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96938U - 一种具有发光防松提醒功能的瓶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发光防松提醒功能的瓶盖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996938U CN211996938U CN201922470515.9U CN201922470515U CN211996938U CN 211996938 U CN211996938 U CN 211996938U CN 201922470515 U CN201922470515 U CN 201922470515U CN 211996938 U CN211996938 U CN 2119969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ttle cap
- light
- loosening
- cover
- ca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发光防松提醒功能的瓶盖,包括有瓶口盖、外盖、发光装置和防松提醒装置;外盖具有容置腔,外盖包括有盖主体和颈套,容置腔形成于盖主体和颈套组装所围构的区域内;外盖设置有透明顶盖以密封容置腔的上端;盖主体可拆卸式设于颈套,颈套具有瓶口,瓶口盖螺旋式盖合于瓶口;发光装置具有LED灯;防松提醒装置具有感应部;还设有控制模块和触碰开关;如此,通过发光装置和防松提醒装置的设计,瓶口盖在为未拧紧的情况下接触防松提醒装置,感应部将信息回馈至控制模块并控制发光装置发光,以提醒使用者,同时,触碰开关的设置,以使外盖在放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发光给使用者带来照明,观赏性及趣味性佳,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盖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发光防松提醒功能的瓶盖。
背景技术
目前,瓶盖多数用于食品、饮业、酒、化工业、制药业等行业,是瓶容器包装的关键性部件;传统的白酒瓶盖在使用者关闭白酒瓶盖时难免会造成瓶盖拧不紧的情况发生,这对于必须密封保存的液体的损害是致命的,对于一些珍贵的液体来说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现有的防松提醒瓶盖结构设计复杂,实用性欠佳,适用范围小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发光防松提醒功能的瓶盖,其通过发光装置和防松提醒装置的设计,使得瓶口盖在为未拧紧的情况下接触防松提醒装置,感应部将信息回馈至控制模块并控制发光装置发光,同时,触碰开关的设置,以使外盖在放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发光给使用者带来照明,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发光防松提醒功能的瓶盖,包括有瓶口盖、外盖、发光装置和防松提醒装置;其中:
所述外盖具有容置腔,所述外盖包括有盖主体和颈套,所述容置腔形成于盖主体和颈套组装所围构的区域内;所述容置腔的上下端分别贯通外盖,所述外盖的上端设置有透明顶盖,所述透明顶盖组装于外盖上以密封容置腔的上端;
所述发光装置、防松提醒装置和瓶口盖自上而下依次布置于容置腔内;所述盖主体可拆卸式设置于颈套上,所述颈套具有瓶口,所述瓶口盖螺旋式盖合于瓶口;所述发光装置和防松提醒装置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发光装置具有LED灯,所述LED灯位于透明顶盖的下方;所述防松提醒装置具有感应部,所述感应部设置于瓶口盖的上方;
还设置有控制模块和触碰开关,所述触碰开关设置于隔板的下端,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于LED灯、感应部、触碰开关;
当瓶口盖向下螺旋到位以盖紧瓶口时,将盖主体放于颈套上,瓶口盖的顶部与感应部保持距离,感应部未被触发;
当瓶口盖于瓶口处未向下螺旋到位时,所述瓶口盖的顶端向上凸起,将盖主体放于颈套上,瓶口盖的顶部向上触发感应部,控制模块则控制LED灯发光;
以及,当触发触碰开关时,控制模块则控制LED灯发光。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板包括有上板部、下板部及侧板部,所述侧板部的上下端分别连接于上板部、下板部,所述上板部、下板部和侧板部之间围构形成有安装位,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安装位上,所述LED灯设置于上板部的上端,所述触碰开关设置于下板部的下端中部,所述防松提醒装置位于下板部的下方;所述容置腔内具有向内延伸设置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上端设置有限位面,所述下板部的下端受限于限位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光装置包括有灯架,所述灯架设置于隔板的上端,所述LED灯设置于灯架上,所述LED灯的光源朝向透明顶盖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夜光珠,所述夜光珠围绕灯架的外周间距式布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松提醒装置包括有垫片和弹性复位件,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位于限位部的下方,所述垫片的下端边缘受限于台阶面上,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作用于垫片、下板部;所述感应部设置于垫片的上端;且,所述垫片呈环状结构,所述触碰开关于垫片的中部外露。