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1906951U - 智能设备和家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智能设备和家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06951U
CN211906951U CN202020490135.1U CN202020490135U CN211906951U CN 211906951 U CN211906951 U CN 211906951U CN 202020490135 U CN202020490135 U CN 202020490135U CN 211906951 U CN211906951 U CN 211906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intelligent
display
base
smar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9013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颖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9013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06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06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06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和家电设备,其中,智能设备包括:壳体;基座组件,至少部分设置于壳体内,基座组件包括语音发送装置;显示组件,至少部分设置于壳体内,显示组件包括语音接收装置,语音接收装置被配置为适于获取语音信息;其中,智能设备被配置为适于与家电设备建立通讯连接,并控制家电设备工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设备可与家电设备建立通讯连接,并实现用户与智能设备的语音交互,使得用户可基于智能设备语音控制家电设备工作,提升家电设备的智能性,便于用户操作控制。

Description

智能设备和家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语音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设备和家电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家电设备的操控,大多需要用户触碰按键发出指令来实现的,上述操作过程繁琐,对用户十分不友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家电设备。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包括:壳体;基座组件,至少部分设置于壳体内,基座组件包括语音发送装置;显示组件,至少部分设置于壳体内,显示组件包括语音接收装置,语音接收装置被配置为适于获取语音信息;其中,智能设备被配置为适于与家电设备建立通讯连接,并控制家电设备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设备包括壳体、基座组件和显示组件,并可基于上述部件之间的配合,实现用户与智能设备的语音交互,并基于智能设备实现对家电设备的语音控制。其中,基座组件和显示组件均至少部分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保证壳体对显示组件和基座组件的保护作用;显示组件包括语音接收装置,语音接收装置可获取用户发出语音信息,智能设备基于通讯连接向家电设备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进而控制家电设备工作;基座组件包括语音发送装置,在家电设备根据控制指令做出响应后,语音发送装置可向用户及时反馈家电设备的调整状态,使得用户获知家电设备是否已经根据控制指令进行响应;此外,用户还可基于语音发送装置与智能设备之间建立语音交互,增加使用过程中的趣味性。特别地,智能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与家电设备建立了通讯连接,保证了智能设备与家电设备之间控制指令的传递,保证智能设备对家电设备的语音控制,便于用户操作,实现用户与智能设备的语音交互。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设备可与家电设备建立通讯连接,并实现了用户与智能设备的语音交互,使得用户可基于智能设备语音控制家电设备工作,提升家电设备的智能性,便于用户操作控制,并且可实现对家电设备的通用控制,并不局限于特定功能模式的控制,也不局限于特定家电设备的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智能设备,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显示组件还包括:支架,语音接收装置设置于支架上;线路板,线路板设置于支架上,并与语音接收装置电连接;显示板,显示板与支架相连接,且显示板上设置有安装位;显示屏,设置于安装位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显示组件还包括支架、线路板、显示板和显示屏。其中,语音接收装置、线路板和显示板均设置在支架上,以保证上述部件之间的稳定位置,并保证上述部件在智能设备内部的有序排列,有利于提升智能设备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进而实现智能设备的小型化。线路板与语音接收装置电连接,保证显示组件内部信号传输,特别是保证了语音信息的传输,使得智能设备可根据获取到的语音信息控制家电设备工作。显示板上设置有安装位,并将显示屏设置在安装位的内部,安装位可以采用安装口的形式,进而使得显示屏与显示板处于同一平面,有效降低智能设备的厚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显示屏位于显示板和支架之间;其中,显示板和线路板位于支架相对的两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显示屏位于显示板和支架之间,显示板和线路板位于支架相对的两侧,一方面可保证显示屏朝向智能设备的外部,保证显示屏的显示作用,使得用户可根据显示屏获知智能设备和/或家电设备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可避免显示板和线路板之间的位置干涉,保证智能设备的小型化设置。进一步地,显示组件整体采用模块化设计,有利于后期更换维修,同时有利于智能设备的装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显示组件还包括:收音腔,设置于支架上,语音接收装置至少部分收容于收音腔内;密封套,套设于语音接收装置上,语音接收装置通过密封套与收音腔过盈配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架上设置有收音腔,收音腔采用腔室结构,而语音接收装置至少部分收容于收音腔内,充分利用收音腔的收容功能,在保证收音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智能设备的厚度,进而实现智能设备的小型化。此外,语音接收装置上套设有密封套,保证语音接收装置的密封效果,避免语音接收装置内部进入灰尘、液体或油烟等,保证语音接收装置的收音效果和使用寿命。进一步地,语音接收装置通过密封套与收音腔过盈配合,保证装配稳定性,避免语音接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脱落。
特别地,该智能设备可应用于吸油烟机,吸油烟机一般放置于油烟较重的厨房内使用。为此,本实用新型在语音接收装置上套设有密封套,可有效避免厨房内部的油烟进入到语音接收装置,进而可保证语音接收装置的使用环境和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显示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显示板与支架之间,并与显示板和支架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显示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件,且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显示板与支架之间,并同时与显示板和支架相连接,以保证两者结合处的密封效果。
