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1985070U - 防滴水钢化玻璃锅盖 - Google Patents

防滴水钢化玻璃锅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85070U
CN211985070U CN202020216712.8U CN202020216712U CN211985070U CN 211985070 U CN211985070 U CN 211985070U CN 202020216712 U CN202020216712 U CN 202020216712U CN 211985070 U CN211985070 U CN 211985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wire
pot cover
limiting
cov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1671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杰
尹润生
尹青
顾君
谢汉忠
凌大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Nanhai Runxiang Tempered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Nanhai Runxiang Tempered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Nanhai Runxiang Tempered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Nanhai Runxiang Tempered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1671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85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85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850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滴水钢化玻璃锅盖,包括:由钢化玻璃制成的盖体,盖体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中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中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提手,提手从上往下依次包括头部、中间部以及底板,底板上设有多个第一线孔;钢圈,其固定连接在盖体的外周,钢圈的底部设有由金属薄片围成的挡圈,挡圈的外侧面上设有折叠环槽,挡圈的下边缘设有多个第二线孔,每个第二线孔的轴线均与对应第一线孔的轴线相交;多个牵引线,每个牵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互对应的第一线孔和第二线孔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储水槽只有在揭开锅盖时才会形成,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储存水珠的同时还方便用户对积水进行清洁。

