触控区外周的非触控区;
导电层,包括触控图案以及与所述触控图案电性连接的引线图案,所述触控图案设于所述触控区,所述引线图案设于所述非触控区,所述引线图案在所述基板的边缘形成绑定部,所述绑定部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接线触头;
绝缘层,设于所述基板并覆盖所述导电层,所述绝缘层的边缘形成有外露所述绑定部的缺口;
柔性电路板,具有金手指,所述金手指包括与所述接线触头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导电触头,所述金手指覆盖所述绑定部,且所述金手指朝向所述触控区的方向延伸以与所述绝缘层相对;以及
导电胶,设于所述绑定部与所述金手指之间,以电性连接所述接线触头和所述导电触头,且所述导电胶由所述缺口延伸至所述金手指与所述绝缘层之间。
上述触控屏,金手指覆盖绑定部,导电胶填充于金手指与绑定部之间的间隙,避免了绑定部的部分结构由缺口外露而出现氧化的问题,提高了触控屏的使用寿命。另外,在导电胶设于绑定部与金手指之间,以电性连接接线触头和导电触头的前提下,柔性电路板的金手指还与绝缘层连接,且导电胶由缺口延伸至金手指与绝缘层之间,如此设置,金手指与绝缘层之间的导电胶能够缓冲金手指在与绑定部绑定时的热压冲击,从而避免金手指被压裂的风险。而且,此种情况下,由于柔性电路板的金手指与导电胶的接触面积得到增加,使柔性电路板的绑定强度得到增强,故在保证绑定强度的前提下,缺口的尺寸可以做的更小,相当于基板的非触控区所占空间减小,故触控屏的边框能够做的更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线图案包括驱动路线和感应路线,所述触控图案包括驱动电极图案和感应电极图案,所述驱动电极图案与所述驱动路线电性连接并形成第一导电层,所述感应电极图案与所述感应路线电性连接并形成第二导电层;所述绑定部包括形成于所述驱动路线的第一部分和形成于所述感应路线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皆包括多个接线触头;所述金手指包括第一金手指和第二金手指,所述导电胶包括第一导电胶和第二导电胶,所述第一导电胶设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金手指之间,且所述第一导电胶由所述缺口延伸至所述第一金手指与所述绝缘层之间;所述第二导电胶设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金手指之间,且所述第二导电胶由所述缺口延伸至所述第二金手指与所述绝缘层之间。如此,驱动电极图案和感应电极图案能够形成电容耦合,当用户手指按压触控屏时,可实现触控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依次叠设于所述基板的同一侧,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膜,所述缺口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绝缘膜边缘的第一缺口,所述绑定部外露于所述第一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膜的厚度值为6nm~10nm,所述第一导电胶和所述第二导电胶的厚度值为14nm~18nm。如此,该范围值的厚度能够保证缓冲金手指在与绑定部绑定时的热压冲击,避免金手指被压裂的风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手指和所述第二金手指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同一侧且处于柔性电路板的边缘并间隔设置。如此,可以减少导电胶的用量,且可以避免压合时第一导电胶和第二导电胶相互蔓延而连接在一起,进而导致绑定部的第一部分和绑定部的第二部分出现短路现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膜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顺次连接形成所述第一缺口;所述接线触头由所述第二侧面所在一侧外露于所述第一缺口,所述导电触头由所述第二侧面所在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一绝缘膜背向所述基板所在一侧并通过所述导电胶与所述第一绝缘膜连接。如此,相比接线触头由第一侧面或者第二侧面外露于第一缺口而言,更能减小第一缺口的尺寸,进而实现触控屏的窄边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具有第一侧边,所述绑定部位于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面平行于所述第一侧边,所述接线触头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导电触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侧边垂直。如此,减少缺口大小,实现窄边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板相背的两侧,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膜和第二绝缘膜,所述第一绝缘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所在一侧,所述第二绝缘膜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所在一侧;所述缺口包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形成于所述第一绝缘膜的边缘以外露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缺口形成于所述第二绝缘膜的边缘以外露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导电胶由所述第一缺口延伸至所述第一金手指与所述第一绝缘膜之间,所述第二导电胶由所述第二缺口延伸至所述第二金手指与所述第二绝缘膜之间。如此,双面绑定能够避免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产生干涉。
一种触控显示屏,包括:
上述触控屏;以及
显示屏,与所述触控屏连接。
如此,金手指覆盖绑定部,导电胶填充于金手指与绑定部之间的间隙,避免了绑定部的部分结构由缺口外露而出现氧化的问题,提高了触控屏的使用寿命。另外,在导电胶设于绑定部与金手指之间,以电性连接接线触头和导电触头的前提下,柔性电路板的金手指还与绝缘层连接,且导电胶由缺口延伸至金手指与绝缘层之间,如此设置,金手指与绝缘层之间的导电胶能够缓冲金手指在与绑定部绑定时的热压冲击,从而避免金手指被压裂的风险。而且,此种情况下,由于柔性电路板的金手指与导电胶的接触面积得到增加,使柔性电路板的绑定强度得到增强,故在保证绑定强度的前提下,缺口的尺寸可以做的更小,相当于基板的非触控区所占空间减小,故触控屏的边框能够做的更窄。
一种智能终端,包括:
