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96480U - 带油水分离机构的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油水分离机构的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96480U CN211896480U CN202020175298.0U CN202020175298U CN211896480U CN 211896480 U CN211896480 U CN 211896480U CN 202020175298 U CN202020175298 U CN 202020175298U CN 211896480 U CN211896480 U CN 2118964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oil
- separation
- bin
- garb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油水分离机构的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包括垃圾干湿分离桶和油脂截留装置。通过设计该带油水分离机构的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将垃圾干湿分离桶,只需要餐厨垃圾和潲水倒入分离桶后即可进行过滤,实现油水和干垃圾的有效分离,非常方便,防止餐厨垃圾和潲水倒入下水道或管道非法排放而导致其堵塞。分离后的食物残渣存放在收集上腔体中,等待餐厨垃圾车或者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处理,只需要将收集桶悬挂于垃圾车或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提升装置上即可倒入设备或车内,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将过滤后的油水经第一污水泵送入油脂截留装置中实现油脂与废水的分离,经过油水分离后的餐饮费水达到排放标准,可以排入市政管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餐饮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油水分离机构的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各类综合体、企事业食堂、学校食堂、酒店、美食城等带有大型餐饮美食广场的地方也随之增多。此类餐饮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餐厨垃圾、潲水。餐厨垃圾、潲水中含有大量动植物油,若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下水管道、非法排放,大量油污附着于管壁,给下水管道带来过流能力下降、堵塞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油水分离机构的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接将厨垃圾、潲水倒入管道或下水道中,非法排放,导致管道堵塞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如下:
带油水分离机构的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包括:
垃圾干湿分离桶,所述垃圾干湿分离桶包括垃圾桶本体,垃圾桶本体中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将垃圾桶本体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下腔体中设置有第一污水泵,第一污水泵出水口连接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的另一端穿过垃圾桶本体的侧壁后伸出,排水管道与垃圾桶本体侧壁的连接处密封连接;
油脂截留装置,所述油脂截留装置包括存水箱、控制装置、刮油装置、反冲洗装置和排污管道,存水箱被分隔为沉淀仓和分离仓,沉淀仓和分离仓连通,连通口位于沉淀仓的上部;排水管道伸出垃圾桶本体的一端与沉淀仓可拆卸式连通;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和人机操作界面,人机操作界面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刮油装置包括辊轮、电机、刮油刀和储油杯,辊轮设置在分离仓中,且辊轮的上半部位于液面以上,储油杯设置在分离仓外部,辊轮上设置有刮油刀,刮油刀与辊轮表面接触,电机设置在分离仓外部,电机的输出轴与辊轮的转动轴固连,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辊轮通过引流槽与储油杯连通;电机带动辊轮转动,液面上的油脂粘附在辊轮表面上,刮油刀刮下粘附在辊轮表面的油脂,并通过引流槽流入储油杯中;
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第二污水泵和反冲洗管道,第二污水泵与控制器之间电连接,第二污水泵进水口与分离仓连通,且第二污水泵进水口位于分离仓中液体的中部,第二污水泵出水口通过反冲洗管道与沉淀仓底部连通;
所述排污管道上开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排污管道通过第一进出口与沉淀仓底部连通,第二进水口位于分离仓中液体的底部,第一出水口位于存水箱外部;所述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之间的排污管道向上拱起为第一弯管,第一弯管呈倒U形,且第一弯管的顶部高于沉淀仓中油水的液面;所述第一弯管与第一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弯管,第二弯管呈倒U形,第二弯管一端与排污管道连通,另一端为第二进水口,第二弯管的顶部低于第一弯管的顶部。
使用本申请所述装置处理餐厨垃圾和潲水时,先将含有大量的油脂和污水餐厨垃圾和潲水倒入垃圾桶本体中后,经过过滤网过滤后,油水流入下腔体,而干垃圾留在上腔体中,如大块食物残渣、骨头等,实现干垃圾和油水分离,降低此类垃圾中的含水率。定期将下腔体中的油水通过第一污水泵抽出,经过排水管道送入油脂截留装置的沉淀仓,油水进入沉定仓,油水中的污泥等沉淀物下浮至沉淀仓底部,油水通过沉淀仓的连通口流入分离仓中,通过操作控制装置的人机操作界面,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带动辊轮转动,粘附在辊轮表面上的油脂被刮油刀刮下,并通过引流槽流入储油杯中,实现油脂与废水的分离,经过油水分离后的餐饮费水达到排放标准,可以排入市政管道。设定系统程序后自动处理分离后的油脂和餐饮废水中沉淀物,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省时省力,无需人工清掏,环保卫生。
