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02408U - 一种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灯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灯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902408U CN211902408U CN202020474596.XU CN202020474596U CN211902408U CN 211902408 U CN211902408 U CN 211902408U CN 202020474596 U CN202020474596 U CN 202020474596U CN 211902408 U CN211902408 U CN 2119024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ip
- emitting body
- shaped light
- light
- conduc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12149 noodles Nutrition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Chemical compound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灯泡,包括灯罩、第一条状发光体、第二条状发光体、第三条状发光体、第一电极引脚、第二电极引脚、导电引脚和灯头,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之间,所述第二条状发光体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引脚和导电引脚之间,所述第三条状发光体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极引脚和导电引脚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和第二条状发光体异面,或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和三条状发光体异面,或所述第二条状发光体和第三条状发光体异面。本实用新型可使该灯泡在任何角度下看到的都是发光面而不仅是一个发光点,实现发光均匀,同时该灯泡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可实现自动化大批量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灯泡。
背景技术
传统的节能灯泡一般由灯罩、电路板、贴片发光体和灯头组成,其发光源为点光源,从不同角度看过去的亮度会有差异,为了使灯泡发光均匀,有些现有技术利用柔性电路板做成柱状,在其外表面设置贴片发光体,但该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不利于大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灯泡,该灯泡在任何角度下看到的都是发光面而不仅是一个发光点,实现发光均匀,同时该灯泡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可实现自动化大批量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灯泡,包括灯罩、第一条状发光体、第二条状发光体、第三条状发光体、第一电极引脚、第二电极引脚、导电引脚和灯头,所述灯罩与所述灯头连接,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第二条状发光体、第三条状发光体、第一电极引脚、第二电极引脚和导电引脚均位于所述灯罩与灯头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之间,所述第二条状发光体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引脚和导电引脚之间,所述第三条状发光体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极引脚和导电引脚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和第二条状发光体异面,或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和第三条状发光体异面,或所述第二条状发光体和第三条状发光体异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引脚、第二电极引脚和导电引脚相互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引脚、第二电极引脚和导电引脚两两间距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上;所述第二条状发光体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引脚和导电引脚上;所述第三条状发光体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二电极引脚和导电引脚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卡座,所述卡座设置在所述灯头内,所述第一电极引脚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和第二条状发光体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卡座,并与所述灯头的底部接触;所述第二电极引脚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和第三条状发光体连接,另一端为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的端部与所述灯头的侧壁接触;所述导电引脚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条状发光体和第三条状发光体连接,另一端插设固定在所述卡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头包括导电外壳、绝缘件和导电件,所述导电外壳为一端开口的空心柱体,所述绝缘件设置在所述导电外壳的底面上,所述导电件设置在所述绝缘件上,所述灯罩与所述导电外壳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引脚与贯穿所述卡座,并与所述导电件接触,所述弯折结构的端部与所述导电外壳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卡座,所述卡座设置在所述灯头内,所述第一电极引脚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和第二条状发光体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卡座,延伸至所述灯头外;
所述第二电极引脚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和第二条状发光体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卡座,延伸至所述灯头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座为硅胶软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为LED光源或OLED光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条状发光体为LED光源或OLED光源。
本实用新型中的具有挡墙结构的灯头,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第二条状发光体和第三条状发光体不在同一平面上,且三者在同一平面上的投影两两相交,使该灯泡在任何角度下看到的都是发光面而不仅是一个发光点,实现发光均匀,同时该灯泡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可实现自动化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灯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灯泡的结构示意图;
