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1999513U - 一种厨房垃圾高效处理堆肥灌溉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厨房垃圾高效处理堆肥灌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99513U
CN211999513U CN202020426902.2U CN202020426902U CN211999513U CN 211999513 U CN211999513 U CN 211999513U CN 202020426902 U CN202020426902 U CN 202020426902U CN 211999513 U CN211999513 U CN 211999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feeding
cavity
solid
liquid s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269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阿浩
崔启良
刘子龙
贾友翔
周兴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SHUIY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Wo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Wo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Wo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269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99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99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995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0Fertilizers of biological origin, e.g. guano or fertilizers made from animal corps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一种厨房垃圾高效处理堆肥灌溉系统,包括处理箱,处理箱的上端设有投放口,处理箱的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处理箱的内部设有上料系统、破碎系统、固液分离系统、废液收集系统、发酵系统、除臭系统、灌溉系统及其电控系统,电控系统分别与破碎系统、固液分离系统、废液收集系统、发酵系统、除臭系统及其灌溉系统连接,与现有的厨房垃圾处理装置相比,与现有的厨房垃圾处理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垃圾处理效率好、质量高,堆肥效率好等优点,通过本装置产生的有机肥料经过同步稀释后可直接进行灌溉作业,无添加剂,绿色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厨房垃圾高效处理堆肥灌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厨房垃圾高效处理堆肥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持续增加。生活垃圾中的厨房垃圾所占比例较大,已经成为市容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厨房垃圾一般常见为剩饭剩菜,蔬菜瓜果皮等垃圾,其中成分主要是以淀粉、蛋白质、脂肪为主,还有氮、磷、钾、钙等各种元素。这些垃圾放长时间容易产生腐烂和臭味,而且气温高了又容易产生病菌,危害人们的健康,对环境也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如何合理科学利用这些厨房垃圾,是近些年来人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厨房垃圾高效处理堆肥灌溉系统,包括处理箱,处理箱的上端设有投放口,处理箱的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处理箱的内部设有上料系统、破碎系统、固液分离系统、废液收集系统、发酵系统、除臭系统及其电控系统,所述上料系统的进料端与投放口连通,所述破碎系统的进料端与上料系统的出料端连通,所述固液分离系统的进料端与破碎系统的出料端,固液分离系统的出料端与发酵系统的进料端连通,固液分离系统的出液端与废液收集系统的进液端连通,发酵系统的出料端与出料口连通,除臭系统的进口与发酵系统的上端连通,还包括灌溉系统,所述灌溉系统由混合搅拌系统及其分流喷洒系统构成,所述混合搅拌系统与发酵系统连通,所述分流喷洒系统与混合搅拌系统连通,所述混合搅拌系统由混合箱体、输送管道、电磁阀一、补水管道、电磁阀二及其混合机构组成,电磁阀一安装在输送管道上,且输送管道一端与混合箱体的进口连通,一端与发酵系统的出口连通,电磁阀二安装在补水管道上,且补水管道的端部与设于混合箱体上的补水口连通,搅拌机构安装在混合箱体上,且端部伸至混合箱体中,所述分流喷洒系统由主管道及其与主管道连通的多个分流管道组成,主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三和水泵,分流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四,且分流管道上设有喷水孔,所述电控系统分别与破碎系统、固液分离系统、废液收集系统、发酵系统、除臭系统、搅拌机构、电磁阀一、电磁阀二、电磁阀三、电磁阀四及其水泵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料系统由上料腔及其活性炭盖板组成,上料腔设置在处理箱的内部,且上料腔的进料端位于投放口的正下方,活性炭盖板水平滑动安装在投放口中。