分离后的食物残渣存放在收集上腔体中,等待餐厨垃圾车或者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处理,只需要将收集桶悬挂于垃圾车或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提升装置上即可倒入设备或车内,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其中,油水分离的过程申请人在已申请的中国专利中有详细记载,不在赘述,专利名称:一种油脂截留装置,申请号:2016212397948。
通过设计该带油水分离机构的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将垃圾干湿分离桶,只需要餐厨垃圾和潲水倒入分离桶后即可进行过滤,实现油水和干垃圾的有效分离,非常方便,防止餐厨垃圾和潲水倒入下水道或管道,非法排放而导致其堵塞。
另外,通过将垃圾干湿分离桶和油脂截留装置分体设计、组合使用,垃圾干湿分离桶将餐厨垃圾干湿分离后,根据具体需要移动垃圾桶本体至油脂截留装置旁边,再通过排水管道将其与沉淀仓连通,开启第一污水泵将油水送入沉淀仓中。垃圾桶本体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搬移,从而使餐厨垃圾、潲水处理更加方便,降低成本成本,提高处理能效。
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沉淀仓中的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均与控制器之间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将分离仓中油水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温度低于50度时,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开始工作,对分离仓中的油水进行加热,使凝固的油脂液化,便于油脂吸附在辊轮上,提高油、水效率。
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离仓被分隔出一部分作为设备室,电机、第二污水泵安装在设备室中,因为废水的腐蚀性较强,通过将电机、第二污水泵放入设备室中进行隔离,有效的防止电机、水泵腐蚀,提高其使用寿命;同时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节省安装空间。
进一步改进,所述沉淀仓的为锥形,便于沉淀物能收集到沉淀仓底部。沉淀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污口,第一排污口处设置有阀门,清洗沉淀仓用于排除污水。所述控制装置、储油杯设置在存水箱的外壁上,结构紧凑,节省安装空间。
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冲洗管道、排污管道穿管沉淀仓设置,结构紧凑,节省安装空间。
进一步改进,所述下腔体对应的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污口,第二排污口上设置有阀门。可以定期将下腔体中的油水通过排污口排出,进行后续的油水分离等处理。定期清洗垃圾桶本体后通过第二排污口排出洗剂污水。
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网的边缘通过螺栓或卡接组件与垃圾桶本体的内壁可拆式连接。便于拆装、清洗和更换。
进一步改进,所述垃圾桶本体的顶部铰接有盖板,垃圾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滚轮,便于搬运。
进一步改进,所述垃圾桶本体上设置有挂钩。通过挂钩将垃圾桶本体桶悬挂于垃圾车或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提升装置上即可将过滤后的干垃圾倒入设备或车内,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明显的技术效果:
1、通过设计将垃圾干湿分离桶,将餐厨垃圾和潲水倒入分离桶后即可进行过滤,实现油水和干垃圾的有效分离,非常方便,防止餐厨垃圾和潲水倒入下水道或管道,非法排放,而导致其堵塞。将过滤后的油水经第一污水泵送入油脂截留装置中实现油脂与废水的分离,经过油水分离后的餐饮费水达到排放标准,可以排入市政管道。
2、通过将垃圾干湿分离桶和油脂截留装置分体设计、组合使用,垃圾干湿分离桶将餐厨垃圾干湿分离后,根据具体需要移动垃圾桶本体至油脂截留装置旁边,再通过排水管道将其与沉淀仓连通,开启第一污水泵将油水送入沉淀仓中。垃圾桶本体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搬移,从而使餐厨垃圾、潲水处理更加方便,降低成本成本,提高处理能效。分离后的食物残渣存放在收集上腔体中,等待餐厨垃圾车或者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处理,只需要将收集桶悬挂于垃圾车或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提升装置上即可倒入设备或车内,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油水分离机构的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垃圾干湿分离桶的剖视图。
图3为油脂截留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A视图。
图5为图3的B-B视图。
图6为排污管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6所示,带油水分离机构的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包括:
垃圾干湿分离桶100,所述垃圾干湿分离桶包括垃圾桶本体101,垃圾桶本体中设置有过滤网102,过滤网将垃圾桶本体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下腔体中设置有第一污水泵103,第一污水泵103出水口连接有排水管道106,排水管道的另一端穿过垃圾桶本体101的侧壁后伸出,排水管道与垃圾桶本体侧壁的连接处密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垃圾桶本体可选用120L或240L标准的HDPE垃圾桶,此垃圾桶抗冲击,可方便与垃圾车或者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挂载,直接收运或处理,免人工搬运。
油脂截留装置200,所述油脂截留装置包括存水箱、控制装置6、刮油装置、反冲洗装置和排污管道9,存水箱被分隔为沉淀仓2和分离仓3,沉淀仓2和分离仓3连通,连通口位于沉淀仓的上部,且沉淀仓2中油水的液面与连通口等高;排水管103道伸出垃圾桶本体的一端与沉淀仓可拆卸式连通;
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分离仓3外部,包括控制器和人机操作界面,人机操作界面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刮油装置包括辊轮4、电机7、刮油刀和储油杯5,辊轮4设置在分离仓中,且辊轮4的上半部位于液面以上,储油杯5设置在分离仓外部,辊轮4上设置有刮油刀,刮油刀与辊轮4表面接触,电机7设置在分离仓3外部,电机7 的输出轴与辊轮4的转动轴固连,电机7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辊轮4通过引流槽与储油杯5连通;电机7带动辊轮4转动,液面上的油脂粘附在辊轮表面上,刮油刀刮下粘附在辊轮表面的油脂,并通过引流槽流入储油杯中;
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第二污水泵8和反冲洗管道,第二污水泵8与控制器之间电连接,第二污水泵8进水口与分离仓连通,且第二污水泵进水口位于分离仓中液体的中部,第二污水泵出水口通过反冲洗管道与沉淀仓底部连通;
排污管道9,所述排污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91、第二进水口92和第一出水口93,所述排污管道9通过第一进出口91与沉淀仓2底部连通,第二进水口92位于分离仓的底部,因为分离仓中的废水通过第二进水口92进入排污管道 9时,由于虹吸原理,第二进水口92处易形成旋涡,第二进水口朝下避免将液面的油脂吸入排污管道中。第一出水口91位于存水箱外部,所述第一进水口91、第二进水口91之间的排污管道向上拱起为第一弯管94,呈倒U形,且第一弯管 94的顶部高于沉淀仓中油水的液面;所述第一弯管94与第一出水口93之间设置有第二弯管95,第二弯管95呈倒U形,第二弯管95一端与排污管道连通,另一端为第二进水口92,第二弯管95的顶部低于第一弯管94的顶部、高于第一出水口93。
使用本申请所述装置处理餐厨垃圾和潲水时,先将含有大量的油脂和污水餐厨垃圾和潲水倒入垃圾桶本体中后,经过过滤网过滤后,油水流入下腔体,而干垃圾留在上腔体中,如大块食物残渣、骨头等,实现干垃圾和油水分离,降低此类垃圾中的含水率。定期将下腔体中的油水通过第一污水泵抽出,经过排水管道送入油脂截留装置的沉淀仓,油水进入沉定仓,油水中的污泥等沉淀物下浮至沉淀仓底部,油水通过沉淀仓的连通口流入分离仓中,通过操作控制装置的人机操作界面,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带动辊轮转动,粘附在辊轮表面上的油脂被刮油刀刮下,并通过引流槽流入储油杯中,实现油脂与废水的分离。设定系统程序后自动处理分离后的油脂和餐饮废水中沉淀物,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省时省力,无需人工清掏,环保卫生。分离后的食物残渣存放在收集上腔体中,等待餐厨垃圾车或者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处理,只需要将收集桶悬挂于垃圾车或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提升装置上即可倒入设备或车内,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通过设计该带油水分离机构的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将垃圾干湿分离桶,只需要餐厨垃圾和潲水倒入分离桶后即可进行过滤,实现油水和干垃圾的有效分离,非常方便,防止直接餐厨垃圾和潲水倒入直接进入管道而导致其堵塞。
另外,通过将垃圾干湿分离桶和油脂截留装置分体设计、组合使用,垃圾干湿分离桶将餐厨垃圾干湿分离后,根据具体需要移动垃圾桶本体至油脂截留装置旁边,再通过排水管道将其与沉淀仓连通,开启第一污水泵将油水送入沉淀仓中,油水中的污泥等沉淀物下浮至沉淀仓底部,油水通过沉淀仓的连通口流入分离仓中,进入分离仓中的油水流速较小、水流平稳,油脂上浮至液面,辊轮的上半部位于液面以上,下半部位于液面一下,则漂浮的油脂容易吸附在辊轮的表面,通过操作控制装置的人机操作界面,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带动辊轮转动,粘附在辊轮表面上的油脂被刮油刀刮下,并通过引流槽流入储油杯中,实现油脂与废水的分离,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省时省力。
分离仓中的废水会经过第二进水口进入排污管道中,从第一出水口排出,由于油脂密度小,漂浮在液面上,所以第二进水口位于分离仓中油水的中间部位,如果第二进水口位置较高,则容易导致油脂通过第二进水口进入排污管道排出。
由于沉淀仓的沉淀物越积越多,需要定期处理,而人工处理费时、费力,且不容清理干净。通过第二污水泵将分离仓中的废水增压后经过反冲洗管道送入沉淀仓底部,高压水对沉淀物冲击,冲击掉的沉淀物经过第一进水口进入排污管道中,从第一出水口排出。由于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之间的排污管道向上拱起,呈倒U形,且第一弯管的顶部高于沉淀仓的液面,则不开启水泵时,沉淀仓中废水不能通过第一弯管,废水不能排出;开启第二污水泵时,使淀仓中的水能够冲过第一弯管的高度,沉淀仓中的沉淀物被排出,因此第一弯管设计起到水封的效果,同时此第一弯管设计能够有效的防止分离仓中的废水经第二进水口倒灌入沉淀仓中。通过设置冲洗装置,有效防止沉淀仓堵塞,提高运行效率。