10、灯罩;11、外螺纹;12、防水槽;21、第一条状发光体;22、第二条状发光体;23、第三条状发光体;第二条状发光体31、第一电极引脚;32、第二电极引脚;33、导电引脚;40、灯头;41、导电外壳;42、绝缘件;43、导电件;50、卡座;60、防水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灯泡的结构示意图,该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灯泡,包括灯罩10、第一条状发光体21、第二条状发光体22、第三条状发光体23、第一电极引脚31、第二电极引脚32、导电引脚33和灯头40,所述灯罩10与所述灯头40连接,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21、第二条状发光体22、第三条状发光体23、第一电极引脚31、第二电极引脚32和导电引脚33均位于所述灯罩10与灯头40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具体的,灯罩10与灯头40为螺纹连接,如图1所述,灯罩10底部设置有外螺纹11,灯头40的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和外螺纹,灯头40的内螺纹用于与灯罩10的外螺纹11连接,灯头40的外螺纹可用于灯泡的安装,在其他实施例中,灯罩10与灯头40可以是其他连接方式,如卡扣连接等;灯头40的型号和灯罩10的形状在此不做限定,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灯头40和灯罩10;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21和第二条状发光体22可以为LED光源或OLED光源,以使该灯泡更节能。
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21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引脚31和第二电极引脚32之间,所述第二条状发光体22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引脚31和导电引脚33之间,所述第三条状发光体23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极引脚32和导电引脚33之间,具体的,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21包括发光部分和两个引脚,所述发光部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引脚,两个所述引脚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引脚31和第二电极引脚32之间。具体的,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21包括发光部分和两个引脚,所述发光部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引脚,两个所述引脚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引脚31和第二电极引脚32之间;所述第二条状发光体22和第三条状发光体23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21的结构相同,所述所述第二条状发光体22焊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引脚31和导电引脚33之间,所述第三条状发光体23焊接在所述第二电极引脚32和导电引脚33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21和第二条状发光体22异面,或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21和第三条状发光体23异面,或所述第二条状发光体22和第三条状发光体23异面。三个条状发光体各处于一个平面,或两个位于同一平面,一个位于另一个平面,且三个条状发光体在同一平面上的投影两两相交形成一三角形,使用户从任何角度看过去都至少能看到由四个发光端点形成的发光平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引脚31、第二电极引脚32和导电引脚33相互平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引脚31、第二电极引脚32和导电引脚33两两间距相等,所述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21、第二条状发光体22和第三条状发光体23在同一平面上的投影形成一等边三角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引脚31、第二电极引脚32和导电引脚33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灯罩10或灯头40的形状具体设定,若使用特殊形状的灯罩10,还可以设定更多的导电引脚33和条状发光体,第一电极引脚31、第二电极引脚32和导电引脚33之间可以不平行,以组成更多的发光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所述灯泡还包括卡座50,所述卡座50设置在所述灯头40内,所述第一电极引脚3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21和第二条状发光体22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卡座50,并与所述灯头40的底部接触;所述第二电极引脚3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21和第二条状发光体22连接,另一端为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的端部与所述灯头40的侧壁接触;所述导电引脚3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条状发光体22和第三条状发光体23连接,另一端插设固定在所述卡座50上。其中,所述灯头40的底部和侧壁分别为两个电极,具体的,所述灯头40包括导电外壳41、绝缘件42和导电件43,所述导电外壳41为一端开口的空心柱体,所述绝缘件42设置在所述导电外壳41的底面上,所述导电件43设置在所述绝缘件42上,所述灯罩10与所述导电外壳41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引脚31与贯穿所述卡座50,并与所述导电件43接触,所述弯折结构的端部与所述导电外壳41接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所述灯泡也包括卡座50,其上开设有两个分别供所述第一电极引脚31和第二电极引脚32贯穿的通孔。所述卡座50设置在所述灯头40内,所述第一电极引脚3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21和第二条状发光体22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卡座50,延伸至所述灯头40外;所述第二电极引脚3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21和第二条状发光体22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卡座50,延伸至所述灯头40外;所述导电引脚3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条状发光体22和第三条状发光体23连接,另一端插设固定在所述卡座50上。
上述卡座50均为硅胶软垫,在灯罩10与灯头40连接后可固定在灯罩10和灯头40的连接处,除了可用于固定电极引脚外,还可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较佳的,所述灯罩10的外螺纹11一侧还设置有防水槽12,用于供防水圈60嵌套。灯罩10和灯头40连接后,所述防水圈60限定在其连接处的一侧,所述卡座50限定在其连接处的另一侧,所述防水圈60和卡座50二者配合,双重保障,防止水汽进入灯罩10与灯头40连接形成的空腔内。