特别地,该智能设备可应用于吸油烟机,吸油烟机一般放置于油烟较重的厨房内使用。为此,本实用新型在显示板与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可良好的密封显示板与支架的结合处,进而避免厨房油烟进入到显示组件内部,保证显示组件内部的使用环境和洁净程度,保证显示组件的使用寿命,特别是保证显示板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基座组件还包括:座体,座体与支架相连接,语音发送装置设置于座体上;电路转接板,电路转接板设置于座体上,并与线路板和语音发送装置电连接;其中,电路转接板和语音发送装置沿座体的周侧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基座组件还包括座体和电路转接板。其中,语音发送装置和电路转接板均设置在座体上,保证上述部件之间的稳定位置。电路转接板同时与线路板和语音发送装置电连接,一方面保证基座组件内部的信号传输,保证电路转接板可将家电设备的工作状况反馈给语音发送装置,进而使得语音发送装置可向用户反馈家电设备的调整状态;另一方面保证基座组件与显示组件之间的信号传输,实现用户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语音交互。此外,座体与支架相连接,保证基座组件与显示组件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
此外,电路转接板和语音发送装置沿座体的周侧分布,一方面可避免电路转接板和语音发送装置之间的位置干涉,保证电路转接板和语音发送装置在座体的有序排列,另一方面可避免二者层叠放置,保证电路转接板和语音发送装置处于同一平面,有效降低智能设备的厚度,进而实现智能设备的小型化设计和模块化设计。并且,电路转接板可保证语音发送装置转接于线路板,在狭小空间了实现信号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座体和支架中的一者设置有卡扣,另一者与卡扣相卡接;和/或座体和支架中的一者设置有安装孔,紧固件穿过另一者设置于安装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座体和支架的连接方式包括不限于以下方式:座体和支架中的一者设置有卡扣,进而保证座体和支架相卡接;座体和支架中的一者设置有安装孔,进而通过紧固件将两者连接到一起。上述连接方式均可实现座体与支架的快速定位和快速安装。
特别地,为保证线路板与电路转接板的顶针接触充分,可同时采用卡接和紧固件的连接形式。其中,先将座体和支架通过卡扣定位,而后通过紧固件进一步紧固。值得注意的是,紧固件设置在靠近电路转接板的位置,进一步起到紧固的作用,减小线路板和电路转接板由于卡接带来的形变,保证电路转接板的顶针与线路板接触良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基座组件还包括:电磁线圈,设置于座体上,电路转接板和语音发送装置位于电磁线圈的外周侧;电池,与电磁线圈相连接,且至少部分覆盖电磁线圈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基座组件还包括电磁线圈和电池。其中,电池与电磁线圈相连接,且至少部分覆盖电磁线圈设置,以使得电磁线圈为电池提供安装位置,避免电池占用座体的表面积,有利于减少座体的面积,以缩小智能设备的周向尺寸。此外,电磁线圈和电池配合使用,当智能设备整体放置于充电位时,可实现无线充电,便于用户使用和操作。具体地,当智能设备整体放置于充电位时,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电磁线圈会产生电流,进而为电池充电。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基座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在座体的边缘间隔分布,且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的磁性相反。
在该技术方案中,基座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第一磁性件可作为连接部件使用,进而使得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磁性件吸附安装于家电设备上。此外,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在座体的边缘间隔分布,且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的磁性相反,与智能设备配合使用的充电位上设置有与第一磁性件相适配的第二磁性件,进而构成防呆设计,保证智能设备在主体的相对位置,保证显示组件的显示内容正向,便于用户获取显示组件所显示的内容。此外,基于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配合,保证智能设备准确放置在充电位,使得智能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即可充电,且无需用户调节智能设备的位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基座组件还包括:按键开口,设置于座体上;控制按键,设置于按键开口处;按键垫,设置于控制按键上,且至少部分位于控制按键与按键开口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座体上设置有按键开口,在按键开口处设置有控制按键,使得用户可通过控制控制按键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操作;控制按键上设置有按键垫,且按键垫至少部分位于控制按键与按键开口之间,以密封控制按键与按键开口之间的缝隙,避免灰尘、液体或油烟进入到智能设备内部,特别适用于厨房家电的重油烟环境。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基座组件还包括:脚垫,设置于座体上,并凸出于座体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基座组件还包括脚垫。脚垫设置于座体上,并凸出于座体设置,进而增大座体与家电设备之间接触位置的摩擦力,保证智能设备在家电设备上的稳定位置。
特别地,该智能设备可应用于吸油烟机,吸油烟机一般放置于油烟较重的厨房内使用。为此,本实用新型在座体上设置有脚垫,以克服油污带来的吸附难度,保证智能设备安装在主体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语音接收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语音接收装置的距离在20mm至40mm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语音接收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且合理设置两个语音接收装置之间的距离,保证两者的距离在20mm至40mm之间,保证两个语音接收装置的配合距离,进而提升收音效果。具体地,两个语音接收装置的距离可以为20mm、30mm、40mm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语音发送装置位于两个语音接收装置的连线的中垂线上,且语音发送装置靠近智能设备的边缘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语音发送装置位于两个语音接收装置的连线的中垂线上,且语音发送装置靠近智能设备的边缘设置,使得语音发送装置的回音到两个语音接收装置的时间较长,保证良好的语音接收和语音发送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中垂线与基座组件的外边缘轮廓线形成有第一交点和第二交点,第一交点与连线的距离大于第二交点与连线的距离,语音发送装置和第一交点位于所述连线的同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两个语音接收装置的连线的中垂线与基座组件的外边缘轮廓线形成第一交点和第二交点,第一交点与两个语音接收装置的连线的距离大于第二交点与两个语音接收装置的连线,语音发送装置设置在两个语音接收装置的连线的侧方,并靠近第一交点设置,以保证语音发送装置距离两个语音接收装置的连线较远,使得语音发送装置的回音到两个语音接收装置的时间较长,保证良好的语音接收和语音发送效果。
具体地,两个语音接收装置所在位置与语音发送装置所在位置,上述三个点之间的连线构成等腰三角形;更具体地,上述三个点之间的连线构成等边三角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智能设备还包括:第二密封件,设置于壳体与基座组件相连接的位置,以及壳体与显示组件相连接的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智能设备还包括第二密封件。其中,壳体与基座组件相连接的位置,以及壳体与显示组件相连接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二密封件,进而保证上述部件连接处的密封效果,避免灰尘、液体或油烟进入到智能设备内部。
特别地,该智能设备可应用于吸油烟机,吸油烟机一般放置于油烟较重的厨房内使用。为此,本实用新型在壳体与基座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可良好的密封壳体与基座组件的结合处,进而避免厨房油烟进入到智能设备内部,保证智能设备内部的使用环境和洁净程度,保证智能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壳体为环形壳体,壳体设置于基座组件和显示组件之间;壳体与基座组件和显示组件共同限定出安装腔,语音接收装置和语音发送装置设置于安装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为环形壳体,并夹设在基座组件和显示组件之间,以从侧方保护智能设备内部部件。此外,壳体与基座组件和显示组件共同限定出安装腔,语音接收装置和语音发送装置均设置在该安装腔内,进而避免语音接收装置和语音发送装置裸露于智能设备外部,保证语音接收装置和语音发送装置的使用安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壳体为铝合金件;和/或语音接收装置为麦克风;和/或语音发送装置为喇叭。
