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08526U - 一种具有水冷效果的高速电机壳及其高速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水冷效果的高速电机壳及其高速电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908526U CN211908526U CN202021037165.3U CN202021037165U CN211908526U CN 211908526 U CN211908526 U CN 211908526U CN 202021037165 U CN202021037165 U CN 202021037165U CN 211908526 U CN211908526 U CN 2119085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wall
- channel
- speed motor
-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水冷效果的高速电机壳及其高速电机,包括依次套接的前罩、中壳和后罩,中壳的四角处分别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二通槽、第三通槽和第四通槽,前罩的外壁开设有进冷却水口和出冷却水口,前罩的内壁开设有前通道,后罩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后通道和第二后通道,以及第一后通道连通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第二后通道连通第四通槽和第三通槽;此种高速电机壳,通过前罩、中壳配合后罩实现封堵效果,通过第一通槽、第二通槽、第三通槽和第四通槽之间的配合,实现冷却水来回四次的冷却,充分利用了冷却水,通过前通道、第一后通道和第二后通道,促使第一通槽、第二通槽、第三通槽和第四通槽之间的依次连通,冷却效果良好,单位冷却水使用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电机,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水冷效果的高速电机壳及其高速电机。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CN201921159100.3 ,申请日为2019.07.23 ,公开号为CN210509378U的中国专利:一种全封闭式防尘型静音水冷发电机组,公开了一种全封闭式防尘型静音水冷发电机组,包括:水冷内燃机,具有机壳和内燃机水冷系统,该内燃机水冷系统位于机壳内部;水冷发电机,具有外壳和发电机水冷系统,该发电机水冷系统位于外壳内部;防尘机箱,全封闭封装所述水冷内燃机和所述水冷发电机,不留进出风口;水箱,设置于所述防尘机箱外;水冷循环管路,将所述发电机水冷系统、内燃机冷却水系统以及所述水箱首尾连接形成冷却水环路。本实用新型将水箱外置,真正将发电机组做到完全封闭的结构,不仅能做到彻底的防尘,还能使发电机组本身的噪音进一步减小。
其中,此种发电机组本身采用了水冷结构,但是水冷的管路为简单的穿过发电机组本身,降温效果一般。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水冷效果良好的高速电机壳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冷效果良好的高速电机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水冷效果的高速电机壳,包括依次套接的前罩、中壳和后罩,
所述中壳的四角处分别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二通槽、第三通槽和第四通槽,所述前罩的外壁开设有一与所述第一通槽连通的进冷却水口和一与所述第三通槽连通的出冷却水口,所述前罩的内壁开设有一连通所述第二通槽和所述第四通槽的前通道,所述后罩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后通道和第二后通道,以及
所述第一后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所述第二后通道连通所述第四通槽和所述第三通槽;其中
冷却水自所述进冷却水口注入,依次进过所述第一通槽、所述第一后通道、所述第二通槽、所述前通道、所述第四通槽、所述第二后通道和所述第三通槽,再由所述出冷却水口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槽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与所述前罩/所述后罩相压的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二通槽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与所述前罩/所述后罩相压的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三通槽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与所述前罩/所述后罩相压的第三密封垫;所述第四通槽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与所述前罩/所述后罩相压的第四密封垫。
作为优选,所述前罩的内壁具有一前凸,所述后罩的内壁具有一后凸,所述中壳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前凹和后凹,以及
所述前凸伸入所述前凹并且所述前凸的外壁与所述前凹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前密封圈;
所述后凸伸入所述后凹并且所述后凸的外壁与所述后凹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后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槽、所述第二通槽、所述第三通槽和所述第四通槽的形状相同;
所述第一通槽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通槽的直角部导圆,所述第一通槽的斜边呈弧线状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前罩的内壁四角处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连通的第一前角槽、与所述第二通槽连通的第二前角槽、与所述第三通槽连通的第三前角槽、与所述第四通槽连通的第四前角槽,以及
所述前通道的入水口位于所述第二前角槽的槽壁上,所述前通道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第四前角槽的槽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后罩的内壁四角处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连通的第一后角槽、与所述第二通槽连通的第二后角槽、与所述第三通槽连通的第三后角槽、与所述第四通槽连通的第四后角槽;