本实用新型中的具有挡墙结构的灯头40,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21、第二条状发光体22和第三条状发光体23不在同一平面上,且三者在同一平面上的投影两两相交,使该灯泡在任何角度下看到的都是发光面而不仅是一个发光点,实现发光均匀,同时该灯泡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可实现自动化大批量生产。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的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灯泡,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罩、第一条状发光体、第二条状发光体、第三条状发光体、第一电极引脚、第二电极引脚、导电引脚和灯头,所述灯罩与所述灯头连接,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第二条状发光体、第三条状发光体、第一电极引脚、第二电极引脚和导电引脚均位于所述灯罩与灯头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之间,所述第二条状发光体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引脚和导电引脚之间,所述第三条状发光体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极引脚和导电引脚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和第二条状发光体异面,或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和第三条状发光体异面,或所述第二条状发光体和第三条状发光体异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引脚、第二电极引脚和导电引脚相互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引脚、第二电极引脚和导电引脚两两间距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上;所述第二条状发光体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引脚和导电引脚上;所述第三条状发光体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二电极引脚和导电引脚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灯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座,所述卡座设置在所述灯头内,所述第一电极引脚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和第二条状发光体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卡座,并与所述灯头的底部接触;所述第二电极引脚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和第三条状发光体连接,另一端为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的端部与所述灯头的侧壁接触;所述导电引脚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条状发光体和第三条状发光体连接,另一端插设固定在所述卡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包括导电外壳、绝缘件和导电件,所述导电外壳为一端开口的空心柱体,所述绝缘件设置在所述导电外壳的底面上,所述导电件设置在所述绝缘件上,所述灯罩与所述导电外壳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引脚与贯穿所述卡座,并与所述导电件接触,所述弯折结构的端部与所述导电外壳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灯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座,所述卡座设置在所述灯头内,所述第一电极引脚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和第二条状发光体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卡座,延伸至所述灯头外;
所述第二电极引脚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和第二条状发光体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卡座,延伸至所述灯头外。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中所述的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为硅胶软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状发光体为LED光源或OLED光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状发光体为LED光源或OLED光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74596.XU CN211902408U (zh) | 2020-04-03 | 2020-04-03 | 一种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灯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74596.XU CN211902408U (zh) | 2020-04-03 | 2020-04-03 | 一种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灯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902408U true CN211902408U (zh) | 2020-11-10 |
Family
ID=73273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474596.XU Active CN211902408U (zh) | 2020-04-03 | 2020-04-03 | 一种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灯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902408U (zh) |
-
2020
- 2020-04-03 CN CN202020474596.XU patent/CN21190240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76206B2 (en) | Structure of light bulb | |
US8556462B2 (en) | LED lighting device | |
US20120293991A1 (en) | Led lamp and led holder cap thereof | |
US20070070631A1 (en) | [led lamp tube] | |
CA3075317C (en) | Led bulb having light guide body | |
WO2015109850A1 (zh) | 灯源可卸式led灯泡 | |
JP3142652U (ja) | 直管led蛍光灯の両端端子構造 | |
EP2525131A1 (en) | LED lamp and LED holder cap thereof | |
CN211902408U (zh) | 一种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灯泡 | |
TWM503527U (zh) | 燈管 | |
TW201617548A (zh) | Led燈蕊結構 | |
CN211902407U (zh) | 一种发光均匀的灯泡 | |
US20110006679A1 (en) | LED bulb with an enlarged irradiation range by arranging led elements in three-dimension | |
US12098808B1 (en) | Decorative lamp | |
CN201273475Y (zh) | 发光二极管灯泡结构 | |
JP3116268U (ja) | ランプユニット | |
CN105042529A (zh) | Led灯电连接结构 | |
CN201277453Y (zh) | 灯具的灯头模块 | |
CN213394687U (zh) | 一种十字发光的灯头 | |
CN207080825U (zh) | Led灯管电极连接结构 | |
CN212136721U (zh) | 用于插座及开关的面板发光装置 | |
TWM457835U (zh) | 具有雙面出光的燈管 | |
TWM601313U (zh) | 模組化積木式燈泡裝置 | |
JP3241445U (ja) | 導光体を備えるledランプ | |
CN203240533U (zh) | 灯具改进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