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为铝合金件,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效果,进而保证智能设备内部热量散失,特别是保证密封的安装腔内部热量散失,避免安装腔内部高温。此外,语音接收装置为麦克风,语音发送装置为喇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设备为智能贴,可吸附于家电设备上,并具有小型化特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设备的厚度小于等于30mm;优选地,智能设备的厚度小于等于20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设备的径向尺寸小于等于80mm;优选地,智能设备的径向尺寸小于等于67mm。具体地,当智能设备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时,上述径向尺寸为圆形的直径长度;当智能设备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时,上述径向尺寸为矩形的对角线长度;当智能设备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时,该多边形具有多条对角线,上述径向尺寸为长度最长的那一条对角线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家电设备,包括:主体;及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智能设备,智能设备被配置为适于与主体之间建立通讯连接,并控制主体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家电设备包括主体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智能设备。因此,具有上述智能设备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其中,智能设备被配置为适于与主体之间建立通讯连接,实现用户与智能设备的语音交互,并基于智能设备实现对家电设备的语音控制。此外,智能设备可通过第一磁性件吸附于主体的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家电设备,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主体上设置有充电位,智能设备被配置为适于放置于充电位内进行无线充电,智能设备通过蓝牙连接或局域网与主体进行无线通讯。
在该技术方案中,主体上设置有充电位,且智能设备可放置于该充电位上。当智能设备放置于该充电位时,电磁线圈在充电位的激励下产生电流并为电池充电,实现智能设备的无线充电。
具体地,智能设备可通过蓝牙连接或局域网与主体进行无线连接,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通过语音的方式向智能设备发送语音信息,智能设备内部语音接收装置获取到用户发出语音信息后,将语音信息传递给线路板,线路板通过蓝牙或局域网将语音信息传递给主体,进而控制主体工作。此外,语音发送装置与电路板之间通过电路转接板电连接,电路板通过电路转接板向语音发送装置反馈主体的工作状况,特别是反映主体是否已经根据控制指令做出响应,而后语音发送装置通过语音的方式向用户及时反馈相关信息。此外,用户还可通过语音发送装置与智能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互,进而提升智能设备使用过程中的趣味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家电设备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在充电位的边缘间隔分布,且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的磁性相反;其中,基于智能设备放置于主体的情况,第二磁性件与智能设备的第一磁性件相吸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家电设备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其中,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在充电位的边缘间隔分布,且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的磁性相反,进而构成防呆设计,保证显示组件的显示内容正向。具体地,基于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配合,当智能设备放置于主体时,智能设备仅可以放置于主体的特定位置,并使得智能设备与主体之间存在特定的位置关系,保证了智能设备始终处于正向位置,保证显示组件的显示内容正向,不需要用户调节。此外,基于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配合,保证智能设备可准确地放置在充电位,保证智能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即可进行充电,无需用户调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家电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烹饪设备、电视机、音响设备、热水器、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智能设备中显示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智能设备中基座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座组件中部分部件的分布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座组件中显示组件与基座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座组件中显示组件与基座组件的连接关系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座组件中部分部件的分布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智能设备中基座组件、显示组件和壳体连接处的密封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智能设备沿A-A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实施例的智能设备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智能设备中按键开口处的密封示意图;
图1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智能设备中语音接收装置的分布图;
图1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智能设备中语音接收装置与语音发送装置的分布图;
图1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智能设备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壳体,200基座组件,202语音发送装置,204座体,206电路转接板,208卡扣,210安装孔,212电磁线圈,214电池,216第一磁性件,218按键垫,220脚垫,222第二密封件,224顶针,300显示组件,302语音接收装置,304支架,306线路板,308显示板,310安装位,312显示屏,314收音腔,316密封套,318第一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4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和家电设备。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和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设备,包括:壳体100、基座组件200和显示组件300,并可基于上述部件之间的配合,实现用户与智能设备的语音交互,并基于智能设备实现对家电设备的语音控制。
