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1901391U - 刹车盘结构 - Google Patents

刹车盘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01391U
CN211901391U CN202020513555.7U CN202020513555U CN211901391U CN 211901391 U CN211901391 U CN 211901391U CN 202020513555 U CN202020513555 U CN 202020513555U CN 211901391 U CN211901391 U CN 2119013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placing
rod
brake disc
shaft sleev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1355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Cdc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Cdc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Cdc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Cdc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1355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013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013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013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刹车盘结构,包括盘体、第一轴套和缓冲圈,所述盘体上设有轴套孔,所述第一轴套位于所述轴套孔内;第一轴套与盘体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缓冲圈插接至所述间隙内;所述刹车盘结构还包括用于更换缓冲圈的更换组件。解决了现有的刹车盘在使用过程中发出噪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刹车盘结构通过缓冲圈的设置消除第一轴套与盘体之间的间隙,使第一轴套与盘体在转动过程中同步转动,避免了第一轴套与盘体的差速转动,进而消除第一轴套与盘体之间的冲击和振动,降低了本刹车盘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同时减少了第一轴套与盘体之间的磨损,有利于增加本刹车盘结构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刹车盘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刹车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刹车盘结构。
背景技术
刹车盘是制动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部件,以汽车为例,汽车行进时它也是转动的,制动卡钳夹住刹车盘而产生制动力的,踩刹车时制动卡钳夹住刹车盘起到减速或者停车的作用。
刹车盘上设有轴套结构,并通过轴套结构与轴体相连,轴体与动力装置相连并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转动,沿着轴体、轴套结构和刹车盘的传动路线使得刹车盘转动;由于轴套结构与刹车盘之间存在间隙,轴套结构与刹车盘在转动过程中转动的速度不一致,转动的方向不一致,造成冲击和振动,发出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刹车盘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刹车盘在使用过程中发出噪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刹车盘结构,包括盘体、第一轴套和缓冲圈,所述盘体上设有轴套孔,所述第一轴套位于所述轴套孔内;
第一轴套与盘体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缓冲圈插接至所述间隙内;
所述刹车盘结构还包括用于更换缓冲圈的更换组件。
本刹车盘结构通过缓冲圈消除盘体与轴体之间的间隙,进而消除刹车盘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通过更换组件的设置对缓冲圈进行更换,降低了缓冲圈更换的难度。
优选地,所述更换组件包括箱体和位于所述箱体内的更换结构,箱体内装有传动液;
所述传动液传动使所述更换结构与所述缓冲圈相连,更换结构反向运动并将缓冲圈带出所述间隙。
优选地,所述更换结构包括滑动槽、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的压板和与所述压板相连的更换杆,所述更换杆滑动并与所述缓冲圈相连;
所述箱体包括隔板,以及为所述隔板所分隔的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
隔板与箱体的侧壁组成滑动槽,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滑动槽相互连通,压板位于滑动槽内并隔断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