所述第一后通道的入水口位于所述第一后角槽的槽壁上,所述第一后通道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二后角槽的槽壁上;
所述第二后通道的入水口位于所述第四后角槽的槽壁上,所述第二后通道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三后角槽的槽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后通道和所述第二后通道互相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种具有水冷效果的高速电机壳,通过前罩、中壳配合后罩实现封堵效果,通过第一通槽、第二通槽、第三通槽和第四通槽之间的配合,实现冷却水来回四次的冷却,充分利用了冷却水,通过前通道、第一后通道和第二后通道,促使第一通槽、第二通槽、第三通槽和第四通槽之间的依次连通,冷却效果良好,单位冷却水使用率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高速电机,此种一种高速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高速电机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种高速电机,在高转速、高功率下工作一段时间后,热量能够很好的排出并通过水冷的形式,将热量较快的散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水冷效果的高速电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水冷效果的高速电机壳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罩在A-A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壳在B-B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后罩在C-C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
前罩1,第一前角槽101,第二前角槽102,第三前角槽103,第四前角槽104,前通道105,前凸106;
中壳2;
第一通槽201,直角部2011,斜边2012;
第二通槽202,第三通槽203,第四通槽204,前凹205,后凹206;
后罩3,第一后角槽301,第二后角槽302,第三后角槽303,第四后角槽304,第一后通道305,第二后通道306,后凸307;
第一密封垫4-1,第二密封垫4-2,第三密封垫4-3,第四密封垫4-4;
前密封圈5-1,后密封圈5-2,进水管头6-1,出水管头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8所示,一种具有水冷效果的高速电机壳,包括依次套接的前罩1、中壳2和后罩3,所述中壳2的四角处分别开设有第一通槽201、第二通槽202、第三通槽203和第四通槽204,所述前罩1的外壁开设有一与所述第一通槽201连通的进冷却水口和一与所述第三通槽203连通的出冷却水口,所述前罩1的内壁开设有一连通所述第二通槽202和所述第四通槽204的前通道105,所述后罩3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后通道305和第二后通道306,以及所述第一后通道305连通所述第一通槽201和所述第二通槽202,所述第二后通道306连通所述第四通槽204和所述第三通槽203。在进冷却水口处具有一进水管头6-1,在出冷却水口处具有一出水管头6-2。
其中冷却水自所述进冷却水口注入,依次进过所述第一通槽201、所述第一后通道305、所述第二通槽202、所述前通道105、所述第四通槽204、所述第二后通道306和所述第三通槽203,再由所述出冷却水口排出。
此种具有水冷效果的高速电机壳,通过前罩1、中壳2配合后罩3实现封堵效果,通过第一通槽201、第二通槽202、第三通槽203和第四通槽204之间的配合,实现冷却水来回四次的冷却,充分利用了冷却水,通过前通道105、第一后通道305和第二后通道306,促使第一通槽201、第二通槽202、第三通槽203和第四通槽204之间的依次连通,冷却效果良好,单位冷却水使用率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槽201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与所述前罩1相压的第一密封垫4-1和一与后罩3相压的第一密封垫4-1;所述第二通槽202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与所述前罩1相压的第二密封垫4-2和一与后罩3相压的第二密封垫4-2;所述第三通槽203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与所述前罩1相压的第三密封垫4-3和一与所述后罩3相压的第三密封垫4-3;所述第四通槽204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与所述前罩1相压的第四密封垫4-4和与所述后罩3相压的第四密封垫4-4。
第一密封垫4-1包围第一通槽201的槽口,第二密封垫4-2包围第二通槽202的槽口,第三密封垫4-3包围第三通槽203的槽口,第四密封垫4-4包围第四通槽204的槽口,通过此种形式,能够很好的保证在第一通槽201、第二通槽202、第三通槽203和第四通槽204内的水的密封效果,促进良好的通水作用的同时,避免冷却水的外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罩1的内壁具有一前凸107,所述后罩3的内壁具有一后凸307,所述中壳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前凹205和后凹206,以及所述前凸107伸入所述前凹205并且所述前凸107的外壁与所述前凹205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前密封圈5-1;所述后凸307伸入所述后凹206并且所述后凸307的外壁与所述后凹206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后密封圈5-2。
通过前凸107配合前凹205,后凸307配合后凹206的形式,加强了整体的固定效果,并且在前凸107和前凹205之间具有前密封圈5-1,保证密封效果,在后凸307和后凹206之间具有后密封圈5-2,保证密封效果。在水流分别注入第一通槽201、第二通槽202、第三通槽203和第四通槽204以后,部分水流会越过第一密封垫4-1或者第二密封垫4-2或者第三密封垫4-3或者第四密封垫4-4,而逐渐渗透到前凸107和前凹205的间隙内,此时,前密封圈5-1会阻挡水流继续的渗透,从而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槽201、所述第二通槽202、所述第三通槽203和所述第四通槽204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通槽201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通槽201的三个第一角部导圆,所述第一通槽201的斜边2012呈弧线状设置。