其中,基座组件200和显示组件300均至少部分设置在壳体100的内部,保证壳体100对显示组件300和基座组件200的保护作用;显示组件300包括语音接收装置302,语音接收装置302可获取用户发出语音信息,智能设备基于通讯连接向家电设备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进而控制家电设备工作;基座组件200包括语音发送装置202,在家电设备接收到控制指令后,语音发送装置202可向用户及时反馈家电设备的调整状态,使得用户获知家电设备是否已经根据控制指令进行响应;此外,用户还可基于语音发送装置202与智能设备之间建立语音交互,增加使用过程中的趣味性。特别地,智能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与家电设备建立了通讯连接,进而保证了智能设备与家电设备之间控制指令的传递,保证智能设备对家电设备的语音控制,便于用户操作,实现用户与智能设备的语音交互。
本实施例提出的智能设备可与家电设备建立通讯连接,并实现了用户与智能设备的语音交互,使得用户可基于智能设备语音控制家电设备工作,提升家电设备的智能性,便于用户操作控制,并且可实现对家电设备的通用控制,并不局限于特定功能模式的控制,也不局限于特定家电设备的控制。
实施例二:
如图1、图2、图3和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设备,包括:壳体100、基座组件200和显示组件300。智能设备可与家电设备建立通讯连接,并可基于上述部件之间的配合,实现用户与智能设备的语音交互,并基于智能设备实现对家电设备的语音控制。
其中,基座组件200和显示组件300均至少部分设置在壳体100的内部,保证壳体100对显示组件300和基座组件200的保护作用;显示组件300包括语音接收装置302以获取用户发出语音信息,进而控制家电设备工作;基座组件200包括语音发送装置202,语音发送装置202可向用户及时反馈家电设备的调整状态,使得用户获知家电设备是否已经根据控制指令进行响应;此外,用户还可基于语音发送装置202与智能设备之间建立语音交互,增加使用过程中的趣味性。
此外,如图2所示,显示组件300还包括支架304、线路板306、显示板308和显示屏312。其中,语音接收装置302、线路板306和显示板308均设置在支架304上,以保证上述部件之间的稳定位置,并保证上述部件在智能设备内部的有序排列,有利于提升智能设备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进而实现智能设备的小型化。线路板306与语音接收装置302电连接,保证显示组件300内部信号传输,特别是保证了语音信息的传输,使得智能设备可根据获取到的语音信号控制家电设备工作。显示板308上设置有安装位310,并将显示屏312设置在安装位310的内部,安装位310可以采用安装口的形式,进而使得显示屏312与显示板308处于同一平面,有效降低智能设备的厚度。
并且,如图2所示,显示板308和线路板306位于支架304相对的两侧,一方面可保证显示屏312朝向智能设备的外部,保证显示屏312的显示作用,使得用户可根据显示屏312获知智能设备和/或家电设备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可避免显示板308和线路板306之间的位置干涉,保证智能设备的小型化设置。进一步地,显示组件300整体采用模块化设计,有利于后期更换维修,同时有利于智能设备的装配。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支架304上设置有收音腔314,收音腔314采用腔室结构,而语音接收装置302至少部分收容于收音腔314内,充分利用收音腔314的收容功能,在保证收音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智能设备的厚度,进而实现智能设备的小型化。
此外,如图2和图10所示,语音接收装置302上套设有密封套316,保证语音接收装置302的密封效果,避免语音接收装置302内部进入灰尘、液体或油烟等,保证语音接收装置302的收音效果和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语音接收装置302通过密封套316与收音腔314过盈配合,保证装配稳定性,避免语音接收装置302在使用过程中脱落。
特别地,本实施例提出的智能设备可应用于吸油烟机,吸油烟机一般放置于油烟较重的厨房内使用。为此,本实施例在语音接收装置302上套设有密封套306,可有效避免厨房内部的油烟进入到语音接收装置302,进而可保证语音接收装置的使用环境和使用寿命。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显示组件30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318,且第一密封件318,设置于显示板308与支架304之间,并同时与显示板308和支架304相连接,以保证两者结合处的密封效果。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密封件318可采用密封胶,进而使得显示板308直接粘贴在支架304的表面,避免额外连接件的使用,降低智能设备成本的同时,有利于智能设备的小型化设计和模块化设计。
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出的智能设备可应用于吸油烟机,吸油烟机一般放置于油烟较重的厨房内使用。在显示板308与支架304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318,第一密封件318可良好的密封显示板308与支架304的结合处,进而避免厨房油烟进入到显示组件300内部,保证显示组件300内部的使用环境和洁净程度,保证显示组件300的使用寿命,特别是保证显示屏312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
如图1、图2、图3和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设备,包括:壳体100、基座组件200和显示组件300。智能设备可与家电设备建立通讯连接,并可基于上述部件之间的配合,实现用户与智能设备的语音交互,并基于智能设备实现对家电设备的语音控制。
其中,基座组件200和显示组件300均至少部分设置在壳体100的内部,保证壳体100对显示组件300和基座组件200的保护作用;显示组件300包括语音接收装置302以获取用户发出语音信息,进而控制家电设备工作;基座组件200包括语音发送装置202,语音发送装置202可向用户及时反馈家电设备的调整状态,使得用户获知家电设备是否已经根据控制指令进行响应;此外,用户还可基于语音发送装置202与智能设备之间建立语音交互,增加使用过程中的趣味性。
此外,如图3所示,基座组件200还包括座体204和电路转接板206。其中,语音发送装置202和电路转接板206均设置在座体204上,保证上述部件之间的稳定位置。电路转接板206同时与线路板306和语音发送装置202电连接,一方面保证基座组件200内部的信号传输,保证电路转接板206可将家电设备的工作状况反馈给语音发送装置202,进而使得语音发送装置202可向用户反馈家电设备的调整状态;另一方面保证基座组件200与显示组件300之间的信号传输,实现用户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语音交互。此外,座体204与支架304相连接,保证基座组件200与显示组件300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地,电路转接板206为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电路转接板。此外,电路转接板206可保证语音发送装置202转接于线路板306,在狭小空间了实现信号连接。
并且,如图3所示,电路转接板206和语音发送装置202沿座体204的周侧分布,一方面可避免电路转接板206和语音发送装置202之间的位置干涉,保证电路转接板206和语音发送装置202在座体204的有序排列,另一方面可避免二者层叠放置,保证电路转接板206和语音发送装置202处于同一平面,有效降低智能设备的厚度,进而实现智能设备的小型化设计和模块化设计。具体地,电路转接板206和线路板306上均设置有顶针224,电路转接板206和线路板306通过顶针224相接触,进而保证信号的传递。
进一步地,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显示组件300包括支架304,基座组件200包括座体204,且支架304与座体204相连接,以保证显示组件300与基座组件200的连接关系。
具体地,座体204和支架304的连接方式包括不限于以下方式:座体204和支架304中的一者设置有卡扣208,进而保证座体204和支架304相卡接;座体204和支架304中的一者设置有安装孔210,进而通过紧固件将两者连接到一起。上述连接方式均可实现座体204与支架304的快速定位和快速安装。