优选的,所述破碎系统由破碎腔及其破碎机构组成,破碎腔设置在处理箱的内部,且破碎腔的进料端与上料腔的出料端连通,所述破碎机构由两组平行设置的破碎辊组成,破碎辊水平转动安装在破碎腔的内部,且破碎辊的端部穿过破碎腔的侧壁,并伸至破碎腔的侧方。
优选的,所述固液分离系统由固液分离腔及其螺旋送料机构组成,固液分离腔设置在处理箱的内部,且固液分离腔的进料端与破碎腔的出料端连通,所述螺旋送料机构由驱动电机、送料螺杆及其弹性挤压机构组成,所述弹性挤压机构由弹性组件及其压板组成,弹性组件设置在固液分离腔的外部,且位于固液分离腔的出料端的位置,压板安装在弹性组件的端部,当弹性组件处于原长时,压板位于固液分离腔的出料端中,所述送料螺杆水平转动安装在固液分离腔的内部,驱动电机安装在固液分离腔的外壁上,且驱动端通过驱动轴与送料螺杆的端部连接,且驱动轴上安装有同步驱动组件,且同步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破碎辊的端部连接,所述固液分离腔的出液端通过导流管与废液收集系统连接,且所述驱动电机与电控系统连接。
优选的,所述同步驱动组件由主动齿轮、中间齿轮及其从动齿轮构成,主动齿轮安装在驱动轴上,中间齿轮通过短轴转动安装在破碎腔的外壁上,且中间齿轮与主动齿轮外啮合,每个所述破碎辊的端部均安装有一个从动齿轮,且两个从动齿轮均与中间齿轮外啮合。
优选的,所述发酵系统由发酵腔及其搅拌机构组成,发酵腔设置在处理箱的内部且发酵腔的进料端与固液分离腔的出料端连通,所述搅拌机构由搅拌电机、搅拌轴及其搅拌叶片组成,搅拌轴水平转动安装在发酵腔的内部,搅拌电机安装在发酵腔的外壁上,且驱动端与搅拌轴的端部连接,搅拌叶片环形均布在搅拌轴的外壁上,发酵腔的出料端与出料口连通,除臭系统的进口与发酵腔的上端连通,且所述搅拌电机与电控系统连接,所述弹性组件安装在发酵腔中,且位于发酵腔的进料端的位置,所述发酵腔的侧壁上还设有菌剂投放口。
优选的,所述除臭系统由除臭室、排气风扇及其导气管构成,除臭室设置在处理箱中,导气管一端与除臭室连通,另一端与发酵腔连通,排气风扇安装在一排气管道中,排气管道一端与除臭室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处理箱的外部,且所述导气管的进气口及其所述所述导流管的进口中均安装有过滤网,且所述排气风扇与电控系统连接。
优选的,所述发酵腔的内壁上设有紫外线杀菌灯,且紫外线杀菌灯与电控系统连接。
优选的,所述除臭室中填充有活性炭。
优选的,设于所述发酵腔下端的出口通过输送管道与混合箱体的进口连通,且发酵腔下端的出口上设有滤网。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移动投放口上的活性炭盖板,将上料腔的进料端裸露出来,然后将厨房垃圾倾倒到上料腔中,上料腔中的厨房垃圾进入破碎腔中,驱动电机在启动后,送料螺杆转动,并通过同步驱动组件带动破碎辊转动,厨房垃圾经过破碎辊的破碎后进入固液分离腔,送料螺杆在进行送料时,垃圾之间的相互挤压,使得液体会经由引流管进入到废液收集系统,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垃圾从固液分离腔的出料端进入发酵腔,由于在固液分离腔的出料端设置有弹性挤压机构,当垃圾从固液分离腔的出料端被送出时,会与弹性挤压机构中的压板产生挤压,且弹性组件收缩,进一步对垃圾进行脱水,且垃圾从固液分离腔的出料端及其压板之间的间隙中进入发酵腔中,当垃圾进行发酵时,由于发酵腔投放有可进行发酵用的菌剂,并通过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轴及其搅拌叶片转动,从而完成对垃圾及其菌剂的混合搅拌,同时紫外线杀菌灯进行杀菌,可以使得垃圾更好的进行发酵,经过发酵的垃圾可作为有机肥料使用,从而完成对厨房垃圾的处理,在进行发酵的同时,排气风扇启动,产生的废气经由导气管进入除臭室,经由除臭室内的活性炭吸附,之后通过排气管道排出;
经由在发酵腔内和菌剂融合后发酵的厨房垃圾形成有机肥料,有机肥料经由发酵腔下端出口上的滤网进行过滤,打开电磁阀一,液体状的有机肥料经由输送管道进入混合箱体中,滤渣停留在发酵腔内继续发酵;打开电磁阀二,然后通过补水管道向混合箱体内进行加水,补水管道与外部的水箱连通,然后启动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由搅拌电机及其搅拌组件构成,搅拌电机安装在混合箱体上端,搅拌组件安装在混合箱体内部,且搅拌电机的驱动端与搅拌组件的端部连接,实现有机肥料和水之间的充分混合,对有机肥料的浓度进行稀释,可在混合箱体内设置与电控系统连接的液位传感器,可根据进入混合箱体内的有机肥料的液位进行相应容量的注水,混合搅拌均匀后,打开电磁阀三、电磁阀四、并启动水泵,混合后的液体经由主管道进入分流管道中,最终由分流管道上的喷水口喷出,实现灌溉作业,在使用时,可根据灌溉的的实际情况选择打开或关闭对应的分流管道上的电磁阀四,从而可以根据实际灌溉的需要灵活的使用本实用新型。
