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98814U - 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998814U CN211998814U CN202020477314.1U CN202020477314U CN211998814U CN 211998814 U CN211998814 U CN 211998814U CN 202020477314 U CN202020477314 U CN 202020477314U CN 211998814 U CN211998814 U CN 2119988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reaction
- chlorine dioxide
- upper cover
- air du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Discharge, Calcimining, Fusing, And Gas-Gene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包括腔体和腔体上盖,所述腔体上盖与腔体的顶部螺接固定;所述腔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腔体内设有S型的腔体风道,所述腔体风道的两侧分别设有反应腔,所述腔体风道一端的底部设有腔体进风口,所述腔体风道另一端的侧壁设有腔体出风口;所述腔体上盖与反应腔对应的位置设有反应剂注入口。通过设置多个反应腔,且多个反应腔之间注入反应剂有时间间隔,从而提高腔体内整体参与反应的反应剂计量,更加高效的产生气体二氧化氯。可以通过控制多个反应腔之间注入反应剂的时间间隔,消除掉反应腔内排液和加注过程带来的气体二氧化氯发生空窗期,从而可以实现连续、平稳产生气体二氧化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灭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通过几种试剂混合后产生其他气体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气体二氧化氯常温下为气态,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和分布特性,与304 不锈钢、316不锈钢、常见塑料等具有良好的材料兼容性,因此气体二氧化氯可以作为一种高效消毒剂适用于空间内空气及物体表面的消毒。现有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采用单个烧杯式反应腔,受反应条件限制,单次参与反应的试剂计量不能过大,导致产生气体二氧化氯总量受限;另外,现有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采用单个烧杯式反应腔,只有等当前批次试剂完全反应,排出废液之后,才能加注新试剂,进行下一批次的反应,中间存在时间间隔,不能持续的产出气体二氧化氯,单位时间气体发生量波动大;最后,现有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反应温度不可控制,低温环境下工作,会降低气体二氧化氯产生速率。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提高气体二氧化氯产生、释放速率并保证单位时间内气体二氧化氯产生、对外释放量的波动小和可持续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通过在腔体内设置多个反应腔,多个反应腔之间注入反应剂有时间间隔,消除由于排液和注入新的反应剂时气体二氧化氯产生的空窗期,持续稳定的产生气体二氧化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包括腔体和腔体上盖,所述腔体上盖与腔体的顶部螺接固定;所述腔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腔体内设有S 型的腔体风道,所述腔体风道的两侧分别设有反应腔,所述腔体风道一端的底部设有腔体进风口,所述腔体风道另一端的侧壁设有腔体出风口;所述腔体上盖与反应腔对应的位置设有反应剂注入口。所述腔体风道采用S 型布局,较直线型、L型等风道布局型式,既可以保证每个反应腔与腔体风道连通相邻面范围一致,有效保证每个反应腔的气体二氧化氯扩散速率一致,又可以有效提高腔体风道与反应腔连通相邻面范围,有效提升气体二氧化氯的扩散速率。
优选地,所述反应腔的数量不小于两个,可以根据反应需要设置两个或多个反应腔。反应剂通过反应剂注入口注入到一个反应腔中,待该反应腔内的试剂反应一段时间后,再通过反应剂注入口向另一个反应腔内注入试剂,当腔体内设有多个反应腔时,以此类推。由于该两个反应腔注入反应剂的时间有间隔,从而提高腔体内整体参与反应的反应剂计量,更加高效的产生气体二氧化氯。
优选地,所述腔体上盖的底部与反应腔对应的位置设有反应腔对应环,所述反应腔对应环与反应腔同心且反应腔对应环的直径小于反应腔的内径,所述反应腔对应环的端部向反应腔内部延伸。所需反应剂通过反应剂注入口注入反应腔内,反应剂在反应腔内反应后生成气体二氧化氯,气体二氧化氯通过反应腔对应环与反应腔内壁之间的空隙排出至腔体风道内。空气从腔体进风口吹入,经过腔体风道,将气体二氧化氯从腔体出风口送出。