具体实施中,如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为保证线路板306与电路转接板206的顶针224接触充分,可同时采用卡接和紧固件的连接形式。其中,先将座体204和支架304通过卡扣208定位,而后通过紧固件进一步紧固。值得注意的是,紧固件设置在靠近电路转接板206的位置,进一步起到紧固的作用,减小线路板306和电路转接板206由于卡接带来的形变,保证顶针224与电路转接板206良好接触。其中,紧固件可采用螺钉。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基座组件200还包括电磁线圈212和电池214。其中,电池214与电磁线圈212相连接,且至少部分覆盖电磁线圈212设置,以使得电磁线圈212为电池214提供安装位置,避免电池214占用座体204的表面积,有利于减少座体204的面积,以缩小智能设备的周向尺寸。此外,电磁线圈212和电池214配合使用,当智能设备整体放置于充电位时,可实现无线充电,便于用户使用和操作。具体实施例中,当智能设备整体放置于充电位时,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电磁线圈212会产生电流,进而为电池214充电。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图4和图7所示,基座组件200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216,至少第一磁性件216可作为连接部件使用,进而使得智能设备通过至少第一磁性件216吸附安装于家电设备上。此外,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216在座体204的边缘间隔分布,且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216的磁性相反,与智能设备配合使用的充电位上设置有与至少第一磁性件216相适配的第二磁性件,进而构成防呆设计,保证智能设备在磁力作用下在充电位具有固定的位置方向,使得智能设备与充电位具有固定的相对位置,保证显示组件300的显示内容正向,便于用户获取显示组件所显示的内容。此外,基于第一磁性件216与第二磁性件的配合,保证智能设备可准确地放置在充电位,保证智能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即可进行充电,无需用户调节。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7所示,第一磁性件216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一磁性件216在座体204上成对称分布,位于电池214的两端,两个第一磁性件216中一个为S极,另一个为N极(使用状态下智能设备的正面朝向用户,此时智能设备左侧的第一磁性件216为S极,智能设备右侧的第一磁性件216为N极);相应地,家电设备的充电位上设置有两个第二磁性件,两个第二磁性件在充电位上同样为对称分布,且两个第二磁性件之间的距离与两个第一磁性件216之间的距离相等,两个第二磁性件中一个为S极,另一个为N极(右侧的第二磁性件为S极,左侧的第二磁性件为N极)。故而,基于上述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配合,可保证智能设备在主体上的固定位置,保证显示组件300的显示内容正向。
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设置有三个,且三个第一磁性件在座体上的连线形成三角形,位于上方的一个第一磁性件为S极,位于下方的两个第一磁性件为N极;相应地,家电设备的充电位上设置有三个第二磁性件,三个第二磁性件的连线形成同样形状的三角形,位于上方的二个第一磁性件为N极,位于下方的两个第二磁性件为S极。故而,基于上述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配合可保证智能设备在主体上的固定位置,保证显示组件的显示内容正向(图中未示出这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第一磁性件在座体上的连线形成四边形,相邻两个第一磁性件的磁极不同,使用状态下,智能设备的正向朝向用户,此时从智能设备的左上角、右上角、右下角至左下角,第一磁性件分别为S极、S极、N极、N极;相应地,家电设备的充电位上设置有四个第二磁性件,四个第二磁性件的连线形成同样形状的四边形,相邻两个第二磁性件的磁极不同,从主体的左上角、右上角、右下角至左下角,第二磁性件的磁极分别为N极、N极、S极、S极。故而,基于上述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配合可保证智能设备在主体上的固定位置,保证显示组件的显示内容正向(图中未示出这一实施例)。
特别地,上述仅以设置两个第一磁性件216、三个第一磁性件216和四个第一磁性件216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磁性件216的数量和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只要可以保证显示组件300的显示内容正向,均是可以实现的。此外,基于第一磁性件216与第二磁性件的配合,保证智能设备可准确地放置在充电位,保证智能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即可进行充电,其无需用户调节。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座体204上设置有按键开口,在按键开口处设置有控制按键,使得用户可通过控制控制按键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操作;如图3和图11所示,控制按键上设置有按键垫218,且按键垫218至少部分位于控制按键与按键开口之间,以密封控制按键与按键开口之间的缝隙,避免灰尘、液体或油烟进入到智能设备内部,特别适用于厨房家电的重油烟环境。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9所示,基座组件200还包括脚垫220。脚垫220设置于座体204上,并凸出于座体204设置,进而增大座体204与家电设备之间接触位置的摩擦力,保证智能设备在家电设备上的稳定位置。
特别地,该智能设备可应用于吸油烟机,吸油烟机一般放置于油烟较重的厨房内使用。为此,本实用新型在座体204上设置有脚垫220,以克服油污带来的吸附难度,保证智能设备安装在主体的稳定性。
实施例四:
如图1、图2、图3和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设备,包括:壳体100、基座组件200和显示组件300。智能设备可与家电设备建立通讯连接,并可基于上述部件之间的配合,实现用户与智能设备的语音交互,并基于智能设备实现对家电设备的语音控制。
其中,基座组件200和显示组件300均至少部分设置在壳体100的内部,保证壳体100对显示组件300和基座组件200的保护作用;显示组件300包括语音接收装置302以获取用户发出语音信息,进而控制家电设备工作;基座组件200包括语音发送装置202,语音发送装置202可向用户及时反馈家电设备的调整状态,使得用户获知家电设备是否已经根据控制指令进行响应;此外,用户还可基于语音发送装置202与智能设备之间建立语音交互,增加使用过程中的趣味性。
此外,如图12所示,语音接收装置3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语音接收装置302的距离为L,满足20mm≤L≤40mm。合理设置两个语音接收装置302之间的距离L,保证两者的距离L在20mm至40mm之间,保证两个语音接收装置302的配合距离,进而提升收音效果。具体地,两个语音接收装置302的距离L可以为20mm、30mm、40mm等。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语音发送装置202位于两个语音接收装置302的连线的中垂线上,且语音发送装置202靠近智能设备的边缘设置,使得语音发送装置202的回音到两个语音接收装置302的时间较长,保证良好的语音接收和语音发送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两个语音接收装置302的连线的中垂线与基座组件200的外边缘轮廓线形成第一交点和第二交点,分别为交点A和交点B;其中,交点A与两个语音接收装置302的连线的距离大于交点A与两个语音接收装置302的连线,语音发送装置202设置在两个语音接收装置302的连线的侧方,并靠近交点A设置,以保证语音发送装置202距离两个语音接收装置302的连线较远,使得语音发送装置202的回音到两个语音接收装置302的时间较长,保证良好的语音接收和语音发送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9所示,智能设备还包括第二密封件222。其中,壳体100与基座组件200相连接的位置,以及壳体100与显示组件300相连接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二密封件222,进而保证上述部件连接处的密封效果,避免灰尘、液体或油烟进入到智能设备内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222可采用密封胶。
特别地,该智能设备可应用于吸油烟机,吸油烟机一般放置于油烟较重的厨房内使用。为此,本实用新型在壳体100与基座组件200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222,第二密封件222可良好的密封壳体100与基座组件200的结合处,进而避免厨房油烟进入到智能设备内部,保证智能设备内部的使用环境和洁净程度,保证智能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壳体100为环形壳体,并夹设在基座组件200和显示组件300之间,以从侧方保护智能设备内部部件。也即,智能设备整体呈圆柱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壳体100与基座组件200和显示组件300共同限定出安装腔,语音接收装置302和语音发送装置202均设置在该安装腔内,进而避免语音接收装置302和语音发送装置202裸露于智能设备外部,保证语音接收装置302和语音发送装置202的使用安全。