与现有的厨房垃圾处理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垃圾处理效率好、质量高,堆肥效率好等优点,通过本装置产生的有机肥料经过同步稀释后可直接进行灌溉作业,无添加剂,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示意图一;
图3为图1的局部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1-处理箱,11-投放口,12-出料口,2-上料系统,21-活性炭盖板,3-破碎系统,31-破碎辊,32-从动齿轮,3242-中间齿轮,4-固液分离系统,41-送料螺杆,42-主动齿轮,43-驱动电机,44-弹性组件,45-压板,5-发酵系统,51-搅拌轴,52-搅拌叶片,53-紫外线杀菌灯,54-搅拌电机,55-菌剂投料口,6-除臭系统,61-导气管,62-排气管道,63-排气风扇,7-废液收集系统,71-导流管,8-电控系统,9-过滤网,10-灌溉系统,101-输送管道,102-电磁阀一,103-搅拌电机,104-补水管道,105-电磁阀二,106-搅拌组件,107-主管道,108-水泵,109-电磁阀三,1010-分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厨房垃圾高效处理堆肥灌溉系统,包括处理箱1,处理箱1的上端设有投放口11,处理箱1的下端设有出料口12,所述处理箱1的内部设有上料系统2、破碎系统3、固液分离系统4、废液收集系统7、发酵系统5、除臭系统6及其电控系统8,所述上料系统2的进料端与投放口11连通,所述破碎系统3的进料端与上料系统2的出料端连通,所述固液分离系统4的进料端与破碎系统3的出料端,固液分离系统4的出料端与发酵系统5的进料端连通,固液分离系统4的出液端与废液收集系统7的进液端连通,发酵系统5的出料端与出料口12连通,除臭系统6的进口与发酵系统5的上端连通,电控系统8分别与破碎系统3、固液分离系统4、废液收集系统7、发酵系统5及其除臭系统6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系统2由上料腔及其活性炭盖板21组成,上料腔设置在处理箱1的内部,且上料腔的进料端位于投放口11的正下方,活性炭盖板21水平滑动安装在投放口11中,当无需进行垃圾的投放时,通过滑动活性炭盖板21可将上料腔的进料端盖住,防止异味散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破碎系统3由破碎腔及其破碎机构组成,破碎腔设置在处理箱1的内部,且破碎腔的进料端与上料腔的出料端连通,所述破碎机构由两组平行设置的破碎辊31组成,破碎辊31水平转动安装在破碎腔的内部,且破碎辊31的端部穿过破碎腔的侧壁,并伸至破碎腔的侧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液分离系统4由固液分离腔及其螺旋送料机构组成,固液分离腔设置在处理箱1的内部,且固液分离腔的进料端与破碎腔的出料端连通,所述螺旋送料机构由驱动电机43、送料螺杆41及其弹性挤压机构组成,所述弹性挤压机构由弹性组件44及其压板45组成,弹性组件44设置在固液分离腔的外部,且位于固液分离腔的出料端的位置,压板45安装在弹性组件44的端部,当弹性组件44处于原长时,压板45位于固液分离腔的出料端中,所述送料螺杆41水平转动安装在固液分离腔的内部,驱动电机43安装在固液分离腔的外壁上,且驱动端通过驱动轴与送料螺杆41的端部连接,且驱动轴上安装有同步驱动组件,且同步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破碎辊31的端部连接,所述固液分离腔的出液端通过导流管71与废液收集系统7连接,且所述驱动电机43与电控系统8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同步驱动组件由主动齿轮42、中间齿轮3242及其从动齿轮32构成,主动齿轮42安装在驱动轴上,中间齿轮3242通过短轴转动安装在破碎腔的外壁上,且中间齿轮3242与主动齿轮42外啮合,每个所述破碎辊31的端部均安装有一个从动齿轮32,且两个从动齿轮32均与中间齿轮3242外啮合,通过一个驱动电机43可同时驱动破碎辊31及其送料螺杆41运动,提高了效率,节约了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酵系统5由发酵腔及其搅拌机构组成,发酵腔设置在处理箱1的内部,且发酵腔的进料端与固液分离腔的出料端连通,所述搅拌机构由搅拌电机54、搅拌轴51及其搅拌叶片52组成,搅拌轴51水平转动安装在发酵腔的内部,搅拌电机54安装在发酵腔的外壁上,且驱动端与搅拌轴51的端部连接,搅拌叶片52环形均布在搅拌轴51的外壁上,发酵腔的出料端与出料口12连通,除臭系统6的进口与发酵腔的上端连通,且所述搅拌电机54与电控系统8连接,所述弹性组件44安装在发酵腔中,且位于发酵腔的进料端的位置,所述发酵腔的侧壁上还设有菌剂投放口5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除臭系统6由除臭室、排气风扇63及其导气管61构成,除臭室设置在处理箱1中,导气管61一端与除臭室连通,另一端与发酵腔连通,排气风扇63安装在一排气管道63中,排气管道63一端与除臭室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处理箱1的外部,且所述导气管61的进气口及其所述所述导流管71的进口中均安装有过滤网9,且所述排气风扇63与电控系统8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酵腔的内壁上设有紫外线杀菌灯53,且紫外线杀菌灯53与电控系统8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除臭室中填充有活性炭,用于对臭气进行吸附。