主板;以及
上述触控显示屏,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与所述金手指电性连接的导电部,所述导电部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
如此,金手指覆盖绑定部,导电胶填充于金手指与绑定部之间的间隙,避免了绑定部的部分结构由缺口外露而出现氧化的问题,提高了触控屏的使用寿命。另外,在导电胶设于绑定部与金手指之间,以电性连接接线触头和导电触头的前提下,柔性电路板的金手指还与绝缘层连接,且导电胶由缺口延伸至金手指与绝缘层之间,如此设置,金手指与绝缘层之间的导电胶能够缓冲金手指在与绑定部绑定时的热压冲击,从而避免金手指被压裂的风险。而且,此种情况下,由于柔性电路板的金手指与导电胶的接触面积得到增加,使柔性电路板的绑定强度得到增强,故在保证绑定强度的前提下,缺口的尺寸可以做的更小,相当于基板的非触控区所占空间减小,故触控屏的边框能够做的更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触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触控屏包括基板和导电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触控屏包括绝缘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柔性电路板与图4中的绑定部绑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沿图6中剖面线Ⅱ-Ⅱ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图1所示,本申请将以智能手机为例对智能终端10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申请的智能终端10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便携电话机、视频电话、数码静物相机、电子书籍阅读器、便携多媒体播放器(PMP)、移动医疗装置等电子设备,智能终端10的表现形式在此不作任何限定。当然,对于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而言,其也同样适用于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智能终端10。
智能终端10包括终端本体11以及设于终端本体11的触控显示屏12。在一实施例中,终端本体11包括中框13和后盖14,中框13与后盖14可为一体成型或者可拆卸连接,后盖14和触控显示屏12分别连接于中框13相背的两侧并围合形成收容空间,智能终端10的主板、存储器、电源等器件设置于收容空间内。触控显示屏12背向后盖14所在一侧具有用于图像信息显示的可显示区121。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所示,触控显示屏12包括触控屏100和显示屏200。显示屏200与触控屏100连接并用于图像信息显示,触控屏100内设有导电层120,导电层120用于通过柔性电路板140与智能终端10内的主板电性连接,从而当用户在触控屏100上施行触摸时,即可触发导电层120产生触控信号,进而通过显示屏200将触控信号所指示的内容进行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屏200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信息,LCD屏可以为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 屏幕或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屏幕或SLCD(Spl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拼接专用液晶显示)屏幕。显示屏200也可以采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电激光显示)屏用于显示信息,OLED屏可以为 AMOLED(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屏幕或Super AMOLED(Super Active Matrix 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超级主动驱动式有机发光二极体)屏幕或Super AMOLED Plus(Super 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Plus,魔丽屏)屏幕,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4所示,触控屏100包括基板110、导电层 120、绝缘层130和柔性电路板140。基板110为导电层120的承载体,基板110 具有触控区111以及位于触控区111外周的非触控区112。在一实施例中,非触控区112环绕触控区111设置。当然,非触控区112也可以位于触控区111相背的两侧。其中,基板110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聚碳酸酯 (PC)薄膜、环烯烃聚合物(COP)薄膜、聚氯乙烯(PVC)薄膜、环烯烃共聚物(COC)薄膜等,但不限定于此。在一实施例中,基板110为聚酰亚胺(PI) 薄膜,特别是无色聚酰亚胺(CPI)薄膜,其具有较好的耐弯折和绝缘性能。
导电层120用于在触控区111产生触控信号并通过非触控区112将触控信号输出到外界,例如通过柔性电路板140将导电层120与智能终端10内的主板电性连接。导电层120包括形成于触控区111的触控图案121以及形成于非触控区112的引线图案122,引线图案122与触控图案121电性连接。在一实施例中,引线图案122在基板110的边缘形成绑定部123,绑定部123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接线触头1231,例如多个接线触头1231可以沿基板110的边缘的走向间隔排布,基板110的边缘的走向可以例如为直线或者曲线,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引线图案122包括驱动路线122a和感应路线122b,触控图案121包括驱动电极图案121a和感应电极图案121b,驱动电极图案121a与驱动路线122a电性连接并形成第一导电层,感应电极图案121b与感应路线122b 电性连接并形成第二导电层。此时,绑定部123包括形成于驱动路线122a的第一部分123a和形成于感应路线122b的第二部分123b,第一部分123a和第二部分123b皆包括多个接线触头1231。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各图示示意了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依次层叠设置于基板110的同一侧。