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设置有电源,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于电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主体和颈套之间设置有防伪环,所述颈套的上端向上延伸设置有定位部,所述防伪环套设于定位部的外侧,所述定位部的外侧设置有切块,所述防伪环的内端对应切块向外凹设有切槽,所述切块受限于切槽内;
所述防伪环的上端向上延伸设置有凸部,所述盖主体的下端对应凸部开始有凹槽,所述凸部受限于凹槽的内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部的上端设置有断裂柱,所述断裂柱位于切槽的一侧;所述盖主体的下端开始有定位孔,所述断裂柱适配于定位孔上;打开时,断裂柱脱离颈套并卡设于定位孔内以封闭定位孔的下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盖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发光装置和防松提醒装置的设计,使得瓶口盖在为未拧紧的情况下接触防松提醒装置,感应部将信息回馈至控制模块并控制发光装置发光,以提醒使用者,进而避免酒液的挥发或流出进而造成使用者的损失,同时,触碰开关的设置,以使外盖在放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发光给使用者带来照明,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观赏性及趣味性佳,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其次是,夜光珠的设置,实现了外盖在未开启或在较暗的环境下也能够具备发光效果,方便了使用者找到酒瓶或外盖;
以及,防伪环的设置,使得瓶盖在打开时断裂柱受限于定位孔内,并不能再次与另外的防伪环连接,防伪效果好,尤其是,定位凸部的设置,避免了非人为的碰撞损坏,导致瓶盖打开,使用稳定可靠,实用性强。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剖视图(未撕掉防伪环时);
图3是图2所示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图(图中为瓶口盖、颈套和防伪环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另一剖视图(撕掉防伪环后,正常盖紧到位,瓶口盖10的顶部未抵到垫片42);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再一剖视图(撕掉防伪环后,瓶口盖10未盖紧,瓶口盖10的顶部向上凸上起,当外盖20放上后,瓶口盖10的顶部抵到垫片42)。
附图标识说明:
10、瓶口盖 20、外盖
21、盖主体 22、颈套
221、定位部 222、切块
223、断裂柱 23、容置腔
231、限位部 232、台阶面
24、透明顶盖 25、防伪环
251、切槽 252、凸部
30、发光装置 31、灯架
32、LED灯 33、夜光珠
40、防松提醒装置 41、感应部
42、垫片 43、弹性复位件
50、隔板 501、上板部
502、下板部 503、侧板部
504、安装位 51、控制模块
52、电源 53、触碰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一种具有发光防松提醒功能的瓶盖,包括有瓶口盖10、外盖20、发光装置30和防松提醒装置40;其中:
所述外盖20具有容置腔23,所述外盖20包括有盖主体21和颈套22,所述容置腔23形成于盖主体21和颈套22组装所围构的区域内;所述容置腔23的上下端分别贯通外盖20,所述外盖20的上端设置有透明顶盖24,所述透明顶盖24组装于外盖20上以密封容置腔23的上端;
所述发光装置30、防松提醒装置40和瓶口盖10自上而下依次布置于容置腔23内;所述盖主体21可拆卸式设置于颈套22上,所述颈套22具有瓶口,所述瓶口盖10螺旋式盖合于瓶口;所述发光装置30和防松提醒装置40之间设置有隔板50,所述发光装置30具有LED灯32,所述LED灯32位于透明顶盖24的下方;所述防松提醒装置40具有感应部41,所述感应部41设置于瓶口盖10的上方;
还设置有控制模块51和触碰开关53,所述触碰开关53设置于隔板50的下端,所述控制模块51分别连接于LED灯32、感应部41、触碰开关53;
当瓶口盖10向下螺旋到位以盖紧瓶口时,将盖主体21放于颈套22上,瓶口盖10的顶部与感应部41保持距离,感应部41未被触发;