在本实施例中,设于所述发酵腔下端的出口通过输送管道与混合箱体的进口连通,且发酵腔下端的出口上设有滤网。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移动投放口11上的活性炭盖板21,将上料腔的进料端裸露出来,然后将厨房垃圾倾倒到上料腔中,上料腔中的厨房垃圾进入破碎腔中,驱动电机43在启动后,送料螺杆41转动,并通过同步驱动组件带动破碎辊31转动,厨房垃圾经过破碎辊31的破碎后进入固液分离腔,送料螺杆41在进行送料时,垃圾之间的相互挤压,使得液体会经由引流管进入到废液收集系统7,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垃圾从固液分离腔的出料端进入发酵腔,由于在固液分离腔的出料端设置有弹性挤压机构,当垃圾从固液分离腔的出料端被送出时,会与弹性挤压机构中的压板45产生挤压,且弹性组件44收缩,进一步对垃圾进行脱水,且垃圾从固液分离腔的出料端及其压板45之间的间隙中进入发酵腔中,当垃圾进行发酵时,由于发酵腔投放有可进行发酵用的菌剂,并通过搅拌电机54带动搅拌轴51及其搅拌叶片52转动,从而完成对垃圾及其菌剂的混合搅拌,同时紫外线杀菌灯53进行杀菌,可以使得垃圾更好的进行发酵,经过发酵的垃圾可作为有机肥料使用,从而完成对厨房垃圾的处理,在进行发酵的同时,排气风扇63启动,产生的废气经由导气管61进入除臭室,经由除臭室内的活性炭吸附,之后通过排气管道62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中,废水收集系统可由废水收集腔和设置在废水收集腔中的压力泵组成,压力泵外接外部的废水处理系统,进入废水收集腔中的废水在集中收集后可由压力泵输送至外部的废水处理系统中进行集中处理;电控系统8可为PLC控制器,用于控制各用电部件的工况。
经由在发酵腔内和菌剂融合后发酵的厨房垃圾形成有机肥料,有机肥料经由发酵腔下端出口上的滤网进行过滤,打开电磁阀一102,液体状的有机肥料经由输送管道101进入混合箱体中,滤渣停留在发酵腔内继续发酵;打开电磁阀二105,然后通过补水管道104向混合箱体内进行加水,补水管道104与外部的水箱连通,然后启动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由搅拌电机103及其搅拌组件104构成,搅拌电机103安装在混合箱体上端,搅拌组件104安装在混合箱体内部,且搅拌电机103的驱动端与搅拌组件104的端部连接,实现有机肥料和水之间的充分混合,对有机肥料的浓度进行稀释,可在混合箱体内设置与电控系统8连接的液位传感器,可根据进入混合箱体内的有机肥料的液位进行相应容量的注水,混合搅拌均匀后,打开电磁阀三109、电磁阀四、并启动水泵108,混合后的液体经由主管道107进入分流管道1010中,最终由分流管道1010上的喷水口喷出,实现灌溉作业,在使用时,可根据灌溉的的实际情况选择打开或关闭对应的分流管道1010上的电磁阀四,从而可以根据实际灌溉的需要灵活的使用本实用新型。
与现有的厨房垃圾处理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垃圾处理效率好、质量高,堆肥效率好等优点,通过本装置产生的有机肥料经过同步稀释后可直接进行灌溉作业,无添加剂,绿色环保。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厨房垃圾高效处理堆肥灌溉系统,包括处理箱(1),处理箱(1)的上端设有投放口(11),处理箱(1)的下端设有出料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内部设有上料系统(2)、破碎系统(3)、固液分离系统(4)、废液收集系统(7)、发酵系统(5)、除臭系统(6)及其电控系统(8),所述上料系统(2)的进料端与投放口(11)连通,所述破碎系统(3)的进料端与上料系统(2)的出料端连通,所述固液分离系统(4)的进料端与破碎系统(3)的出料端,固液分离系统(4)的出料端与发酵系统(5)的进料端连通,固液分离系统(4)的出液端与废液收集系统(7)的进液端连通,发酵系统(5)的出料端与出料口(12)连通,除臭系统(6)的进口与发酵系统(5)的上端连通,还包括灌溉系统(10),所述灌溉系统(10)由混合搅拌系统及其分流喷洒系统构成,所述混合搅拌系统与发酵系统连通,所述分流喷洒系统与混合搅拌系统连通,所述混合搅拌系统由混合箱体、输送管道(101)、电磁阀一(102)、补水管道(104)、电磁阀二(105)及其混合机构组成,电磁阀一(102)安装在输送管道(101)上,且输送管道(101)一端与混合箱体的进口连通,一端与发酵系统(5)的出口连通,电磁阀二(105)安装在补水管道(104)上,且补水管道(104)的端部与设于混合箱体上的补水口连通,搅拌机构安装在混合箱体上,且端部伸至混合箱体中,所述分流喷洒系统由主管道(107)及其与主管道(107)连通的多个分流管道(1010)组成,主管道(107)上安装有电磁阀三(109)和水泵(108),分流管道(1010)上安装有电磁阀四,且分流管道(1010)上设有喷水孔,所述电控系统(8)分别与破碎系统(3)、固液分离系统(4)、废液收集系统(7)、发酵系统(5)、除臭系统(6)、搅拌机构、电磁阀一、电磁阀