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图未示),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也可设于基板110相背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触控图案121的材料包括以下任意一种:铟锡氧化物、锌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金属网格、导电金属纳米线、碳纳米管、石墨烯或有机透明导电材料。触控图案121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为方形、矩形、菱形、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等。在一实施例中,导电层120包括可转印透明导电膜 (Transparent Conductive Transfer Film,TCTF),触控图案121为图形化可转印透明导电膜得到的图案。由于可转印透明导电膜本身具有黏合性,因此可直接贴附于基板110而不需要额外的胶合层,可转印透明导电膜还包含感光材料,由曝光显影即可形成上述触控图案121(例如纳米银线或者纳米银网),因此不需要使用额外的光阻材料。引线图案122可以为印刷感光或镭射得到的纳米银线。
绝缘层130设于基板110以有效避免导电层120受到外物刮损,绝缘层130 覆盖导电层120,且绝缘层130的边缘形成有外露绑定部123的缺口131,以使绑定部123能够与柔性电路板140绑定连接。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依次叠设于基板110的同一侧,此时绝缘层130包括第一绝缘膜130a,缺口131包括形成于第一绝缘膜130a边缘的第一缺口131a,绑定部123外露于第一缺口131a。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当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设置于基板110相背的两侧时,绝缘层130包括第一绝缘膜130a和第二绝缘膜(图未示),第一绝缘膜130a设于第一导电层所在一侧,第二绝缘膜设于第二导电层所在一侧。此时缺口131包括第一缺口131a和第二缺口(图未示),第一缺口形成于第一绝缘膜130a的边缘以外露第一部分123a,第二缺口形成于第二绝缘膜的边缘以外露第二部分123b。
参考图5所示,柔性电路板140具有金手指141和导电部142,金手指141 包括与接线触头1231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导电触头1411,金手指141覆盖绑定部123,且金手指141朝向触控区111的方向延伸以与绝缘层130相对。导电部142与金手指141电性连接,且导电部142还用于与智能终端10内部的主板电性连接。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6和图7所示,触控屏100还包括导电胶150,导电胶150可以为异方性导电胶,导电胶150设于绑定部123与金手指141之间,以电性连接接线触头1231和导电触头1411,且导电胶150由缺口131延伸至金手指141与绝缘层130之间。在一实施例中,金手指141包括第一金手指 141a和第二金手指141b,导电胶150包括第一导电胶151和第二导电胶(图未示),第一导电胶151设于第一部分123a与第一金手指141a之间,第一导电胶 151由缺口131延伸至第一金手指141a与绝缘层130之间。第二导电胶设于第二部分123b与第二金手指141b之间,第二导电胶由缺口131延伸至第二金手指141b与绝缘层13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依次叠设于基板110的同一侧时,第一导电胶151由第一缺口131a延伸至第一金手指141a与第一绝缘膜130a 之间,第二导电胶由第一缺口131a延伸至第二金手指141b与第一绝缘膜130a 之间。当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设置于基板110相背的两侧时,第一导电胶 151由第一缺口131a延伸至第一金手指141a与第一绝缘膜130a之间,第二导电胶由第二缺口延伸至第二金手指141b与第二绝缘膜之间,此时,第一金手指 141a和第二金手指141b位于基板110相背的两侧并相对设置。
在本申请中,金手指141覆盖绑定部123,导电胶150填充于金手指141与绑定部123之间的间隙,避免了绑定部123的部分结构由缺口131外露而出现氧化的问题,提高了触控屏100的使用寿命。另外,在导电胶150设于绑定部 123与金手指141之间,以电性连接接线触头1231和导电触头1411的前提下,柔性电路板140的金手指141还与绝缘层130连接,且导电胶150由缺口131 延伸至金手指141与绝缘层130之间,如此设置,金手指141与绝缘层130之间的导电胶150能够缓冲金手指141在与绑定部123绑定时的热压冲击,从而避免金手指141被压裂的风险。参考图7所示,在进行具体热压工艺时,利用刀头20热压柔性电路板140的金手指141所在区域,刀头20在对位金手指141 与绝缘层130连接的区域可以开设避让槽21(即形成台阶),避让槽21的设置保证了刀头20与上述区域(即金手指141与绝缘层130相对的区域)不进行直接接触,避免了金手指141与绝缘层130相对的区域由于受压过度而产生被压裂的风险,且导电胶150能够顺利受热固化。而且,由于柔性电路板140的金手指141与导电胶150的接触面积得到增加,使柔性电路板140的绑定强度得到增强,故在保证绑定强度的前提下,缺口131的尺寸可以做的更小,相当于基板110的非触控区112所占空间减小,故触控屏100的边框能够做的更窄。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绝缘膜130a和第二绝缘膜的厚度值为6nm~10nm,例如第一绝缘膜130a和第二绝缘膜的厚度值为8nm。第一导电胶151和第二导电胶的厚度值为14nm~18nm,例如第一导电胶151和第二导电胶的厚度值为16nm。如此,该范围值的厚度能够保证缓冲金手指141在与绑定部123绑定时的热压冲击,避免被压裂的风险。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4所示,以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形成于基板110 的同一侧为例,第一绝缘膜130a具有第一侧面1301、第二侧面1302和第三侧面1303,第一侧面1301、第二侧面1302和第三侧面1303顺次连接形成第一缺口131a。接线触头1231由第二侧面1302所在一侧外露于第一缺口131a,金手指141的导电触头1411由第二侧面1302所在一侧延伸至第一绝缘膜130a背向基板110所在一侧并通过导电胶150与第一绝缘膜130a连接。如此,相比接线触头1231由第一侧面1301或者第三侧面1303外露于第一缺口131a而言,更能够减小第一缺口131a的尺寸,进而实现触控屏100的窄边框。