当瓶口盖10于瓶口处未向下螺旋到位时,所述瓶口盖10的顶端向上凸起,将盖主体21放于颈套22上,瓶口盖10的顶部向上触发感应部41,控制模块51则控制LED灯32发光;
以及,当触发触碰开关53时,控制模块51则控制LED灯32发光;如此,通过发光装置和防松提醒装置的设计,使得瓶口盖在为未拧紧的情况下接触防松提醒装置,感应部将信息回馈至控制模块并控制发光装置发光,以提醒使用者,进而避免酒液的挥发或流出进而造成使用者的损失,同时,触碰开关的设置,以使外盖在放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发光给使用者带来照明,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观赏性及趣味性佳,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通常,所述隔板50包括有上板部501、下板部502及侧板部503,所述侧板部503的上下端分别连接于上板部501、下板部502,所述上板部501、下板部502和侧板部503之间围构形成有安装位504,所述控制模块51设置于安装位504上,所述LED灯32设置于上板部501的上端,所述触碰开关53设置于下板部502的下端中部,所述防松提醒装置40位于下板部502的下方;所述容置腔23内具有向内延伸设置的限位部231,所述限位部231的上端设置有限位面,所述下板部502的下端受限于限位面上。
所述发光装置30包括有灯架31,所述灯架31设置于隔板50的上端,所述LED灯32设置于灯架31上,所述LED灯32的光源朝向透明顶盖24设置;此处,所述灯架31设置于隔板50的上板部501上;优选地,还包括有夜光珠33,所述夜光珠33围绕灯架31的外周间距式布置;如此,实现了外盖在未开启或在较暗的环境下也能够具备发光效果,方便了使用者找到酒瓶或外盖。
还有,所述防松提醒装置40包括有垫片42和弹性复位件43,所述容置腔23内设置有台阶面232,所述台阶面232位于限位部231的下方,所述垫片42的下端边缘受限于台阶面232上,所述弹性复位件43的两端分别作用于垫片42、下板部502;所述感应部41设置于垫片42的上端;且,所述垫片42呈环状结构,所述触碰开关53于垫片42的中部外露;还设置有电源52,所述控制模块51连接于电源52。
以及,所述盖主体21和颈套22之间设置有防伪环25,所述颈套22的上端向上延伸设置有定位部221,所述防伪环25套设于定位部221的外侧,所述定位部221的外侧设置有切块222,所述防伪环25的内端对应切块222向外凹设有切槽251,所述切块222受限于切槽251内;
所述防伪环25的上端向上延伸设置有凸部252,所述盖主体21的下端对应凸部252开始有凹槽,所述凸部252受限于凹槽的内端;此处,所述定位部221的上端设置有断裂柱223,所述断裂柱223位于切槽251的一侧;所述盖主体21的下端开始有定位孔,所述断裂柱223适配于定位孔上;打开时,断裂柱223脱离颈套22并卡设于定位孔内以封闭定位孔的下端;这样,使得瓶盖在打开时断裂柱受限于定位孔内,并不能再次与另外的防伪环连接,防伪效果好,尤其是,定位凸部的设置,避免了非人为的碰撞损坏,导致瓶盖打开,使用稳定可靠,实用性强。
优选地,所述外盖20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
结合图2、图5和图6所示:
当瓶口盖10向下螺旋到位以盖紧瓶口时,将盖主体21放于颈套22上,瓶口盖10的顶部与感应部41保持距离,感应部41未被触发;
当瓶口盖10于瓶口处未向下螺旋到位时,所述瓶口盖10的顶端向上凸起,将盖主体21放于颈套22上,瓶口盖10的顶部向上触发感应部41,控制模块51则控制LED灯32发光;
以及,当触发触碰开关53时,控制模块51则控制LED灯32发光;因此,若瓶口盖10未盖紧,利用灯光可以及时提醒;在盖紧瓶口盖10后,也可以按需选择触发触碰开关53,控制LED灯32发光,以起到照明或氛围灯或装饰等作用,当然,单独将盖主体21拿下,触发触碰开关53时,也可控制LED灯32发光,因此,盖主体21单独可以作为灯饰之用,电源可以采用常见的钮扣电池,丰富了瓶盖功能,可作为趣味性玩具、小夜灯等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发光装置和防松提醒装置的设计,使得瓶口盖在为未拧紧的情况下接触防松提醒装置,感应部将信息回馈至控制模块并控制发光装置发光,以提醒使用者,进而避免酒液的挥发或流出进而造成使用者的损失,同时,触碰开关的设置,以使外盖在放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发光给使用者带来照明,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观赏性及趣味性佳,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其次是,夜光珠的设置,实现了外盖在未开启或在较暗的环境下也能够具备发光效果,方便了使用者找到酒瓶或外盖;
以及,防伪环的设置,使得瓶盖在打开时断裂柱受限于定位孔内,并不能再次与另外的防伪环连接,防伪效果好,尤其是,定位凸部的设置,避免了非人为的碰撞损坏,导致瓶盖打开,使用稳定可靠,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发光防松提醒功能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瓶口盖(10)、外盖(20)、发光装置(30)和防松提醒装置(40);其中:
所述外盖(20)具有容置腔(23),所述外盖(20)包括有盖主体(21)和颈套(22),所述容置腔(23)形成于盖主体(21)和颈套(22)组装所围构的区域内;所述容置腔(23)的上下端分别贯通外盖(20),所述外盖(20)的上端设置有透明顶盖(24),所述透明顶盖(24)组装于外盖(20)上以密封容置腔(23)的上端;
所述发光装置(30)、防松提醒装置(40)和瓶口盖(10)自上而下依次布置于容置腔(23)内;所述盖主体(21)可拆卸式设置于颈套(22)上,所述颈套(22)具有瓶口,所述瓶口盖(10)螺旋式盖合于瓶口;所述发光装置(30)和防松提醒装置(40)之间设置有隔板(50),所述发光装置(30)具有LED灯(32),所述LED灯(32)位于透明顶盖(24)的下方;所述防松提醒装置(40)具有感应部(41),所述感应部(41)设置于瓶口盖(10)的上方;
还设置有控制模块(51)和触碰开关(53),所述触碰开关(53)设置于隔板(50)的下端,所述控制模块(51)分别连接于LED灯(32)、感应部(41)、触碰开关(53);
当瓶口盖(10)向下螺旋到位以盖紧瓶口时,将盖主体(21)放于颈套(22)上,瓶口盖(10)的顶部与感应部(41)保持距离,感应部(41)未被触发;
当瓶口盖(10)于瓶口处未向下螺旋到位时,所述瓶口盖(10)的顶端向上凸起,将盖主体(21)放于颈套(22)上,瓶口盖(10)的顶部向上触发感应部(41),控制模块(51)则控制LED灯(32)发光;
以及,当触发触碰开关(53)时,控制模块(51)则控制LED灯(32)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发光防松提醒功能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50)包括有上板部(501)、下板部(502)及侧板部(503),所述侧板部(503)的上下端分别连接于上板部(501)、下板部(502),所述上板部(501)、下板部(502)和侧板部(503)之间围构形成有安装位(504),所述控制模块(51)设置于安装位(504)上,所述LED灯(32)设置于上板部(501)的上端,所述触碰开关(53)设置于下板部(502)的下端中部,所述防松提醒装置(40)位于下板部(502)的下方;所述容置腔(23)内具有向内延伸设置的限位部(231),所述限位部(231)的上端设置有限位面,所述下板部(502)的下端受限于限位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发光防松提醒功能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30)包括有灯架(31),所述灯架(31)设置于隔板(50)的上端,所述LED灯(32)设置于灯架(31)上,所述LED灯(32)的光源朝向透明顶盖(24)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发光防松提醒功能的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夜光珠(33),所述夜光珠(33)围绕灯架(31)的外周间距式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发光防松提醒功能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提醒装置(40)包括有垫片(42)和弹性复位件(43),所述容置腔(23)内设置有台阶面(232),所述台阶面(232)位于限位部(231)的下方,所述垫片(42)的下端边缘受限于台阶面(232)上,所述弹性复位件(43)的两端分别作用于垫片(42)、下板部(502);所述感应部(41)设置于垫片(42)的上端;且,所述垫片(42)呈环状结构,所述触碰开关(53)于垫片(42)的中部外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发光防松提醒功能的瓶盖,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电源(52),所述控制模块(51)连接于电源(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发光防松提醒功能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主体(21)和颈套(22)之间设置有防伪环(25),所述颈套(22)的上端向上延伸设置有定位部(221),所述防伪环(25)套设于定位部(221)的外侧,所述定位部(221)的外侧设置有切块(222),所述防伪环(25)的内端对应切块(222)向外凹设有切槽(251),所述切块(222)受限于切槽(251)内;