优选地,所述腔体的底部与反应腔对应的位置固定设有电加热板。电加热板可以自动检测,控制反应温度,将反应腔内的反应温度控制在最佳反应温度,提升产生气体二氧化氯的速率。反应腔内的反应温度可控制,可以保证气体二氧化氯的产生速率不会受到环境温度低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反应腔的底部设有腔体排液口。反应腔内的反应剂完全反应后,通过腔体排液口排出,然后从反应剂注入口注入新的试剂进行下一循环的反应。由于多个反应腔之间注入反应剂的时间有间隔,当其中一个反应腔内试剂完全反应,进入排液加注新试剂的流程中时,另一个反应腔仍在工作,从而消除了气体二氧化氯产生的空窗期,持续的产生气体二氧化氯。
优选地,所述腔体的顶部端面上设有腔体密封凸起,所述腔体上盖的底部设有与腔体密封凸起相匹配的上盖密封凹槽,所述腔体密封凸起与上盖密封凹槽之间设有密封胶。由于反应剂在反应过程中会使腔体内压力增大,腔体密封凸起与上盖密封凹槽配合以及在缝隙内灌注密封胶可以保证腔体的密封性。
优选地,所述反应剂注入口与腔体上盖通过螺纹连接。当进行气体二氧化氯制备时,每个反应腔的反应剂注入口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反应剂注入口分别注入生成气体二氧化氯所需的反应试剂。该装置也可以适用于通过几种试剂混合后产生其他气体的制备装置,当适用于其他气体的制备时,反应剂注入口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数量增减。
所述腔体和腔体上盖的材质可以为ABS等材料。ABS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和耐化学药品性,可以作为反应容器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的操作流程:
首先将反应剂通过反应剂注入口注入到一个反应腔中,同时开启腔体进风口和腔体出风口向腔体内的腔体风道通入气体,腔体内反应生成的气体二氧化氯通过反应腔对应环与反应腔内壁之间的空隙排出至腔体风道内,并通过腔体出风口送出。
待该反应腔内的试剂反应一段时间后,再通过反应剂注入口向另一个反应腔内注入试剂,当腔体内设有多个反应腔时,以此类推。由于该两个反应腔注入反应剂的时间有间隔,从而提高腔体内整体参与反应的反应剂计量,更加高效的产生气体二氧化氯。可以通过控制多个反应腔之间注入反应剂的时间间隔,消除掉反应腔内排液和加注过程带来的气体二氧化氯发生空窗期,从而可以实现连续、平稳产生气体二氧化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反应腔,且多个反应腔之间注入反应剂有时间间隔,从而提高腔体内整体参与反应的反应剂计量,更加高效的产生气体二氧化氯。可以通过控制多个反应腔之间注入反应剂的时间间隔,消除掉反应腔内排液和加注过程带来的气体二氧化氯发生空窗期,从而可以实现连续、平稳产生气体二氧化氯。
上述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据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同时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技术特征以及优点更加易懂,以下列举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的立体结构外观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的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的另一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图5中B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腔体,11-反应腔,12-腔体风道,13-腔体排液口,14-腔体密封凸起, 2-腔体上盖,21-反应剂注入口,22-反应腔对应环,23-上盖密封凹槽,3- 腔体进风口,4-腔体出风口,5-电加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他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他元件或其他组成部分。
在本文中,为了描述的方便,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诸如“下面”、“下方”、“下”、“上面”、“上方”、“上”等,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在附图中的关系。应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在图中所绘的方向之外物件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向。例如,如果在图中的物件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下”的元件将取向在所述元件或特征的“上方”。因此,示范性术语“下方”可以包含下方和上方两个方向。物件也可以有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其他取向)且应对本文使用的空间相对术语作出相应的解释。
本实用新型的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的说明书附图中仅采用一个腔体1内设置两个反应腔11完成并发反应,但基于同样原理,也可以根据应用场景需求,扩展为多个反应腔11使用,进一步提高参与反应的试剂质量,从而提升二氧化氯气体产生释放速率。
