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1943332U - 制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制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43332U
CN211943332U CN202020425403.1U CN202020425403U CN211943332U CN 211943332 U CN211943332 U CN 211943332U CN 202020425403 U CN202020425403 U CN 202020425403U CN 211943332 U CN211943332 U CN 211943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brake lever
connecting shaft
braking
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254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占起
何佰传
赵玉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254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43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43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433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其中,制动装置用于对轨道车辆进行制动,制动装置包括:多个制动杆,每个制动杆具有释放位置和制动位置;连接轴,与多个制动杆连接,多个制动杆在连接轴的轴向上间隔设置,每个制动杆在释放位置和制动位置之间切换时,连接轴在每个制动杆的带动下可转动地设置;制动机构,与连接轴连接,连接轴转动时带动制动机构制动或释放轨道车辆。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轨道车辆的多个制动系统的零部件较多,不便于装配的问题。

Description

制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某地区的苏打粉漏斗车运行在1067mm轨距的线路上,往返于该地区苏打粉工厂和其他城市间运输工业用苏打粉。车辆通过人工操作开闭机构实现卸货。该车主要由车体、转向架、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底门、底门开闭机构等组成。
该车辆采用空气制动系统和真空制动系统进行制动,车辆上的空气制动系统和真空制动系统是分别设置的,为了保证轨道车辆在陡坡路段停靠的平稳性,通常还需要设置手制动系统。三种制动系统在车辆上单独设置,占用空间大,零部件较多,不便于装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轨道车辆的多个制动系统的零部件较多,不便于装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动装置,用于对轨道车辆进行制动,制动装置包括:多个制动杆,每个制动杆具有释放位置和制动位置;连接轴,与多个制动杆连接,多个制动杆在连接轴的轴向上间隔设置,每个制动杆在释放位置和制动位置之间切换时,连接轴在每个制动杆的带动下可转动地设置;制动机构,与连接轴连接,连接轴转动时带动制动机构制动或释放轨道车辆。
进一步地,多个制动杆包括第一制动杆和第二制动杆,第一制动杆的轴线与水平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设置,第二制动杆的轴线与水平方向呈第二预设夹角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制动杆为手制动杆,制动装置还包括手制动操作部,手制动操作部与手制动杆连接,手制动操作部可转动地设置,以带动手制动杆在释放位置和制动位置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第二制动杆为真空制动杆,制动装置还包括真空制动缸,真空制动缸与真空制动杆连接,真空制动缸驱动真空制动杆绕连接轴可转动地设置,以使真空制动杆在释放位置和制动位置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第二制动杆为空气制动杆,制动装置还包括空气制动缸,空气制动缸与空气制动杆连接,空气制动缸驱动空气制动杆绕连接轴可转动地设置,以使空气制动杆在释放位置和制动位置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多个制动杆还包括第三制动杆,第三制动杆的轴线与水平方向呈第三预设夹角设置。
进一步地,第三制动杆为空气制动杆,制动装置还包括空气制动缸,空气制动缸与空气制动杆连接,空气制动缸驱动空气制动杆绕连接轴可转动地设置,以使空气制动杆在释放位置和制动位置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第一制动杆与连接轴焊接连接,第二制动杆与连接轴焊接连接,第三制动杆与连接轴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制动装置还包括安装座,安装座设置在连接轴的两端,以将连接轴安装至轨道车辆的车体上;安装座包括:第一轴承座,连接在连接轴的第一端和轨道车辆的车体之间;第二轴承座,连接在连接轴的第二端和轨道车辆的车体之间;其中,连接轴相对于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可转动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制动装置,制动装置为上述的制动装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多个制动杆均设置在连接轴上,从而将多个制动杆集合在一起,节约了多个制动杆的布置空间,进而提高了制动装置的集成性和组装工艺性,简化了制动装置的装配和安装。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多个制动杆分别设置而言,本申请的制动装置布置简单,便于装配,无需设置多个传动轴,节约了安装空间,且能够满足轨道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制动要求。