更换组件的设置实现了缓冲圈的自动更换,降低了缓冲圈更换的难度,有利于提高缓冲圈的更换效率;更换结构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优选地,所述更换杆上设有防坠组件,所述防坠组件包括连接件和位于更换杆上的限位环,连接件连接所述箱体和所述限位环。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滑块、套接在所述更换杆上的第二轴套和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轴套的连接带;
所述限位环有两个并均设置在更换杆上,第二轴套位于两个限位环之间。
优选地,所述更换结构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转向轮;
所述更换杆包括柔性杆和刚性杆,所述柔性杆一端与所述压板相连,柔性杆另一端绕过转向轮并与所述刚性杆相连。
优选地,所述转向轮的外侧设有若干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转向轮之间形成供所述柔性杆滑动的滑槽。
优选地,所述缓冲圈包括缓冲体和与所述缓冲体相连的环体,所述环体上设有台阶孔;
所述更换杆的端部设有若干个斜板,所述斜板通过弹簧与更换杆相连;
所述台阶孔包括小孔和大孔,更换杆与缓冲圈连接时,斜板穿过小孔时收缩,斜板进入大孔后弹回;更换杆拉出缓冲圈时,斜板与大孔的底面抵接。
环体的设置避免了缓冲圈在工作过程中的位移,同时台阶孔的设置有利于增加更换杆对缓冲圈的施加的有效作用力,保证了缓冲圈的更换效率。
优选地,所述缓冲体为齿状的筒体。
优选地,所述缓冲体由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刹车盘结构通过缓冲圈的设置消除第一轴套与盘体之间的间隙,使第一轴套与盘体在转动过程中同步转动,避免了第一轴套与盘体的差速转动,进而消除第一轴套与盘体之间的冲击和振动,降低了本刹车盘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同时减少了第一轴套与盘体之间的磨损,有利于增加本刹车盘结构的使用寿命;通过更换组件的设置对缓冲圈进行更换,降低了缓冲圈更换的难度,提高了缓冲圈更换的效率,有效减少了本刹车盘结构的维护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刹车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更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更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缓冲圈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缓冲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盘体;2、第一轴套;3、缓冲圈;31、缓冲体;32、环体;4、更换组件;41、箱体;42、更换结构;411、隔板;412、第一腔室;413、第二腔室;421、滑动槽;422、压板;423、更换杆;423a、柔性杆;423b、刚性杆;423c、斜板;5、车体;6、防坠组件;61、连接件;62、限位环;611、滑块;612、第二轴套;613、连接带;71、转向轮;72、限位块;8、台阶孔;81、小孔;82、大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刹车盘结构,包括盘体1、第一轴套2和缓冲圈3,所述盘体1上设有轴套孔,所述第一轴套2位于所述轴套孔内;
第一轴套2与盘体1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缓冲圈3插接至所述间隙内;
所述刹车盘结构还包括用于更换缓冲圈3的更换组件4。
刹车盘是制动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部件,以汽车为例,汽车行进时它也是转动的,制动卡钳夹住刹车盘而产生制动力的,踩刹车时制动卡钳夹住刹车盘起到减速或者停车的作用。
刹车盘上设有轴套结构,并通过轴套结构与轴体相连,轴体与动力装置相连并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转动,沿着轴体、轴套结构和刹车盘的传动路线使得刹车盘转动;由于轴套结构与刹车盘之间存在间隙,轴套结构与刹车盘在转动过程中转动的速度不一致,转动的方向不一致,造成冲击和振动,发出噪声。
为了解决现有的刹车盘在使用过程中发出噪声的问题,设计了本刹车盘结构,本刹车盘结构通过缓冲圈3的设置消除第一轴套2与盘体1之间的间隙,使第一轴套2与盘体1在转动过程中同步转动,避免了第一轴套2与盘体1的差速转动,进而消除第一轴套2与盘体1之间的冲击和振动,降低了本刹车盘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同时减少了第一轴套2与盘体1之间的磨损,有利于增加本刹车盘结构的使用寿命;通过更换组件4的设置对缓冲圈3进行更换,降低了缓冲圈3更换的难度,提高了缓冲圈3更换的效率,有效减少了本刹车盘结构的维护时间。
现在结合本刹车盘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具体结构对本刹车盘结构的使用进行说明。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更换组件4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更换组件4包括箱体41和位于所述箱体41内的更换结构42,箱体41内装有传动液;