其中,第一通槽201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状,整体的结构稳定,而在直角部2011导圆,便于形成良好的过渡的效果,其次,第一通槽201的斜边2012呈弧线状,很好的扩大了冷却面积,促使冷却的进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罩1的内壁四角处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201连通的第一前角槽101、与所述第二通槽202连通的第二前角槽102、与所述第三通槽203连通的第三前角槽103、与所述第四通槽204连通的第四前角槽104,以及所述前通道105的入水口位于所述第二前角槽102的槽壁上,所述前通道105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第四前角槽104的槽壁上。
其中,第一前角槽101、第二前角槽102、第三前角槽103和第四前角槽104的设置,便于初步实现冷却水的收纳,其次前通道105的入水口以及出水口设置的位置促使前通道105本身在前罩1之内,即是在前罩1上开设了一个直流管道避免了冷却水在前通道105内流动时,导致水的侧漏的情况。整体密封效果良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上述前罩1内前通道105的结构,后罩3中的第一后通道305以及第二后通道306同样参考了上述的结构,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所述后罩3的内壁四角处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201连通的第一后角槽301、与所述第二通槽202连通的第二后角槽302、与所述第三通槽203连通的第三后角槽303、与所述第四通槽204连通的第四后角槽304;
所述第一后通道305的入水口位于所述第一后角槽301的槽壁上,所述第一后通道305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二后角槽302的槽壁上;所述第二后通道306的入水口位于所述第四后角槽304的槽壁上,所述第二后通道306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三后角槽303的槽壁上。
其中,第一后角槽301、第二后角槽302、第三后角槽303和第四后角槽304的设置,便于初步实现冷却水的收纳,其次第一后通道305的入水口以及出水口设置的位置促使第一后通道305本身在后罩3之内,即是在后罩3上开设了一个直流管道。避免了冷却水在第一后通道305内流动时,导致水的侧漏的情况。整体密封效果良好。
第二后通道306的入水口以及出水口设置的位置促使第二后通道306本身在后罩3之内,即是在后罩3上开设了一个直流管道。避免了冷却水在第二后通道306内流动时,导致水的侧漏的情况。整体密封效果良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后通道305和所述第二后通道306互相平行。将其平行设置,保证了其良好的结构特征,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种高速电机包括如实施例一中所说的高速电机壳。
此种高速电机,在高转速、高功率下工作一段时间后,热量能够很好的排出并通过水冷的形式,将热量较快的散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具有水冷效果的高速电机壳,包括依次套接的前罩、中壳和后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壳的四角处分别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二通槽、第三通槽和第四通槽,所述前罩的外壁开设有一与所述第一通槽连通的进冷却水口和一与所述第三通槽连通的出冷却水口,所述前罩的内壁开设有一连通所述第二通槽和所述第四通槽的前通道,所述后罩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后通道和第二后通道,以及
所述第一后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所述第二后通道连通所述第四通槽和所述第三通槽;其中
冷却水自所述进冷却水口注入,依次进过所述第一通槽、所述第一后通道、所述第二通槽、所述前通道、所述第四通槽、所述第二后通道和所述第三通槽,再由所述出冷却水口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水冷效果的高速电机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槽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与所述前罩/所述后罩相压的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二通槽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与所述前罩/所述后罩相压的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三通槽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与所述前罩/所述后罩相压的第三密封垫;所述第四通槽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与所述前罩/所述后罩相压的第四密封垫。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水冷效果的高速电机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罩的内壁具有一前凸,所述后罩的内壁具有一后凸,所述中壳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前凹和后凹,以及
所述前凸伸入所述前凹并且所述前凸的外壁与所述前凹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前密封圈;
所述后凸伸入所述后凹并且所述后凸的外壁与所述后凹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后密封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水冷效果的高速电机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槽、所述第二通槽、所述第三通槽和所述第四通槽的形状相同;