当然,当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形成于基板110相背的两侧时,第二缺口以及外露于第二缺口的导电触头1411可以具有与第一缺口131a相同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4,基板110具有第一侧边1101,绑定部123 位于第一侧边1101,第二侧面1302平行于第一侧边1101,接线触头1231的延伸方向以及导电触头141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侧边1101垂直。图3示意了基板 110具有与第一侧边1101相背设置的第二侧边1102,基板110的形状大致为矩形。第一侧边1101和第二侧边1102的位置关系以及基板110的形状并不作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5所示,第一金手指141a和第二金手指141b位于柔性电路板140的同一侧且处于柔性电路板140的边缘并间隔设置。如此,在将金手指141与绑定部123绑定时,可以减少导电胶150的用量,且可以避免压合时第一导电胶151和第二导电胶相互蔓延而连接在一起,进而导致绑定部 123的第一部分123a和绑定部123的第二部分123b出现短路的现象。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具有触控区和位于所述触控区外周的非触控区;
导电层,包括触控图案以及与所述触控图案电性连接的引线图案,所述触控图案设于所述触控区,所述引线图案设于所述非触控区,所述引线图案在所述基板的边缘形成绑定部,所述绑定部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接线触头;
绝缘层,设于所述基板并覆盖所述导电层,所述绝缘层的边缘形成有外露所述绑定部的缺口;
柔性电路板,具有金手指,所述金手指包括与所述接线触头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导电触头,所述金手指覆盖所述绑定部,且所述金手指朝向所述触控区的方向延伸以与所述绝缘层相对;以及
导电胶,设于所述绑定部与所述金手指之间,以电性连接所述接线触头和所述导电触头,且所述导电胶由所述缺口延伸至所述金手指与所述绝缘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图案包括驱动路线和感应路线,所述触控图案包括驱动电极图案和感应电极图案,所述驱动电极图案与所述驱动路线电性连接并形成第一导电层,所述感应电极图案与所述感应路线电性连接并形成第二导电层;所述绑定部包括形成于所述驱动路线的第一部分和形成于所述感应路线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皆包括多个接线触头;所述金手指包括第一金手指和第二金手指,所述导电胶包括第一导电胶和第二导电胶,所述第一导电胶设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金手指之间,且所述第一导电胶由所述缺口延伸至所述第一金手指与所述绝缘层之间;所述第二导电胶设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金手指之间,且所述第二导电胶由所述缺口延伸至所述第二金手指与所述绝缘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依次叠设于所述基板的同一侧,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膜,所述缺口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绝缘膜边缘的第一缺口,所述绑定部外露于所述第一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膜的厚度值为6nm~10nm,所述第一导电胶和所述第二导电胶的厚度值为14nm~18n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手指和所述第二金手指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同一侧且处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边缘并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膜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顺次连接形成所述第一缺口;所述接线触头由所述第二侧面所在一侧外露于所述第一缺口,所述导电触头由所述第二侧面所在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一绝缘膜背向所述基板所在一侧并通过所述导电胶与所述第一绝缘膜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具有第一侧边,所述绑定部位于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面平行于所述第一侧边,所述接线触头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导电触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侧边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板相背的两侧,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膜和第二绝缘膜,所述第一绝缘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所在一侧,所述第二绝缘膜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所在一侧;所述缺口包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形成于所述第一绝缘膜的边缘以外露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缺口形成于所述第二绝缘膜的边缘以外露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导电胶由所述第一缺口延伸至所述第一金手指与所述第一绝缘膜之间,所述第二导电胶由所述第二缺口延伸至所述第二金手指与所述第二绝缘膜之间。
9.一种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屏;以及
显示屏,与所述触控屏连接。
10.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本体,所述终端本体内设有主板;以及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屏,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与所述金手指电性连接的导电部,所述导电部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