具体实施例中,壳体100与显示板308和座体204共同限定出安装腔,且壳体100与显示板308的连接处,以及壳体100与座体204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胶,以保证安装腔的密封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壳体100为铝合金件,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效果,进而保证智能设备内部热量散失,特别是保证密封的安装腔内部热量散失,避免安装腔内部高温。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语音接收装置302为麦克风。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语音发送装置202为喇叭。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智能设备与家电设备既可以是有线通讯连接,也可以是无线通讯连接。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设备为智能贴,可吸附于家电设备上,并具有小型化特点。
具体地实施例中,语音接收装置302获取到用户发出语音信息后,将该语音信息传递给线路板306,线路板306将该语音信息传输给主体,进而控制主体工作。此外,语音发送装置202可向用户反馈主体的调整状态,使得用户获知家电设备是否已经根据控制指令进行响应。
特别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相互组合,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五:
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家电设备,包括:主体;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智能设备,智能设备被配置为适于与主体之间建立通讯连接,并控制主体工作(图中未示出这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出的家电设备,包括主体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智能设备。因此,具有上述智能设备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其中,智能设备被配置为适于与主体之间建立通讯连接,实现用户与智能设备的语音交互,并基于智能设备实现对家电设备的语音控制。此外,智能设备可通过第一磁性件吸附于主体的表面。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主体上设置有充电位,且智能设备可放置于该充电位上。当智能设备放置于该充电位时,电磁线圈在充电位的激励下产生电流并为电池充电,实现智能设备的无线充电。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家电设备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其中,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在充电位的边缘间隔分布,且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的磁性相反,基于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配合,使得智能设备仅可以放置于充电位的特定位置,并使得智能设备与充电位之间存在特定的位置关系,进而实现防呆设计,避免智能设备在主体上的位置偏差,保证显示组件的显示内容正向,同时保证智能身准确放置于充电位,无需用户再次调节。具体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可采用磁铁。
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一磁性件在座体上成对称分布,位于电池的两端,两个第一磁性件中一个为S极,另一个为N极(使用状态下智能设备的正面朝向用户,此时智能设备左侧的第一磁性件为S极,智能设备右侧的第一磁性件为N极);相应地,家电设备的充电位上设置有两个第二磁性件,两个第二磁性件在充电位上同样为对称分布,且两个第二磁性件之间的距离与两个第一磁性件之间的距离相等,两个第二磁性件中一个为S极,另一个为N极(右侧的第二磁性件为S极,左侧的第二磁性件为N极)。故而,基于上述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配合可保证智能设备在主体上的固定位置,保证显示组件的显示内容正向。
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设置有三个,且三个第一磁性件在座体上的连线形成三角形,位于上方的一个第一磁性件为S极,位于下方的两个第一磁性件为N极;相应地,家电设备的充电位上设置有三个第二磁性件,三个第二磁性件的连线形成同样形状的三角形,位于上方的二个第一磁性件为N极,位于下方的两个第二磁性件为S极。故而,基于上述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配合可保证智能设备在主体上的固定位置,保证显示组件的显示内容正向(图中未示出这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第一磁性件在座体上的连线形成四边形,相邻两个第一磁性件的磁极不同,使用状态下,智能设备的正向朝向用户,此时从智能设备的左上角、右上角、右下角至左下角,第一磁性件分别为S极、S极、N极、N极;相应地,家电设备的充电位上设置有四个第二磁性件,四个第二磁性件的连线形成同样形状的四边形,相邻两个第二磁性件的磁极不同,从主体的左上角、右上角、右下角至左下角,第二磁性件的磁极分别为N极、N极、S极、S极。故而,基于上述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配合可保证智能设备在主体上的固定位置,保证显示组件的显示内容正向(图中未示出这一实施例)。
特别地,上述仅以设置两个第二磁性件、三个第二磁性件和四个第二磁性件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磁性件的数量和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只要可以保证显示组件的显示内容正向,均是可以实现的。此外,基于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配合,保证智能设备可准确地放置在充电位,保证智能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即可进行充电,无需用户调节。
具体实施例中,充电位可以是主体的组成部分,也即直接在主体上设置有充电位,也可将主体与充电位设置为分体式结构,也即充电位可安装于主体上,也可独立于主体单独使用。
具体实施例中,智能设备可通过蓝牙连接或局域网与主体进行无线连接,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通过语音的方式向智能设备发送语音信息,智能设备内部语音接收装置获取到用户发出语音信息后,将语音信息传递给线路板,线路板通过蓝牙或局域网将语音信息传递给主体,进而控制主体工作。此外,语音发送装置与电路板之间通过电路转接板电连接,电路板通过电路转接板向语音发送装置反馈主体的工作状况,特别是反映主体是否已经根据控制指令做出响应,而后语音发送装置通过语音的方式向用户及时反馈相关信息。此外,用户还可通过语音发送装置与智能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互,进而提升智能设备使用过程中的趣味性。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家电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烹饪设备、电视机、音响设备、热水器、吸油烟机。
具体实施例中,当家电设备为冰箱时,智能设备与冰箱配合使用,并且作为冰箱贴直接吸附在冰箱表面。在使用过程中,智能设备与冰箱之间建立通讯连接,用户可直接通过智能设备控制冰箱工作。具体工作流程如下:语音接收装置获取用户发生的语音信息,电路转接板识别该语音信息并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电路转接板将生成的控制指令通过线路板发送给语音发送装置,以使得语音发送装置发送该控制指令给冰箱,并控制冰箱进行响应。具体地,可控制冰箱内部温度调节,控制冰箱内部风道系统工作、控制冰箱内部祛味系统工作等。例如,用户只需要发出“调节温度”、“开启风道系统”、“开启祛味系统”等语音,智能设备即可识别并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以控制冰箱工作。