所述第一通槽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通槽的直角部导圆,所述第一通槽的斜边呈弧线状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水冷效果的高速电机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罩的内壁四角处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连通的第一前角槽、与所述第二通槽连通的第二前角槽、与所述第三通槽连通的第三前角槽、与所述第四通槽连通的第四前角槽,以及
所述前通道的入水口位于所述第二前角槽的槽壁上,所述前通道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第四前角槽的槽壁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水冷效果的高速电机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罩的内壁四角处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连通的第一后角槽、与所述第二通槽连通的第二后角槽、与所述第三通槽连通的第三后角槽、与所述第四通槽连通的第四后角槽;
所述第一后通道的入水口位于所述第一后角槽的槽壁上,所述第一后通道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二后角槽的槽壁上;
所述第二后通道的入水口位于所述第四后角槽的槽壁上,所述第二后通道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三后角槽的槽壁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水冷效果的高速电机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后通道和所述第二后通道互相平行。
8.一种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高速电机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37165.3U CN211908526U (zh) | 2020-06-08 | 2020-06-08 | 一种具有水冷效果的高速电机壳及其高速电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37165.3U CN211908526U (zh) | 2020-06-08 | 2020-06-08 | 一种具有水冷效果的高速电机壳及其高速电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908526U true CN211908526U (zh) | 2020-11-10 |
Family
ID=73265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037165.3U Active CN211908526U (zh) | 2020-06-08 | 2020-06-08 | 一种具有水冷效果的高速电机壳及其高速电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90852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46255A (zh) * | 2021-09-26 | 2021-12-03 | 浙江嘉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密封装式水冷电机壳、电机及电机驱动装置 |
-
2020
- 2020-06-08 CN CN202021037165.3U patent/CN21190852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46255A (zh) * | 2021-09-26 | 2021-12-03 | 浙江嘉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密封装式水冷电机壳、电机及电机驱动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96040B (zh) | 一种水冷电机壳及电机 | |
ITMI942471A1 (it) | Gruppo per trasportare combustibile da un serbatoio ad un motore endotermico | |
CN211908526U (zh) | 一种具有水冷效果的高速电机壳及其高速电机 | |
CN212063727U (zh) | 一种电机冷却水道结构 | |
CN202811036U (zh) | 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 | |
CN208190459U (zh) | 一种自冷却油泵电机 | |
CN212305025U (zh) | 一种电驱动总成的液冷系统 | |
CN209233633U (zh) | 一种电机冷却装置及汽车 | |
CN212012397U (zh) | 电机散热结构 | |
CN103511282B (zh) | 带转子冷却结构的罗茨泵 | |
CN207829986U (zh) | 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冷却水通路构造 | |
CN215058213U (zh) | 一种液冷泵腔室流道结构及液冷泵 | |
CN211579757U (zh) | 新能源汽车电机液冷机壳 | |
CN107829814A (zh) | 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冷却水通路构造 | |
CN211429133U (zh) | 一种动力系统总成 | |
CN115313792A (zh) | 轴向磁通电机油冷系统 | |
CN211397876U (zh) | 一种小流量单轴正反螺旋挤压型磁力驱动泵 | |
CN207819679U (zh) | 一种直流外转子无刷电机液冷结构 | |
CN210327242U (zh) | 一种永磁电机散热水道 | |
CN216530811U (zh)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行星减速启动机的机壳壳体 | |
CN210118207U (zh) | 一种提高强度的高性能缸盖 | |
CN218888283U (zh) | 新型永磁驱动电机冷却装置 | |
CN217055396U (zh) | 水冷发动机的气缸盖水冷系统 | |
CN222582843U (zh) | 电机控制器及其液冷结构 | |
CN211209455U (zh) | 快速散热型永磁无刷电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