所述防伪环(25)的上端向上延伸设置有凸部(252),所述盖主体(21)的下端对应凸部(252)开始有凹槽,所述凸部(252)受限于凹槽的内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发光防松提醒功能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21)的上端设置有断裂柱(223),所述断裂柱(223)位于切槽(251)的一侧;所述盖主体(21)的下端开始有定位孔,所述断裂柱(223)适配于定位孔上;打开时,断裂柱(223)脱离颈套(22)并卡设于定位孔内以封闭定位孔的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发光防松提醒功能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20)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470515.9U CN211996938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具有发光防松提醒功能的瓶盖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470515.9U CN211996938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具有发光防松提醒功能的瓶盖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996938U true CN211996938U (zh) | 2020-11-24 |
Family
ID=73428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470515.9U Active CN211996938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具有发光防松提醒功能的瓶盖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996938U (zh) |
-
2019
- 2019-12-31 CN CN201922470515.9U patent/CN21199693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26966B2 (en) | Illuminable device for accessorizing a vessel | |
US5504663A (en) | Container adapted to include a light source | |
US8011816B1 (en) | Lighted bottle cap apparatus | |
US20070206372A1 (en) | Illuminated container | |
US20070201220A1 (en) | Illuminated container | |
US20130105434A1 (en) | Novelty bottle cap | |
CN211996938U (zh) | 一种具有发光防松提醒功能的瓶盖 | |
JP3194467U (ja) | 発光装置付きペットボトル製品 | |
US9938059B1 (en) | Bottled beverage illumination device | |
KR101713431B1 (ko) | 블루투스 스피커와 led조명이 구비된 보틀용 캡 | |
CN204433323U (zh) | 一种酒瓶塞 | |
CN211944489U (zh) | 一种组装方便的多用发光型防伪瓶盖 | |
CN203131445U (zh) | 可与宝特瓶结合的手电筒 | |
CN219135053U (zh) | 一种带发光组件的装置、盖及容器 | |
JP3159000U (ja) | 照明ユニットとこれを用いた再利用ボトルのスタンド装飾具 | |
CN212333280U (zh) | 一种兼有灯饰效果的容器 | |
CN218683596U (zh) | 一种发光水瓶 | |
CN203727869U (zh) | 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瓶盖 | |
CN209601063U (zh) | 能发光的饮料瓶 | |
CN208813723U (zh) | 一种带发光瓶贴的酒瓶 | |
EP3424837B1 (en) | Luminous cup-shaped body | |
CN216612065U (zh) | 一种防滑玻璃瓶 | |
CN203806316U (zh) | 带有灯光装置的酒瓶外包装盒 | |
TWM520529U (zh) | 飲料瓶底蓋閃爍發光器 | |
CN205554923U (zh) | 容器瓶底盖声响及闪烁发光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4 Address after: 223800 No. 18, Xingyang East Road, Yanghe Town, Yanghe new area, Suq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qian Kaiman anti-counterfeiting packag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building C, No. 247, Dongshen Road (shishuikou section), Qiaotou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KAIMAN PACKING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