具体实施例中,当家电设备为洗衣机时,智能设备与洗衣机配合使用,并且可直接放置于洗衣机的表面。在使用过程中,智能设备与洗衣机之间建立通讯连接,用户可直接通过智能设备控制洗衣机工作。具体工作流程如下:语音接收装置获取用户发生的语音信息,电路转接板识别该语音信息并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电路转接板将生成的控制指令通过线路板发送给语音发送装置,以使得语音发送装置发送该控制指令给冰箱,并控制冰箱进行响应。具体地,可控制洗衣机切换清洗模式,控制洗衣机调节清洗时间、控制洗衣机进水排水等。例如,用户只需要发出“切换清洗模式”、“切换清洗模式”、“开启进水”、“开启排水”等语音,智能设备即可识别并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以控制洗衣机工作。
具体实施例中,当家电设备为空调器时,智能设备与空调器配合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智能设备与空调器之间建立通讯连接,用户可直接通过智能设备控制空调器工作。具体工作流程如下:语音接收装置获取用户发生的语音信息,电路转接板识别该语音信息并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电路转接板将生成的控制指令通过线路板发送给语音发送装置,以使得语音发送装置发送该控制指令给冰箱,并控制冰箱进行响应。具体地,可控制空调器切换工作模式,控制空调器调节运行温度、控制空调器调节运行风挡等。例如,用户只需要发出“切换工作模式”、“调节运行温度”、“调节运行风挡”等语音,智能设备即可识别并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以控制空调器工作。
具体实施例中,当家电设备为烹饪设备时,智能设备与烹饪设备配合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智能设备与烹饪设备之间建立通讯连接,用户可直接通过智能设备控制烹饪设备工作。具体工作流程如下:语音接收装置获取用户发生的语音信息,电路转接板识别该语音信息并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电路转接板将生成的控制指令通过线路板发送给语音发送装置,以使得语音发送装置发送该控制指令给烹饪设备,并控制冰箱进行响应。具体地,可控制烹饪设备切换烹饪模式,控制烹饪设备调节烹饪温度、控制烹饪设备调节烹饪时长等。例如,用户只需要发出“切换烹饪模式”、“调节烹饪温度”、“调节烹饪时长”等语音,智能设备即可识别并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以控制烹饪设备工作。
具体实施例中,当家电设备为吸油烟机时,智能设备与吸油烟机配合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智能设备与吸油烟机之间建立通讯连接,用户可直接通过智能设备控制吸油烟机工作。具体工作流程如下:语音接收装置获取用户发生的语音信息,电路转接板识别该语音信息并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电路转接板将生成的控制指令通过线路板发送给语音发送装置,以使得语音发送装置发送该控制指令给吸油烟机,并控制吸油烟机进行响应。具体地,可控制吸油烟机切换吸力大小,控制吸油烟机开启照明模式等。例如,用户只需要发出“切换吸力大小”、“切换吸力大小”等语音,智能设备即可识别并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以控制吸油烟机工作。
特别地,由于吸油烟机一般放置于油烟较重的厨房内使用。为此,本实施了在语音接收装置上套设有密封套,在显示板与支架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在壳体与基座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在控制按键与按键开口之间设置于按键垫,以避免厨房油烟进入到智能设备内部,保证智能设备内部的使用环境和洁净程度,保证智能设备的使用寿命。
相应地,当家电设备为电视机、音响设备、热水器时,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设备均可实现对上述家电设备的语音控制和远程控制,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和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设备包括:显示组件300、基座组件200和壳体100;显示组件300包含:显示板308、密封胶、显示屏312、支架304、密封套316、线路板306、麦克风;基座组件200包含:电池214、第一磁性件216、PCB转接板、喇叭、电磁线圈212、密封圈、座体204、脚垫220、按键垫218。
在显示组件300中,如图2所示,显示屏312与显示板308通过双面胶粘贴,支架304通过密封胶粘贴在显示板308表面,密封套316压到线路板306的收音腔314内,线路板306与支架304通过螺钉和卡扣208固定。在基座组件200中,厨房家电油烟重,如图3所示,座体204上固定脚垫220,增大智能设备与家电设备之间的摩擦力,以解决厨房家电油烟重而导致智能设备与家电设备相对滑动的问题,电磁线圈212粘贴在座体204上,电池214贴在电磁线圈212表面,PCB转接板扣在座体204一侧,喇叭固定在座体204电池214另一侧,磁铁对称分布在座体204两侧,解决产品防呆和对位,两个磁铁放置位置极性相反,充电为磁铁形状和产品磁铁形状一致,极性同样相反。
如图2、图5、图6和图7所示,显示组件300、基座组件200、壳体100的装配方案为:显示组件300与基座组件200通过螺钉加卡扣的方式连接固定,实现快速定位和快装。壳体100夹在显示组件300和基座组件200之间,靠近PCB转接板位置增加螺钉固定,解决PCB转接板与线路板306顶针224接触不良的问题。
智能设备内部包含多个电子元器件,且长期放置于高温、高湿、高油厨房环境中,长时间高温、高湿、高油加快电子元器件接触不良、老化、短路的问题,产品需要密封防水结构。为此,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三个密封位保证密封。显示板308、外壳和座体204为塑性、金属材料,无密封功能,因此,如图8所示,在三个零件装配位增加密封胶填充间隙。如图9和图10所示,显示板308与线路板306之间通过密封套316填充密封。如图11所示,座体204底部按键开口位,增加按键垫218粘贴在座体204开口位密封。
如图12所示,为保证智能设备各个角度收音效果优良,线路板306要求两个麦克风接收孔的距离L为30mm;收音腔314通过密封套316过盈配合。如图13所示,为保证智能设备达到优良的效果,要求喇叭回音到两个麦克风时间最长,喇叭放置在两麦克风中心线方向同时最大可能到达产品表面为最佳距离。智能设备工作中电子元器件产生热量,整机内部与外部处于完全封闭状态,解决产品散热,如图14所示,外壳采用铝合金材料,内部温度通过金属外壳快速传递到外部,达到降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设备,主要通过网络信息、语音与家电设备交互,通过互联网指令开启家电设备各种工作模式,可以满足远程指令控制家电设备工作,可以控制指令控制家电设备工作,通过网络信息指导家电设备使用,且智能设备兼具屏显示功能,带麦克风语音交互功能,带喇叭出音功能,无线充电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基座组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基座组件包括语音发送装置;
显示组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显示组件包括语音接收装置,所述语音接收装置被配置为适于获取语音信息;
其中,所述智能设备被配置为适于与家电设备建立通讯连接,并控制所述家电设备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
支架,所述语音接收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语音接收装置电连接;
显示板,所述显示板与所述支架相连接,且所述显示板上设置有安装位;
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安装位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显示板和所述支架之间;
所述显示板和所述线路板位于所述支架相对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
收音腔,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语音接收装置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音腔内;
密封套,套设于所述语音接收装置上,所述语音接收装置通过所述密封套与所述收音腔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
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显示板与所述支架之间,并与所述显示板和所述支架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组件还包括:
座体,所述座体与所述支架相连接,所述语音发送装置设置于所述座体上;
电路转接板,所述电路转接板设置于所述座体上,并与所述线路板和所述语音发送装置电连接;