通过在第一弯管与第一出水口之间的排污管道上向上设置第二弯管95,第二弯管95的末端为第二进水口92,第二弯管的顶部低于第一弯管的顶部、高于第一出水口,保证沉淀仓中的沉淀物经过排污管排出时,不会经第二进水口进入分离仓,起到隔离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沉淀仓中的温度传感器10和加热装置11,所述温度传感器10和加热装置11均与控制器之间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10将分离仓中油水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温度低于50度时,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 11开始工作,对分离仓中的油水进行加热,使凝固的油脂液化,便于油脂吸附在辊轮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离仓被分隔出一部分作为设备室10,电机7、第二污 8安装在设备室中,因为废水的腐蚀性较强,通过将电机、第二污放入设备室中进行隔离,有效的防止电机、第二污腐蚀,提高其使用寿命;同时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节省安装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沉淀仓2的为锥形,便于沉淀物能收集到沉淀仓底部。沉淀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污口11,第一排污口11处设置有阀门,清洗沉淀仓用于排除污水。所述控制装置6、储油杯5设置在存水箱的外壁上,结构紧凑,节省安装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冲洗管道、排污管道穿管沉淀仓设置,结构紧凑,节省安装空间。
所述下腔体对应的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污口,第二排污口上设置有阀门。可以定期将下腔体中的油水通过排污口排出,进行后续的油水分离等处理。定期清洗垃圾桶本体后通过第二排污口排出洗剂污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102的边缘通过螺栓或卡接组件与垃圾桶本体的内壁可拆式连接。便于拆装、清洗和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垃圾桶本体101的顶部铰接有盖板105,垃圾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滚轮104,便于搬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垃圾桶本体101上设置有挂钩。通过挂钩将垃圾桶本体桶悬挂于垃圾车或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提升装置上即可将过滤后的干垃圾倒入设备或车内,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未做特别说明的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即可实现,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Claims (9)
1.带油水分离机构的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垃圾干湿分离桶,所述垃圾干湿分离桶包括垃圾桶本体,垃圾桶本体中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将垃圾桶本体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下腔体中设置有第一污水泵,第一污水泵出水口连接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的另一端穿过垃圾桶本体的侧壁后伸出,排水管道与垃圾桶本体侧壁的连接处密封连接;
油脂截留装置,所述油脂截留装置包括存水箱、控制装置、刮油装置、反冲洗装置和排污管道,存水箱被分隔为沉淀仓和分离仓,沉淀仓和分离仓连通,连通口位于沉淀仓的上部;排水管道伸出垃圾桶本体的一端与沉淀仓可拆卸式连通;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和人机操作界面,人机操作界面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刮油装置包括辊轮、电机、刮油刀和储油杯,辊轮设置在分离仓中,且辊轮的上半部位于液面以上,储油杯设置在分离仓外部,辊轮上设置有刮油刀,刮油刀与辊轮表面接触,电机设置在分离仓外部,电机的输出轴与辊轮的转动轴固连,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辊轮通过引流槽与储油杯连通;电机带动辊轮转动,液面上的油脂粘附在辊轮表面上,刮油刀刮下粘附在辊轮表面的油脂,并通过引流槽流入储油杯中;
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第二污水泵和反冲洗管道,第二污水泵与控制器之间电连接,第二污水泵进水口与分离仓连通,且第二污水泵进水口位于分离仓中液体的中部,第二污水泵出水口通过反冲洗管道与沉淀仓底部连通;
所述排污管道上开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排污管道通过第一进出口与沉淀仓底部连通,第二进水口位于分离仓中液体的底部,第一出水口位于存水箱外部;所述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之间的排污管道向上拱起为第一弯管,第一弯管呈倒U形,且第一弯管的顶部高于沉淀仓中油水的液面;所述第一弯管与第一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弯管,第二弯管呈倒U形,第二弯管一端与排污管道连通,另一端为第二进水口,第二弯管的顶部低于第一弯管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油水分离机构的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沉淀仓中的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均与控制器之间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油水分离机构的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仓被分隔出一部分作为设备室,电机、第二污水泵安装在设备室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油水分离机构的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仓的为锥形,沉淀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污口,第一排污口处设置有阀门;