Description

防滴水钢化玻璃锅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领域,特别涉及防滴水钢化玻璃锅盖。
背景技术
锅盖,其主要是用以覆盖在烹饪容器的入口,使得烹饪容器内的热气能够在锅内进行循环,以加快食物的烹饪速度。当用户揭开锅盖之前,由于此时锅盖上布满水蒸气,一旦锅盖被揭开后,水蒸气则会迅速遇冷并凝结成水珠,水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锅盖的内壁向下滑落,直至滑落出锅盖并形成水滴。
虽然从锅盖上滴落的水滴已经过冷凝,但其温度仍然偏高,一旦水滴滴落到人体上,很容易造成烫伤。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不少防滴水锅盖,如公开号为CN207520030U的“一种防滴水蒸锅锅盖”以及公开号为CN200948079的“一种防滴水锅盖”,其主要是依靠在锅盖的底端设置有储水槽,储水槽用以储存水珠,避免水珠直接从锅盖上滴落。但由于储水槽一直设置在锅盖的底端,储水槽内也布满了水蒸气,因此当锅盖被揭开后,储水槽内早已储存有部分水珠,所以该储水槽无法有效地储存从锅盖内壁上滑落下来的水珠。除此之外,储水槽的特殊结构使得用户难以清除其内部的积水,容易使锅盖滋生细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防滴水钢化玻璃锅盖,能够有效储存水珠的同时还方便用户对积水进行清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防滴水钢化玻璃锅盖,包括:
由钢化玻璃制成的盖体,所述盖体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中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提手,所述提手从上往下依次包括头部、中间部以及底板,所述头部、底板的尺寸大小均大于所述中间部的尺寸大小,所述中间部的尺寸大小与所述限位孔的尺寸大小一致,所述底板上环形布设有多个第一线孔;
钢圈,其固定连接在所述盖体的外周,所述钢圈的底部设有由金属薄片围成的挡圈,所述挡圈的外侧面上设有折叠环槽,所述挡圈的下边缘环形布设有多个第二线孔,所述第二线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一线孔的数量一致,每个所述第二线孔的轴线均与对应第一线孔的轴线相交;
多个牵引线,每个所述牵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互对应的第一线孔和第二线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滴水钢化玻璃锅盖,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不揭开锅盖时,所述挡圈竖直设置,在揭开锅盖时,所述提手的底板往上移动并与所述限位板的底面抵接,通过多个所述牵引线的牵引,所述挡圈能够沿所述折叠环槽进行向内卷曲并最终形成储水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储水槽只有在揭开锅盖时才会形成,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储存水珠的同时还方便用户对积水进行清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孔为方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提手的中间部为方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线孔、第二线孔和牵引线的数量均为六个至十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体上还开设有排气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钢圈的顶部设有翻边。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化玻璃锅盖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化玻璃锅盖的另外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钢化玻璃锅盖的仰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钢化玻璃锅盖沿A-A剖面线的剖视图。
附图中:100-盖体、200-限位板、300-提手、310-头部、320-中间部、330-底板、331-第一线孔、400-钢圈、410-挡圈、411-折叠环槽、412-第二线孔、500-牵引线、110-排气孔、420-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防滴水钢化玻璃锅盖,包括盖体100,由于采用钢化玻璃制成的盖体100能够使用户直观地观察到烹饪容器内的情况,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盖体100优选由钢化玻璃制成,所述盖体100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由于所述盖体100由钢化玻璃制成,因此应当先开孔再进行钢化处理。所述安装孔中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0,所述限位板200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中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提手300;为了避免用户被所述提手300所烫伤,所述提手300由热塑性塑料制成,而由于塑料与玻璃之间难以进行固定连接,因此所述限位板200具体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提手300从上往下依次包括头部310、中间部320以及底板330,所述头部310的形状为倒锥形,便于用户提起,所述底板330上环形布设有八个第一线孔331;所述头部310、底板330的尺寸大小均大于所述中间部320的尺寸大小,所述提手300的中间部320活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板200的限位孔中,所述中间部320的尺寸大小与所述限位孔的尺寸大小一致。
由于所述盖体100由钢化玻璃制成,因此为了保护所述盖体100,所述盖体100的外周固定连接有钢圈400,所述钢圈400的底部设有由金属薄片围成的挡圈410,所述挡圈410的外侧面上设有折叠环槽411,所述折叠环槽411具体设在所述挡圈410的中部,所述挡圈410的下边缘环形布设有八个第二线孔412,每个所述第二线孔412的轴线均与对应第一线孔331的轴线相交,即每个所述第二线孔412与对应的第一线孔331直线对齐。由于所述挡圈410在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卷曲,因此其材质应优选延展性以及韧性均较好的金属,例如铝合金。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没有对所述第一线孔331和所述第二线孔412的数量进行限定,只要所述第二线孔412的数量与所述第一线孔331的数量一致即可,但为了促使所述挡圈410能够更好地进行卷曲,所述第一线孔331和所述第二线孔412的数量均为六个至十个。除此之外,每对相互对应的第一线孔331和第二线孔412之间均采用牵引线500进行连接,所述牵引线500的一端捆绑在所述第一线孔331中,所述牵引线500的另外一端捆绑在所述第二线孔412中,使得所述提手300能够带动所述挡圈410进行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所述提手300在所述限位板200的限位孔中进行转动,所述限位孔优选为方孔,对应地,所述提手300的中间部320优选为方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100上还开设有排气孔110,所述排气孔110用以将烹饪容器内的高压气体排出至容器外,避免由于烹饪容器内高压气体顶开锅盖而造成的人员伤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圈400的顶部设有翻边420,所述翻边420与烹饪容器的顶面抵接,使得锅盖能够覆盖在烹饪容器的入口上。
在不揭开锅盖时,所述提手300在重力的作用下,所述提手300的头部310与所述限位板200的顶面抵接,此时所述提手300的底板330处于下限位置,所述挡圈410由于没有受到所述底板330的提拉而暂时竖直设置;在揭开锅盖时,用户需要首先提起所述提手300,此时所述提手300在所述限位板200的限位孔中往上移动,直至所述底板330与所述限位板200的底面抵接,在这一过程中,所述底板330从下限位置上升至上限位置,通过八个所述牵引线500的牵引,所述挡圈410能够沿所述折叠环槽411进行向内卷曲并最终形成储水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储水槽只有在揭开锅盖时才会形成,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储存水珠,减少水滴的形成,与此同时,只要用户放下所述提手300,所述储水槽则会逐渐变回竖直设置的挡圈410,方便用户对积水进行清洁,减少细菌的滋生。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防滴水钢化玻璃锅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钢化玻璃制成的盖体(100),所述盖体(100)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0),所述限位板(200)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中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提手(300),所述提手(300)从上往下依次包括头部(310)、中间部(320)以及底板(330),所述头部(310)、底板(330)的尺寸大小均大于所述中间部(320)的尺寸大小,所述中间部(320)的尺寸大小与所述限位孔的尺寸大小一致,所述底板(330)上环形布设有多个第一线孔(331);
钢圈(400),其固定连接在所述盖体(100)的外周,所述钢圈(400)的底部设有由金属薄片围成的挡圈(410),所述挡圈(410)的外侧面上设有折叠环槽(411),所述挡圈(410)的下边缘环形布设有多个第二线孔(412),所述第二线孔(412)的数量与所述第一线孔(331)的数量一致,每个所述第二线孔(412)的轴线均与对应第一线孔(331)的轴线相交;
多个牵引线(500),每个所述牵引线(50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互对应的第一线孔(331)和第二线孔(41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滴水钢化玻璃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为方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滴水钢化玻璃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300)的中间部(320)为方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滴水钢化玻璃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孔(331)、第二线孔(412)和牵引线(500)的数量均为六个至十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滴水钢化玻璃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00)上还开设有排气孔(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滴水钢化玻璃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圈(400)的顶部设有翻边(420)。
CN202020216712.8U 2020-02-26 2020-02-26 防滴水钢化玻璃锅盖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85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6712.8U CN211985070U (zh) 2020-02-26 2020-02-26 防滴水钢化玻璃锅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6712.8U CN211985070U (zh) 2020-02-26 2020-02-26 防滴水钢化玻璃锅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85070U true CN211985070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24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1671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85070U (zh) 2020-02-26 2020-02-26 防滴水钢化玻璃锅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850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10019060A1 (en) Super pan III covers
CN201234901Y (zh) 防溅安全锅盖
CN211985070U (zh) 防滴水钢化玻璃锅盖
CN201316164Y (zh) 一种洁净式组合锅盖
CN213424105U (zh) 一种自动现煮设备及自动贩卖机
CN105996496A (zh) 煮鱼操作台及其使用方法
CN107752738A (zh) 一种蒸笼的蒸格及分体式蒸笼
CN215502432U (zh) 一种具有新型隔板的多功能锅
CN211534090U (zh) 一种清洁方便的食物处理机
CN210158502U (zh) 一种多士炉
CN2309098Y (zh) 焖烧锅
CN208726281U (zh) 一种中药材环保型可倾式蒸煮锅
CN205612263U (zh) 一种能快速冷却的汤锅
CN206612657U (zh) 上盖及烹饪组件
CN213962937U (zh) 一种自动烹饪设备及自动贩卖机
CN217843978U (zh) 一种无菌烹饪电磁炉
CN205820002U (zh) 一种脐橙保鲜装置
CN209629493U (zh) 一种可支撑锅盖的功能锅
CN209202782U (zh) 可叠的滤水锅及烹饪器具
CN210961540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2788229U (zh) 烹饪设备、盖组件和锅具
CN211985069U (zh) 便于投料的钢化玻璃锅盖
CN2429075Y (zh) 食用钟鼎
CN213664770U (zh) 一种煲具
CN2672499Y (zh) 三合一电烤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