其中,所述电路转接板和所述语音发送装置沿所述座体的周侧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体和所述支架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卡扣,另一者与所述卡扣相卡接;和/或
所述座体和所述支架中的一者设置有安装孔,紧固件穿过另一者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组件还包括:
电磁线圈,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所述电路转接板和所述语音发送装置位于所述电磁线圈的外周侧;
电池,与所述电磁线圈相连接,且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电磁线圈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组件还包括:
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磁性件在所述座体的边缘间隔分布,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磁性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组件还包括:
按键开口,设置于所述座体上;
控制按键,设置于所述按键开口处;
按键垫,设置于所述控制按键上,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控制按键与所述按键开口之间;和/或
脚垫,设置于所述座体上,并凸出于所述座体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语音接收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所述语音接收装置的距离在20mm至40mm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语音发送装置位于两个所述语音接收装置的连线的中垂线上,且所述语音发送装置靠近所述智能设备的边缘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垂线与所述基座组件的外边缘轮廓线形成有第一交点和第二交点,所述第一交点与所述连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交点与所述连线的距离,所述语音发送装置和所述第一交点位于所述连线的同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基座组件相连接的位置,以及所述壳体与所述显示组件相连接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为环形壳体,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基座组件和所述显示组件之间;
所述壳体与所述基座组件和所述显示组件共同限定出安装腔,所述语音接收装置和所述语音发送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为铝合金件;和/或
所述语音接收装置为麦克风;和/或
所述语音发送装置为喇叭。
17.一种家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及
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被配置为适于与所述主体之间建立通讯连接,并控制所述主体工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家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充电位,所述智能设备被配置为适于放置于所述充电位内进行无线充电,所述智能设备通过蓝牙连接或局域网与所述主体进行无线通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家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磁性件在所述充电位的边缘间隔分布,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磁性相反;其中,基于所述智能设备放置于所述主体的情况,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智能设备的第一磁性件相吸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家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家电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烹饪设备、电视机、音响设备、热水器、吸油烟机。
CN202020490135.1U 2020-04-07 2020-04-07 智能设备和家电设备 Active CN211906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90135.1U CN211906951U (zh) 2020-04-07 2020-04-07 智能设备和家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90135.1U CN211906951U (zh) 2020-04-07 2020-04-07 智能设备和家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06951U true CN211906951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73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90135.1U Active CN211906951U (zh) 2020-04-07 2020-04-07 智能设备和家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0695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2745A (zh) * 2020-04-07 2020-07-28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和家电设备
TWI731828B (zh) * 2020-12-23 2021-06-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拆換零件之充電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2745A (zh) * 2020-04-07 2020-07-28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和家电设备
TWI731828B (zh) * 2020-12-23 2021-06-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拆換零件之充電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72893U (zh) 一种骨传导扬声装置
CN211906951U (zh) 智能设备和家电设备
CN111462745A (zh) 智能设备和家电设备
CN111447767B (zh) 智能设备和家电设备
CN210469730U (zh) 骨传导扬声器、骨传导耳机及骨传导助听器
US20230276154A1 (en) Magnetically attractable bluetooth speaker
CN211792342U (zh) 智能设备和家电设备
CN216775023U (zh) 扬声器和发声设备
CN216775021U (zh) 扬声器和发声设备
CN218100690U (zh) 一种语音控制装置
RU2491734C2 (ru) Станци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омашнего переговор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CN214791853U (zh) 顶盖部件和一体式空调器
CN211656270U (zh) 智能门铃
CN211349483U (zh) 壁挂充电盒
CN111263264B (zh) 振动式音箱装置
CN113056133A (zh) 电子设备
CN204388296U (zh) 空调设备及其控制盒
CN216451642U (zh) 一种简化结构的智能遥控器
CN220822704U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218550388U (zh) 壳体组件及家用电器
CN217692713U (zh) 无线充电器
CN106788496B (zh) 一种壁式收音装置
CN216414858U (zh) 遥控器和智能马桶
CN216491045U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9351338U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