所述传动液传动使所述更换结构42与所述缓冲圈3相连,更换结构42反向运动并将缓冲圈3带出所述间隙。
现在对更换组件4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其中,以汽车为例,箱体41与盘体1均与车体5相连,且箱体41平行于盘体1设置,进而保证更换结构42的运动在一条直线上,缩短更换结构42的运动距离,同时保证了更换结构42的运动方向与施力方向一致,有利于提高更换结构42的做功效率,保证缓冲圈3的更换成功率。
具体地,作为一种选择,箱体41内装有传动液,更换组件4通过液压传动的方式进行传动,液压传动使得更换组件4的润滑条件良好,有利于增加更换组件4的使用寿命;液压传动的传动比高达1:1000,且实现载荷控制、速度控制和方向控制,保证了作用力足够,提高了缓冲圈3的更换成功率;液压传动可以进行集中控制和自动控制,方便了缓冲圈3更换的操作,有利于实现自动化更换;液压传动质量小,体积小,有利于更换组件4小型化,节约原材料,还能够用于小型设备。
优选地,更换组件4通过机械传动、电力传动等传动方式对更换结构42进行传动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具体地,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更换结构42包括滑动槽421、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421内的压板422和与所述压板422相连的更换杆423,所述更换杆423滑动并与所述缓冲圈3相连;
所述箱体41包括隔板411,以及为所述隔板411所分隔的第一腔室412与第二腔室413;
隔板411与箱体41的侧壁组成滑动槽421,所述第一腔室412与所述第二腔室413通过滑动槽421相互连通,压板422位于滑动槽421内并隔断第一腔室412与第二腔室413。
现在对更换结构42的具体结构进行补充,进而说明缓冲圈3的更换,其中,举例而言,第一腔室412用于为更换结构42接近缓冲圈3提供动力,第二腔室413用于为更换结构42远离缓冲圈3提供动力,那么,压板422在第一腔室412内传动液的作用下沿着滑动槽421滑动,压板422带动更换杆423滑动,更换杆423进而与缓冲圈3相连;更换杆423与缓冲圈3连接后,第一腔室412内传动液停止对压板422施加作用力,第二腔室413内传动液对压板422施加作用力,进而使得压板422在滑动槽421内反向滑动,更换杆423也随压板422进行反向滑动,缓冲圈3进而被带出。
取下位于更换杆423上的旧缓冲圈并更换新缓冲圈,第一腔室412内传动液再次对压板422施加作用力,进而实现新缓冲圈的安装。
具体地,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更换杆423上设有防坠组件6,所述防坠组件6包括连接件61和位于更换杆423上的限位环62,连接件61连接所述箱体41和所述限位环62。
现在对防坠组件6的具体结构进行补充,其中,由于更换杆423在缓冲圈3的更换过程中要伸出箱体41,而更换杆423在重力作用下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坠,进而影响到更换杆423与缓冲圈3的连接准确性,故通过防坠组件6的设置保证更换杆423运动的直线度,提高更换杆423与缓冲圈3连接的准确性。
具体来说,连接件61用于连接箱体41与限位环62,限位环62位于更换杆423上并随更换杆423的移动而移动,连接件61随限位环62的移动在箱体41上滑动,通过连接件61承接更换杆423的重力,有效避免了更换杆423的下坠,且连接件61随更换杆423运动,也避免了连接件61与更换杆423之间出现相对运动,进而导致更换杆423在连接件61作用下弯曲的现象。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61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箱体41上的滑块611、套接在所述更换杆423上的第二轴套612和连接所述滑块611与所述第二轴套612的连接带613;
所述限位环62有两个并均设置在更换杆423上,第二轴套612位于两个限位环62之间。
现在给出一种防坠组件6的实际可行的结构,具体而言,由于更换杆423的端部将延伸出箱体41才能够与缓冲圈3相连,而连接件61只能在箱体41上滑动,通过限位环62的设置使得限位环62与第二轴套612抵接,使第二轴套612随更换杆423运动,进而使滑块611在箱体41上滑动;同时由于更换杆423是往复运动,故设置了两个限位环62来保证第二轴套612的往复运动。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更换结构42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更换结构42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箱体41内的转向轮71;
所述更换杆423包括柔性杆423a和刚性杆423b,所述柔性杆423a一端与所述压板422相连,柔性杆423a另一端绕过转向轮71并与所述刚性杆423b相连。
现在对更换结构42进行补充,其中,由于更换杆423在缓冲圈3更换过程中做往复直线运动,更换杆423在往复运动过程中行进路线较长,所需要的空间较大,箱体41占用空间较大,耗费的材料也增加,所需要的传动液也会增加,故设置了转向轮71。
具体来说,通过转向轮71的设置使更换杆423转向,在保证更换杆423更换缓冲圈3的同时,缩短了更换杆423往复运动的直线距离,减小了箱体41的体积,减少了材料的耗费,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传动液的用量,减轻了更换结构42的重量,实现了更换结构42的小型化,有效扩展了更换组件4的使用场景。