CN202020630688.2U 2020-04-23 2020-04-23 触控屏、触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09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0688.2U CN212009537U (zh) 2020-04-23 2020-04-23 触控屏、触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0688.2U CN212009537U (zh) 2020-04-23 2020-04-23 触控屏、触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09537U true CN212009537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06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3068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09537U (zh) 2020-04-23 2020-04-23 触控屏、触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0953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8822A (zh) * 2020-12-14 2021-03-26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电子设备及触控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3010054A (zh) * 2021-04-20 2021-06-2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屏的绑定方法
CN113870732A (zh) * 2021-09-30 2021-12-3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360371A (zh) * 2021-11-30 2022-04-1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组件以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8822A (zh) * 2020-12-14 2021-03-26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电子设备及触控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3010054A (zh) * 2021-04-20 2021-06-2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屏的绑定方法
CN113870732A (zh) * 2021-09-30 2021-12-3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3870732B (zh) * 2021-09-30 2024-02-0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360371A (zh) * 2021-11-30 2022-04-1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组件以及显示装置
CN114360371B (zh) * 2021-11-30 2023-11-0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组件以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09537U (zh) 触控屏、触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
JP5300684B2 (ja) 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入力機能付き電気光学装置
CN102109939B (zh) 电容性输入装置以及具有输入功能的电光设备
JP5376446B2 (ja) 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および入力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CN101533325B (zh) 双面的触感面板与挠性电路粘接
CN101639745B (zh) 触摸面板和显示单元
CN207637131U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4613979B2 (ja) タッチパネル、入力機能付き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TWI490742B (zh) 觸控面板
CN104850288B (zh) 触摸窗以及具有触摸窗的触摸装置
TWI386711B (zh) 結合有觸摸面板的平面顯示裝置
WO2010058495A1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CN101763186A (zh) 触控面板
CN107315498A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
CN107315497A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
CN104731429A (zh) 触摸面板
CN210072572U (zh) 触控模组、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7229373A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
TWI668607B (zh) 觸控感測模組以及應用其的觸控顯示面板及智慧手錶
CN211479096U (zh) 一种超窄边框的电容触摸屏及终端设备
CN106843611A (zh) 导电膜及触摸屏
CN103218092A (zh) 触摸面板、显示装置、电子设备
CN212302454U (zh) 触摸传感器、窗层叠体和图像显示装置
CN211236875U (zh) 触控屏、触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
CN211479097U (zh) 一种超窄边框的电容触摸屏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