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动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制动装置的连接轴和多个制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制动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多个制动杆的位置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1的制动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多个制动杆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制动杆;11、第一制动杆;12、第二制动杆;13、第三制动杆;20、连接轴;30、手制动操作部;40、真空制动缸;50、空气制动缸;60、安装座;61、第一轴承座;62、第二轴承座;70、制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的制动装置用于对轨道车辆进行制动,制动装置包括多个制动杆10、连接轴20和制动机构70。其中,每个制动杆10具有释放位置和制动位置;连接轴20与多个制动杆10连接,多个制动杆10在连接轴20的轴向上间隔设置,每个制动杆10在释放位置和制动位置之间切换时,连接轴20在每个制动杆10的带动下可转动地设置;制动机构70与连接轴20连接,连接轴20转动时带动制动机构70制动或释放轨道车辆。
具体地,由于多个制动杆10均设置在连接轴20上,从而将多个制动杆10集合在一起,节约了多个制动杆10的布置空间,进而提高了制动装置的集成性和组装工艺性,简化了制动装置的装配和安装。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多个制动杆分别设置而言,实施例一的制动装置布置简单,便于装配,无需设置多个传动轴,节约了安装空间,且能够满足轨道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制动要求。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中,多个制动杆10包括第一制动杆11和第二制动杆12,第一制动杆11的轴线与水平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设置,第二制动杆12的轴线与水平方向呈第二预设夹角设置。
具体地,由于第一制动杆11的轴线与水平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设置,第二制动杆12的轴线与水平方向呈第二预设夹角设置,从而在第一制动杆11带动连接轴20转动以制动或者释放轨道车辆时,第二制动杆12不会影响第一制动杆11的制动或释放动作,以保证第一制动杆11的制动或释放效果。同样地,当第二制动杆12带动连接轴20转动以制动或者释放轨道车辆时,第一制动杆11也不会影响第二制动杆12的制动或释放动作,比保证第二制动杆12的制动或释放效果。
通过上述设置,保证了在将第一制动杆11和第二制动杆12集合至连接轴20上后,第一制动杆11和第二制动杆12的正常制动动作,避免相互干涉。
如图3所示,为实施例一中的制动装置处于制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为实施例一中的之中装置处于释放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以第一预设夹角为α、第二预设夹角为β对制动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当第一制动杆11由初始位置转动至制动位置时,第一制动杆11带动连接轴20转过θ角,此时第二制动杆12也转过θ角,此时,由于α≠β,所以第一制动杆11到达制动位置而第二制动杆12未达到制动位置,从而第二制动杆12不会干涉第一制动杆11的制动效果,保证了第一制动杆11的正常制动。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中,第一制动杆11为手制动杆,制动装置还包括手制动操作部30,手制动操作部30与手制动杆连接,手制动操作部30可转动地设置,以带动手制动杆在释放位置和制动位置之间切换。
具体地,手制动操作部30为手轮。在进行制动时,以人力为制动原动力,通过手轮的转动方向和手力大小来操纵控制。当轨道车辆处于有坡度的轨道上时,工作人员转动手轮使手制动杆处于制动位置,从而保证轨道车辆在有坡度的轨道上不会溜车。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中,第二制动杆12为真空制动杆,制动装置还包括真空制动缸40,真空制动缸40与真空制动杆连接,真空制动缸40驱动真空制动杆绕连接轴20可转动地设置,以使真空制动杆在释放位置和制动位置之间切换。
在实施例一中,采用真空制动杆对正在行驶的轨道车辆进行制动。真空制动是以大气为原动力,以改变“真空度”来操纵控制。当真空制动杆处于缓解位时,真空泵与列车管连通、列车管和真空制动干内的空气都被抽走,列车管和真空制动缸40内上下两方都保持高度真空,活塞因自重落下,活塞杆向外伸出。当真空制动杆置于制动位置时,列车管与大气相通,大气进入活塞上方。活塞上下的压差推动活塞上移,活塞杆缩向真空制动缸40内而发生制动作用。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中,多个制动杆10还包括第三制动杆13,第三制动杆13的轴线与水平方向呈第三预设夹角设置。
在本实施例一中,第一预设夹角、第二预设夹角和第三预设夹角均不相等。上述设置保证了第一制动杆11、第二制动杆12和第三制动杆13的正常制动和释放动作,避免相互干涉。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中,第三制动杆13为空气制动杆,制动装置还包括空气制动缸50,空气制动缸50与空气制动杆连接,空气制动缸50驱动空气制动杆绕连接轴20可转动地设置,以使空气制动杆在释放位置和制动位置之间切换。
空气制动是以空气作为制动原动力,以改变压力空气的压强来操纵控制。制动力大,操纵控制就灵敏便利。本实施例一中的空气制动缸50控制空气制动杆在释放位置和制动位置之间切换,以在轨道车辆的行驶过程中实现对轨道车辆的制动。