同时,为了配合转向轮71的使用,更换杆423进行了分段设计,刚性杆423b保证缓冲圈3的更换;柔性杆423a具有一定弹性,能够弯折,进而使柔性杆423a能够弯曲并绕转向轮71转动。
具体地,作为一种选择,所述转向轮71的外侧设有若干个限位块72,所述限位块72与转向轮71之间形成供所述柔性杆423a滑动的滑槽。
同时,由于更换杆423包括了柔性杆423a,柔性杆423a具有一定弹性,为了避免柔性杆423a恢复原形导致的柔性杆423a脱离转向轮71,或者更换杆423与箱体41接触位置摩擦力增加导致更换杆423运动受阻,以及其他由于柔性杆423a弹性导致更换结构42不能工作的现象出现,在转向轮71的外侧设置了限位块72,通过限位块72的设置来限制柔性杆423a的自由度,保证柔性杆423a始终与转向轮71贴合,使柔性杆423a的运动轨迹确定,保证更换杆423在缓冲圈3更换过程中运动的稳定性。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圈3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作为一种选择,所述缓冲圈3包括缓冲体31和与所述缓冲体31相连的环体32,所述环体32上设有台阶孔8;
所述更换杆423的端部设有若干个斜板423c,所述斜板423c通过弹簧与更换杆423相连;
所述台阶孔8包括大孔82和小孔81,更换杆423与缓冲圈3连接时,斜板423c穿过小孔81时收缩,斜板423c进入大孔82后弹回;更换杆423拉出缓冲圈3时,斜板423c与大孔82的底面抵接。
现在对缓冲圈3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中,缓冲体31是缓冲圈3的工作部位,缓冲体31位于轴体和盘体1之间进而消除轴体与盘体1之间的间隙;环体32的设置一方面起到限位作用,即环体32与盘体1抵接,避免了缓冲体31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位移进而增加了缓冲圈3的更换难度,另一方面,环体32也通过台阶孔8的设置降低了缓冲圈3更换的难度,具体来说,由于缓冲体31位于轴体与盘体1之间,加上长期受力之后缓冲体31产生一定的形变,故需要较大的作用力才能抽出缓冲体31。
现在结合缓冲圈3的更换过程进行说明,更换杆423插接在台阶孔8内时,更换杆423的端部首先进入小孔81时,由于环体32不会变形,此时斜板423c外壁受到来自环体32的作用力进而使得弹簧被压缩,斜板423c随弹簧运动以保证更换杆423穿过小孔81;斜板423c进入大孔82后,由于大孔82的尺寸大,斜板423c不再受到来自环体32的作用力,斜板423c弹回并使得斜板423c与大孔82的底面抵接,更换杆423回拉时,斜板423c有效传递作用力使得缓冲圈3被拉出。
现在对缓冲体31的结构进行补充,具体地,作为一种选择,所述缓冲体31为齿状的筒体。缓冲体31是齿状、环状等形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具体地,作为一种选择,所述缓冲体31由橡胶制成。缓冲体31由橡胶、弹性体材料等制成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刹车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1)、第一轴套(2)和缓冲圈(3),所述盘体(1)上设有轴套孔,所述第一轴套(2)位于所述轴套孔内;
第一轴套(2)与盘体(1)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缓冲圈(3)插接至所述间隙内;
所述刹车盘结构还包括用于更换缓冲圈(3)的更换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组件(4)包括箱体(41)和位于所述箱体(41)内的更换结构(42),箱体(41)内装有传动液;
所述传动液传动使所述更换结构(42)与所述缓冲圈(3)相连,更换结构(42)反向运动并将缓冲圈(3)带出所述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车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结构(42)包括滑动槽(421)、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421)内的压板(422)和与所述压板(422)相连的更换杆(423),所述更换杆(423)滑动并与所述缓冲圈(3)相连;
所述箱体(41)包括隔板(411),以及为所述隔板(411)所分隔的第一腔室(412)与第二腔室(413);
隔板(411)与箱体(41)的侧壁组成滑动槽(421),所述第一腔室(412)与所述第二腔室(413)通过滑动槽(421)相互连通,压板(422)位于滑动槽(421)内并隔断第一腔室(412)与第二腔室(4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刹车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杆(423)上设有防坠组件(6),所述防坠组件(6)包括连接件(61)和位于更换杆(423)上的限位环(62),连接件(61)连接所述箱体(41)和所述限位环(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刹车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1)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箱体(41)上的滑块(611)、套接在所述更换杆(423)上的第二轴套(612)和连接所述滑块(611)与所述第二轴套(612)的连接带(613);