如图1-图6所示,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包括腔体1和腔体上盖2,所述腔体上盖2与腔体1的顶部螺接固定;所述腔体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腔体1内设有S型的腔体风道12,所述腔体风道12的两侧分别设有反应腔11,所述反应腔11之间设有腔体风道12,所述腔体风道12 一端的底部设有腔体进风口3,所述腔体风道12另一端的侧壁设有腔体出风口4;所述腔体上盖2与反应腔11对应的位置设有反应剂注入口21。所述反应剂注入口21与腔体上盖2通过螺纹连接,当进行气体二氧化氯制备时,每个反应腔11的反应剂注入口2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反应剂注入口 21分别注入生成气体二氧化氯所需的反应试剂。该装置也可以适用于通过几种试剂混合后产生其他气体的制备装置,当适用于其他气体的制备时,反应剂注入口2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数量增减。
所述腔体风道12采用S型布局,较直线型、L型等风道布局型式,既可以保证每个反应腔11与腔体风道12连通相邻面范围一致,有效保证每个反应腔11的气体二氧化氯扩散速率一致,又可以有效提高腔体风道12 与反应腔11连通相邻面范围,有效提升气体二氧化氯的扩散速率。
所述腔体1和腔体上盖2的材质可以为ABS等材料。ABS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和耐化学药品性,可以作为反应容器使用。
所述腔体1的顶部端面上设有腔体密封凸起14,所述腔体上盖2的底部设有与腔体密封凸起14相匹配的上盖密封凹槽23,所述腔体密封凸起14与上盖密封凹槽23之间设有密封胶。由于反应剂在反应过程中会使腔体 1内压力增大,腔体密封凸起14与上盖密封凹槽23配合以及在缝隙内灌注密封胶可以保证腔体1的密封性。
所述反应腔11的数量不小于两个,可以根据反应需要设置两个或多个反应腔11。反应剂通过反应剂注入口21注入到一个反应腔11中,待该反应腔11内的试剂反应一段时间后,再通过反应剂注入口21向另一个反应腔11内注入试剂,当腔体1内设有多个反应腔11时,以此类推。由于该两个反应腔11注入反应剂的时间有间隔,从而提高腔体1内整体参与反应的反应剂计量,更加高效的产生气体二氧化氯。
所述腔体上盖2的底部与反应腔11对应的位置设有反应腔对应环22,所述反应腔对应环22与反应腔11同心且反应腔对应环22的直径小于反应腔11的内径,所述反应腔对应环22的端部向反应腔11内部延伸。所需反应剂通过反应剂注入口21注入反应腔11内,反应剂在反应腔11内反应后生成气体二氧化氯,气体二氧化氯通过反应腔对应环22与反应腔11内壁之间的空隙排出至腔体风道12内。空气从腔体进风口3吹入,经过腔体风道12,将气体二氧化氯从腔体出风口4送出。
所述腔体1的底部与反应腔11对应的位置固定设有电加热板5。电加热板5可以自动检测,控制反应温度,将反应腔11内的反应温度控制在最佳反应温度,提升产生气体二氧化氯的速率。反应腔11内的反应温度可控制,可以保证气体二氧化氯的产生速率不会受到环境温度低的影响。
所述反应腔11的底部设有腔体排液口13。反应腔11内的反应剂完全反应后,通过腔体排液口13排出,然后从反应剂注入口21注入新的试剂进行下一循环的反应。由于多个反应腔11之间注入反应剂的时间有间隔,当其中一个反应腔11内试剂完全反应,进入排液加注新试剂的流程中时,另一个反应腔11仍在工作,从而消除了气体二氧化氯产生的空窗期,持续的产生气体二氧化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的操作流程:
首先将反应剂通过反应剂注入口21注入到一个反应腔11中,同时开启腔体进风口3和腔体出风口4向腔体1内的腔体风道12通入气体,腔体 11内反应生成的气体二氧化氯通过反应腔对应环22与反应腔11内壁之间的空隙排出至腔体风道12内,并通过腔体出风口4送出。
待该反应腔11内的试剂反应一段时间后,再通过反应剂注入口21向另一个反应腔11内注入试剂,当腔体1内设有多个反应腔11时,以此类推。由于该两个反应腔11注入反应剂的时间有间隔,从而提高腔体1内整体参与反应的反应剂计量,更加高效的产生气体二氧化氯。可以通过控制多个反应腔11之间注入反应剂的时间间隔,消除掉反应腔11内排液和加注过程带来的气体二氧化氯发生空窗期,从而可以实现连续、平稳产生气体二氧化氯。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针对上述示例性实施方案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1)和腔体上盖(2),所述腔体上盖(2)与腔体(1)的顶部螺接固定;
所述腔体(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腔体(1)内设有S型的腔体风道(12),所述腔体风道(12)的两侧分别设有反应腔(11),所述腔体风道(12)一端的底部设有腔体进风口(3),所述腔体风道(12)另一端的侧壁设有腔体出风口(4);