进一步地,实施例一中的第二制动杆12和第三制动杆13均可以对正在行驶的轨道车辆进行制动,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制动方式。上述设置提高了轨道车辆的适应性,在其中一种制动方式出现故障时,另一种可以及时起作用,保证了制动效果的可靠性。并且,本实施例一中的三种制动方式均集中在连接轴20上,集成度高,节约了空间和装配时间,降低了成本。
当然了,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也可仅设置第一制动杆、手制动操作部、第二制动杆和真空制动缸,也能够满足轨道车辆正常的制动需要。
优选地,第一制动杆11与连接轴20焊接连接,第二制动杆12与连接轴20焊接连接,第三制动杆13与连接轴20焊接连接。
上述设置保证了多个制动杆10与连接轴20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第一制动杆11、第二制动杆12和第三制动杆13中的任意制动杆转动时均可带动连接轴20及位于连接轴20上的其他两个制动杆同步动作。由于第一预设夹角、第二预设夹角和第三预设夹角均不相等,各个制动杆的运动不会相互干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一中,制动装置还包括安装座60,安装座60设置在连接轴20的两端,以将连接轴20安装至轨道车辆的车体上;安装座60包括第一轴承座61和第二轴承座62。第一轴承座61连接连接轴20的第一端和轨道车辆的车体;第二轴承座62连接连接轴20的第二端和轨道车辆的车体;其中,连接轴20相对于第一轴承座61和第二轴承座62可转动地设置。
通过上述设置,将连接轴20安装至车体上,且保证了连接轴20的可转动设置。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根据本申请的轨道车辆的实施例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制动装置,制动装置为上述的制动装置。
由于多个制动杆10均设置在连接轴20上,从而将多个制动杆10集合在一起,节约了多个制动杆10的布置空间,进而提高了制动装置的集成性和组装工艺性,简化了制动装置的装配和安装。因此,具有上述制动装置的轨道车辆也具有上述优点。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轨道车辆为货运轨道车辆。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图中未示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如下:
在实施例二中,第二制动杆为空气制动杆,制动装置还包括空气制动缸,空气制动缸与空气制动杆连接,空气制动缸驱动空气制动杆绕连接轴可转动地设置,以使空气制动杆在释放位置和制动位置之间切换。
在实施例二中,仅设置第一制动杆和第二制动杆,第二制动杆为空气制动杆。本实施例二中的轨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通过空气制动缸控制空气制动杆转动,带动连接轴转动,以实现轨道车辆的制动。
实施例二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由于多个制动杆均设置在连接轴上,从而将多个制动杆集合在一起,节约了多个制动杆的布置空间,进而提高了制动装置的集成性和组装工艺性,简化了制动装置的装配和安装。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多个制动杆分别设置而言,本申请的制动装置布置简单,便于装配,无需设置多个传动轴,节约了安装空间,且能够满足轨道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制动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制动装置,用于对轨道车辆进行制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包括:
多个制动杆(10),每个所述制动杆(10)具有释放位置和制动位置;
连接轴(20),与多个所述制动杆(10)连接,多个所述制动杆(10)在所述连接轴(20)的轴向上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制动杆(10)在所述释放位置和所述制动位置之间切换时,所述连接轴(20)在每个所述制动杆(10)的带动下可转动地设置;
制动机构(70),与所述连接轴(20)连接,所述连接轴(20)转动时带动所述制动机构(70)制动或释放所述轨道车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制动杆(10)包括第一制动杆(11)和第二制动杆(12),所述第一制动杆(11)的轴线与水平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设置,所述第二制动杆(12)的轴线与水平方向呈第二预设夹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杆(11)为手制动杆,所述制动装置还包括手制动操作部(30),所述手制动操作部(30)与所述手制动杆连接,所述手制动操作部(30)可转动地设置,以带动所述手制动杆在所述释放位置和所述制动位置之间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动杆(12)为真空制动杆,所述制动装置还包括真空制动缸(40),所述真空制动缸(40)与所述真空制动杆连接,所述真空制动缸(40)驱动所述真空制动杆绕所述连接轴(20)可转动地设置,以使所述真空制动杆在所述释放位置和所述制动位置之间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动杆(12)为空气制动杆,所述制动装置还包括空气制动缸(50),所述空气制动缸(50)与所述空气制动杆连接,所述空气制动缸(50)驱动所述空气制动杆绕所述连接轴(20)可转动地设置,以使所述空气制动杆在所述释放位置和所述制动位置之间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制动杆(10)还包括第三制动杆(13),所述第三制动杆(13)的轴线与水平方向呈第三预设夹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制动杆(13)为空气制动杆,所述制动装置还包括空气制动缸(50),所述空气制动缸(50)与所述空气制动杆连接,所述空气制动缸(50)驱动所述空气制动杆绕所述连接轴(20)可转动地设置,以使所述空气制动杆在所述释放位置和所述制动位置之间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杆(11)与所述连接轴(20)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制动杆(12)与所述连接轴(20)焊接连接,所述第三制动杆(13)与所述连接轴(20)焊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还包括安装座(60),所述安装座(60)设置在所述连接轴(20)的两端,以将所述连接轴(20)安装至所述轨道车辆的车体上;所述安装座(60)包括:
第一轴承座(61),连接在所述连接轴(20)的第一端和所述轨道车辆的车体之间;
第二轴承座(62),连接在所述连接轴(20)的第二端和所述轨道车辆的车体之间;
其中,所述连接轴(20)相对于所述第一轴承座(61)和所述第二轴承座(62)可转动地设置。
10.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和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装置。
CN202020425403.1U 2020-03-27 2020-03-27 制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Active CN211943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25403.1U CN211943332U (zh) 2020-03-27 2020-03-27 制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25403.1U CN211943332U (zh) 2020-03-27 2020-03-27 制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43332U true CN211943332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67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25403.1U Active CN211943332U (zh) 2020-03-27 2020-03-27 制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433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62692C2 (ru) Электро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ая тормозная система рельсов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109094586A (zh) 磁悬浮列车牵引维护工程车
AU2002315926B2 (en) Spring Assisted Apparatus for Ramp Actuating Mechanism and Movable Draft Arm Arrangement
CN201099250Y (zh) 驮背平车
KR20080059978A (ko) 철도차량용 공력 브레이크
US5992575A (en) Personal rapid transit braking systems
JP4874718B2 (ja) 電気車駆動装置
RU130273U1 (ru) Электро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ая тормозная система
CN211943332U (zh) 制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WO2015073316A1 (en) Hand brak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 air brake system and improved hand brake arrangement
JP2002331934A (ja) 鉄道車両の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
KR20060041144A (ko) 단순화한 트럭 장착형 브레이크 시스템
JP6629138B2 (ja) 圧縮空気供給装置
CN114537461B (zh) 一种大吨位隧道牵引车用转向架及大吨位隧道牵引车
US4039051A (en) Disc brake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for rail vehicles
CN214728825U (zh) 手制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JP5404897B2 (ja) 鉄道車両
CN215922156U (zh) 一种车用防溜车装置
CN102167022A (zh) 铁路货车集成式基础制动装置
JPH02283565A (ja) 軌道車両用のブレーキ構造体とその使用方法
CA2288497A1 (en) Manual empty/load device
RU2108933C1 (ru)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ая платформа
CN106114551B (zh) 制动装置和车辆
RU154770U1 (ru) Вагонотолкатель для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вагонов
ITBO950561A1 (it) Dispositivo per la traslazione trasversale di veicoli, in particolare per facilitare la manovra di autovetture, comprendente un grupp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