所述控制装置、储油杯设置在存水箱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油水分离机构的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管道、排污管道穿过分离仓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油水分离机构的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对应的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污口,第二排污口上设置有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油水分离机构的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的边缘通过螺栓或卡接组件与垃圾桶本体的内壁可拆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油水分离机构的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本体的顶部铰接有盖板,垃圾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油水分离机构的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本体上设置有挂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75298.0U CN211896480U (zh) | 2020-02-15 | 2020-02-15 | 带油水分离机构的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75298.0U CN211896480U (zh) | 2020-02-15 | 2020-02-15 | 带油水分离机构的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96480U true CN211896480U (zh) | 2020-11-10 |
Family
ID=73291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75298.0U Active CN211896480U (zh) | 2020-02-15 | 2020-02-15 | 带油水分离机构的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9648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39636A (zh) * | 2021-04-22 | 2021-06-11 | 南京共同语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餐厨废弃物制备有机肥设备 |
-
2020
- 2020-02-15 CN CN202020175298.0U patent/CN21189648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39636A (zh) * | 2021-04-22 | 2021-06-11 | 南京共同语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餐厨废弃物制备有机肥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673243B (zh) | 一种油脂截留装置 | |
US7427356B2 (en) | Fats, oil and grease interceptor | |
US9205352B2 (en) | Apparatus for treating waste water | |
CN110496434B (zh) | 垃圾渗滤液厌氧处理系统中除砂去垢装置及实施方法 | |
CN118382487A (zh) | 一种应用于餐饮废水处理的固体和液体分离装置 | |
CN206853289U (zh) | 一种餐饮全封闭式废水处理装置 | |
CN201744198U (zh) | 餐饮油水分离装置 | |
CN208898640U (zh) | 一种循环利用的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3274554B (zh) | 餐饮废水处理工艺 | |
CN211896480U (zh) | 带油水分离机构的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 | |
CN213738876U (zh) | 一种收餐隔油除渣水池一体机 | |
CN208684564U (zh) | 一种餐饮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3033836U (zh) | 一种全自动除渣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 |
CN205295092U (zh) | 智能厨房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8833753U (zh) |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回用一体化装置 | |
CN203212358U (zh) | 餐饮废水小型油水分离器 | |
CN202688107U (zh) | 悬挂式餐饮废水自动油水分离器 | |
CN207375919U (zh) | 一种具有污泥干化池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6090805U (zh) | 一种无沉积式污水提升泵站 | |
CN104667580A (zh) | 便捷餐厨油脂分离方法 | |
CN109589682A (zh) | 一种餐饮厨房污水固液分离装置 | |
CN205204993U (zh) | 一种一体化餐饮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6927658U (zh) | 一种高效多级油水分离装置 | |
CN108412025A (zh) | 带有固、液分离功能的自动弃流雨水收集分舱系统 | |
CN202865021U (zh) | 全自动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