所述限位环(62)有两个并均设置在更换杆(423)上,第二轴套(612)位于两个限位环(6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刹车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结构(42)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箱体(41)内的转向轮(71);
所述更换杆(423)包括柔性杆(423a)和刚性杆(423b),所述柔性杆(423a)一端与所述压板(422)相连,柔性杆(423a)另一端绕过转向轮(71)并与所述刚性杆(423b)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刹车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轮(71)的外侧设有若干个限位块(72),所述限位块(72)与转向轮(71)之间形成供所述柔性杆(423a)滑动的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刹车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圈(3)包括缓冲体(31)和与所述缓冲体(31)相连的环体(32),所述环体(32)上设有台阶孔(8);
所述更换杆(423)的端部设有若干个斜板(423c),所述斜板(423c)通过弹簧与更换杆(423)相连;
所述台阶孔(8)包括小孔(81)和大孔(82),更换杆(423)与缓冲圈(3)连接时,斜板(423c)穿过小孔(81)时收缩,斜板(423c)进入大孔(82)后弹回;更换杆(423)拉出缓冲圈(3)时,斜板(423c)与大孔(82)的底面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刹车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体(31)为齿状的筒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刹车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体(31)由橡胶制成。
CN202020513555.7U 2020-04-09 2020-04-09 刹车盘结构 Active CN2119013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13555.7U CN211901391U (zh) 2020-04-09 2020-04-09 刹车盘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13555.7U CN211901391U (zh) 2020-04-09 2020-04-09 刹车盘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01391U true CN211901391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73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13555.7U Active CN211901391U (zh) 2020-04-09 2020-04-09 刹车盘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013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17311U (zh) 一种自润滑减震器
CN211901391U (zh) 刹车盘结构
CN211685046U (zh) 一种用于机车的制动装置
CN101947866B (zh) 行程可调多级缓冲气垫
CN201129379Y (zh) 驻车卡钳
CN201979356U (zh) 一种用于端面磨削的磨头
CN208342132U (zh) 一种轮对踏面深滚压装置
CN208221340U (zh) 一种中心稳定的输出轴
CN102602029A (zh) 一种高速精密压力机下死点动态补偿机构
CN203847627U (zh) 高性能减震飞轮
CN117167437A (zh) 一种动平衡装置及其防震高速精密冲床
CN111322331A (zh) 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
CN101181731B (zh) 独立式装模高度调节机构
CN109340296B (zh) 一种可延长使用寿命的减震器
CN104002660A (zh) 独立驱动-制动和主动悬挂的液压驱动主动轮
CN202628891U (zh) 改进的气制动器凸轮轴
CN221097039U (zh) 一种高密封性气动装置
CN201265617Y (zh) 煤矿电机车用减震器
CN215720474U (zh) 一种抗震型高性能曲轴
CN212744550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回程液压缸
CN114309205B (zh) 一种精密自动化数控冲床
CN219911486U (zh) 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横拉杆球头总成
CN218966614U (zh) 一种汽车前悬挂架结构
CN215436766U (zh) 一种自行车的避震前叉拨杆控制装置
CN206326440U (zh) 一种全密滑台缸防尘降音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