二、电磁阀三、电磁阀四及其水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房垃圾高效处理堆肥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系统(2)由上料腔及其活性炭盖板(21)组成,上料腔设置在处理箱(1)的内部,且上料腔的进料端位于投放口(11)的正下方,活性炭盖板(21)水平滑动安装在投放口(1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厨房垃圾高效处理堆肥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系统(3)由破碎腔及其破碎机构组成,破碎腔设置在处理箱(1)的内部,且破碎腔的进料端与上料腔的出料端连通,所述破碎机构由两组平行设置的破碎辊(31)组成,破碎辊(31)水平转动安装在破碎腔的内部,且破碎辊(31)的端部穿过破碎腔的侧壁,并伸至破碎腔的侧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厨房垃圾高效处理堆肥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系统(4)由固液分离腔及其螺旋送料机构组成,固液分离腔设置在处理箱(1)的内部,且固液分离腔的进料端与破碎腔的出料端连通,所述螺旋送料机构由驱动电机(43)、送料螺杆(41)及其弹性挤压机构组成,所述弹性挤压机构由弹性组件(44)及其压板(45)组成,弹性组件(44)设置在固液分离腔的外部,且位于固液分离腔的出料端的位置,压板(45)安装在弹性组件(44)的端部,当弹性组件(44)处于原长时,压板(45)位于固液分离腔的出料端中,所述送料螺杆(41)水平转动安装在固液分离腔的内部,驱动电机(43)安装在固液分离腔的外壁上,且驱动端通过驱动轴与送料螺杆(41)的端部连接,且驱动轴上安装有同步驱动组件,且同步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破碎辊(31)的端部连接,所述固液分离腔的出液端通过导流管(71)与废液收集系统(7)连接,且所述驱动电机(43)与电控系统(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厨房垃圾高效处理堆肥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驱动组件由主动齿轮(42)、中间齿轮(3242)及其从动齿轮(32)构成,主动齿轮(42)安装在驱动轴上,中间齿轮(3242)通过短轴转动安装在破碎腔的外壁上,且中间齿轮(3242)与主动齿轮(42)外啮合,每个所述破碎辊(31)的端部均安装有一个从动齿轮(32),且两个从动齿轮(32)均与中间齿轮(3242)外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厨房垃圾高效处理堆肥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系统(5)由发酵腔及其搅拌机构组成,发酵腔设置在处理箱(1)的内部,且发酵腔的进料端与固液分离腔的出料端连通,所述搅拌机构由搅拌电机(54)、搅拌轴(51)及其搅拌叶片(52)组成,搅拌轴(51)水平转动安装在发酵腔的内部,搅拌电机(54)安装在发酵腔的外壁上,且驱动端与搅拌轴(51)的端部连接,搅拌叶片(52)环形均布在搅拌轴(51)的外壁上,发酵腔的出料端与出料口连通,除臭系统(6)的进口与发酵腔的上端连通,且所述搅拌电机(54)与电控系统(8)连接,所述弹性组件(44)安装在发酵腔中,且位于发酵腔的进料端的位置,所述发酵腔的侧壁上还设有菌剂投放口(5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厨房垃圾高效处理堆肥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系统(6)由除臭室、排气风扇(63)及其导气管(61)构成,除臭室设置在处理箱(1)中,导气管(61)一端与除臭室连通,另一端与发酵腔连通,排气风扇(63)安装在一排气管道(62)中,排气管道(62)一端与除臭室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处理箱(1)的外部,且所述导气管(61)的进气口及其所述导流管(71)的进口中均安装有过滤网(9),且所述排气风扇(63)与电控系统(8)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厨房垃圾高效处理堆肥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腔的内壁上设有紫外线杀菌灯(53),且紫外线杀菌灯(53)与电控系统(8)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厨房垃圾高效处理堆肥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室中填充有活性炭。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厨房垃圾高效处理堆肥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发酵腔下端的出口通过输送管道(101)与混合箱体的进口连通,且发酵腔下端的出口上设有滤网。