所述腔体上盖(2)与反应腔(11)对应的位置设有反应剂注入口(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11)的数量不小于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上盖(2)的底部与反应腔(11)对应的位置设有反应腔对应环(22),所述反应腔对应环(22)与反应腔(11)同心且反应腔对应环(22)的直径小于反应腔(11)的内径,所述反应腔对应环(22)的端部向反应腔(11)内部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的底部与反应腔(11)对应的位置固定设有电加热板(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11)的底部设有腔体排液口(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的顶部端面上设有腔体密封凸起(14),所述腔体上盖(2)的底部设有与腔体密封凸起(14)相匹配的上盖密封凹槽(23),所述腔体密封凸起(14)与上盖密封凹槽(23)之间设有密封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剂注入口(21)与腔体上盖(2)通过螺纹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77314.1U CN211998814U (zh) | 2020-04-03 | 2020-04-03 | 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77314.1U CN211998814U (zh) | 2020-04-03 | 2020-04-03 | 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998814U true CN211998814U (zh) | 2020-11-24 |
Family
ID=73404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477314.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1998814U (zh) | 2020-04-03 | 2020-04-03 | 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99881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02308A (zh) * | 2020-04-03 | 2020-06-19 | 北京诚益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 |
-
2020
- 2020-04-03 CN CN202020477314.1U patent/CN211998814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02308A (zh) * | 2020-04-03 | 2020-06-19 | 北京诚益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 |
CN111302308B (zh) * | 2020-04-03 | 2024-06-14 | 北京诚益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302308A (zh) | 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 | |
CN211998814U (zh) | 一种并发式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 | |
CN101247886A (zh) | 用于流体-液体反应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5597651B (zh) | 一种硝基甲烷连续反应器 | |
CN104845688A (zh) | 用于制造重整燃料的改进设备和方法 | |
KR102567914B1 (ko) | 격벽식 이산화탄소 광물화 반응기 | |
CN104817057A (zh) | 一种硫碘循环制氢系统的预混装置及硫碘循环制氢系统 | |
CN210237148U (zh) | 一种氢氧化镁阻燃剂生产用反应釜 | |
CN209815678U (zh) | 一种以氢化镁为原料的制氢装置 | |
CN218047344U (zh) | 一种气体混合装置 | |
RU2019136787A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генерирования газообразного водорода | |
CN206823766U (zh) | 一种反应罐 | |
KR20200139381A (ko) | 교육용 기체 발생 실험장치 | |
CN216826164U (zh) | 一种带预混功能的气液反应装置 | |
CN108031413A (zh) | 一种材料制备用超声波反应装置 | |
CN203229382U (zh) | 一种稳态二氧化氯反应器 | |
CN110585989B (zh) | 可预热式汽化混合器 | |
CN209155598U (zh) | 一种pvc粉体热稳定剂生产用搅拌装置 | |
CN101993079A (zh) | 一种卧式炉管及生产原位参杂多晶硅的方法 | |
CN112624052B (zh) | 一种气体二氧化氯的快速发生装置 | |
CN203508017U (zh) | 一种改进的反应槽 | |
CN221268139U (zh) | 一种氯气-丙烯气体混合反应器 | |
CN114405449B (zh) | 一种基于微流控的化学实验装置 | |
CN203855533U (zh) | 一种硫酸脲氨化造粒缓释复合肥生产装置 | |
CN221045820U (zh) | 一种混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614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614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