CN202020426902.2U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厨房垃圾高效处理堆肥灌溉系统 Active CN211999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26902.2U CN211999513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厨房垃圾高效处理堆肥灌溉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26902.2U CN211999513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厨房垃圾高效处理堆肥灌溉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99513U true CN211999513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22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26902.2U Active CN211999513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厨房垃圾高效处理堆肥灌溉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9951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88934A (zh) * 2022-06-30 2022-09-02 刘勇何 一种有机肥生产系统
CN115140914A (zh) * 2022-07-25 2022-10-04 秦皇岛晶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农林废弃物重复利用处理装置及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88934A (zh) * 2022-06-30 2022-09-02 刘勇何 一种有机肥生产系统
CN115140914A (zh) * 2022-07-25 2022-10-04 秦皇岛晶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农林废弃物重复利用处理装置及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32202U (zh) 一种厨房垃圾处理装置
CN110465356A (zh) 一种厨房垃圾处理装置
CN203356181U (zh) 一种新型的厨余垃圾降解设备
CN203095891U (zh) 一种高效餐厨垃圾处理装置
CN214327587U (zh) 一种厨余垃圾好氧堆肥设备
CN111662100A (zh) 一种一体化家用餐厨垃圾堆肥设备
CN210506125U (zh) 餐厨垃圾处理装置
CN112250482A (zh) 绿色垃圾堆肥一体化装置及其堆肥工艺
CN211999513U (zh) 一种厨房垃圾高效处理堆肥灌溉系统
CN110507234A (zh) 一种尿便分离的环保型旱厕及排泄物的处理装置
CN109734490A (zh) 一种发酵装置
CN213977465U (zh) 一种绿色垃圾堆肥一体化装置
CN204689908U (zh) 一种微生物有机垃圾分解设备
CN210332825U (zh) 一种城市湿垃圾处理装置
CN109503232A (zh)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垃圾发酵系统及方法
CN111116248A (zh) 自动投加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堆肥反应器及其方法
CN208843954U (zh) 密封闭式环卫垃圾的好氧发酵罐
CN212285278U (zh) 一种分布式厨余垃圾处理设备
CN210656723U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料发酵用翻堆装置
CN215757085U (zh) 一种家庭厨余垃圾处理发酵装置
CN1283570C (zh) 发酵技术处理有机废物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3333427B (zh) 易腐垃圾常温好氧生态相变制水处理装置
CN215515159U (zh) 一种家庭厨余垃圾处理设备
CN212310404U (zh) 一种大型餐厨垃圾相变制水降解处理系统
CN212476564U (zh) 一种禽畜废弃物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6

Address after: 241000 building B6, comprehensive service zone, high tech Zone,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SHUIY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41000 No.52 Pingshan village, Matang street, Yijiang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U WO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